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堯城
幾個士子多年不見,在路邊重聚,難得遇到,眾人熱火聊天的聊了起來。
這其中,便有本來要去商隊的李絮,商隊還沒有出發,他還有幾日的時間在這庭堯城中閑逛。
但後麵的卻有輛馬車的禦者,不耐煩地抽響了鞭子,原來是李絮他們擋住道路了。
那幾個士子臉上無光,正要發作,李絮卻阻止了他們,讓車夫和眾人一起挪到了道左,讓開路來給後麵的車馬行人入城。
有個士子剛開始還頗為不滿地說道:“咱們大小也是官吏,又都是世家出身,怕他作甚?”
但當他看清後麵那車隊的架勢後,卻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李絮早在聊天時就注意到了,排在他身後的是一個車隊,前後各有戎車一輛,皆單轅雙馬,中間則是一輛駟馬安車。
李絮隻有戎車,戎車為敞篷,雖可代步,卻無法阻隔風雨。
而安車有封閉的車廂,可擋風遮雨,車身也大,其內鋪陳設施,可臥、可居、可乘,較為舒適。(簡而言之,就跟秦始皇陵出土的一號二號車形製一樣。)
安車顯然要比戎車貴重,連同馬匹,一輛的價錢超過了十萬錢,非大富大貴人家無法擁有。
更別說這安車塗著黑漆,由四匹花斑馬牽引,這意味著,必須是三公九卿或其家族子弟才能乘坐。
除了戎車安車外,後麵還有載物的輜車兩輛,車隊的周圍散布了十多個或騎馬執矛、或步行帶劍的武士隨從。另有四五個婢女打扮的人,亦亦步亦趨地跟在車後,均姿態高傲,對道旁的人不屑一顧。
李絮他們主動讓於道左後,那個車隊人馬嘶鳴地經過,期間安車的帷幕還掀開,裏麵有個麵如冠玉的小青年朝著黑夫微微拱手。
李絮亦遙遙拱手還禮,等這車隊沿著塗道遠去後,一旁年長者訓斥了那個衝動的士子一番:
“你怕不是瞎了眼,看這車隊的架勢,不僅禦者衣飾華貴,後邊隨從的騎士仆從長劍在身,幾個女婢也竟衣紈履絲,那位坐在安車裏的小君子,定非尋常人家……”
年長者說的沒錯,這些人沒有直行疾馳而過,還開窗對他們施禮道謝,已經算極有教養的了李絮不是庭堯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為了一點小事,在路上與貴人衝突作甚?
和紈絝在大街上撞碰,一言不合起衝突的劇情,不太可能在宏淵國出現。因為宏淵律的原因。
當年商鞅可是直接拿當街馳馬的秦國太子來治罪給大家看的,至今百餘年過去了,除了傳遞緊急軍情的傳人,沒有哪家貴人子弟再敢這麽肆意妄為,當街馳馬,更別說與人口角衝突,那可算私鬥的……
富貴者比貧賤者,更加熟悉律令,更加小心翼翼。
一位士子忽然問道:“哎,對了,李絮,聽說你要去西邊,咱們這群人裏,可就你去西邊那荒涼之地,那邊有什麽可看的,百家之人都不見幾個,也就幾個赤腳墨者喜歡聚集在那邊。”
“就是,李絮,以你的才華,不隨我們去東海郡或是江南道那些個臨海郡去看一看,實在是太可惜了,況且那邊有許多齊朝的商船,說不定還能有幸去一趟齊地遊玩一番呢,你不是一直想去稷下學宮嗎。”
“就是,就是,隨我們去東邊吧”
稷下學宮嗎……李絮眼中閃過一道光芒,但隨後又快速暗淡下去,他想起那日封禪,自己被趕出到外宮,和一個名叫杜文的文士一同坐在門檻上暢聊,那個杜文似乎頗為豪爽,他告訴自己,要遵從本心,事在人為,況且,自己現在的學識還不足以去齊地闖蕩一番。
最終,李絮笑著搖搖頭,拒絕了其他士子們的好意,“西邊諸郡苦寒,這不是正是我輩士子修行的最佳地域嗎?”
先西後東,先苦後甜,就這麽決定了!這時候,李絮又覺得自己仿佛有了目標和前進的動力。
他揮手與其他士子告別,現在他要趕緊迴府,收拾行囊,去西邊看看。
李絮不知道的是,他最想去的西邊,此時的西邊邊陲,正在發生一場場血戰。
黃石關,關都尉府,當韓卓等人拖著滿身疲憊的狀態把武庫裏的箭矢以及其他的器械帶迴來的時候,門口已經有一位中年男人負手而立。
男人兩條劍眉向上挑,一張如刀刻出來的剛棱冷硬的容顏,雙眸閃耀著犀利地光明晶瑩剔透。
男人開口道:“文謙,你們辛苦了。”
白狩點點頭:“關都尉,人都帶齊了。”
韓卓帶著極為崇拜的目光結結巴巴道:“杜……杜都尉……”
“你做的不錯,韓卓,我知道,你本來就是一個率長而已,苦了你了,為黃石撐了這麽多天。”
杜裕峰安撫的話語一出,白狩這幾十天的重擔子仿佛在一瞬間全都放下了。
白狩拍了拍韓卓的肩膀,一旁的武庫令行禮:“下吏,拜見關都尉大人。”
杜裕峰看向武庫令,眼神和語氣都略帶讚揚:“堅守武庫十幾天,還派兵去救韓卓,我會向朝堂給你請功的。”
武庫令大喜過望,連忙拜謝:“謝關都尉大人!”
“獅心、仁鴿、鷹翼、龍震,你們各帶一隊人馬,到校場集結。”
幾人抱拳:“是”
飛鷹率、龍虎率、獅豹率、天鴿率,四位率長:獅心,仁鴿,鷹翼,龍震。
這四位職位雖然還不及黃石城內那些管理萬人的都尉,職權大,但他們卻是杜裕峰的直屬下屬。
歸他直接管轄,其他都尉們無法調動和下令,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四位率長的職權,還在都尉們之上……
“韓卓、文謙,你們隨我進來”說罷,杜裕峰轉身先行走進都尉府。
走進關都尉府,可以隨處見到文吏或是侍從,每個人都走的急匆匆的,有些小吏還抱著很多竹簡。
空曠的院子裏,到處散落著竹簡和雜物家具,杜裕峰解釋著說:“時間緊迫,沒有辦法,一些來不及燒的東西,隻能先扔在地上。”
“燒?為什麽要燒掉這些?”韓卓不解地問道
白狩跟他講了下韓卓在城中苦戰這幾十天,城外都發生了什麽。
原來,其餘四城已經淪陷,其中震遠、攝遠、南驛三座城池幸存下來的將士們都來到了黃石城與黃石的守軍進行了整合。
這其中,震遠城城尉戰死,攝遠城城尉重傷昏迷,隻剩下南驛城城尉郭邵,帶著幾千殘軍從甬道趕過來。
“經過治兵吏的統計,現在黃石城內,可戰之士,還有兩萬餘人,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傷員。”
杜裕峰接過話來說:“而且,對方三大將之中,隻有冥鱷負了重傷,暴甲熊和鬥藍鷹手下,尚有萬餘靈獸,更可況獸王身邊還有個智囊蘇詭。”
“蘇詭?是個人族?”韓卓問道
白狩解釋說:“不,是個狐族,老狐狸,計謀毒辣,之前北驛城發生的事,怕就是它搞的鬼。”
“四城淪陷,斷壁殘垣短時間無法修補,就算咱們擋住了靈獸的進攻,誰知道,對麵的沈國會不會趁虛而入。”
杜裕峰指著那些文吏匆匆忙忙抱著去燒的竹簡,說道:“這些文獻裏包含著黃石關曆年的稅收、征兵簡、每次斥候偵查的匯報、靈獸的每次行動和動向、黃石關士卒的兵器配備、軍技司的圖紙、退伍士卒的人名單、還有沈國俘虜名單、秘密抓捕的一些奸細名單,還有些想越境跑出宏淵的黔首等等。”
“這些東西,萬不可落入沈人的手裏,否則,宏淵大半的兵卒,怕直接暴露在沈人的眼皮子下了。”
韓卓說道:“那這些燒了也太可惜了,不如派人護送,運出去。”
杜裕峰走進正廳,轉身看著韓卓:“這個不必擔心,庭堯城內,這些東西都有一份備份。
由少府的人看管,現在我們要說另一個問題,韓卓,你願意接任黃石關的關都尉嗎?”
“什麽?!”韓卓驚訝的叫出了聲
庭堯城,經過了封禪與賀壽的狂歡後,黔首們都迴歸了正常的生活。
孫尚府,一間偏房內,一個渾身髒兮兮的男人,正在用清水洗清臉上的土和泥,依稀露出容貌,此人居然是孫大海的侄子孫狽。
他現在每三天就要來一趟孫尚府,討藥,隻不過孫尚要求他要掩人耳目,不許他騎馬或坐馬車來,而且還要他裝成農夫,來給庖廚供給糧食。
這導致他每次來孫尚府,都要“喬裝打扮“一番,看著泥水中的自己,孫狽惡毒的叨咕了一句。
自己已經有幾個月沒有喝酒,調戲小女子了,庭堯城裏的其他紈絝,還以為是自己改了性子,殊不知是自己的小命,被人家攥住了。
明明咱宏淵國富民強,明明王上已經稱帝封禪,還怕一個小小的沈國作甚?派兵把孫尚抓來,一番嚴刑拷打,逼他交出解藥,我不就自由了嗎?
這是孫狽對孫大海說的原話,緊接著便挨了一巴掌,和孫大海怒罵的一聲“蠢”字。
“喂,你洗好了沒有,孫大人召你過去。”孫尚手下那個叫倡喜的隨從催促道。
“好了,好了,這就來,這就來”孫狽立刻切換了一種神態與語調,走出了門。
幾個士子多年不見,在路邊重聚,難得遇到,眾人熱火聊天的聊了起來。
這其中,便有本來要去商隊的李絮,商隊還沒有出發,他還有幾日的時間在這庭堯城中閑逛。
但後麵的卻有輛馬車的禦者,不耐煩地抽響了鞭子,原來是李絮他們擋住道路了。
那幾個士子臉上無光,正要發作,李絮卻阻止了他們,讓車夫和眾人一起挪到了道左,讓開路來給後麵的車馬行人入城。
有個士子剛開始還頗為不滿地說道:“咱們大小也是官吏,又都是世家出身,怕他作甚?”
但當他看清後麵那車隊的架勢後,卻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李絮早在聊天時就注意到了,排在他身後的是一個車隊,前後各有戎車一輛,皆單轅雙馬,中間則是一輛駟馬安車。
李絮隻有戎車,戎車為敞篷,雖可代步,卻無法阻隔風雨。
而安車有封閉的車廂,可擋風遮雨,車身也大,其內鋪陳設施,可臥、可居、可乘,較為舒適。(簡而言之,就跟秦始皇陵出土的一號二號車形製一樣。)
安車顯然要比戎車貴重,連同馬匹,一輛的價錢超過了十萬錢,非大富大貴人家無法擁有。
更別說這安車塗著黑漆,由四匹花斑馬牽引,這意味著,必須是三公九卿或其家族子弟才能乘坐。
除了戎車安車外,後麵還有載物的輜車兩輛,車隊的周圍散布了十多個或騎馬執矛、或步行帶劍的武士隨從。另有四五個婢女打扮的人,亦亦步亦趨地跟在車後,均姿態高傲,對道旁的人不屑一顧。
李絮他們主動讓於道左後,那個車隊人馬嘶鳴地經過,期間安車的帷幕還掀開,裏麵有個麵如冠玉的小青年朝著黑夫微微拱手。
李絮亦遙遙拱手還禮,等這車隊沿著塗道遠去後,一旁年長者訓斥了那個衝動的士子一番:
“你怕不是瞎了眼,看這車隊的架勢,不僅禦者衣飾華貴,後邊隨從的騎士仆從長劍在身,幾個女婢也竟衣紈履絲,那位坐在安車裏的小君子,定非尋常人家……”
年長者說的沒錯,這些人沒有直行疾馳而過,還開窗對他們施禮道謝,已經算極有教養的了李絮不是庭堯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為了一點小事,在路上與貴人衝突作甚?
和紈絝在大街上撞碰,一言不合起衝突的劇情,不太可能在宏淵國出現。因為宏淵律的原因。
當年商鞅可是直接拿當街馳馬的秦國太子來治罪給大家看的,至今百餘年過去了,除了傳遞緊急軍情的傳人,沒有哪家貴人子弟再敢這麽肆意妄為,當街馳馬,更別說與人口角衝突,那可算私鬥的……
富貴者比貧賤者,更加熟悉律令,更加小心翼翼。
一位士子忽然問道:“哎,對了,李絮,聽說你要去西邊,咱們這群人裏,可就你去西邊那荒涼之地,那邊有什麽可看的,百家之人都不見幾個,也就幾個赤腳墨者喜歡聚集在那邊。”
“就是,李絮,以你的才華,不隨我們去東海郡或是江南道那些個臨海郡去看一看,實在是太可惜了,況且那邊有許多齊朝的商船,說不定還能有幸去一趟齊地遊玩一番呢,你不是一直想去稷下學宮嗎。”
“就是,就是,隨我們去東邊吧”
稷下學宮嗎……李絮眼中閃過一道光芒,但隨後又快速暗淡下去,他想起那日封禪,自己被趕出到外宮,和一個名叫杜文的文士一同坐在門檻上暢聊,那個杜文似乎頗為豪爽,他告訴自己,要遵從本心,事在人為,況且,自己現在的學識還不足以去齊地闖蕩一番。
最終,李絮笑著搖搖頭,拒絕了其他士子們的好意,“西邊諸郡苦寒,這不是正是我輩士子修行的最佳地域嗎?”
先西後東,先苦後甜,就這麽決定了!這時候,李絮又覺得自己仿佛有了目標和前進的動力。
他揮手與其他士子告別,現在他要趕緊迴府,收拾行囊,去西邊看看。
李絮不知道的是,他最想去的西邊,此時的西邊邊陲,正在發生一場場血戰。
黃石關,關都尉府,當韓卓等人拖著滿身疲憊的狀態把武庫裏的箭矢以及其他的器械帶迴來的時候,門口已經有一位中年男人負手而立。
男人兩條劍眉向上挑,一張如刀刻出來的剛棱冷硬的容顏,雙眸閃耀著犀利地光明晶瑩剔透。
男人開口道:“文謙,你們辛苦了。”
白狩點點頭:“關都尉,人都帶齊了。”
韓卓帶著極為崇拜的目光結結巴巴道:“杜……杜都尉……”
“你做的不錯,韓卓,我知道,你本來就是一個率長而已,苦了你了,為黃石撐了這麽多天。”
杜裕峰安撫的話語一出,白狩這幾十天的重擔子仿佛在一瞬間全都放下了。
白狩拍了拍韓卓的肩膀,一旁的武庫令行禮:“下吏,拜見關都尉大人。”
杜裕峰看向武庫令,眼神和語氣都略帶讚揚:“堅守武庫十幾天,還派兵去救韓卓,我會向朝堂給你請功的。”
武庫令大喜過望,連忙拜謝:“謝關都尉大人!”
“獅心、仁鴿、鷹翼、龍震,你們各帶一隊人馬,到校場集結。”
幾人抱拳:“是”
飛鷹率、龍虎率、獅豹率、天鴿率,四位率長:獅心,仁鴿,鷹翼,龍震。
這四位職位雖然還不及黃石城內那些管理萬人的都尉,職權大,但他們卻是杜裕峰的直屬下屬。
歸他直接管轄,其他都尉們無法調動和下令,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四位率長的職權,還在都尉們之上……
“韓卓、文謙,你們隨我進來”說罷,杜裕峰轉身先行走進都尉府。
走進關都尉府,可以隨處見到文吏或是侍從,每個人都走的急匆匆的,有些小吏還抱著很多竹簡。
空曠的院子裏,到處散落著竹簡和雜物家具,杜裕峰解釋著說:“時間緊迫,沒有辦法,一些來不及燒的東西,隻能先扔在地上。”
“燒?為什麽要燒掉這些?”韓卓不解地問道
白狩跟他講了下韓卓在城中苦戰這幾十天,城外都發生了什麽。
原來,其餘四城已經淪陷,其中震遠、攝遠、南驛三座城池幸存下來的將士們都來到了黃石城與黃石的守軍進行了整合。
這其中,震遠城城尉戰死,攝遠城城尉重傷昏迷,隻剩下南驛城城尉郭邵,帶著幾千殘軍從甬道趕過來。
“經過治兵吏的統計,現在黃石城內,可戰之士,還有兩萬餘人,但其中有一半,都是傷員。”
杜裕峰接過話來說:“而且,對方三大將之中,隻有冥鱷負了重傷,暴甲熊和鬥藍鷹手下,尚有萬餘靈獸,更可況獸王身邊還有個智囊蘇詭。”
“蘇詭?是個人族?”韓卓問道
白狩解釋說:“不,是個狐族,老狐狸,計謀毒辣,之前北驛城發生的事,怕就是它搞的鬼。”
“四城淪陷,斷壁殘垣短時間無法修補,就算咱們擋住了靈獸的進攻,誰知道,對麵的沈國會不會趁虛而入。”
杜裕峰指著那些文吏匆匆忙忙抱著去燒的竹簡,說道:“這些文獻裏包含著黃石關曆年的稅收、征兵簡、每次斥候偵查的匯報、靈獸的每次行動和動向、黃石關士卒的兵器配備、軍技司的圖紙、退伍士卒的人名單、還有沈國俘虜名單、秘密抓捕的一些奸細名單,還有些想越境跑出宏淵的黔首等等。”
“這些東西,萬不可落入沈人的手裏,否則,宏淵大半的兵卒,怕直接暴露在沈人的眼皮子下了。”
韓卓說道:“那這些燒了也太可惜了,不如派人護送,運出去。”
杜裕峰走進正廳,轉身看著韓卓:“這個不必擔心,庭堯城內,這些東西都有一份備份。
由少府的人看管,現在我們要說另一個問題,韓卓,你願意接任黃石關的關都尉嗎?”
“什麽?!”韓卓驚訝的叫出了聲
庭堯城,經過了封禪與賀壽的狂歡後,黔首們都迴歸了正常的生活。
孫尚府,一間偏房內,一個渾身髒兮兮的男人,正在用清水洗清臉上的土和泥,依稀露出容貌,此人居然是孫大海的侄子孫狽。
他現在每三天就要來一趟孫尚府,討藥,隻不過孫尚要求他要掩人耳目,不許他騎馬或坐馬車來,而且還要他裝成農夫,來給庖廚供給糧食。
這導致他每次來孫尚府,都要“喬裝打扮“一番,看著泥水中的自己,孫狽惡毒的叨咕了一句。
自己已經有幾個月沒有喝酒,調戲小女子了,庭堯城裏的其他紈絝,還以為是自己改了性子,殊不知是自己的小命,被人家攥住了。
明明咱宏淵國富民強,明明王上已經稱帝封禪,還怕一個小小的沈國作甚?派兵把孫尚抓來,一番嚴刑拷打,逼他交出解藥,我不就自由了嗎?
這是孫狽對孫大海說的原話,緊接著便挨了一巴掌,和孫大海怒罵的一聲“蠢”字。
“喂,你洗好了沒有,孫大人召你過去。”孫尚手下那個叫倡喜的隨從催促道。
“好了,好了,這就來,這就來”孫狽立刻切換了一種神態與語調,走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