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風言風語由來已久,曆朝曆代幾乎都沒個停歇。想想一座固若金湯的宮苑,沒日沒夜關著一群正值妙齡的主子丫鬟。飽食終日,卻無所用心,僅僅自己的身子有那麽二兩用武之地——這已是退化為圈養的家畜;更何況雷霆雨露,生死榮辱,皆係在上位者一念之間,如何還有心腸不狹隘的,手段不狠毒的?大約她們都是獻祭給這座皇宮大院的犧牲,好端端的名門閨秀凡過此門,必成勇武鬥士。連熙昭儀這般自視甚高的,也不免要借侍疾之機、危言聳聽詆毀一位小小的奴婢,期間禍水東引,最好再殃及池魚:
“或許正是林家背後調教,那李木棠,才這樣無法無天!太後娘娘您是沒親眼見著,拿個昭和堂姑姑的玉佩,她連靖溫長公主都敢頂撞!見麵不跪,強詞奪理——真以為自己是個什麽人物,不過就是個賤籍!就這樣沒規沒矩的丫頭,還敢肖想做殿下的正室,說不是榮王府那位林友從中賜教提點……妾都不信!”
她說得堂堂正正,一絲陰陽怪氣的眼色都不屑漏給罪者瞧。宮廷本自這樣,大家分明都是妾室,卻還要清清楚楚分出個三六九等來。熙昭儀九嬪之一,自己發落了良才人也是職權之內;今日告到太後娘娘麵前,已經格外公正體麵,她自然不以為自己爭風吃醋,手段卑劣。反倒那下位者要拋卻情分與道義,為自己洗脫冤屈,哪怕嘴臉醜陋,平白貽笑大方:
“木棠向來小心思重,以往就常常自作主張,是妹妹管教不了的。”不僅開頭便撇清關係,她還要將那無辜之人的過失再曆數一遍——除了自家人,誰有她記得這樣清楚?“曾經衝撞過陛下,衝撞過馨妃娘娘,衝撞過昭儀娘娘,乃至昨日的長公主。妾,與其相識於微末,本記掛她不容易,想帶在身邊讓她也享享清福。哪知這麽不堪受用,看不上妾掌事姑姑的位置,一有機會,便去攀附了殿下。妾哪裏敢留呢!更加深以為恥,實在不敢再與之往來。就怕、就怕昨日這般,又被她闖出大亂子。簡直要妾,羞愧至死!”
熙昭儀就冷笑,顯然已經得了宮外高人提點,並不信她這鬼話連篇:“去年八月,李木棠隨宣清長公主殿下不知所蹤。林懷章涉案,一度投入大理寺獄。良才人是和這賤婢一拍兩散,可不見得你林家如是。內外勾連,誘拐長公主,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良才人,以為真能獨善其身麽?”
“妾是皇家妾!”那可憐人兒隻能叩頭稱述衷心,“林懷章雖然曾經入獄,但三月就無罪赦出。又得刑部尚書青眼,兩家結為秦晉之好,實在是、清白之身!何況林懷章為親王府友,木棠是長公主的貼身婢。林懷章不會擅入王府,男女有別,如何得見木棠?就算是木棠,她那三分膽量,一定不敢擅自謀劃……”
有東西砸在地上,“哐當”好大一聲響。興明宮最尊貴的主子一發威,什麽昭儀才人統統都變迴低眉順眼的小妾,彼此沒有半分分別了。“太後娘娘養病最需清淨,容得你們在此喋喋不休。”瞧,連太後貼身的姑姑都能趾高氣揚先來申斥一句,再入幕去請太後定奪;轉身站立兩人身前,身姿便更加挺拔偉岸:
“良才人禦下不利,無事生非,著,褫奪封號,禁足十日。”
林懷思兩行眼淚,倏然便落了。
褫奪封號,何其羞辱!禁足十日,正當采選期間!新人尚未入宮,她便失卻顏麵,全因那個一無是處、背叛了她的……丫鬟!露華殿後殿暫且沒有摔碎杯盤碗盞,一群奴才們卻照樣不好受。木棠那便宜師傅本該首當其衝,不過因著是露華殿掌事姑姑,林懷思不好越俎代庖,才恨恨放過一馬;難怪所有怨氣盡落在新的陪嫁姑姑身上,翡春卻還慶幸呢!
得虧是當日當夜,自己便被趕迴清淑院。再過幾日,等主子知道自己親妹妹是如何趁虛而入,拿自己做墊腳石掙了個寶林之位的……到那時,近身伺候的隻怕要被打殺出宮去,真真賠了性命!這便是為奴為婢的好處了,他們慣會曉得滿足。反倒是熙昭儀——如今該稱唿為熙妃——受寵若驚反倒要糊塗呢!
卑劣者因卑劣得寵;出告者因出告升官。下一個受害者已被流言捕獲,順理成章送至她們麵前。興明宮懷淨閣供奉經書,開益閣典藏史籍,東西高樓而據,遙相唿應。前者才有人假孕爭寵獲罪賜死,後者去歲送出一名如選侍來,細察之下原來也包藏禍心。杜氏桃灼,昭景三年春月入宮,未期一月便調任開益閣做了二等宮女。非法調派、越級升遷,開益閣及昭和堂雙方指認,原來是露華殿李姑姑從中作梗。熙妃新官上任第一把火,興致衝衝便燒向鹹和宮:
“李姑姑,還是那李木棠。”占了孫美人讓出的主位坐了,熙妃呷一口茶,向下首跪服之人似笑非笑,“托她的福,一個開益閣管書的宮女,搖身一變竟也做了選侍!杜桃灼,你該慶幸自己好運。今日來調查此事,是本宮,不是太後娘娘。所以本宮和和氣氣來問,你最好也老老實實來答:攀附皇恩,躋身宮嬪——是否也是那李木棠,蓄意唆使?是何目的,要做何幹?本宮,不想你有半分隱瞞。”
“妾惶恐!”如選侍杜桃灼掐細了聲,跪在風口哆嗦著,春苗一樣格外柔弱可憐。自家主位娘娘都得在一旁幫腔喊聲冤枉,她卻居然附身叩拜,接著又說“知罪”呢,“妾,曾經的確假借木棠名號,為自己謀了開益閣,想是個棲身之所。木棠她並不曉得這一切,是妾造次。妾入宮前,家中弟弟重病,別無生路;妾賣進宮來,也不過就想安生吃一口飯,有個避雨之所,便感激涕零。那時在昭和堂……鬥膽冒犯說句實話,宮人之間相互磋磨,日子的確難捱。妾貪圖安穩,隻想在開益閣獨善其身罷了。後來幸遇陛下,那是三生有幸,想也不敢想!非要說妾有所圖謀……宮嬪封號,妾的確貪圖——可試問天下女子,誰人不心向往之?”
她說得動情,眼中還蘊三分羞憤淚意。孫美人見勢出麵,隻求熙妃高抬貴手:“如選侍所言句句屬實,從前宮女時期的過錯,如今做了主子,不便追究了罷!昭和堂內已經清算過一波,開益閣的姑姑也早就出了宮。濫用職權者都得了因果,熙妃娘娘到此為止罷!”
“你身子不好,且快坐下。”熙妃探手招唿,“替她說情做什麽?這等賤籍的奴役,謊話滿篇,一個字也不能信!宮外都活不下去,還跑到皇家大內來興風作浪,我瞧著她就是和李木棠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往旁邊再一吩咐,宮人們隨即便往後殿走,“林才人閉門思過,這寢殿暫且搜不得。卻不知你們這對好姐妹,是否有私下書信,暗自勾連著!”
如選侍又叫“惶恐”,身子軟得好似已支撐不住。孫美人瞧見了心疼;熙妃倒誌得意滿,隻以為自己打蛇拿捏住了七寸,甚至於其後要親自起身,去掀開了搬上堂來的箱子一探究竟。“佛經?”這卻是意外。滿滿一整箱,甚至於宮人說後殿還有更多沒來得及規整的,床邊案頭處處擺的皆是此物,一筆一畫,字跡甚至可堪娟秀。如選侍眼疾手快,立刻高叫一聲“妾有罪!”繼而叩頭拜倒。那幅度大、力度小,並不曾真撞暈了腦袋,卻一定要假裝戰戰兢兢三緘其口,等上首滿腹疑竇翻看過一兩本經文,再饒有興致出聲追問時,她才能愧怍不已來吞吞吐吐:
“妾知道,太後娘娘,鳳體偶然微恙。妾身低賤,不過是個選侍,沒有去慶祥宮伺候太後娘娘的榮幸,隻能日夜抄經誦經,能為太後娘娘積福半分,便教妾……死不足惜!”
“還不止呢。”孫美人幫腔道,“這孩子重情義,聽聞李木棠所作所為,也來和妾說憂心得很,日日食不甘味。妾當時教她,再多抄一些給娘娘的堂姐。縱然這李木棠跳梁小醜一個,不能占了您堂姐的王妃之位去,可是王府中來來去去畢竟也是褻瀆。這孩子為了她那不成器的姐妹是二話不說,這兩天點燈熬油,眼睛都快熬壞了呢!”
熙妃便讓她抬頭,到底一雙平平無奇的眼睛,黯淡與否都對她構不成任何威脅。“難為一片孝心。”熙妃輕嗤,“卻到底是來路不正,且將功贖罪著罷!既然想去侍奉太後娘娘,本宮瞧著,倒不如繼續做個宮女兒,給靜禾姑姑去幫幫忙。還是說你不過會做些假把式,還不肯丟下如選侍的名號呢?”
杜桃灼忙叩首答應:“妾萬死不辭,謝娘娘成全!”
所以杜桃灼做迴宮女,卻是做了慶祥宮宮女,被馬靜禾收作徒弟。這個名號甚至比以往的如選侍更加值錢些,甚至保佑她逃過一劫。懷淨閣那假孕的宮女兒今日杖斃,宮內一應承寵無封之人統統掃地出門。朝承恩,暮賜死,一日殺三子。旦夕禍福如是。杜桃灼認真開始考慮自己的理想該當狹隘些,苟延殘喘就好,免生事端。想當初攀了木棠的交情,如今木棠人人喊打,她卻不能恩將仇報,反受連累;後來陛下恩惠也不過僅隻一時,轉頭就被忘到腦後,孫美人縱然照顧,小小選侍還是少不得處處看人臉色,百般受辱當真不如從前開益閣自在;如今轉頭進了慶祥宮,馬靜禾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可惜太後三病兩痛喜怒無常,也不知還有多久活頭。一旦太後薨逝,她這無根飄萍,又當何去何從?
杜桃灼原本就沒打算認命,何況沒多久又親眼見了榮王與太後母子一場齟齬。陛下不常發火,印象裏總是心倦神疲沒精打采的窩囊樣。榮王殿下就大為不同,本自生一目重瞳,行走坐臥已經頗具大將之風,怒發衝冠之下更顯威不可犯,難免使桃灼憤然不公。這麽樣一位英雄好漢,居然肯為個大字不識的丫頭抗旨拒婚?木棠的家世,原本連自己都不如;自己原本還是天子的嬪妃,現在端茶送水乃至伺候屎尿,又算什麽?
她所以侍奉更加勤勉用心,甚至撇了筆墨紙硯,倒向禦膳房討教起油鹽醬醋起來。徐彌湘——原本該稱唿一句徐姑姑,不過像懷淨閣沈青秀和清淑院何姑一樣,都被眼饞著她們姑姑尊位的同僚們誹謗擠兌,受了那木棠的害,各自打迴原形了——教她做了石鏊餅,縱然自己忙著挑水砍柴,粗活做到腿酸手軟。畢竟是前朝有家室的女兒。杜桃灼從別處聽說。要不然看看沈青秀和何姑:一個打迴清淑院洗衣裳,一個扔出宮外,哪容得她還賴在禦膳房平白討嫌?桃灼暗自記下,迴頭當石鏊餅化作及時雨,哄得茶飯不思的太後胃口大開,她開口就要將自己的功勞全數撇給這位“頗有家世”的木棠故交。是夜師傅開心,許了她一晚的假,她還得把頭磕個通紅,再冒雨跑去禦膳房套近乎:
“你不用這樣做的。”又當徐彌湘值夜,一等宮女兒能做的也就是給她擦擦頭發,再切一片土豆來敷上,“我不怕出宮。你我又素昧平生,為了我這樣求太後娘娘,倒教我沒話可說了。”
“你是木棠姐姐的好朋友,木棠姐姐對我有恩,便是你對我有恩。”桃灼自己伸手將那土豆片按住,不拘小節和她席地坐下來,“何況要是真把你放走了,以後我向誰去學做飯,還拿什麽討太後娘娘歡心呢。是你自己,善因結善果。太後娘娘喜歡那石鏊餅,我叩頭這麽一求,她就答應放你一馬,還讓你在禦膳房當值。往後我適時勸勸,重新做迴姑姑,也不是不能夠。”
“那你想做迴選侍嗎?”徐彌湘問她。
“我不知道。”桃灼坦言,“選侍說是主子,實則連奴才也不如。高不成低不就,隻是給人看笑話。何況新入宮馬上會有那麽多大家閨秀……哪怕正經做了一宮之主,我卻覺著,好像也沒有那麽開心。”
“晉封皇貴妃的聖旨送進了審身堂,宜妃還是不肯離開。”
“馨妃娘娘今日來見太後,說了很多話呢。”杜桃灼小聲道,“我就在一旁伺候,想想也知道她為什麽這麽著急,主意拿了一出又一出。”
“給榮王殿下那場賜婚?”
桃灼輕輕點頭。
————————————————————————
“殿下要娶中書令的千金:陛下聖旨既然下了,這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太後娘娘養好身子,等著吃喜酒就是。”
馨妃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她春光滿麵地來,卻見太後艱難著搖頭:“中書令那女兒,高不成、低不就……也不算是良配……”
馬靜禾接話為難:“昨日采選,落選還有一人。是王家的孫女,和範家的外孫。她父親是將作少匠,母親是侍中的侄女、司農的女兒。姓王名能安那位,太後以為很好。祖上世代簪纓,這樣的家世貴重,才堪許為王妃。”
馨妃立刻就記起此人。“出身世家大族,她的確本該入宮的,甚至不該低於嬪位。昭和堂是第一輪選定了她,不過從昌德宮追出一道聖旨,指名道姓說不予錄用。陛下,或許正是忌憚她家世,生怕她太過驕縱。”
“這確實殿下現在最需要的。一個出身清白,娘家得勢的妻子。”
不僅僅於此。
————————————————————————
“宜妃或馨妃,楚家或鄭家,太後娘娘迄今能依仗的,實則還有一人,本當有一人:正是她的親子,榮王本人。殿下雖然鬧了不快,其親王府卻還算忠誠。才出了假壽禮一事,他們正該好好將功補過。”
“這也是馨妃出的主意?”彌湘便訝然,一如聽聞她有次良計的馬靜禾。桃灼麵上為難十分,所以去握她的手:
“宮內她已是眾矢之的。萬一……下月出宮,你一定要去找她,告訴她當心!”
徐彌湘則翻身站起:“現在,得給姐姐寫信……”
桃灼便巧笑著做個福:“那該到我最拿手的——奴婢,給徐姑姑,研墨奉筆!”
說也奇怪,有時候各懷心事的小姑娘湊在一起,半真半假地嘻嘻哈哈著,好似就真的偽作出一些情誼。所謂興明宮,就這樣承托起一些其樂融融的假麵,裝出高貴與純潔——又何止皇城?天子腳下、三教九流,人心隔肚皮,多的是這般虛與委蛇。身處其中的佼佼者有時也糊裏糊塗,曉不得自己是太過狹隘,還是太過愚蠢。仔細想想,前幾日,迴家做東那場晚宴上,各家姐妹的好奇與興奮幾分真幾分假?趙伶汝卻幾乎已忘記她們的神色,唯隻言片語,鬧得她至今慌亂不住。
“趙姐姐什麽喜事,當真苦盡甘來?莫不是,比入宮為妃還要稱心如意些?”
開篇定調的是王家的孫女,亭亭玉立好大個個,又生得莊重穩妥,語調也竟然四平八穩,像極了平日寒暄。趙伶汝迴一杯酒,含笑正當將此事敷衍揭過,後來是誰——好似是那長臉消瘦的段舍平,嬉笑著要她講個明白:
“趙家姐姐借住王府幾日,和榮王殿下同甘共苦,真真不負賢名。隻是……別怪妹妹多想,難道,真是這段緣分,修成正果啦?”
她是段孺人自家堂妹,難怪格外好奇一些。趙伶汝還記得那時心下一顫,朱唇輕啟,話都溜到嘴邊了。是那禮部尚書家的女兒,忙裏偷閑插一嘴,胖胳膊舉著糕點就將話題帶偏。姑娘們長籲短歎地說起段孺人不識趣、段家伯母委實可憐;又聽時家女兒眉飛色舞說那榮王殿下糊塗,還把自己姐姐在宮中的見聞也偷偷拿出來分享;朱家小女兒不屑一顧,替靖溫長公主抱屈不已;眾人問過了老太尉安康,不知怎得又扯到燕人,甚至說及華陰一樁冤孽,且越猜越玄乎:
“誰不知道,那華陰任君生原本就是楊珣肱骨,給太後娘娘也沒少獻寶。會不會真是殿下,過河拆橋……”
“沒有的事!”趙伶汝就忍不住叫,“我爹爹說任君生是自殺,那就是自殺!何幼喜的夫君就在華陰做主簿,來日她夫妻迴京,你們大不了再去問!”
“趙姐姐這樣上心麽?”段舍平偷笑,“我就說,你和榮王殿下,緣分看來比我堂姐還要深多了!可惜那個小丫鬟目前還在榮王府,不知道,肯不肯為姐姐挪地兒的呢?”
“你必然見過她了!”黃美奐連忙放下魚膾來追問,醋汁隨筷子甩了一桌子,“是個怎麽樣人物?聽說從前是跟著宣清長公主的。宣清長公主不知所蹤,她又怎麽迴來了,是賣主求榮?”
後來想起,趙伶汝總是後怕。父親當時說,自己要被賜給榮王府,她為何而深信不疑?幸好她深信不疑。所以那胸襟竟格外開闊,姿態又格外端著:要她泄露內情、背後嚼人舌根?不可能的事!“我隻和段孺人往來,倒沒見過她。”隻這麽故作神秘,草草揭過。甚至於任段舍平如何煽風點火,也不肯將自己還未收到的賜婚聖旨公之於眾——
所幸,萬幸!不過才過了一天,所有一切都變了。父親信誓旦旦“賜婚榮王”的聖旨,扭頭居然送進中書令家——還是姓李,一樣討厭!母親反倒憂心忡忡找來,欲言又止半晌,開口卻道:“不是嫁去王府,是、是要把你嫁給燕人!”燕人?就是千觴樓那個,五大三粗、野驢一樣的燕人?!
趙伶汝隻覺自己好似喘不上氣了。
一瞬雲端,一瞬穀底。自己的小妹妹落選而歸,這是要一起成了全京城的笑話,讓她如何有臉列席任何一場盛宴!她會不名一文,不,比那個還嚴重!就像嫁了犯官的呂家女兒;甚至比不上今日中選那些地方官出身的姑娘!她不如今夜就吊死在這裏,或者幹脆去投井!
“我不能嫁給蠻子。”她扔開哭哭啼啼的妹妹,霍然起身。在這個時候突然又記起那位曾被她拋到腦後的未婚夫了,“我還有金法曹……與其是燕賊,不如是他!可是殿下……我還得去找父親!”
這一夜,外麵下著雨,父親不在府內。母親要她迴去和妹妹一起都換了衣裳:“舒國公仙逝,就在今晚。”還是那副淒婉麵容,如今不知是為了女兒們真心心痛,還是提前給老太師葬禮練習禮節,“明日,我們全家——你,你弟弟,你妹妹,誰也不許落——都要去範府。人家畢竟是太師,五朝元老,沒有借口。燕人不燕人的已經不重要——你要是去把場麵做全了,讓範家人乃至全京城以為你孝順懂情義,或許出嫁的事兒,你父親還有的給你轉圜。”
可不止他一家揣了這許多主意。五朝元老停靈治喪,上上下下不知要過了多少人的腿腳,來來往往照麵的心思更是理都理不完。朝中京官要闔家致奠,門生故吏有的跋山涉水要遠道而來,甚至於三教九流,有關係沒關係的,也都打個白幡。畢竟五朝元老,陛下輟朝十日以待。頭一夜招魂複魄、設床奠酒,還是榮王殿下代皇帝親臨。老太師畢竟八十八歲高齡,沒有宿疾,夢中仙去,實則算得上喜喪。做兒子的也已過了花甲,頭次出門來迎時還見著精神矍鑠,沉穩健談;主持喪儀井井有條,接人待物又謙恭謹慎,儼然還是昔日那個公正嚴明的範廷尉,怎麽也瞧不出搜刮華陰民脂民膏、逼死華陰縣令的陰鷙狠毒來。連同他那兒子——京兆尹範異披麻戴孝起來,一張癡蠢臉麵上也顯出些恭肅乖覺模樣。父子二人對陛下謝了又謝,早給榮王備好客房;守累了淺眠片刻起來,消夜是幾樣清粥小菜。戚晉將其舀了又舀,任湯頭熱氣消散,心頭到底不安定。
想初迴京城那夜,他本是打定主意要出告範自華,誰料矛頭莫名其妙落在自己頭上;禁閉三日出門,人人又都說任君生乃是自縊,甚至範自華倒為他鳴冤不平。此間是是非非、陰錯陽差本已經是一團亂麻。可如今老太師一去,一切好似都迎刃而解:範自華丁憂居喪需得三年,三年之後物是人非,早就不是他範氏一家獨大。瞧這根深葉茂好一座宅邸,任三代為官,桃李滿天下,樹倒猢猻散,依舊不過一朝一夕。聽,斷續的雨停了,客房案上還擺著本翻頁的書,是老太師隨筆雜記。清晨天光破曉,不用點燈;長安城沉寂的眼睛睜開來,七嘴八舌所謂“恩遇殊榮”,都將浩蕩擠上前來。
初奠,造訪者大多朝廷要員。一張張麵孔不過五六日未見,卻統一都顯出疏離的緘默,倒使他覺得陌生。哭過了帷堂,同僚間或許寒暄。尚書右仆射段沛拉他落座用過早膳,似是而非感慨幾句中書令這幾日要大不容易,不著痕跡地、將重音落在“中書令”三字。範自華居喪,職位自然空缺。戚晉曉得他深意,卻也無心附和。“昨夜聖旨,殿下煩憂。”他是怎麽這麽快就得了消息?“可如果王府已經有了王妃,糟糠之妻不可棄——不是抗旨,應是美談。”
與此同時的京都成安門內,另一位主人公也才被自己叔母攔住車馬,就近邀入茶樓閑話。段舍悲在鄉下楊華家中借住了三日,也是聽聞老太師訃告才急急趕迴。一路風塵仆仆,幾乎使得她消瘦;攬緊楊華一雙眼睛格外疲憊,看起來竟真像是個母親了;甚至那馬車裏大大小小還塞些破舊農具,楊華一路擠在她膝上,難怪腿腳有所不便。“我是自願的。”來不及潤潤喉,她開口忙先自證,“這孩子命途多舛,奶奶也走了,我總得為她做些什麽。當初,畢竟是我將她送進宮去。”
“是你母親,費盡心機挑來的這楊家丫頭。”叔母冷著臉點她,“楊家人就讓楊家的去管。從前那薛娘子還不夠你受的麽?如今自己肚子還沒動靜,先綁上個拖油瓶。請神容易送神難,不然還是迴家去找你母親好好說道說道。這丫頭機靈,你母親會給她尋個好去處,再不用你費心。”
可段舍悲鬆開捂著孩子耳朵的手,將那悶出汗的前額擦擦,低聲卻道:“……我想帶她迴王府。”這不是心血來潮,在那田家農舍摘星望月的夜晚,她隱約間似乎聽到遙遠的風動。段舍悲站起身來,就尋得了自己此生使命:“我要,建個學社……就如同九原的赤腳學堂。即便是京郊,也有太多的孩子無人理會照料,有的栓個石頭就近放在農田裏,有的幹脆被自家父母賣出去。我總以為九原離長安很遠。可是前年一場冰雹加之山崩……便是京城裏頭,入成安門這麽片刻,就這座茶樓下還有棄兒……”
“這些異想天開是何幼喜教唆得你?”叔母冷冷將她打斷,又示意仆從將試圖插話的小楊華抱走,“學社、赤腳學堂——都是何處的天方夜譚?你要一馬當先,何幼喜如今卻安在?”
“她快要迴京——一準的。”段舍悲道,“舒國公病逝……”
“你也知道舒國公病逝。朝堂局勢非同以往,說變天就變天。你在王府,要處處自省自檢。招搖過市,是給王爺招惹禍端!”叔母敲敲桌子,說得斬釘截鐵,“你也該知道。昨日還是宮中采選。你堂妹幸蒙聖恩,下月初就要入宮;你母親娘家——兵部侍郎那頭的妹妹卻居然落選;甚至王能安此等做皇後都有餘的出身一樣碰了一鼻子灰。昌德宮到底怎麽想,是不是提防這些世家女兒,我們暫不敢下妄言。但是對我們段家,對你父親,你叔父,眼下都是欠著一口氣的時候。等你表妹在宮中站穩了腳跟,或是你,在王府拿迴了你的名號,往後你們這一輩的路才教人放心!”
如此諄諄教誨,段舍悲卻置若罔聞:“是母親讓叔母來做說客的麽?”她隻淡淡問一句,繼而再次強調,“我生來,便不是做王妃的命。我知道這樣母親不喜歡,父親也不喜歡,我或許本來就不是家族需要的女兒。堂妹既然入宮,叔母已經有所依仗,何不放我去……”
“放你去胡作非為?”叔母吊梢眼高高就一擰,“你說你要辦學堂,收養京城內外的孤兒,教他們讀書識字,教到幾歲呢?嫁娶、成家,難道也要由你一個孺人包辦到底?孺人的年俸三百兩,夠你養幾個孩子;你又怎麽去選擇,憑什麽救了這個,不救那個?升米恩鬥米仇,自己都鬧著孩子脾氣和家中不理不睬,還想著兼濟天下——你問問舒國公,看他敢不敢拍胸脯打包票說自己做得到?”
段舍悲咬牙還敢迴答:“力所能及,不怨不悔。”叔母便大歎其氣:
“好,你是菩薩心腸活佛轉世,你一視同仁要教書育人——可你想沒想過,朝堂卻哪需要這麽些讀書人呢?本來是田間地頭莊稼漢的孩子,長大了就該子承父業揮鋤頭種地去;要是一個個都跑去讀書掙功名,誰給你種稻米,誰給你繅蠶絲?飽讀詩書,卻命比紙薄,考不上狀元,難道他們還肯迴去麵朝黃土背朝天?”
做長輩的說起話來疾言厲色,心腸卻到底是軟了,這不放了茶盅繞身子就坐去段舍悲身畔,要將她攬進懷裏好好安慰安慰:“你年紀小,不要聽風就是雨,把自己的日子活好了、活明白了,才是要緊。我又何嚐不知道,你怕是見那李木棠——是叫這名不是?——據說做下許多功業;又聽聞何幼喜在華陰也為殿下昭雪出了力氣,你心頭急,想證明自己,那眼光就要放長遠——榮王妃而已,咱們寧兒如何就擔不得?”
“……叔母眼光獨到,鞭辟入裏。”
“我畢竟是你叔父正妻。”果不其然,還是這番論調,“你叔父官至右領軍衛大將軍,除了朝堂,其他時候少不得還得我去輔佐周全。我雖不上戰場,紙上談兵卻也略通一二。那幾房小的可就不一樣了。娶妾娶色,好多大字不識一個,光模樣俊俏罷了,挖空心思也隻想著伺候你叔父服帖,最好呢給家中再添上一兒半女的——問到朝中大事,便要一無所知了。你如今是在王府,妻妾之間不似尋常人家尊卑分明。可是若讓中書令千金真成了榮王妃,你隻怕便不會再有今日這樣拋頭露麵出入隨心的時候。滿肚子墨水平白浪費,也隻能想法去討殿下歡心了。你樂意折辱自己,到這地步麽?”
妻、或妾?叔母簡直是替叔父、替父母、替家族逼她給出答案。正如段舍悲昨晚告訴楊華的那樣。她生來,從沒有選擇。
————————————————————————
“段孺人當年謙辭王妃不受,已是美談。”榮王放了筷子,不知是否困倦,頗有些意興闌珊,“錦上添花,不若趁火打劫。楊務本遲遲不歸任上,右仆射又何妨隻盯著侍中這一頂烏紗帽呢?”
段沛立刻了然:“臣族中,卻有青年才俊。有一位在河東道為長史的,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可堪一用。”
用官、嫁娶,本質並無不同。段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還得替他勸中書令大度呢。後者改天也在葬禮上遇著,雙方不過僅僅點個頭。帷堂之內李蔚愁眉緊鎖,總以為自己能夠感同身受,卻到底落不下淚來。逝者哪懂人間煩擾,自己白學儒家堅持了那麽久的中庸之道。榮王拒婚,因果他已經明白。錯不在榮王少年意氣,是陛下趁人之危、有意為難。對方已經有了意中人,皇帝明明知曉,將女兒嫁過去,女兒要受委屈;順水推舟拒了婚罷,三個女兒隻愁連累名聲都沒處可去。且看看趙家那位便知道了。趙渢果決,當時便送趙伶汝迴了老家;又幸而如今博了忠烈之名,否則該與他家攢紅一樣,羞在閨中無顏露麵了。“我知道這對不住貴府千金。三位姑娘的婚事,如若中書令放心,本王會一力操持。”榮王也這麽說,李蔚不是不曾動心。可是,可是啊……無論話說得多麽敞亮,事情彌補得如何漂亮,拒婚,就是拒婚。是榮王,拒了他李蔚的女兒。這使得他幾乎必須與對方為難。
這可能就是陛下想見到的情形。
尚書令呂嚐作為女婿,也在範府為嶽丈戴孝,忙中偷閑和李蔚喝了幾杯悶酒,也說賜婚聖旨不曾經過尚書省的手:“起草、頒發——全讓太監們大包大攬。雖說是采選賜婚,也算陛下家事……”他說著又搖頭,“侍中孝期三年,保不齊頂上個內侍省來。管你姓甚名誰,到時都是一樣的平民百姓,感謝皇恩,倒也省心。”
李蔚道:“榮王殿下代任侍中,呂兄以為如何?”
“不妥。”呂嚐不假思索,“私事混淆是非,做事猶豫不決,領兵打仗生死攸關逼上一逼還行;執掌門下省——還是年輕。茂德公,你應當這樣想。”
“陛下希望我這樣想。”李蔚搖頭歎氣,“此時此地,這副宅院裏,都不知有多少人期盼著我張嘴說‘請’,或是‘不’。呂兄知道,我向來笨嘴拙舌,倒不如兩耳不聞窗外事,關起門來做聾子罷了!”
呂嚐便笑,卻不想此人言出必行,當真再沒見他登門拜訪的身影。太常寺後來請封定諡,躲不過的還是榮王一日三次眼前晃悠。有機會呂嚐見太常寺卿和其竊竊私語——多半是為了自家女兒,順帶交給前次沉冤洗雪邀功討賞罷了。呂嚐不去在意。倒是這日晚上,連自己那徒弟都和榮王單獨說了好一會兒話——居然還沒有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楚國內亂。”秦秉方言簡意賅。
“榮王又想領兵出征?”
“我寧願此次是我,總不能真讓‘飛箭無全目,垂楊生左肘。’”少年將軍說罷又笑,接著搖頭,“不過主要是問靖溫。他來了幾日都不曾見,怕她孕中身子不適……我沒有據實以告。”
他說不說,其實已經沒什麽分別。這些天後院女眷間不是感慨著李攢紅姻緣不定,就是歎息靖溫長公主亂點鴛鴦譜。就在趙伶汝終於前去吊唁的那日午後,旁席談天有幾位長輩郡主便長籲短歎:有的嫌戚曇借機生事意在給秦秉方重攬兵權,這叫“不知進退”;有的說陛下親召其入宮訓斥一番,命其閉門思過,這叫“得不償失”;有的說她私自將趙伶汝配給燕人,這叫“自作聰明”;還有的——在這頭所有視線集中在趙伶汝身上之前,說陛下換了王家孫女許配去,借戴孝不可成婚之名能將燕人在京中留個一年半載,還不失朝廷體麵,這才叫“力挽狂瀾”。
這廂眾人猝而迴首,才發現好似很久沒有見到王能安。
“王家姐姐出身這麽好,怎麽能給燕人糟蹋。”趙伶汝頭一個反應過來,眼淚已經簌簌而落,“倒不如是我,左右是我惹的燕人,招致今日禍端……”
多麽舍生忘死,多麽宅心仁厚!可惜王能安並不在場,領會不到如此美意!或者就算她在,難道就肯順水推舟麽?不,她在前院聽見榮王殿下小聲與燕國使者小聲交談楚國近況時,其他的一切便都無所謂了。如果陛下降旨,是國家需要……身為王家人,身為範家人,在外曾祖的靈堂……她應當有這般覺悟,她應當義不容辭。
所以她開始笑哇,而且無從停止。
“或許正是林家背後調教,那李木棠,才這樣無法無天!太後娘娘您是沒親眼見著,拿個昭和堂姑姑的玉佩,她連靖溫長公主都敢頂撞!見麵不跪,強詞奪理——真以為自己是個什麽人物,不過就是個賤籍!就這樣沒規沒矩的丫頭,還敢肖想做殿下的正室,說不是榮王府那位林友從中賜教提點……妾都不信!”
她說得堂堂正正,一絲陰陽怪氣的眼色都不屑漏給罪者瞧。宮廷本自這樣,大家分明都是妾室,卻還要清清楚楚分出個三六九等來。熙昭儀九嬪之一,自己發落了良才人也是職權之內;今日告到太後娘娘麵前,已經格外公正體麵,她自然不以為自己爭風吃醋,手段卑劣。反倒那下位者要拋卻情分與道義,為自己洗脫冤屈,哪怕嘴臉醜陋,平白貽笑大方:
“木棠向來小心思重,以往就常常自作主張,是妹妹管教不了的。”不僅開頭便撇清關係,她還要將那無辜之人的過失再曆數一遍——除了自家人,誰有她記得這樣清楚?“曾經衝撞過陛下,衝撞過馨妃娘娘,衝撞過昭儀娘娘,乃至昨日的長公主。妾,與其相識於微末,本記掛她不容易,想帶在身邊讓她也享享清福。哪知這麽不堪受用,看不上妾掌事姑姑的位置,一有機會,便去攀附了殿下。妾哪裏敢留呢!更加深以為恥,實在不敢再與之往來。就怕、就怕昨日這般,又被她闖出大亂子。簡直要妾,羞愧至死!”
熙昭儀就冷笑,顯然已經得了宮外高人提點,並不信她這鬼話連篇:“去年八月,李木棠隨宣清長公主殿下不知所蹤。林懷章涉案,一度投入大理寺獄。良才人是和這賤婢一拍兩散,可不見得你林家如是。內外勾連,誘拐長公主,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良才人,以為真能獨善其身麽?”
“妾是皇家妾!”那可憐人兒隻能叩頭稱述衷心,“林懷章雖然曾經入獄,但三月就無罪赦出。又得刑部尚書青眼,兩家結為秦晉之好,實在是、清白之身!何況林懷章為親王府友,木棠是長公主的貼身婢。林懷章不會擅入王府,男女有別,如何得見木棠?就算是木棠,她那三分膽量,一定不敢擅自謀劃……”
有東西砸在地上,“哐當”好大一聲響。興明宮最尊貴的主子一發威,什麽昭儀才人統統都變迴低眉順眼的小妾,彼此沒有半分分別了。“太後娘娘養病最需清淨,容得你們在此喋喋不休。”瞧,連太後貼身的姑姑都能趾高氣揚先來申斥一句,再入幕去請太後定奪;轉身站立兩人身前,身姿便更加挺拔偉岸:
“良才人禦下不利,無事生非,著,褫奪封號,禁足十日。”
林懷思兩行眼淚,倏然便落了。
褫奪封號,何其羞辱!禁足十日,正當采選期間!新人尚未入宮,她便失卻顏麵,全因那個一無是處、背叛了她的……丫鬟!露華殿後殿暫且沒有摔碎杯盤碗盞,一群奴才們卻照樣不好受。木棠那便宜師傅本該首當其衝,不過因著是露華殿掌事姑姑,林懷思不好越俎代庖,才恨恨放過一馬;難怪所有怨氣盡落在新的陪嫁姑姑身上,翡春卻還慶幸呢!
得虧是當日當夜,自己便被趕迴清淑院。再過幾日,等主子知道自己親妹妹是如何趁虛而入,拿自己做墊腳石掙了個寶林之位的……到那時,近身伺候的隻怕要被打殺出宮去,真真賠了性命!這便是為奴為婢的好處了,他們慣會曉得滿足。反倒是熙昭儀——如今該稱唿為熙妃——受寵若驚反倒要糊塗呢!
卑劣者因卑劣得寵;出告者因出告升官。下一個受害者已被流言捕獲,順理成章送至她們麵前。興明宮懷淨閣供奉經書,開益閣典藏史籍,東西高樓而據,遙相唿應。前者才有人假孕爭寵獲罪賜死,後者去歲送出一名如選侍來,細察之下原來也包藏禍心。杜氏桃灼,昭景三年春月入宮,未期一月便調任開益閣做了二等宮女。非法調派、越級升遷,開益閣及昭和堂雙方指認,原來是露華殿李姑姑從中作梗。熙妃新官上任第一把火,興致衝衝便燒向鹹和宮:
“李姑姑,還是那李木棠。”占了孫美人讓出的主位坐了,熙妃呷一口茶,向下首跪服之人似笑非笑,“托她的福,一個開益閣管書的宮女,搖身一變竟也做了選侍!杜桃灼,你該慶幸自己好運。今日來調查此事,是本宮,不是太後娘娘。所以本宮和和氣氣來問,你最好也老老實實來答:攀附皇恩,躋身宮嬪——是否也是那李木棠,蓄意唆使?是何目的,要做何幹?本宮,不想你有半分隱瞞。”
“妾惶恐!”如選侍杜桃灼掐細了聲,跪在風口哆嗦著,春苗一樣格外柔弱可憐。自家主位娘娘都得在一旁幫腔喊聲冤枉,她卻居然附身叩拜,接著又說“知罪”呢,“妾,曾經的確假借木棠名號,為自己謀了開益閣,想是個棲身之所。木棠她並不曉得這一切,是妾造次。妾入宮前,家中弟弟重病,別無生路;妾賣進宮來,也不過就想安生吃一口飯,有個避雨之所,便感激涕零。那時在昭和堂……鬥膽冒犯說句實話,宮人之間相互磋磨,日子的確難捱。妾貪圖安穩,隻想在開益閣獨善其身罷了。後來幸遇陛下,那是三生有幸,想也不敢想!非要說妾有所圖謀……宮嬪封號,妾的確貪圖——可試問天下女子,誰人不心向往之?”
她說得動情,眼中還蘊三分羞憤淚意。孫美人見勢出麵,隻求熙妃高抬貴手:“如選侍所言句句屬實,從前宮女時期的過錯,如今做了主子,不便追究了罷!昭和堂內已經清算過一波,開益閣的姑姑也早就出了宮。濫用職權者都得了因果,熙妃娘娘到此為止罷!”
“你身子不好,且快坐下。”熙妃探手招唿,“替她說情做什麽?這等賤籍的奴役,謊話滿篇,一個字也不能信!宮外都活不下去,還跑到皇家大內來興風作浪,我瞧著她就是和李木棠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往旁邊再一吩咐,宮人們隨即便往後殿走,“林才人閉門思過,這寢殿暫且搜不得。卻不知你們這對好姐妹,是否有私下書信,暗自勾連著!”
如選侍又叫“惶恐”,身子軟得好似已支撐不住。孫美人瞧見了心疼;熙妃倒誌得意滿,隻以為自己打蛇拿捏住了七寸,甚至於其後要親自起身,去掀開了搬上堂來的箱子一探究竟。“佛經?”這卻是意外。滿滿一整箱,甚至於宮人說後殿還有更多沒來得及規整的,床邊案頭處處擺的皆是此物,一筆一畫,字跡甚至可堪娟秀。如選侍眼疾手快,立刻高叫一聲“妾有罪!”繼而叩頭拜倒。那幅度大、力度小,並不曾真撞暈了腦袋,卻一定要假裝戰戰兢兢三緘其口,等上首滿腹疑竇翻看過一兩本經文,再饒有興致出聲追問時,她才能愧怍不已來吞吞吐吐:
“妾知道,太後娘娘,鳳體偶然微恙。妾身低賤,不過是個選侍,沒有去慶祥宮伺候太後娘娘的榮幸,隻能日夜抄經誦經,能為太後娘娘積福半分,便教妾……死不足惜!”
“還不止呢。”孫美人幫腔道,“這孩子重情義,聽聞李木棠所作所為,也來和妾說憂心得很,日日食不甘味。妾當時教她,再多抄一些給娘娘的堂姐。縱然這李木棠跳梁小醜一個,不能占了您堂姐的王妃之位去,可是王府中來來去去畢竟也是褻瀆。這孩子為了她那不成器的姐妹是二話不說,這兩天點燈熬油,眼睛都快熬壞了呢!”
熙妃便讓她抬頭,到底一雙平平無奇的眼睛,黯淡與否都對她構不成任何威脅。“難為一片孝心。”熙妃輕嗤,“卻到底是來路不正,且將功贖罪著罷!既然想去侍奉太後娘娘,本宮瞧著,倒不如繼續做個宮女兒,給靜禾姑姑去幫幫忙。還是說你不過會做些假把式,還不肯丟下如選侍的名號呢?”
杜桃灼忙叩首答應:“妾萬死不辭,謝娘娘成全!”
所以杜桃灼做迴宮女,卻是做了慶祥宮宮女,被馬靜禾收作徒弟。這個名號甚至比以往的如選侍更加值錢些,甚至保佑她逃過一劫。懷淨閣那假孕的宮女兒今日杖斃,宮內一應承寵無封之人統統掃地出門。朝承恩,暮賜死,一日殺三子。旦夕禍福如是。杜桃灼認真開始考慮自己的理想該當狹隘些,苟延殘喘就好,免生事端。想當初攀了木棠的交情,如今木棠人人喊打,她卻不能恩將仇報,反受連累;後來陛下恩惠也不過僅隻一時,轉頭就被忘到腦後,孫美人縱然照顧,小小選侍還是少不得處處看人臉色,百般受辱當真不如從前開益閣自在;如今轉頭進了慶祥宮,馬靜禾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可惜太後三病兩痛喜怒無常,也不知還有多久活頭。一旦太後薨逝,她這無根飄萍,又當何去何從?
杜桃灼原本就沒打算認命,何況沒多久又親眼見了榮王與太後母子一場齟齬。陛下不常發火,印象裏總是心倦神疲沒精打采的窩囊樣。榮王殿下就大為不同,本自生一目重瞳,行走坐臥已經頗具大將之風,怒發衝冠之下更顯威不可犯,難免使桃灼憤然不公。這麽樣一位英雄好漢,居然肯為個大字不識的丫頭抗旨拒婚?木棠的家世,原本連自己都不如;自己原本還是天子的嬪妃,現在端茶送水乃至伺候屎尿,又算什麽?
她所以侍奉更加勤勉用心,甚至撇了筆墨紙硯,倒向禦膳房討教起油鹽醬醋起來。徐彌湘——原本該稱唿一句徐姑姑,不過像懷淨閣沈青秀和清淑院何姑一樣,都被眼饞著她們姑姑尊位的同僚們誹謗擠兌,受了那木棠的害,各自打迴原形了——教她做了石鏊餅,縱然自己忙著挑水砍柴,粗活做到腿酸手軟。畢竟是前朝有家室的女兒。杜桃灼從別處聽說。要不然看看沈青秀和何姑:一個打迴清淑院洗衣裳,一個扔出宮外,哪容得她還賴在禦膳房平白討嫌?桃灼暗自記下,迴頭當石鏊餅化作及時雨,哄得茶飯不思的太後胃口大開,她開口就要將自己的功勞全數撇給這位“頗有家世”的木棠故交。是夜師傅開心,許了她一晚的假,她還得把頭磕個通紅,再冒雨跑去禦膳房套近乎:
“你不用這樣做的。”又當徐彌湘值夜,一等宮女兒能做的也就是給她擦擦頭發,再切一片土豆來敷上,“我不怕出宮。你我又素昧平生,為了我這樣求太後娘娘,倒教我沒話可說了。”
“你是木棠姐姐的好朋友,木棠姐姐對我有恩,便是你對我有恩。”桃灼自己伸手將那土豆片按住,不拘小節和她席地坐下來,“何況要是真把你放走了,以後我向誰去學做飯,還拿什麽討太後娘娘歡心呢。是你自己,善因結善果。太後娘娘喜歡那石鏊餅,我叩頭這麽一求,她就答應放你一馬,還讓你在禦膳房當值。往後我適時勸勸,重新做迴姑姑,也不是不能夠。”
“那你想做迴選侍嗎?”徐彌湘問她。
“我不知道。”桃灼坦言,“選侍說是主子,實則連奴才也不如。高不成低不就,隻是給人看笑話。何況新入宮馬上會有那麽多大家閨秀……哪怕正經做了一宮之主,我卻覺著,好像也沒有那麽開心。”
“晉封皇貴妃的聖旨送進了審身堂,宜妃還是不肯離開。”
“馨妃娘娘今日來見太後,說了很多話呢。”杜桃灼小聲道,“我就在一旁伺候,想想也知道她為什麽這麽著急,主意拿了一出又一出。”
“給榮王殿下那場賜婚?”
桃灼輕輕點頭。
————————————————————————
“殿下要娶中書令的千金:陛下聖旨既然下了,這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太後娘娘養好身子,等著吃喜酒就是。”
馨妃將事情想得太過簡單。她春光滿麵地來,卻見太後艱難著搖頭:“中書令那女兒,高不成、低不就……也不算是良配……”
馬靜禾接話為難:“昨日采選,落選還有一人。是王家的孫女,和範家的外孫。她父親是將作少匠,母親是侍中的侄女、司農的女兒。姓王名能安那位,太後以為很好。祖上世代簪纓,這樣的家世貴重,才堪許為王妃。”
馨妃立刻就記起此人。“出身世家大族,她的確本該入宮的,甚至不該低於嬪位。昭和堂是第一輪選定了她,不過從昌德宮追出一道聖旨,指名道姓說不予錄用。陛下,或許正是忌憚她家世,生怕她太過驕縱。”
“這確實殿下現在最需要的。一個出身清白,娘家得勢的妻子。”
不僅僅於此。
————————————————————————
“宜妃或馨妃,楚家或鄭家,太後娘娘迄今能依仗的,實則還有一人,本當有一人:正是她的親子,榮王本人。殿下雖然鬧了不快,其親王府卻還算忠誠。才出了假壽禮一事,他們正該好好將功補過。”
“這也是馨妃出的主意?”彌湘便訝然,一如聽聞她有次良計的馬靜禾。桃灼麵上為難十分,所以去握她的手:
“宮內她已是眾矢之的。萬一……下月出宮,你一定要去找她,告訴她當心!”
徐彌湘則翻身站起:“現在,得給姐姐寫信……”
桃灼便巧笑著做個福:“那該到我最拿手的——奴婢,給徐姑姑,研墨奉筆!”
說也奇怪,有時候各懷心事的小姑娘湊在一起,半真半假地嘻嘻哈哈著,好似就真的偽作出一些情誼。所謂興明宮,就這樣承托起一些其樂融融的假麵,裝出高貴與純潔——又何止皇城?天子腳下、三教九流,人心隔肚皮,多的是這般虛與委蛇。身處其中的佼佼者有時也糊裏糊塗,曉不得自己是太過狹隘,還是太過愚蠢。仔細想想,前幾日,迴家做東那場晚宴上,各家姐妹的好奇與興奮幾分真幾分假?趙伶汝卻幾乎已忘記她們的神色,唯隻言片語,鬧得她至今慌亂不住。
“趙姐姐什麽喜事,當真苦盡甘來?莫不是,比入宮為妃還要稱心如意些?”
開篇定調的是王家的孫女,亭亭玉立好大個個,又生得莊重穩妥,語調也竟然四平八穩,像極了平日寒暄。趙伶汝迴一杯酒,含笑正當將此事敷衍揭過,後來是誰——好似是那長臉消瘦的段舍平,嬉笑著要她講個明白:
“趙家姐姐借住王府幾日,和榮王殿下同甘共苦,真真不負賢名。隻是……別怪妹妹多想,難道,真是這段緣分,修成正果啦?”
她是段孺人自家堂妹,難怪格外好奇一些。趙伶汝還記得那時心下一顫,朱唇輕啟,話都溜到嘴邊了。是那禮部尚書家的女兒,忙裏偷閑插一嘴,胖胳膊舉著糕點就將話題帶偏。姑娘們長籲短歎地說起段孺人不識趣、段家伯母委實可憐;又聽時家女兒眉飛色舞說那榮王殿下糊塗,還把自己姐姐在宮中的見聞也偷偷拿出來分享;朱家小女兒不屑一顧,替靖溫長公主抱屈不已;眾人問過了老太尉安康,不知怎得又扯到燕人,甚至說及華陰一樁冤孽,且越猜越玄乎:
“誰不知道,那華陰任君生原本就是楊珣肱骨,給太後娘娘也沒少獻寶。會不會真是殿下,過河拆橋……”
“沒有的事!”趙伶汝就忍不住叫,“我爹爹說任君生是自殺,那就是自殺!何幼喜的夫君就在華陰做主簿,來日她夫妻迴京,你們大不了再去問!”
“趙姐姐這樣上心麽?”段舍平偷笑,“我就說,你和榮王殿下,緣分看來比我堂姐還要深多了!可惜那個小丫鬟目前還在榮王府,不知道,肯不肯為姐姐挪地兒的呢?”
“你必然見過她了!”黃美奐連忙放下魚膾來追問,醋汁隨筷子甩了一桌子,“是個怎麽樣人物?聽說從前是跟著宣清長公主的。宣清長公主不知所蹤,她又怎麽迴來了,是賣主求榮?”
後來想起,趙伶汝總是後怕。父親當時說,自己要被賜給榮王府,她為何而深信不疑?幸好她深信不疑。所以那胸襟竟格外開闊,姿態又格外端著:要她泄露內情、背後嚼人舌根?不可能的事!“我隻和段孺人往來,倒沒見過她。”隻這麽故作神秘,草草揭過。甚至於任段舍平如何煽風點火,也不肯將自己還未收到的賜婚聖旨公之於眾——
所幸,萬幸!不過才過了一天,所有一切都變了。父親信誓旦旦“賜婚榮王”的聖旨,扭頭居然送進中書令家——還是姓李,一樣討厭!母親反倒憂心忡忡找來,欲言又止半晌,開口卻道:“不是嫁去王府,是、是要把你嫁給燕人!”燕人?就是千觴樓那個,五大三粗、野驢一樣的燕人?!
趙伶汝隻覺自己好似喘不上氣了。
一瞬雲端,一瞬穀底。自己的小妹妹落選而歸,這是要一起成了全京城的笑話,讓她如何有臉列席任何一場盛宴!她會不名一文,不,比那個還嚴重!就像嫁了犯官的呂家女兒;甚至比不上今日中選那些地方官出身的姑娘!她不如今夜就吊死在這裏,或者幹脆去投井!
“我不能嫁給蠻子。”她扔開哭哭啼啼的妹妹,霍然起身。在這個時候突然又記起那位曾被她拋到腦後的未婚夫了,“我還有金法曹……與其是燕賊,不如是他!可是殿下……我還得去找父親!”
這一夜,外麵下著雨,父親不在府內。母親要她迴去和妹妹一起都換了衣裳:“舒國公仙逝,就在今晚。”還是那副淒婉麵容,如今不知是為了女兒們真心心痛,還是提前給老太師葬禮練習禮節,“明日,我們全家——你,你弟弟,你妹妹,誰也不許落——都要去範府。人家畢竟是太師,五朝元老,沒有借口。燕人不燕人的已經不重要——你要是去把場麵做全了,讓範家人乃至全京城以為你孝順懂情義,或許出嫁的事兒,你父親還有的給你轉圜。”
可不止他一家揣了這許多主意。五朝元老停靈治喪,上上下下不知要過了多少人的腿腳,來來往往照麵的心思更是理都理不完。朝中京官要闔家致奠,門生故吏有的跋山涉水要遠道而來,甚至於三教九流,有關係沒關係的,也都打個白幡。畢竟五朝元老,陛下輟朝十日以待。頭一夜招魂複魄、設床奠酒,還是榮王殿下代皇帝親臨。老太師畢竟八十八歲高齡,沒有宿疾,夢中仙去,實則算得上喜喪。做兒子的也已過了花甲,頭次出門來迎時還見著精神矍鑠,沉穩健談;主持喪儀井井有條,接人待物又謙恭謹慎,儼然還是昔日那個公正嚴明的範廷尉,怎麽也瞧不出搜刮華陰民脂民膏、逼死華陰縣令的陰鷙狠毒來。連同他那兒子——京兆尹範異披麻戴孝起來,一張癡蠢臉麵上也顯出些恭肅乖覺模樣。父子二人對陛下謝了又謝,早給榮王備好客房;守累了淺眠片刻起來,消夜是幾樣清粥小菜。戚晉將其舀了又舀,任湯頭熱氣消散,心頭到底不安定。
想初迴京城那夜,他本是打定主意要出告範自華,誰料矛頭莫名其妙落在自己頭上;禁閉三日出門,人人又都說任君生乃是自縊,甚至範自華倒為他鳴冤不平。此間是是非非、陰錯陽差本已經是一團亂麻。可如今老太師一去,一切好似都迎刃而解:範自華丁憂居喪需得三年,三年之後物是人非,早就不是他範氏一家獨大。瞧這根深葉茂好一座宅邸,任三代為官,桃李滿天下,樹倒猢猻散,依舊不過一朝一夕。聽,斷續的雨停了,客房案上還擺著本翻頁的書,是老太師隨筆雜記。清晨天光破曉,不用點燈;長安城沉寂的眼睛睜開來,七嘴八舌所謂“恩遇殊榮”,都將浩蕩擠上前來。
初奠,造訪者大多朝廷要員。一張張麵孔不過五六日未見,卻統一都顯出疏離的緘默,倒使他覺得陌生。哭過了帷堂,同僚間或許寒暄。尚書右仆射段沛拉他落座用過早膳,似是而非感慨幾句中書令這幾日要大不容易,不著痕跡地、將重音落在“中書令”三字。範自華居喪,職位自然空缺。戚晉曉得他深意,卻也無心附和。“昨夜聖旨,殿下煩憂。”他是怎麽這麽快就得了消息?“可如果王府已經有了王妃,糟糠之妻不可棄——不是抗旨,應是美談。”
與此同時的京都成安門內,另一位主人公也才被自己叔母攔住車馬,就近邀入茶樓閑話。段舍悲在鄉下楊華家中借住了三日,也是聽聞老太師訃告才急急趕迴。一路風塵仆仆,幾乎使得她消瘦;攬緊楊華一雙眼睛格外疲憊,看起來竟真像是個母親了;甚至那馬車裏大大小小還塞些破舊農具,楊華一路擠在她膝上,難怪腿腳有所不便。“我是自願的。”來不及潤潤喉,她開口忙先自證,“這孩子命途多舛,奶奶也走了,我總得為她做些什麽。當初,畢竟是我將她送進宮去。”
“是你母親,費盡心機挑來的這楊家丫頭。”叔母冷著臉點她,“楊家人就讓楊家的去管。從前那薛娘子還不夠你受的麽?如今自己肚子還沒動靜,先綁上個拖油瓶。請神容易送神難,不然還是迴家去找你母親好好說道說道。這丫頭機靈,你母親會給她尋個好去處,再不用你費心。”
可段舍悲鬆開捂著孩子耳朵的手,將那悶出汗的前額擦擦,低聲卻道:“……我想帶她迴王府。”這不是心血來潮,在那田家農舍摘星望月的夜晚,她隱約間似乎聽到遙遠的風動。段舍悲站起身來,就尋得了自己此生使命:“我要,建個學社……就如同九原的赤腳學堂。即便是京郊,也有太多的孩子無人理會照料,有的栓個石頭就近放在農田裏,有的幹脆被自家父母賣出去。我總以為九原離長安很遠。可是前年一場冰雹加之山崩……便是京城裏頭,入成安門這麽片刻,就這座茶樓下還有棄兒……”
“這些異想天開是何幼喜教唆得你?”叔母冷冷將她打斷,又示意仆從將試圖插話的小楊華抱走,“學社、赤腳學堂——都是何處的天方夜譚?你要一馬當先,何幼喜如今卻安在?”
“她快要迴京——一準的。”段舍悲道,“舒國公病逝……”
“你也知道舒國公病逝。朝堂局勢非同以往,說變天就變天。你在王府,要處處自省自檢。招搖過市,是給王爺招惹禍端!”叔母敲敲桌子,說得斬釘截鐵,“你也該知道。昨日還是宮中采選。你堂妹幸蒙聖恩,下月初就要入宮;你母親娘家——兵部侍郎那頭的妹妹卻居然落選;甚至王能安此等做皇後都有餘的出身一樣碰了一鼻子灰。昌德宮到底怎麽想,是不是提防這些世家女兒,我們暫不敢下妄言。但是對我們段家,對你父親,你叔父,眼下都是欠著一口氣的時候。等你表妹在宮中站穩了腳跟,或是你,在王府拿迴了你的名號,往後你們這一輩的路才教人放心!”
如此諄諄教誨,段舍悲卻置若罔聞:“是母親讓叔母來做說客的麽?”她隻淡淡問一句,繼而再次強調,“我生來,便不是做王妃的命。我知道這樣母親不喜歡,父親也不喜歡,我或許本來就不是家族需要的女兒。堂妹既然入宮,叔母已經有所依仗,何不放我去……”
“放你去胡作非為?”叔母吊梢眼高高就一擰,“你說你要辦學堂,收養京城內外的孤兒,教他們讀書識字,教到幾歲呢?嫁娶、成家,難道也要由你一個孺人包辦到底?孺人的年俸三百兩,夠你養幾個孩子;你又怎麽去選擇,憑什麽救了這個,不救那個?升米恩鬥米仇,自己都鬧著孩子脾氣和家中不理不睬,還想著兼濟天下——你問問舒國公,看他敢不敢拍胸脯打包票說自己做得到?”
段舍悲咬牙還敢迴答:“力所能及,不怨不悔。”叔母便大歎其氣:
“好,你是菩薩心腸活佛轉世,你一視同仁要教書育人——可你想沒想過,朝堂卻哪需要這麽些讀書人呢?本來是田間地頭莊稼漢的孩子,長大了就該子承父業揮鋤頭種地去;要是一個個都跑去讀書掙功名,誰給你種稻米,誰給你繅蠶絲?飽讀詩書,卻命比紙薄,考不上狀元,難道他們還肯迴去麵朝黃土背朝天?”
做長輩的說起話來疾言厲色,心腸卻到底是軟了,這不放了茶盅繞身子就坐去段舍悲身畔,要將她攬進懷裏好好安慰安慰:“你年紀小,不要聽風就是雨,把自己的日子活好了、活明白了,才是要緊。我又何嚐不知道,你怕是見那李木棠——是叫這名不是?——據說做下許多功業;又聽聞何幼喜在華陰也為殿下昭雪出了力氣,你心頭急,想證明自己,那眼光就要放長遠——榮王妃而已,咱們寧兒如何就擔不得?”
“……叔母眼光獨到,鞭辟入裏。”
“我畢竟是你叔父正妻。”果不其然,還是這番論調,“你叔父官至右領軍衛大將軍,除了朝堂,其他時候少不得還得我去輔佐周全。我雖不上戰場,紙上談兵卻也略通一二。那幾房小的可就不一樣了。娶妾娶色,好多大字不識一個,光模樣俊俏罷了,挖空心思也隻想著伺候你叔父服帖,最好呢給家中再添上一兒半女的——問到朝中大事,便要一無所知了。你如今是在王府,妻妾之間不似尋常人家尊卑分明。可是若讓中書令千金真成了榮王妃,你隻怕便不會再有今日這樣拋頭露麵出入隨心的時候。滿肚子墨水平白浪費,也隻能想法去討殿下歡心了。你樂意折辱自己,到這地步麽?”
妻、或妾?叔母簡直是替叔父、替父母、替家族逼她給出答案。正如段舍悲昨晚告訴楊華的那樣。她生來,從沒有選擇。
————————————————————————
“段孺人當年謙辭王妃不受,已是美談。”榮王放了筷子,不知是否困倦,頗有些意興闌珊,“錦上添花,不若趁火打劫。楊務本遲遲不歸任上,右仆射又何妨隻盯著侍中這一頂烏紗帽呢?”
段沛立刻了然:“臣族中,卻有青年才俊。有一位在河東道為長史的,為官清廉,政績斐然,可堪一用。”
用官、嫁娶,本質並無不同。段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還得替他勸中書令大度呢。後者改天也在葬禮上遇著,雙方不過僅僅點個頭。帷堂之內李蔚愁眉緊鎖,總以為自己能夠感同身受,卻到底落不下淚來。逝者哪懂人間煩擾,自己白學儒家堅持了那麽久的中庸之道。榮王拒婚,因果他已經明白。錯不在榮王少年意氣,是陛下趁人之危、有意為難。對方已經有了意中人,皇帝明明知曉,將女兒嫁過去,女兒要受委屈;順水推舟拒了婚罷,三個女兒隻愁連累名聲都沒處可去。且看看趙家那位便知道了。趙渢果決,當時便送趙伶汝迴了老家;又幸而如今博了忠烈之名,否則該與他家攢紅一樣,羞在閨中無顏露麵了。“我知道這對不住貴府千金。三位姑娘的婚事,如若中書令放心,本王會一力操持。”榮王也這麽說,李蔚不是不曾動心。可是,可是啊……無論話說得多麽敞亮,事情彌補得如何漂亮,拒婚,就是拒婚。是榮王,拒了他李蔚的女兒。這使得他幾乎必須與對方為難。
這可能就是陛下想見到的情形。
尚書令呂嚐作為女婿,也在範府為嶽丈戴孝,忙中偷閑和李蔚喝了幾杯悶酒,也說賜婚聖旨不曾經過尚書省的手:“起草、頒發——全讓太監們大包大攬。雖說是采選賜婚,也算陛下家事……”他說著又搖頭,“侍中孝期三年,保不齊頂上個內侍省來。管你姓甚名誰,到時都是一樣的平民百姓,感謝皇恩,倒也省心。”
李蔚道:“榮王殿下代任侍中,呂兄以為如何?”
“不妥。”呂嚐不假思索,“私事混淆是非,做事猶豫不決,領兵打仗生死攸關逼上一逼還行;執掌門下省——還是年輕。茂德公,你應當這樣想。”
“陛下希望我這樣想。”李蔚搖頭歎氣,“此時此地,這副宅院裏,都不知有多少人期盼著我張嘴說‘請’,或是‘不’。呂兄知道,我向來笨嘴拙舌,倒不如兩耳不聞窗外事,關起門來做聾子罷了!”
呂嚐便笑,卻不想此人言出必行,當真再沒見他登門拜訪的身影。太常寺後來請封定諡,躲不過的還是榮王一日三次眼前晃悠。有機會呂嚐見太常寺卿和其竊竊私語——多半是為了自家女兒,順帶交給前次沉冤洗雪邀功討賞罷了。呂嚐不去在意。倒是這日晚上,連自己那徒弟都和榮王單獨說了好一會兒話——居然還沒有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楚國內亂。”秦秉方言簡意賅。
“榮王又想領兵出征?”
“我寧願此次是我,總不能真讓‘飛箭無全目,垂楊生左肘。’”少年將軍說罷又笑,接著搖頭,“不過主要是問靖溫。他來了幾日都不曾見,怕她孕中身子不適……我沒有據實以告。”
他說不說,其實已經沒什麽分別。這些天後院女眷間不是感慨著李攢紅姻緣不定,就是歎息靖溫長公主亂點鴛鴦譜。就在趙伶汝終於前去吊唁的那日午後,旁席談天有幾位長輩郡主便長籲短歎:有的嫌戚曇借機生事意在給秦秉方重攬兵權,這叫“不知進退”;有的說陛下親召其入宮訓斥一番,命其閉門思過,這叫“得不償失”;有的說她私自將趙伶汝配給燕人,這叫“自作聰明”;還有的——在這頭所有視線集中在趙伶汝身上之前,說陛下換了王家孫女許配去,借戴孝不可成婚之名能將燕人在京中留個一年半載,還不失朝廷體麵,這才叫“力挽狂瀾”。
這廂眾人猝而迴首,才發現好似很久沒有見到王能安。
“王家姐姐出身這麽好,怎麽能給燕人糟蹋。”趙伶汝頭一個反應過來,眼淚已經簌簌而落,“倒不如是我,左右是我惹的燕人,招致今日禍端……”
多麽舍生忘死,多麽宅心仁厚!可惜王能安並不在場,領會不到如此美意!或者就算她在,難道就肯順水推舟麽?不,她在前院聽見榮王殿下小聲與燕國使者小聲交談楚國近況時,其他的一切便都無所謂了。如果陛下降旨,是國家需要……身為王家人,身為範家人,在外曾祖的靈堂……她應當有這般覺悟,她應當義不容辭。
所以她開始笑哇,而且無從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