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軺車大馬,一路西行,走有十餘日,來到崤塞。
崤塞仍由魏人所占。蘇秦交過關稅,過關繼續西行,又走兩日,終於踏上函穀古道。
蘇秦的軺車沿兩山之間的狹窄山道轔轔而行,走有兩個時辰,眼前一亮,見前麵不遠處高豎一塊巨石,上寫“秦界”。
蘇秦跳下軺車,極目望去,但見兩側高山聳立,中間隻有一條蜿蜒穀道。目光盡處,就是春秋時周臣依地勢所建的函穀關門。觀這山勢道路,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望有一時,蘇秦喟然歎道:“如此雄關,縱有千軍萬馬,如何施展?”
蘇秦催馬來到關前,見有數十名關卒排在龐大的關門兩側。門內設兩條通道,一側入關,一側出關。等候過關入秦的人流甚多,正在逐個接受盤查,繳納關稅。
蘇秦排在隊後,見身邊站著一個老丈,拱手揖道:“請問老丈,如何納稅?”
老丈拱手還過一揖:“迴客官的話,單人納秦幣三十,若有車馬,納秦幣八十。若是商賈貿易之貨,折合秦地實價,十納一。”看一眼他的車馬,“就客官而言,當納八十秦幣。”
蘇秦問道:“晚生沒有秦幣,如何交納?”
老丈指指旁邊一處房舍:“那兒是貨幣兌換處,可換秦幣。”
蘇秦抬頭,果見旁邊有個貨幣房舍,遂謝過老丈,徑走過去,從袖中摸出一金,兌換出一百秦幣。
蘇秦驅車行至關卡,一名關尉上下打量蘇秦:“客官可是入秦士子?”
蘇秦揖道:“洛陽士子蘇秦見過關卒!”說著拿出八十秦幣,雙手呈遞關尉。
關尉卻未伸手去接,而是伏案在一本竹卷上記下“洛陽士子蘇秦”幾字,寫好日期、時辰。寫畢,要蘇秦畫押。
蘇秦畫過押,關尉道:“蘇子,你可以過關了!”
蘇秦揚揚手中秦幣,怔道:“這關稅??”
關尉指向旁邊牆壁:“蘇子請看!”
蘇秦轉頭一看,牆壁上果有一個榜示,上寫一行大字:“秦公手諭,凡入秦士子,皆不納稅!”
關尉再次揖過,伸出手臂,做出請的動作,微笑道:“函穀關尉恭請蘇子入秦!”
蘇秦拱手謝過關尉,驅車過卡。
出關走有十數步,蘇秦勒住馬頭,迴頭凝視榜示,讚道:“秦公求賢之心細微至此,當成大事!”
有了這種好印象,蘇秦的心情格外清朗,堅信自己這步棋下對了。
蘇秦揚鞭催馬,當日晚上,趕至湖城,尋個客棧住下。
這日夜間,北風大作,天氣驟然變冷。前麵再走下去,就是華山腳下的陰晉,路仍崎嶇,一旦下雪,根本無法動彈。蘇秦急了,早早起床,天不亮就啟程趕路。趕至陰晉,天竟不黑。陰晉已經改迴寧秦了。越過寧秦,就是武成,仍舊是山路。蘇秦看看天氣,擔心下雪誤事,看到馬力尚可,遂沿山道繼續西行,打算晚上住在武成。
走有十餘裏,大雪真就下起來,風似刀子一般,嗖嗖直朝脖頸裏鑽。風裹雪花,紛紛揚揚,鋪天蓋地,不一會兒,整個山野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兒是路,哪兒是坎。
蘇秦又走一時,路上已積一層厚雪。
蘇秦害怕跌進山溝,跳下馬車,在前引路,行進甚是緩慢。又走一時,天色開始昏暗。蘇秦不敢繼續前走,想要拐迴寧秦,卻也遲了。蘇秦著急起來,深悔自己一意孤行,落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境地,進、退都是個難,不進不退更是危險。莫說是曠野孤獨,即使眼下的風雪,也足夠他消受了。
正在此時,前麵現出一條岔路,旁邊卻無任何標示。蘇秦細看兩條道路,差不多寬窄,又都被一層白雪蒙上,分不清哪是主道,哪是岔道。蘇秦猶豫起來,這樣的天氣,一旦走錯,後果不堪設想。蘇秦駐馬道口,這邊看看,那邊瞅瞅,仍舊斷不出該走何路。
蘇秦正自著急,看到一人沿著一條山道迎麵走來,身上披層雪花,頭上裹條頭巾。蘇秦大喜,急急迎上,近前見是一個半大女孩,看樣子是附近山民。
蘇秦躬身揖道:“請問姑娘,在下要去武成,該走哪條道路?”
小姑娘還過一揖,指著自己正走的一條:“客人要去武成,當走這一條。”
蘇秦再度拱手:“謝姑娘了!”
小姑娘將他上下一番打量,笑問:“客人不是此地人吧?”
“迴姑娘的話,在下是東周洛陽人,要到鹹陽去。”
“此地距武成二十多裏,天色都已黑了,前麵還有坡路。客人人地兩生,獨自一人在風雪夜裏趕路,隻怕??”小姑娘頓住不說了。
“唉,”蘇秦歎道,“在下本該在寧秦安歇的,可又想到天氣不好,萬一下雪,怕耽擱行程,這才貪路,想摸黑趕到武成。聽人說,過去武成,就沒大坡了,誰想這??大雪說來就來了!”
小姑娘指著另外一條岔道:“小女子就住前麵村中,官人若不嫌棄,可到小女子家中暫歇一宿,待明日天亮,官人再走不遲。”
蘇秦連連揖禮:“謝姑娘收留!”
蘇秦讓小姑娘上車引路,不一時就到一個村落。
小姑娘住在村頭,是個大院落。一個老人站在門前一處高坡上,正向遠處眺望。小姑娘讓蘇秦停住車馬,從車上跳下,叫道:“爺爺!”
老人未料到她會在馬車上,喜道:“這麽久你才迴來,爺爺放心不下,正在這兒望你呢!”
“爺爺,看俺領迴一個人來!”小姑娘撲進老人懷中,指著馬車道。
蘇秦早已下車,趨前一步,朝老人拱手揖道:“晚生蘇秦見過老丈。”
老人打量蘇秦,見他高車大馬,衣著華貴,知非尋常人士,便推開小姑娘,拱手迴禮:“山民見過官人。”
蘇秦再次拱手:“老丈,是這樣,晚生是洛陽士子,欲至鹹陽謀生,路過此地,天色晚了,風大雪大,處境尷尬。晚生正自無個著落,遇到這位好心姑娘,就隨她過來,想借宿一晚,還請老丈允準。”
小姑娘拉住老丈,撒嬌道:“爺爺,是俺邀請這位客人來的!”
蘇秦再次拱手:“老丈放心,明日晨起,晚生自趕路去。今宵食宿花費,晚生當按客棧規矩付錢。”
老人臉色一沉:“客人說的哪兒話!客人從關外來,就是貴賓,老朽貧寒之家,請還請不到呢,談什麽錢不錢的?”又轉對小姑娘,“秋果,有貴人來,喊你爹迎客!”
叫秋果的小姑娘不無得意地瞟一眼蘇秦,又蹦又跳地跑進院門。
老人轉對蘇秦揖道:“客人,寒舍請!”
蘇秦迴揖:“晚生謝老丈收留!”
說話間,院子裏傳出雜亂的腳步聲,秋果與一個僅有一隻胳膊的漢子急走出來,後麵跟著四五個孩子。
漢子朝蘇秦微微一笑,也不見禮,徑自走到馬前,將車馬趕入柴扉。蘇秦本欲見禮,見漢子這麽實在,隻好微笑一下,與老丈一道走進院中。
獨臂漢子卸完車,將馬牽至後院馬廄。
一到院中,老人就衝灶房大喊:“他娘,關外來稀客了,殺隻雞,宰隻鴨,開壇酒,炒幾道好菜!”
聽到灶房中有女人答應一聲“曉得嘍”,老人轉對蘇秦,笑道:“客人,中堂請!”
蘇秦跟老人步入中堂,分賓主坐下,拱手揖道:“晚生冒昧打擾,老丈非但不責,反倒如此盛情,這??”
“不必客氣,”老丈拱手還禮,“老秦人的規矩,但凡遠方來客光臨寒舍,定要殺雞燉鴨,接風洗塵。客人自關外來,是稀客,事起倉促,已是怠慢了!”
不消半個時辰,兩個年輕女人端著酒菜進來,獨臂漢子安頓好車馬,也走進來,三人吃菜喝酒,敘談家常。從交談中蘇秦得知,這個村落叫小秦村,住戶大多姓秦,陰晉未收迴時,村中因為緊鄰陰晉,算是秦國邊境,總有駐軍,村前的路因而修得寬大。如今連函穀都成秦國的了,這兒也就冷清起來,難得有客人來。這是入冬來的第一場大雪,按老秦人的說法,叫喜雪,蘇秦偏巧也於此時趕來,真是喜上加喜,在這家裏,算是大事了。老人叫秦老川,獨臂人叫秦大川。
蘇秦與秦老川談得投機,酒也多貪幾杯。吃喝已畢,秦大川引他走到一間房子,裏麵是一浴桶,早已倒好熱水了。秋果走來,放進幾件幹淨衣服,便關上房門。蘇秦洗浴已畢,穿上衣服,候在外麵的秋果引他走入一個偏房,裏麵燒有熱炕,暖融融的竟無一絲兒寒意。
蘇秦熄滅油燈,鑽入被窩。這些日來一直趕路,走的又多是山道,蘇秦當真累了。這宵吃足了酒,又美美地泡了個熱水澡,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舒坦的,躺在炕上,不消一刻,就已沉沉睡去。
翌日晨起,蘇秦推開房門,見院中落雪已有小半尺厚,老丈、秋果與三個年輕女人正在院門外麵鏟雪,秦大川在用僅有的一臂修理一輛獨輪推車。幾個孩子歡天喜地,在院中吵鬧著堆雪人兒。
看到蘇秦,大川揚起獨臂招唿道:“蘇公子,昨夜睡得可好?”
蘇秦點頭:“睡得甚好。”走前幾步,看他幹活。
因是白天,蘇秦打眼一看,原是一戶殷實人家,隨口問道:“大川兄,看你家中,日子過得真還不錯,在村中當是大戶人家吧?”
秦大川搖頭:“哪能呢?我們秦人,家家都是這樣,離大戶差得遠。”
“這麽看來,你們秦民倒是富足。”
秦大川嗬嗬笑過幾聲,埋頭又做營生。他在獨輪推車上又拴一根粗繩,想打個結。由於隻有一隻胳膊,他連試幾次,均未打成,遂朝蘇秦苦笑一下:“唉,少隻胳膊,幹啥都不方便。”
蘇秦走過去,隻幾下就將繩結打好。
“嗬,蘇公子這結打得好呀,沒想到你這富家公子會幹這個?”大川看著他的華服,一臉驚奇。
“嗬嗬,”蘇秦尷尬地笑笑,目光落在他失去的胳膊上,移開話題,“大川兄,你那隻胳膊怎麽沒的?”
秦大川苦笑一聲:“六年前讓魏人砍了。”
“六年前?這麽說來,秦兄參加過河西大戰?”
“當然了!”獨臂漢子語氣自豪,“我們兄弟三人,全都去了!”
“兄弟三人?”蘇秦怔了。
“我是大川,我的兩位兄弟叫二川、三川!”
“秦法不是四丁抽一嗎,為何你們兄弟三人全都去了?”
“是四抽一,”大川解釋道,“我家抽中的是二弟。可該死的魏人占我河西六十年,秦公要收迴來,老秦人沒有不高興的。聽說兵員不夠,秦公號召秦人誌願服役,我和三弟爭搶,老父說,不要爭了,要是想去,你們都去吧。就這樣,我們三人就都去了。”
“哦,原來如此。”蘇秦道,“你的兩位兄弟呢?”
獨臂漢子黯然神傷,半晌方道:“他們??殉國了!”
“哦?”蘇秦怔了下,“敢問秦兄,他們是如何殉國的?”
“我們方圓十幾個村落的男丁組成一個千人隊,編在商君的中軍,緊隨商君。大戰那日,我們痛痛快快地殺了一個白晝,真是過癮。不瞞先生,單我一人就砍死該死的七個魏人,每砍死一人,我就割下他的左耳朵,好在打完仗後請賞。”
“怎麽請賞?”蘇秦問道。
“以法領賞,”秦大川略頓一下,“斬敵三人,晉爵一級。大戰那日,我家兄弟三人共殺十五個魏人,本該晉爵五級,卻不承想,次日淩晨,我們睡得正香時,魏狗子偷襲,反殺我們個措手不及,我們這個千人隊首當其衝,沒有幾個活下來的。兩個弟弟臨難時,一個剛醒過來,另一個尚在夢中。我聽到動靜不對,翻身提劍,剛出帳門,就被魏人劈頭一劍。我不及躲閃,本能地拿胳膊一擋,隻聽‘嚓’的一聲,胳膊就沒了,我也一下子疼得暈死過去。”說到這裏長歎一聲,“唉,再醒來時,我已躺在榻上,疾醫正在上藥。當然,掛在帳中的七隻魏人耳朵,再也尋不到了。”
“秦兄後悔嗎?”
“後悔?”秦大川白他一眼,“後悔還是老秦人嗎?”
“照秦兄這麽說,老秦人喜歡打仗?”
秦大川想了下,搖頭:“誰喜歡打仗呢?扛槍上沙場,是沒法子的事兒。”
“既然不喜歡,秦兄為何不後悔呢?”
“不喜歡與後悔是兩碼子事。生為秦國男兒,秦有戰事,豈能躲閃?”
蘇秦打個怔:“照秦兄說來,老秦人皆願為國而戰?”
獨臂漢子沒有迴答,目光卻慢慢地望向遠方的青山,輕聲詠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
秦大川聲音低沉,唱得極是投入。
蘇秦大受觸動,伴他唱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
“不瞞客人,”秦大川停住吟唱,“若說後悔,在下隻後悔一件事,就是未能堂堂正正地戰死在沙場上,而是糊裏糊塗地讓該死的魏人暗算了一隻胳膊!”
蘇秦深為所動,忖道:“知義而生勇!秦有如此死戰之民,若不自亂,列國何以敵之?”
蘇秦正自思忖,秦大川眼睛半眯,望向遠山,不無感傷地長歎一聲,似是自語,又似是說給他聽:“唉,可惜了,所有棒小夥子,死了,都死了,全都死在那天淩晨。剩下的,家家都有寡婦,女娃子莫說尋個好夫君,就是找個像我這般缺胳膊少腿兒的,也是難哪!”
秦大川正自感傷,秋果端盆熱水走到蘇秦跟前:“先生,請洗漱。”
蘇秦接過臉盆,定睛看她。因風停雪住,秋果沒戴頭巾,且又在白日,蘇秦看得清爽,小秋果眉清目秀,模樣可人,身材雖是單薄,一臉稚氣,卻已處在發育期,小胸脯微微挺起,開始進入思春年紀。
想到昨晚上吃飯上菜的幾個年輕女人,有兩個應該是二川、三川家的,年紀輕輕的這就守寡了,再想到如果這般可人的姑娘竟然連個好小夥子也是難尋,蘇秦不由得一陣傷感。
自從得到終南山寒泉子的指點後,惠文公如同站在泰山頂上看天下,眼界大開,目光不再局限於家門口的魏、趙、韓三國,而是放得更遠,聚焦於遠在山東、緊鄰大海的齊國和隔著重山疊水的楚國。為此,惠文公投放了黑雕台的半數黑雕,將他們廣泛撒播於齊、楚的各個城邑,組成一個龐大的間諜網絡,密切關注起這兩個國家的一舉一動。惠文公特別授意,黑雕的眼睛不能隻盯宮室,也要觀察朝臣和人民,但有風吹草動,就有密折急呈過來。
坐鎮指揮這個巨大網絡的是公子華。公子華在每日收到密報後,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遇有緊要的,立即呈送惠文公,若不緊要,就打總兒陳述。
這日晨起,天剛放亮,公子華就匆匆趕至宮中,直入禦書房。
惠文公還在後宮洗漱。內臣曉得有大事,入內稟報,惠文公急趕過來。
公子華呈上一道密折,尚未開封,是陳軫的。
惠文公拆看:“??越人糧草將絕,已成困獸。楚人圍而不殲,老貓戲鼠??”
“好一個老貓戲鼠!”惠文公震幾叫道,“陳愛卿的文字,越寫越出彩了!”
“嗬嗬嗬,”公子華樂道,“說實在話,當初陳軫來投,君兄用他,臣弟好一陣子沒有想通。現在看來,君上是用對人了。”從袖中又摸出一道密折,“君上請看,這是上卿貼身侍衛特別寫給臣弟的密折,奏報說,上卿感念君恩,一心一意為君上謀劃,無一絲兒外心。”
惠文公掃一眼那道密折,微微一笑:“你隻講對一半,另一半是,他也是在為自己謀劃。”目光轉向陳軫的奏折,“??眼下楚王重用張儀,昭陽也對張儀佩服有加,言聽計從,逐張儀之事,不宜速圖??嗯,”連連點頭,“張儀是個大才,可惜投錯地方了!”又轉對公子華,“你可加派人手,盯住張儀,另外曉諭陳軫,將他逐走也就是了,不可傷他性命!”
“臣弟明白,君上這是留住青山呢!”
惠文公笑道:“明白就好,辦去吧!”轉對內臣,“召公孫衍、公子疾、司馬錯、甘茂覲見!”
“臣領旨!”
二人退出後,惠文公思忖有頃,趨至列國版圖前,久久凝視楚、越的地盤。
放眼望去,楚國竟像一張巨毯,牢牢地扣在版圖上。天下之大,盡在楚地。相形之下,韓、魏、趙、齊,無非是彈丸之地。即使燕、秦加起來,也不過是它的五分之一。寒泉子將楚視為天下三強之首,當真是獨具慧眼。楚地本已如此遼闊,若再滅越??
惠文公不敢再想下去,眉頭擰成兩個疙瘩,連內臣進來稟報幾位重臣叩見的聲音都沒有聽見。內臣候有一時,又稟一聲,惠文公這才迴過神來:“宣!”
公孫衍、公子疾、司馬錯、甘茂四人魚貫而入。
君臣禮畢,惠文公也將他們領到版圖前麵,指圖緩緩說道:“諸位愛卿,你們都看到了,幾個月來,關外列國連走幾步棋子。先是越人陳兵琅琊,蓄勢伐齊,齊人嚴陣以待,再是楚人伐宋,魏人不去救宋,卻遠征項城;楚人棄宋迴救,魏、楚對壘。就在齊人舉國備戰之時,越人竟又掉頭,棄齊襲楚,反被楚困,當真是好棋連連啊!”
四位重臣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版圖。這些情勢四人早已熟知,隻不知惠文公突然召見他們並重提此事有何深意,因而一麵審圖,一麵揣摩上意。
“諸位愛卿,”惠文公從版圖上移過目光,掃向眾臣,“關外列國連出奇招,招招出人意料,讓天下目不暇接,瞠目結舌。寡人琢磨許久,越琢磨越覺得中有玄妙,隻是妙在何處,寡人尚未完全明白。今兒請諸位過來,是想借一借你們的腦袋。大家隨便說,有什麽談什麽!”
諸臣麵麵相覷,誰也不願首先發話。
惠文公撲哧一笑:“怎麽,都成啞巴了!就跟平日一樣,暢所欲言嘛!”
仍是沉默。
“好哇,你們都不說,寡人隻有點將了!”惠文公的目光落在公孫衍身上,“公孫愛卿,你是怎麽想的?”
公孫衍抱拳道:“臣以為,關外列國此番紛爭,源起於泗上之爭。”
“嗯,不錯,”惠文公點頭讚道,“你就說說泗上是如何爭的?”
“迴稟君上,”公孫衍望向版圖,指著泗上一片小國,“泗上諸國位於齊、魏、楚、越、韓、趙幾個大國之間,國小地肥,人口眾多,阡陌交通十分便利,曆來就是魚米之鄉,山東諸國俱想據為己有。六年前,魏王出兵伐衛,非衛公不敬,實欲趁機滅衛。齊、韓、趙出兵救衛,名為義舉,實為各有貪念,誰也不願讓魏獨吞這口肥肉??”
不待公孫衍說完,司馬錯急急問道:“泗水遠在魯、宋,與衛國並無關聯,大良造為何言及衛國?”
“國尉有所不知,”公孫衍笑道,“在下說的是泗上,不是泗水。今說泗上,指的是這一片的十餘國,並非魯、宋、滕、薛等幾個小國!”
“嗬嗬嗬,”司馬錯亦笑一聲,“是下官無知了!”
公孫衍接著道:“泗上諸國,國小力微,卻能保國至今,皆因大國互不相讓,結果是誰也無法獨吞。泗上諸國,宋國地盤最大,宋公偃偏又是個刺頭,看準了這點,因而誰也不靠,一心隻過自己的日子。楚人打來有齊人,齊人打來有魏人,魏人打來有楚人,十幾年來竟也是有驚無險。至於傳聞宋公射天鞭日,都是大國為伐他而尋出的借口。宋公此番稱王,必是受魏王挾持,由宋人惠施居中撮合的。魏王因稱王之事惹出一身麻煩,此策無非是想攪亂天下,混淆視聽。”
惠文公連連點頭:“公孫愛卿,說下去!”
“楚人數年前伐宋,因齊人援助而功敗垂成。此番越人伐齊,齊自顧不暇,楚人以為是天賜良機,再度伐宋,不料魏人再次援救。楚人料到魏會出兵,因而有所準備,萬想不到的是越人竟又趁火打劫??”
看到公孫衍這樣一味敘述下去,沒有講在點子上,惠文公眉頭微皺,打斷他道:“公孫愛卿,這些寡人都看到了。寡人想問的是,這幾步棋的背後有何玄機?如果說是妙棋,妙在何處?”
“妙在魏人救宋。”
“嗯,”惠文公點頭,“魏人救宋,不去宋國,卻奔項城,當算一步妙棋。”掃一眼諸臣,“諸位愛卿,你們可知此棋是何人所下?”
司馬錯道:“必是龐涓!”
“不不不,”惠文公連連搖頭,“從棋風上看,此棋絕非龐涓所下!”
公孫衍怔道:“君上何以知之?”
“若是龐涓,魏軍必赴宋國,先斷睢水,將楚人困在睢水以北,再與其決戰。”
“君上聖明!”公孫衍沉思有頃,不無歎服,“不是龐涓,又會是誰呢?”
“是龐涓的師兄孫臏!”惠文公斷言,“此人入魏之後,先讓魏民大量返流,壞我大事,這又來個攻其必救,玩弄昭陽於股掌之上,使楚人疲於奔命,損兵折將又失地。今日看來,此人之才,遠高出龐涓!”
眾臣紛紛點頭。
“不過,就這幾步妙棋來說,”惠文公望著諸臣,話鋒一轉,“魏人救宋雖然甚妙,卻不為最妙。諸位愛卿,你們可知最妙的又是何招?”
見眾臣麵麵相覷,惠文公一字一頓:“越人襲楚!”
眾人更是驚異。
“越人襲楚?”公子疾打個驚愣,恍然大悟道,“是的,越人襲楚,的確是妙棋。越人不知齊人,卻知楚人。楚人所短,正是越人所長。楚遍地水澤,卻無舟師,越人舟師天下無敵,正可在楚橫行。楚人西困於巴、蜀,西北困於秦,東北正與魏國大戰,中腹最空,越人溯江而上,直入其腹,真是恰逢其時,用其所長,當真是最妙的一招!”
“上大夫所言甚是!”司馬錯甚是歎服,“越人至楚,如入無人之境,數月之內,就已攻至雲夢澤,直逼郢都。若不是屈匄的西北大軍及時迴救,當年吳禍必已重演了。”
惠文公不予理睬,目光直射公孫衍:“公孫愛卿,你也這麽看?”
“迴稟君上,”公孫衍沉思有頃,“越人襲楚是否妙棋,妙在何處,臣眼下尚看不出。臣奇怪的是,越人長驅直入,楚人未加設防不說,似是一觸即潰,未見任何抗拒。唯在越人強渡漢水時,楚人才有一爭,雙方互演攻防,互見傷亡。除此之外,越、楚之間並無惡戰。依臣觀之,楚人腹地再空,斷不至於似此般不堪一擊。”
惠文公連連點頭,表情興奮:“愛卿所言在理,說下去!”
“臣以為,這種情勢唯有兩種可能:一是楚人猶記當年吳禍,懼怕越人,因而望風而逃;二是楚人另有圖謀。”
“有何圖謀?”惠文公傾身問道。
公孫衍遲疑一下:“臣尚未思考透徹。臣以為,楚人極有可能在與越人斡旋,以和代戰,或在等待時機,與齊謀越,夾擊越人!”
眼看公孫衍就要說到點上了,卻又遊離開去,惠文公甚感失望,略頓一下,掃視眾臣:“寡人方才說,越人襲楚是步妙棋,但它妙在何處,你們這還沒有說呢。”
眾臣又是麵麵相覷。
“妙啊!”惠文公顧自陶醉其中,“妙啊,此棋當真是妙不可言!”
“敢問君上,”公子疾問道,“此招妙在何處?”
“你們若能猜出此子為何人所下,就知妙在何處了。”
“君上,”甘茂恍然大悟道,“臣猜出了,此棋必是魏人所下,旨在轉移視線。”
惠文公搖頭。
司馬錯一拍幾案:“君上,末將知道了,此棋必是齊人所下!越王伐齊,旨在報複昔日勾踐之仇。齊人懼怕越人舟師,這才生出此計,嫁禍於人!”
惠文公再次搖頭,目光緩緩轉向公孫衍:“公孫愛卿難道也看不出嗎?”
公孫衍沉思有頃:“總不會是楚人所下吧?”
惠文公微微點頭。
“楚人?”眾臣皆驚,“這不可能!”
惠文公微微一笑:“可能不可能,你們這就迴去,好好琢磨,何時琢磨透了,再來稟報寡人。”
眾臣互望一眼,叩道:“臣告退!”
諸人退出後,惠文公又在禦書房中呆坐一時,輕歎一聲,叫道:“來人。”
內臣急至:“臣在!”
“複興殿!”
終南山的山坳裏,那眼寒泉仍在“汩汩汩”地朝外湧水。因天氣轉冷,泉中湧出的已不是寒水,而是暖水。泉眼下麵的水潭裏,水汽蒸騰。水潭旁邊是耳房,林仙姑正與幾個年輕師弟、師妹在房中靜坐。
耳房後麵是寒泉子的草堂。
寒泉子端坐堂中,竹遠叩道:“弟子修長叩見先生。”
寒泉子微微頷首:“修長,坐吧!”
竹遠謝過,改跪為坐,將列國情勢約略講述一遍,末了說道:“近兩年來,天下局勢有此大變,皆因龐涓、孫臏、張儀三人。弟子探知,此三人均師從雲夢山的鬼穀師伯。”
寒泉子閉目有頃,點頭道:“師兄若動悲憫之心,天下或可有救!”
“先生,”竹遠不無疑惑地望著寒泉子,“師伯之前為何不管天下?”
“唉,”寒泉子輕歎一聲,“說來話長。先師關尹追隨師祖老聃進終南山之後,苦尋師祖未果,隻好在此結草為廬,參悟道境。然而,先師參悟一生,終未得道。仙去那日,先師深以為憾,招來你師伯和為師,諄諄叮囑:‘人生之至,莫過於得道,為師苦修數十載,雖有所悟,卻未能得之。常語雲,功到自成,果熟蒂落。為師功力未到,果未熟,蒂已落,與道失之交臂。天地綿長,人生苦短。你二人時日尚多,當日日參悟,不可稍懈。俟有所成,方不負為師一片苦心矣。別不贅述,你二人好自為之,為師去也!’言訖,就在我們師兄弟的眼皮底下,先師閉目凝神,身形越縮越小,於瞬間化作一團氣霧,飄然散去,看得我二人瞠目結舌,好半晌方才意識到先師已化氣而去,這才悲從中來,葬先師衣冠於後山之上,也就是你們每年祭拜之處。”
聽完祖師化氣的往事,竹遠聽得驚心動魄,好半晌方才迴過神來,若有所悟:“弟子明白了,鬼穀師伯必是謹遵師囑,一心用在參悟大道上,沒有心思過問天下。”
“你說得是,”寒泉子接著他的話頭,繼續講述,“你師伯的修為遠勝為師,因而更能悟出先祖所憾。先師去後,你師伯與為師共同守護衣冠塚,守滿三年,你師伯突然告別為師,說是雲遊天下,自此一去不返。後來,為師從仙友列子口中得知,你師伯遠去雲夢山中,在石洞裏苦修,已有大悟。先師說的是,天地綿長,人生苦短,你師伯深感時日苦短,數十年來,一意孤修,從不授徒。前些年列子又來,說是你師伯身邊多一童子,為師已知你師伯仍未得道,這是在擇徒接力。至於你師伯忽然過問世間疾苦,又收授世俗弟子,實出為師意料,想是你師伯受到什麽觸動,這才發心問苦救世。”
“師伯問世,果是不同凡俗,”竹遠不無歎服,“就弟子眼下所知,師伯的幾個弟子一個更比一個強,出山僅幾年,天下列國已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了。”
寒泉子沒有應答,閉目思慮有頃,抬頭問道:“你方才提到龐涓、孫臏和張儀,這才三人,照說當是五人才是!”
竹遠驚道:“先生如何判知他們是五人?”
“道生一,一生陰陽,陰陽生五行,五行相克相成,化生天下。師兄若是問世,必收五人,使五人彼此磨礪,相克相生,相輔相成。”
“先生神算。”竹遠愈加歎服,“據弟子探訪,除童子之外,師伯果然另收五人,至於餘下二人是誰,是否出山,出山之後又在何處,眼下不得而知。”
寒泉子閉目凝神,進入神遊,許久,睜眼道:“其中一人,就要來到鹹陽了。”
“來到鹹陽?”竹遠眼睛大睜。
“是的。”寒泉子微微點頭,“你可探訪此人。秦公若得此人相助,大業或可成就。”
“弟子謹遵師囑。”
惠文公在貼身內臣的陪伴下緩步走向先君孝公的寢宮——複興殿。自孝公走後,這個宮殿就由孝公的貼身老內臣看管,除惠文公外,平素少有人來。
二人尚未走到,遠遠竟見孝公的老內臣跪在外麵。
惠文公甚是納悶,近前正欲問他,老內臣叩道:“老奴叩見君上!”
惠文公將他攙起:“老人家為何跪在這兒?”
“老奴在恭候君上。”
“恭候寡人?”惠文公大吃一驚,“你如何知曉寡人要來?”
“迴稟君上,”老內臣稟道,“淩晨時分,老奴在蒙蒙矓矓中看到先君,先君要老奴守在門外,說是君上要來。老奴不敢違命,一直守在這兒,君上果然來了。”
“你從早上一直守到這辰光?”
“正是。”
惠文公吸一口長氣,將老內臣攙進宮中,麵對孝公靈位跪下,拜過幾拜,吩咐眾人退下,隻留下老內臣。
“老人家,”惠文公望著老內臣,“先君還對你說過什麽?”
“先君還說:‘你對駟兒說,寡人交代之事,莫要忘了!’”
“還有什麽?”惠文公急問。
老內臣搖頭。
惠文公思忖有頃,吩咐老內臣:“請老人家守在門外,寡人要靜一會兒。”
老內臣起身退出,走至門口,將宮門反手掩上,守在門口。
惠文公對著靈位再拜三拜,起身走至孝公的榻前,閉上雙眼,兩手撫榻,似乎孝公仍在榻上。跪有一時,惠文公起身走至密室,打開密室之門,拿出石匣,擺在幾案上,輕輕打開,怔怔地望著石匣上的幾行文字:“周數八百,赤盡黑出;帝臨天下,四海鹹服。老聃。”
惠文公的耳邊響起孝公的聲音:“周數八百,是說周室當有八百年氣運。赤盡黑出,是說周室氣運當盡,大秦當興??商為金德,國色為白;周為火德,國色為赤;秦為水德,國色為黑。上天造物,使五行相克,克金者必火,克火者必水,是以商為周代,周也終將為秦所代。此所謂‘赤盡黑出’。周數八百,今已七百有餘。也就是說,不出百年,周室氣數當盡。天下列國,能夠取代周室的唯我大秦。此非我願,實乃天意啊??駟兒,如此王業,寡人已是無能為力,隻能指靠你了。列祖列宗,也隻能指靠你了??”
惠文公對著石匣連拜三拜,喃聲告白:“君父所囑,兒臣不敢有一日忘卻。天命所托,兒臣不敢有一日相違,隻是??”潸然淚出,“兒臣??兒臣雖然有心,卻是德微力弱,孤掌難鳴,懇請先君,懇請列祖列宗在天之靈,護佑兒臣得遇大賢之才,兒臣必鞠躬盡瘁,以應天命。”說完朝石匣再拜幾拜,將其合起,重新放迴密室,鎖好密室房門,走至殿中坐下,輕聲叫道,“來人!”
老內臣、內臣雙雙走進:“臣在!”
惠文公看向內臣:“請竹先生禦書房覲見!”
內臣稟道:“竹先生不在鹹陽。”
“哦?”惠文公一怔,“你怎麽知道他不在鹹陽?”
“昨日臣有小事求教先生,賈先生說,竹先生暫時不在,要臣過兩日再去,臣是以知道竹先生不在鹹陽。”
惠文公沉思有頃:“傳旨,竹先生何時迴來,就讓他何時覲見!”
“臣領旨!”
三日之後,竹遠從終南山迴來,早有宮人候在這裏。竹遠洗漱一畢,換過衣冠,隨宮人進宮,被內臣引入禦書房中,叩道:“修長叩見君上!”
“先生不必拘禮!”惠文公扶他坐於客位席前,自己也於主席坐下,拱手道,“這幾日嬴駟心中煩悶,特請先生過來聊聊。”
竹遠拱手還禮:“君上為何事煩悶?”
“唉,”惠文公輕歎一聲,“不瞞先生,君父有商君,方成大業。嬴駟不才,甚想仿效君父,有所成就,然環視左右,竟無一人堪比商君之才。朝無大賢,叫嬴駟孤掌難鳴啊!”
竹遠兩眼凝視惠文公,麵呈微笑:“大良造難道不是大才嗎?”
“公孫愛卿是個人才,”惠文公迴以一笑,“卻不是大才。嬴駟原還以為公孫愛卿可代商君,不想幾年下來,頗失寡人所望!”
竹遠點頭:“時過境遷,才人輩出,群英薈萃,時下莫說是大良造,即使商君再世,怕也落伍了。”
“先生所言甚是,”惠文公附和道,“如果沒有龐涓、孫臏,公孫愛卿之才,或可震撼列國。”略頓一下,“請問先生,東來街上可有新人?”
“君上招賢令一出,列國士子紛至遝來,僅幾年,鹹陽東來街已是名滿天下,堪比齊國稷下。據修長所知,街頭所有客棧均已住滿,其中不乏稷下學者,每日仍有新人趕至,客房供不應求了。”
惠文公樂不可支,抱拳謝道:“這都得力於先生的運籌,嬴駟謝過了!”
竹遠還禮:“君上思賢如渴,用賢得當,這是自然之果。”
“請問先生,近日可有堪用之才?”
“小用或可,不堪大用。”
“不瞞先生,”惠文公和盤托出真意,“列國情勢萬變,人才紛出,嬴駟有點急了。此番請來先生,是求先生睜大慧眼,速為寡人物色一個堪用大才。”
“修長鼎力而為。”
“聽說先生近日迴寒泉去了,可有此事?”
“修長剛從山中歸來,立時覲見君上來了。”
“哦!”惠文公麵呈喜色,“先生此去,想必見到寒泉前輩了?”
“家師托修長問候君上。”
“前輩可有點撥嬴駟之處?”
“家師讓修長轉呈君上,”竹遠抱拳道,“家師近日夜觀天象,紫氣東來,當有大賢赴秦,或可為君上驅用。”
“太好了!”惠文公兩眼放光,起身朝終南山方向長揖至地,“寒泉前輩,嬴駟這廂有禮了!”
自出小秦村後,蘇秦一路西行,不消數日,就已趕到鹹陽。
蘇秦一路所見,無論民風、民俗,皆與山東諸國不同,雖說尚未達到齊人管仲治下的路不拾遺,但人民殷實、治安良好、夜不閉戶卻是實情。蘇秦早知秦法苛刻,因而在路過武成時,特地買來數卷《秦法》,一路讀至鹹陽,又將先生臨別所贈的《商君書》細讀數遍,再結合所見所聞,對秦國大勢已是了然於胸,自信此番赴秦,是走對棋了。
蘇秦的軺車緩緩駛進鹹陽城門時,天色已近黃昏。
入門不久,蘇秦望到一個老者,喝住馬,跳下打一揖道:“請問老丈,東來街如何走法?”
老者還過一禮:“官人可一直向前,走過三箭地,向左拐,再向右拐,看到一條大馬路,走下去就是宮城。東來街就在宮城左側。”
蘇秦謝過老者,驅車離去。
望著漸去漸遠的車馬,老者搖頭輕歎:“唉,又是一個。富貴使人狂喲!”
按照老者的指點,蘇秦沒費多少周折,果然來到東來街。
天色昏黑,寒風凜冽。大街兩側淨是客棧,無不燈紅酒綠,人影憧憧。蘇秦大喜,從最邊一家開始,連問十餘家,均已住滿。
蘇秦倒吸一口涼氣。他早就聽聞列國士子赴秦者甚眾,但多至這種程度,卻是令他震驚。稷下學宮雖有學子數千,但多是慕名前往求學的學子,真正學有所成的士子不過數百,而學有大成,堪稱稷下先生的不過十幾人而已。這條東來街卻是不同,凡赴秦者,無不是飽學之士,或至少身懷一技之長,遠行千裏至此,都是謀業來的。
蘇秦又問十餘家,眼見走至大街盡頭,竟無一家容他。
蘇秦真正急了。天色已晚,若是尋不到住處,在這鹹陽城裏,一無朋友,二無熟人,他這麽高車大馬,裘衣錦裳,若是混得露宿街頭,豈不成為笑柄?
蘇秦正自著急,前麵又見一處門楣,抬頭一看,上寫“運來客棧”,觀門麵頗為氣派,前後占去二十餘丈街道,不用多問即知是家大店。眼下正是晚膳時分,蘇秦驅車過去,看到店中人員眾多,已知也住滿了。
蘇秦輕歎一聲,無須再問,正欲前往下一家,小二迎出,看他一眼,小聲問道:“先生可是來住店的?”
“正是!”蘇秦連連點頭,揖道,“請問小二,貴店可有空房?”
“先生趕巧了,”小二再次打量一番蘇秦的車馬和衣著,還禮道,“本店昨日剛剛騰出一套空房,還算齊整,不知先生願意住否?”
蘇秦喜出望外:“願意,願意!”
小二喊過一個小廝,將車馬牽至後院,領蘇秦徑入店中,對櫃台後麵的店家道:“空出的那套房子,這位士子願住!”
店家打量一眼蘇秦,點頭,抱拳道:“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在下姓蘇名秦,洛陽人士。”
店家拿筆記下,禮讓道:“蘇子,請隨我來!”
蘇秦隨他走至後院,繞過幾個彎,走至一進小院:“就這兒了!”推開院門,“蘇子請看,這是廳堂,可會見客人。這是書房,可讀書寫字。這是臥室,隔間可以洗浴,早晚有熱水供應。房內一切擺設,雖不算最好,但在鹹陽城裏也是數一數二的了。”
蘇秦打眼一看,果是奢華。想到自己出身寒微,前程未卜,卻住這麽大、這麽好的地方,心中微顫,隨口問道:“費用如何?”
“蘇子是長住呢,還是短住?”
蘇秦遲疑一下:“這個卻是難說。”
“嗯,”店家點頭應道,“這倒也是,凡到此處的士子,有住月兒四十的,有住年兒半載的,也有住三年五年的,真還沒個準兒。一般來說,本店是按月結算。不足一月,算是滿月。這一進院子是本店裏最好的一套,包月四兩足金,膳食另計。我觀客官是個大才,將來必定飛黃騰達,特別減去一金,算是交個朋友,今後也好有個仰仗。”
蘇秦打個驚愣,但想到一旦見用,這幾金也不算什麽,再說除此之外,真還無處可住,便心一橫,揖道:“謝店家了。就這麽定下。”
店家還過一揖:“請預付五兩。”
蘇秦從袋中摸出五塊金餅,遞給店家。店家驗過,見是大周足金,又在手中掂掂,衝外麵叫道:“來人!”
剛好小二提著蘇秦的包裹走過來,應道:“小人在此!”
“侍候客人住下,看客人有何需求,一並辦了。”
小二應聲諾,放下包裹,衝蘇秦揖道:“先生,請!”
一切安頓好之後,蘇秦隨小二興致勃勃地走到前廳,尋個席位坐下。廳中約有二十幾人,無須再問,皆是列國士子。
然而,蘇秦剛一坐下,就感到氣氛異樣。整個飯廳鴉雀無聲,多數士子的目光中流露出哀傷。這且不說,所有目光無不驚詫地射在蘇秦身上,好像他是一個怪物。
這個氣氛使蘇秦極不自在。蘇秦想了下,猛然意識到自己穿戴不對。外麵寒冷,裘衣錦裳自是沒個說的。人都進屋了,他依然是這身穿戴,顯然不妥。還真別說,屋中暖和,剛進來時顯不出來,這陣子身上倒是熱乎起來,蘇秦感覺汗都出來了。
蘇秦尋到原因,起身進房,脫去身上裘衣,換了一套薄的穿上,又到鏡前看過,確信並無異樣,再度迴到廳中。
然而,眾士子並未因他換過裝束而改變態度,依舊跟方才一樣,滿臉哀傷、目光詫異地盯住他看。
蘇秦怔了。顯然,士子們的態度與他的裝束無關。
蘇秦略想片刻,決定以動製靜,遂正正衣襟,大聲叫道:“小二,來兩個菜,一葷一素。再來一壺熱酒,加上薑蔥!”
小二應聲“好咧”,轉身而去。
不消一時,小二端來兩道熱菜、一壺熱酒、兩隻酒爵,擺在幾案上。蘇秦用酒洗過酒爵,提壺倒酒。
蘇秦做這一切時,動作非常緩慢,一舉手一投足,均顯出他所特有的定力。果然,沒過多久,一個三十來歲的士子踱過來,坐在蘇秦對麵,衝小二叫道:“也來兩個小菜,一壺熱酒!”
蘇秦衝他一笑,將幾上另外一爵倒滿,抱拳道:“這位仁兄,若是看得起在下,與蘇秦同飲如何?”
那士子亦抱拳還禮:“恭敬不如從命。在下姓賈,名舍人,打衛國來的。請問蘇兄來自何地?”
蘇秦端起酒爵:“在下是周人,打洛陽來。賈兄,請!”
賈舍人端起酒爵,與蘇秦輕碰一下:“蘇兄,請!”
兩人同時仰脖,一飲而盡。
然而,周圍的氣氛沒有因此而稍有改變。坐在廳中的二十幾個士子仍像方才一樣,以哀傷而奇異的目光望著蘇秦,看得他心裏發毛。
蘇秦掃一眼眾士子,小聲問道:“請問賈兄,他們這是怎麽了?”
“唉,”賈舍人輕歎一聲,“蘇兄有所不知,這兒剛剛發生一件大事!”
“哦?”蘇秦驚道,“是何大事?”
“前日夜間,”賈舍人緩緩說道,“有位仁兄一時想不明白,尋無常去了,是上吊走的,就吊在他住的那進院子裏,掛在院中那棵老槐樹上。昨兒大家為他送行,今兒都還沒有緩過神來呢。”
“哦,原來如此!”蘇秦長出一口氣,“敢問賈兄,那位仁兄所為何事?”
賈舍人苦笑一聲:“沒為什麽,一時想不開而已。”
蘇秦忽然意識到什麽,倒抽一口涼氣:“這麽說,在下住的那進院子??原是他的?”
“正是,”賈舍人點頭,“那位仁兄姓吳,名秦,來自宋國,住的就是蘇兄的院子。吳仁兄是去年冬日來的,住店那日,就跟今日一樣,也是個冷天,也是在黃昏,也是高車大馬,裘衣錦裳。據說吳兄自信胸中所學,將家中田產悉數變賣,一意赴秦,誌在必得。”頓有一時,輕歎一聲,“唉,一年過去了,吳仁兄一時想不開,拍拍屁股走了。看到蘇兄方才的樣子,簡直就跟吳兄初來那日一模一樣,大家因而呆了。”再次苦笑一聲,“蘇兄,世間總有許多巧合,是不?”
賈舍人的話每一個字都像是特別說予蘇秦聽的。
蘇秦心頭一震,迅即鎮定下來,微微一笑,舉爵:“賈兄,世間不僅有巧合,也還有奇跡呢!來,這一爵算是為那位一時想不開的仁兄餞行!”
賈舍人亦舉爵道:“蘇兄果是不同凡俗!好,為吳仁兄餞行!”
秦宮,禦書房中,公子疾急急走入,叩道:“臣叩見君上!”
惠文公伸手讓道:“愛卿免禮,看座!”
公子疾起身坐下,抬頭望著惠文公:“君上緊急召臣,有何吩咐?”
惠文公微微一笑:“東來街上可有傳聞?”
“臣弟正欲稟報君上,”公子疾凝起眉頭,“前日子夜時分,有個從宋地來的士子上吊自殺了!”
“哦?”惠文公斂起笑容,神色黯然,“說說此事!”
“此人姓吳名秦,雖然滿腹經綸,但見解迂腐,不堪實用,是個典型的書蟲。莫說賈先生那裏,縱使初評,也未獲通過。”
“既是這樣,那就安排他做個文案。此人不能做大事,抄抄寫寫總該行吧,好歹讓他有口飯吃才是!”
“賈先生也是這麽說的。臣弟安排他去學館抄書,誰知他僅去一日,再也不去了。後來聽說,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天生大才,不肯做這抄抄寫寫一類小事。”
“唉,”惠文公輕歎一聲,“讀書讀到這個地步,就是讀死了。後事辦沒?”
“臣弟已使人出錢厚葬。至於此人拖欠客棧的店錢,也由官費支了。”
“如此甚好。秦地偏僻,士子肯來,即是有恩於秦,無論可用不可用,斷不可傷了他們的心誌。”
“君上寬仁之心,可感天地!”
“寡人今召你來,”惠文公言歸正傳,“是另有一事。今日晨起,寡人偶做一夢,夢到鴻鵠從東飛來。寡人請人解析,說有高士赴秦。真有高士赴秦,當是我大秦之幸。疾弟,此事甚是重大,寡人托予你了!”
“君兄放心,臣弟全力尋訪!”
自運來客棧西行一箭地,就是英雄居。賈舍人跨進英雄居的豪門,拐入一進小院。
客廳中,竹遠席地而坐,雙目微閉。
賈舍人在對麵席位上坐下:“啟稟師兄,新來的這個人,名喚蘇秦,貌似不俗。”
“哦,”竹遠眼皮未抬,“如何不俗?”
“身穩,氣穩,心穩。近他身邊,可覺出一股凜然正氣。”
竹遠凝思有頃,抬頭看向賈舍人:“既如此說,當是此人了。”
“不過??”賈舍人欲言又止。
“說吧!”
“此人高車大馬,裘衣錦裳,卻又讓人生疑。若是大賢,不該如此俗氣。”
竹遠眉頭微皺,閉目有頃,再次抬頭:“這樣吧,你可再去會他。若是俗氣,也就罷了。若是不俗,可為他擺設一壇,有無本事,壇上自見分曉。”有頃,長歎一聲,“唉,但願此人就是先生所說之人。若此,我們就可了卻一樁大事,迴山繼續修持了。”
賈舍人點頭。
與賈舍人告別之後,蘇秦與小二結過賬,迴到房中。許是太累了,蘇秦沒有洗漱,就在榻上躺下,早早睡了。
躺有一時,蘇秦輾轉反側,心裏一直盤算著賈舍人的話。折騰有頃,蘇秦幹脆起床,披上裘衣,走至客廳,在幾案前坐下。坐有一時,蘇秦無意識地抬頭看向窗外,不由得打個寒戰。蘇秦起身,快步走到窗前,拉開窗簾。
窗外,月光澄明。院中陰冷處還留有幾日前的那場殘雪。雪映月光,分外明朗。院子正中稍偏一點,一棵光禿禿的老槐樹悄無聲息地挺立在寒風裏。一根足以承受一人重量的粗杈橫在腰上。毫無疑問,那位名叫吳秦的仁兄,必是掛在那根枝子上走上不歸路的。
望著那根樹杈,蘇秦渾身冒出一層雞皮疙瘩,眉頭擰起,在廳中不停踱步,耳邊響起賈舍人的聲音:“??看到蘇兄剛才的樣子,簡直跟吳兄初來時一模一樣,大家因而呆了??蘇兄,世間總有許多巧合,是嗎?”
蘇秦再次踱到窗前,望著那槐樹凝思一陣,自語道:“賈兄說得是,此事當真巧了。他吳秦前腳剛走,我蘇秦後腳即到,就跟事先商量好似的;我連尋數十家客棧,偌大一條東來街,卻隻能住進他曾經住過的房間,就像是命定似的;吳秦來時也是冬天,也是高車大馬,也是裘衣錦裳,也是變賣田產、孤注一擲,跟我就像是一個人似的;他叫吳秦,我叫蘇秦;‘吳’與‘無’諧音,‘蘇’與‘疏’諧音,一個是‘無秦’,一個是‘疏秦’,都有與‘秦’無緣之意??”
想到此處,蘇秦心頭一凜,自語:“如此之多的巧合,難道是上天予我的警示?”
蘇秦慢慢冷靜下來,迴至幾前,正襟危坐,微閉雙目,進入冥思。
翌日晨起,蘇秦已是氣沉心定。
聽到外麵人聲漸多,蘇秦慢慢睜開眼睛,站起來,再次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的槐樹和那根吊死吳秦的枝杈,眉頭完全舒展,臉上現出剛毅和自信。
蘇秦洗漱完畢,有人敲門。
見是賈舍人,蘇秦揖道:“在下見過賈兄。”
賈舍人迴一禮:“舍人不請自來,有擾蘇兄了。”
“賈兄客氣了。”蘇秦笑道,“在下初來乍到,人地兩生,得遇賈兄,當是福氣呢,何談打擾二字?”又伸手禮讓,“賈兄,請!”
“蘇兄先請!”
二人並肩走進廳中,分賓主坐定。
賈舍人目視蘇秦,別有深意地說:“蘇兄,昨夜睡得可好?”
蘇秦微微一笑,算是應了。
“嗯,”賈舍人環顧四周,笑道,“吳仁兄在時,也是這般模樣,蘇兄何不稍加改變,也好驅驅晦氣。”
“此處唯有正氣,在下不曾見到晦氣。”蘇秦又是一笑,手指外麵的槐樹,“請問賈兄,取走吳仁兄性命的,可是那根枝杈?”
賈舍人順著他的手勢望去,果然看到那根粗枝。迴視蘇秦,見他周身上下,非但尋不出任何沮喪,反倒洋溢出一股洋洋灑灑的浩然正氣,不禁肅然起敬,抱拳說道:“蘇兄所言不錯,在下也感受到了一股正氣。吳仁兄若有蘇兄這般胸襟,就不會有此結局。”
蘇秦亦抱一拳:“謝賈兄褒獎!敢問賈兄,來此幾時了?”
賈舍人長歎一聲:“唉,算起來,竟是兩年有餘!”
“哦?”蘇秦怔了,“觀賈兄談吐,當是有才之人,緣何未得重用?”
賈舍人苦笑一聲:“凡來此地之人,皆說自己有才,在下也是。在下懷才而來,誰想時運不濟,迄今未被君上見用。兩年下來,求仕之心,已是死了。”
蘇秦又是一怔:“天下如此之大,此處不被見用,賈兄何不投奔他處?”
“哪兒還不是一樣?再說,”賈舍人嘿然一笑,“在下在此還有一點兒營生!”
“哦?”蘇秦甚覺新奇,“敢問賈兄,是何營生?”
賈舍人笑道:“小生意,不值一提。”略頓一下,“不過,這樁生意或與蘇兄有關,不知蘇兄感興趣否?”
蘇秦亦笑一聲:“既然與在下有關,在下必須感興趣呀!”
賈舍人拱手:“蘇兄既感興趣,可隨舍人前往一處地方。”
蘇秦亦拱手:“恭敬不如從命!賈兄請!”
“蘇兄,請!”
二人出門,沿東來街走有百來步,在一扇大門前麵停下。
賈舍人指著門道:“蘇兄,就這兒了。”
蘇秦抬頭,見門楣上寫著“英雄居”三個金字,讚道:“好名字!”又轉對賈舍人,“賈兄的營生原在這兒。”
賈舍人伸手禮讓:“蘇兄請進!”
二人走進院門,見裏麵空空蕩蕩,並無一個“英雄”。蘇秦正自驚異,賈舍人引他走至一進院子,院門上寫著“論政壇”三字。
蘇秦望著三字:“賈兄,此為何意?”
“蘇兄進去一看,一切就都清楚了。”
蘇秦微微一笑,邁腿跨入。
裏麵是個大廳。廳甚大,可容數百人,正對門處是個講壇,正對講壇處是四個席位,席前各擺一案。再後鋪了多排席位,並無一張幾案。看那樣子,似是看古戲用的。
看有一會兒,蘇秦若有所悟,點頭道:“這就是院門上的三個字了。去年在下在齊國稷下,見過這種擺設,但論的不是政,是天下學問。想必此壇是讓士子論政用的。”
“正是。”賈舍人應道,“這就是聞名東來街的論政壇,天下士子皆可在此暢所欲言,談論天下政治。”
“聽這語氣,此壇是賈兄開的?”
“蘇兄高抬在下了。”賈舍人笑道,“你看在下這副模樣,像是能開壇的人嗎?”
“真人不露相嘛。”蘇秦迴以一笑,“此壇既非賈兄所開,方才為何卻說是自己的營生?”
“說來話長,”賈舍人苦笑一聲,“秦公繼位之後,廣開言路,納士求賢,列國士子紛至遝來。然而,秦地褊狹,職爵有限,並非所有士子都得驅用。再說,赴秦士子中,更有許多濫竽充數之輩,一時也是良莠難辨。於是,一些久留此地、未受驅用的士子,因熟悉秦國政壇,就在士子中間四處遊走,專為那些新來的士子提供方便,久而久之,竟然形成生意。這家客棧本是接待士子用的,掌櫃看到這樁生意不錯,就停止接客,將店整個改過,設置此壇,做了壇主,果是生意紅火。在下不才,被壇主看上,特別聘為評判,順便招攬客人。”
“怪道此人這麽熱情,原來如此!”蘇秦在心中嘀咕一句,眉頭一擰,抬頭問道,“敢問賈兄,你們這樁生意是如何做的?”
賈舍人指著前麵的木壇:“蘇兄請看,那是講壇。新來之人皆可開壇。開壇之時,就站在那兒論述為政主張,答疑解惑。”又指著壇下的四個席位,“這是評判席,無論是誰,一旦開壇,他的為政主張能否說中秦公心意,如果中意,他能得到多大的職爵,全由這幾人評判。不瞞蘇兄,設壇至今,他們的評判很少失準呢!”
“哦?”蘇秦大是驚奇,“有這麽神嗎?”
“當然神了!”賈舍人笑道,“如若不然,誰肯花錢在此開壇?”
蘇秦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靈驗,你們這些評判為何不受重用?”
賈舍人苦笑一聲:“都像在下一樣,沒有富貴之相唄。不然那些算命占卦的為何總是替別人指點吉兇呢?”
“嗯,說得也是。”
賈舍人指向後麵的席位:“這些是觀眾席,一旦有人開壇,就有士子來聽,聽的人越多,爭論越熱烈,說明開壇人講得越有分量。即使不能在秦得用,眾士子也會將他的聲名遠播列國。”
蘇秦掃視一周,轉對賈舍人:“請問賈兄,壇主何在?”
賈舍人伸手指指正在遠處閉目端坐的竹遠:“就是那人,竹先生。”
蘇秦聚目望去,見那人仙風道骨,坐如磐石,定非尋常生意人,心中頓時明朗起來,斷定此壇必是秦公所設,竹先生,還有眼前這個賈舍人,也必是秦公心腹。賈舍人幾番試探,又引他至此,不過是想試探他的深淺。看來,欲見秦公,此壇是非過不可了。
想到這裏,蘇秦現出一笑,抱拳道:“再問賈兄,若開一壇,需金幾何?”
“三兩足金。”
蘇秦苦笑一下,隨口說道:“若是貧窮士子,手中沒有三兩足金,就不能開壇嘍。”
“沒錢也可開壇,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此人必須事先提出懇請,並由其中一個評判引見壇主,由壇主觀相。隻要通過壇主觀相,就可為他開壇,但開壇費不是三兩,而是六兩。”
蘇秦大是驚異:“此又為何?”
“若是此人最終見用,可用俸祿補交開壇費。若是不能見用,損失則歸店家!”
蘇秦連連點頭:“嗯,這個倒也公允。”
賈舍人不無期望地看著蘇秦:“敢問蘇兄,願否在此開一壇呢?”
蘇秦早已想定,從袖中摸出三塊金子,遞予賈舍人:“煩請賈兄稟報壇主,為在下開設一壇。”
“謝蘇兄抬舉。”賈舍人接過三塊金子,鞠一大躬,“請蘇兄稍候片刻,在下這就稟報壇主去!”
賈舍人疾步走至竹遠跟前,將三塊金餅置於幾案,揖道:“稟報竹先生,洛陽士子蘇秦請求開壇!”
竹遠迴過一禮,遠瞄蘇秦一眼:“請轉告蘇子,後晌申時開壇。”
賈舍人迴到蘇秦跟前,揖道:“壇主吩咐,今日後晌,申時為蘇子開壇。時光不多了,蘇兄可暫先迴去,稍稍準備一下。”
蘇秦微微一笑,揖道:“蘇秦告辭!”
“蘇兄且慢!”賈舍人緊前一步攔道,“能否告知在下,蘇兄師從何人,所治何學,可有同門在列國治業,在下也好有所傳揚。”
蘇秦略一思忖,笑道:“沒有什麽好傳揚的,就說是洛陽人蘇秦,這就夠了。”
“在下記住了。蘇兄慢走!”
這日後晌,未時剛至,東來街上就有人邊走邊敲鑼,大聲吆喝:“開壇嘍!論政壇申時開壇嘍!開壇人乃大周名士、洛陽人蘇秦。洛陽蘇子學問蓋世,有周天子親賜軺車。列位士子,敬請光臨捧場,一開眼界嘍!開壇嘍!論政壇申時開壇嘍——”
未時過去,申時將至,鑼聲更加響亮。眾多士子從不同的客棧裏走出來,三三兩兩,議論紛紛,匯入“英雄居”,走進論政壇,各尋席位坐下。
一身士子打扮的公孫衍、公子疾站在街頭,看著漸走漸近的敲鑼人。公孫衍是被公子疾強拉過來的。公子疾從秦宮裏出來之後,一心惦念秦公所說的大賢之才,當即來到東來街上訪查,又恐自己眼拙,辨不出賢愚,特意扯上公孫衍,讓他也來過過眼。尚未開始訪查,竟就遇到開壇。
“洛陽人蘇秦?”公子疾聽有一時,轉頭看向公孫衍,“公孫兄可曾聽說過此人?”
公孫衍搖頭。
公子疾看看日頭:“申時已到,反正也沒什麽事兒,我們何不湊個熱鬧去。”
公孫衍微微一笑:“既被疾公子拖來,就得悉聽尊便嘍。”
公孫衍跟著公子疾走進英雄居,見論政壇裏早已坐滿士子。昨晚蘇秦高車大馬從街上招搖而過,又偏巧住在剛剛吊死的吳秦房中,這本身就已構成噱頭,成為街頭傳議熱點。此番蘇秦開壇,士子們自然爭相一睹蘇秦真容,看他是何能耐。
眾士子七嘴八舌,廳中甚是嘈雜。公子疾努下嘴,與公孫衍走至一處角落,席地坐下。不多一時,更多士子趕來,十幾排席位坐不下,後來者隻好站在後麵,黑壓壓地圍成一個半圓。
望著這個場麵,公孫衍不無感歎道:“還記得在下初來秦時嗎?”
公子疾笑了。
公孫衍看向遠處勉強露出的一個屋尖:“如果沒有記錯,在下所住當是那幢房舍。時光流轉,轉眼已是數年,前年聽說竹掌櫃將客棧改為論政壇了,在下早想過來看看,可總是有冗事纏身,今日總算一開眼界了。”
“此壇甚有意思,”公子疾笑道,“什麽樣的聲音你都能聽到,有時想笑,有時連笑都笑不出來。”
“看來疾公子是常客了。”
公子疾點頭,指著一側走出的竹遠:“看,竹先生來了。眼下他不是店家,是壇主了。”
公孫衍始終沒有搞清楚竹遠的底細,隻是覺得秦公對他極是恭敬,迴個笑道:“嗬嗬嗬,竹先生倒是會做生意呢!”
“不隻會做生意喲,”公子疾亦笑一聲,“竹先生滿腹文章不說,還寫得一手好字,天文地理無所不曉,城府極深,至少也可做個禦史大夫。”
“哦?”公孫衍震驚,“既然有此大才,君上隻讓他在此開此館子,豈不可惜了?”
“此為君上之意。”公子疾壓低聲音,“幾年前在下就對君上言及此事,君上說,此人另有大用。在下求問如何大用,君上吩咐在下,在此處開設一壇,請他來做壇主。在下遵旨,將英雄居改為論壇,竹先生也就做了壇主。”
“原來如此!”公孫衍恍然有悟,“此壇名為竹先生所開,實為上大夫操縱,而真正的壇主,卻是君上。”
“這也是不得已之舉。”公子疾苦笑一下,“每日均有赴秦士子,其中良莠不齊,不設此壇,何以篩出堪用之才?”
“嗯,”公孫衍大是歎服,“君上謀事,總是高人一籌!”
公子疾正欲應聲,忽聽一聲鑼響,抬頭道:“公孫兄,蘇子這要開壇了!”
話音剛落,又是一聲鑼響,整個大廳鴉雀無聲。
壇主竹遠健步上壇,朗聲宣布:“諸位士子,申時已到,論政壇開壇!”
鑼聲第三次響過,竹遠伸手做邀請狀:“有請四位評判!”
偏門打開,四位評判依序出場,在第一排的評判席上坐下。賈舍人赫然其中。
又是一聲鑼響,竹遠再次禮讓:“有請今日開壇人,洛陽名士蘇秦,登壇論政!”
崤塞仍由魏人所占。蘇秦交過關稅,過關繼續西行,又走兩日,終於踏上函穀古道。
蘇秦的軺車沿兩山之間的狹窄山道轔轔而行,走有兩個時辰,眼前一亮,見前麵不遠處高豎一塊巨石,上寫“秦界”。
蘇秦跳下軺車,極目望去,但見兩側高山聳立,中間隻有一條蜿蜒穀道。目光盡處,就是春秋時周臣依地勢所建的函穀關門。觀這山勢道路,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望有一時,蘇秦喟然歎道:“如此雄關,縱有千軍萬馬,如何施展?”
蘇秦催馬來到關前,見有數十名關卒排在龐大的關門兩側。門內設兩條通道,一側入關,一側出關。等候過關入秦的人流甚多,正在逐個接受盤查,繳納關稅。
蘇秦排在隊後,見身邊站著一個老丈,拱手揖道:“請問老丈,如何納稅?”
老丈拱手還過一揖:“迴客官的話,單人納秦幣三十,若有車馬,納秦幣八十。若是商賈貿易之貨,折合秦地實價,十納一。”看一眼他的車馬,“就客官而言,當納八十秦幣。”
蘇秦問道:“晚生沒有秦幣,如何交納?”
老丈指指旁邊一處房舍:“那兒是貨幣兌換處,可換秦幣。”
蘇秦抬頭,果見旁邊有個貨幣房舍,遂謝過老丈,徑走過去,從袖中摸出一金,兌換出一百秦幣。
蘇秦驅車行至關卡,一名關尉上下打量蘇秦:“客官可是入秦士子?”
蘇秦揖道:“洛陽士子蘇秦見過關卒!”說著拿出八十秦幣,雙手呈遞關尉。
關尉卻未伸手去接,而是伏案在一本竹卷上記下“洛陽士子蘇秦”幾字,寫好日期、時辰。寫畢,要蘇秦畫押。
蘇秦畫過押,關尉道:“蘇子,你可以過關了!”
蘇秦揚揚手中秦幣,怔道:“這關稅??”
關尉指向旁邊牆壁:“蘇子請看!”
蘇秦轉頭一看,牆壁上果有一個榜示,上寫一行大字:“秦公手諭,凡入秦士子,皆不納稅!”
關尉再次揖過,伸出手臂,做出請的動作,微笑道:“函穀關尉恭請蘇子入秦!”
蘇秦拱手謝過關尉,驅車過卡。
出關走有十數步,蘇秦勒住馬頭,迴頭凝視榜示,讚道:“秦公求賢之心細微至此,當成大事!”
有了這種好印象,蘇秦的心情格外清朗,堅信自己這步棋下對了。
蘇秦揚鞭催馬,當日晚上,趕至湖城,尋個客棧住下。
這日夜間,北風大作,天氣驟然變冷。前麵再走下去,就是華山腳下的陰晉,路仍崎嶇,一旦下雪,根本無法動彈。蘇秦急了,早早起床,天不亮就啟程趕路。趕至陰晉,天竟不黑。陰晉已經改迴寧秦了。越過寧秦,就是武成,仍舊是山路。蘇秦看看天氣,擔心下雪誤事,看到馬力尚可,遂沿山道繼續西行,打算晚上住在武成。
走有十餘裏,大雪真就下起來,風似刀子一般,嗖嗖直朝脖頸裏鑽。風裹雪花,紛紛揚揚,鋪天蓋地,不一會兒,整個山野白茫茫一片,分不清哪兒是路,哪兒是坎。
蘇秦又走一時,路上已積一層厚雪。
蘇秦害怕跌進山溝,跳下馬車,在前引路,行進甚是緩慢。又走一時,天色開始昏暗。蘇秦不敢繼續前走,想要拐迴寧秦,卻也遲了。蘇秦著急起來,深悔自己一意孤行,落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境地,進、退都是個難,不進不退更是危險。莫說是曠野孤獨,即使眼下的風雪,也足夠他消受了。
正在此時,前麵現出一條岔路,旁邊卻無任何標示。蘇秦細看兩條道路,差不多寬窄,又都被一層白雪蒙上,分不清哪是主道,哪是岔道。蘇秦猶豫起來,這樣的天氣,一旦走錯,後果不堪設想。蘇秦駐馬道口,這邊看看,那邊瞅瞅,仍舊斷不出該走何路。
蘇秦正自著急,看到一人沿著一條山道迎麵走來,身上披層雪花,頭上裹條頭巾。蘇秦大喜,急急迎上,近前見是一個半大女孩,看樣子是附近山民。
蘇秦躬身揖道:“請問姑娘,在下要去武成,該走哪條道路?”
小姑娘還過一揖,指著自己正走的一條:“客人要去武成,當走這一條。”
蘇秦再度拱手:“謝姑娘了!”
小姑娘將他上下一番打量,笑問:“客人不是此地人吧?”
“迴姑娘的話,在下是東周洛陽人,要到鹹陽去。”
“此地距武成二十多裏,天色都已黑了,前麵還有坡路。客人人地兩生,獨自一人在風雪夜裏趕路,隻怕??”小姑娘頓住不說了。
“唉,”蘇秦歎道,“在下本該在寧秦安歇的,可又想到天氣不好,萬一下雪,怕耽擱行程,這才貪路,想摸黑趕到武成。聽人說,過去武成,就沒大坡了,誰想這??大雪說來就來了!”
小姑娘指著另外一條岔道:“小女子就住前麵村中,官人若不嫌棄,可到小女子家中暫歇一宿,待明日天亮,官人再走不遲。”
蘇秦連連揖禮:“謝姑娘收留!”
蘇秦讓小姑娘上車引路,不一時就到一個村落。
小姑娘住在村頭,是個大院落。一個老人站在門前一處高坡上,正向遠處眺望。小姑娘讓蘇秦停住車馬,從車上跳下,叫道:“爺爺!”
老人未料到她會在馬車上,喜道:“這麽久你才迴來,爺爺放心不下,正在這兒望你呢!”
“爺爺,看俺領迴一個人來!”小姑娘撲進老人懷中,指著馬車道。
蘇秦早已下車,趨前一步,朝老人拱手揖道:“晚生蘇秦見過老丈。”
老人打量蘇秦,見他高車大馬,衣著華貴,知非尋常人士,便推開小姑娘,拱手迴禮:“山民見過官人。”
蘇秦再次拱手:“老丈,是這樣,晚生是洛陽士子,欲至鹹陽謀生,路過此地,天色晚了,風大雪大,處境尷尬。晚生正自無個著落,遇到這位好心姑娘,就隨她過來,想借宿一晚,還請老丈允準。”
小姑娘拉住老丈,撒嬌道:“爺爺,是俺邀請這位客人來的!”
蘇秦再次拱手:“老丈放心,明日晨起,晚生自趕路去。今宵食宿花費,晚生當按客棧規矩付錢。”
老人臉色一沉:“客人說的哪兒話!客人從關外來,就是貴賓,老朽貧寒之家,請還請不到呢,談什麽錢不錢的?”又轉對小姑娘,“秋果,有貴人來,喊你爹迎客!”
叫秋果的小姑娘不無得意地瞟一眼蘇秦,又蹦又跳地跑進院門。
老人轉對蘇秦揖道:“客人,寒舍請!”
蘇秦迴揖:“晚生謝老丈收留!”
說話間,院子裏傳出雜亂的腳步聲,秋果與一個僅有一隻胳膊的漢子急走出來,後麵跟著四五個孩子。
漢子朝蘇秦微微一笑,也不見禮,徑自走到馬前,將車馬趕入柴扉。蘇秦本欲見禮,見漢子這麽實在,隻好微笑一下,與老丈一道走進院中。
獨臂漢子卸完車,將馬牽至後院馬廄。
一到院中,老人就衝灶房大喊:“他娘,關外來稀客了,殺隻雞,宰隻鴨,開壇酒,炒幾道好菜!”
聽到灶房中有女人答應一聲“曉得嘍”,老人轉對蘇秦,笑道:“客人,中堂請!”
蘇秦跟老人步入中堂,分賓主坐下,拱手揖道:“晚生冒昧打擾,老丈非但不責,反倒如此盛情,這??”
“不必客氣,”老丈拱手還禮,“老秦人的規矩,但凡遠方來客光臨寒舍,定要殺雞燉鴨,接風洗塵。客人自關外來,是稀客,事起倉促,已是怠慢了!”
不消半個時辰,兩個年輕女人端著酒菜進來,獨臂漢子安頓好車馬,也走進來,三人吃菜喝酒,敘談家常。從交談中蘇秦得知,這個村落叫小秦村,住戶大多姓秦,陰晉未收迴時,村中因為緊鄰陰晉,算是秦國邊境,總有駐軍,村前的路因而修得寬大。如今連函穀都成秦國的了,這兒也就冷清起來,難得有客人來。這是入冬來的第一場大雪,按老秦人的說法,叫喜雪,蘇秦偏巧也於此時趕來,真是喜上加喜,在這家裏,算是大事了。老人叫秦老川,獨臂人叫秦大川。
蘇秦與秦老川談得投機,酒也多貪幾杯。吃喝已畢,秦大川引他走到一間房子,裏麵是一浴桶,早已倒好熱水了。秋果走來,放進幾件幹淨衣服,便關上房門。蘇秦洗浴已畢,穿上衣服,候在外麵的秋果引他走入一個偏房,裏麵燒有熱炕,暖融融的竟無一絲兒寒意。
蘇秦熄滅油燈,鑽入被窩。這些日來一直趕路,走的又多是山道,蘇秦當真累了。這宵吃足了酒,又美美地泡了個熱水澡,全身上下沒有一處不舒坦的,躺在炕上,不消一刻,就已沉沉睡去。
翌日晨起,蘇秦推開房門,見院中落雪已有小半尺厚,老丈、秋果與三個年輕女人正在院門外麵鏟雪,秦大川在用僅有的一臂修理一輛獨輪推車。幾個孩子歡天喜地,在院中吵鬧著堆雪人兒。
看到蘇秦,大川揚起獨臂招唿道:“蘇公子,昨夜睡得可好?”
蘇秦點頭:“睡得甚好。”走前幾步,看他幹活。
因是白天,蘇秦打眼一看,原是一戶殷實人家,隨口問道:“大川兄,看你家中,日子過得真還不錯,在村中當是大戶人家吧?”
秦大川搖頭:“哪能呢?我們秦人,家家都是這樣,離大戶差得遠。”
“這麽看來,你們秦民倒是富足。”
秦大川嗬嗬笑過幾聲,埋頭又做營生。他在獨輪推車上又拴一根粗繩,想打個結。由於隻有一隻胳膊,他連試幾次,均未打成,遂朝蘇秦苦笑一下:“唉,少隻胳膊,幹啥都不方便。”
蘇秦走過去,隻幾下就將繩結打好。
“嗬,蘇公子這結打得好呀,沒想到你這富家公子會幹這個?”大川看著他的華服,一臉驚奇。
“嗬嗬,”蘇秦尷尬地笑笑,目光落在他失去的胳膊上,移開話題,“大川兄,你那隻胳膊怎麽沒的?”
秦大川苦笑一聲:“六年前讓魏人砍了。”
“六年前?這麽說來,秦兄參加過河西大戰?”
“當然了!”獨臂漢子語氣自豪,“我們兄弟三人,全都去了!”
“兄弟三人?”蘇秦怔了。
“我是大川,我的兩位兄弟叫二川、三川!”
“秦法不是四丁抽一嗎,為何你們兄弟三人全都去了?”
“是四抽一,”大川解釋道,“我家抽中的是二弟。可該死的魏人占我河西六十年,秦公要收迴來,老秦人沒有不高興的。聽說兵員不夠,秦公號召秦人誌願服役,我和三弟爭搶,老父說,不要爭了,要是想去,你們都去吧。就這樣,我們三人就都去了。”
“哦,原來如此。”蘇秦道,“你的兩位兄弟呢?”
獨臂漢子黯然神傷,半晌方道:“他們??殉國了!”
“哦?”蘇秦怔了下,“敢問秦兄,他們是如何殉國的?”
“我們方圓十幾個村落的男丁組成一個千人隊,編在商君的中軍,緊隨商君。大戰那日,我們痛痛快快地殺了一個白晝,真是過癮。不瞞先生,單我一人就砍死該死的七個魏人,每砍死一人,我就割下他的左耳朵,好在打完仗後請賞。”
“怎麽請賞?”蘇秦問道。
“以法領賞,”秦大川略頓一下,“斬敵三人,晉爵一級。大戰那日,我家兄弟三人共殺十五個魏人,本該晉爵五級,卻不承想,次日淩晨,我們睡得正香時,魏狗子偷襲,反殺我們個措手不及,我們這個千人隊首當其衝,沒有幾個活下來的。兩個弟弟臨難時,一個剛醒過來,另一個尚在夢中。我聽到動靜不對,翻身提劍,剛出帳門,就被魏人劈頭一劍。我不及躲閃,本能地拿胳膊一擋,隻聽‘嚓’的一聲,胳膊就沒了,我也一下子疼得暈死過去。”說到這裏長歎一聲,“唉,再醒來時,我已躺在榻上,疾醫正在上藥。當然,掛在帳中的七隻魏人耳朵,再也尋不到了。”
“秦兄後悔嗎?”
“後悔?”秦大川白他一眼,“後悔還是老秦人嗎?”
“照秦兄這麽說,老秦人喜歡打仗?”
秦大川想了下,搖頭:“誰喜歡打仗呢?扛槍上沙場,是沒法子的事兒。”
“既然不喜歡,秦兄為何不後悔呢?”
“不喜歡與後悔是兩碼子事。生為秦國男兒,秦有戰事,豈能躲閃?”
蘇秦打個怔:“照秦兄說來,老秦人皆願為國而戰?”
獨臂漢子沒有迴答,目光卻慢慢地望向遠方的青山,輕聲詠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
秦大川聲音低沉,唱得極是投入。
蘇秦大受觸動,伴他唱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王於興師,修我矛戟。
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王於興師,修我甲兵。
與子偕行。
“不瞞客人,”秦大川停住吟唱,“若說後悔,在下隻後悔一件事,就是未能堂堂正正地戰死在沙場上,而是糊裏糊塗地讓該死的魏人暗算了一隻胳膊!”
蘇秦深為所動,忖道:“知義而生勇!秦有如此死戰之民,若不自亂,列國何以敵之?”
蘇秦正自思忖,秦大川眼睛半眯,望向遠山,不無感傷地長歎一聲,似是自語,又似是說給他聽:“唉,可惜了,所有棒小夥子,死了,都死了,全都死在那天淩晨。剩下的,家家都有寡婦,女娃子莫說尋個好夫君,就是找個像我這般缺胳膊少腿兒的,也是難哪!”
秦大川正自感傷,秋果端盆熱水走到蘇秦跟前:“先生,請洗漱。”
蘇秦接過臉盆,定睛看她。因風停雪住,秋果沒戴頭巾,且又在白日,蘇秦看得清爽,小秋果眉清目秀,模樣可人,身材雖是單薄,一臉稚氣,卻已處在發育期,小胸脯微微挺起,開始進入思春年紀。
想到昨晚上吃飯上菜的幾個年輕女人,有兩個應該是二川、三川家的,年紀輕輕的這就守寡了,再想到如果這般可人的姑娘竟然連個好小夥子也是難尋,蘇秦不由得一陣傷感。
自從得到終南山寒泉子的指點後,惠文公如同站在泰山頂上看天下,眼界大開,目光不再局限於家門口的魏、趙、韓三國,而是放得更遠,聚焦於遠在山東、緊鄰大海的齊國和隔著重山疊水的楚國。為此,惠文公投放了黑雕台的半數黑雕,將他們廣泛撒播於齊、楚的各個城邑,組成一個龐大的間諜網絡,密切關注起這兩個國家的一舉一動。惠文公特別授意,黑雕的眼睛不能隻盯宮室,也要觀察朝臣和人民,但有風吹草動,就有密折急呈過來。
坐鎮指揮這個巨大網絡的是公子華。公子華在每日收到密報後,去粗存精,去偽存真,遇有緊要的,立即呈送惠文公,若不緊要,就打總兒陳述。
這日晨起,天剛放亮,公子華就匆匆趕至宮中,直入禦書房。
惠文公還在後宮洗漱。內臣曉得有大事,入內稟報,惠文公急趕過來。
公子華呈上一道密折,尚未開封,是陳軫的。
惠文公拆看:“??越人糧草將絕,已成困獸。楚人圍而不殲,老貓戲鼠??”
“好一個老貓戲鼠!”惠文公震幾叫道,“陳愛卿的文字,越寫越出彩了!”
“嗬嗬嗬,”公子華樂道,“說實在話,當初陳軫來投,君兄用他,臣弟好一陣子沒有想通。現在看來,君上是用對人了。”從袖中又摸出一道密折,“君上請看,這是上卿貼身侍衛特別寫給臣弟的密折,奏報說,上卿感念君恩,一心一意為君上謀劃,無一絲兒外心。”
惠文公掃一眼那道密折,微微一笑:“你隻講對一半,另一半是,他也是在為自己謀劃。”目光轉向陳軫的奏折,“??眼下楚王重用張儀,昭陽也對張儀佩服有加,言聽計從,逐張儀之事,不宜速圖??嗯,”連連點頭,“張儀是個大才,可惜投錯地方了!”又轉對公子華,“你可加派人手,盯住張儀,另外曉諭陳軫,將他逐走也就是了,不可傷他性命!”
“臣弟明白,君上這是留住青山呢!”
惠文公笑道:“明白就好,辦去吧!”轉對內臣,“召公孫衍、公子疾、司馬錯、甘茂覲見!”
“臣領旨!”
二人退出後,惠文公思忖有頃,趨至列國版圖前,久久凝視楚、越的地盤。
放眼望去,楚國竟像一張巨毯,牢牢地扣在版圖上。天下之大,盡在楚地。相形之下,韓、魏、趙、齊,無非是彈丸之地。即使燕、秦加起來,也不過是它的五分之一。寒泉子將楚視為天下三強之首,當真是獨具慧眼。楚地本已如此遼闊,若再滅越??
惠文公不敢再想下去,眉頭擰成兩個疙瘩,連內臣進來稟報幾位重臣叩見的聲音都沒有聽見。內臣候有一時,又稟一聲,惠文公這才迴過神來:“宣!”
公孫衍、公子疾、司馬錯、甘茂四人魚貫而入。
君臣禮畢,惠文公也將他們領到版圖前麵,指圖緩緩說道:“諸位愛卿,你們都看到了,幾個月來,關外列國連走幾步棋子。先是越人陳兵琅琊,蓄勢伐齊,齊人嚴陣以待,再是楚人伐宋,魏人不去救宋,卻遠征項城;楚人棄宋迴救,魏、楚對壘。就在齊人舉國備戰之時,越人竟又掉頭,棄齊襲楚,反被楚困,當真是好棋連連啊!”
四位重臣眼睛一眨不眨地望著版圖。這些情勢四人早已熟知,隻不知惠文公突然召見他們並重提此事有何深意,因而一麵審圖,一麵揣摩上意。
“諸位愛卿,”惠文公從版圖上移過目光,掃向眾臣,“關外列國連出奇招,招招出人意料,讓天下目不暇接,瞠目結舌。寡人琢磨許久,越琢磨越覺得中有玄妙,隻是妙在何處,寡人尚未完全明白。今兒請諸位過來,是想借一借你們的腦袋。大家隨便說,有什麽談什麽!”
諸臣麵麵相覷,誰也不願首先發話。
惠文公撲哧一笑:“怎麽,都成啞巴了!就跟平日一樣,暢所欲言嘛!”
仍是沉默。
“好哇,你們都不說,寡人隻有點將了!”惠文公的目光落在公孫衍身上,“公孫愛卿,你是怎麽想的?”
公孫衍抱拳道:“臣以為,關外列國此番紛爭,源起於泗上之爭。”
“嗯,不錯,”惠文公點頭讚道,“你就說說泗上是如何爭的?”
“迴稟君上,”公孫衍望向版圖,指著泗上一片小國,“泗上諸國位於齊、魏、楚、越、韓、趙幾個大國之間,國小地肥,人口眾多,阡陌交通十分便利,曆來就是魚米之鄉,山東諸國俱想據為己有。六年前,魏王出兵伐衛,非衛公不敬,實欲趁機滅衛。齊、韓、趙出兵救衛,名為義舉,實為各有貪念,誰也不願讓魏獨吞這口肥肉??”
不待公孫衍說完,司馬錯急急問道:“泗水遠在魯、宋,與衛國並無關聯,大良造為何言及衛國?”
“國尉有所不知,”公孫衍笑道,“在下說的是泗上,不是泗水。今說泗上,指的是這一片的十餘國,並非魯、宋、滕、薛等幾個小國!”
“嗬嗬嗬,”司馬錯亦笑一聲,“是下官無知了!”
公孫衍接著道:“泗上諸國,國小力微,卻能保國至今,皆因大國互不相讓,結果是誰也無法獨吞。泗上諸國,宋國地盤最大,宋公偃偏又是個刺頭,看準了這點,因而誰也不靠,一心隻過自己的日子。楚人打來有齊人,齊人打來有魏人,魏人打來有楚人,十幾年來竟也是有驚無險。至於傳聞宋公射天鞭日,都是大國為伐他而尋出的借口。宋公此番稱王,必是受魏王挾持,由宋人惠施居中撮合的。魏王因稱王之事惹出一身麻煩,此策無非是想攪亂天下,混淆視聽。”
惠文公連連點頭:“公孫愛卿,說下去!”
“楚人數年前伐宋,因齊人援助而功敗垂成。此番越人伐齊,齊自顧不暇,楚人以為是天賜良機,再度伐宋,不料魏人再次援救。楚人料到魏會出兵,因而有所準備,萬想不到的是越人竟又趁火打劫??”
看到公孫衍這樣一味敘述下去,沒有講在點子上,惠文公眉頭微皺,打斷他道:“公孫愛卿,這些寡人都看到了。寡人想問的是,這幾步棋的背後有何玄機?如果說是妙棋,妙在何處?”
“妙在魏人救宋。”
“嗯,”惠文公點頭,“魏人救宋,不去宋國,卻奔項城,當算一步妙棋。”掃一眼諸臣,“諸位愛卿,你們可知此棋是何人所下?”
司馬錯道:“必是龐涓!”
“不不不,”惠文公連連搖頭,“從棋風上看,此棋絕非龐涓所下!”
公孫衍怔道:“君上何以知之?”
“若是龐涓,魏軍必赴宋國,先斷睢水,將楚人困在睢水以北,再與其決戰。”
“君上聖明!”公孫衍沉思有頃,不無歎服,“不是龐涓,又會是誰呢?”
“是龐涓的師兄孫臏!”惠文公斷言,“此人入魏之後,先讓魏民大量返流,壞我大事,這又來個攻其必救,玩弄昭陽於股掌之上,使楚人疲於奔命,損兵折將又失地。今日看來,此人之才,遠高出龐涓!”
眾臣紛紛點頭。
“不過,就這幾步妙棋來說,”惠文公望著諸臣,話鋒一轉,“魏人救宋雖然甚妙,卻不為最妙。諸位愛卿,你們可知最妙的又是何招?”
見眾臣麵麵相覷,惠文公一字一頓:“越人襲楚!”
眾人更是驚異。
“越人襲楚?”公子疾打個驚愣,恍然大悟道,“是的,越人襲楚,的確是妙棋。越人不知齊人,卻知楚人。楚人所短,正是越人所長。楚遍地水澤,卻無舟師,越人舟師天下無敵,正可在楚橫行。楚人西困於巴、蜀,西北困於秦,東北正與魏國大戰,中腹最空,越人溯江而上,直入其腹,真是恰逢其時,用其所長,當真是最妙的一招!”
“上大夫所言甚是!”司馬錯甚是歎服,“越人至楚,如入無人之境,數月之內,就已攻至雲夢澤,直逼郢都。若不是屈匄的西北大軍及時迴救,當年吳禍必已重演了。”
惠文公不予理睬,目光直射公孫衍:“公孫愛卿,你也這麽看?”
“迴稟君上,”公孫衍沉思有頃,“越人襲楚是否妙棋,妙在何處,臣眼下尚看不出。臣奇怪的是,越人長驅直入,楚人未加設防不說,似是一觸即潰,未見任何抗拒。唯在越人強渡漢水時,楚人才有一爭,雙方互演攻防,互見傷亡。除此之外,越、楚之間並無惡戰。依臣觀之,楚人腹地再空,斷不至於似此般不堪一擊。”
惠文公連連點頭,表情興奮:“愛卿所言在理,說下去!”
“臣以為,這種情勢唯有兩種可能:一是楚人猶記當年吳禍,懼怕越人,因而望風而逃;二是楚人另有圖謀。”
“有何圖謀?”惠文公傾身問道。
公孫衍遲疑一下:“臣尚未思考透徹。臣以為,楚人極有可能在與越人斡旋,以和代戰,或在等待時機,與齊謀越,夾擊越人!”
眼看公孫衍就要說到點上了,卻又遊離開去,惠文公甚感失望,略頓一下,掃視眾臣:“寡人方才說,越人襲楚是步妙棋,但它妙在何處,你們這還沒有說呢。”
眾臣又是麵麵相覷。
“妙啊!”惠文公顧自陶醉其中,“妙啊,此棋當真是妙不可言!”
“敢問君上,”公子疾問道,“此招妙在何處?”
“你們若能猜出此子為何人所下,就知妙在何處了。”
“君上,”甘茂恍然大悟道,“臣猜出了,此棋必是魏人所下,旨在轉移視線。”
惠文公搖頭。
司馬錯一拍幾案:“君上,末將知道了,此棋必是齊人所下!越王伐齊,旨在報複昔日勾踐之仇。齊人懼怕越人舟師,這才生出此計,嫁禍於人!”
惠文公再次搖頭,目光緩緩轉向公孫衍:“公孫愛卿難道也看不出嗎?”
公孫衍沉思有頃:“總不會是楚人所下吧?”
惠文公微微點頭。
“楚人?”眾臣皆驚,“這不可能!”
惠文公微微一笑:“可能不可能,你們這就迴去,好好琢磨,何時琢磨透了,再來稟報寡人。”
眾臣互望一眼,叩道:“臣告退!”
諸人退出後,惠文公又在禦書房中呆坐一時,輕歎一聲,叫道:“來人。”
內臣急至:“臣在!”
“複興殿!”
終南山的山坳裏,那眼寒泉仍在“汩汩汩”地朝外湧水。因天氣轉冷,泉中湧出的已不是寒水,而是暖水。泉眼下麵的水潭裏,水汽蒸騰。水潭旁邊是耳房,林仙姑正與幾個年輕師弟、師妹在房中靜坐。
耳房後麵是寒泉子的草堂。
寒泉子端坐堂中,竹遠叩道:“弟子修長叩見先生。”
寒泉子微微頷首:“修長,坐吧!”
竹遠謝過,改跪為坐,將列國情勢約略講述一遍,末了說道:“近兩年來,天下局勢有此大變,皆因龐涓、孫臏、張儀三人。弟子探知,此三人均師從雲夢山的鬼穀師伯。”
寒泉子閉目有頃,點頭道:“師兄若動悲憫之心,天下或可有救!”
“先生,”竹遠不無疑惑地望著寒泉子,“師伯之前為何不管天下?”
“唉,”寒泉子輕歎一聲,“說來話長。先師關尹追隨師祖老聃進終南山之後,苦尋師祖未果,隻好在此結草為廬,參悟道境。然而,先師參悟一生,終未得道。仙去那日,先師深以為憾,招來你師伯和為師,諄諄叮囑:‘人生之至,莫過於得道,為師苦修數十載,雖有所悟,卻未能得之。常語雲,功到自成,果熟蒂落。為師功力未到,果未熟,蒂已落,與道失之交臂。天地綿長,人生苦短。你二人時日尚多,當日日參悟,不可稍懈。俟有所成,方不負為師一片苦心矣。別不贅述,你二人好自為之,為師去也!’言訖,就在我們師兄弟的眼皮底下,先師閉目凝神,身形越縮越小,於瞬間化作一團氣霧,飄然散去,看得我二人瞠目結舌,好半晌方才意識到先師已化氣而去,這才悲從中來,葬先師衣冠於後山之上,也就是你們每年祭拜之處。”
聽完祖師化氣的往事,竹遠聽得驚心動魄,好半晌方才迴過神來,若有所悟:“弟子明白了,鬼穀師伯必是謹遵師囑,一心用在參悟大道上,沒有心思過問天下。”
“你說得是,”寒泉子接著他的話頭,繼續講述,“你師伯的修為遠勝為師,因而更能悟出先祖所憾。先師去後,你師伯與為師共同守護衣冠塚,守滿三年,你師伯突然告別為師,說是雲遊天下,自此一去不返。後來,為師從仙友列子口中得知,你師伯遠去雲夢山中,在石洞裏苦修,已有大悟。先師說的是,天地綿長,人生苦短,你師伯深感時日苦短,數十年來,一意孤修,從不授徒。前些年列子又來,說是你師伯身邊多一童子,為師已知你師伯仍未得道,這是在擇徒接力。至於你師伯忽然過問世間疾苦,又收授世俗弟子,實出為師意料,想是你師伯受到什麽觸動,這才發心問苦救世。”
“師伯問世,果是不同凡俗,”竹遠不無歎服,“就弟子眼下所知,師伯的幾個弟子一個更比一個強,出山僅幾年,天下列國已在他們的掌握之中了。”
寒泉子沒有應答,閉目思慮有頃,抬頭問道:“你方才提到龐涓、孫臏和張儀,這才三人,照說當是五人才是!”
竹遠驚道:“先生如何判知他們是五人?”
“道生一,一生陰陽,陰陽生五行,五行相克相成,化生天下。師兄若是問世,必收五人,使五人彼此磨礪,相克相生,相輔相成。”
“先生神算。”竹遠愈加歎服,“據弟子探訪,除童子之外,師伯果然另收五人,至於餘下二人是誰,是否出山,出山之後又在何處,眼下不得而知。”
寒泉子閉目凝神,進入神遊,許久,睜眼道:“其中一人,就要來到鹹陽了。”
“來到鹹陽?”竹遠眼睛大睜。
“是的。”寒泉子微微點頭,“你可探訪此人。秦公若得此人相助,大業或可成就。”
“弟子謹遵師囑。”
惠文公在貼身內臣的陪伴下緩步走向先君孝公的寢宮——複興殿。自孝公走後,這個宮殿就由孝公的貼身老內臣看管,除惠文公外,平素少有人來。
二人尚未走到,遠遠竟見孝公的老內臣跪在外麵。
惠文公甚是納悶,近前正欲問他,老內臣叩道:“老奴叩見君上!”
惠文公將他攙起:“老人家為何跪在這兒?”
“老奴在恭候君上。”
“恭候寡人?”惠文公大吃一驚,“你如何知曉寡人要來?”
“迴稟君上,”老內臣稟道,“淩晨時分,老奴在蒙蒙矓矓中看到先君,先君要老奴守在門外,說是君上要來。老奴不敢違命,一直守在這兒,君上果然來了。”
“你從早上一直守到這辰光?”
“正是。”
惠文公吸一口長氣,將老內臣攙進宮中,麵對孝公靈位跪下,拜過幾拜,吩咐眾人退下,隻留下老內臣。
“老人家,”惠文公望著老內臣,“先君還對你說過什麽?”
“先君還說:‘你對駟兒說,寡人交代之事,莫要忘了!’”
“還有什麽?”惠文公急問。
老內臣搖頭。
惠文公思忖有頃,吩咐老內臣:“請老人家守在門外,寡人要靜一會兒。”
老內臣起身退出,走至門口,將宮門反手掩上,守在門口。
惠文公對著靈位再拜三拜,起身走至孝公的榻前,閉上雙眼,兩手撫榻,似乎孝公仍在榻上。跪有一時,惠文公起身走至密室,打開密室之門,拿出石匣,擺在幾案上,輕輕打開,怔怔地望著石匣上的幾行文字:“周數八百,赤盡黑出;帝臨天下,四海鹹服。老聃。”
惠文公的耳邊響起孝公的聲音:“周數八百,是說周室當有八百年氣運。赤盡黑出,是說周室氣運當盡,大秦當興??商為金德,國色為白;周為火德,國色為赤;秦為水德,國色為黑。上天造物,使五行相克,克金者必火,克火者必水,是以商為周代,周也終將為秦所代。此所謂‘赤盡黑出’。周數八百,今已七百有餘。也就是說,不出百年,周室氣數當盡。天下列國,能夠取代周室的唯我大秦。此非我願,實乃天意啊??駟兒,如此王業,寡人已是無能為力,隻能指靠你了。列祖列宗,也隻能指靠你了??”
惠文公對著石匣連拜三拜,喃聲告白:“君父所囑,兒臣不敢有一日忘卻。天命所托,兒臣不敢有一日相違,隻是??”潸然淚出,“兒臣??兒臣雖然有心,卻是德微力弱,孤掌難鳴,懇請先君,懇請列祖列宗在天之靈,護佑兒臣得遇大賢之才,兒臣必鞠躬盡瘁,以應天命。”說完朝石匣再拜幾拜,將其合起,重新放迴密室,鎖好密室房門,走至殿中坐下,輕聲叫道,“來人!”
老內臣、內臣雙雙走進:“臣在!”
惠文公看向內臣:“請竹先生禦書房覲見!”
內臣稟道:“竹先生不在鹹陽。”
“哦?”惠文公一怔,“你怎麽知道他不在鹹陽?”
“昨日臣有小事求教先生,賈先生說,竹先生暫時不在,要臣過兩日再去,臣是以知道竹先生不在鹹陽。”
惠文公沉思有頃:“傳旨,竹先生何時迴來,就讓他何時覲見!”
“臣領旨!”
三日之後,竹遠從終南山迴來,早有宮人候在這裏。竹遠洗漱一畢,換過衣冠,隨宮人進宮,被內臣引入禦書房中,叩道:“修長叩見君上!”
“先生不必拘禮!”惠文公扶他坐於客位席前,自己也於主席坐下,拱手道,“這幾日嬴駟心中煩悶,特請先生過來聊聊。”
竹遠拱手還禮:“君上為何事煩悶?”
“唉,”惠文公輕歎一聲,“不瞞先生,君父有商君,方成大業。嬴駟不才,甚想仿效君父,有所成就,然環視左右,竟無一人堪比商君之才。朝無大賢,叫嬴駟孤掌難鳴啊!”
竹遠兩眼凝視惠文公,麵呈微笑:“大良造難道不是大才嗎?”
“公孫愛卿是個人才,”惠文公迴以一笑,“卻不是大才。嬴駟原還以為公孫愛卿可代商君,不想幾年下來,頗失寡人所望!”
竹遠點頭:“時過境遷,才人輩出,群英薈萃,時下莫說是大良造,即使商君再世,怕也落伍了。”
“先生所言甚是,”惠文公附和道,“如果沒有龐涓、孫臏,公孫愛卿之才,或可震撼列國。”略頓一下,“請問先生,東來街上可有新人?”
“君上招賢令一出,列國士子紛至遝來,僅幾年,鹹陽東來街已是名滿天下,堪比齊國稷下。據修長所知,街頭所有客棧均已住滿,其中不乏稷下學者,每日仍有新人趕至,客房供不應求了。”
惠文公樂不可支,抱拳謝道:“這都得力於先生的運籌,嬴駟謝過了!”
竹遠還禮:“君上思賢如渴,用賢得當,這是自然之果。”
“請問先生,近日可有堪用之才?”
“小用或可,不堪大用。”
“不瞞先生,”惠文公和盤托出真意,“列國情勢萬變,人才紛出,嬴駟有點急了。此番請來先生,是求先生睜大慧眼,速為寡人物色一個堪用大才。”
“修長鼎力而為。”
“聽說先生近日迴寒泉去了,可有此事?”
“修長剛從山中歸來,立時覲見君上來了。”
“哦!”惠文公麵呈喜色,“先生此去,想必見到寒泉前輩了?”
“家師托修長問候君上。”
“前輩可有點撥嬴駟之處?”
“家師讓修長轉呈君上,”竹遠抱拳道,“家師近日夜觀天象,紫氣東來,當有大賢赴秦,或可為君上驅用。”
“太好了!”惠文公兩眼放光,起身朝終南山方向長揖至地,“寒泉前輩,嬴駟這廂有禮了!”
自出小秦村後,蘇秦一路西行,不消數日,就已趕到鹹陽。
蘇秦一路所見,無論民風、民俗,皆與山東諸國不同,雖說尚未達到齊人管仲治下的路不拾遺,但人民殷實、治安良好、夜不閉戶卻是實情。蘇秦早知秦法苛刻,因而在路過武成時,特地買來數卷《秦法》,一路讀至鹹陽,又將先生臨別所贈的《商君書》細讀數遍,再結合所見所聞,對秦國大勢已是了然於胸,自信此番赴秦,是走對棋了。
蘇秦的軺車緩緩駛進鹹陽城門時,天色已近黃昏。
入門不久,蘇秦望到一個老者,喝住馬,跳下打一揖道:“請問老丈,東來街如何走法?”
老者還過一禮:“官人可一直向前,走過三箭地,向左拐,再向右拐,看到一條大馬路,走下去就是宮城。東來街就在宮城左側。”
蘇秦謝過老者,驅車離去。
望著漸去漸遠的車馬,老者搖頭輕歎:“唉,又是一個。富貴使人狂喲!”
按照老者的指點,蘇秦沒費多少周折,果然來到東來街。
天色昏黑,寒風凜冽。大街兩側淨是客棧,無不燈紅酒綠,人影憧憧。蘇秦大喜,從最邊一家開始,連問十餘家,均已住滿。
蘇秦倒吸一口涼氣。他早就聽聞列國士子赴秦者甚眾,但多至這種程度,卻是令他震驚。稷下學宮雖有學子數千,但多是慕名前往求學的學子,真正學有所成的士子不過數百,而學有大成,堪稱稷下先生的不過十幾人而已。這條東來街卻是不同,凡赴秦者,無不是飽學之士,或至少身懷一技之長,遠行千裏至此,都是謀業來的。
蘇秦又問十餘家,眼見走至大街盡頭,竟無一家容他。
蘇秦真正急了。天色已晚,若是尋不到住處,在這鹹陽城裏,一無朋友,二無熟人,他這麽高車大馬,裘衣錦裳,若是混得露宿街頭,豈不成為笑柄?
蘇秦正自著急,前麵又見一處門楣,抬頭一看,上寫“運來客棧”,觀門麵頗為氣派,前後占去二十餘丈街道,不用多問即知是家大店。眼下正是晚膳時分,蘇秦驅車過去,看到店中人員眾多,已知也住滿了。
蘇秦輕歎一聲,無須再問,正欲前往下一家,小二迎出,看他一眼,小聲問道:“先生可是來住店的?”
“正是!”蘇秦連連點頭,揖道,“請問小二,貴店可有空房?”
“先生趕巧了,”小二再次打量一番蘇秦的車馬和衣著,還禮道,“本店昨日剛剛騰出一套空房,還算齊整,不知先生願意住否?”
蘇秦喜出望外:“願意,願意!”
小二喊過一個小廝,將車馬牽至後院,領蘇秦徑入店中,對櫃台後麵的店家道:“空出的那套房子,這位士子願住!”
店家打量一眼蘇秦,點頭,抱拳道:“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在下姓蘇名秦,洛陽人士。”
店家拿筆記下,禮讓道:“蘇子,請隨我來!”
蘇秦隨他走至後院,繞過幾個彎,走至一進小院:“就這兒了!”推開院門,“蘇子請看,這是廳堂,可會見客人。這是書房,可讀書寫字。這是臥室,隔間可以洗浴,早晚有熱水供應。房內一切擺設,雖不算最好,但在鹹陽城裏也是數一數二的了。”
蘇秦打眼一看,果是奢華。想到自己出身寒微,前程未卜,卻住這麽大、這麽好的地方,心中微顫,隨口問道:“費用如何?”
“蘇子是長住呢,還是短住?”
蘇秦遲疑一下:“這個卻是難說。”
“嗯,”店家點頭應道,“這倒也是,凡到此處的士子,有住月兒四十的,有住年兒半載的,也有住三年五年的,真還沒個準兒。一般來說,本店是按月結算。不足一月,算是滿月。這一進院子是本店裏最好的一套,包月四兩足金,膳食另計。我觀客官是個大才,將來必定飛黃騰達,特別減去一金,算是交個朋友,今後也好有個仰仗。”
蘇秦打個驚愣,但想到一旦見用,這幾金也不算什麽,再說除此之外,真還無處可住,便心一橫,揖道:“謝店家了。就這麽定下。”
店家還過一揖:“請預付五兩。”
蘇秦從袋中摸出五塊金餅,遞給店家。店家驗過,見是大周足金,又在手中掂掂,衝外麵叫道:“來人!”
剛好小二提著蘇秦的包裹走過來,應道:“小人在此!”
“侍候客人住下,看客人有何需求,一並辦了。”
小二應聲諾,放下包裹,衝蘇秦揖道:“先生,請!”
一切安頓好之後,蘇秦隨小二興致勃勃地走到前廳,尋個席位坐下。廳中約有二十幾人,無須再問,皆是列國士子。
然而,蘇秦剛一坐下,就感到氣氛異樣。整個飯廳鴉雀無聲,多數士子的目光中流露出哀傷。這且不說,所有目光無不驚詫地射在蘇秦身上,好像他是一個怪物。
這個氣氛使蘇秦極不自在。蘇秦想了下,猛然意識到自己穿戴不對。外麵寒冷,裘衣錦裳自是沒個說的。人都進屋了,他依然是這身穿戴,顯然不妥。還真別說,屋中暖和,剛進來時顯不出來,這陣子身上倒是熱乎起來,蘇秦感覺汗都出來了。
蘇秦尋到原因,起身進房,脫去身上裘衣,換了一套薄的穿上,又到鏡前看過,確信並無異樣,再度迴到廳中。
然而,眾士子並未因他換過裝束而改變態度,依舊跟方才一樣,滿臉哀傷、目光詫異地盯住他看。
蘇秦怔了。顯然,士子們的態度與他的裝束無關。
蘇秦略想片刻,決定以動製靜,遂正正衣襟,大聲叫道:“小二,來兩個菜,一葷一素。再來一壺熱酒,加上薑蔥!”
小二應聲“好咧”,轉身而去。
不消一時,小二端來兩道熱菜、一壺熱酒、兩隻酒爵,擺在幾案上。蘇秦用酒洗過酒爵,提壺倒酒。
蘇秦做這一切時,動作非常緩慢,一舉手一投足,均顯出他所特有的定力。果然,沒過多久,一個三十來歲的士子踱過來,坐在蘇秦對麵,衝小二叫道:“也來兩個小菜,一壺熱酒!”
蘇秦衝他一笑,將幾上另外一爵倒滿,抱拳道:“這位仁兄,若是看得起在下,與蘇秦同飲如何?”
那士子亦抱拳還禮:“恭敬不如從命。在下姓賈,名舍人,打衛國來的。請問蘇兄來自何地?”
蘇秦端起酒爵:“在下是周人,打洛陽來。賈兄,請!”
賈舍人端起酒爵,與蘇秦輕碰一下:“蘇兄,請!”
兩人同時仰脖,一飲而盡。
然而,周圍的氣氛沒有因此而稍有改變。坐在廳中的二十幾個士子仍像方才一樣,以哀傷而奇異的目光望著蘇秦,看得他心裏發毛。
蘇秦掃一眼眾士子,小聲問道:“請問賈兄,他們這是怎麽了?”
“唉,”賈舍人輕歎一聲,“蘇兄有所不知,這兒剛剛發生一件大事!”
“哦?”蘇秦驚道,“是何大事?”
“前日夜間,”賈舍人緩緩說道,“有位仁兄一時想不明白,尋無常去了,是上吊走的,就吊在他住的那進院子裏,掛在院中那棵老槐樹上。昨兒大家為他送行,今兒都還沒有緩過神來呢。”
“哦,原來如此!”蘇秦長出一口氣,“敢問賈兄,那位仁兄所為何事?”
賈舍人苦笑一聲:“沒為什麽,一時想不開而已。”
蘇秦忽然意識到什麽,倒抽一口涼氣:“這麽說,在下住的那進院子??原是他的?”
“正是,”賈舍人點頭,“那位仁兄姓吳,名秦,來自宋國,住的就是蘇兄的院子。吳仁兄是去年冬日來的,住店那日,就跟今日一樣,也是個冷天,也是在黃昏,也是高車大馬,裘衣錦裳。據說吳兄自信胸中所學,將家中田產悉數變賣,一意赴秦,誌在必得。”頓有一時,輕歎一聲,“唉,一年過去了,吳仁兄一時想不開,拍拍屁股走了。看到蘇兄方才的樣子,簡直就跟吳兄初來那日一模一樣,大家因而呆了。”再次苦笑一聲,“蘇兄,世間總有許多巧合,是不?”
賈舍人的話每一個字都像是特別說予蘇秦聽的。
蘇秦心頭一震,迅即鎮定下來,微微一笑,舉爵:“賈兄,世間不僅有巧合,也還有奇跡呢!來,這一爵算是為那位一時想不開的仁兄餞行!”
賈舍人亦舉爵道:“蘇兄果是不同凡俗!好,為吳仁兄餞行!”
秦宮,禦書房中,公子疾急急走入,叩道:“臣叩見君上!”
惠文公伸手讓道:“愛卿免禮,看座!”
公子疾起身坐下,抬頭望著惠文公:“君上緊急召臣,有何吩咐?”
惠文公微微一笑:“東來街上可有傳聞?”
“臣弟正欲稟報君上,”公子疾凝起眉頭,“前日子夜時分,有個從宋地來的士子上吊自殺了!”
“哦?”惠文公斂起笑容,神色黯然,“說說此事!”
“此人姓吳名秦,雖然滿腹經綸,但見解迂腐,不堪實用,是個典型的書蟲。莫說賈先生那裏,縱使初評,也未獲通過。”
“既是這樣,那就安排他做個文案。此人不能做大事,抄抄寫寫總該行吧,好歹讓他有口飯吃才是!”
“賈先生也是這麽說的。臣弟安排他去學館抄書,誰知他僅去一日,再也不去了。後來聽說,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天生大才,不肯做這抄抄寫寫一類小事。”
“唉,”惠文公輕歎一聲,“讀書讀到這個地步,就是讀死了。後事辦沒?”
“臣弟已使人出錢厚葬。至於此人拖欠客棧的店錢,也由官費支了。”
“如此甚好。秦地偏僻,士子肯來,即是有恩於秦,無論可用不可用,斷不可傷了他們的心誌。”
“君上寬仁之心,可感天地!”
“寡人今召你來,”惠文公言歸正傳,“是另有一事。今日晨起,寡人偶做一夢,夢到鴻鵠從東飛來。寡人請人解析,說有高士赴秦。真有高士赴秦,當是我大秦之幸。疾弟,此事甚是重大,寡人托予你了!”
“君兄放心,臣弟全力尋訪!”
自運來客棧西行一箭地,就是英雄居。賈舍人跨進英雄居的豪門,拐入一進小院。
客廳中,竹遠席地而坐,雙目微閉。
賈舍人在對麵席位上坐下:“啟稟師兄,新來的這個人,名喚蘇秦,貌似不俗。”
“哦,”竹遠眼皮未抬,“如何不俗?”
“身穩,氣穩,心穩。近他身邊,可覺出一股凜然正氣。”
竹遠凝思有頃,抬頭看向賈舍人:“既如此說,當是此人了。”
“不過??”賈舍人欲言又止。
“說吧!”
“此人高車大馬,裘衣錦裳,卻又讓人生疑。若是大賢,不該如此俗氣。”
竹遠眉頭微皺,閉目有頃,再次抬頭:“這樣吧,你可再去會他。若是俗氣,也就罷了。若是不俗,可為他擺設一壇,有無本事,壇上自見分曉。”有頃,長歎一聲,“唉,但願此人就是先生所說之人。若此,我們就可了卻一樁大事,迴山繼續修持了。”
賈舍人點頭。
與賈舍人告別之後,蘇秦與小二結過賬,迴到房中。許是太累了,蘇秦沒有洗漱,就在榻上躺下,早早睡了。
躺有一時,蘇秦輾轉反側,心裏一直盤算著賈舍人的話。折騰有頃,蘇秦幹脆起床,披上裘衣,走至客廳,在幾案前坐下。坐有一時,蘇秦無意識地抬頭看向窗外,不由得打個寒戰。蘇秦起身,快步走到窗前,拉開窗簾。
窗外,月光澄明。院中陰冷處還留有幾日前的那場殘雪。雪映月光,分外明朗。院子正中稍偏一點,一棵光禿禿的老槐樹悄無聲息地挺立在寒風裏。一根足以承受一人重量的粗杈橫在腰上。毫無疑問,那位名叫吳秦的仁兄,必是掛在那根枝子上走上不歸路的。
望著那根樹杈,蘇秦渾身冒出一層雞皮疙瘩,眉頭擰起,在廳中不停踱步,耳邊響起賈舍人的聲音:“??看到蘇兄剛才的樣子,簡直跟吳兄初來時一模一樣,大家因而呆了??蘇兄,世間總有許多巧合,是嗎?”
蘇秦再次踱到窗前,望著那槐樹凝思一陣,自語道:“賈兄說得是,此事當真巧了。他吳秦前腳剛走,我蘇秦後腳即到,就跟事先商量好似的;我連尋數十家客棧,偌大一條東來街,卻隻能住進他曾經住過的房間,就像是命定似的;吳秦來時也是冬天,也是高車大馬,也是裘衣錦裳,也是變賣田產、孤注一擲,跟我就像是一個人似的;他叫吳秦,我叫蘇秦;‘吳’與‘無’諧音,‘蘇’與‘疏’諧音,一個是‘無秦’,一個是‘疏秦’,都有與‘秦’無緣之意??”
想到此處,蘇秦心頭一凜,自語:“如此之多的巧合,難道是上天予我的警示?”
蘇秦慢慢冷靜下來,迴至幾前,正襟危坐,微閉雙目,進入冥思。
翌日晨起,蘇秦已是氣沉心定。
聽到外麵人聲漸多,蘇秦慢慢睜開眼睛,站起來,再次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的槐樹和那根吊死吳秦的枝杈,眉頭完全舒展,臉上現出剛毅和自信。
蘇秦洗漱完畢,有人敲門。
見是賈舍人,蘇秦揖道:“在下見過賈兄。”
賈舍人迴一禮:“舍人不請自來,有擾蘇兄了。”
“賈兄客氣了。”蘇秦笑道,“在下初來乍到,人地兩生,得遇賈兄,當是福氣呢,何談打擾二字?”又伸手禮讓,“賈兄,請!”
“蘇兄先請!”
二人並肩走進廳中,分賓主坐定。
賈舍人目視蘇秦,別有深意地說:“蘇兄,昨夜睡得可好?”
蘇秦微微一笑,算是應了。
“嗯,”賈舍人環顧四周,笑道,“吳仁兄在時,也是這般模樣,蘇兄何不稍加改變,也好驅驅晦氣。”
“此處唯有正氣,在下不曾見到晦氣。”蘇秦又是一笑,手指外麵的槐樹,“請問賈兄,取走吳仁兄性命的,可是那根枝杈?”
賈舍人順著他的手勢望去,果然看到那根粗枝。迴視蘇秦,見他周身上下,非但尋不出任何沮喪,反倒洋溢出一股洋洋灑灑的浩然正氣,不禁肅然起敬,抱拳說道:“蘇兄所言不錯,在下也感受到了一股正氣。吳仁兄若有蘇兄這般胸襟,就不會有此結局。”
蘇秦亦抱一拳:“謝賈兄褒獎!敢問賈兄,來此幾時了?”
賈舍人長歎一聲:“唉,算起來,竟是兩年有餘!”
“哦?”蘇秦怔了,“觀賈兄談吐,當是有才之人,緣何未得重用?”
賈舍人苦笑一聲:“凡來此地之人,皆說自己有才,在下也是。在下懷才而來,誰想時運不濟,迄今未被君上見用。兩年下來,求仕之心,已是死了。”
蘇秦又是一怔:“天下如此之大,此處不被見用,賈兄何不投奔他處?”
“哪兒還不是一樣?再說,”賈舍人嘿然一笑,“在下在此還有一點兒營生!”
“哦?”蘇秦甚覺新奇,“敢問賈兄,是何營生?”
賈舍人笑道:“小生意,不值一提。”略頓一下,“不過,這樁生意或與蘇兄有關,不知蘇兄感興趣否?”
蘇秦亦笑一聲:“既然與在下有關,在下必須感興趣呀!”
賈舍人拱手:“蘇兄既感興趣,可隨舍人前往一處地方。”
蘇秦亦拱手:“恭敬不如從命!賈兄請!”
“蘇兄,請!”
二人出門,沿東來街走有百來步,在一扇大門前麵停下。
賈舍人指著門道:“蘇兄,就這兒了。”
蘇秦抬頭,見門楣上寫著“英雄居”三個金字,讚道:“好名字!”又轉對賈舍人,“賈兄的營生原在這兒。”
賈舍人伸手禮讓:“蘇兄請進!”
二人走進院門,見裏麵空空蕩蕩,並無一個“英雄”。蘇秦正自驚異,賈舍人引他走至一進院子,院門上寫著“論政壇”三字。
蘇秦望著三字:“賈兄,此為何意?”
“蘇兄進去一看,一切就都清楚了。”
蘇秦微微一笑,邁腿跨入。
裏麵是個大廳。廳甚大,可容數百人,正對門處是個講壇,正對講壇處是四個席位,席前各擺一案。再後鋪了多排席位,並無一張幾案。看那樣子,似是看古戲用的。
看有一會兒,蘇秦若有所悟,點頭道:“這就是院門上的三個字了。去年在下在齊國稷下,見過這種擺設,但論的不是政,是天下學問。想必此壇是讓士子論政用的。”
“正是。”賈舍人應道,“這就是聞名東來街的論政壇,天下士子皆可在此暢所欲言,談論天下政治。”
“聽這語氣,此壇是賈兄開的?”
“蘇兄高抬在下了。”賈舍人笑道,“你看在下這副模樣,像是能開壇的人嗎?”
“真人不露相嘛。”蘇秦迴以一笑,“此壇既非賈兄所開,方才為何卻說是自己的營生?”
“說來話長,”賈舍人苦笑一聲,“秦公繼位之後,廣開言路,納士求賢,列國士子紛至遝來。然而,秦地褊狹,職爵有限,並非所有士子都得驅用。再說,赴秦士子中,更有許多濫竽充數之輩,一時也是良莠難辨。於是,一些久留此地、未受驅用的士子,因熟悉秦國政壇,就在士子中間四處遊走,專為那些新來的士子提供方便,久而久之,竟然形成生意。這家客棧本是接待士子用的,掌櫃看到這樁生意不錯,就停止接客,將店整個改過,設置此壇,做了壇主,果是生意紅火。在下不才,被壇主看上,特別聘為評判,順便招攬客人。”
“怪道此人這麽熱情,原來如此!”蘇秦在心中嘀咕一句,眉頭一擰,抬頭問道,“敢問賈兄,你們這樁生意是如何做的?”
賈舍人指著前麵的木壇:“蘇兄請看,那是講壇。新來之人皆可開壇。開壇之時,就站在那兒論述為政主張,答疑解惑。”又指著壇下的四個席位,“這是評判席,無論是誰,一旦開壇,他的為政主張能否說中秦公心意,如果中意,他能得到多大的職爵,全由這幾人評判。不瞞蘇兄,設壇至今,他們的評判很少失準呢!”
“哦?”蘇秦大是驚奇,“有這麽神嗎?”
“當然神了!”賈舍人笑道,“如若不然,誰肯花錢在此開壇?”
蘇秦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靈驗,你們這些評判為何不受重用?”
賈舍人苦笑一聲:“都像在下一樣,沒有富貴之相唄。不然那些算命占卦的為何總是替別人指點吉兇呢?”
“嗯,說得也是。”
賈舍人指向後麵的席位:“這些是觀眾席,一旦有人開壇,就有士子來聽,聽的人越多,爭論越熱烈,說明開壇人講得越有分量。即使不能在秦得用,眾士子也會將他的聲名遠播列國。”
蘇秦掃視一周,轉對賈舍人:“請問賈兄,壇主何在?”
賈舍人伸手指指正在遠處閉目端坐的竹遠:“就是那人,竹先生。”
蘇秦聚目望去,見那人仙風道骨,坐如磐石,定非尋常生意人,心中頓時明朗起來,斷定此壇必是秦公所設,竹先生,還有眼前這個賈舍人,也必是秦公心腹。賈舍人幾番試探,又引他至此,不過是想試探他的深淺。看來,欲見秦公,此壇是非過不可了。
想到這裏,蘇秦現出一笑,抱拳道:“再問賈兄,若開一壇,需金幾何?”
“三兩足金。”
蘇秦苦笑一下,隨口說道:“若是貧窮士子,手中沒有三兩足金,就不能開壇嘍。”
“沒錢也可開壇,但有一個前提,就是此人必須事先提出懇請,並由其中一個評判引見壇主,由壇主觀相。隻要通過壇主觀相,就可為他開壇,但開壇費不是三兩,而是六兩。”
蘇秦大是驚異:“此又為何?”
“若是此人最終見用,可用俸祿補交開壇費。若是不能見用,損失則歸店家!”
蘇秦連連點頭:“嗯,這個倒也公允。”
賈舍人不無期望地看著蘇秦:“敢問蘇兄,願否在此開一壇呢?”
蘇秦早已想定,從袖中摸出三塊金子,遞予賈舍人:“煩請賈兄稟報壇主,為在下開設一壇。”
“謝蘇兄抬舉。”賈舍人接過三塊金子,鞠一大躬,“請蘇兄稍候片刻,在下這就稟報壇主去!”
賈舍人疾步走至竹遠跟前,將三塊金餅置於幾案,揖道:“稟報竹先生,洛陽士子蘇秦請求開壇!”
竹遠迴過一禮,遠瞄蘇秦一眼:“請轉告蘇子,後晌申時開壇。”
賈舍人迴到蘇秦跟前,揖道:“壇主吩咐,今日後晌,申時為蘇子開壇。時光不多了,蘇兄可暫先迴去,稍稍準備一下。”
蘇秦微微一笑,揖道:“蘇秦告辭!”
“蘇兄且慢!”賈舍人緊前一步攔道,“能否告知在下,蘇兄師從何人,所治何學,可有同門在列國治業,在下也好有所傳揚。”
蘇秦略一思忖,笑道:“沒有什麽好傳揚的,就說是洛陽人蘇秦,這就夠了。”
“在下記住了。蘇兄慢走!”
這日後晌,未時剛至,東來街上就有人邊走邊敲鑼,大聲吆喝:“開壇嘍!論政壇申時開壇嘍!開壇人乃大周名士、洛陽人蘇秦。洛陽蘇子學問蓋世,有周天子親賜軺車。列位士子,敬請光臨捧場,一開眼界嘍!開壇嘍!論政壇申時開壇嘍——”
未時過去,申時將至,鑼聲更加響亮。眾多士子從不同的客棧裏走出來,三三兩兩,議論紛紛,匯入“英雄居”,走進論政壇,各尋席位坐下。
一身士子打扮的公孫衍、公子疾站在街頭,看著漸走漸近的敲鑼人。公孫衍是被公子疾強拉過來的。公子疾從秦宮裏出來之後,一心惦念秦公所說的大賢之才,當即來到東來街上訪查,又恐自己眼拙,辨不出賢愚,特意扯上公孫衍,讓他也來過過眼。尚未開始訪查,竟就遇到開壇。
“洛陽人蘇秦?”公子疾聽有一時,轉頭看向公孫衍,“公孫兄可曾聽說過此人?”
公孫衍搖頭。
公子疾看看日頭:“申時已到,反正也沒什麽事兒,我們何不湊個熱鬧去。”
公孫衍微微一笑:“既被疾公子拖來,就得悉聽尊便嘍。”
公孫衍跟著公子疾走進英雄居,見論政壇裏早已坐滿士子。昨晚蘇秦高車大馬從街上招搖而過,又偏巧住在剛剛吊死的吳秦房中,這本身就已構成噱頭,成為街頭傳議熱點。此番蘇秦開壇,士子們自然爭相一睹蘇秦真容,看他是何能耐。
眾士子七嘴八舌,廳中甚是嘈雜。公子疾努下嘴,與公孫衍走至一處角落,席地坐下。不多一時,更多士子趕來,十幾排席位坐不下,後來者隻好站在後麵,黑壓壓地圍成一個半圓。
望著這個場麵,公孫衍不無感歎道:“還記得在下初來秦時嗎?”
公子疾笑了。
公孫衍看向遠處勉強露出的一個屋尖:“如果沒有記錯,在下所住當是那幢房舍。時光流轉,轉眼已是數年,前年聽說竹掌櫃將客棧改為論政壇了,在下早想過來看看,可總是有冗事纏身,今日總算一開眼界了。”
“此壇甚有意思,”公子疾笑道,“什麽樣的聲音你都能聽到,有時想笑,有時連笑都笑不出來。”
“看來疾公子是常客了。”
公子疾點頭,指著一側走出的竹遠:“看,竹先生來了。眼下他不是店家,是壇主了。”
公孫衍始終沒有搞清楚竹遠的底細,隻是覺得秦公對他極是恭敬,迴個笑道:“嗬嗬嗬,竹先生倒是會做生意呢!”
“不隻會做生意喲,”公子疾亦笑一聲,“竹先生滿腹文章不說,還寫得一手好字,天文地理無所不曉,城府極深,至少也可做個禦史大夫。”
“哦?”公孫衍震驚,“既然有此大才,君上隻讓他在此開此館子,豈不可惜了?”
“此為君上之意。”公子疾壓低聲音,“幾年前在下就對君上言及此事,君上說,此人另有大用。在下求問如何大用,君上吩咐在下,在此處開設一壇,請他來做壇主。在下遵旨,將英雄居改為論壇,竹先生也就做了壇主。”
“原來如此!”公孫衍恍然有悟,“此壇名為竹先生所開,實為上大夫操縱,而真正的壇主,卻是君上。”
“這也是不得已之舉。”公子疾苦笑一下,“每日均有赴秦士子,其中良莠不齊,不設此壇,何以篩出堪用之才?”
“嗯,”公孫衍大是歎服,“君上謀事,總是高人一籌!”
公子疾正欲應聲,忽聽一聲鑼響,抬頭道:“公孫兄,蘇子這要開壇了!”
話音剛落,又是一聲鑼響,整個大廳鴉雀無聲。
壇主竹遠健步上壇,朗聲宣布:“諸位士子,申時已到,論政壇開壇!”
鑼聲第三次響過,竹遠伸手做邀請狀:“有請四位評判!”
偏門打開,四位評判依序出場,在第一排的評判席上坐下。賈舍人赫然其中。
又是一聲鑼響,竹遠再次禮讓:“有請今日開壇人,洛陽名士蘇秦,登壇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