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馬台都城。
卑彌唿一臉駭然的看著一眾臣屬,等待著眾人的迴答。
可是等了許久,竟然沒有一個人迴話。
“大漢帝國的兵馬就在海上,大漢的使者就在城內,我邪馬台究竟要如何迴複大漢使者!”
一名年老長者歎了一口氣,說道:“啟稟上尊,大漢強大,不是我邪馬台能夠抗衡的,光是海上的幾十艘高如大山的戰艦,就已經能夠擊敗整個倭地之國了!所以……”
卑彌唿的雙手緊緊的揪著衣角,臉色極其難看:“這麽說,我邪馬台就要淪為大漢的臣屬之地了,那將來……”
那年老長者乃是邪馬台國的番長,負責國內的一切政務,就相當於大漢帝國的內閣首輔。
此時番長顫抖著說道:“上尊要知道,眼下的關口過不去的話,我邪馬台也就沒有什麽將來了!”
卑彌唿此時已經低聲哭泣起來,一眾臣屬紛紛掩麵而泣。
就在這時,殿室外麵一陣喧嘩,隻見一名大漢使者手持節杖大步闖了進來,向海軍部尚書楊輔稟報情況的探子也跟在旁邊。
幾名邪馬台的守衛大聲阻攔著,卻沒有一個人膽敢上前拉扯。
“卑彌唿殿下,我大漢的國書已經送達一整天時間了,為何還不給出迴複!”
卑彌唿緊張的站了起來,說道:“希望天朝上國使者息怒,我邪馬台國小貧瘠,上國的條件太過……,我們需要商議一番。”
探子在旁邊小聲翻譯了一邊,使者冷笑著說道:“看來卑彌唿還沒有看清楚局勢!此番是我大漢帝國對邪馬台發號施令,並不是與你們相商,明白嗎?”
卑彌唿頹然的坐到地上,周圍一眾臣屬都哭出了聲,而殿室外麵還不時傳來士兵為避免受辱而自盡的聲音。
大漢使者見狀臉上沒有絲毫的憐憫,說道:“今日是最後一天,希望卑彌唿好自為之!”
說完,大漢使者轉身便走。
邪馬台外海。
司隸號戰列艦上,海軍部尚書楊輔正在與幾名分艦隊將領議事。
其中一人不無擔憂的說道:“大人,此番咱們提出的條件是不是太過苛刻了?”
“……允許大漢帝國在邪馬台國任一地點修築要塞、並且駐軍……”
“……允許大漢帝國商賈自由往來,可以在邪馬台國全境開辦商社和工坊,邪馬台國府衙不得幹涉……”
“……大漢帝國之商賈、士兵、百姓如有違法,邪馬台國無權審判、抓捕、處置……”
“……邪馬台國不得對大漢帝國之商賈、貨物征收賦稅,違者視為劫掠……”
“……邪馬台國允許大漢帝國海軍在國都北側灘塗修築要塞,以便兩國使者往來……”
第二分艦隊將領有些擔憂的說道:“這邪馬台國雖然貧弱尚未開化,但是在倭國之地也算是第一強國,其國人口上百萬、兵馬十餘萬,更是可以號令周邊幾十個倭國勢力,一旦卑彌唿下定決心與我軍開戰,也是非常棘手的!”
這也是海軍尚書楊輔心中唯一的一點擔心。
以此番海軍出動的兵力來看,七十九艘強大戰艦完全可以控製所有的海陸,讓邪馬台國的船隻無法出港。
海軍戰艦上隨行的上萬士兵也全部裝備了火銃,再加上七十九艘戰艦上裝備的神機炮和投石機,想要在邪馬台國登陸的話也不是難事。真正困難的是登陸之後的事情。
以邪馬台國的實力,完全可以調動十幾萬的大軍,這樣的兵力數量已經很恐怖了,即便是漢軍也需要出動數萬精銳才能夠保證完勝。
以海軍艦隊隨行的上萬士兵真的可以力壓一國臣服嗎?
不過此時海軍部尚書楊輔已經想明白天子劉洵的畫外音了,就是要將包括邪馬台國在內的所有倭地國家彈壓下去,將這些國家全部變成大漢帝國的附屬之地。
這些國家的人口、兵馬、錢糧、財富全都要為大漢帝國所用,否則的話就必須予以殲滅!
海軍部尚書楊輔沉聲說道:“先看眼下的情況吧。咱們再等一天時間,等到使者迴來之後,便出動海軍陸戰營登陸,先將邪馬台國的國都拿下再說!”
海軍部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按照天子劉洵的設想籌建了一支三萬人馬的海軍陸戰部隊。
這支兵馬平日裏隨船海戰,遇到特殊情況便可以登陸作戰,及時的轉為陸戰部隊。
而後天子劉洵還專門為這支大軍裝備了火器,與河南郡的郡國兵一樣,是大漢帝國中第一批完全火器化的兵馬。
“諾!”
一眾將領齊聲領命。
次日一早,漢軍使者迴到了司隸號戰列艦上,並且帶迴來卑彌唿的迴複。
海軍部尚書楊輔看完之後不由得嘴角一揚,對一眾手下說道:“這邪馬台國還真是有趣啊!”
眾人不明所以,紛紛詢問起來。
“我原本以為咱們提出的條件已經夠苛刻的了,可是沒想到人家卑彌唿竟然照單全收,而且還自己主動增加了好幾條!”
“什麽?”
“這怎麽可能!”
“大人小心其中有詐!”
海軍部尚書楊輔不置可否,隻是將卑彌唿主動增加的條款念了出來:“每年向大漢帝國進獻美女一百名,牲畜一千頭,黃金一百斤。”
“邪馬台國願為大漢帝國藩屬,為大漢帝國鎮守海疆……”
這幾條念完之後,海軍部尚書楊輔說道:“此番出發之前天家曾經叮囑過我,言道:倭地之人對強者卑躬屈膝,猶如奴才侍奉宗主;對弱者卻蠻橫無恥,猶如惡犬噬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眾人都是唏噓不已,萬萬想不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大人,咱們如何應對邪馬台國的迴複?”
海軍部尚書楊輔冷笑一聲,說道:“既然人家主動湊上來找打,那咱們自然要給一些麵子的!”
數日之後,海軍部尚書楊輔將邪馬台國進獻的美女、財貨照單全收,而後留下十艘戰艦、三千名海軍陸戰營士兵駐守在邪馬台國國都以北,並且在此地劃定了區域,將周邊的倭人全部趕走,準備在這裏修築大漢帝國在海外的第一座要塞。
而海軍部尚書楊輔則是率領主力艦隊返航,準備親自向天子劉洵稟報邪馬台國之行的情況。
長安城,未央宮。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航行,海軍部尚書楊輔終於在幽州軍港登岸。
而後,海軍部尚書楊輔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十三天之後抵達了長安城。
天子劉洵在聽完海軍部尚書楊輔的奏報之後,也是微微皺眉。
說實話,天子劉洵沒有想到邪馬台國之行會如此的順利,甚至讓天子劉洵感受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難道說小日~本子在玩韜光養晦的伎倆?”
天子劉洵心中拿不定主意,雖然有心直接將倭地各國徹底掃平,但是卻缺少直接出兵的理由。
此番大漢帝國直接對邪馬台國實行壓製,已經惹得國內不少大臣、大儒為之側目了。
在國內很多人看來,大漢帝國應該秉承正道,如果周邊部落、小國沒有過錯,大漢帝國就不應該持強淩弱,否則就是違背天道。
天子劉洵為了讓海軍部尚書楊輔率領艦隊順利成行,已經和朝中不少守舊大臣爭吵了好幾次,才勉強壓住了國內的反對聲音。
“如果直接強行出兵呢?”
天子劉洵想了一下,便直接搖了搖頭。
天子劉洵明白雖然以自己的權勢完全可以搞“一言堂”,將出兵倭地的詔令直接繞過內閣強行發布給陸軍部和海軍部、財政部。
可是如此一來便會讓朝中上下對現行的國體產生擔憂,也會讓運行了多年的新政政體的製度削弱很多。
如此為了一個小小的倭地而損害現行製度,對於天子劉洵來說確實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天子劉洵微微一歎,說道:“如此,就按照這份協議辦理吧。”
“諾!”
“此事由海軍部全權牽頭,朕會詔令知會內閣的。”
“諾!”
而後,天子劉洵遲疑了一下,說道:“另外海軍部在邪馬台國留守了三千人馬,這樣的兵力還是不夠!海軍部立即抽調兵馬,在邪馬台國至少要駐守兩萬海軍陸戰營兵馬。朕也會詔令陸軍部,從各地抽調郡國兵一萬人馬陸續泛海前往邪馬台國駐守!”
海軍部尚書楊輔聞言有些詫異。
在楊輔看來,邪馬台國可謂是軟弱至極,即便有眾多的人口和充實的兵力,但是天家將海軍陸戰營的駐守兵馬增加到兩萬人馬還嫌不夠,竟然還要另行征調一萬郡國兵?
這樣的兵力如果放在西域,已經可以製衡萬裏疆域了,一個小小的邪馬台國何德何能,可以讓大漢帝國的天子如此重視?
海軍部尚書楊輔猶豫了一下,便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啟奏天家,臣以為將駐軍兵力從三千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為宜,否則朝廷為此擔負的軍費就太過浩大了。一萬五千兵馬加上二十艘左右的戰艦,完全可以碾壓邪馬台國疲弱的軍力。即便戰事不利,我軍也可以從容撤到海上,繼續對邪馬台國的海域進行封鎖,等待援兵趕到……”
天子劉洵聽完很是欣慰,海軍部尚書楊輔在自己的教導下,已經有了初步的海戰意識,已經知道製海權的重要性。
不過針對眼下的情況,天子劉洵還是堅持己見,說道:“愛卿所言很對。隻是具體到邪馬台國,朕還是要告誡海軍部:永遠不要對倭人放鬆警惕,永遠不要對倭人有憐憫之心!軍事上的部署,一定要做到完備,寧可用力過猛,也不可輕敵浪戰!”
“諾!”
海軍部尚書楊輔眼見如此便不再規勸,隻是問道:“天家,邪馬台國進貢的眾多美女如何處置?”
天子劉洵冷聲說道:“全部拉去礦山開礦,不得走脫一個!”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
卑彌唿一臉駭然的看著一眾臣屬,等待著眾人的迴答。
可是等了許久,竟然沒有一個人迴話。
“大漢帝國的兵馬就在海上,大漢的使者就在城內,我邪馬台究竟要如何迴複大漢使者!”
一名年老長者歎了一口氣,說道:“啟稟上尊,大漢強大,不是我邪馬台能夠抗衡的,光是海上的幾十艘高如大山的戰艦,就已經能夠擊敗整個倭地之國了!所以……”
卑彌唿的雙手緊緊的揪著衣角,臉色極其難看:“這麽說,我邪馬台就要淪為大漢的臣屬之地了,那將來……”
那年老長者乃是邪馬台國的番長,負責國內的一切政務,就相當於大漢帝國的內閣首輔。
此時番長顫抖著說道:“上尊要知道,眼下的關口過不去的話,我邪馬台也就沒有什麽將來了!”
卑彌唿此時已經低聲哭泣起來,一眾臣屬紛紛掩麵而泣。
就在這時,殿室外麵一陣喧嘩,隻見一名大漢使者手持節杖大步闖了進來,向海軍部尚書楊輔稟報情況的探子也跟在旁邊。
幾名邪馬台的守衛大聲阻攔著,卻沒有一個人膽敢上前拉扯。
“卑彌唿殿下,我大漢的國書已經送達一整天時間了,為何還不給出迴複!”
卑彌唿緊張的站了起來,說道:“希望天朝上國使者息怒,我邪馬台國小貧瘠,上國的條件太過……,我們需要商議一番。”
探子在旁邊小聲翻譯了一邊,使者冷笑著說道:“看來卑彌唿還沒有看清楚局勢!此番是我大漢帝國對邪馬台發號施令,並不是與你們相商,明白嗎?”
卑彌唿頹然的坐到地上,周圍一眾臣屬都哭出了聲,而殿室外麵還不時傳來士兵為避免受辱而自盡的聲音。
大漢使者見狀臉上沒有絲毫的憐憫,說道:“今日是最後一天,希望卑彌唿好自為之!”
說完,大漢使者轉身便走。
邪馬台外海。
司隸號戰列艦上,海軍部尚書楊輔正在與幾名分艦隊將領議事。
其中一人不無擔憂的說道:“大人,此番咱們提出的條件是不是太過苛刻了?”
“……允許大漢帝國在邪馬台國任一地點修築要塞、並且駐軍……”
“……允許大漢帝國商賈自由往來,可以在邪馬台國全境開辦商社和工坊,邪馬台國府衙不得幹涉……”
“……大漢帝國之商賈、士兵、百姓如有違法,邪馬台國無權審判、抓捕、處置……”
“……邪馬台國不得對大漢帝國之商賈、貨物征收賦稅,違者視為劫掠……”
“……邪馬台國允許大漢帝國海軍在國都北側灘塗修築要塞,以便兩國使者往來……”
第二分艦隊將領有些擔憂的說道:“這邪馬台國雖然貧弱尚未開化,但是在倭國之地也算是第一強國,其國人口上百萬、兵馬十餘萬,更是可以號令周邊幾十個倭國勢力,一旦卑彌唿下定決心與我軍開戰,也是非常棘手的!”
這也是海軍尚書楊輔心中唯一的一點擔心。
以此番海軍出動的兵力來看,七十九艘強大戰艦完全可以控製所有的海陸,讓邪馬台國的船隻無法出港。
海軍戰艦上隨行的上萬士兵也全部裝備了火銃,再加上七十九艘戰艦上裝備的神機炮和投石機,想要在邪馬台國登陸的話也不是難事。真正困難的是登陸之後的事情。
以邪馬台國的實力,完全可以調動十幾萬的大軍,這樣的兵力數量已經很恐怖了,即便是漢軍也需要出動數萬精銳才能夠保證完勝。
以海軍艦隊隨行的上萬士兵真的可以力壓一國臣服嗎?
不過此時海軍部尚書楊輔已經想明白天子劉洵的畫外音了,就是要將包括邪馬台國在內的所有倭地國家彈壓下去,將這些國家全部變成大漢帝國的附屬之地。
這些國家的人口、兵馬、錢糧、財富全都要為大漢帝國所用,否則的話就必須予以殲滅!
海軍部尚書楊輔沉聲說道:“先看眼下的情況吧。咱們再等一天時間,等到使者迴來之後,便出動海軍陸戰營登陸,先將邪馬台國的國都拿下再說!”
海軍部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按照天子劉洵的設想籌建了一支三萬人馬的海軍陸戰部隊。
這支兵馬平日裏隨船海戰,遇到特殊情況便可以登陸作戰,及時的轉為陸戰部隊。
而後天子劉洵還專門為這支大軍裝備了火器,與河南郡的郡國兵一樣,是大漢帝國中第一批完全火器化的兵馬。
“諾!”
一眾將領齊聲領命。
次日一早,漢軍使者迴到了司隸號戰列艦上,並且帶迴來卑彌唿的迴複。
海軍部尚書楊輔看完之後不由得嘴角一揚,對一眾手下說道:“這邪馬台國還真是有趣啊!”
眾人不明所以,紛紛詢問起來。
“我原本以為咱們提出的條件已經夠苛刻的了,可是沒想到人家卑彌唿竟然照單全收,而且還自己主動增加了好幾條!”
“什麽?”
“這怎麽可能!”
“大人小心其中有詐!”
海軍部尚書楊輔不置可否,隻是將卑彌唿主動增加的條款念了出來:“每年向大漢帝國進獻美女一百名,牲畜一千頭,黃金一百斤。”
“邪馬台國願為大漢帝國藩屬,為大漢帝國鎮守海疆……”
這幾條念完之後,海軍部尚書楊輔說道:“此番出發之前天家曾經叮囑過我,言道:倭地之人對強者卑躬屈膝,猶如奴才侍奉宗主;對弱者卻蠻橫無恥,猶如惡犬噬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眾人都是唏噓不已,萬萬想不到世間竟然還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大人,咱們如何應對邪馬台國的迴複?”
海軍部尚書楊輔冷笑一聲,說道:“既然人家主動湊上來找打,那咱們自然要給一些麵子的!”
數日之後,海軍部尚書楊輔將邪馬台國進獻的美女、財貨照單全收,而後留下十艘戰艦、三千名海軍陸戰營士兵駐守在邪馬台國國都以北,並且在此地劃定了區域,將周邊的倭人全部趕走,準備在這裏修築大漢帝國在海外的第一座要塞。
而海軍部尚書楊輔則是率領主力艦隊返航,準備親自向天子劉洵稟報邪馬台國之行的情況。
長安城,未央宮。
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航行,海軍部尚書楊輔終於在幽州軍港登岸。
而後,海軍部尚書楊輔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十三天之後抵達了長安城。
天子劉洵在聽完海軍部尚書楊輔的奏報之後,也是微微皺眉。
說實話,天子劉洵沒有想到邪馬台國之行會如此的順利,甚至讓天子劉洵感受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難道說小日~本子在玩韜光養晦的伎倆?”
天子劉洵心中拿不定主意,雖然有心直接將倭地各國徹底掃平,但是卻缺少直接出兵的理由。
此番大漢帝國直接對邪馬台國實行壓製,已經惹得國內不少大臣、大儒為之側目了。
在國內很多人看來,大漢帝國應該秉承正道,如果周邊部落、小國沒有過錯,大漢帝國就不應該持強淩弱,否則就是違背天道。
天子劉洵為了讓海軍部尚書楊輔率領艦隊順利成行,已經和朝中不少守舊大臣爭吵了好幾次,才勉強壓住了國內的反對聲音。
“如果直接強行出兵呢?”
天子劉洵想了一下,便直接搖了搖頭。
天子劉洵明白雖然以自己的權勢完全可以搞“一言堂”,將出兵倭地的詔令直接繞過內閣強行發布給陸軍部和海軍部、財政部。
可是如此一來便會讓朝中上下對現行的國體產生擔憂,也會讓運行了多年的新政政體的製度削弱很多。
如此為了一個小小的倭地而損害現行製度,對於天子劉洵來說確實是有些得不償失了。
天子劉洵微微一歎,說道:“如此,就按照這份協議辦理吧。”
“諾!”
“此事由海軍部全權牽頭,朕會詔令知會內閣的。”
“諾!”
而後,天子劉洵遲疑了一下,說道:“另外海軍部在邪馬台國留守了三千人馬,這樣的兵力還是不夠!海軍部立即抽調兵馬,在邪馬台國至少要駐守兩萬海軍陸戰營兵馬。朕也會詔令陸軍部,從各地抽調郡國兵一萬人馬陸續泛海前往邪馬台國駐守!”
海軍部尚書楊輔聞言有些詫異。
在楊輔看來,邪馬台國可謂是軟弱至極,即便有眾多的人口和充實的兵力,但是天家將海軍陸戰營的駐守兵馬增加到兩萬人馬還嫌不夠,竟然還要另行征調一萬郡國兵?
這樣的兵力如果放在西域,已經可以製衡萬裏疆域了,一個小小的邪馬台國何德何能,可以讓大漢帝國的天子如此重視?
海軍部尚書楊輔猶豫了一下,便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啟奏天家,臣以為將駐軍兵力從三千人增加到一萬五千人為宜,否則朝廷為此擔負的軍費就太過浩大了。一萬五千兵馬加上二十艘左右的戰艦,完全可以碾壓邪馬台國疲弱的軍力。即便戰事不利,我軍也可以從容撤到海上,繼續對邪馬台國的海域進行封鎖,等待援兵趕到……”
天子劉洵聽完很是欣慰,海軍部尚書楊輔在自己的教導下,已經有了初步的海戰意識,已經知道製海權的重要性。
不過針對眼下的情況,天子劉洵還是堅持己見,說道:“愛卿所言很對。隻是具體到邪馬台國,朕還是要告誡海軍部:永遠不要對倭人放鬆警惕,永遠不要對倭人有憐憫之心!軍事上的部署,一定要做到完備,寧可用力過猛,也不可輕敵浪戰!”
“諾!”
海軍部尚書楊輔眼見如此便不再規勸,隻是問道:“天家,邪馬台國進貢的眾多美女如何處置?”
天子劉洵冷聲說道:“全部拉去礦山開礦,不得走脫一個!”
:。:
頂點地址:
移動端: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