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過年吃好喝好,我在基地做宇航員訓練,現在別人上班早出晚歸,我則成了籠中不出不歸的“寵物”。這世界的表裏兩麵,差距也太大了吧。
看著那些奇怪的“收容物”,比起惶恐,我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好奇。誰能想到,這外星人,也有搞收容物這一行當的存在,也就說,它們即使已經可以星際航行,但同樣麵臨著各種未知的侵襲。
我進而期望著,它們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人倫觀念”,不要輕易把我拿過去切片。不過單就人類自己目前從影視中表現出的,與外星人接觸的“主要習慣”來看,兩個文明,一般都是水火不容的。宇宙這個更大的叢林裏,弱肉強食依舊是簡單純粹的“真理”。
目前,它們好像隻把我當作一個“異常生物”對待,如果知道我作為一個文明的代表來到這裏,或許,就不會老老實實將我放在這裏了。
就在我這樣想著的時候,玻璃罐從接口脫離,沿著軌道轉了幾個彎,來到一個較大的圓形區域內。從四周的儀器和漂浮的圓球來看,應該不是會客廳,而是試驗場。
如我所料,當我來到區域正中時,玻璃罐的底部突然打開,讓我從兩米多高掉到平台中央,因為重力比之前那個星球似乎還低不少,我沒有踉蹌和疼痛,穩穩的落到堅實的玻璃地麵上,盡可能地保持“人類代表”的風度。
深唿吸一下所剩不多的氧氣,我帶著堅毅的神情,緩緩掃視四周,圓形區域之外,許多稍小一點的“金屬圓球”開始忙碌起來,在各種儀器上來迴奔波。這些儀器上沒有明顯的接口和指示燈,操控方式,似乎隻需要“金屬圓球”探出一塊金屬片貼上去就行。
我沒有時間進行更多的觀察,因為幾秒之後,幾十道類似激光一樣的東西,就從天上的各個方向向我射來。我本能地想閃避一二,但所有激光在距離我超過一米的地方,就盡數消失,我唯一受到的影響,就是感覺宇航服內部溫度上升了一點。
哦,“勳章”的效果原來這麽簡單直接。
“咳咳,我向......”我還沒想好給這個文明起啥名字,第二波衝擊緊隨而至。
附近的地麵上出現若幹個通道,數百個類似浮遊炮一樣的機器人接連出現,閃爍著各種光芒,向我襲來。
在我掏“左輪”出來的時候,離我比較近的已經貼到腳邊,然後引發一陣劇烈的爆炸。我被衝擊波整得一陣踉蹌,但有“勳章”的防護,“便利貼”的buff,我本人並未受到實質的傷害,但頭盔的玻璃上,出現了細小的裂紋。
從實驗的角度,剛才我可能表現出了“免疫遠程傷害”的特性,這種抵近的爆炸,隻為測試我對近處傷害會展現出何種特性。看我依舊“毫發無損”,按一般的邏輯,要麽加大當量,要麽就變換輸出方式,不論哪種,都是我不想見到的。
為了方便穿戴宇航服時的使用,研究員們在“左輪”上加了一點輔助結構,加之我接受了一點實操訓練,所以即使有些手忙腳亂,我還是順利拿出了“左輪”,開始了反擊。
我將眼前向我撲來的各種浮遊炮視為整體,然後扣下扳機,其中大部分當場解體,小部分提前爆炸,再次讓我感覺到了一點炙熱。幾個轉身,幾次扣下,沒有任何停滯,我直接清場,展現了作為“收容物”的強悍。
一番強力表現過後,場麵冷靜了一會,“金屬圓球”們開始“交頭接耳”,我也試圖讓過快的心跳趕緊平複下來。
雖然在表情上,我盡顯瀟灑,殺伐果斷,雲淡風輕,但一方麵,稀薄的氧氣讓我本能地感到疲憊,另一方麵,這麽個大場麵,這樣孤身一人,我沒有經過正統的軍事訓練,和052他們差距依舊很大,多少還是有點慌張。
在喘氣的時候,我突然有些感慨,原來那些有“心智”的收容物,在基金會裏的感覺是這樣的。明明自己優哉遊哉的生活著,卻偏偏被一群無法理解的存在抓了起來,扔進一個不好逃脫的地方,然後各種“嚴刑逼供”,經曆各種難以理解的“實驗”。
怪不得各種外星文明都不對付呢,誰也不想成為“收容物”的那一方。
“額...那個......”按理來說,都是“基金會”,應該也有個“共鳴戒指”之類的東西吧,我明顯擁有“心智”,溝通不應該是選擇之一嗎?
“我們能......”可惜這裏不是平行宇宙,而且就算是平行宇宙,也不該非要有個“平行0307”,他們對我那奇怪頻率的應對,隻是換用了另一種“研究設備”。
樣貌上還是“浮遊炮”,但體積小了很多,移動速度也大大加快。同時它們也“不演了”,直接給我兩邊豎起了不透明的牆,限製我的視野,可是是觀測我的索敵機製。
就是實驗的角度來看,控製變量是很合理的方法,但問題是,這次我是實驗品呀。
我雖然第一時間開槍破牆,但另一邊的自爆浮遊炮已經到了足夠的距離。
“嘭嘭嘭......”
如果我能清晰聽到聲音的話,應該會聽到連綿不斷地“鞭炮聲”。我開始物理層麵上汗流浹背,眼前的玻璃上,出現了清晰可見的裂紋,並在逐漸擴散。
“勳章”是有平均威力的能力,但缺點就是,在當量過大的情況下,即使平均了,也足夠毀滅掉我。
我頂著衝擊,接連開了幾槍,的確毀掉了不少浮遊炮,但畢竟是在人家的大本營裏,最不缺的就是“子彈”,摧毀那點玩意根本無濟於事。
那在這種時候,我該怎麽突出重圍,進行反轉呢?我被炸了十來秒後,茅塞頓開——喵的,跟你爆了。
握緊“左輪”,看向腳下,扣下扳機,然後,天崩地隕——果然啊,這個星球,也是沒有“意識”的。我鎖定的目標是整個球形基地,結果也是整個全爆了。在地球上的時候我就想過,既然是能直接摧毀“無機物”,那整個地球,不也就是個大號“無機物”嘛。
劇烈的爆炸將我掀飛,連同無數碎屑,拋射到星空之中。玻璃頭盔碎裂後的碎渣,如萬千子彈一般飛向我的頭顱,真空的壓力如千萬匹野馬拉扯著我的每一寸肌膚,在那幾秒內,我的樣子一定很淒慘。比較幸運的是,我第二時間就暈了過去,沒有親身體驗那種無法言說的痛苦。
還好,“勳章”足夠給力,不然我應該直接在爆炸中成了碎末。“便利貼”給的buff也同樣強力,等我醒來時,身上是殘破不堪的宇航服,但身子完好無損。大概,是“便利貼”重新幫我拚了個身體出來。
不過除了貼在皮膚上的“便利貼”,“勳章”和“左輪”已經不知道被甩到了宇宙的那個角落,或許已經加速到幾成光速,飛向宇宙邊界了。
啊,這就是“收容失效”,“突破收容”嗎?
在我的想象中,我最多讓這個基地開個口子,讓它們不敢進行更多的實驗,或者說,給我一點對於“強者”的尊重,好讓我有機會“溝通”一下,結果......還好我當初沒試著給地球來一槍,不然故事早就完結了。
那現在怎麽辦呢?我衣衫襤褸地向外飛去,不知所措。
看著那些奇怪的“收容物”,比起惶恐,我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好奇。誰能想到,這外星人,也有搞收容物這一行當的存在,也就說,它們即使已經可以星際航行,但同樣麵臨著各種未知的侵襲。
我進而期望著,它們也有著一定程度上的“人倫觀念”,不要輕易把我拿過去切片。不過單就人類自己目前從影視中表現出的,與外星人接觸的“主要習慣”來看,兩個文明,一般都是水火不容的。宇宙這個更大的叢林裏,弱肉強食依舊是簡單純粹的“真理”。
目前,它們好像隻把我當作一個“異常生物”對待,如果知道我作為一個文明的代表來到這裏,或許,就不會老老實實將我放在這裏了。
就在我這樣想著的時候,玻璃罐從接口脫離,沿著軌道轉了幾個彎,來到一個較大的圓形區域內。從四周的儀器和漂浮的圓球來看,應該不是會客廳,而是試驗場。
如我所料,當我來到區域正中時,玻璃罐的底部突然打開,讓我從兩米多高掉到平台中央,因為重力比之前那個星球似乎還低不少,我沒有踉蹌和疼痛,穩穩的落到堅實的玻璃地麵上,盡可能地保持“人類代表”的風度。
深唿吸一下所剩不多的氧氣,我帶著堅毅的神情,緩緩掃視四周,圓形區域之外,許多稍小一點的“金屬圓球”開始忙碌起來,在各種儀器上來迴奔波。這些儀器上沒有明顯的接口和指示燈,操控方式,似乎隻需要“金屬圓球”探出一塊金屬片貼上去就行。
我沒有時間進行更多的觀察,因為幾秒之後,幾十道類似激光一樣的東西,就從天上的各個方向向我射來。我本能地想閃避一二,但所有激光在距離我超過一米的地方,就盡數消失,我唯一受到的影響,就是感覺宇航服內部溫度上升了一點。
哦,“勳章”的效果原來這麽簡單直接。
“咳咳,我向......”我還沒想好給這個文明起啥名字,第二波衝擊緊隨而至。
附近的地麵上出現若幹個通道,數百個類似浮遊炮一樣的機器人接連出現,閃爍著各種光芒,向我襲來。
在我掏“左輪”出來的時候,離我比較近的已經貼到腳邊,然後引發一陣劇烈的爆炸。我被衝擊波整得一陣踉蹌,但有“勳章”的防護,“便利貼”的buff,我本人並未受到實質的傷害,但頭盔的玻璃上,出現了細小的裂紋。
從實驗的角度,剛才我可能表現出了“免疫遠程傷害”的特性,這種抵近的爆炸,隻為測試我對近處傷害會展現出何種特性。看我依舊“毫發無損”,按一般的邏輯,要麽加大當量,要麽就變換輸出方式,不論哪種,都是我不想見到的。
為了方便穿戴宇航服時的使用,研究員們在“左輪”上加了一點輔助結構,加之我接受了一點實操訓練,所以即使有些手忙腳亂,我還是順利拿出了“左輪”,開始了反擊。
我將眼前向我撲來的各種浮遊炮視為整體,然後扣下扳機,其中大部分當場解體,小部分提前爆炸,再次讓我感覺到了一點炙熱。幾個轉身,幾次扣下,沒有任何停滯,我直接清場,展現了作為“收容物”的強悍。
一番強力表現過後,場麵冷靜了一會,“金屬圓球”們開始“交頭接耳”,我也試圖讓過快的心跳趕緊平複下來。
雖然在表情上,我盡顯瀟灑,殺伐果斷,雲淡風輕,但一方麵,稀薄的氧氣讓我本能地感到疲憊,另一方麵,這麽個大場麵,這樣孤身一人,我沒有經過正統的軍事訓練,和052他們差距依舊很大,多少還是有點慌張。
在喘氣的時候,我突然有些感慨,原來那些有“心智”的收容物,在基金會裏的感覺是這樣的。明明自己優哉遊哉的生活著,卻偏偏被一群無法理解的存在抓了起來,扔進一個不好逃脫的地方,然後各種“嚴刑逼供”,經曆各種難以理解的“實驗”。
怪不得各種外星文明都不對付呢,誰也不想成為“收容物”的那一方。
“額...那個......”按理來說,都是“基金會”,應該也有個“共鳴戒指”之類的東西吧,我明顯擁有“心智”,溝通不應該是選擇之一嗎?
“我們能......”可惜這裏不是平行宇宙,而且就算是平行宇宙,也不該非要有個“平行0307”,他們對我那奇怪頻率的應對,隻是換用了另一種“研究設備”。
樣貌上還是“浮遊炮”,但體積小了很多,移動速度也大大加快。同時它們也“不演了”,直接給我兩邊豎起了不透明的牆,限製我的視野,可是是觀測我的索敵機製。
就是實驗的角度來看,控製變量是很合理的方法,但問題是,這次我是實驗品呀。
我雖然第一時間開槍破牆,但另一邊的自爆浮遊炮已經到了足夠的距離。
“嘭嘭嘭......”
如果我能清晰聽到聲音的話,應該會聽到連綿不斷地“鞭炮聲”。我開始物理層麵上汗流浹背,眼前的玻璃上,出現了清晰可見的裂紋,並在逐漸擴散。
“勳章”是有平均威力的能力,但缺點就是,在當量過大的情況下,即使平均了,也足夠毀滅掉我。
我頂著衝擊,接連開了幾槍,的確毀掉了不少浮遊炮,但畢竟是在人家的大本營裏,最不缺的就是“子彈”,摧毀那點玩意根本無濟於事。
那在這種時候,我該怎麽突出重圍,進行反轉呢?我被炸了十來秒後,茅塞頓開——喵的,跟你爆了。
握緊“左輪”,看向腳下,扣下扳機,然後,天崩地隕——果然啊,這個星球,也是沒有“意識”的。我鎖定的目標是整個球形基地,結果也是整個全爆了。在地球上的時候我就想過,既然是能直接摧毀“無機物”,那整個地球,不也就是個大號“無機物”嘛。
劇烈的爆炸將我掀飛,連同無數碎屑,拋射到星空之中。玻璃頭盔碎裂後的碎渣,如萬千子彈一般飛向我的頭顱,真空的壓力如千萬匹野馬拉扯著我的每一寸肌膚,在那幾秒內,我的樣子一定很淒慘。比較幸運的是,我第二時間就暈了過去,沒有親身體驗那種無法言說的痛苦。
還好,“勳章”足夠給力,不然我應該直接在爆炸中成了碎末。“便利貼”給的buff也同樣強力,等我醒來時,身上是殘破不堪的宇航服,但身子完好無損。大概,是“便利貼”重新幫我拚了個身體出來。
不過除了貼在皮膚上的“便利貼”,“勳章”和“左輪”已經不知道被甩到了宇宙的那個角落,或許已經加速到幾成光速,飛向宇宙邊界了。
啊,這就是“收容失效”,“突破收容”嗎?
在我的想象中,我最多讓這個基地開個口子,讓它們不敢進行更多的實驗,或者說,給我一點對於“強者”的尊重,好讓我有機會“溝通”一下,結果......還好我當初沒試著給地球來一槍,不然故事早就完結了。
那現在怎麽辦呢?我衣衫襤褸地向外飛去,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