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接到搬去外地的族人打來的電話,告知滿銀叔走了,讓我心生無名的惆悵。


    到中年的人了,見慣了生死離別。多少親人,朋友,長輩從我麵前一個個消失,這是我最不願接受的現實。


    人說生死不由人,但對新生命的出世和終極總持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滿銀叔是我家的鄰居,過去人們總講搬不走的鄰居,表過相對固有的人與人的關係,家與家的基礎。


    現在看來這個說法也不可靠,在村裏的小巷裏,家挨家,戶挨戶,房子連著房子。不是我家的正房背靠他家的南房,就是他家的東房倚著我家的西房。


    這種北方農家小院的建築格局,也體現出了人與人相互依賴的關係。


    我兒時的小巷內人丁繁茂,六畜興旺。東家孩子的哭鬧聲,西家聽著也揪心。一家的蔥花味兒會惹得滿巷飄香。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鄰居們每吃一次好飯的相互贈與跟分享,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一家有事,四鄰幫忙形成了良好的傳統風尚。


    鄉裏鄉情中夾雜了太多太多的親情,遺憾的是,隨著歲月的侵蝕,這種親情在一天天土崩分離。


    七十年代末,五萬爺爺走了,他的幾個孩子也各奔東西。寧環姑姑嫁在靜樂,俊環姑姑嫁在宏道,變環姑姑嫁到北京。雲偉叔叔搬到村南,海偉叔叔落戶順義。原本紅火的小院幾年時間房倒屋塌。


    補治哥哥走了,補治嫂嫂改嫁他人。四個女兒都已出嫁,三個兒子死了兩個。隻剩枝文一條光棍了,也離開了這處老院。


    那套土木結構的老屋已變我土丘一堆。萬金叔走了,忠賢叔走了,苟賢叔去年也走了。萬和伯伯,燈貴叔叔,銀貴叔叔,金貴叔叔,三全爺爺,培銀叔叔,麵換叔叔,應全叔叔,潤偉叔叔。。。。他們都走了。


    包圍我家的基本都成了空心的院子,不是關了門,就是上了鎖。一派蕭條與冷清。前幾年村裏,隻有滿銀叔嬸的煙囪裏還冒著爐煙,給我一絲的溫暖。這下,滿銀叔叔走後,滿銀嬸嬸極有可能跟兒子住到縣城。我家的小巷即將人去樓空,煙火殆盡。


    這是我無法接受的場景,故鄉的小巷再無人唿喚我的乳名。那種被遺棄的感覺真得很疼很痛。今年五月,海偉叔叔從順義迴來,特意迴小巷他的舊居看了一眼。又到我家的老院望了一望。麵對逝去的親人和倒塌的房屋,他的眼淚撲簌簌地直流。


    見到多年不見的又患了腦梗拄了拐杖的滿銀叔叔,兩人抱頭痛哭。故鄉,已是迴不去的港灣。


    對於在外打拚生活遊蕩在城市間的靈魂來說,故鄉將成為一種念想。刻在心庭的符號。滿銀叔叔在年初突發腦梗,經醫院搶救,春天便能拄著拐杖行走了。讓人甚是欣慰。


    患病之後,我陸續看望過他三次。他心理負擔很重。他己迴憶不起許多往事,隻是一句:不抵求啦!應對我的寬慰。


    原想狀態還行,能活幾年,不料中元節時他再一次住了院。人死是遲早的事,誰知他走得這麽快。


    搬不走的鄰居就這樣消失了。滿銀嬸對我講,你滿銀叔叔八十多了。死了也不虧情了。一輩子沒受過苦,娃娃們都孝順。知足了。知夫莫若妻。滿銀嬸的評價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我記憶中,滿銀叔叔就是一名電工。從六十年代幹到九十年代。職業病給他帶來兩大特征。一是嘴裏常常刁著紙煙,二是點煙的手時常哆嗦。這應是電線短路造成的後遺症吧。


    他是我村第一代電工,接架線,開電磨,按變壓器,不能抹殺他的功勞。


    家家戶戶一隻15瓦的燈泡就能讓他忙活一陣子。收電費還得上門要,苦不大,罪不小。


    滿銀叔的高光時刻是八十年代初。大隊剛有了一台2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他是大隊的放映員。


    開與不開他說了算。曾給了焦渴的鄉親們許多期待。不幹電工之後他熱哀於村裏的鬧紅火。


    吹笙,拍鑔,敲鑼樣樣在行。用村裏人的話說滿銀叔一輩子沒受過重苦,這在農村是極少數的人。


    早先有父母寵著,後來有兒女頂著。他幾乎沒耕種過田畝。白天不是鬧紅火,就是看紅火,哪裏有會哪裏看戲,從末斷過片子。


    趕會看唱,跌對,夜戲,無不上癮著迷,洋洋灑灑一輩子,自自在在逍遙客。我突然想起三厚伯伯的自嘲詩句“少年父母中年妻,老來臨晚有兒依,終身得意了一生,瞬隙之間愈古稀。”


    精彩的人生也同樣適用滿銀叔叔。在我的印象中,我從小羨慕滿銀叔叔。一是有個老娘寵著他。


    年愈五十後,四在娘娘仍罩著他這個獨苗的兒子。寧願讓三個孫女幹活兒,不願使喚半次她的老兒。


    發脾氣總在滿銀嬸子身上。滿銀叔總能全身而退,呈身事外。讓妻子替他承受一切。所以我眼饞他有個寵他,慣他,罩他的老母親,二是有個好職業。一般來說電工不怕有風吹日曬雨淋。


    多少是個技術活兒。人們用得著,看得起,離不開。所以他紙煙不離口。偶爾有燒酒喝。


    滿銀叔唯一用得著我的地方是過年刷對子。就一張紅紙,他能割得應有盡有。讓我寫得提心吊膽,不敢絲毫怠慢。唯一求我辦過一件事就是他孫子進城上學。“叔就認識你這個人物,你辦也得辦,不辦也得辦,你看得辦!”


    他求人辦事的態度直接了當,代表著家鄉人的直率性格。我不敢不辦。我在村裏住的那段日子,年年過年送酒給他喝,他很享受。他這一走,我叔叔輩的人幾乎沒了,想敬俸,提著豬頭也找不到廟門了,於是,心生淒涼。


    時間過的很快,今天是滿銀叔叔的四天忌日。按照鄉俗,鄉親們要為他燒夜紙,親人們要為他送行。


    喪事離不開鼓匠,鎖啦,滿銀叔一生好紅火,愛紅火,也當過鼓匠班子裏吹笙的把式。


    子女們為了孝順他最後一次。請了縣裏最好的鼓匠班子作了吹奏。如今的鼓匠班子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不是幾個人,而是一個團隊。


    叫二利喜嗩呐藝術團。也不再是過去騎著自行車的“武工隊”,而是開著舞台演出車,方便又氣派。


    滿銀叔與我家是近鄰,門與門的距離不過二十來步。這個車載舞台就搭在我家的門囗。日落西山,明月升空。掌燈時分,隨著嗩呐的嗚咽,鄉親們陸續前來向滿銀叔叔的靈柩拜祭。


    我對這種場景非常熟悉,又常感溫暖,因為這是生者對死者的尊敬。故鄉人把送最後一程的禮儀表象是第五天發喪當天,實則是第四天的晚上,


    我們稱之為送行。燒夜紙是前奏,送行是高潮。送走死者的亡魂是目的。燒夜紙的人都自帶一份五色紙,五色紙是什麽用意我從來沒有研究過。


    也許代表水,火,土,木,金等五行,也許代表東,南,西,北,中五端。更多的代表每送行人的心意吧,也許是到那邊的路費盤纏,或許是那邊安家的費用,


    從某種意義上說送五色紙又象是記一次份子。因為凡送紙的人,東家都設了禮帳台,登記了送紙人的姓名,並記載著紙錢一份。


    在禮帳台上放著一遝白紙,叫燒紙。人們把五色紙登記後置放在一個紙箱內,來換取一張燒紙到靈堂前燒了。然後叩頭三拜,以示敬祭。我有感於鄉親們的這種善行。


    不僅僅是街坊。全村東南西北的都有,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的,風風火火獨自而來的。有的從外地匆匆趕迴,有的從地頭放下農活兒直接過來。有的人拖著瘸腿前來送紙,有的人一人捎來幾份,代表幾家人情。


    捎也是一種情意,當事人實在來不了了,就托人捎帶,這是不得不說的一種美好情愫。正像故鄉人常常存在的給這個嬸嬸那個大娘捎來幾斤月餅,還有過節了,在村南的墳場內,有的人為父母燒紙錢,總會說,唉,這家人迴不來了,給這個爺爺,那個奶奶也捎得繞份紙吧。


    我十分感懷故鄉人的深情,又如白事做完後要把上供後的大饅頭頭切開若幹等份叫捎饅頭。送給左鄰右舍,親戚朋友也昰人情禮儀的一部分。


    良好的鄉風民俗流傳到今天仍讓人倍感溫馨。中國是禮儀之邦,農村是禮儀之源,農村人重感情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共同經曆過苦難和貧窮,養成了互相幫襯,抱團取暖的習慣和傳統。


    一方有難,百方支援的好風尚。置身於人群當中,我能聽到許多熟悉的鄉音,見到許多多年不見的老麵孔。


    我穿梭於人群當中,盡量謙恭地發散著我自帶的香煙。同時也不斷地接納著鄉親們敬我的香煙。


    有位家叔戲稱,這樣的賴煙你還抽?我笑答,有時候連這都抽不上。他說,你怎一點架子都沒有?我說,一個窮娃娃出身我敢在村裏擺架子?他說,聽說你在縣裏可牛氣了。大領導也常常給你點煙。我答,裝腔作勢是給官場看的。


    村裏我就是孫子。是啊,年輕人大都到了外地,求學也好,打工也罷,故鄉,也鮮見年輕人的身影。在場的不是叔叔們就是哥哥們,這個等級我必須弄得清。我欣喜地再次麵見了許多熟悉的老麵孔,


    二忙姐姐,愛芬姐姐,良治哥哥,俊文哥哥,先存哥哥,俊才哥哥,根生哥哥,成芳姐姐等等,他(她)們親切地唿喚我的乳名,


    一句“三毛迴來了”就讓我陶醉不已。我說過,十分享受鄉親們叫我的乳名,那麽親切,那麽自然,那麽感到親近。因為那本源於父母的唿喚,讓我涸竭的心田感覺到了溫馨與滋潤。


    人的一生中有過無數的稱唿。班長,書記,廠長,主任,副總,張導,主席,委員。但每有一個稱唿都是基本一樣的,


    那種場麵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滿銀叔84歲了除子女哭幾聲外沒有人再哭了。為滿銀叔送行時,除我沒哭外,全村人都哭了。鄉親們聲聲“可憐的滿銀”早打動我的心扉,同情也是情,


    本來祭奠滿銀叔叔陰著個臉,轉頭看到我便笑了。一聲聲的“三毛迴來了”讓我心存感念,笑意裏有友善,有溫情,有心緣。我童年記憶裏的新媳婦兒,如今隻剩慈眉善目了。步履蹣跚,和藹可親也是她們的代名詞。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在這個送行的夜晚。在故鄉的老宅旁,我再次感受到了家鄉的月更明,故鄉的人最親。鄉風,鄉音,鄉情牽掛著我的靈魂。故鄉,如果我是秋日裏孩堤們電杆上捉到的那隻馬蜂,你就是飛舞的馬蜂細腰上拴著的那根細繩。


    有點兒難過,難過的同時又有點後悔,但我不知道難過的作用在哪裏,也不知道後悔的意義是什麽。


    難過如果有用,世間就不會有痛苦,後悔如果有意義,人生就沒有遺憾。


    所以我隻能自己在心裏給自己演一場曲終人散的戲,演戲的是自己,觀眾也是自己。


    細膩的人就像一個巨大的玻璃容器,裏麵承載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情緒,一碰就碎。


    不過難過隻是路過,後悔也隻是偶爾,日子還得好好過。


    有些人,當你意識到已經錯過的時候,沒有必要用任何形式去糾纏和挽留。人走茶必涼,人去樓定空。


    這個世界太大了,有人離開就會有人到來,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現實不是演電影,不是誰離開誰都會一直等待。


    現實是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沒有什麽好難過的,不管是什麽樣的感情,人在變了心的時候是根本刹不住車的,不用盲目地譴責自己,也不用放低身段去卑微求好。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麽念念不忘和不可原諒,放不下是受到的傷害還不夠深,忘不了是因為遺忘的時間不夠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母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凡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凡榮並收藏母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