於是阿雷·斯特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暫時不管遠東地區的事務了。”
頓了頓接著說道:“現在,我命令由埃夫利克·曼弗瑅全權調派奧斯曼所有軍隊,包括炮灰部隊,填線部隊,以及本土部隊。”
“目標,1945年1月1日前,集結於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以及烏拉爾河防線一帶。”
“同時到1945年1月1日之時,帝國境內,除卻前線炮灰部隊,不允許出現一個黑人。”
“是,陛下。”埃夫利克·曼弗瑅恭敬的領命道。
“另外讓作戰參謀部,做出一個合理的作戰計劃,194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還請陛下放心,臣下必定打一個漂亮的反攻。”埃夫利克·曼弗瑅自信道。
“陛下,前線每日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或許我們可以將反攻計劃提前,現在英美兩國都沒有取得大的進展。”薩利赫·阿米爾提議道。
“哪怕是諾曼底登陸作戰部隊,每一次的成功登陸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又被德國人推下了海。”
“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占據著幾座城池,但是同樣已經無力進攻了。”
“至於亞平寧半島,雙方雖然依舊打的火熱,但是英美聯軍兩個月了,也才不過向北推行了100來公裏而已。”
“我們現在大舉進攻德國,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夠占據歐洲的半壁江山。”
“不用著急。”阿雷·斯特輕輕笑道。
“在東太平洋,日本進攻了美國本土,有很大的可能性美國會迫於國內的壓力,從而從歐洲撤軍。”
“如果美國撤軍了,那麽亞平寧半島的意大利就有可能被納入到我們的控製之下。”
“單憑一個英國,還有實力同時維持三處戰場,我們將可以更近一步,擁有了一統歐洲的機會。”
“如果美國鐵定絕不撤軍,我們按照原本的計劃,進行反攻就好,這40來天的時間,所造成的損失,與我們可能獲得的收益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是,陛下,臣下明白了。”薩利赫·阿米爾恭敬道。
這就是為什麽不造一顆核彈,就用一顆,直接一路炸到德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美國的本土被日本攻擊了,奧斯曼有望獲得更大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無論是日本真的登陸美國本土了,還是美國將力量向太平洋投入了。
對奧斯曼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畢竟遠東就沒有機會讓奧斯曼分得一杯羹。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擊敗日本之後,劃分到一塊日本的地盤,但是所有的交通要道,都被英美荷三國所控製。
對於奧斯曼來說價值太低了,但是當美國撤離歐洲之後,那麽歐洲的救世主就不再是美國了,至於原來的“馬歇爾計劃”,那也得認啊!
雖然美國現在全麵撤出歐洲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說沒有,但是哪怕他們隻撤掉1個人,那也是少一個人和奧斯曼搶地盤啊!
而就在阿雷·斯特召開會議的同時,美國,華盛頓也在召開著會議。
“由於我國的主力軍艦都部署在大西洋沿岸,此次日本突然襲擊我國西海岸的行動,讓加利福尼亞州的反對聲達到了極致。”喬治·馬歇爾開口說道。
“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有向整個美國蔓延的趨勢,民眾要求我們從歐洲撤軍,守衛本土。”
富蘭克林·羅斯福氣色十分的不好,但是還是強撐著問道:“加利福尼亞州損失情況如何?”
“自從夏威夷群島丟失之後,我們便加強了西部海岸線的防禦,損失並不大,主要還是自1846年之後,再沒有那個國家,打到過我們的本土,由此所造成的恐慌情緒,才是致使民眾的反對聲大漲的原因。”喬治·馬歇爾解釋道。
“還有部分和平主義分子,也舉行了抗議遊行,要求我們停止戰爭,與各國舉行和平談判,退出戰爭。”
“英國和奧斯曼怎麽說?”富蘭克林·羅斯福問道。
“英國方麵對此表示嚴重的傷痛,並願意積極推動“落日計劃”。”科德爾·赫爾迴答道。
“奧斯曼同樣表示了哀痛,但是卻沒有同意派出艦隊,加入“落日計劃”,一同前往遠東地區,覆滅日本。”
“如此一來,英國為了在戰後能與奧斯曼保持同等的軍事力量,內閣中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英國虧心事幹的多了,而奧斯曼也不是啥好人,最關鍵的是,一旦奧斯曼頂不住了投降了德國。”
“那麽派出主力艦隊遠征日本的英國將會在頃刻間被接管奧斯曼海軍的德國攻破。”
“奧斯曼的海軍夢就決定了,隻要德國條件開的好,奧斯曼是不會主動向法國那樣,將數百艘軍艦全部鑿沉的。”
“我們目前的情況的確有些麻煩了。”亨利·斯廷森說道。
“現在正是歐陸戰爭最關鍵的時刻,也是決定我們在戰後,能否控製住這個世界中心的時候。”
“可是我國被襲擊的消息,因為遊行的關係,已經被列國所知曉了。”
“現在即使我們想要快速在歐陸打開局麵,恐怕奧斯曼也不會協助我們。”
“他們隻會守著他們那兩道堅固的防線,和德國比拚看誰先流幹最後一滴血。”
“英國雖然因為資源的問題,不敢明目張膽的和我們唱反調,但是肯定也樂於見到我們被削弱。”
“所以已經可以斷定“落日計劃”失敗了。”
“現在我們必須要同時麵對歐陸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而且一旦我們從歐陸撤兵。”
“除非是在德國擊敗奧斯曼之前就擊敗日本,再次踏足歐陸戰場……”
“保衛民眾是軍人的職責,現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必須奪迴夏威夷群島,保證我國西海岸的安全。”切斯特·尼米茲(全名: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冷酷的說道。
“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刻調迴部署在北海,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的美軍艦隊,遠征太平洋,收複夏威夷群島。”
“用日本人的血來,平複國內民眾們內心的怒火。”
“那麽歐洲怎麽辦,美國的霸業怎麽辦?”哈羅德·伊克斯(全名:哈羅德·勒克萊爾·伊克斯)不甘道。
“美國上下一心,努力了那麽久,向英國援助了那麽多的物資,戰損了上百萬軍隊,然後落得一個一無所獲的下場麽?”
“一旦德國擊敗了奧斯曼,那麽整個世界不就是德國說了算了麽?”
“美國打不打得贏日本,還有什麽意義?”
“既然如此,那麽我們當初參戰幹什麽?”
“我堅決不同意從歐洲撤軍,麵對日本的超遠洋進攻,我認為我們隻需要在西海岸部署6個航母戰鬥群,足夠應付來自日本的海上威脅了。”
頓了頓接著說道:“現在,我命令由埃夫利克·曼弗瑅全權調派奧斯曼所有軍隊,包括炮灰部隊,填線部隊,以及本土部隊。”
“目標,1945年1月1日前,集結於海峽防線和高加索防線以及烏拉爾河防線一帶。”
“同時到1945年1月1日之時,帝國境內,除卻前線炮灰部隊,不允許出現一個黑人。”
“是,陛下。”埃夫利克·曼弗瑅恭敬的領命道。
“另外讓作戰參謀部,做出一個合理的作戰計劃,1945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
“還請陛下放心,臣下必定打一個漂亮的反攻。”埃夫利克·曼弗瑅自信道。
“陛下,前線每日的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或許我們可以將反攻計劃提前,現在英美兩國都沒有取得大的進展。”薩利赫·阿米爾提議道。
“哪怕是諾曼底登陸作戰部隊,每一次的成功登陸還沒有來得及高興,就又被德國人推下了海。”
“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占據著幾座城池,但是同樣已經無力進攻了。”
“至於亞平寧半島,雙方雖然依舊打的火熱,但是英美聯軍兩個月了,也才不過向北推行了100來公裏而已。”
“我們現在大舉進攻德國,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夠占據歐洲的半壁江山。”
“不用著急。”阿雷·斯特輕輕笑道。
“在東太平洋,日本進攻了美國本土,有很大的可能性美國會迫於國內的壓力,從而從歐洲撤軍。”
“如果美國撤軍了,那麽亞平寧半島的意大利就有可能被納入到我們的控製之下。”
“單憑一個英國,還有實力同時維持三處戰場,我們將可以更近一步,擁有了一統歐洲的機會。”
“如果美國鐵定絕不撤軍,我們按照原本的計劃,進行反攻就好,這40來天的時間,所造成的損失,與我們可能獲得的收益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是,陛下,臣下明白了。”薩利赫·阿米爾恭敬道。
這就是為什麽不造一顆核彈,就用一顆,直接一路炸到德國,取得最終的勝利,就是因為美國的本土被日本攻擊了,奧斯曼有望獲得更大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無論是日本真的登陸美國本土了,還是美國將力量向太平洋投入了。
對奧斯曼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畢竟遠東就沒有機會讓奧斯曼分得一杯羹。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擊敗日本之後,劃分到一塊日本的地盤,但是所有的交通要道,都被英美荷三國所控製。
對於奧斯曼來說價值太低了,但是當美國撤離歐洲之後,那麽歐洲的救世主就不再是美國了,至於原來的“馬歇爾計劃”,那也得認啊!
雖然美國現在全麵撤出歐洲的可能性幾乎可以說沒有,但是哪怕他們隻撤掉1個人,那也是少一個人和奧斯曼搶地盤啊!
而就在阿雷·斯特召開會議的同時,美國,華盛頓也在召開著會議。
“由於我國的主力軍艦都部署在大西洋沿岸,此次日本突然襲擊我國西海岸的行動,讓加利福尼亞州的反對聲達到了極致。”喬治·馬歇爾開口說道。
“現在這種趨勢已經有向整個美國蔓延的趨勢,民眾要求我們從歐洲撤軍,守衛本土。”
富蘭克林·羅斯福氣色十分的不好,但是還是強撐著問道:“加利福尼亞州損失情況如何?”
“自從夏威夷群島丟失之後,我們便加強了西部海岸線的防禦,損失並不大,主要還是自1846年之後,再沒有那個國家,打到過我們的本土,由此所造成的恐慌情緒,才是致使民眾的反對聲大漲的原因。”喬治·馬歇爾解釋道。
“還有部分和平主義分子,也舉行了抗議遊行,要求我們停止戰爭,與各國舉行和平談判,退出戰爭。”
“英國和奧斯曼怎麽說?”富蘭克林·羅斯福問道。
“英國方麵對此表示嚴重的傷痛,並願意積極推動“落日計劃”。”科德爾·赫爾迴答道。
“奧斯曼同樣表示了哀痛,但是卻沒有同意派出艦隊,加入“落日計劃”,一同前往遠東地區,覆滅日本。”
“如此一來,英國為了在戰後能與奧斯曼保持同等的軍事力量,內閣中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英國虧心事幹的多了,而奧斯曼也不是啥好人,最關鍵的是,一旦奧斯曼頂不住了投降了德國。”
“那麽派出主力艦隊遠征日本的英國將會在頃刻間被接管奧斯曼海軍的德國攻破。”
“奧斯曼的海軍夢就決定了,隻要德國條件開的好,奧斯曼是不會主動向法國那樣,將數百艘軍艦全部鑿沉的。”
“我們目前的情況的確有些麻煩了。”亨利·斯廷森說道。
“現在正是歐陸戰爭最關鍵的時刻,也是決定我們在戰後,能否控製住這個世界中心的時候。”
“可是我國被襲擊的消息,因為遊行的關係,已經被列國所知曉了。”
“現在即使我們想要快速在歐陸打開局麵,恐怕奧斯曼也不會協助我們。”
“他們隻會守著他們那兩道堅固的防線,和德國比拚看誰先流幹最後一滴血。”
“英國雖然因為資源的問題,不敢明目張膽的和我們唱反調,但是肯定也樂於見到我們被削弱。”
“所以已經可以斷定“落日計劃”失敗了。”
“現在我們必須要同時麵對歐陸戰爭和太平洋戰爭,而且一旦我們從歐陸撤兵。”
“除非是在德國擊敗奧斯曼之前就擊敗日本,再次踏足歐陸戰場……”
“保衛民眾是軍人的職責,現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我們必須奪迴夏威夷群島,保證我國西海岸的安全。”切斯特·尼米茲(全名: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冷酷的說道。
“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刻調迴部署在北海,英吉利海峽和地中海的美軍艦隊,遠征太平洋,收複夏威夷群島。”
“用日本人的血來,平複國內民眾們內心的怒火。”
“那麽歐洲怎麽辦,美國的霸業怎麽辦?”哈羅德·伊克斯(全名:哈羅德·勒克萊爾·伊克斯)不甘道。
“美國上下一心,努力了那麽久,向英國援助了那麽多的物資,戰損了上百萬軍隊,然後落得一個一無所獲的下場麽?”
“一旦德國擊敗了奧斯曼,那麽整個世界不就是德國說了算了麽?”
“美國打不打得贏日本,還有什麽意義?”
“既然如此,那麽我們當初參戰幹什麽?”
“我堅決不同意從歐洲撤軍,麵對日本的超遠洋進攻,我認為我們隻需要在西海岸部署6個航母戰鬥群,足夠應付來自日本的海上威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