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在嘉陵江中下遊四處打擊大西軍餘部,同時對夔州的出川通道和自貢的鹽井重兵攻擊,對涪江流域關注極少(曆史上也是如此),李定國部在潼南等地獲得了一段相對安全的時機。前期的幾場小戰鬥後,在查驗清兵屍體時,李定國悟透一個道理,安民軍大多由陝西甘肅老兵組成,憑借身體和現有的兵器,幾乎無法打敗清軍,從體力上說,西北狼再強,也無法與東北虎對抗。


    政治上,無論是自己所在的大西軍,還是大順軍都是曇花一現的流竄政權,在南方百姓的心目根本沒有得到認可,正統性和合法性上,甚至不如滿清政權。此時南方各地,南明政權的基層官僚體係還在,要想弄死南明政權很難。他率領的這一支小小的軍隊,要在這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提升戰鬥力。


    李定國利用這難得的機會思考增強安民軍戰鬥力的法子,以應對迫在眉睫的作戰,在這個武力為王的年代,不管是堅持戰鬥還是投降明清,沒有戰鬥力那是誰也瞧不起的,在這亂世之中,就算是想苟全性命也不可得。


    第一是戰鬥意誌方麵,安民軍裏千裏轉戰,活下來的,幾乎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膽子肯定沒有問題,而且這些人幾乎人人都被清軍和明軍屠殺過至親至交,和明清政權有著刻骨仇恨。在如今的形勢之下,與滿清和明軍玩命是整個安民軍所有將士和家屬的信念,他們的戰鬥意誌根本不用再加動員和增強,隻需要把它們激發出來就好,反而是李定國本人的戰鬥意誌不夠堅強,有時候他真想扔下軍隊一走了之,隻是到處兵荒馬亂的,自己單獨溜達,不如跟著大部隊,生存的機率更大一些。至於說投降滿清,當然這也不是不能考慮的事情,但是滿清是敬畏強者的,如果現在打得不好,隻怕投降的機會都找不到。


    第二是增強軍備方麵,作為後來人,這個恰恰是李定國的長處,一是提升遠程作戰的能力,主要是提高火藥的威力,這樣大炮槍械的威力都要大幅度增加,要完全壓倒明軍和清軍的火器裝備,而且是碾壓性的壓製;二是製造新式兵器,或者改造兵器,在沒有安全根據地的情況下,改造弓箭最現實,最便宜,短期內效果最好,製造火槍可能威力更強,不過哪裏找那麽多鐵,那裏找那麽多熟練工人?第三是提升士兵的戰鬥技巧,這個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提升,不過很難達到滿清的單兵能力,滿人的訓練是從娘胎裏就開始的;第四是爭取百姓支持,這個可以做,收效好不好就難說了,民心也是敬畏強者的,打勝了他就支持你,軍隊紀律嚴明就支持你。


    李定國把訓練的任務交給了各營的營長,訓練越野蠻越粗暴越好。他自己則在苦苦思索增強軍備,目前還沒有大量硝、硫鐵之類的戰略物資,隻能對現有兵器進行改良提升,增加戰鬥力。各營利用當地大量的竹子和收集的兵器製作弓箭,弓箭越多,戰時才越安全。


    改進裝備方麵,這些事情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分外的難,但是難不倒力學功底紮實的李定國。比如強弓改造,9營找來了所有能找到的鐵匠,估計了需鐵量多少,各找了一些熟鐵,分二十組,將一些鐵放在一起燒炭加熱,折疊後反複鍛打,鋼越打越薄,折疊層數各有不同,鋼板也各有不同,既有韌性也有彈性,李定國再讓鐵匠把鋼片打成弓背的形狀,牢固地綁在弓背上,先做好十張弓出來。自己分別試著拉了拉弓,感覺有三張弓的強度遠勝以往,這才找到一些壯漢,分別試弓,將十人中有一人可以拉開使用的弓留下,再找弓箭手來試射,每次拉弓後在鋼板側麵刻上豎直線,弓箭鬆開後就變成了斜線,將標準距離對應的斜線找出來,以標好標準距離的弓為樣板,各個匠人照這張硬弓的生產方法夜以繼日地打造強弓。強弓對戰鬥力的提升有限,因為對力量的要求始終沒有大幅度的降低,隻不過對人身高臂長等的要求有所降低,弓箭的攜帶方便得多,尤其是騎兵,較小的弓箭,攜帶和射擊都方便一些。


    因此,汪公福提出製造弓弩,但凡玩過戶外,看過電影的都知道這種武器,優點很多,缺點也很多,威力大但是頻率低,普通人也難以拉得動,要嘛就得用腳拉,隻適合箭陣用,不過李定國已經沒有時間了,所以他把改造的方向放在了讓普通人可以使用上,簡單地說就是利用杠杆原理,把人做功的時間稍微長一些,這樣對力量的要求就不高,再利用鋼對弩體進行改造儲能,最後瞬間發射,達到威力大射速快目的。至於說弓,已經有了現成,就是加上扳機和省力拉杆墊肩,這樣便於發射和提高射擊精度,實射的效果很好。這樣的弩共造了一千五百把,其中有兩百五給突擊騎兵一人配備兩把弓弩,弓箭兵營人手一把,適合遠射,組建了十支共五百人的遊擊隊,人手一把弓弩,另外六百把弓弩配備給了婦孺。


    騎兵有了兩把裝好箭的弓弩,相當於帶了裝了兩顆子彈的手槍,在與小股清軍的交戰中,頭箭出箭速度遠快於清軍,數量不多的清軍,基本就死在了這弓弩的頭箭之下,清軍第一箭根本沒有發射時機。在衝鋒的時候,騎兵也可以輕鬆發射弓箭,彌補了騎術的不足,大大增強了中遠程攻擊能力。十支遊擊隊到各地清鄉,對不服從的地方武裝,瞅準了就是一箭,非死即殘,特別是針對一些頭目,真是讓他們聞風喪膽,不到半個月,就將十裏八鄉的頑固分子打服了。婦孺們拿到了六百把弓弩,他們站在暗處,遇到敵人,一兩箭就能搞定或者嚇退敵人,站崗放哨打遊擊底氣足了很多。各方麵都得到了加強,安民軍平添了上萬的雄獅,主力部隊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對付清軍上麵。


    但這樣的裝備強化,基本上已經達到了裝備利用的最大潛能,更重要的是創造新式裝備。清軍追著孫可望等砍,安民軍有了難得的短暫的休整時間,李定國開始了武器研製,說到底新式弓箭和弓弩確實帶來了變革,可是這樣的這變革是不夠的,清軍和明軍也很容易偷學了去,除帶來了攜帶方便,首射時間短,射程遠等優點,缺點也不少,新式弓箭仍然對人的要求極高,弓弩的第二射時間就比滿清射手發射時間長,和真正的八旗勁旅動起手來,隻怕還是要吃虧的。這時候的安民軍物資極不豐富,研究大炮和火槍,時間遠遠不夠,火藥接劑不上。安民軍需要一款對士兵要求不高,射速快、密度大的弓箭。李定國腦海裏翻騰著,一天,譙山找李定國報告情況:“部隊有五門大炮,弓3千,四十萬枝箭,馬匹兩千,刀1萬把、槍1萬枝。”


    “哈哈哈哈哈哈。”李定國高興地大笑,心裏說老子有ai,還用這些破銅爛鐵?


    “老蕭,你笑得很可怕。”小艾瑟瑟發抖的樣子。


    “小艾,到了你發揮最大作用的時候了。”李定國搖頭晃腦。


    “求你別晃了,ai也暈啊。”小艾道。


    “好吧,給我把大炮圖紙和重機槍圖紙發給我,看看爺用現代化軍隊怎麽滅他們。”


    意識流很快將五種大炮圖紙和重機構圖紙發給李定國,甚至還有裝配圖。


    “你發這些,我怎麽看得懂?”李定國生氣地說。


    “哪你想怎麽樣,直接給你大炮和重機槍,拜托,我是ai不是3d打印好吧。”


    “可是這些我看得不明白。”李定國鬱悶道。


    “你沒學過機械製圖,當然看不懂,我把機械製圖發給你,你學了,就能看懂了。”小艾道。


    “得學多久啊?”


    “四十節課就行了。”小艾道。


    “我看這有螺栓,螺絲,還有鋼管,這些怎麽製造?”李定國問道。


    “這些稍微難一點,你先得學冶煉基礎,把鋼鐵煉出來,再學機械製造,將鋼鐵加工組裝成成品。”小艾意味深長地說道。


    “得學多久啊?”


    “你這麽聰明,冶煉半年就可以了,機械製造半年也可以了,兩項加起來一年。”小艾道。


    “好了好了,這還沒說炮彈和子彈,等這些東西製造出來,我都已經在歪脖子樹上掛成臘肉了。我現在就隻些土炮,火藥和弓箭,怎麽弄出個厲害的大殺器來。”李定國煩死了,製造這些玩意兒其實並不容易。


    “大炮,箭,這兩樣都是急需要的。”炮箭,炮箭,這兩個字不斷地在李定國腦海閃現,應該是小艾正在動腦筋,“嗨,咱就造炮箭。”小艾大叫道,驚奇得李定國跌倒在地,把譙山嚇了一跳,連忙將他扶起來。“聽我說,咱們利用現成的東西,發揮火藥的威力,一次就十枝箭,二十枝箭,甚至一百枝箭發射出去,咱們沒有必要非得按照前人的科技樹來點,前人的科技樹也未必就絕對沒有走過彎路,你說是不是。”李定國會意,哈哈大笑。


    “抓緊時間給我設計炮箭出來,隻有設計出這玩意兒來,才能證明你是真正的ai。”李定國言辭激烈道。


    “好吧,我明天給你交作業好不好。”小艾沒好氣說道。


    次日,李定國早早地找到了小艾,“設計完工了,符合所有的經典物理學定律,運用許多爆炸力學和流體力學知識,當然還有化學知識。”小艾自賣自誇道。


    “你就不能給我弄個先進的?就這個醜陋的樣子啊。”李定國叫道。


    “我這裏氫彈、航母和最先進的戰機設計都有,無人機的設計也有,關鍵你能製造些什麽?就你們幾個火爐加幾把大鐵錘,外加一群文盲鐵匠,能製造得出來什麽?”小艾沒好氣地說。


    “你瞧不起文盲?”李定國意味深長地問。


    “我沒有眼睛,不存在瞧不起的問題。”小艾搶著說。


    “那你怎麽學習?”


    “我學習靠存儲器複製,你以為跟你們似的,手眼口三合一呀,早落後了。”小艾奚落道。


    “不跟你扯犢子了。”


    李定國的腦海裏出現了一套完整的圖紙,而他隻需要把他們畫出來,讓工匠們看得懂。一個鑄造的大鐵盒子,橢圓形的承力更強一些,它叫炮箭盒,炮箭盒六個麵,上下各有四個腳用於固定,上下左右和後方五個麵全用鐵鑄造而成,隻是在上麵開了一個洞,加了一個門,叫火藥門,底下也開了一洞,加了一個門,叫出渣門,右側麵有一個孔,叫點火孔。炮箭盒的前方是空的,先將一個大活塞裝進去,再用一個長木塊封口,長木塊上鑽了很多孔,每個空裏麵裝上箭,這長木塊主要為弓箭導向,所以就叫導向木。為了使用方便,為炮箭盒子造了一個架子,通過架子,可以調整盒子裏弓箭的仰角,並且把炮規移植到炮架上。使用的時候,先將導向木裏裝滿弓箭,然後從火藥門裏裝進火藥,從點火孔點燃盒子裏麵的火藥,火藥在裏麵燃燒後產生大量空氣加熱膨脹,最後導致爆炸,從一側推動活塞,活塞迅速移動,將另一麵的弓箭迅速打出去。


    圖紙很簡單,原理也不複雜,譙山完全看得懂,“就這個東西就能射出許多弓箭?”李定國不敢相信。


    “是的,根據已知的物理定律和化學定理,它們確實可以射出許多弓箭,根據我的計算,用你們現在的火藥,射程可達千米,而且,所有的材料,都是你現在找得到的,所有的工藝,對你們而言都不難。”小艾自信滿滿。


    “好吧。”


    李定國用幾個棒子定死了盒子內部空間的尺寸,盒子的製造尺寸比棒子尺寸略大,製造裏麵的部件,尺寸就要略小,確保裝配成功,同時將製造工藝分成了幾個環節,弓箭製造、活塞製造、盒子製造、 火藥定型和基座製造和安裝。


    任何時候,戰爭都是人類科技進步最快的推手,整整一天,李定國都守著譙家鐵匠鋪子,爐膛裏火苗竄動,砧子上鐵匠擦汗如雨。木匠們選了上好的柏木做長木塊,在上麵鑽了十五個空,李定國吩咐過,隻能鑽不能鑿,鑿的偏心大造成弓箭偏向或者損失動能,再用刀仔細地刮光滑,用桐油浸泡,最好從肉壇子裏刮出豬油,塗抹在鑽孔上,減少摩擦。


    第一門炮箭的安裝非常順利,一個既像炮又射箭的裝置出現在了大家眼前。士兵們將弓箭推進每一個箭孔裏,一共二十枝箭,左右各十枝弓箭,防止碰撞受力不平衡,炮箭裝置側翻,李定國一個將鐵盒子側麵打開,然後將定型的火藥裝進去,將鐵盒保險栓合上,示意士兵點火。士兵將引信點燃了,迅速跑開。眨眼之間,隻聽見“轟”地一聲,炮箭裝置劇烈震動,箭孔中冒出幾股黑煙,將地上灰塵濺起,接著傳來數聲喀嚓聲,大多數弓箭卡在了箭孔裏,隻有兩枝射出來,不過,令人驚喜的是射程遠遠超過了人力弓箭的射程,超過了一百丈,證明其力量遠非人力可比。


    看到這樣的結果確實令人欣喜,覺得這麽折騰非常值得,不過出箭率實在太低了,李定國讓人將這些弓箭找來,放在一起對比,這些箭大同小異,唯一不同的是射出去了的兩枝箭,都以堅硬的斑竹做箭杆,而其它的弓箭箭杆則是普通竹子,都折斷了,看來是箭杆的強度不能夠承受活塞推力的衝擊。李定國讓眾人將弓箭都換上斑竹弓箭,再點火一次,這一次,全部射了出去,雖然有個別射程不遠,但十二枝超出了人力弓箭的射程,這是一個讓人非常驚喜的結果,至少比人的弓箭威力大。


    將信將疑的譙山,讓人將這些箭孔再做改造,將導向木換成了導向鐵,加大了火藥量,這一次,所有的弓箭都表現得很好,射程達到了接近一百二十丈,尋常人力幾乎很難達到這樣的射程,譙山高興得合不攏嘴,再次加大了火藥量,不過這一次,炮箭直接炸開了,炸死了旁邊一個大意的士兵。媽的,幸好這個時代沒有安全生產,要不得就這個事故都得停半年,背無數的書啊,李定國心裏想。


    備用實驗品拉了出來,繼續實驗。鐵匠和木匠們又開始抓緊勞作,鐵盒子再增厚,導向鐵再加厚,活塞和鐵盒內壁再做得光滑一些,擦上了豬油,火藥空間增加了調壓閥,火藥口和出渣口,安裝更加緊密一些。同時弓箭的尺寸減小了一半,以提高弓箭出盒之後的初速度。


    一切準備就緒,再一次開展試射,頭一次用小藥量,試射非常成功,弓箭全部射出,射程一百丈,加大火藥量30%,爆炸裏熱氣衝開了調壓閥,弓箭射程又增加了一些,直到射程達到一百二十丈,大家夥高興得很。


    李定國認為這不是不夠的,首先就是減少弓箭尺寸和重量,這樣才可以獲得更讚的初速度,其實弓箭隻要超過二十公分就足以穿透人體,尋常弓箭的長度是為了適應弓的尺寸,弓箭尺寸減小後,導向鐵厚度也要減小,減小摩擦和能耗,這樣改造後,李定國在一百五十丈外弄了幾頭豬作為靶子,試射弓箭能夠輕易穿透豬的身體,此時實驗的結果李定國才基本滿意。譙山夜以繼日的催著製造這種炮箭,弓箭兵們到處找斑竹製造弓箭。


    在實驗當中,李定國觀察到爆炸引起了火藥門和出渣門震動,肯定會漏氣,於是改變了製造工藝,向內開門,並且出渣門設計了兩種內徑,內側的內徑大,外側的內徑小,爆炸隻會進一步強化盒子的密封,有效防止爆炸氣體泄漏,從而將更多的高速爆炸氣體用於推進活塞運動,從而讓弓箭獲得更高的初速度,最終讓弓箭的射程達到了兩百丈左右,效果真是太好了。


    為了增加炮箭的適應能力,李定國設計了幾種規格的炮箭,十五枝箭,二十枝箭、二十五枝箭、三十枝箭甚至是五十枝箭,弓箭數量不同,炮箭盒尺寸不同,不過先造了二十枝箭規格的炮箭,根據射擊距離的不同,也分別測試出了不同的火藥了量,為了減少火藥添加時間,設計了五種不同藥量的盒子,設計了清除藥渣的刷子,設計了一種都可以安裝的架子,提升炮箭的實戰效果。


    譙山帶領各種匠人夜以繼日地製造弓弩和炮箭,誓言要為安民軍打造一支無敵的弓箭部隊。吳三省和弓手們夜以繼日地加強訓練,熟悉箭陣戰法,熟練補箭裝填火藥,試驗射手的密度,射擊的時間間隔,射擊的水平角,射擊仰角與距離控製等。實際李定國本人也不了解什麽箭陣戰法,隻是他利用自己超強的數學分析能力,在桓子河一戰前設計出來並經過檢驗的有效戰法,其它戰場也用這個戰法進行了改良。


    “製造出來了嗎?”小艾問道。


    “這是你第一次主動問呢。”李定國道。


    “廢話,我擔心你掛了,我也得掛。”小艾生氣道。


    “製造出來了,射程能達到650米,同時可射三十支箭。”李定國道。


    “這就很好了,即使世界上最厲害的弓箭手,射程也不到它的一半,更別提同時射出三十支箭了。”


    “是這樣的,謝謝你,小艾。”李定國道。


    “看來我可以休息一些日子了,設計這個炮箭真是把我累壞了。”


    不過最讓李定國心焦的是,鐵不多,火藥不多,為了搞到這兩樣東西,李定國四處派出遊擊偵察隊伍,用錢買,用東西換,到處搜尋火藥和鐵,製造炮箭和其它軍械。


    各個部隊也都在提升戰鬥技巧,毫無疑問,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武器裝備增強和提升戰鬥技巧來提升戰鬥素養當然是重中之重。各營按照各兵種的練兵法子加強訓練,部隊主要有五個作戰營,分工各有側重。


    一是騎兵營,將1080名騎術精湛的士兵、大部分的好馬和鋒利適用的馬刀向其第7營集中,每日裏馬忠良嚴酷訓練士兵的衝鋒、射箭、刺殺和砍殺,力求把第7營打造成機動作戰的尖兵。針對清軍的重甲,李定國命譙山打造了500枝一丈五的長槍,力爭在高速運動中將清軍重甲部隊一槍刺穿,大大增強騎兵的作戰能力。


    二是為長槍兵營,將作戰紀律性最強的1080名士兵(就是刀砍到眼前眼睛都不帶眨的那種士兵)調配第4營,每人配備兩根槍把加長到一丈五的長槍,利用對方戰馬的速度迭加正麵抵擋清軍的騎兵衝擊,槍兵就一個動作,刺,刺刺,刺完了再刺,反複地練習,刺死你眼前所有的東西。長槍兵主要用於阻擋對方騎兵的衝擊,是各兵種裏最兇險最殘酷的兵種,靳統武每日訓練士兵直麵衝擊時死命作戰的膽量和交替作戰的技巧,靳統武幾個老婆和孩子有的死在明軍刀下,有的死在清軍箭下,戰鬥意誌非常堅決,對訓練中不聽號令的士兵,殺掉了好幾個,才做到令行禁止。


    三是弓箭營。將1080名箭術稍有基礎的士兵配備到第10營,弓箭營的戰力提升是重中之重,炮箭、弓弩和強弓等新裝備都是為他準備的,吳三省將部隊分成了三個部分,一個部分操作炮箭、一個部分操作弓弩,一個部分主要用強弓,三支部隊也要相互學習,能夠互換。在隻有十門炮箭的情況下,各支部隊輪訓,務必要提高部署的迅捷性操作的熟練度、射擊的精準性和同時性,以達到最大的威力。在一次和明軍的作戰中,十門炮箭一通騷操作,殺死殺傷明軍上千人,戰還沒有正麵打,明軍就被擊潰,顯示出炮箭的越大威力,即便是滿清的鐵騎,在這樣的箭雨之下,隻怕也會潰敗。同時加強弓箭營指揮官估算距離的能力,加強箭陣站位管理,對人力弓箭陣地進行合理布陣,力量弱者在前,力量強者在後,提高箭陣射擊的精準度。


    四是近戰營,將刀術精湛的士兵1080名集中到第6營,練習刀術,刀兵就三個動作----劈砍和刺,管他是誰,上前就是一刀,反複劈砍,形成肌肉記憶,把腰腹和手臂肌肉練強,再操練雙人作戰和多人作戰等,刀兵主要用於近戰和無隊形作戰,保護弓箭兵和槍兵的側翼安全,也用於四下裏剿匪這樣的活動,當然這個營也是預備營,要學習長槍等技術,準備頂替傷亡最高的士兵作戰。


    五是偵察營,全挑的個子中等偏下相貌平平無奇者,能在殘酷的清軍追殺下存活下來的小個子要麽聰明要麽跑得快要麽殺人利索,都是適合偵察的好苗子,把地形地貌、野外生存、各地風俗等加以熟悉,騎術學一學,各地方言俚語和風土人情學一學,當然簡單的算術也要學一學,便成了優秀的偵察兵。


    兵種選擇非常難,各營都在找人試拉強弓,所選弓手調入第10營,調入一人,第10營便還人別營一人,另有十幾人譙姓子弟調入衛兵營,譙山感動得眼淚汪汪的,選譙家人進入衛兵營事小,可這事卻體現了李定國的極度信任,意味著安民軍對譙家子弟的完全接納。


    在加強訓練的同時,李定國也希望通過科學武裝頭腦,來增強部隊的戰鬥力。


    “今天我給大家講授物理的第一課,運動。”李定國終於要開壇說法了。


    “兄弟們,西洋的紅衣大炮厲害不厲害?”


    “厲害。”


    “我們要是有幾門這個玩意兒,四川全部打下來了。”靳統武道。


    “我以前和傳教士學習過,他們正是靠的物理化學和數學知識製造出的大炮。”


    “真的嗎,那我可得好好學一學。”馬忠良坐得端端正正。


    “兄弟們,運動是什麽?”李定國先勾引別人的學習興趣。


    “大都督,《新語》中說,運行轉動因天時而行罰,順陰陽而運動。”農長耕答道。“好,知道讀書了。”


    “《雨雹對》中說,運動抑揚,更相動薄。”汪公福迴答道。


    “兄弟們答的,也對,也不對。”


    “物理學上講: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的位置,或者一個物體的某些部分相對於其他部分的位置,隨著時間而變化的過程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李定國在石板上寫下了“運動”兩個大字,而且用了繁體,這兩個字的繁體他還記得。


    “聽了這段話,大家有什麽認識啊?”李定國啟發式地問道。


    “大都督,運動是位置的變化。”汪公福聽進去了不少。


    “對,但沒有說完。”李定國說道。


    “大都督,這運動啊,就像兩口子一樣,兩人位置變化是運動,一個人姿勢變化,那也也是運動,哎呀,一說到這兒啊,我想迴家和婆姨運動運動了。”田中福一臉壞笑,大夥兒笑得前仰後合。


    “老哥,你在這是眼讒我們的吧?”李定國笑道說。


    “不過田大哥,這比喻啊,倒是十分貼切,這物理上的運動和兩口子半夜運動真有相似之處。”


    “那咱晚上可得找個娘們兒好好溫習一下,汪夫子教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吳三省搖頭晃腦地說道。


    “這運動得有兩個物體,就好比兩個人,要不就是一個人的兩部分,比如田嫂子換姿勢。”李定國忍不住笑了。


    “好你個臭小子,敢拿你嫂子開涮。”田中福瞪了李定國一眼,扭過頭。


    “田大哥啊,這俗話說得好,好吃不過餃子,好耍不過嫂子。咱們大都督身長八尺,英俊非凡,嫂子可疼可疼他的呢。”鍾小旗抱著田中福的肩膀,用俏皮的語調逗他,眾人又是番大笑。


    李定國抬了抬手,示意大家靜下來,道:“要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在運動,必須選擇另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對於同一個物體的運動,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比如騎馬,人相對馬就沒有運動對不對,人相對地麵就是運動的,馬背和馬腹是沒有運動的,但是馬前後腿相對於馬身,就是有運動的。”


    “這個我們懂,好比嘴巴相對於屁股,不說話的時候沒有運動,說話的時候就運動了。”高龍兵年輕,理解得也快,就是這比喻十分不雅。


    “那麽運動用什麽來描述呢?”


    “主要有速度,就是位置改變的快慢,比如人一天跑五十裏,馬一天跑一百五十裏,那麽人的速度就小於馬的速度。速度還有一個構成,就是方向,比如騎馬吧,人和馬的速度方向是一致的,兩個人相互對砍,那他們速度就是相反的。”


    “倒真的是這樣。”


    “大家有沒有想過騎兵為什麽比步兵厲害?”


    “肯定啊,他有馬啊,馬還特別高,居高臨下嘛。”吳三省說道。


    “高度是一方麵,騎兵和步兵都拿著相同的槍,兩人的距離對兩人而言是一樣的,步兵刺向騎兵時,槍隻帶了步兵給他的速度,而騎兵剌向步兵時,槍頭既帶了士兵用自身力量給他的速度,也帶了馬奔跑的速度,所以誰的力量大?”


    “這個不用想,肯定是騎兵力量大啊。”譙山大悟道:“當然破甲效果更好。”


    “譙大哥說得對。”


    “這叫速度迭加,我們在戰鬥的過程中,也要利用好速度迭加,有可能實現以弱變強,以弱勝強,以快製慢,比如兩個士兵,一個拿槍一個拿刀,刀掄圓了砍,和拿槍著跨步直接刺,誰更快殺到對方?”


    “當然是槍先刺到對方。”鮮於人禮答道。“當年鳳陽比武咱倆比槍,你就靠的這些東西贏了我是不是?”


    “聰明,今晚多加一勺肉,不過鳳陽比武咱們比的摔跤吧?”李定國豎起大拇指。汪公福給大家上第二課,主要是跟作戰有關的地理和氣象知識,他拿著一個羅盤走上簡陋的講台。


    “兄弟們,打仗啊,方位很重要。”


    “辯認方向有很多方法,最準確的是用羅盤,用羅盤辨別方位是最快的方法。把羅盤水平放置,等磁針靜止後,磁針指向有就是南北方向,但是不一定能夠找得到羅盤。”


    “行軍打仗,隻怕不容易找到這個東西。”靳統武道。


    “沒有羅盤的時候,咱們就得分白天還是晚上。”汪公福道。


    “白天太陽出來的地方,是東方,太陽下山的地方是西方,這個很好辯認。”


    “這個兄弟們都知道。”


    “南麵怎麽辨別呢?”


    “這就不是很好辯認了。”高龍兵搖頭道。


    “也有些簡易方法。比如說,古代廟宇的正門通常朝南開;獨立生長的樹通常南麵枝葉茂盛,樹皮光滑;樹樁上的年輪線通常是南麵稀、北麵密;大岩石、土堆、大樹南麵草木茂密,北麵則易生青苔;如果是下雪的冬天,建築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積雪通常是南麵融化快,北麵融化慢。”汪公福一口氣說了好多辦法,李定國讚許地點頭。


    “白天太陽不明顯的時候,就先找南方北方。”


    “晚上相對更難以找到辦法,晚上沒有太陽,可以通過北極星來判斷。”汪公福指了指天上的勺子一樣的北鬥七星:“看見了吧,找到了北鬥七星,就找到了北方,這樣就可以知道方向了。”


    “老汪,別說,你這些方法還挺管用。”吳三省道。


    “下麵,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適合伏擊的地形。”汪公福在牆壁上畫了一個樹叉形狀道:“溝穀深的地方,比較適合伏擊,切斷溝穀的進出口後,伏擊的人馬藏身於兩側麵陡崖上,用弓箭、甚至石頭木頭對敵人進行攻擊,同時也可以采用火攻等方法進行攻擊,當年高闖王便是中了孫傳庭的埋伏,才全軍覆沒的。”汪公福道。


    “兄弟們,利用地形,是作戰的重要手段,比如敵人渡河,部隊已上岸,咱們可以趁他們還沒有構建防禦工事,立即發動進攻,咱們損失會非常小,而敵人沒有人防禦,馬匹也沒有速度的情況下,咱們就可以取得很大的優勢,這叫半渡而擊,大家都要好好學習。”李定國站起來大聲說道。


    譙山剛給大家上了第一課,兵器的簡要強化,如何通過戰場的簡陋條件,臨時強化兵器,以利於作戰。同時講解了用槍的作戰要領,給大家分析了戰場上對殺時,用槍和用刀劍那一樣殺傷力更強一些,結論是用槍的殺傷力更強,因為槍將攻擊力集中於一點。


    “汪夫子,我表哥不對勁啊。”半夜裏,馬忠良找到了汪公福,鮮於人禮和吳三省。


    “我也覺得不對勁兒,這安西王以前不識字兒啊,現將什麽字兒都能寫,而且腦袋裏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他講的吧,你說不對,他也真對,可是前人誰也不懂這些東西,就算是陽明先生龍場悟道,格物致知,也沒有悟出這麽多東西來。”汪公福若有所思地說道。


    “所以我才問他鳳陽比武的事兒,沒想到他還記得。”


    “原來你提這事兒是為了測試他。”汪公福豎起大拇指。


    “他這突然變聰明了吧,我還不習慣。”


    “也許是老天保佑咱們哥們兒,讓大都督突然變聰明,帶著咱們過上好日子呢,何況他講的還真正是實用,我們都跟著好好學。”


    各營訓練有些水平後,就是幾個營協同作戰,弓箭兵主要用於中遠距離對敵方士兵進行攻擊,刀槍兵主要近距離抵擋敵方騎兵衝擊,保護弓箭兵安全,己方的騎兵則用於對敵方發起衝擊,最開始需要戰鼓和軍旗的指引才能很好的配合,在殺掉幾個不聽話的士兵後,各營的營長們的指揮下,能夠迅速依據其它各營的狀態調整本營的戰鬥狀態,協同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幾板斧下來,能夠輕易擊敗一般的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明末虐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事能容天下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事能容天下肚並收藏迴到明末虐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