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西南局勢日益嚴峻,根據兵部的奏報,各羌人部落的騷擾行動越發的頻繁,甚至很有些肆無忌憚的做派,羌人的散兵開始出現在護羌城等地的郊外。
紅翎快馬將急報送到長安城的時候,天子劉洵正在聽取兵部尚書史曾關於軍工產業鏈的奏報。
忽然聽聞羌人的異動加劇,天子劉洵不由得眉頭緊鎖,對兵部尚書史曾說道:“看來時不我待啊!”
兵部尚書史曾拱手說道:“啟奏天家,眼下軍工司各項目已經全麵推進,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沒有到出成果的時候啊!”
天子劉洵說道:“朕知道!隻是軍工司的研發速度要加快了!”
“加快?”
天子劉洵想了一下,說道:“過幾日,朕會派人給軍工司送去一些火器圖樣,軍工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進行試研製。眼下西南方向大戰在即,如果此番可以趕上時機,可以極大的減輕我漢軍將士的傷亡,節省國家的負擔!”
兵部尚書史曾隻覺得心中壓力巨大,不過還是拱手說道;“臣明白了!請天家放心,臣一定會盡力的!”
“不過愛卿也不要太有壓力,如果軍工司那邊的進展實在趕不及的話,也不必勉強!”
入夜時分,天子劉洵便開始在寢宮內秉燭沉思。
按照天子劉洵的意思,最好的情況便是軍工司能夠研發出後世明代的鳥銃、密魯銃、迅雷銃等大殺器。但是天子劉洵的心中也很清楚,以此時大漢帝國的科技水平與手工業水平,根本不可能研發出如此成熟的火器,這隻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所以,天子劉洵從實際情況出發,將大漢帝國第一款火器定位在“能用”、“可靠”、“技術含量低”這三個要素上。
於是,天子劉洵在紙上寫下了火箭二字,這對於眼下的大漢帝國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真正存在的困難便是裝藥量和製造成本問題。
不過在漢軍遠程殺傷力非常客觀的情況下,區區火箭的實際價值就大打折扣了,畢竟火箭也隻是加上一些火藥推進的箭矢而已,以漢軍現有的弩炮、強弓硬弩,根本沒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發火箭。
如果是後世神機炮那樣的“火箭車”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隻是這其中涉及的技術難關,一點也不必研發火銃簡單,在短時間內是不用再想這些了。
思前想後許久,天子劉洵忽然想到了後世宋代,可以說華夏的火器成建製、成規模的使用,就是在宋代!
而宋代火器的一個開創之舉,便是發明創造了突火槍。突火槍可是後世公認的槍械“始祖”!
後世宋理宗開慶元年,宋軍將領陳規在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首先製作使用。這種槍的槍管是用長竹竿製成的。使用時,需兩人協作,將火藥裝入管內,一人持槍,一人點火,靠噴射出來的火焰燒敵人或焚毀敵人的攻城器械。
突火槍用粗竹筒製成,槍內裝有‘子窠’,就是原始的子彈。火藥點燃後產生強大的氣體壓力。把‘子窠’射出去。突火槍開創了管狀火器發射彈丸的先聲,將燃燒性火器過渡到了管形射擊火器,可以說將火藥的威力發揮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天子劉洵一麵迴憶著後世的一些關於突火槍的資料,一麵開始繪製突火槍的圖樣。
在天子劉洵的筆下,突火槍的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有一個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發射時以木棍拄地,一手手扶管身,一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後,射出碎石或者彈丸。
另據《金史》記載,後來金軍在作戰中使用過飛火槍,這種槍噴出的火焰達十幾丈遠。還有在壽春府(今安徽省壽縣)又有人創製了一種突火槍。其槍管是用巨竹做成的。射擊時,裏麵裝上火藥,然後安上“子巢”,火藥點燃後發生爆炸和噴射火焰,火藥燃燒後產生的氣體推力把“子巢”射出,以擊傷敵軍人馬。據說,其聲音可以傳至150步。
此時天子劉洵繪製的圖樣上突火槍的子窠就是鐵砂、碎瓷片、石子、火藥等的混合物。從某種意義上理解,天子劉洵繪製的突火槍就是一種原始的散彈槍。
不過按照天子劉洵的估計,受限於此時大漢帝國的生產技術上的限製,以及眼下火藥的推力相當有限,這種突火槍如果能夠研發出來,其射程也就在百米左右,而且射擊精度和射程比較難以控製。
天子劉洵記得在宋代的時候,因為其槍管為天然竹管,在射擊幾次之後,槍管的竹質部分會因火藥燃燒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甚至直接導致炸膛。到後世元代時,竹製的突火槍逐漸改進為金屬製的火銃。
所以,天子劉洵決定跨過竹管的階段,直接以精鐵製作銃管。突火槍的威力和射程都遠不及後世的鳥銃和密魯銃等火銃,所以對於銃管的要求也相應的降低了一些。天子劉洵估計以現在大漢帝國的冶煉技術,應該可以研發出來。
天子劉洵一直繪製到了深夜時分,手中的圖樣也一改再改,一連改了七稿才最終定了下來。
看著圖樣上略顯粗糙的突火槍樣式,天子劉洵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其實圖樣上的突火槍已經是經過天子劉洵改良的樣式了,不但將銃管由竹製改為鐵質,而且還優化了火藥儲藏室,增加了銃管的厚度和長度,以增加突火槍的威力和射程。
另外,天子劉洵特意增加了“槍托”,以增強漢軍將士發射時的穩定性,提高突火槍的射擊精度。
不過雖然改良了不少,但是圖樣上的火器依然還是突火槍,依然還是需要兩名將士來協作使用,一名將士負責瞄準和射擊,一名將士負責穩定銃身和支架。
另外,這種突火槍的射擊速度很慢,因為這種突火銃裝卸彈藥的步驟注定會很繁瑣。按照天子劉洵的估計,差不多要三到五分鍾才能射擊一發,這樣的速度注定無法形成持續性火力,除非天子劉洵打定主意以絕對的數量來彌補速度上的不足。不過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裝備火器的意義,有這些錢糧,還不如去裝備強弓硬弩和精良鎧甲了。
“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好的開端吧!”
天子劉洵微微一笑,也算是自我安慰了一番。
畢竟這份突火槍圖樣能夠研發出來的話,大漢帝國就算是一隻腳邁進熱兵~器時代了,而且這也算是此時世界上的第一種火器,可以用於實戰的火器!
想到這裏,天子劉洵便覺得熱血沸騰,自己早就夢想著為大漢軍隊裝備火器。雖然此時大漢雄師不論是裝備、兵力、戰力還是組織能力,都是當下世界第一,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也毫不為過。
可是天子劉洵心中明白,這些都是建立在大漢帝國強盛的基礎之上,此時漢軍的裝備和組織能力與同時代的大帝國並沒有代差,還是處於同一時代。
這對於天子劉洵來說,可以說是不能接受的。在天子劉洵的心中,依然夢想著看到漢軍將士手持火器、火炮,以強悍的戰力和裝備,輕而易舉的碾壓所有對手的情景!
而此時研發突火槍,便算是實現這一夢想的第一步吧。
次日,天子劉洵將突火槍的圖樣交給了中常侍耿國,說道:“你親自將這份圖樣送到兵部去,告訴兵部尚書史曾,立即在軍工司建立項目部,盡全力突擊研發這份圖樣上的火器。”
“諾!”
中常侍耿國小心翼翼的接過圖樣,當著天子劉洵的麵,將圖樣裝在了一個木匣子裏,並且用火漆封好。
天子劉洵檢查過後,繼續說道;“告訴兵部尚書史曾,這個項目屬於帝國絕密,是與火藥同等級的絕密!除了他自己和軍工司負責此事的項目部之外,任何人都不得知曉,如有泄露,殺無赦!”
中常侍耿國聞言不由得一愣,而後急忙拱手說道:“仆知曉!”
當日,中常侍耿國在一百名羽林精騎的護衛下,飛馬來到兵部府衙,將突火銃的圖樣和天子劉洵的手詔交給了兵部尚書史曾。
同時,中常侍耿國還將天子劉洵的話原封不動的傳給了兵部尚書史曾:“這份東西可是事關重大,天家對此事極為重視,還望史尚書慎重啊!”
兵部尚書史曾自然明白,拱手謝過中常侍耿國的提醒,當即開始部署研發事宜,並且請中常侍耿國迴去之後代為向天子劉洵稟報此事。
兩日之後,天子劉洵接到兵部尚書史曾的奏報:兵部軍工司已經成立了突火槍研發項目部,兵部已經投入了此時能夠調集的所有人力和物力。
天子劉洵看過這份奏報之後並沒有說什麽,隻是淡定的放在一邊存檔。而此時天子劉洵的手中又拿起一份奏章,隻見上麵赫然寫著:海軍籌建諸事疏!
紅翎快馬將急報送到長安城的時候,天子劉洵正在聽取兵部尚書史曾關於軍工產業鏈的奏報。
忽然聽聞羌人的異動加劇,天子劉洵不由得眉頭緊鎖,對兵部尚書史曾說道:“看來時不我待啊!”
兵部尚書史曾拱手說道:“啟奏天家,眼下軍工司各項目已經全麵推進,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沒有到出成果的時候啊!”
天子劉洵說道:“朕知道!隻是軍工司的研發速度要加快了!”
“加快?”
天子劉洵想了一下,說道:“過幾日,朕會派人給軍工司送去一些火器圖樣,軍工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進行試研製。眼下西南方向大戰在即,如果此番可以趕上時機,可以極大的減輕我漢軍將士的傷亡,節省國家的負擔!”
兵部尚書史曾隻覺得心中壓力巨大,不過還是拱手說道;“臣明白了!請天家放心,臣一定會盡力的!”
“不過愛卿也不要太有壓力,如果軍工司那邊的進展實在趕不及的話,也不必勉強!”
入夜時分,天子劉洵便開始在寢宮內秉燭沉思。
按照天子劉洵的意思,最好的情況便是軍工司能夠研發出後世明代的鳥銃、密魯銃、迅雷銃等大殺器。但是天子劉洵的心中也很清楚,以此時大漢帝國的科技水平與手工業水平,根本不可能研發出如此成熟的火器,這隻能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所以,天子劉洵從實際情況出發,將大漢帝國第一款火器定位在“能用”、“可靠”、“技術含量低”這三個要素上。
於是,天子劉洵在紙上寫下了火箭二字,這對於眼下的大漢帝國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真正存在的困難便是裝藥量和製造成本問題。
不過在漢軍遠程殺傷力非常客觀的情況下,區區火箭的實際價值就大打折扣了,畢竟火箭也隻是加上一些火藥推進的箭矢而已,以漢軍現有的弩炮、強弓硬弩,根本沒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發火箭。
如果是後世神機炮那樣的“火箭車”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隻是這其中涉及的技術難關,一點也不必研發火銃簡單,在短時間內是不用再想這些了。
思前想後許久,天子劉洵忽然想到了後世宋代,可以說華夏的火器成建製、成規模的使用,就是在宋代!
而宋代火器的一個開創之舉,便是發明創造了突火槍。突火槍可是後世公認的槍械“始祖”!
後世宋理宗開慶元年,宋軍將領陳規在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首先製作使用。這種槍的槍管是用長竹竿製成的。使用時,需兩人協作,將火藥裝入管內,一人持槍,一人點火,靠噴射出來的火焰燒敵人或焚毀敵人的攻城器械。
突火槍用粗竹筒製成,槍內裝有‘子窠’,就是原始的子彈。火藥點燃後產生強大的氣體壓力。把‘子窠’射出去。突火槍開創了管狀火器發射彈丸的先聲,將燃燒性火器過渡到了管形射擊火器,可以說將火藥的威力發揮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天子劉洵一麵迴憶著後世的一些關於突火槍的資料,一麵開始繪製突火槍的圖樣。
在天子劉洵的筆下,突火槍的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有一個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發射時以木棍拄地,一手手扶管身,一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後,射出碎石或者彈丸。
另據《金史》記載,後來金軍在作戰中使用過飛火槍,這種槍噴出的火焰達十幾丈遠。還有在壽春府(今安徽省壽縣)又有人創製了一種突火槍。其槍管是用巨竹做成的。射擊時,裏麵裝上火藥,然後安上“子巢”,火藥點燃後發生爆炸和噴射火焰,火藥燃燒後產生的氣體推力把“子巢”射出,以擊傷敵軍人馬。據說,其聲音可以傳至150步。
此時天子劉洵繪製的圖樣上突火槍的子窠就是鐵砂、碎瓷片、石子、火藥等的混合物。從某種意義上理解,天子劉洵繪製的突火槍就是一種原始的散彈槍。
不過按照天子劉洵的估計,受限於此時大漢帝國的生產技術上的限製,以及眼下火藥的推力相當有限,這種突火槍如果能夠研發出來,其射程也就在百米左右,而且射擊精度和射程比較難以控製。
天子劉洵記得在宋代的時候,因為其槍管為天然竹管,在射擊幾次之後,槍管的竹質部分會因火藥燃燒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甚至直接導致炸膛。到後世元代時,竹製的突火槍逐漸改進為金屬製的火銃。
所以,天子劉洵決定跨過竹管的階段,直接以精鐵製作銃管。突火槍的威力和射程都遠不及後世的鳥銃和密魯銃等火銃,所以對於銃管的要求也相應的降低了一些。天子劉洵估計以現在大漢帝國的冶煉技術,應該可以研發出來。
天子劉洵一直繪製到了深夜時分,手中的圖樣也一改再改,一連改了七稿才最終定了下來。
看著圖樣上略顯粗糙的突火槍樣式,天子劉洵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
其實圖樣上的突火槍已經是經過天子劉洵改良的樣式了,不但將銃管由竹製改為鐵質,而且還優化了火藥儲藏室,增加了銃管的厚度和長度,以增加突火槍的威力和射程。
另外,天子劉洵特意增加了“槍托”,以增強漢軍將士發射時的穩定性,提高突火槍的射擊精度。
不過雖然改良了不少,但是圖樣上的火器依然還是突火槍,依然還是需要兩名將士來協作使用,一名將士負責瞄準和射擊,一名將士負責穩定銃身和支架。
另外,這種突火槍的射擊速度很慢,因為這種突火銃裝卸彈藥的步驟注定會很繁瑣。按照天子劉洵的估計,差不多要三到五分鍾才能射擊一發,這樣的速度注定無法形成持續性火力,除非天子劉洵打定主意以絕對的數量來彌補速度上的不足。不過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裝備火器的意義,有這些錢糧,還不如去裝備強弓硬弩和精良鎧甲了。
“不過這也算是一個好的開端吧!”
天子劉洵微微一笑,也算是自我安慰了一番。
畢竟這份突火槍圖樣能夠研發出來的話,大漢帝國就算是一隻腳邁進熱兵~器時代了,而且這也算是此時世界上的第一種火器,可以用於實戰的火器!
想到這裏,天子劉洵便覺得熱血沸騰,自己早就夢想著為大漢軍隊裝備火器。雖然此時大漢雄師不論是裝備、兵力、戰力還是組織能力,都是當下世界第一,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也毫不為過。
可是天子劉洵心中明白,這些都是建立在大漢帝國強盛的基礎之上,此時漢軍的裝備和組織能力與同時代的大帝國並沒有代差,還是處於同一時代。
這對於天子劉洵來說,可以說是不能接受的。在天子劉洵的心中,依然夢想著看到漢軍將士手持火器、火炮,以強悍的戰力和裝備,輕而易舉的碾壓所有對手的情景!
而此時研發突火槍,便算是實現這一夢想的第一步吧。
次日,天子劉洵將突火槍的圖樣交給了中常侍耿國,說道:“你親自將這份圖樣送到兵部去,告訴兵部尚書史曾,立即在軍工司建立項目部,盡全力突擊研發這份圖樣上的火器。”
“諾!”
中常侍耿國小心翼翼的接過圖樣,當著天子劉洵的麵,將圖樣裝在了一個木匣子裏,並且用火漆封好。
天子劉洵檢查過後,繼續說道;“告訴兵部尚書史曾,這個項目屬於帝國絕密,是與火藥同等級的絕密!除了他自己和軍工司負責此事的項目部之外,任何人都不得知曉,如有泄露,殺無赦!”
中常侍耿國聞言不由得一愣,而後急忙拱手說道:“仆知曉!”
當日,中常侍耿國在一百名羽林精騎的護衛下,飛馬來到兵部府衙,將突火銃的圖樣和天子劉洵的手詔交給了兵部尚書史曾。
同時,中常侍耿國還將天子劉洵的話原封不動的傳給了兵部尚書史曾:“這份東西可是事關重大,天家對此事極為重視,還望史尚書慎重啊!”
兵部尚書史曾自然明白,拱手謝過中常侍耿國的提醒,當即開始部署研發事宜,並且請中常侍耿國迴去之後代為向天子劉洵稟報此事。
兩日之後,天子劉洵接到兵部尚書史曾的奏報:兵部軍工司已經成立了突火槍研發項目部,兵部已經投入了此時能夠調集的所有人力和物力。
天子劉洵看過這份奏報之後並沒有說什麽,隻是淡定的放在一邊存檔。而此時天子劉洵的手中又拿起一份奏章,隻見上麵赫然寫著:海軍籌建諸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