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第一條船下海,人們試著捕魚,但忙活了十天才第一次從大海裏獲得魚獲。


    找到魚群多的地方,他們將大草網子放進水裏,然後放入很多敲碎的貝殼肉,然後就那麽靜靜的飄著,等上半個小時再拉起漁網,就能看到幾條大魚在裏麵跳躍。


    大海第一次,向他們展示了自己的慷慨。


    現在,隻要天氣好,總會出海,走的不遠,他們就在岸邊可以看到的地方捕魚,每天每條船都能收獲至少一百斤魚肉,多的時候船艙裏都不敢裝了。


    不奴部慢慢的對於未來要挑選的定居地點有了自己的認識,首先必須要有金屬礦,煤和鐵不能缺少。


    其次,要找到河流的入海口,至少要有條河流,這樣會多出一個食物來源。


    最後,最好有肥沃的土地和山林,一邊能種植,一邊能打獵,可以保證食物的多源性。純粹的遊牧,食物來源單一,部族隻要碰到天災就會滅絕。


    九月底,他們已經蓋起一百間簡易房屋,不奴族每個成年男女都在幫忙,他們現在都已經知道該如何挖地基,如何合水泥,如何上木梁,如何上瓦片。


    另外,和阿蘭族的交易,也越來越頻繁,衛隊長甚至一次性用一百頭羊,交易了三個大車和滿滿三車的陶罐,他已經派人前去其他部族交易,他笑著說,“這個冬天,會是我最富裕的一個冬天。”


    不奴族不知道,光一個大車,在草原上就能換五十頭最好的羊。但這就是生意,應該讓中間商賺差價,不然商品無法流動。


    現在,已經有很遠部落的人在大雪天未到之前,來到這裏交換物資。他們用牛和羊做交易,戰馬對於他們太寶貴,那是戰爭物資。


    他們也帶來的遠方的消息,匈奴人在最近又摧毀了三個東邊的阿蘭人部落。他們剩下不多的族人,正在草原上四處流浪,尋找可以收留他們的部落,可他們不願意做奴隸,這個冬天他們可能過不去。


    袁華找到不奴部裏的阿蘭人,以及乞力,讓他們在十一月前找到這些人,把他們帶迴來,不奴族願意接收他們作為平等的族人。


    在聽說這也是被匈奴人驅趕的可憐人,部族裏都沒有人反對,乞力帶著阿蘭向導和三十人的斥候隊出發了。


    現在已經九月底,十一月就會大雪覆蓋整個曠野,他們的時間不多,如果二十天裏找不到這些可憐人,他們就隻能返迴。


    現在,他們種植了一些野菜,到了要收獲的時候,他們用鹽水製作好泡菜放進陶罐裏保存,這是冬天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


    到處都很冷,隻有鐵匠工坊裏,熱氣騰騰。


    現在,勞動工具已經差不多了,他們在打造武器,明年春天來臨之前,他們就會踏上征途,去到新的家園,他們需要更為強大的甲胄和武器。


    袁華他們已經知道,為什麽新來的部落都會被分配到裏海的東南麵,那裏來了一個強大的敵人,他們擁有大量到軍隊和金屬武器,他們的名字叫做“羅馬”。


    新的部族被分配到那裏是為阿蘭人建立起一條隔離帶,這樣羅馬人過來時,阿蘭人能夠有時間反應。


    袁華在想,阿蘭人其實在用他們做肉盾!


    而衛隊長的劍,就是羅馬士兵的武器,袁華拔出來看過,短而鋒利,寬厚的劍身能夠在揮砍不易折斷,而且力量極大。


    袁華找來阿蘭人中和羅馬人作戰過的戰士,開始一點點了解羅馬人,從投矛,到弓箭,從盾牌到短刀,從投石器到騎兵戰術,袁華都在認真記錄。


    他不想和羅馬衝突,可凡事都有萬一。


    於是,對於羅馬軍隊的戰術研究開始了,這也導致武器的變化。


    老阿拉什指著袁華畫的羅馬士兵裝束說道,“他們很像大漢的士兵,有金屬盔甲和盾牌”,大月氏是知道漢軍的,商貿從未斷絕,大月氏商人帶迴來很多大漢的情況。


    “所以,輕巧的刀和箭,沒有用”,劉行說道。


    工匠將剛剛做好的魚鱗甲套在草人身上,袁華拿出一把匈奴單刀,狠狠地劈砍在魚鱗甲上,魚鱗甲屁事沒有,袁華的手卻有點不適,虎口疼。


    老阿拉什也狠狠試了一刀,他的手也在微微的抖。


    呃。。。這是他們現在唯一會製作的甲胄,鎖子甲怎麽做,他們的工匠還在研究,但現在看來,這魚鱗甲很棘手,刀根本砍不動!


    這種甲,現在一共隻有三套,分別屬於老阿拉什,劉行和乞力,現在拿出一套來,眾人開始拿著各種武器折騰。最後發現,隻有重型武器和鈍器有用。


    換句話說,管你怎麽來,這武器要重,砍不到你,也要震死你。


    最後,大家綜合比下來,單手斧的威力夠大,而且攻擊速度也最快,決定采用單手斧作為步戰主武器。


    還有一點,就是這玩意在遷徙途中可以開路,很耐用不容損壞,任何野獸都擋不住斧頭的正麵一擊。


    畫了很多圖,最後一個一麵是斧頭,一麵是銳利鋒刃的圖稿被通過。


    然後是盾牌,鑒於羅馬步兵的投矛,第一次提出采用弧形麵,長方形的金屬蒙皮盾牌,同時護手處要加一層鐵皮,這樣重量會增加,但重步兵需要防禦力,而不是速度。


    在後麵是盔甲,頭盔,胸甲,護臂和腿甲都需要,步兵隻做防禦,不追求進攻的速度。


    同時,重步兵可以攜帶一把中弩,而不是投矛,比較起來,三把投矛的重量和中弩差不多了。


    這是第一排的防禦性步兵。


    第二排是盾槍兵,用來防禦騎兵衝鋒,長槍三米,槍尾帶金屬尾刺,可以紮進土裏,在防禦騎兵衝鋒的時候,士兵隻是一個支架,衝擊力由大地去承受。他們同樣攜帶中弩。


    第三排是重弩兵,隻帶斧頭,小臂盾,重弩,兩筒弩矢,兩百米開始不斷進行輪射,五十米配全鋼弩矢,可以直接破盾。


    他們都是遊牧民,對於騎兵作戰有自己的理解,騎兵要求快,所以不能太重。


    隻需要提供保護額頭的皮頭盔,前胸後背和大腿有魚鱗甲即可,手臂和小腿依然是皮甲,馬匹有機會可以配皮甲,但不能是金屬甲,不然根本就沒有行動力。


    另外盾牌還是皮盾,以輕巧為主,男騎兵用弓,而女騎兵用弩,全部都配流星錘和一把單手斧,這樣馬上的攻擊距離遠,威力還大,而且都用熟了。而下馬可以換斧頭,這樣不會造成誤傷。


    唯一不同的就是,男騎兵有一把五米長的騎兵槍,用於必要時的騎兵衝陣。


    現在武器定下來了,作坊在整個冬天都有的忙了,鐵礦石現在幾十車已經送進來,到十一月大雪前,至少還能有一百車的鐵礦石和煤會被送來。


    鑒於這裏並不是永久定居點,所以隻做了鐵爐子,向外的煙囪已經做好,大雪來的時候統一開始燒煤。


    十月很快就過去,天氣寒冷的不像樣子,雪越來越大的時候,乞力迴來了,他們帶迴來了三百個骨瘦如柴的牧民。


    十一月的裏海北麵,大雪飛揚,漫長的雪季終於來了,三百人的新族民,被安置在那些大倉庫了,原本那些倉庫裏陰幹的木頭已經快被用光了。


    每天,幾十個孩子會在不同的時間去一個點著火爐的大帳篷,在那裏學習漢字。劉玉和幾個女官,把這群孩子分為三個年級,按照不同難度來安排教學。


    這裏,學漢字和數字,袁華覺得這兩項學好,才能學別的。他正坐在自己的房間裏寫教材,關於自然,物理和化學。但這些等孩子們至少先三年的漢字和數學的學習才能理解。


    袁華依然堅持每天射箭,現在每天射一百支,每一箭都射的很認真,一絲不苟。


    在他的帶動下,所有人無論多麽寒冷,都會出來練習射箭。當然。。。主要是每七天有一次比賽,成績最好的十個人,有一片牛肉幹!這十個人要輪空三輪,到第四次比賽,才能再次領牛肉幹,也就是一個月可以有一次機會,但是你要努力。


    牛羊馬被送進一個背風的山穀,修了草房子,每天都有人去給它們喂食草料和幹淨飲水,以及打掃房間。


    隻有工匠們,他們在作坊裏每日勞作,現在正在風雪裏安裝幾台風車,利用這些風車的動能來製造物資。


    他們已經習慣了動力係統,現在用手工鍛造鋼鐵的速度是水力大鐵錘的十分之一,他們如何能受的了!


    於是袁華告訴他們,或許可以做風車,立刻吸引的這些工業狂魔的興趣,他們爆發了。


    大車和船一直在做,這些東西在房間裏就能做,工匠們有兩條沒有隔牆的廠房,他們所有人就在這個廠房裏工作。


    到處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風車轉起來的時候,隻有河邊的不奴部工坊,人聲鼎沸,無比熱鬧,甚至很多年輕人無事也跑到裏麵學習,這裏的爐子最大,最暖和。


    女人們在用換來的羊皮和牛皮製作衣服,以及用羊毛做出毯子,明年二月底,他們還要出發,那時大地依然寒冷,人和動物都需要防寒。


    這個冬天,和以前的冬天比,不會饑餓,還算溫暖,卻無比忙碌。


    不奴部,在二月前,一共擁有1764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與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大漢與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