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鹿部這裏就是一個部落,而在黑龍江流域到外興安嶺,很多部落被稱為使鹿部。


    使鹿部就是他們的飼養馴鹿,使用馴鹿的部落,及其寒冷的氣候,馬匹、牛羊已經不能適應氣候的地區,人類生活就依靠馴鹿,而在黑龍江流域,是使用鹿與使用馬接近都地區、混合的地區。


    《清通考》“索倫達唿爾,為東北最遠之部,散處山林,以捕貂為業,亦稱土中人,至於鄂倫春一名奇勒爾,其所居益為遼遠,使馬鄂倫春在諸部之外,使鹿鄂倫春又在使馬之外,距齊齊哈爾城複千餘裏,”按清代於黑龍江置總管,管轄索倫達唿爾、使馬使鹿鄂倫春地方戶屬,今之在江北者已屬於俄,惟使鹿之俗,自西伯利亞一均有之,有獨鄂倫春一部也。“


    這裏說的索倫達唿爾,其實就是達斡爾人,而鄂溫克族人、鄂倫春族人、雅庫特(俄羅斯薩沙共和國)人都被稱為使鹿部,而這些族群又都被稱為索倫人,而索倫人的稱唿更加廣泛,還包括達斡爾人、赫哲族人……


    亦赤哈城到海裏寶村現在需要一條道路了,穿越內興安嶺(錫霍特山脈)在森林中砍伐出一個通道,在內興安嶺山脈中間地段建立一個森林驛站,讓沿內興安嶺上行50公裏的人可以休息,吃飯。然後一路下坡50公裏到達目的地。


    有了足夠的青銅斧頭,又有幾千人參加,道路在下雪的時候被砍出來了,同白楊木鎮到巴蘭河鐵礦鎮的路一樣,就是勉強可以走牲畜,沒有太巨大的岩石阻擋,就算路了。


    青銅錠被運迴亦赤哈城,煤炭也被運迴亦赤哈城,給伯力人鑄造矛頭、斧頭、箭鏃在緊張的進行。


    海豹肉、明太魚改善了食物結構,而海豹皮成了最好的冬衣,鯰魚已經用海豹皮給莫哩做了帽子、皮靴、大衣、褲子、手套,莫哩一下子又成了海豹女孩。


    燉海豹肉、煎海豹肉、烤海豹肉……這等大補之物吃下去,益氣補血、強筋健腦,荷爾蒙旺盛的分泌……


    饑餓有饑餓都問題,而吃飽有吃飽飯的問題 ,海豹肉就帶來嚴重的問題。就是那些莫日根女孩紛紛淪陷,她們已經不去想莫日根, 他們已經拉起了戰士們的手。


    必須找點事情來發泄這些旺盛的情緒。


    隨著烏蘇裏江的結凍,已經不能用木排來運輸原木,木刻楞已經建設了200多個,雖然擁擠,還是在冬天都住進來木刻楞,木刻楞裏都有粘土磚搭建的火爐子,沒有窗戶 ,照明就依靠一隻海豹油的小陶瓷油燈,最新鑄造的青銅大鍋一個木刻楞一隻,幾個家庭擁擠在一起用青銅大鍋燉海豹肉、鮭魚,豌豆飯已經成為記憶。


    內興安嶺受到海洋的影響,降水要比同緯度的黑龍江流域大一倍,冬天幾場鵝毛大雪已經覆蓋了內興安嶺 ,海裏寶村與亦赤哈城的道路被厚厚的積雪覆蓋,亦赤哈城與海裏寶村已經完全失去了聯係。


    失去聯係的驛站每天都在戰鬥,與野獸戰鬥,內興安嶺驛站建立山脈上,三個巨大的木刻楞被一圈柵欄包圍,東西各有一個寨門,木柵欄高達4米,有一個寬大的貨倉,貨倉裏堆滿海豹肉、鹽、明太魚,青銅錠,這些都是海裏寶村運輸來的,而亦赤哈城沒有取走的。


    驛站有10名戰士與20名伯力男孩駐守,整個秋天他們都在燉海豹肉、炸明太魚、燒開水 ,而現在他們要對付整個亞歐大陸最兇猛的野獸。


    倉庫裏的肉食吸引了附近幾百公裏以內的野獸,東北虎、棕熊、黑熊、西伯利亞豹、猞猁、豹貓、甚至黃鼠狼……


    4米高的柵欄圍牆根本不管用,小型的食肉動物會輕鬆在柵欄上奔跑,而熊虎也能夠翻越,來一隻、兩隻,戰士們就穿上盔甲與之搏鬥,要是來上四隻、五隻大型猛獸,就隻能躲在木刻楞裏射箭。


    隻有狼群過不了柵欄,狼群憤怒的在啃咬著木頭柵欄。


    伯力男孩隻能手拿長矛對付些小型食肉動物,而那些小型食肉動物根本防不勝防,白天、夜裏都來偷魚。


    30個人疲於奔命,庫房裏的魚越來越少,庫房裏的野獸屍體越來越多,一次六隻巨大的棕熊跳過柵欄,有的躲過戰士的弓箭,有的沒有躲過重箭在身上依舊跑到庫房,跳到海豹肉堆裏就大快朵頤,一直吃飽後 在在庫房的角落裏唿唿大睡,戰士們才出來把它們一一射殺。


    庫房裏已經堆積了6隻猛虎、8隻棕熊、20隻黑熊……戰鬥依舊在繼續,而20個伯力男孩的刺殺與射箭本事得到空前的提高。


    失去聯係的孔輝是忙碌的,孔輝的海裏寶村由於有內興安嶺的阻擋,來自西伯利亞的寒冷空氣大大減弱,相對的寒冷要好一些。


    海裏寶村的木刻楞也建立了一百多個,伯力人從來就沒有住過這樣溫暖的房子,睡覺有溫暖的房子,出行有溫暖的海豹皮大衣,伯力人不在如同以前那樣一身麻衣,在寒風裏瑟瑟發抖,而孔輝在組織建碼頭、造船、煉青銅,孔輝在複製白楊木鎮。


    700人在冶煉青銅上,已經有了5座冶煉爐,礦石的品位高白楊木鎮一倍多,產量已經遠遠超過白楊木鎮。


    沒有幾個工匠,鑄造技術不成熟,隻能鑄造簡單的東西。


    從海裏寶村海岸南行200公裏就是日本北海,初冬海麵開始漂浮流冰,一些小須鯨在海岸不遠捕食,小須鯨唿吸激發的水柱時常在海麵噴湧。


    小須鯨是一種體重不超過十噸的小型鯨魚,但是對於孔輝一行人來說已經大的不得了。


    怎麽捕殺鯨魚,譚啟明是講過的,比較接近時代的捕鯨魚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叉魚手劃船靠近鯨魚,一人用帶倒鉤的魚叉刺入鯨體,魚叉上係著生皮線和皮革魚漂。捕獵者不斷往鯨魚身上插入更多魚叉,直到鯨魚折騰累了才追上去殺死。然後把鯨魚拖到海灘處理。這種捕鯨方式效率低,風險大。


    先進的就是爆炸魚叉法:19世紀中後期發明,用炮管火藥發射的爆炸魚叉代替手擲魚叉,捕鯨人能從更遠的距離更快地射中目標。這大大提高了捕鯨效果。


    孔輝決定選擇第一種辦法,技術、工具決定也隻有選擇第一種方法。


    李愛民在亦赤哈城在打造農具,烏蘇裏江東岸一直到黑龍江 ,田野都是肥沃的黑土地,而且是伯力人開墾出來的熟地,這些農田荒廢了十年,目前21個村莊耕種的土地還不足十分之一,這些荒廢的土地野草叢生,明年春天李愛民要把這些土地都種上糧食。


    豌豆飯與小麥飯被要求停止使用 所有的糧食都要用作種子。


    要有三百個犁鏵、四千把鋤頭、四千把鎬頭、兩千把鐵鍁……士兵變成了鐵匠,在把青銅打造成農具,而這些農具各個醜陋不堪。


    沒有牛馬、沒有馴鹿,即便打造出農具,耕種烏蘇裏江東岸廣闊的平原也是不肯定的。


    而距離最近的部落就是使鹿部,他們有馴鹿。


    海豹皮大衣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戰士都是有的,伯力人按照木刻楞,一個木刻楞發了三件大衣,誰出門誰穿,哈拉領著兩千多人學習做農具,哈拉學的極其認真,從來沒有見過這麽多金屬。


    200戰士加800伯力人,訓練一支遠征軍,長矛刺殺、重盾防禦、手榴彈攻擊、弓箭的密集射擊與防禦……


    厚重的積雪並不適合馬匹,雪橇還是必須使用的,一百輛雪橇,每十名戰士一輛雪橇,雪橇即是10名戰士都的運輸工具,也是戰士們的宿營帳篷,雪橇製作的寬大兩邊有高高的擋板,宿營時,在擋板上鋪上海豹皮就是帳篷,擋板外麵埋上積雪,擋板寬2米,白天,10個戰士拉著自己的雪橇,晚上十個人就並排躺在上麵熬過嚴冬的夜晚。


    沿烏蘇裏江東岸逆流而上,滿是積雪的冰麵行動非常困難,一天也隻能前進30公裏,不斷有凍傷的戰士出現,士兵裏的漢族戰士已經全部凍傷,李愛民也一樣,漢族戰士根本不適應寒冷氣候,盡管帶著厚厚的手套,凍得紅腫的手已經不可能拉開弓弦,隻能把凍傷的戰士用厚厚的海豹皮包裹 然後放在雪橇拉著,行進的速度更慢了。


    李愛民在第7天就把指揮權給了鯰魚,李愛民龜縮在海豹皮毛裏保命。


    第十一天,隊伍才來到伊曼河流域,與艱苦的行軍相比,使鹿部的征服就輕鬆太多。


    一群狗吠驚動了所有的人。


    樹皮屋裏走出來了人,馴鹿皮衣、皮褲、皮鞋,就如同譚啟明剛剛穿越明末見到的索倫魚部的人。


    鯰魚就直接走進使鹿部的山寨,在風雪裏喊叫,鯰魚自己知道是代表莫日根的,鯰魚一點也不恐懼。


    使鹿部也是一個鄂倫春族人部落 鯰魚的索倫張部與這個使鹿部是同族,鄂倫春族索倫人彼此沒有戰爭,當兩個鄂倫春族索倫部落相遇,彼此就是一場狂歡,在鄂倫春人的文化裏,本族人隻有互相幫助,沒有互相傷害。


    鯰魚告訴使鹿部首領,莫日根出現了,莫日根就在我們村裏,莫日根來內興安嶺就是建亦赤哈城,莫日根要求使鹿部臣服。


    鄂倫春族索倫人彼此也都不會說謊,但是臣服就要考慮一下了,部落首領叫岔班莫,就是白樺樹,白樺樹與部落勇士商量是否臣服,而鯰魚想起了對鐵驪人的征服,鯰魚就參加一百戰兵征服鐵驪部的遠征。


    鯰魚於是告訴白樺樹,讓他們看看莫日根的雷電。


    50米遠的樹林外栓上了兩隻狗,鯰魚一顆手榴彈投過去,山崩地裂一聲響,兩隻狗炸的粉碎、樹也折斷,所有使鹿部勇士都瞠目結舌,傳說中的莫日根箭射的又遠又準,怎麽沒聽說過莫日根會使用雷電啊,冬天也能使用雷電?


    岔班莫直接就表示臣服。


    使鹿部有人口520人,馴鹿 1800隻,雪橇犬260隻,馬180匹,鹿皮帳篷70頂。


    李愛民終於可以從雪橇上下來,在溫暖的帳篷裏喝一碗熱乎乎的肉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明共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勇敢的心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勇敢的心靈並收藏北明共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