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我沒走多遠,加之重力較小,我兩三個大跳,就迴到飛船旁邊。走上樓梯,剛準備關門,我的視野裏就隻剩一片紅色。
又是有些出乎意料,透過頭盔的微微顫動,我發現這不是風暴,更像是被吹來的紅色霧氣,雖然看著氣勢磅礴,但並沒有...暫時沒有顯著的殺傷力。
一陣僅僅能讓樓梯稍稍顫動的風,裹挾著這些霧氣,向更遠處的荒原飄蕩。而在艙門順利關上後,所有的,並不強烈的躁動,就這樣簡單地被隔絕在外。如果不是艙門邊上已經有了一層紅色的砂土,完全可以認為什麽事也沒發生。
我慢慢蹲下身子,輕輕地撥弄那些碎得不能再碎得紅色碎沙,一時也不好判斷來曆。用粗大的“手指”輕輕沾一點放到一個小台子上,然後用金屬盤蓋上,這樣,我也算是帶迴了一些禮物。
“艦載ai,現在外麵情況如何?”
“並無異常。”1225的聲音傳出的同時,艙壁上舷窗的蓋板緩緩打開,紅色的迷霧依舊,但似乎淡了不少。
十幾分鍾後,“霧氣”消散,我充好宇航服裏的氧氣,再次打開艙門,準備走遠一點,展開天線,試圖尋找一下邀請我來到這裏的,可能存在的“主人”。
剛走出艙門,我就發現紅色的砂土中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蠕動”,確認不是有風在作祟,我整個人愣在了原地——砂土中冒出巨大的食人怪物,似乎是很經典的展開。
反正各種意外都已經經曆過了,短暫的呆愣之後,我從左手上綁著的工具包上拿出一個放大鏡觀察,的確發現了一些蠕蟲狀的物體在蠕動,隻不過其大小,大概隻能用蚯蚓來類比,還是那種釣魚用的小蚯蚓。
雖然沒有完全放下戒心,但我還是昂首闊步,來到了這些“原住民”頭頂。由於距離的接近,即使隻是尋常的放大鏡,我也能借此細致觀察它們。
它們比起人類認知中的生物,更像是一種會動的晶體,通身都是鮮亮的紅色。比例十分勻稱,看不出頭尾,沒有“腿”,也不靠肌肉收縮來蠕動,非要談論其運動方式,我簡單腦補一下,大概是利用晶體共振,電磁感應,或者別的什麽更玄學的方式。
因為那一片地麵上有一大群僅有體型稍稍有所差別的“紅晶條”,所以我姑且認為它們是群居物種。雖然既不知道它們彼此之間如何交流,也不可能與其建立跨物種的聯係,但我可以輕易猜出它們來到這裏的目的——幹飯。
它沒有嘴巴,又或者說全身都是“嘴巴”,在沾染上那些由“大霧”帶來的紅色細沙後,全身的顫動更加劇烈,然後在我一個不留神之間,紅沙瞬間變為白色,像是被吸幹了能量。
整個群體進食過程大概進行了十來分鍾,然後它們便仿佛聽從什麽號召一樣,集體加強身下的震動,逐漸消失於沙土之下。
“錄像錄完了嗎?”
“已上傳至存儲模塊。”
不曾見過的場景總是充滿了吸引力,如此單調的進食場麵,我真的硬生生看了十來分鍾。
得到了肯定的迴答,可我猛然意識到,現在最多是我這個人能迴去,飛船上記錄再多的東西,似乎也用處不大,還得是由我來轉述。來一趟也不容易,暫時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我就充當一下人形攝像頭,盡可能多的了解一下這個星球吧。
依據氧氣含量和行動能力,通過ai輔助,大致推算出了我的活動範圍,比起毫無目的的四處亂逛,我第一時間是想著去看看霧氣的源頭。
因為存在未知的風險,我特意拿上了“羽冠”,並把“勳章”固定在了手腕上,準備開始一趟偉大的冒險。可惜,似乎是運氣用完了,逆著風的方向走了還沒二十米,我的頭頂便突然出現了奇怪的白光。
一瞬間,我的四肢完全僵硬,無法動彈,一點掏槍自殺的機會都不給我。然後,一個圓形的陰影在我的頭頂逐漸變大,透過那稀薄的空氣,傳來一些單調的聲音,像是一直按著鋼琴的一個鍵、
然後,華麗的“羽冠”被剝奪,我的整個人開始隨著陰影向太空飛去。上升了幾百米後,我被一個巨大的,類似玻璃罐的東西罩住。白光消失,我恢複了行動,本能地向上望去,舉目所見,隻有一個巨大的球體。
那個球體約莫有超過百米的直徑,很像是某些科幻影視中的外星基地,球體表麵存在這不少深槽,隔開了一個個區域,其中一個很像眼睛的結構,應該就是剛剛發光的地方。
在罐子裏,我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但看著自家的飛船越來越遠,心裏自然是湧現出不少負麵情緒。
不對呀,這不像是“歡迎”呀。既沒有“人”來迎接,又不由分說地將我抓了起來,像極了拐人的人販子,科幻一點,可以說是“物種販子”。
玻璃管最後和球體上的特殊部位對接上,整個球體飛出稀薄的大氣層,開始了迅猛的加速,要不是有“便利貼”撐著,我可能一瞬間就暈了過去,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有明顯的不適感。某種意義上,這才算是我想象中的,火箭升空應有的感受。
和往常被關起來的主人公一樣,加速完成後,我也試著敲打了一下那層“玻璃”,很硬很滑,的確和玻璃差不多。但我不敢用力,也沒有掏出手臂上工具包裏的“左輪”,畢竟現在是在外太空,就算出去了,我也隻能“空遊無所依”。
在暫時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我十分老實,就一邊靜靜地看著星空的變化,一邊想象著會被帶到什麽地方。是高樓大廈,科技昌明,還是鳥語花香,文明和諧,又或者是什麽腐敗猩紅,不可名狀......
大概快一個小時後,我的氧氣耗掉了一大半時,一個更為巨大,應該比月球還大一圈的機械球體映入我的眼簾。啊,這個族群的審美,也太單一了吧。
到達“主基地”後,依舊沒有“人”出於任何目的來見我一麵,整個玻璃罐被轉移到巨大球體內部,在各種軌道的引導下,我來到了一大片玻璃罐的存放處。
看著其它罐子裏或簡樸,或繁複,或平靜,或暴躁,形製不同,組分不同,物種不同的各種存在,我大致明白的自己的定位了——合著我成外星人的“收容物”啦?
玻璃罐最後固定在一個空的接口上,我左邊的罐子裏,是一團紅色的煙霧,而我的右邊,虛位以待。壞了,不僅迴不去了,還成了別人的收藏。
一般修仙小說都有從凡間到仙界這種換地圖的過程,可我感覺,自己應該成不了“外星版0307”。更糟糕的是,在這未知的星空,基金會也沒人能撈我一把。
這下攻守異勢,角色互換,應該要出各種意外了。
又是有些出乎意料,透過頭盔的微微顫動,我發現這不是風暴,更像是被吹來的紅色霧氣,雖然看著氣勢磅礴,但並沒有...暫時沒有顯著的殺傷力。
一陣僅僅能讓樓梯稍稍顫動的風,裹挾著這些霧氣,向更遠處的荒原飄蕩。而在艙門順利關上後,所有的,並不強烈的躁動,就這樣簡單地被隔絕在外。如果不是艙門邊上已經有了一層紅色的砂土,完全可以認為什麽事也沒發生。
我慢慢蹲下身子,輕輕地撥弄那些碎得不能再碎得紅色碎沙,一時也不好判斷來曆。用粗大的“手指”輕輕沾一點放到一個小台子上,然後用金屬盤蓋上,這樣,我也算是帶迴了一些禮物。
“艦載ai,現在外麵情況如何?”
“並無異常。”1225的聲音傳出的同時,艙壁上舷窗的蓋板緩緩打開,紅色的迷霧依舊,但似乎淡了不少。
十幾分鍾後,“霧氣”消散,我充好宇航服裏的氧氣,再次打開艙門,準備走遠一點,展開天線,試圖尋找一下邀請我來到這裏的,可能存在的“主人”。
剛走出艙門,我就發現紅色的砂土中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蠕動”,確認不是有風在作祟,我整個人愣在了原地——砂土中冒出巨大的食人怪物,似乎是很經典的展開。
反正各種意外都已經經曆過了,短暫的呆愣之後,我從左手上綁著的工具包上拿出一個放大鏡觀察,的確發現了一些蠕蟲狀的物體在蠕動,隻不過其大小,大概隻能用蚯蚓來類比,還是那種釣魚用的小蚯蚓。
雖然沒有完全放下戒心,但我還是昂首闊步,來到了這些“原住民”頭頂。由於距離的接近,即使隻是尋常的放大鏡,我也能借此細致觀察它們。
它們比起人類認知中的生物,更像是一種會動的晶體,通身都是鮮亮的紅色。比例十分勻稱,看不出頭尾,沒有“腿”,也不靠肌肉收縮來蠕動,非要談論其運動方式,我簡單腦補一下,大概是利用晶體共振,電磁感應,或者別的什麽更玄學的方式。
因為那一片地麵上有一大群僅有體型稍稍有所差別的“紅晶條”,所以我姑且認為它們是群居物種。雖然既不知道它們彼此之間如何交流,也不可能與其建立跨物種的聯係,但我可以輕易猜出它們來到這裏的目的——幹飯。
它沒有嘴巴,又或者說全身都是“嘴巴”,在沾染上那些由“大霧”帶來的紅色細沙後,全身的顫動更加劇烈,然後在我一個不留神之間,紅沙瞬間變為白色,像是被吸幹了能量。
整個群體進食過程大概進行了十來分鍾,然後它們便仿佛聽從什麽號召一樣,集體加強身下的震動,逐漸消失於沙土之下。
“錄像錄完了嗎?”
“已上傳至存儲模塊。”
不曾見過的場景總是充滿了吸引力,如此單調的進食場麵,我真的硬生生看了十來分鍾。
得到了肯定的迴答,可我猛然意識到,現在最多是我這個人能迴去,飛船上記錄再多的東西,似乎也用處不大,還得是由我來轉述。來一趟也不容易,暫時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我就充當一下人形攝像頭,盡可能多的了解一下這個星球吧。
依據氧氣含量和行動能力,通過ai輔助,大致推算出了我的活動範圍,比起毫無目的的四處亂逛,我第一時間是想著去看看霧氣的源頭。
因為存在未知的風險,我特意拿上了“羽冠”,並把“勳章”固定在了手腕上,準備開始一趟偉大的冒險。可惜,似乎是運氣用完了,逆著風的方向走了還沒二十米,我的頭頂便突然出現了奇怪的白光。
一瞬間,我的四肢完全僵硬,無法動彈,一點掏槍自殺的機會都不給我。然後,一個圓形的陰影在我的頭頂逐漸變大,透過那稀薄的空氣,傳來一些單調的聲音,像是一直按著鋼琴的一個鍵、
然後,華麗的“羽冠”被剝奪,我的整個人開始隨著陰影向太空飛去。上升了幾百米後,我被一個巨大的,類似玻璃罐的東西罩住。白光消失,我恢複了行動,本能地向上望去,舉目所見,隻有一個巨大的球體。
那個球體約莫有超過百米的直徑,很像是某些科幻影視中的外星基地,球體表麵存在這不少深槽,隔開了一個個區域,其中一個很像眼睛的結構,應該就是剛剛發光的地方。
在罐子裏,我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但看著自家的飛船越來越遠,心裏自然是湧現出不少負麵情緒。
不對呀,這不像是“歡迎”呀。既沒有“人”來迎接,又不由分說地將我抓了起來,像極了拐人的人販子,科幻一點,可以說是“物種販子”。
玻璃管最後和球體上的特殊部位對接上,整個球體飛出稀薄的大氣層,開始了迅猛的加速,要不是有“便利貼”撐著,我可能一瞬間就暈了過去,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有明顯的不適感。某種意義上,這才算是我想象中的,火箭升空應有的感受。
和往常被關起來的主人公一樣,加速完成後,我也試著敲打了一下那層“玻璃”,很硬很滑,的確和玻璃差不多。但我不敢用力,也沒有掏出手臂上工具包裏的“左輪”,畢竟現在是在外太空,就算出去了,我也隻能“空遊無所依”。
在暫時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我十分老實,就一邊靜靜地看著星空的變化,一邊想象著會被帶到什麽地方。是高樓大廈,科技昌明,還是鳥語花香,文明和諧,又或者是什麽腐敗猩紅,不可名狀......
大概快一個小時後,我的氧氣耗掉了一大半時,一個更為巨大,應該比月球還大一圈的機械球體映入我的眼簾。啊,這個族群的審美,也太單一了吧。
到達“主基地”後,依舊沒有“人”出於任何目的來見我一麵,整個玻璃罐被轉移到巨大球體內部,在各種軌道的引導下,我來到了一大片玻璃罐的存放處。
看著其它罐子裏或簡樸,或繁複,或平靜,或暴躁,形製不同,組分不同,物種不同的各種存在,我大致明白的自己的定位了——合著我成外星人的“收容物”啦?
玻璃罐最後固定在一個空的接口上,我左邊的罐子裏,是一團紅色的煙霧,而我的右邊,虛位以待。壞了,不僅迴不去了,還成了別人的收藏。
一般修仙小說都有從凡間到仙界這種換地圖的過程,可我感覺,自己應該成不了“外星版0307”。更糟糕的是,在這未知的星空,基金會也沒人能撈我一把。
這下攻守異勢,角色互換,應該要出各種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