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說道:
“我可沒說這個是唐代的東西啊。要是真的唐代真品,那還能輪得到我來撿漏嗎?”
那精瘦漢子站在一旁,在手機上搜索了半天,臉色變得愈發難看。
事實正如林奇所說,《將進酒》的確存在那兩個版本.
這讓他感覺自己剛剛的嘲笑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自己的臉上。
他見到林奇承認這不是唐代的東西,便直接大聲質問道:
“那你剛剛扯什麽李白,又扯什麽賀知章啊?!這不是故意在這兒混淆視聽嗎?”
林奇卻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不緊不慢地說道:
“我之所以提到他們,自然是要印證這個《將進酒》並不是亂寫的啊。是後來的人臨摹的賀知章手抄本《惜樽空》而已。”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默默觀察的胖男人,笑嗬嗬地對林奇說道:
“那小兄弟,你既然這麽說,不妨再給我們講講,這個臨摹者到底是誰呢?也讓我們這些人長長見識。”
林奇聽了,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這可不能再說了,萬一彭老板聽了之後眼紅,又要反悔收迴這字畫,那我可就虧大了。”
彭騰站在一旁,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那原本就不太好看的臉色此刻更是難看到了極點。
他的雙手緊緊地握成拳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顯然是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
他原本瞧著王豐是個不好對付的,旁邊的小白臉不過是個跟在後麵打下手的跟班罷了,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可萬萬沒想到,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白臉,肚子裏居然還藏著這麽多的學問。
三言兩語就把在場的人說得啞口無言.
這讓他感覺自己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記耳光,臉上火辣辣的疼。
彭騰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那聲音因為憤怒而變得有些沙啞和尖銳:
“你盡管說!我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花樣來。我就不信我會走眼到這種程度。
我彭騰今天把話撂這兒了,我絕不會往迴要這堆破爛,我還不差這幾個錢!”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既憤怒又不甘的複雜情緒,狠狠地瞪了林奇一眼。
林奇淡淡地瞥了一眼彭騰,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
要不是之前用係統掃描那些破爛時,係統詳細地說明了彭騰是花了大價錢買迴這些東西的。
他還真就信了。
見王豐也滿臉好奇地望著自己,林奇清了清嗓子,然後不緊不慢地解釋道:
“其實啊,這臨摹者的名字,不就明明白白地印在了這字畫上麵嗎?”
說著,他的手指向那半米多長的字畫一角。
眾人的目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在字畫的角落裏,的確印著一個大約 2 公分大小的印章。
那印章的顏色有些黯淡,邊緣也不太清晰,顯得有些模糊不清。
有幾個好事者湊上前去,瞪大了眼睛,仔細地辨認了半天,才終於看清楚印章上的字。
其中一個人驚訝地大聲喊道:
“大聾?!這是什麽奇怪的名字?”
“難道真有人叫這個名號?”
周圍的吃瓜群眾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甚至有人拿出手機,高高舉起,拍攝視頻。
林奇站在人群中央,神色從容淡定。
他目光掃視了一圈周圍好奇的眾人,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解釋道:
“‘大聾’,是吳昌碩的別名之一,他是晚清民國時期聲名遠揚的國畫家、書法家以及篆刻家。被世人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更是有著‘文人畫最後的高峰’這樣的讚譽。”
吳昌碩一生所用的別名不少,像倉碩、老蒼、老缶、苦鐵、缶道人、石尊者等等,都是較為熟知的。
至於他為何會選取‘大聾’作為自己的別稱。
有人認為,那時候,全國上下局勢動蕩,各路軍閥混戰不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吳昌碩先生空有一腔報國之誌,滿心想要改變這混亂的局麵,卻無奈無力迴天。
於是,便自號‘大聾’,以此來將自己比作聾子、瞎子,隱晦地諷刺當時那黑暗腐朽的社會。
也有人覺得,“大聾”這一別稱源自他的從軍經曆。
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硝煙燃起,吳昌碩毅然投身其中。
盡管他未能直接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可作為參佐人員,他積極地參與了諸多軍事活動,也親眼目睹了戰爭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殘酷。
戰場上,炮聲震耳欲聾,而吳昌碩的耳朵也在這連綿不斷的炮聲中受到了重創,聽力嚴重受損,幾近失聰。
故而得了“大聾”這一稱號。
林奇說罷,見眾人依舊一臉茫然。
有些性子急的人忍不住高聲問道:
“吳昌碩是誰呀?他很有名氣嗎?”
還有人不耐煩地嚷道:
“小夥子,你就別在這兒賣關子了,直接說這東西值多少錢得了。”
林奇聽了,心中不禁暗自苦笑。
隻覺得把眉眼拋給了瞎子看,完全是白費力氣。
想裝逼,奈何這些人根本就不懂。
不過也沒辦法,畢竟仙逸縣隻是個小縣城。
雖然開著古玩店,但對於字畫的研究和了解確實是有限得很。
林奇無奈地搖了搖頭,隻好繼續耐心地問道:
“那齊白石你們總該知道吧?”
之前那個身著旗袍的中年婦女點點頭,說道:
“這個我曉得嘞,我女兒的美術課本裏有介紹,不就是那個畫《墨蝦》《蛙聲十裏出山泉》的老頭嘛。”
林奇鬆了一口氣,還好,總算有人知道。
他接著說道:
“吳昌碩和齊白石堪稱近現代美術史上的兩座重鎮,在藝術領域那可是有著‘南吳北齊’的威名。
而且二人都有著詩書畫印皆通且精的四絕之譽。
齊白石比吳昌碩小了整整 20 歲,雖說他們二人在現實中未曾碰麵,然而齊白石內心最為崇拜的人正是吳昌碩。”
林奇抬眼掃了一圈眾人,見大家臉上仍有疑慮之色,便繼續說道:
“齊白石曾經賦詩感慨:‘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這裏的‘老缶’指的便是吳昌碩。
“我可沒說這個是唐代的東西啊。要是真的唐代真品,那還能輪得到我來撿漏嗎?”
那精瘦漢子站在一旁,在手機上搜索了半天,臉色變得愈發難看。
事實正如林奇所說,《將進酒》的確存在那兩個版本.
這讓他感覺自己剛剛的嘲笑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自己的臉上。
他見到林奇承認這不是唐代的東西,便直接大聲質問道:
“那你剛剛扯什麽李白,又扯什麽賀知章啊?!這不是故意在這兒混淆視聽嗎?”
林奇卻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不緊不慢地說道:
“我之所以提到他們,自然是要印證這個《將進酒》並不是亂寫的啊。是後來的人臨摹的賀知章手抄本《惜樽空》而已。”
這時,一直站在旁邊默默觀察的胖男人,笑嗬嗬地對林奇說道:
“那小兄弟,你既然這麽說,不妨再給我們講講,這個臨摹者到底是誰呢?也讓我們這些人長長見識。”
林奇聽了,笑著搖了搖頭,說道:
“這可不能再說了,萬一彭老板聽了之後眼紅,又要反悔收迴這字畫,那我可就虧大了。”
彭騰站在一旁,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那原本就不太好看的臉色此刻更是難看到了極點。
他的雙手緊緊地握成拳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顯然是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
他原本瞧著王豐是個不好對付的,旁邊的小白臉不過是個跟在後麵打下手的跟班罷了,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
可萬萬沒想到,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白臉,肚子裏居然還藏著這麽多的學問。
三言兩語就把在場的人說得啞口無言.
這讓他感覺自己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記耳光,臉上火辣辣的疼。
彭騰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那聲音因為憤怒而變得有些沙啞和尖銳:
“你盡管說!我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麽花樣來。我就不信我會走眼到這種程度。
我彭騰今天把話撂這兒了,我絕不會往迴要這堆破爛,我還不差這幾個錢!”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既憤怒又不甘的複雜情緒,狠狠地瞪了林奇一眼。
林奇淡淡地瞥了一眼彭騰,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憫。
要不是之前用係統掃描那些破爛時,係統詳細地說明了彭騰是花了大價錢買迴這些東西的。
他還真就信了。
見王豐也滿臉好奇地望著自己,林奇清了清嗓子,然後不緊不慢地解釋道:
“其實啊,這臨摹者的名字,不就明明白白地印在了這字畫上麵嗎?”
說著,他的手指向那半米多長的字畫一角。
眾人的目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在字畫的角落裏,的確印著一個大約 2 公分大小的印章。
那印章的顏色有些黯淡,邊緣也不太清晰,顯得有些模糊不清。
有幾個好事者湊上前去,瞪大了眼睛,仔細地辨認了半天,才終於看清楚印章上的字。
其中一個人驚訝地大聲喊道:
“大聾?!這是什麽奇怪的名字?”
“難道真有人叫這個名號?”
周圍的吃瓜群眾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甚至有人拿出手機,高高舉起,拍攝視頻。
林奇站在人群中央,神色從容淡定。
他目光掃視了一圈周圍好奇的眾人,然後不緊不慢地開口解釋道:
“‘大聾’,是吳昌碩的別名之一,他是晚清民國時期聲名遠揚的國畫家、書法家以及篆刻家。被世人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更是有著‘文人畫最後的高峰’這樣的讚譽。”
吳昌碩一生所用的別名不少,像倉碩、老蒼、老缶、苦鐵、缶道人、石尊者等等,都是較為熟知的。
至於他為何會選取‘大聾’作為自己的別稱。
有人認為,那時候,全國上下局勢動蕩,各路軍閥混戰不休,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生活苦不堪言。
吳昌碩先生空有一腔報國之誌,滿心想要改變這混亂的局麵,卻無奈無力迴天。
於是,便自號‘大聾’,以此來將自己比作聾子、瞎子,隱晦地諷刺當時那黑暗腐朽的社會。
也有人覺得,“大聾”這一別稱源自他的從軍經曆。
在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硝煙燃起,吳昌碩毅然投身其中。
盡管他未能直接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可作為參佐人員,他積極地參與了諸多軍事活動,也親眼目睹了戰爭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殘酷。
戰場上,炮聲震耳欲聾,而吳昌碩的耳朵也在這連綿不斷的炮聲中受到了重創,聽力嚴重受損,幾近失聰。
故而得了“大聾”這一稱號。
林奇說罷,見眾人依舊一臉茫然。
有些性子急的人忍不住高聲問道:
“吳昌碩是誰呀?他很有名氣嗎?”
還有人不耐煩地嚷道:
“小夥子,你就別在這兒賣關子了,直接說這東西值多少錢得了。”
林奇聽了,心中不禁暗自苦笑。
隻覺得把眉眼拋給了瞎子看,完全是白費力氣。
想裝逼,奈何這些人根本就不懂。
不過也沒辦法,畢竟仙逸縣隻是個小縣城。
雖然開著古玩店,但對於字畫的研究和了解確實是有限得很。
林奇無奈地搖了搖頭,隻好繼續耐心地問道:
“那齊白石你們總該知道吧?”
之前那個身著旗袍的中年婦女點點頭,說道:
“這個我曉得嘞,我女兒的美術課本裏有介紹,不就是那個畫《墨蝦》《蛙聲十裏出山泉》的老頭嘛。”
林奇鬆了一口氣,還好,總算有人知道。
他接著說道:
“吳昌碩和齊白石堪稱近現代美術史上的兩座重鎮,在藝術領域那可是有著‘南吳北齊’的威名。
而且二人都有著詩書畫印皆通且精的四絕之譽。
齊白石比吳昌碩小了整整 20 歲,雖說他們二人在現實中未曾碰麵,然而齊白石內心最為崇拜的人正是吳昌碩。”
林奇抬眼掃了一圈眾人,見大家臉上仍有疑慮之色,便繼續說道:
“齊白石曾經賦詩感慨:‘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這裏的‘老缶’指的便是吳昌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