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國和大宛國為了爭奪兩國交界處的牧場而大打出手,康居國憑借國力和人口優勢占據上風,其鐵騎大軍一度衝進大宛國境內,甚至其部前鋒一度直指大宛國王城!
大宛國眼見抵擋不住便派出使者趕到了北庭都護府,正式向大漢帝國求援。
而康居國眼見如此也緊隨其後,派出使者直接前往長安城,向大漢帝國稟報了這場戰事,認為此戰是由大宛國挑起的,請求大漢帝國主持公道。
北庭都護府都護常惠不敢怠慢,一麵集結兵馬在北庭都護府的西部邊境駐紮,監控康居國和大宛國的戰事,一麵派出兵馬將大宛國的使者送往長安城,請求朝廷定奪此事。
一個多月之後,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先後抵達了長安城,天子劉洵卻出人意料的拒絕接見兩國使者。
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在國賓館一連住了十幾天,幾乎每天上書請求天子劉洵的接見,可是始終沒有消息。
不得已,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看出來大漢帝國的態度,隻好各自返迴國內複命。
大漢帝國直接忽視了兩國的國書,這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各自返迴複命,也將大漢帝國的態度帶了迴來。
一時間康居國和大宛國都震動無比,大漢帝國放任雙方大打出手這是什麽意思?
無非就是準備以此為借口插手戰事,無非就是要出兵西域以西!
如此一來,康居國和大宛國很快便互派使者,雙方竟然奇跡般的握手言和,而後開始各自各自調集兵馬,在北庭都護府的邊境附近布防。
北庭都護府都護常惠收到消息立即上報給長安,而後天子劉洵詔令北庭都護府集結大軍,同時從涼州抽調了三萬鐵騎支援北庭都護府,準備大舉西進。
一時間西域各地風雲變幻,都護常惠隻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集結了八萬大軍,其中鐵騎五萬,步卒三萬。
這八萬大軍之中,漢軍鐵騎有兩萬人馬,剩餘的兵馬全部都是西域各城邦集結起來的兵馬。
隨後沒過多久,涼州的三萬鐵騎也趕到了北庭都護府的西部邊境,與駐紮在這裏的八萬大軍順利匯合。
此時大宛國調集了五萬大軍在北,康居國調集了七萬大軍在南,兩國大軍相距百裏駐紮。
都護常惠早已經派出斥候探查清楚,隨即便指揮十一萬漢軍向西進發,以大宛國、康居國擅動兵戈、禍亂大漢邊陲為由,對兩國進行討伐!
都護常惠一上來便派出三萬涼州鐵騎突襲大宛國兵馬,同時自己率領八萬北庭都護府兵馬向南進發,直接橫推向康居國大軍。
不管是大宛國將領還是康居國的統帥,誰都沒想到漢軍一上來就分兵迎戰,雙方這段時間頻繁聯係,還準備一南一北夾擊漢軍,可是隨著漢軍分兵迎戰,雙方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便已經破產了。
北麵,三萬涼州鐵騎精悍非常,而且還裝備了陸軍部新研發的“騎槍”,就是縮短製造的火銃!
這種火銃就是一次性的武器,漢軍騎士策馬射擊之後便會收起來,因為根本沒有時間重新裝彈,也不可能在顛簸的戰馬上裝彈。
可是即便如此,也讓漢軍鐵騎瞬間擁有了超強的火力,再加上漢軍鐵騎裝備的漢家強弓勁弩,完全可以在接戰之前給敵人以巨大的殺傷!
此番,三萬涼州鐵騎唿嘯殺來,雖然大宛國的五萬兵馬提前收到了消息,並且也在大營南麵列陣迎戰,可是當漢軍鐵騎的大陣出現在曠野上的時候,那凜冽的殺氣瞬間就左右了戰場上的氣勢,大宛國五萬大軍的士氣開始逐步下降。
大宛國王見狀當即下令全軍發起衝鋒,五萬大宛國鐵騎迎麵衝了上去,準備與漢軍鐵騎正麵迎戰。
雙方相距百步開外,漢軍的強弓勁弩便搶先齊射,頓時擾動了大宛國的軍陣,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緊接著,當雙方的距離不足五十步的時候,漢軍鐵騎裝備的火銃開始齊射開火,猛烈的火力瞬間橫掃了大宛國軍陣的前端,不但殺傷了數千人馬,而且巨大的聲響還讓大宛國無數的戰馬徹底失控,大宛國的騎陣很快便混亂起來。
“轟!”
就在大宛國的軍陣開始瓦解的時候,三萬漢軍鐵騎直接撞了進去,犀利的衝殺讓大宛國士兵無法抵抗,整個戰陣很快就被撕開,並且隨著漢軍鐵騎大軍的推進,這個巨大的缺口還在不斷被擴大著。
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漢軍鐵騎便將大宛國鐵騎大軍擊穿,巨大的軍陣被一分為二,隨後兩部分戰陣便徹底崩潰,再沒有迴轉的可能性!
沒過多久,漢軍鐵騎便開始分兵合圍,巨大的鐵騎戰陣在曠野上形成了一道巨大圓環,將正在潰散的大宛國鐵騎包圍其中,一場圍殲戰隨即開始。
半個時辰之後,五萬大宛國鐵騎全部被殲滅,漢軍斬首一萬七千餘級,俘虜一萬九千多人,餘者皆潰!
而漢軍鐵騎隻折損了兩千餘人,大戰結束之後,漢軍鐵騎隻是稍作停留,便將一萬九千多名俘虜全部斬殺,大軍揮師北上殺向了大宛國王城。
當大宛國王的首級出現在城外的時候,王城內的守軍頓時土崩瓦解。
兩萬多漢軍鐵騎兵不血刃的占據了大宛國王城,自此大宛國宣告滅亡!
與此同時,都護常惠率領八萬北庭都護府主力大軍與康居國的七萬大軍展開決戰,雙方大軍在南麵激戰一晝夜。
北庭都護府的八萬大軍裝備精良,即便是各城邦的兵馬也全部裝備了鎧甲,而且還接受了漢軍的統一操練,戰力很是可觀。
兩萬漢軍鐵騎更是強悍,同樣裝備了騎兵專用的火銃,在這場決戰中大放異彩,隻用一個衝鋒便擊潰了康居國大軍的側翼,一舉奠定了大戰的勝勢!
隨著兩萬漢軍鐵騎擊潰了康居國大軍的側翼,七萬康居國兵馬陣腳大亂,在漢軍鐵騎的衝擊下,竟然開始潰退。
都護常惠抓住戰機,指揮六萬步騎大軍乘勢掩殺,直接正麵擊潰了康居國兵馬僅有的抵抗,一場大決戰很快便進入了尾聲。
兩萬漢軍鐵騎在前方不斷衝擊康居國的殘兵,六萬西域各邦國兵馬隨後掩殺,數萬康居國兵馬如同野草一般被收割,一個時辰之內便折損三萬餘人,剩餘的三萬餘兵馬~眼見漢軍包圍圈牢不可破,大部分都就地投降。
此戰北庭都護府大軍斬首四萬餘級,俘虜數千人馬,餘者皆潰。
都護常惠為了爭取時間,將數千俘虜就地斬首,隨後便指揮大軍向南進發,兩日後便突擊到康居國都城城下。
此時的康居國都城內隻有區區數千殘兵,都城周圍也沒有什麽兵馬,可見康居國為了出兵,已經將國內的絕大部分兵馬拉了出來,卻沒想到一戰敗亡!
此時康居國國王站在城頭,望著城外無邊無際的漢軍兵馬,心生絕望,眼見還沒接戰,城池內外便已經亂成一團,頓時悲從中來,直接一頭撞向城牆,竟然死在了城頭上。
城外,都護常惠正在指揮大軍部署陣型,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城池,數萬漢軍將士正在調整陣型。
忽然,康居國都城的大門緩緩打開,緊接著城內的數千殘兵列隊開了出來,竟然主動放下武器,投降了!
傍晚時分,漢軍開進了城內,很快便穩住了城內的局麵。而都護常惠站在城頭上看著康居國國王的屍體,不由得微微一歎,說道:“安葬吧!”
幾名漢軍士兵上來將康居國王的屍體抬走,此時城頭上到處都是往來的漢軍士兵,正在打掃戰場,雖然人來人往,但很是有序。
數日之後,都護常惠收到北麵的捷報,得知大宛國已經被涼州鐵騎攻滅,心中大喜,隨即將捷報發往長安城。
天子劉洵收到了捷報很是高興,可是讓滿朝文武沒有想到的是,天子劉洵非但沒有下詔班師迴朝,反而詔令陸軍部調集兵馬,準備增兵北庭都護府!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和陸軍部尚書史曾聯袂覲見,想要勸阻此番增兵,畢竟繼續向北庭都護府以西發兵,距離太過遙遠,征戰的成本太過高昂。
可是天子劉洵卻堅持己見,認為西域以西的廣袤疆域非常富饒,對於大漢帝國來說勢在必得。
“雖然短期來看,征戰西域以西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可這卻是千年大計,朕就是要為後世子孫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要為西域打下一道牢固的屏障!”
天子劉洵當麵駁迴了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和陸軍部尚書史曾的勸阻,詔令陸軍部征調各地郡國兵十五萬,會同三大營西進北庭都護府!
同時,天子劉洵直接將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派了出去,擔任大軍的統帥。
臨行前,天子劉洵給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的詔令隻有一句話:打過蔥嶺,直抵大海!
一年之後,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率領二十多萬精銳漢軍勢如破竹,接連攻克多個部落、國家,漢軍的兵鋒一舉跨過蔥嶺,而後一路高歌猛進,如入無人之境。
不過朝廷的軍費開支與日俱增,這場西征大戰因為距離太過遙遠,產生的軍費幾乎相當於此前北疆數場大戰之和!
不過天子劉洵依然不為所動,不但責令財政部增加軍費,還詔令戶部調集民夫,從民間雇傭商隊為大軍轉運物資,一場大戰開始打響。
入冬之前,天子劉洵終於收到了期盼已久的捷報:二十多萬漢軍將士抵達後世鹹海岸邊,並且使用數萬俘虜在鹹海邊修築城池,是為西極城!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
大宛國眼見抵擋不住便派出使者趕到了北庭都護府,正式向大漢帝國求援。
而康居國眼見如此也緊隨其後,派出使者直接前往長安城,向大漢帝國稟報了這場戰事,認為此戰是由大宛國挑起的,請求大漢帝國主持公道。
北庭都護府都護常惠不敢怠慢,一麵集結兵馬在北庭都護府的西部邊境駐紮,監控康居國和大宛國的戰事,一麵派出兵馬將大宛國的使者送往長安城,請求朝廷定奪此事。
一個多月之後,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先後抵達了長安城,天子劉洵卻出人意料的拒絕接見兩國使者。
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在國賓館一連住了十幾天,幾乎每天上書請求天子劉洵的接見,可是始終沒有消息。
不得已,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看出來大漢帝國的態度,隻好各自返迴國內複命。
大漢帝國直接忽視了兩國的國書,這就已經表明了態度!
大宛國和康居國的使者各自返迴複命,也將大漢帝國的態度帶了迴來。
一時間康居國和大宛國都震動無比,大漢帝國放任雙方大打出手這是什麽意思?
無非就是準備以此為借口插手戰事,無非就是要出兵西域以西!
如此一來,康居國和大宛國很快便互派使者,雙方竟然奇跡般的握手言和,而後開始各自各自調集兵馬,在北庭都護府的邊境附近布防。
北庭都護府都護常惠收到消息立即上報給長安,而後天子劉洵詔令北庭都護府集結大軍,同時從涼州抽調了三萬鐵騎支援北庭都護府,準備大舉西進。
一時間西域各地風雲變幻,都護常惠隻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便集結了八萬大軍,其中鐵騎五萬,步卒三萬。
這八萬大軍之中,漢軍鐵騎有兩萬人馬,剩餘的兵馬全部都是西域各城邦集結起來的兵馬。
隨後沒過多久,涼州的三萬鐵騎也趕到了北庭都護府的西部邊境,與駐紮在這裏的八萬大軍順利匯合。
此時大宛國調集了五萬大軍在北,康居國調集了七萬大軍在南,兩國大軍相距百裏駐紮。
都護常惠早已經派出斥候探查清楚,隨即便指揮十一萬漢軍向西進發,以大宛國、康居國擅動兵戈、禍亂大漢邊陲為由,對兩國進行討伐!
都護常惠一上來便派出三萬涼州鐵騎突襲大宛國兵馬,同時自己率領八萬北庭都護府兵馬向南進發,直接橫推向康居國大軍。
不管是大宛國將領還是康居國的統帥,誰都沒想到漢軍一上來就分兵迎戰,雙方這段時間頻繁聯係,還準備一南一北夾擊漢軍,可是隨著漢軍分兵迎戰,雙方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實施,便已經破產了。
北麵,三萬涼州鐵騎精悍非常,而且還裝備了陸軍部新研發的“騎槍”,就是縮短製造的火銃!
這種火銃就是一次性的武器,漢軍騎士策馬射擊之後便會收起來,因為根本沒有時間重新裝彈,也不可能在顛簸的戰馬上裝彈。
可是即便如此,也讓漢軍鐵騎瞬間擁有了超強的火力,再加上漢軍鐵騎裝備的漢家強弓勁弩,完全可以在接戰之前給敵人以巨大的殺傷!
此番,三萬涼州鐵騎唿嘯殺來,雖然大宛國的五萬兵馬提前收到了消息,並且也在大營南麵列陣迎戰,可是當漢軍鐵騎的大陣出現在曠野上的時候,那凜冽的殺氣瞬間就左右了戰場上的氣勢,大宛國五萬大軍的士氣開始逐步下降。
大宛國王見狀當即下令全軍發起衝鋒,五萬大宛國鐵騎迎麵衝了上去,準備與漢軍鐵騎正麵迎戰。
雙方相距百步開外,漢軍的強弓勁弩便搶先齊射,頓時擾動了大宛國的軍陣,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緊接著,當雙方的距離不足五十步的時候,漢軍鐵騎裝備的火銃開始齊射開火,猛烈的火力瞬間橫掃了大宛國軍陣的前端,不但殺傷了數千人馬,而且巨大的聲響還讓大宛國無數的戰馬徹底失控,大宛國的騎陣很快便混亂起來。
“轟!”
就在大宛國的軍陣開始瓦解的時候,三萬漢軍鐵騎直接撞了進去,犀利的衝殺讓大宛國士兵無法抵抗,整個戰陣很快就被撕開,並且隨著漢軍鐵騎大軍的推進,這個巨大的缺口還在不斷被擴大著。
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漢軍鐵騎便將大宛國鐵騎大軍擊穿,巨大的軍陣被一分為二,隨後兩部分戰陣便徹底崩潰,再沒有迴轉的可能性!
沒過多久,漢軍鐵騎便開始分兵合圍,巨大的鐵騎戰陣在曠野上形成了一道巨大圓環,將正在潰散的大宛國鐵騎包圍其中,一場圍殲戰隨即開始。
半個時辰之後,五萬大宛國鐵騎全部被殲滅,漢軍斬首一萬七千餘級,俘虜一萬九千多人,餘者皆潰!
而漢軍鐵騎隻折損了兩千餘人,大戰結束之後,漢軍鐵騎隻是稍作停留,便將一萬九千多名俘虜全部斬殺,大軍揮師北上殺向了大宛國王城。
當大宛國王的首級出現在城外的時候,王城內的守軍頓時土崩瓦解。
兩萬多漢軍鐵騎兵不血刃的占據了大宛國王城,自此大宛國宣告滅亡!
與此同時,都護常惠率領八萬北庭都護府主力大軍與康居國的七萬大軍展開決戰,雙方大軍在南麵激戰一晝夜。
北庭都護府的八萬大軍裝備精良,即便是各城邦的兵馬也全部裝備了鎧甲,而且還接受了漢軍的統一操練,戰力很是可觀。
兩萬漢軍鐵騎更是強悍,同樣裝備了騎兵專用的火銃,在這場決戰中大放異彩,隻用一個衝鋒便擊潰了康居國大軍的側翼,一舉奠定了大戰的勝勢!
隨著兩萬漢軍鐵騎擊潰了康居國大軍的側翼,七萬康居國兵馬陣腳大亂,在漢軍鐵騎的衝擊下,竟然開始潰退。
都護常惠抓住戰機,指揮六萬步騎大軍乘勢掩殺,直接正麵擊潰了康居國兵馬僅有的抵抗,一場大決戰很快便進入了尾聲。
兩萬漢軍鐵騎在前方不斷衝擊康居國的殘兵,六萬西域各邦國兵馬隨後掩殺,數萬康居國兵馬如同野草一般被收割,一個時辰之內便折損三萬餘人,剩餘的三萬餘兵馬~眼見漢軍包圍圈牢不可破,大部分都就地投降。
此戰北庭都護府大軍斬首四萬餘級,俘虜數千人馬,餘者皆潰。
都護常惠為了爭取時間,將數千俘虜就地斬首,隨後便指揮大軍向南進發,兩日後便突擊到康居國都城城下。
此時的康居國都城內隻有區區數千殘兵,都城周圍也沒有什麽兵馬,可見康居國為了出兵,已經將國內的絕大部分兵馬拉了出來,卻沒想到一戰敗亡!
此時康居國國王站在城頭,望著城外無邊無際的漢軍兵馬,心生絕望,眼見還沒接戰,城池內外便已經亂成一團,頓時悲從中來,直接一頭撞向城牆,竟然死在了城頭上。
城外,都護常惠正在指揮大軍部署陣型,準備一鼓作氣拿下城池,數萬漢軍將士正在調整陣型。
忽然,康居國都城的大門緩緩打開,緊接著城內的數千殘兵列隊開了出來,竟然主動放下武器,投降了!
傍晚時分,漢軍開進了城內,很快便穩住了城內的局麵。而都護常惠站在城頭上看著康居國國王的屍體,不由得微微一歎,說道:“安葬吧!”
幾名漢軍士兵上來將康居國王的屍體抬走,此時城頭上到處都是往來的漢軍士兵,正在打掃戰場,雖然人來人往,但很是有序。
數日之後,都護常惠收到北麵的捷報,得知大宛國已經被涼州鐵騎攻滅,心中大喜,隨即將捷報發往長安城。
天子劉洵收到了捷報很是高興,可是讓滿朝文武沒有想到的是,天子劉洵非但沒有下詔班師迴朝,反而詔令陸軍部調集兵馬,準備增兵北庭都護府!
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和陸軍部尚書史曾聯袂覲見,想要勸阻此番增兵,畢竟繼續向北庭都護府以西發兵,距離太過遙遠,征戰的成本太過高昂。
可是天子劉洵卻堅持己見,認為西域以西的廣袤疆域非常富饒,對於大漢帝國來說勢在必得。
“雖然短期來看,征戰西域以西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可這卻是千年大計,朕就是要為後世子孫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要為西域打下一道牢固的屏障!”
天子劉洵當麵駁迴了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和陸軍部尚書史曾的勸阻,詔令陸軍部征調各地郡國兵十五萬,會同三大營西進北庭都護府!
同時,天子劉洵直接將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派了出去,擔任大軍的統帥。
臨行前,天子劉洵給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的詔令隻有一句話:打過蔥嶺,直抵大海!
一年之後,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率領二十多萬精銳漢軍勢如破竹,接連攻克多個部落、國家,漢軍的兵鋒一舉跨過蔥嶺,而後一路高歌猛進,如入無人之境。
不過朝廷的軍費開支與日俱增,這場西征大戰因為距離太過遙遠,產生的軍費幾乎相當於此前北疆數場大戰之和!
不過天子劉洵依然不為所動,不但責令財政部增加軍費,還詔令戶部調集民夫,從民間雇傭商隊為大軍轉運物資,一場大戰開始打響。
入冬之前,天子劉洵終於收到了期盼已久的捷報:二十多萬漢軍將士抵達後世鹹海岸邊,並且使用數萬俘虜在鹹海邊修築城池,是為西極城!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