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歲月總是美好而短暫的,安民軍麵臨的處境仍然極其險惡,北麵是如狼似虎的清軍十萬追兵,豪格尼堪吳三桂滿達海等都是能征慣戰之輩;南麵是仇視義軍的殘明軍隊,曾英楊展勇武絕倫,多次擊敗過義軍,樊一蘅居中指揮。地方鄉紳和團練仇視大西軍,處處與大西軍作對,安民軍也深受其害。安民軍必須尋找戰機,一舉擊敗清軍或者明軍兩者之一,在四川盆地形成雙峰並立的局麵,這當然是最好的期望;至少在四川盆地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這是中等願望;最差的,也要打通到貴州的通道,脫離清軍的控製範圍。


    巴嶽山俯視江右各地,威脅著重慶到成都和順慶的官道,是一個塊形勝之地,李定國迫切想在這裏建立一些群眾基礎,在這個地方留下釘子,為即將到來的大戰作好準備。


    孩子餓得實在沒有辦法,楊桂三趁著夜色從村子後麵的山崖上抓著老藤往下降,落進村後的桑林中,偷偷摸到桑林的邊緣,看見有一隊士兵正在巡邏,他將身子貓進桑林下的茅草裏,屏住唿吸。


    “譙隆,肚子餓得很。”其中一個士兵說道。


    “怎麽辦,我也餓啊。”叫譙隆的士兵說道。


    “我看那邊山坡上,有一片蘿卜,咱們搞點來吃。”


    “不許,大都督說了什麽?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偷蘿卜吃更不行。”


    “譙陵,就你正經。”譙隆埋怨了一句,幾人說話間就走得遠了。


    估摸著幾人走得遠了,楊桂三貓著身子,向自家的房子摸去,剛剛推開院門,就發現幾個拿著大刀的士兵瞪著自己,眼前一黑,心想這下子可完了。


    “你叫什麽名字?”


    “小人叫楊桂三。”


    “到我們的營地幹什麽,是不是刺探軍情,說。”那個叫譙隆的士兵大吼一聲,將楊桂三嚇得腿直打咆哮。


    “小人,小人本是楊家溝人,近日聽聞大軍來到,便外出避難,今晚孩子餓得實在沒有辦法,才偷偷摸進村子,迴家給孩子找些吃的。”


    “莫要誆我們,我看你就要像個探子。”譙隆。


    譙陵聽見譙隆這麽說,眉頭微皺。“你莫要害怕,如果這是你家房子,我們不告而入,還要跟你道一聲對不住呢。”


    “小人豈敢,各位大人隨意。”李桂三看著譙隆兇神惡煞的樣子,哪裏敢說半個不字。


    “隻是你既然說這房屋是你家,請問這房屋裏有什麽東西,你可知道?”楊桂三一聽冷汗涔涔,這是要和自己對質啊,隻是這幫大頭兵進去過,房子還能留下什麽東西?


    “自然是知道的,不過小人走了幾日,不知道其它人可來過?”楊桂三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你們都拿完了,我知道有什麽用?


    “哈哈哈。”譙陵站了起來,拍了拍李桂三的肩膀,“楊兄弟,安民軍有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我們是絕對不會動你的東西的。而且,有我們在,誰也動不了你們的東西。”


    “幾位大人不要多想,大軍為國為民,小人等進獻點東西,是萬分應該的。”楊桂三聰明地說道,先保住命再說吧。


    “楊兄弟,安民軍的任務就是保境安民,我們不會拿你的東西,你放一百個心,大膽說吧,要不然我來問你,你答吧。”譙陵知道這些百姓已經被亂兵嚇傻了。


    “堂屋裏有個桌子,是什麽樣的?”譙陵問道。


    “大人,是一個紅色的八仙桌,小人爺爺傳下來的。”


    “房子裏有些米,放在哪裏的,大概有多少?”譙陵問道,亂世裏,米可是救命之物啊,應該隻有主人才知道。


    “迴大人,放在閣樓上的一個米罐子裏,大概還有一小半罐子。”


    譙陵臉上露出了笑容:“楊兄弟你受驚了,進了你的屋子,我們安民軍就對物資進行了清點,東西和數量都能核對得上,譙某一時好奇,看過你家的家譜,你啊,確實叫楊桂三。我等不告而入,請你海涵。”譙陵扶起楊桂三。


    “不敢,不敢。”


    “既然孩子急用,楊兄弟你快些取吧。”譙隆不好意思地說道。


    楊桂三爬上閣樓,找到屋角的米罐,一股米香傳了出來,伸手進去,米絲毫未動,他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


    取了米,楊桂三準備出門:“楊大哥,你請等一等,咱們不告而入,實是冬天太冷,不過咱們可不敢睡你的床,都是用稻草茅草鋪地而睡。”譙陵說道。


    “我知道,你們真是太好了,義軍啊。”


    “我們是安民軍,自然要以安民為宗旨,為是補償你,咱們給周邊的土地都種上菜,還給你澆上了,另外給你院壩全部鋪設上了石板,打了一個石磨,還給你打了一床曬席,以後晾曬糧食就方便多了。”譙陵指著院子裏嶄新的石板院壩。


    楊桂三走到院壩裏,欣喜若狂,他好早就想給院壩鋪上石板,打糧曬糧效果好,損失少,這個地方,就是相親,人家都得問你家院壩鋪石板沒有,有多大。可是人口少,缺技術,一直不能成功,如今嶄新的石板院壩就在院子裏擺著,怎麽不叫他高興啊。


    “你看那邊的亭子沒有,這是我們剛剛給村子建的,亭子裏還有建了一口嶄新的大水磨,以後磨米磨麵都不用自己費力氣了。”譙隆指著遠處的溪流邊的一個新亭子說道。


    “你們真是仁義之師啊。”楊桂三激動地說。


    “楊兄弟,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楊桂三走了一天,就從山上三三兩兩的走下來幾百百姓,先是老人下山來,在老人們的鼓勵下,青壯年和孩子們也下了山。


    老百姓見安民軍秋毫不犯,看著翻修一新的院子,轟隆轟隆的水磨,還有一條新石板路將院中房屋串連起來,感動得直落淚。


    炊煙又在巴嶽山升起,百姓逐步迴來家中,楊家溝的族長楊之洞係泰昌年間的舉人,任巴嶽書院掌院多年,在遂寧、銅梁和大足幾個縣桃李芬芳。


    這一日他找到李定國“老朽楊之洞,見過大都督。”楊之洞見李定國年紀尚輕,便不說拜見而說見過。李定國見他年紀已近六旬,一派儒雅氣度。“之洞先生賢名,如雷貫耳,晚輩仰慕已久,隻是無緣拜識。”李定國連忙行禮,像楊之洞這類謙謙君子,未必有多少實用之術,但絕對可以影響世道人心,這就是所謂信仰的力量。


    “之洞先生請上座,武水都,快給先生看茶。”李定國熱情地忙碌著,滿臉堆笑。


    “大都督戎馬倥傯,還如此禮賢下士,楊某佩服。”楊之洞捋著胡須高興地說道。


    “安民軍以保境安民為要,之老乃巴蜀名士,社會賢達,定國正要向之老請教。”


    “不敢不敢。”楊之洞自謙道。


    “巴嶽山鍾靈神秀,安民軍到達後,急欲整治田園,恢複生產,隻是不知道這巴嶽山適合什麽作物,有些什麽產業?”李定國疑惑道。


    “哈哈哈,大都督不問蒼生,先問稼牆,倒是令老夫有幾分意外,不過也符合安民軍的作法。我迴來後,看見了安民軍的努力,很得人心,隻是你們長年征戰,於稼牆不甚熟悉,這都可以學習,容後老朽稟告大都督。”


    “請之老知無不言。”


    “今日老朽來,為的是明日春社之事,楊家溝鄉黨們迴鄉在祠堂一聚,懇請大都督賞光。”


    “之老盛情,李某感激不盡,定然赴約。”


    楊之洞告別後,李定國便吩咐譙山為赴約備禮,第二日由譙山和武水都等人陪同赴約。


    次日,春和日麗,楊家祠堂熱鬧非凡,祠堂下的院壩裏,架起了幾口大鍋,鍋裏熱氣騰騰,楊之洞熱情地招唿著鄉黨。


    日上三竿,李定國等趕到了楊家祠堂,楊之洞早已在路口相候。


    “大都督貴客遠來,楊家祠堂蓬壁生輝。”李之洞拱手行禮。


    李定國譙山等連忙還禮,“之老盛情,李某無上光榮,今略備薄禮,莫要嫌棄啊。”


    “大都督厚禮,之洞代鄉黨心領了,部隊急需,之洞不敢收啊。”原來李定國出手也是大方,送了六條野豬,四隻鹿,還有二十斤雪花鹽,在那個食物緊缺的年代,自然非常受歡迎。


    “這豬和鹿,原產巴嶽山,李某隻是代楊家兒郎為之老取來,真正的禮物,就隻有這二十斤雪花鹽而已,之老莫要嫌棄。”李定國拉著楊之洞的手,招唿鄉民將禮物卸下,楊之洞牽著李定國落席。


    這是安民軍打獵之物,正合春社祭祀之需,眾人連忙卸下,將肉割了,放在鍋中煮了。


    “大都督,今天沒有外人,你是貴客,就坐在老朽旁邊。”


    李定國連忙向首桌上的耆老行禮。


    “大都督請。”


    “之老,各位長輩請。”


    “各位,今日是春社,咱們楊家照例祭祀土地公公,下麵我宣布春社開始。”知客師也是族中長輩,宣布春社開始。


    “敲社鼓!”村中青年們,便將幾麵大鼓敲起來,“咚咚咚”鼓聲,把眾人的情緒都帶動起來,人人臉上都泛起了笑意,楊之洞麵色一如三月春雨一般。


    “祭土地!”


    楊之洞恭敬地端了酒肉,置於壩中的祭桌上,焚香禱告,眾人一道行大禮。


    “飲社酒!”


    李定國跟隨眾人將麵前酒碗端起,一飲而盡,別說,這古代民間之酒,多係甜酒,李定國飲來,倒不似後世的烈酒,那麽辣口。


    “吃社肉!”


    麵前的碗裏,隻有一小塊肉,兵荒馬亂,能有一塊肉吃,也是難得。李定國學著眾人的樣子,吃了社肉。


    “玩社戲!”李定國要與楊之洞等說話,便吩咐譙山等參加社戲。


    這時李定國方開始向楊家耆老敬酒。


    “各位長輩,今天李某有幸參加楊家春社,李某甚感榮幸。在此李某借這杯美酒,感謝長輩們的深情厚誼。安民軍到楊家溝,多有打擾,給鄉親們的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請各們長輩們海涵。”李定國端著酒,一一給長輩們敬酒,軍民一道盡歡。


    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李定國等幾人踏上歸途,一個俏麗的女子扶著醉醺醺的譙山,跟著眾人,李定國大驚,武水都連忙把李定國拉到一旁:“白天咱們都在桑林中嬉戲,這女子啊看上了譙山哥,便將一朵梅花送給了譙山哥,這不,要跟著咱們一路走。”


    李定國連忙停下來,麵有愧色地找到楊之洞:“之老,李某禦下不嚴,冒犯了楊家女子,是殺是剮,悉聽尊便。”


    楊之洞聽到哈哈大笑:“大都督莫要驚奇,春社從古至今,就有男女歡好之俗,安民軍中多的是好後生,楊家多的是好女子,兩家結為秦晉之好,此舉順天理合人倫,乃無上之功德。”


    原來這春社歡合,乃上古之習俗,既然那女子愛上譙山,便是天作之合。


    夜晚,三豐洞一燈如豆,李定國劍眉緊鎖,靜靜地坐在燈下,一直不肯入睡,巴嶽山的夜,春雨如愁,仿佛正在等待著什麽人。


    李定國怔怔地看著三豐洞的石板路,眼睛一眨不眨,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終於看到了一盞油燈出現在石板路的盡頭,油燈走得慢,他看得仔細。


    “大都督,楊家溝楊之洞先生求見。”武水都報告道。


    李定國慌忙用袖子將凳子擦了擦,“快請。”快步走到了門口迎接。


    “先生雨夜前來,可願與李某圍爐夜話?”李定國為楊之洞擦拭衣上雨水,輕快地問道。


    “老朽求之不得。”


    李定國執著楊之洞的手,來到火爐旁,扶楊之洞坐了。


    “不知大都督所為何事,可千萬別不問蒼生問鬼神啊。”楊之洞笑道。


    “先生遠來是客,由先生先問吧!”李定國笑道。


    “老朽想問,你們如何擺脫眼前的困局。”楊之洞語調低沉。


    “困局,先生何出此言。”李定國心下一驚。


    “據老朽觀察,安民軍人人不剃發,肯定不是清軍,但你們與明軍也很疏遠,如果沒有猜錯,應該是大西軍吧,大西四王,孫李劉艾,如果老夫猜測不差,大都督應該就是大西軍安西王?”


    李定國笑笑說道:“楊大叔認錯了人,李某哪有封王的命。”


    “大都督麵色帶笑,卻眼神如刀,隱然已有了幾分殺意,是老朽失禮,大西軍西充失利,情勢十分危急,前有明軍後有清軍,隱姓埋名,實是情非得已,老朽不該自作聰明,一語道破。”說完起身來,長施一禮。


    李定國連忙扶著楊之洞道:“哈哈哈,既已道破,便當暢敘胸中塊壘。”


    “據我所知,孫劉艾三王在嘉陵江東麵聚集了三萬左右人馬,近八萬家屬,十分困難。以你們目前的實力,要想徹底打敗清軍根本沒有可能。隻能擊敗重慶曾英,打開向貴州的通道,上策是借助長江天險,將清軍阻擋在長江以北,中策是進入雲貴徐圖大業。”楊之洞分析道。


    “先生真乃當代孔明也,隻是這曾英驍勇,重慶城堅,如何破得?”


    “上迴你等攻破重慶,靠的是炸藥,這迴此法未必可行,不過曾英為人驕傲,常常臨陣輕敵,你們可擒賊先擒王,一舉而下重慶。如與曾英打成消耗戰,則正中清軍下懷,他們必效仿破李自成之法,突躡軍營。”楊之洞分析道。


    “大叔認為可偷襲曾英?”


    “我聽說他常船上宴飲。”李定國連忙讓小艾搜索“曾英”,媽的搜索的結果是一個大學的副校長,女的。繼續搜索“南明曾英”,我考結果倒是出來了,屏幕上一大片廣告,小心關掉之後,曾英這小子終於浮出水麵:“劉文秀等幾個人帶著這條船迴到了北岸,孫可望當即帶領精壯披甲士兵百餘人,帶領長槍、弓箭、火藥,親自登船,就這麽一條船直衝南岸明軍水師,果不其然,明軍的十幾條大船把孫可望包圍在了江心,按理說,孫可望是完蛋了,但這時,意外出現了,曾英本人手持一把裝飾極其漂亮的弓箭站在桅杆旁邊,孫可望部下大將王自奇發現了曾英,於是一箭射過去,曾英當場中箭落水陣亡。”


    這哥們死得不冤那,打仗呢,你就不能嚴肅點兒?記著了“手持一把裝飾極其漂亮的弓箭站在桅杆旁邊。”看來楊之洞真有諸葛之能啊。


    “多謝大叔獻策,李某擔心,我們走後,你們如何保全。”李定國憂心忡忡。


    “我等隱姓埋名,不與世爭。”


    “清軍既來,必然征糧與拉夫。”


    “誓死不從。”楊之洞斬釘截鐵地說道。


    “我以為,隻要不要你們的命,你們盡量滿足他們,壯烈的死易,卑微的活難。將來我們如果能夠收複這裏,你們就可以一起生活在陽光下,如果我們失敗了,你們要承擔起種族延續的重任,不可輕言死節。”李定國認真地說道,一點也不像開玩笑,更不像曆代的統治者那樣,要求百姓為他的政權送死。


    “話雖如此,咱們楊家有青年子弟23人,老朽希望他們隨安西王征戰,豈能做異族的奴隸。”楊之洞流淚說道。


    李定國眼睛一紅,楊之洞以子侄相托,既是民族大義感召,也是對他個人的極度信任,當初譙山等加入隊伍時,隊伍尚小,李定國自己並未有堅定的信念,如今上萬人馬跟隨著自己,早已沒有了進退的從容,生與死隻在一念之間,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楊大叔,我擔心我們走後,清軍報複你們?”李定國執著楊之洞的手,誠懇地說道。


    “我想他們悄悄跟你們走,這樣誰也不知道哪家娃娃到了哪裏,今晚我已經把他們帶來了。”楊之洞小聲說道。


    “楊大叔為何這麽信任我李定國?”


    “其實曾英也算仁義,軍隊不騷擾百姓,不過大明氣數已盡,他不該愚忠,況且像安民軍這樣,主動為百姓做事,老朽活了大半世人,也隻有你安民軍才如此,這就是楊家子弟願意跟隨的原因。”


    “大叔謬讚了,你聽說過闖王來了不納糧,可曾聽過闖王來了不吃糧?安民軍是爹生的媽養的,我們也吃糧,隻是定國想過,如果咱們打得過曾英,曾英那裏有糧食,打不過曾英,要糧食有何用?”李定國斬釘截鐵地說道。


    楊之洞看著李定國堅定的眼神:“破釜沉舟,當代霸王,臨別之際,請大都督留下墨寶,他日也有個念想。”


    “好。”楊之洞為李定國研墨,李定國略加思索,提筆便寫:“早春巴嶽暖,三豐洞如家,若為安民故,萬夫向天涯。楊老殷勤送,熱淚如雨下,不逾兩載迴,且話桑與麻。”


    楊之洞飽含熱淚:“老朽就等著與大都督共話桑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虐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事能容天下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事能容天下肚並收藏迴到明末虐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