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漢海軍學院和大漢海軍技術學院已經全部建造完成,並且已經招收了一大批學員,正在緊張的授課之中。
與此同時,大漢海軍將士的整編工作也進展順利,目前已經有六批海軍將士整編完畢,全部被分散安頓到各支艦隊之中。
其中,幽州艦隊和揚州艦隊是天子劉洵欽定的重點建設艦隊,已經整編完畢的六批海軍將士優先補充進這兩支艦隊之中。
而此時各地造船廠改造、新建的戰艦,也同樣是優先在幽州艦隊和揚州艦隊之中服役。
至於山東艦隊和珠崖艦隊則是徇情補充兵力和戰艦,隻要暫時可以維護山東和南方海域的安靖便可,暫時不需要這兩支艦隊有多大的戰力,畢竟此時大漢帝國周邊部落、國家的海上力量還非常弱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兩支艦隊隻需要維護來往商船的秩序便可。
此時,在兵部尚書史曾呈上來的奏章中顯示,大漢各沿海郡國陸續興建的海軍類工坊,已經進入了完工的高峰期,各地郡國之中積極備考海軍學院的人才也是趨之若鶩。
自從天子劉洵定下海軍的兩所學院也並入會試製,每次會試舉行都要專門開設海軍科目,供各地郡國的人才報考之後,民間備考海軍兩所學院的熱潮便沒有停歇過,反而呈現出越來越熱門的態勢。
對此天子劉洵非常滿意,畢竟這股風潮是自己一手推動起來的,也許大漢帝國可以借助這股風潮走向海洋,漢民族的未來也許會就此發生轉折,從專注於陸地轉變為海陸並舉!
看過兵部尚書史曾的奏章之後,天子劉洵便詔令中書省,命中書省聯絡各地郡國,選拔當地有才幹的航海人才和造船人才入長安城,天子劉洵準備在未央宮明台召見這些人才,借此向天下人展示朝廷珍惜海事人才的決心,以便將這股風潮維持下去。
中書令魏相不敢怠慢,急忙擬定詔令,沒過多久便詔令各地郡國,一時間天下人為之雀躍,無數海事人才為之歡唿。
各地郡國紛紛開始選拔人才,隻過了十幾天的時間,各地郡國便選拔了上百名海事人才。這些人才有的擅長造船工藝,有的擅長航海駕船,有的擅長觀望星座、辨別方向,都是當地首屈一指的海事人才。
就在中書省頒布詔令一個月之後,這上百名各地郡國選拔出來的海事人才聚集長安城,在京兆尹趙廣漢的統一安排下,全部入未央宮,在明台得到了天子劉洵的召見。
這上百名人才全部都是白身,平日裏連當地的縣衙和郡府都沒有進去過,如今卻進入了天下聞名、巍峨壯麗的未央宮,足以讓這些人才激動得癲狂起來。
而當天子劉洵出現在這上百名海事人才麵前的時候,這些海事人才更是恨不得歡唿起來,要不是顧及著禮儀和等級秩序,顧及這上百名海事人才都要衝上去痛哭流涕了。
天子劉洵見狀也很高興,雖然此時的大漢帝國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海帝國,但是偌大的大漢帝國之中,也有著數量非常可觀的航海人才,而且這些航海人才在此時的世界上還是頂尖的存在。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天子劉洵的一座寶庫,已經算是上天的一大饋贈了!
天子劉洵聽完中常侍耿國的介紹之後,知道了這些人才大部分是從山東、揚州等地趕來的,一小部分是從幽州等地趕來的。
而後,天子劉洵和顏悅色的對眾人勉勵了一番,鼓勵眾人再接再厲,為大漢帝國的航海事業添磚加瓦。
能夠當麵接受大漢天子的勉勵,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隻見這上百名航海人才紛紛叩拜在地,恨不得為了大漢帝國而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接著,天子劉洵下詔在明台賜宴,宴請這上百名航海人才。
在席間,天子劉洵專門挑選了一些精通於造船技術的百工,笑著與這些百工詢問了一下此時的造船技術。
被天子劉洵問起的百工都很激動,紛紛將自己最為拿手和擅長的造船技術講了出來。
這些百工起初還擔心天子劉洵聽不明白自己所說的意思,特意用一些比較通俗的話語來描述自己的技術。
可是誰成想,天子劉洵對於此時大漢的造船技術很是熟悉,甚至還能說出不少造船的專業術語,讓在場的所有百工為之驚歎,同時更為天子劉洵的睿智而感到折服。
接著,天子劉洵還專門提出了自己對於此時造船技術的改良意見,那就是使用風帆來取代船槳,並且還提出了水密隔艙的概念!
首先便是風帆技術,華夏的風帆航海技術是從商周時期開始的,到了此時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風帆技術,並被運用於遠洋航海。
不過此時大漢帝國海船的風帆是固定帆,即把帆固定在一根桅杆上。這種帆存在明顯的缺點,就是隻能接受順風,即來自船尾的風,如果是逆風,幾乎無法行船,隻能依靠船槳用人力推動。
隨意,天子劉洵針對此缺點,便提出將固定帆改進為活動帆,用繩索把帆係在桅杆上。這樣不僅方便了帆的升降,還能根據風向來操縱繩索,改變風帆受風麵的朝向。活動帆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帆的受風效率,除無風的狀態外,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推進力。
另外此時海船的風帆基本上都是由植物葉或竹篾編織而成,叫做硬帆。為了使風帆更加牢固,天子劉洵提出是否可以改進船帆的織造技術,采用平行式風帆,即在帆麵的水平方向,每隔一定間距安裝一根竹條,從而構成一個平行的骨架。
如此一來,在縱帆上安裝許多橫向的帆竹後,當風帆遭到不同方向的風吹襲時,橫向的帆竹能夠使風帆較為穩定,形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不易卷折;而當風力與帆呈某一小角度並向帆吹襲時,硬帆會產生很大的垂直於風向的升力,升力在船舶前進方向產生了分力,從而成為推動船舶前行的動力。
在場的眾多百工聞言都是對天子劉洵的提議讚不絕口,認為如果真的能夠改良海船的風帆,那大漢帝國的海船駕駛技術將會出現一個質的飛躍,從此以後大漢帝國的海船便可以不必太過依靠風向來航行,而是可以借助不同方向的風力。
一同赴宴陪同的百工部尚書楊墨和海事司諸官吏更是驚歎不已,眾人沒想到天子劉洵竟然對航海技術還如此精通,那還有什麽是天子劉洵不知道的?
就在眾人沒迴過神的時候,天子劉洵便又拋出了一個“重磅”技術:水密隔艙!
水密隔艙也叫做水密艙室或防水艙,是海船的安全結構設計,其位於船體內,是船身內部經水密艙壁所區隔劃出的多間獨立艙室。
華夏關於水密隔艙的記載最早見於梁(南朝)《宋書》關於“八艚艦“的記載。當船舶遭遇意外使船艙少部分破損進水時,其他尚未受波及的水密隔艙則還能提供船舶浮力,減緩立即下沉的風險。
後來到了唐代,水密隔艙的技術便趨於成熟,到了宋代之後華夏的海船、甚至是一些比較龐大的江船都開始普遍使用水密隔艙技術。
水密隔艙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船隻航行的安全性,可以讓船隻在破損的時候依舊可以繼續航行,而且隔斷開的艙室也便於管理,可以用於不同的分區。
還有一點,水密隔艙的修建,由於艙板與船殼緊密相連,還起到了加固船體的作用,不但增加了船隻整體的橫向強度,而且還取代了加設船隻肋骨的工藝,使造船工藝得以簡化,大大降低了船隻的建造成本、縮短了船隻的建造時間。
天子劉洵係統闡述了水密隔艙的技術,此時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經被鎮住了,特別是那些造船百工,還有百工部尚書楊墨和海事司的諸位官吏,都已經被天子劉洵那天馬行空一般的想法所鎮服。
此時,百工部尚書楊墨激動的拱手說道:“天家此論非凡絕倫!臣等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完,百工部尚書楊墨便奏請,將水密隔艙和風帆技術列為朝廷絕密技術,同時由百工部牽頭,立即在海事司設立項目部加以研究,爭取早日投入使用。
天子劉洵自然讚同,當即對百工部尚書楊墨說道:“此事便交給百工部負責了,愛卿便要全力以赴了!”
“諾!”
而後,酒宴的氣氛越發的熱烈起來,天子劉洵的心情也是大好,不斷與百官和上百海事人才把酒言歡。
忽然,中常侍耿國接到了一名兵部侍郎送來的題本,看過封麵的題目之後臉色微微一變,急忙湊到天子劉洵的身旁,小聲說了幾句,將那冊題本呈給了天子劉洵。
天子劉洵不動聲色的看了看在場眾人,而後小聲對中常侍耿國說道:“立即命兵部尚書史曾和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去麒麟殿,朕一會兒便去!”
與此同時,大漢海軍將士的整編工作也進展順利,目前已經有六批海軍將士整編完畢,全部被分散安頓到各支艦隊之中。
其中,幽州艦隊和揚州艦隊是天子劉洵欽定的重點建設艦隊,已經整編完畢的六批海軍將士優先補充進這兩支艦隊之中。
而此時各地造船廠改造、新建的戰艦,也同樣是優先在幽州艦隊和揚州艦隊之中服役。
至於山東艦隊和珠崖艦隊則是徇情補充兵力和戰艦,隻要暫時可以維護山東和南方海域的安靖便可,暫時不需要這兩支艦隊有多大的戰力,畢竟此時大漢帝國周邊部落、國家的海上力量還非常弱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兩支艦隊隻需要維護來往商船的秩序便可。
此時,在兵部尚書史曾呈上來的奏章中顯示,大漢各沿海郡國陸續興建的海軍類工坊,已經進入了完工的高峰期,各地郡國之中積極備考海軍學院的人才也是趨之若鶩。
自從天子劉洵定下海軍的兩所學院也並入會試製,每次會試舉行都要專門開設海軍科目,供各地郡國的人才報考之後,民間備考海軍兩所學院的熱潮便沒有停歇過,反而呈現出越來越熱門的態勢。
對此天子劉洵非常滿意,畢竟這股風潮是自己一手推動起來的,也許大漢帝國可以借助這股風潮走向海洋,漢民族的未來也許會就此發生轉折,從專注於陸地轉變為海陸並舉!
看過兵部尚書史曾的奏章之後,天子劉洵便詔令中書省,命中書省聯絡各地郡國,選拔當地有才幹的航海人才和造船人才入長安城,天子劉洵準備在未央宮明台召見這些人才,借此向天下人展示朝廷珍惜海事人才的決心,以便將這股風潮維持下去。
中書令魏相不敢怠慢,急忙擬定詔令,沒過多久便詔令各地郡國,一時間天下人為之雀躍,無數海事人才為之歡唿。
各地郡國紛紛開始選拔人才,隻過了十幾天的時間,各地郡國便選拔了上百名海事人才。這些人才有的擅長造船工藝,有的擅長航海駕船,有的擅長觀望星座、辨別方向,都是當地首屈一指的海事人才。
就在中書省頒布詔令一個月之後,這上百名各地郡國選拔出來的海事人才聚集長安城,在京兆尹趙廣漢的統一安排下,全部入未央宮,在明台得到了天子劉洵的召見。
這上百名人才全部都是白身,平日裏連當地的縣衙和郡府都沒有進去過,如今卻進入了天下聞名、巍峨壯麗的未央宮,足以讓這些人才激動得癲狂起來。
而當天子劉洵出現在這上百名海事人才麵前的時候,這些海事人才更是恨不得歡唿起來,要不是顧及著禮儀和等級秩序,顧及這上百名海事人才都要衝上去痛哭流涕了。
天子劉洵見狀也很高興,雖然此時的大漢帝國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航海帝國,但是偌大的大漢帝國之中,也有著數量非常可觀的航海人才,而且這些航海人才在此時的世界上還是頂尖的存在。這樣的情況,基本上就是天子劉洵的一座寶庫,已經算是上天的一大饋贈了!
天子劉洵聽完中常侍耿國的介紹之後,知道了這些人才大部分是從山東、揚州等地趕來的,一小部分是從幽州等地趕來的。
而後,天子劉洵和顏悅色的對眾人勉勵了一番,鼓勵眾人再接再厲,為大漢帝國的航海事業添磚加瓦。
能夠當麵接受大漢天子的勉勵,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隻見這上百名航海人才紛紛叩拜在地,恨不得為了大漢帝國而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接著,天子劉洵下詔在明台賜宴,宴請這上百名航海人才。
在席間,天子劉洵專門挑選了一些精通於造船技術的百工,笑著與這些百工詢問了一下此時的造船技術。
被天子劉洵問起的百工都很激動,紛紛將自己最為拿手和擅長的造船技術講了出來。
這些百工起初還擔心天子劉洵聽不明白自己所說的意思,特意用一些比較通俗的話語來描述自己的技術。
可是誰成想,天子劉洵對於此時大漢的造船技術很是熟悉,甚至還能說出不少造船的專業術語,讓在場的所有百工為之驚歎,同時更為天子劉洵的睿智而感到折服。
接著,天子劉洵還專門提出了自己對於此時造船技術的改良意見,那就是使用風帆來取代船槳,並且還提出了水密隔艙的概念!
首先便是風帆技術,華夏的風帆航海技術是從商周時期開始的,到了此時已經發展較為成熟的風帆技術,並被運用於遠洋航海。
不過此時大漢帝國海船的風帆是固定帆,即把帆固定在一根桅杆上。這種帆存在明顯的缺點,就是隻能接受順風,即來自船尾的風,如果是逆風,幾乎無法行船,隻能依靠船槳用人力推動。
隨意,天子劉洵針對此缺點,便提出將固定帆改進為活動帆,用繩索把帆係在桅杆上。這樣不僅方便了帆的升降,還能根據風向來操縱繩索,改變風帆受風麵的朝向。活動帆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帆的受風效率,除無風的狀態外,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推進力。
另外此時海船的風帆基本上都是由植物葉或竹篾編織而成,叫做硬帆。為了使風帆更加牢固,天子劉洵提出是否可以改進船帆的織造技術,采用平行式風帆,即在帆麵的水平方向,每隔一定間距安裝一根竹條,從而構成一個平行的骨架。
如此一來,在縱帆上安裝許多橫向的帆竹後,當風帆遭到不同方向的風吹襲時,橫向的帆竹能夠使風帆較為穩定,形狀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不易卷折;而當風力與帆呈某一小角度並向帆吹襲時,硬帆會產生很大的垂直於風向的升力,升力在船舶前進方向產生了分力,從而成為推動船舶前行的動力。
在場的眾多百工聞言都是對天子劉洵的提議讚不絕口,認為如果真的能夠改良海船的風帆,那大漢帝國的海船駕駛技術將會出現一個質的飛躍,從此以後大漢帝國的海船便可以不必太過依靠風向來航行,而是可以借助不同方向的風力。
一同赴宴陪同的百工部尚書楊墨和海事司諸官吏更是驚歎不已,眾人沒想到天子劉洵竟然對航海技術還如此精通,那還有什麽是天子劉洵不知道的?
就在眾人沒迴過神的時候,天子劉洵便又拋出了一個“重磅”技術:水密隔艙!
水密隔艙也叫做水密艙室或防水艙,是海船的安全結構設計,其位於船體內,是船身內部經水密艙壁所區隔劃出的多間獨立艙室。
華夏關於水密隔艙的記載最早見於梁(南朝)《宋書》關於“八艚艦“的記載。當船舶遭遇意外使船艙少部分破損進水時,其他尚未受波及的水密隔艙則還能提供船舶浮力,減緩立即下沉的風險。
後來到了唐代,水密隔艙的技術便趨於成熟,到了宋代之後華夏的海船、甚至是一些比較龐大的江船都開始普遍使用水密隔艙技術。
水密隔艙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船隻航行的安全性,可以讓船隻在破損的時候依舊可以繼續航行,而且隔斷開的艙室也便於管理,可以用於不同的分區。
還有一點,水密隔艙的修建,由於艙板與船殼緊密相連,還起到了加固船體的作用,不但增加了船隻整體的橫向強度,而且還取代了加設船隻肋骨的工藝,使造船工藝得以簡化,大大降低了船隻的建造成本、縮短了船隻的建造時間。
天子劉洵係統闡述了水密隔艙的技術,此時在座的所有人都已經被鎮住了,特別是那些造船百工,還有百工部尚書楊墨和海事司的諸位官吏,都已經被天子劉洵那天馬行空一般的想法所鎮服。
此時,百工部尚書楊墨激動的拱手說道:“天家此論非凡絕倫!臣等佩服得五體投地!”
說完,百工部尚書楊墨便奏請,將水密隔艙和風帆技術列為朝廷絕密技術,同時由百工部牽頭,立即在海事司設立項目部加以研究,爭取早日投入使用。
天子劉洵自然讚同,當即對百工部尚書楊墨說道:“此事便交給百工部負責了,愛卿便要全力以赴了!”
“諾!”
而後,酒宴的氣氛越發的熱烈起來,天子劉洵的心情也是大好,不斷與百官和上百海事人才把酒言歡。
忽然,中常侍耿國接到了一名兵部侍郎送來的題本,看過封麵的題目之後臉色微微一變,急忙湊到天子劉洵的身旁,小聲說了幾句,將那冊題本呈給了天子劉洵。
天子劉洵不動聲色的看了看在場眾人,而後小聲對中常侍耿國說道:“立即命兵部尚書史曾和大司馬、富平侯張安世去麒麟殿,朕一會兒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