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吩咐黃忠:


    “既然你堅持要出戰,我派法正協助你。”


    “所有事情都要商議後再行動。”


    “我隨後會派人馬前去接應。”


    黃忠領命,與法正一起率領自己的部隊出發了。


    孔明對玄德(劉備)說道:


    “這位老將並非因為被激將才出戰,即便出戰也難以成功。”


    “既然他已經去了,必須派人馬去接應。”


    於是他召趙雲過來,說道:


    “率一支人馬,從小路奇襲以接應黃忠。”


    “如果黃忠獲勝,不必出戰;倘若他有失,立刻前去救援。”


    接著又命令劉封和孟達:


    “帶領三千士兵前往山中的險要地段,多樹立旌旗,以壯大我們的聲勢,迷惑敵人。”


    三人各自領兵前往。孔明又派人前往下辯,把計策傳給馬超,命令他依計而行。


    同時,孔明命令嚴顏前往巴西閬中駐守關隘,以接替張飛和魏延一同奪取漢中。


    話說張合與夏侯尚來見夏侯淵,說道:


    “天蕩山已經失守,我們折損了夏侯德和韓浩。”


    “如今聽說劉備親自率兵前來攻取漢中,應該立即上奏魏王,請早日派遣精兵猛將前來增援。”


    夏侯淵便派人將消息送達曹洪。


    曹洪連夜趕赴許昌,將情況稟報給曹操。


    曹操聽聞,大為震驚,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如何救援漢中。


    長史劉曄建議道:


    “漢中一旦失守,中原將陷入震動之中。”


    “大王切勿辭辛勞,必須親自率軍征討。”


    曹操歎息道:


    “悔恨當初沒有采納你的建議,以致落到如此地步!”


    於是匆忙下令,集結四十萬大軍親征漢中。


    這時正是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秋七月。


    曹操將軍隊分為三路進發:


    前鋒由夏侯惇率領,曹操親自率領中軍,後軍由曹休押陣,三路大軍陸續出發。


    曹操騎白馬,佩戴金鞍,身穿玉帶錦衣,儀仗壯麗:


    武士們手持鑲有金紋的大紅羅傘蓋,左右護衛執金瓜銀鉞,戰士們擎著鐙棒、戈矛;


    日月龍鳳旗幟在軍中飄揚。


    護衛曹操的二萬五千虎豹軍分為五隊,每隊五千人,分別按照青、黃、赤、白、黑五色配備旗幟、盔甲與戰馬,場麵輝煌奪目,極為雄壯威武。


    曹操帶領大軍出潼關時,騎在馬上望見一片鬱鬱蔥蔥的林木,問身邊侍從:


    “這是什麽地方?”


    侍從答道:


    “這裏叫藍田,林木之間是蔡邕的莊園。”


    “如今蔡邕的女兒蔡琰與她的丈夫董祀就住在這裏。”


    原來曹操與蔡邕曾是好友。


    蔡琰先前是衛仲道的妻子,後來被擄到北方,在那裏生了兩個孩子,並創作了《胡笳十八拍》。


    這首曲子傳入中原後,曹操十分憐惜蔡琰的遭遇,派人帶著千金前往北方贖迴她。


    北方的左賢王因為畏懼曹操的威勢,將蔡琰送還漢朝。


    曹操隨後將蔡琰嫁給了董祀。


    當天,曹操行至蔡邕莊園前,想起舊事,便命大軍繼續前行,自己帶著一百多名親隨下馬,前往莊園。


    此時董祀在外任職,家中隻有蔡琰。


    蔡琰聽聞曹操到來,連忙出門迎接。


    曹操進入廳堂後,蔡琰行禮問候,隨即侍立在一旁。


    曹操偶然看見牆上掛著一幅碑文的畫軸,便起身觀看,問蔡琰這是什麽碑文。


    蔡琰迴答:


    “這是曹娥碑的拓本。”


    “漢和帝時期,上虞有一名巫師叫曹,他擅長婆娑起舞,召喚神靈。”


    “有一年五月五日,他喝醉了,在船上跳舞時掉入江中溺亡。”


    “他十四歲的女兒曹娥,繞江哭了七天七夜,最終跳入江中自盡。”


    “五天後,她的屍體浮上江麵,背著父親的屍體漂出水麵。”


    “鄉人將她父女合葬在江邊。上虞令度尚上奏朝廷,為曹娥表彰孝行。”


    “度尚請當時年僅十三歲的邯鄲淳撰寫碑文,邯鄲淳一氣嗬成,不假修改,人們無不稱奇。”


    “我父親蔡邕聽聞後,前往觀看碑文。”


    “由於到達時天色已晚,他在昏暗中用手觸摸碑文,細細讀過後,隨即在碑背書寫了八個字。”


    “後來人們將這八個字也刻在了碑上。”


    曹操讀了碑上的八字:


    “黃絹幼婦,外孫虀臼。”


    便問蔡琰:


    “你能解釋這八個字的意思嗎?”


    蔡琰答道:


    “雖然是先父的手筆,但我實在不明白其中的含義。”


    曹操又問身邊的謀士:


    “你們中有人能解開這個謎嗎?”


    眾人都搖頭表示不知。


    這時,主簿楊修走出一步,說道:


    “我已明白其中的意思。”


    曹操說道:


    “你先不要說,讓我再想一想。”


    隨後辭別蔡琰,帶著眾人離開莊園。


    走了三裏路後,曹操忽然領悟,大笑著對楊修說道:


    “你現在說說看。”


    楊修迴答道:


    “這是一句隱語。‘黃絹’指顏色中的絲,‘色’旁加‘絲’,是‘絕’字;‘幼婦’是少女,‘女’旁加‘少’,是‘妙’字;‘外孫’是女兒的兒子,‘女’旁加‘子’,是‘好’字;‘虀臼’是研磨五辛的器具,‘受’旁加‘辛’,是‘辭’字。”


    “連起來就是‘絕妙好辭’四個字。”


    曹操聽後大驚,說道:


    “果然與我所想完全相符!”


    在場眾人無不讚歎楊修的才智敏捷。


    不久,曹操的大軍抵達南鄭,與曹洪會合。


    曹洪詳細匯報了張合的戰況。


    曹操說道:


    “這並非張合的過錯,勝敗乃兵家常事。”


    曹洪接著說道:


    “如今劉備派黃忠進攻定軍山,夏侯淵得知大王即將到來,因此堅守未曾出戰。”


    曹操說道:


    “如果不出戰,反而顯得膽怯懦弱。”


    便派人持節前往定軍山,命令夏侯淵出兵。


    劉曄進諫道:


    “夏侯淵性格過於剛烈,恐怕會中敵人的計謀。”


    曹操於是親自寫了一封信送去,信中寫道:


    “凡是為將者,必須剛柔並濟,不可單純依靠勇猛。”


    “若隻依仗勇氣,那不過是匹夫之敵罷了。”


    “我如今駐紮南鄭,想看看你的‘妙才’,千萬不要辜負這兩個字的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