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奴部在哪裏?


    分別的時候,他們在今天哈薩克斯坦的貝內烏區,現在他們沿著大海一路向北,四天以後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的伊利沃伊區,他們遇見了第一個阿蘭人的大部落。


    不奴族中的阿蘭人,去向阿蘭的衛隊解釋他們的來處,當聽說這是一群和匈奴人作戰的勇士,阿蘭族衛隊向著營地飛報。


    袁華在觀察這些阿蘭族騎兵,他們有金屬武器,但並不多,大多都隻是長矛前端的一小截。


    隻有衛隊的隊長有一把短劍,而短劍很短很寬,插在一個紅色的劍鞘裏,劍鞘的做工很不錯。


    他們都有皮甲和輕盾,但輕盾和皮甲的做工很一般,盾牌甚至沒有覆蓋皮革,也沒有修邊,木板參差不齊。


    怎麽說呢?至少眼前的阿蘭人衛隊騎兵,看上去還要弱於烏孫部騎兵,但有可能這並不是精銳的阿蘭騎兵。


    隻是,袁華對那把大匕首很感興趣,那家夥的做工還是不錯的,他很想抽出來看看材質。


    不久,有一隊騎兵過來,明顯盾牌好了很多,修邊包皮了。但依然是皮甲,依然是隻有一個鐵矛頭。


    阿蘭人沒有統一的服裝,各種顏色都有,新舊不一,他們的樣貌是典型的混血,很多人眼睛的顏色都有不同,發色也有不同。


    但總體而言,黑色居多,亞洲人的樣子更多一點。


    族長在一個大帳篷裏接見了他們,在認真聽過他們的故事以後,說道,“來自於遠方的朋友,我將派人告知阿蘭部的大首領,是否接受你們,要等待大首領的通知。”


    不奴族問,“大約需要等待多久?”


    大首領說道,“需要大約三十個日落”


    然後他揮手,對著他的衛隊長說道,“把他們先安置在西邊,那一塊大海邊的草場上,同時不要讓匈奴人進入我們的領地。”


    這確實是一個大部落,衛隊隊長告訴他們,這個部落有一萬人,除了他們這個最大的營地,在周圍三十裏地之內還有兩個小的營地。


    在一條河流邊,衛隊長指著河岸邊的草地說道,“你們暫時在這裏,最後的歸屬地,還要等大首領的安排。”


    又指了指左邊,說道,“離這裏不遠就是大海”


    然後,騎兵衛隊長撫胸拜別而去。


    看著眼前河灣處的肥沃土地,劉玉歎息道,“可惜錯過了農時,我們已經無法種下莊稼了。”,她還有一小袋種子,一直帶在身邊。


    眾人開始搭建帳篷,袁華卻再次叫來劉行,將三種石頭交給他,說道,“這段時間,讓斥候們到處去找找,看看有沒有一樣的石頭,有就迴來告訴我”


    然後,他分別告訴劉行,這是煤,鐵和銅,是製造金屬武器不可缺少的東西。


    劉行無比重視,他安排了三十個斥候都認真看過這三塊石頭,開始分頭出去尋找。


    此時,袁華站在一個丘陵上向著東邊看,他希望能看到那個老頭的身影,他希望看到有人在遠處朝他揮手,就像以前一起牧羊時一樣。


    不奴族裏的阿蘭人,用一千匹戰馬和阿蘭族交換了三千隻綿羊,他們沒有糧食,未來這些綿羊將是自己糧食的來源。


    現在他們的戰馬已經隻有不到三千匹了,已經做不到一人三馬,但那些懷孕的母馬他們沒有賣掉,明年這片草原上會降生至少一百匹小馬,馬匹又會慢慢增加起來。


    可這樣看來,糧食始終是不夠的,於是上百個魚簍被放進小河,這一次魚簍的空隙比較大,袁華他們並不想竭澤而漁。


    但這個時代的漁業資源何其豐富,第一天他們就收獲了四百多條大魚,這讓族人們都很開心,他們去到海邊建立了一些窩棚,每一天都有人在海邊的森林裏伐木煮鹽。


    崔力則帶著工匠再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開始建造大車,這是最重要的勞動工具,現在他們要一架架造出來。


    第二件事,燒磚。


    第三件事,造船。


    這三件事,對於任何部族而言都是大事,可不奴族的工匠特別多,他們幾乎占據人口的三分之二。


    於是,袁華和崔力將他們按照技能分組,開始慢慢進行細致化分工。


    特別是造船,這裏沒有人會造船,就連崔力也沒有見過,於是袁華畫出最簡單的帆船樣子,這是一條隻能做二十人的小帆船。他一邊畫,一邊和這群工匠討論,用了五天,終於讓他們先了解了基本思路。然後,開始將伐木,切板,火烤成型,做膠,浸油,製作繩索,編製草席為帆,全都進行了專門分工。


    他們的營地每一天都無比忙碌,衛隊長來過兩次,他發現捕魚簍子很好,就問不奴族要了一個,自己拿去用了。


    過了三日,衛隊長帶著一隻羊過來,靦腆的說,想用來換五個捕魚簍子。這大約是,不奴部和阿蘭族的第一次交易,雙方都很滿意。


    隨著大漢工匠們發現野生的麻,隨著土窯開始點火,精美的陶器和堅硬的磚塊和瓦片開始出現。上百名匈奴奴隸中的漢人工匠,數千年的知識積累,讓他們的器物相較於阿蘭族的東西而言,無比精美,華夏文明的光,在一點點明亮這片天地。


    不時,有阿蘭牧民過來交易陶器和捕魚簍,這是他們的必需品。


    十天後,一個斥候興奮的衝進營地,他高舉著手裏的籮筐大聲喊道,“煤,煤,煤”。


    他會的漢語不多,但鐵,銅和煤,他已經會了。


    十五天後,鐵也被發現了!


    二十五天後,銅被發現!


    一座兩人高的磚窯正在蓋起,袁華站在磚窯前,他準備帶領不奴族的族人,大踏步走入鐵器時代。


    可大首領的命令來了,讓他們沿著裏海向前再走一個月,讓他們在裏海的西麵安家!


    族人很失落,他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現在將要再次遠行。


    袁華帶上一車的陶器,趕著大車前去首領的大營,他向首領請求,讓不奴族在這裏渡過冬天,明年二月他們將啟程。


    他向首領承諾這個冬天,向首領進獻一千件大陶器,希望得到允許。


    首領撫摸著這些大陶器,這確實是他們部落需要的,於是他下令道,“最遲,明年的二月底,你們要動身,我會和大首領說明情況。”


    迴到不奴部,袁華站在高處說道,“從現在起,我們有七個月時間,準備出發的物資。”


    所有人都很高興,他們是遊牧民,他們已經習慣了遷徙,但能有七個月,他們就能夠熬過這個冬天,這個冬天會少死很多族人。


    上千的馬匹和上百人出發,他們跟隨斥候去采集煤礦和鐵礦,他們現在還沒有大車,隻能讓馬匹帶著兩個巨大的籮筐。


    崔力他們正在批量製作大車的組件,但全部組裝起來,要到八月底了,因為一輛耐用的大車,需要用到鐵。


    八月十五日,在一個隱蔽的丘陵窪地裏,第一爐鐵水出爐,明亮的橘紅色鐵水流動如同溪流,整個不奴部的工匠全部都在歡騰,這就是文明的力量。


    八月底,工匠們在河流處樹立起簡易水車,再用水車的轉盤來不斷舉起鐵錘,日夜不停的擊打鐵料,工匠們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勞作。


    而袁華則在研究到底什麽是炒鋼法?這還有一段時間。


    當鐵器出現,勞動生產率在快速拔高,用水車齒輪開始出現,它們帶動的鋼鐵輪鋸,讓木頭的切割無比快速,這個設備連大漢的工匠都是第一次看見,鋸子居然可以是圓的?崔力第一次使用這種圓鋸說道,“這東西的速度,能夠頂上十個老木匠!”


    然後,斧頭,小刀,針,鏟子,鋤頭,剪刀,柴刀,菜刀開始漸漸充裕,個人勞動效率在飛速提高。


    八月底,木匠們用三天,拚裝出了十輛新奇的四輪大車,將換來的羊油灌進軸承,兩匹馬就能拖著走,運輸效率大增。


    這一輛車去拉煤,一車就等於十二匹馬的負重。


    同時,磚塊已經足夠,人們開始建造大房子,這是不奴部第一次建造房屋,所有人都跑來觀看。


    袁華他們設計的是一長排房子,他們讓熬鹽的婦女和兒童在海邊每日撿迴來大量的貝殼,然後將一籮筐一籮筐的貝殼倒進一個大石頭坑裏,用水力錘子粉碎,再用火煆燒做成原始水泥。


    房子有二十米長,五米寬,中間每五米用磚隔斷,這樣一次性他們能造出四間二十五平米的房間。


    八月底的一天,有人在營地外大喊,“阿拉什,阿拉什,迴來了!”


    袁華跑出去,就看到有一個老家夥,帶著幾十個人和一大群馬在向著營地走來,他向著袁華揮手!


    袁華衝上去,給這個剛剛下馬的老頭,一個大大的擁抱。


    而老阿拉什則笑著對他說,“不錯,你做的不錯,阿蘭族的人都和我們說了,你是一個好首領。”


    袁華帶著他去看那些正在建造的大房子,豪氣的說,“挑一間,勇士先挑”


    老阿拉什貪婪的撫摸著磚塊,反問,“我一個人的?”


    袁華笑了,“你想的美,一個房子要住六個人”


    老阿拉什再問,“我能不能挑人?”


    袁華哈哈大笑,“可以!”


    於是,阿拉什,袁華,崔叔,古爾麗,古塔和劉玉被分到了一個房子裏,中間用草席隔開,四個男的一半,兩個女人另一半。


    老阿拉什帶迴來四十五人,他們把匈奴人引走了,可還是發生了戰鬥,他們逃亡了整整十天,一路殺馬,一路打獵,用了一個多月才找到阿蘭族,迴到這裏。


    老阿拉什把一張羊皮交給劉玉,說道,“這是五十五個勇士的名字,請收下!”


    劉玉用顫抖的手接過,所有人都沉默著。


    大海上,有風吹來,嗚嗚的聲音,如同草原上的號角,風裏有鹹味,如同鮮血的味道。


    有些人永遠也迴不來了,他們的魂魄隨著這些名字將和不奴部同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與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霞漫山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霞漫山河並收藏大漢與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