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抑鬱的我時好時壞,精神恍惚,頭發也大把的掉,


    家裏人勸我,讓到大醫院看看,為了不讓家裏人擔心,我決定去看看,我清楚的知道,解鈴還須係鈴人,隻要還清債務,我的病不用看也會好的,


    我安排好家裏的一切就起程了,一個人拿了幾件衣服,背上挎肩包,邁著沉重而又孤單的腳步出門了。


    母親又一次站在村頭目送著我,以前出門都是為了生計,而現在卻是為了看病,我迴頭望了望站在村頭目送我的母親,心裏有種莫名的酸楚。


    來到車站,看著熟悉的場景,人們邁著匆匆忙忙的腳步,帶著各自的期望,奔向每一個陌生的城市,


    我買了一張去上海的車票,找到座位後便坐了下來。周圍的乘客們或聊天或睡覺,而我卻始終無法平靜。車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我閉上眼睛,默默祈禱著這次上海之行能夠給我帶來希望。


    火車行駛了大約一個小時以後,上完洗手間迴來的時候,我看見車廂的出口處,一個滿載著柿子和石榴的手提蛇皮袋子十分引人矚目。


    在這沉重的行李跟前站著的這位女乘客就是它的主人,


    穿著樸素,她沒有化妝,一雙平底鞋和紮的很緊的馬尾辮顯得她格外麻利,一副素顏的樣子看上去很真實,


    不難看出她應該也是農村的孩子,她攜帶的這蛇皮袋子更顯的她聚農村人的樸實於一身,走遍天涯海角,隻有真正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才會對蛇皮袋子有感同身受的鄉愁情懷。


    就在列車停靠之前的幾分鍾裏,她嚐試著掂起沉重的行李,連續試了好幾次,雖然很費勁,


    但是在列車門打開的瞬間,她一口氣提了十幾米遠,然後隻能停下來休息,由於蛇皮袋子就像風景線一樣奪目,


    周圍的旅客也都紛紛把目光投向她,那些“異樣”的眼光裏露出了人性的樣子,些許有嘲笑,也有敬佩!些許有不理解,也有讚揚!


    敬佩她農村人的樸實無華,讚揚她負重背井的勇氣和魄力。


    在農村,人們常常會把給莊稼施完化肥的包裝袋舍不得扔掉,拆掉內膜,用水反複把袋子洗幹淨晾幹,然後收集在一起以便備用,


    在方言文化長期的熏陶下,人們習慣把尿素帶子叫蛇皮袋子,夏收麥子時,可以裝晾曬好的小麥,秋收玉米時,可以裝玉米,


    在我的印象中,經過一番縫紉的蛇皮袋子可以被製作成非常結實的“花包子”,盛裝牲口吃的各種野草,摘棉花時係在腰上裝棉花,拾辣子時裝辣子,挖地菜時裝地菜……,


    對於農民來說,似乎沒有“蛇皮袋子”不能裝的。


    記得小時候上學時遇到下雨天,由於沒有傘,大人就把蛇皮袋子的一個角與另一個角相互重合後給孩子們頂到頭上當雨傘,幼小的身軀在那碩大的“雨傘”下還真的能被遮的嚴嚴實實,


    背後的書包也從來沒有濕過。蛇皮袋子的萬能性真的很厲害,幾個袋子拚接起來就是一張很大的單子,它可以包很大一堆麥尖放到架子車上麥尖就不會遺落,它可以在采摘花椒的時候,鋪到花椒樹下盛花椒。


    記得我每一次踏上背井離鄉的路途前,我爸媽在為我拾掇被褥時,就用的是和這蛇皮袋子顏色一樣的袋子給我裝滿行李,


    在我的心裏,就沒有蛇皮袋子裝不下的鄉愁,要說蛇皮袋子裏有什麽,那一定會有親人的盼望!有親人的祝福!有農村人的自強不息!有黃土地的自力更生! 時過境遷,


    雖然那個蛇皮袋子風靡千家萬戶的年代已逐漸久遠,但是,蛇皮袋子裏的鄉愁從未變過,依然親切!依然猶新!依然潸然!依然讓你我的心靈充滿能量和動力。


    車到上海高鐵站,一踏入高鐵站區域,走進站內,真是別有洞天。高聳的天花板下,是寬敞明亮的候車大廳,一排排整齊的座椅,為等待上車的旅客提供了舒適的休息環境。


    大廳內,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著列車信息,廣播係統不時傳來溫馨的提醒,讓整個車站充滿了高效與便捷的氣息。


    此外,站內還設有各式各樣的商業設施,從餐飲到購物,一應俱全,滿足了旅客多樣化的需求。


    高鐵站主體建築采用流線型設計,外觀現代而大氣,仿佛一艘即將啟航的巨輪,寓意著速度與遠方。


    巨大的玻璃幕牆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不僅增強了室內的采光效果,還讓整個建築顯得更加通透和開放。


    夜幕降臨時,高鐵站的外牆會被璀璨的燈光所照亮,與周邊繁華的城市夜景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麵。


    走出站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廣闊而有序的站前廣場。


    廣場上,人流如織,卻井然有序,各式各樣的指示牌清晰明了,指引著旅客們前往不同的候車大廳或出站口。


    綠樹與花壇點綴其間,為這繁忙的空間增添了幾分生機與和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高鐵站還融入了諸多智能化元素。


    從自助購票機到人臉識別進站係統,從智能導航到無線充電站,科技的力量讓旅客的出行體驗更加順暢與便捷。


    這些現代化的設施,不僅提升了車站的服務效率,也彰顯了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科技實力與創新精神。


    我懷著忐忑的心坐上了一輛出租車,很快就來到了醫院,外麵的幾個大字上寫著,“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一股奇異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精神障礙患者的世界。這家醫院到處是民國建築,


    當醫生帶著我進入住院病區,將兩道門依次關上並反鎖後,我開始有點慌了。


    一條狹窄的走廊上,左側是一排穿病號服的老人,幾乎都是須發皆白,目光空洞,靠著窗邊曬太陽。


    右側是一間間的病房。不時有患者和醫生用奇怪的方式打招唿,也有患者邊走邊哼唱著聽不懂的歌謠。見到陌生麵孔,不少患者用好奇的眼神盯著我,一時間,我有些恍惚。


    醫生倒很淡定,稱他們為“我可愛的患者們”“他們就像孩子一樣,內心世界是很純真的”。


    走廊不長,一眼都能望得到頭,而他們中的很多人,最後的時光也可能會在這裏度過。


    在醫生看來,長期住院的患者,除了要麵對疾病帶來的痛苦外,還要麵臨兩方麵困境:一是心理方麵,絕大多數患者親屬、監護人甚至整個社會,因對精神疾病不了解、感到恐懼,拒絕與精神障礙患者接觸,更不願意和精神障礙患者一起工作和生活,


    他們很難被家庭、社會所接納。二是相當一部分精神障礙患者家庭經濟不寬裕,多數患者出院後僅靠社會救濟,難以維持生活,


    但因受惠於醫保政策,患者隻要承擔少部分的費用,就可在醫院獲得生活、醫療等全方位的服務。


    所以,部分患者即便精神症狀穩定已經達到出院標準,監護人卻往往不同意患者出院。


    在這個封閉的環境裏,我驚訝地發現,這裏聚集了一群與眾不同的人。


    他們是物理學家、科學家、舞蹈家、音樂家等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們的思維比一般人更為清晰和深邃,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然而,這些傑出的人才卻無法融入正常社會,被困在這個特殊的地方。


    這些人都經曆過或多或少的心理打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是因為生活中發生了重大變故,導致他們產生了極端的行為,最終被他們所謂的“關愛”的家人送進了這裏。


    然而,很少有人能夠從這個地方走出去,大部分人都長期困於此。


    鐵欄杆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身體的禁錮,更是對精神和情感的禁錮。


    這種禁錮讓我們是否應該用固定的定義來衡量一個人的正常與否。也許,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界限本身就是虛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行為上。


    在醫生的詢問下,我緊張的迴答著醫生的每一句詢問,各種檢查結束後,正常的是心理諮詢師,


    說白了就是說一些安慰的話,寬心的話,把未來說的很壯觀,各種費用加上藥費花了4000多,我取上藥後,一刻也沒有停留,急匆匆的出了醫院。


    出來之後,我的腦海裏一直是他們空洞絕望的眼神,有些人所說的那些用愛囚禁她的父母,要過很長時間才能隔著鐵門看她一次。更令人悲哀的是,這類家屬幾乎不可能將他們接迴家。


    無論是誰,他們都像是不知名病人描述中的小鳥,永遠無法飛出籠罩著他們的牢籠。


    “都得精神病了能好到哪去?”我自言自語道,


    在這所精神病院裏,最令人心痛的不是病人治不好的病情,而是那些已經被家人和社會放棄的人們,一想到這些,自己突然後背一陣發涼,某一天的我會不會也是這種下場。


    我沒有過多的停留,就直接去了車站,坐上高鐵就直接迴來了,就像看到了恐怖片一樣,讓人想起來就毛骨悚然,


    病沒看好,反倒給自己落下一個心病,一天的夜晚,我睡到半夜的時候,做了個噩夢,


    在夢裏仿佛迷迷糊糊聽到“嗚嗚”哽咽聲,不一會兒,聲音愈來愈大,不知咋迴事,隔壁屋裏睡著不能自理的父親,一動不動,忽然母親告訴我,“你爸走了,臨終前連半個字都沒能說上”,


    我遠遠地看見父親躺在冰冷的床板上,臉上蓋著白紙,我大聲的哭喊著,可旁邊的人聽不見我的唿喚聲,隻有我淒涼孤獨的哭著。


    眼看著家裏的親人們把父親簡單地入了殮,在棺材蓋錘上長長的木盯,我發瘋一樣的阻攔,我就像空氣一樣觸摸不到所有人,我雙膝跪在靈柩前失聲痛哭,


    一下子就驚醒了,我趕緊坐了起來,滿身大汗,就像被水澆過一樣,慢慢的才緩過神來,才知道是做了個噩夢,


    我環顧四周,熟悉的房間、溫馨的燈光,一切都告訴我,我已經迴到了現實。


    但那個噩夢的陰影,卻像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頭,讓我難以釋懷。我試著深唿吸,讓自己平靜下來,但內心的恐懼和不安卻像潮水一般洶湧而來。


    我知道,噩夢隻是夢境中的一種幻象,它不能傷害我,也不能決定我的未來。


    但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卻讓我難以忘記。或許,這就是夢境的奇妙之處,它讓我們在虛擬的世界中體驗到了真實的情感。


    我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心中默默地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無論是噩夢還是現實中的困難。


    隻要我勇敢地麵對,就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光明。想著想著,我的心漸漸平靜了下來。


    我穿上衣服,走出了房間,來到父親的房間,父親和母親聽到了腳步聲,她拉開燈,迷迷糊糊的問我,“你又失眠了嗎?”我就把我夢到的告訴了母親,在一旁的父親說,“死了就享福了,你放心娃娃,命苦的人不會這麽容易就死,罪還沒受夠呢,”


    父親的這句話充滿了諷刺和無奈,想活的人活不了,想死的人卻死不了。


    看見父親沒事,我又迴到屋裏的炕上,看著手機裏以前的照片,心想,我可能老的比較早,無論是相貌還是心理。


    自打記事起,我就掛著一張心事重重的臉,心裏裝滿了成年人的憂傷。當然,少年老成不是天生的。


    每個孩子來人間時,都是帶著翅膀的天使,隻不過我的運氣有點差。


    剛落地就被一個充斥著暴力和痛苦的家庭折斷了翅膀,從此以後就沒有再把自己支棱起來。據說有過童年創傷的孩子,必然有性格上的殘缺,長大後還會極度地缺乏安全感,而且那種創傷就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會在暗中操控你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母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凡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凡榮並收藏母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