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天子劉洵詔令召開朝野大議的詔書已經公布,整個長安城都陷入了沸騰之中,在城內縱橫交錯的長街之上,無數儒生博士、列侯公卿往來奔走,聚集在長安城內的酒肆、街頭討論著孝武皇帝的豐功偉績,如此盛況引得城內百姓爭相圍觀,紛紛迴憶起當年孝武皇帝在朝的盛況,迴憶起當年的金戈鐵馬,當年的鐵血豪情!
不過與城內的盛況不同的是,此時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卻愁雲不展,天子劉洵此舉可謂是給自己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幾番思考下來,霍光已經基本明白了劉洵旨意的意圖,這明顯就是一個陽謀,而且是一個自己無法反駁、也無法阻止的陽謀!
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明明知道天子劉洵是在穩固自己的皇位,明明知道確立了孝武皇帝偉大地位之後,天子劉洵的皇位將徹底穩固下來,就算霍家的權勢再大,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天子出手,朝中將處於一個微妙的穩定局麵,這完全就是無解的。
除非霍光能夠下定決心,將自己幾十年來積累下的忠臣名聲和能臣的聲望徹底打碎,並且霍光還必須將霍家裏裏外外數百口的性命全部壓上,再度廢黜大漢天子。
這個選擇隻是在霍光的腦海中一閃而過,緊接著就被霍光拋棄掉,霍光根本沒想過真的如此做,因為霍光根本無法下定決心,也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對於霍光來說,天子劉洵與之前的昌邑王完全不同,當初昌邑王不斷倒行逆施,一路從封地趕到長安城登基而來,根本沒用霍光出手,昌邑王自己就先將滿朝文武得罪了一遍,弄得長安城內外怨聲載道,幾乎人人都想將昌邑王趕出長安城。
霍光之所以能夠廢黜昌邑王成功,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霍光隻是率先站了出來,幹了滿朝文武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這也是霍光振臂一唿,滿朝文武便群起而追隨的原因。
可是如今的天子劉洵卻完全不同,自天子劉洵登基以來,先是免除了災區百姓的賦稅,獲得了不少臣民百姓的擁護;而後天子劉洵又借用冊立皇後的機會,上演了一出“故劍情深”的戲碼,頓時獲得了群臣的尊敬,聲望提升了不少。
再到後來,天子劉洵為了不讓天下百姓避諱過多,竟然自改名諱,可謂是做了前無古人的事情,此舉更是讓朝中的眾多儒臣為之讚歎,大唿劉洵乃是賢明之君!
再加上天子劉洵自登基以來始終對霍光尊敬非常,並沒有任何爭奪權柄的舉動,也讓滿朝文武大臣驚喜不已,認為劉洵又是一位孝昭皇帝一般的明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霍光想要像廢黜昌邑王那樣貿然動手,別的不說,朝中文武大臣就會有一大部分人站出來反對,甚至整個長安城都會陷入混亂之中。
就算對於霍家勢力的大臣,霍光都沒有絕對的信心保證會追隨自己,至少在霍光看來,光祿大夫丙吉、右將軍富平侯張安世就絕對不會讚同廢黜天子劉洵,甚至連度遼將軍範明友也會反對!
因此,霍光喟然長歎,自己久經朝堂數十年,竟然被少年天子蒙騙住,明明是一位絕世英主,自己竟然還認為人家是能夠任意擺布的傀儡,想起來霍光不禁自嘲的笑了笑!
霍光心中明白,天子劉洵在穩固皇位之後,下一步就是開始向權柄伸手,就算暫時不會與霍家勢力產生大的衝突,但長此以往正麵對決依舊不可避免!
可是霍光卻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反而還必須在此番朝野大議的事情上全力支持天子劉洵,否則自己這個孝武皇帝欽點的顧命大臣,就會在道義上陷入被動,那樣一來是自掘根基!
霍光想來想去也是沒有好的對策,恰巧武衛中郎將霍禹有事前來,眼見霍光愁雲不展,便問道;“父親這是怎麽了?可是為了朝野大議的事情而煩惱?”
霍光眉頭緊鎖的點了點頭,說道:“天家這一手太厲害了,明擺著是朝我霍家來的,可是咱們霍家卻又無法阻止,反而還要全力支持,老夫真是開眼了。如此看來,天家天資聰慧,當真是孝武皇帝的血脈、天子之姿啊!”
霍禹卻並不這麽想,說道;“父親是不是多慮了?天家此番召集朝野大議,不過就是為了彰顯孝武皇帝的文治武功,就算此舉能夠幫助天家穩固地位,但也僅此而已,並不能幫助天家增加任何的權柄,父親又有什麽可煩心的?”
“父親,以我之見,天家此舉肯定是在力圖自保。天家明白我霍家權勢太大,可是又無法抵抗,心中也注定惴惴不安。天家眼見奪權無望,每日生活在我霍家的權柄之下,反倒不如退而求其次,保住天家自己和皇後的安全,所以才會想出這麽一個辦法來!”
霍光看著侃侃而談的霍禹,微微搖了搖頭:自己的這個兒子帶兵打仗很是在行,但是對於朝政而來,就顯得太過稚嫩了!
天子劉洵在地位穩固之後,在得到了朝野大臣和天下臣民的擁護之後,肯定會開始對權柄的爭奪。
統治大漢帝國,操縱萬眾生死!
這樣至高無上的權柄充滿了誘惑,天底下沒有人能抵擋得住,包括霍光自己!
“如果有朝一日我不在了,霍家的這些子孫能敵得過天家嗎?”
想到這裏,霍光頓時感到一陣心悸,這樣的未來霍光不敢想象!
於是,霍光微微皺眉的揮了揮手,止住了霍禹的言論,而後說道:“你記住!不管到了什麽時候,千萬不要小看天家,從此番朝野大議的事情來看,天家的才智遠在你等之上!今後做事要萬分小心,切不可驕縱妄為,凡事都要謹慎、小心!”
霍禹聞言當即一愣,心中卻很是不以為然,在霍禹的認知中,天子劉洵充其量就是孝昭皇帝一般的存在,在霍家權勢的屏障下,天子劉洵不可能會有什麽作為的,怎麽到了父親霍光的嘴裏,天子劉洵突然變成了天縱之資了?
“難道天家還能打敗我霍家?”
霍禹微微皺眉,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霍光看著霍禹的樣子,微微搖了搖頭,此時也無心思再去理會霍禹怎麽想了,而是感慨道:“天家的這個陽謀很是厲害,在老夫看來,可以說是孝武皇帝頒布的推恩令以來,最無解的一個陽謀了!所以,老夫才會說不讓你們小看天家!”
霍禹聽到這裏心中驚駭不已,於是急忙說道:“父親,既然天家如此強悍,咱們不如早日將天家廢黜,如果等到天家的地位穩固下來,我霍家就再沒有這等大好機會了!”
但是讓霍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剛剛說完廢黜天子的提議,立即就被霍光嗬斥住了。
“混賬!”
霍光眉頭緊鎖,顯然是生氣了,大聲說道:“如今天家已經獲得了朝臣和百姓的普遍擁護,再加上天家並無過錯,此番舉行朝野大議的做法也並無不妥,我霍家必須全力支持!在如此情況之下,我霍家就算是廢黜天家也找不到借口,弄不好還會讓我霍家變成大漢的禍國之賊,到時候我霍家盡失人心,朝中各方就會群起而攻之!”
說完之後,霍光瞪著霍禹嗬斥道:“此事休得再提!”
霍禹眼見霍光動怒,急忙拜服認錯。
而後,霍光靠在臥榻上閉上了雙眼,長歎一聲,沉思了好一陣。
旁邊的霍禹見狀也不敢打攪,隻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不敢有一絲聲響,生怕再惹惱了父親霍光。
許久之後,霍光緩緩睜開了眼睛,看了看旁邊的霍禹,說道:“告訴家裏人,同時也告訴朝中與我霍家親近的大臣:天家此番舉行朝野大議乃是大事,朝中旁人不管,我霍家人必須全力支持!可聽清楚了?”
霍禹聽完臉色微微一變,而後便恭恭敬敬的拱手說道:“諾!”
緊接著,霍光又繼續說道:“不過支持歸支持,告訴所有人:我霍家掌控的權柄也不容有失,讓眾人在盡量不與天家正麵對抗、公開爭權的情況下,維護當前朝堂的穩定!聽明白了嗎?”
霍禹聽完之後不禁麵露難色,猶豫了一下,而後說道:“父親,如果天家暗中蠶食我霍家權柄,又當如何?此事辦起來實屬不易啊!”
霍光聞言張了張嘴,對於霍禹所說的情況顯然也是有些猶豫的。
想了一會兒之後,霍光沉聲說道:“如果天家真的開始蠶食我霍家權柄,那老夫就真的要與天家當麵論上一番了!”
聽到這裏,霍禹臉色微變,心中則是大喜過望。
霍光看了霍禹一眼,霍禹心中所想自然是瞞不過霍光。
“別去想那些沒用的,我霍家始終是大漢之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社稷,絕不可做出不臣之舉!”
霍禹急忙拱手說道:“諾!”
不過與城內的盛況不同的是,此時大司馬大將軍霍光卻愁雲不展,天子劉洵此舉可謂是給自己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幾番思考下來,霍光已經基本明白了劉洵旨意的意圖,這明顯就是一個陽謀,而且是一個自己無法反駁、也無法阻止的陽謀!
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明明知道天子劉洵是在穩固自己的皇位,明明知道確立了孝武皇帝偉大地位之後,天子劉洵的皇位將徹底穩固下來,就算霍家的權勢再大,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對天子出手,朝中將處於一個微妙的穩定局麵,這完全就是無解的。
除非霍光能夠下定決心,將自己幾十年來積累下的忠臣名聲和能臣的聲望徹底打碎,並且霍光還必須將霍家裏裏外外數百口的性命全部壓上,再度廢黜大漢天子。
這個選擇隻是在霍光的腦海中一閃而過,緊接著就被霍光拋棄掉,霍光根本沒想過真的如此做,因為霍光根本無法下定決心,也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對於霍光來說,天子劉洵與之前的昌邑王完全不同,當初昌邑王不斷倒行逆施,一路從封地趕到長安城登基而來,根本沒用霍光出手,昌邑王自己就先將滿朝文武得罪了一遍,弄得長安城內外怨聲載道,幾乎人人都想將昌邑王趕出長安城。
霍光之所以能夠廢黜昌邑王成功,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霍光隻是率先站了出來,幹了滿朝文武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這也是霍光振臂一唿,滿朝文武便群起而追隨的原因。
可是如今的天子劉洵卻完全不同,自天子劉洵登基以來,先是免除了災區百姓的賦稅,獲得了不少臣民百姓的擁護;而後天子劉洵又借用冊立皇後的機會,上演了一出“故劍情深”的戲碼,頓時獲得了群臣的尊敬,聲望提升了不少。
再到後來,天子劉洵為了不讓天下百姓避諱過多,竟然自改名諱,可謂是做了前無古人的事情,此舉更是讓朝中的眾多儒臣為之讚歎,大唿劉洵乃是賢明之君!
再加上天子劉洵自登基以來始終對霍光尊敬非常,並沒有任何爭奪權柄的舉動,也讓滿朝文武大臣驚喜不已,認為劉洵又是一位孝昭皇帝一般的明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霍光想要像廢黜昌邑王那樣貿然動手,別的不說,朝中文武大臣就會有一大部分人站出來反對,甚至整個長安城都會陷入混亂之中。
就算對於霍家勢力的大臣,霍光都沒有絕對的信心保證會追隨自己,至少在霍光看來,光祿大夫丙吉、右將軍富平侯張安世就絕對不會讚同廢黜天子劉洵,甚至連度遼將軍範明友也會反對!
因此,霍光喟然長歎,自己久經朝堂數十年,竟然被少年天子蒙騙住,明明是一位絕世英主,自己竟然還認為人家是能夠任意擺布的傀儡,想起來霍光不禁自嘲的笑了笑!
霍光心中明白,天子劉洵在穩固皇位之後,下一步就是開始向權柄伸手,就算暫時不會與霍家勢力產生大的衝突,但長此以往正麵對決依舊不可避免!
可是霍光卻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反而還必須在此番朝野大議的事情上全力支持天子劉洵,否則自己這個孝武皇帝欽點的顧命大臣,就會在道義上陷入被動,那樣一來是自掘根基!
霍光想來想去也是沒有好的對策,恰巧武衛中郎將霍禹有事前來,眼見霍光愁雲不展,便問道;“父親這是怎麽了?可是為了朝野大議的事情而煩惱?”
霍光眉頭緊鎖的點了點頭,說道:“天家這一手太厲害了,明擺著是朝我霍家來的,可是咱們霍家卻又無法阻止,反而還要全力支持,老夫真是開眼了。如此看來,天家天資聰慧,當真是孝武皇帝的血脈、天子之姿啊!”
霍禹卻並不這麽想,說道;“父親是不是多慮了?天家此番召集朝野大議,不過就是為了彰顯孝武皇帝的文治武功,就算此舉能夠幫助天家穩固地位,但也僅此而已,並不能幫助天家增加任何的權柄,父親又有什麽可煩心的?”
“父親,以我之見,天家此舉肯定是在力圖自保。天家明白我霍家權勢太大,可是又無法抵抗,心中也注定惴惴不安。天家眼見奪權無望,每日生活在我霍家的權柄之下,反倒不如退而求其次,保住天家自己和皇後的安全,所以才會想出這麽一個辦法來!”
霍光看著侃侃而談的霍禹,微微搖了搖頭:自己的這個兒子帶兵打仗很是在行,但是對於朝政而來,就顯得太過稚嫩了!
天子劉洵在地位穩固之後,在得到了朝野大臣和天下臣民的擁護之後,肯定會開始對權柄的爭奪。
統治大漢帝國,操縱萬眾生死!
這樣至高無上的權柄充滿了誘惑,天底下沒有人能抵擋得住,包括霍光自己!
“如果有朝一日我不在了,霍家的這些子孫能敵得過天家嗎?”
想到這裏,霍光頓時感到一陣心悸,這樣的未來霍光不敢想象!
於是,霍光微微皺眉的揮了揮手,止住了霍禹的言論,而後說道:“你記住!不管到了什麽時候,千萬不要小看天家,從此番朝野大議的事情來看,天家的才智遠在你等之上!今後做事要萬分小心,切不可驕縱妄為,凡事都要謹慎、小心!”
霍禹聞言當即一愣,心中卻很是不以為然,在霍禹的認知中,天子劉洵充其量就是孝昭皇帝一般的存在,在霍家權勢的屏障下,天子劉洵不可能會有什麽作為的,怎麽到了父親霍光的嘴裏,天子劉洵突然變成了天縱之資了?
“難道天家還能打敗我霍家?”
霍禹微微皺眉,心中不禁有些疑惑。
霍光看著霍禹的樣子,微微搖了搖頭,此時也無心思再去理會霍禹怎麽想了,而是感慨道:“天家的這個陽謀很是厲害,在老夫看來,可以說是孝武皇帝頒布的推恩令以來,最無解的一個陽謀了!所以,老夫才會說不讓你們小看天家!”
霍禹聽到這裏心中驚駭不已,於是急忙說道:“父親,既然天家如此強悍,咱們不如早日將天家廢黜,如果等到天家的地位穩固下來,我霍家就再沒有這等大好機會了!”
但是讓霍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剛剛說完廢黜天子的提議,立即就被霍光嗬斥住了。
“混賬!”
霍光眉頭緊鎖,顯然是生氣了,大聲說道:“如今天家已經獲得了朝臣和百姓的普遍擁護,再加上天家並無過錯,此番舉行朝野大議的做法也並無不妥,我霍家必須全力支持!在如此情況之下,我霍家就算是廢黜天家也找不到借口,弄不好還會讓我霍家變成大漢的禍國之賊,到時候我霍家盡失人心,朝中各方就會群起而攻之!”
說完之後,霍光瞪著霍禹嗬斥道:“此事休得再提!”
霍禹眼見霍光動怒,急忙拜服認錯。
而後,霍光靠在臥榻上閉上了雙眼,長歎一聲,沉思了好一陣。
旁邊的霍禹見狀也不敢打攪,隻是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不敢有一絲聲響,生怕再惹惱了父親霍光。
許久之後,霍光緩緩睜開了眼睛,看了看旁邊的霍禹,說道:“告訴家裏人,同時也告訴朝中與我霍家親近的大臣:天家此番舉行朝野大議乃是大事,朝中旁人不管,我霍家人必須全力支持!可聽清楚了?”
霍禹聽完臉色微微一變,而後便恭恭敬敬的拱手說道:“諾!”
緊接著,霍光又繼續說道:“不過支持歸支持,告訴所有人:我霍家掌控的權柄也不容有失,讓眾人在盡量不與天家正麵對抗、公開爭權的情況下,維護當前朝堂的穩定!聽明白了嗎?”
霍禹聽完之後不禁麵露難色,猶豫了一下,而後說道:“父親,如果天家暗中蠶食我霍家權柄,又當如何?此事辦起來實屬不易啊!”
霍光聞言張了張嘴,對於霍禹所說的情況顯然也是有些猶豫的。
想了一會兒之後,霍光沉聲說道:“如果天家真的開始蠶食我霍家權柄,那老夫就真的要與天家當麵論上一番了!”
聽到這裏,霍禹臉色微變,心中則是大喜過望。
霍光看了霍禹一眼,霍禹心中所想自然是瞞不過霍光。
“別去想那些沒用的,我霍家始終是大漢之臣,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漢社稷,絕不可做出不臣之舉!”
霍禹急忙拱手說道:“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