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黃昏,餘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堂屋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眾人在堂屋裏紛紛落座,長條板凳的麵磨得溜光,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房間裏的氣氛一時間有些凝重,仿佛連空氣都變得稀薄起來,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恁們在商議阿麗的婚事嗎?那俺也聽聽。” 隨著一聲甕聲甕氣的聲音,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大步走了進來,原來是阿麗二叔。魯西南農村人沒有關門閉戶的習慣,隻要家中人沒有睡覺,院門和堂屋門都是敞開的。一是因為農村人心性淳樸,小偷小摸的行為在農村幾乎沒有;二是農村人鄰裏彼此之間串門已經習慣了,嫌關門礙手礙腳。阿麗村的民風尤其淳樸,阿麗父母又傳統,因此,即使阿麗結婚商議事這樣的大事,阿麗父母也沒有關門的意識。


    “她二叔來了,正好,一起來商議商議。” 阿麗母親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熱情地招唿道。


    “來了,阿麗給二叔拿個凳子。” 阿麗父親語氣不冷不熱地吩咐阿麗道,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他之所以不邀請阿麗二叔來商議事,就是怕他這個說話沒輕沒重的人來亂說,現在二叔不請自來,他心裏隱隱有些擔憂。


    阿麗的父親坐在三爺爺身旁,挺直了腰板,臉上帶著恭敬又期待的神情,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三爺爺,今天特意把您請來,就是為了好好商量一下阿麗的婚事。您在咱村裏是最德高望重的,對咱魯西南的婚俗更是了如指掌,您就給拿個主意,這婚禮到底該怎麽操辦?” 說著,他微微探身,目光緊緊地盯著三爺爺,仿佛在等待著一個至關重要的答案。


    三爺爺端起放在茶幾上的茶杯,那是一隻古樸的青花瓷杯,杯身上繪製著精美的圖案,在燈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他輕輕抿了一口茶,緩緩放下茶杯,動作不緊不慢,仿佛在思考著如何措辭。隨後,他清了清嗓子,神情嚴肅地說道:“阿麗的結婚,那必須得按照咱魯西南的規矩來。這規矩,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曆經了多少代人的風風雨雨,不能丟啊!” 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重地敲在眾人的心上。


    “三爺說的對。” 阿麗二叔急忙插話道,聲音在安靜的堂屋裏顯得格外突兀。


    “你先不要說話。” 阿麗父親低聲對阿麗二叔說,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他心裏清楚,二叔一開口,事情可能就會變得更加複雜。


    坐在一旁的阿麗,原本還帶著微笑的臉龐,聽到三爺爺和二叔的話後,神色漸漸變得焦急起來。她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放在膝蓋上,微微顫抖著。終於,她鼓起勇氣,抬起頭,直視著三爺爺,語氣急切地說道:“三爺爺,我覺得結婚就是我和曉臻的事,隻要我們兩個人真心相愛,過得幸福就好了,那些規矩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她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在她看來,愛情才是婚姻的核心,而那些繁瑣的規矩不過是束縛。


    三爺爺轉過頭,目光溫和卻又帶著幾分堅定地看著阿麗,語重心長地說道:“阿麗啊,你還年輕,不懂這些。這婚俗可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形式,它背後承載著我們魯西南數百年的曆史和文化,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他的眼睛裏仿佛閃爍著歲月的光芒,似乎在迴憶著那些古老的往事。他緩緩地抬起手,輕輕拍了拍阿麗的肩膀,仿佛在傳遞一種無形的力量。


    “你想想,咱們魯西南這片土地,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一代又一代人,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創造了這些特有的婚俗。從提親到下聘,從迎親到拜堂,每一個環節都有它的意義。這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族的事,是整個村子的事。” 三爺爺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在敲打著阿麗的心。


    “它代表著我們魯西南人的尊嚴和傳統,要是不按照規矩來,會被十裏八鄉的人笑話的。” 三爺爺的眉頭微微皺起,語氣中帶著一絲嚴肅。他繼續說道:“你知道嗎,這些婚俗是我們的祖先用多少輩子延續下來,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它不僅僅是結婚的儀式,更是一種對生活的尊重,對家族的尊重,對傳統的尊重,更正式一些說這是一種文化。”


    他停頓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傷:“現在的孩子們,總是覺得這些老規矩太繁瑣,太陳舊。可是你們知道嗎?這些老規矩,是我們魯西南人的根。沒有了這些根,我們就會迷失方向,就會忘記自己是誰,從哪裏來。”


    三爺爺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長輩的威嚴,又夾雜著對傳統深深的眷戀。他看著阿麗,眼神中充滿了期望:“阿麗,我希望你能理解。雖然你還小,但你也是魯西南的孩子。這些傳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傳承,去守護。不能因為它看起來有些麻煩,就輕易地放棄。我們要讓這些傳統在我們這一代繼續傳承下去,讓後輩們也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阿麗的父親見氣氛有些緊張,仿佛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無形的火藥味,隨時都可能爆發,而且感覺方向有點偏。他連忙笑著打圓場,臉上的笑容顯得有些勉強:“三爺爺,阿麗年輕,不懂事,您別跟她一般見識。我是覺得,現在年輕人都在外麵闖蕩,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快得像一陣風,有些繁瑣的規矩他們確實可能接受不了。我們是不是可以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適當簡化一下?這樣既能照顧到年輕人的想法,也能讓老祖宗的規矩得以延續。”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眼神示意阿麗不要再說了。


    三爺爺一聽,原本慈祥的臉色立刻沉了下來,眉頭緊緊地皺成了一個 “川” 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失望,語氣加重地說道:“簡化?那如何簡化!這婚俗是咱魯西南的根,要是簡化了,就像大樹沒了根,那還像什麽樣子?以後我們怎麽跟子孫後代交代?祖宗的東西,我們得完完整整好好地傳下去,這是我們的責任啊!” 他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在房間裏迴蕩著,讓人感受到他對傳統婚俗堅定不移的守護。


    阿麗張了張嘴,還想再說些什麽,但看到三爺爺嚴肅的表情和父親略帶懇求的眼神,又把話咽了迴去。房間裏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牆上的掛鍾在 “滴答滴答” 地響著,仿佛在見證著這場傳統與現代觀念的激烈碰撞 。


    阿麗二叔這時又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在空中揮舞著,大聲說道:“三爺,我覺得你說的對。盡管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我們應該尊重他們。但老一輩的傳統該遵守的還是要遵守。” 他的聲音洪亮,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氣勢。


    阿麗父親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了,他狠狠地瞪了阿麗二叔一眼,壓低聲音說道:“你能不能少說兩句,這裏有你說話的份兒嗎?” 他心裏又氣又急,二叔的話無疑是火上澆油,讓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更加劍拔弩張。


    三爺爺的臉色也變得鐵青,他重重地放下茶杯,茶水濺出了一些。他盯著阿麗二叔說道:“你說的對!老祖宗的東西,該傳承下去的必須傳承下去。你看看現在的社會,到處都是洋玩意兒,我們自己的文化都快被丟光了。要是連這婚俗都不保留,我們還有什麽臉麵對祖先?” 三爺爺的身體微微顫抖著,顯然是有些激動。


    阿麗母親一直在旁邊默默地聽著,看到大家吵得不可開交,她輕輕地歎了口氣,站起身來,走到三爺爺身邊,輕聲說道:“三爺爺,您別生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好。他們年輕人不懂事,您別往心裏去。” 說著,她又轉過頭,看著阿麗和阿麗二叔,眼神中帶著一絲無奈:“都平心靜氣地討論討論,有話好好說。”


    阿麗的眼眶裏已經蓄滿了淚水,她覺得自己很委屈,為什麽自己的婚事要被這些規矩束縛?她隻是想和曉臻簡簡單單地結婚,過上幸福的生活,難道這也有錯嗎?她站起身來,聲音帶著一絲哽咽:“你們都別吵了,我不想結婚了還搞得家裏雞飛狗跳的。” 說完,她轉身跑迴了自己的房間,“砰” 的一聲關上了門。


    房間裏的人都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阿麗父親的臉上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他喃喃自語道:“這可怎麽好,這可怎麽好……” 他覺得自己夾在中間,左右為難,一邊是傳統的規矩,一邊是女兒的幸福,他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三爺爺也沉默了,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仿佛在思考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緩緩睜開眼睛,看著阿麗父親,語氣緩和了一些:“孩子他爸,我知道你為難。可是這婚俗真的不能丟啊!我們可以再和阿麗好好商量商量,讓她明白這些規矩的重要性。”


    阿麗二叔卻不以為然,他哼了一聲,說道:“商量什麽?她都這麽大了,該遵守規矩還得遵守規矩。” 他的話再次引起了阿麗父親的不滿,阿麗父親瞪了弟弟一眼。


    阿麗母親無奈地搖了搖頭,她走到門口,望著阿麗房間的方向,心中滿是擔憂。她知道,這場關於婚事的商議,恐怕不會這麽輕易地結束,而這個家,也將麵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夜色漸漸深沉,堂屋裏的分歧還在繼續。而阿麗,獨自坐在房間裏,淚水不停地流淌著。她望著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滿了迷茫和無助。她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也不知道這場關於婚俗的衝突,最終會如何收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匠精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農夫在城有點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農夫在城有點樂並收藏國匠精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