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略顯陳舊的四方桌周圍,幾個人圍坐在一起。空氣裏彌漫著淡淡的煙草味,那是阿麗父親手中香煙散發出來的。三爺爺端正了坐姿,清了清嗓子,那模樣仿佛即將開啟一場意義非凡的宣講。他的眼神裏透著一種對傳統的執著,窗外的陽光透過有些斑駁的窗戶,灑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像是為他鍍上了一層歲月的光暈。阿麗坐在一旁,手指不自覺地揪著衣角,心裏既緊張又有些抗拒,畢竟這討論的可是關乎自己一生的婚事。阿麗的父母坐在一側,神色關切,阿麗的二叔則靠在椅背上,靜靜地等待著三爺爺開口。
“咱嶽西南的婚俗啊,從說媒就開始有講究了。” 三爺爺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有力,那神情仿佛一位資深的學者在講述一段古老而珍貴的曆史,“在以前,說媒可是件大事,大部分適齡男女都靠這個認識,就算現在時代變了,說媒在咱這兒也還是主流。媒人分‘職業’和‘非職業’,職業媒人那可都是消息靈通的熱心腸,到處打聽適齡男女的消息,覺著合適就去說合。非職業的呢,大多是親戚朋友牽線,圖的就是個知根知底 。” 阿麗和父親聽得專注,阿麗微微前傾身體,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三爺爺,父親則時不時輕輕點頭,煙灰在他的指尖微微顫抖。
“相親的時候,地點一般在小路上或者橋頭,兩個人匆匆見上一麵,可能連模樣都沒看清,羞答答地說上幾句話,這事兒就算初步定下了。” 三爺爺接著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迴憶的神情,似乎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經曆過的那些事,“那時候的姑娘小夥兒都靦腆,見麵時連正眼都不敢瞧對方,全靠媒人在中間察言觀色,迴來再細細琢磨兩人到底有沒有緣分。”
“三爺爺,現在都什麽年代了,還搞這些老一套啊。” 阿麗忍不住小聲嘟囔了一句,聲音裏帶著幾分不滿。她心裏想著,自己和男友是自由戀愛,感情深厚,這些繁瑣的舊風俗實在是沒必要。她偷偷看了一眼母親,希望能從母親那裏得到一絲認同。
三爺爺看了阿麗一眼,目光裏帶著些許溫和的責備,“妮兒啊,這可不是老一套,這都是咱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有它的道理呢。就說這媒人吧,首先得給男女雙方把把關,確保雙方能夠差不多門當戶對。要是兩家條件相差太大,以後過日子難免會有矛盾。家境、人品、性格,這些都得考量,媒人就像個精細的篩子,把不合適的都篩出去。”
阿麗的母親在一旁輕輕歎了口氣,“三爺爺說的是,不過現在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阿麗和她對象是自己談的,感情挺好,再找個媒人,感覺有點多餘。” 阿麗聽母親這麽說,心裏一陣感激,覺得母親還是理解自己的,她悄悄握住母親的手,像是找到了同盟。
阿麗的父親一直沒有吭聲,隻是靜靜地抽著煙,眉頭微微皺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聽到妻子的話,他輕輕彈了彈煙灰,“這事兒,還是再商量商量吧,三爺爺說的也有道理。門當戶對雖說不是絕對,但總歸能少些矛盾。就像村西頭的老李家,兒子娶了個城郊姑娘,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啥的都不一樣,三天兩頭吵架。”
三爺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說媒定親啊,也是一個優良的傳統。通過說媒,至少能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是適齡男女奔著結婚去的戀愛,而不是隨便玩玩。現在有些年輕人,談個戀愛沒幾天就分手,把感情當兒戲,這可不行。以前定下親,那就是有了承諾,雙方家庭都盯著,哪能輕易反悔。” 阿麗聽到這話,心裏有些不舒服,覺得三爺爺這話像是在影射自己和男友。她咬了咬嘴唇,想要反駁,卻又忍住了,隻是在心裏默默念叨:“我和他才不是那樣呢。”
“而且啊,” 三爺爺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接著說,“戀愛男女之間有了媒人,就相當於有了‘保人’,能保證男女雙方所承諾的條件得以落實。比如說彩禮、嫁妝這些事兒,有媒人在中間協調,就不容易出岔子。彩禮給多少,嫁妝帶什麽,都得有個說法,媒人就是那個把兩邊想法都能說清楚的人 。”
阿麗的二叔這時開口了,“三爺爺說得對,我就見過因為彩禮談不攏,最後好好的親事就黃了的。有個媒人在中間,確實能省不少事兒。就前兩年,鄰村那兩家,因為彩禮差了幾萬塊,雙方都不肯讓步,媒人在中間跑了十幾趟,又是講道理又是說人情,才把事兒給圓了。” 阿麗看了二叔一眼,心裏有些埋怨,覺得他怎麽也不站在自己這邊。
“還有啊,” 三爺爺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將來結婚以後若有矛盾,還能找到媒人進行溝通協調。不像現在有些年輕人,一吵架就鬧離婚,連個勸和的人都沒有。媒人在結婚後也不是就沒事了,小兩口鬧別扭,媒人去了,雙方都得給個麵子,坐下來把事兒說開。”
三爺爺頓了頓,端起一旁的茶杯,輕抿了一口,臉上浮現出一絲惋惜的神情,緩緩說道:“就說村東頭趙老三的幺兒,你們都知道吧?那孩子老實巴交的,一直沒個對象,家裏人都著急得不行。前兩年外出打工,好不容易談了一個女孩,可把趙老三一家高興壞了。”
阿麗不禁湊近了些,眼中滿是好奇與關切,其他人也都屏氣斂息,專注地聽著。三爺爺接著講:“兩人處了沒多久,就到了談婚論娶的階段。那女孩要了三萬彩禮,雖說不是個小數目,但趙老三咬咬牙,四處借了些錢,總算是湊齊了。” 阿麗的母親忍不住歎了口氣,小聲嘀咕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呐。”
“彩禮禮金一拿到手,那女孩就說要迴趟家,和家裏人商量商量結婚的事兒。” 三爺爺皺著眉頭,神色凝重,“誰能想到,這一去就沒了音信。趙老三的幺兒天天打電話、發消息,可那邊就像石沉大海,一點迴應都沒有。”
阿麗的二叔一拍大腿,氣憤地說:“這不是坑人嘛!” 阿麗也滿臉驚訝,追問道:“後來呢?就沒再找找?”
三爺爺無奈地搖了搖頭:“找了,咋能不找呢。趙老三和他兒子一趟趟地跑去女孩家那邊,可那女孩家的人也說不知道她去哪兒了,還說女兒大了,他們也管不了。” 阿麗的父親猛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一個煙圈,歎氣道:“這事兒,太糟心了。”
“關鍵是,他們倆是自己談的,沒有媒人。” 三爺爺的語氣裏帶著幾分遺憾,“要是有個媒人,好歹還能有個中間人去打聽打聽情況。媒人熟悉雙方家庭,說不定還能從女方家裏套出點話,知道她到底為啥跑了。可現在,一點辦法都沒有,趙老三一家這三萬塊錢算是打了水漂,人財兩空啊。”
阿麗聽著這個故事,心裏一陣唏噓。她想到自己和男友,雖然感情深厚,但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真遇到類似的問題,有個媒人或許真能有個幫忙解決的人。可她又實在不甘心,自己自由戀愛的感情,為什麽非要被這些舊風俗束縛呢?她的腦海裏浮現出和男友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那些甜蜜的瞬間,難道還抵不過這些老規矩嗎?
三爺爺似乎看出了阿麗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阿麗啊,不是三爺爺非要守著這些老規矩,這都是老一輩人積攢下來的經驗。有媒人在,很多事情都能有個保障,也能避免不少麻煩。” 阿麗輕輕點了點頭,雖然心裏還是有些抵觸,但也不得不承認三爺爺說的有幾分道理。
阿麗聽到這個故事,心裏也不禁有些觸動。她想起自己和男友雖然感情好,但未來的路還長,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麽。要是真遇到什麽問題,有個媒人或許真能有個幫忙解決的人。但她還是有些不甘心,自己自由戀愛的感情,為什麽非要被這些舊風俗束縛呢?她的腦海裏浮現出和男友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那些甜蜜的瞬間,難道還抵不過這些老規矩嗎?
“三爺爺,我知道您說的都是為我好,” 阿麗鼓起勇氣說道,“可我和他是真心相愛的,我們也都打算好好過日子,這些舊風俗,能不能簡化一些呢?就像結婚典禮,現在都流行西式的,簡單又浪漫,咱這老一套的儀式太複雜了。”
三爺爺看著阿麗,目光變得柔和起來,“妮兒啊,我知道你和那小夥子感情好,可這婚俗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咱不能丟啊。有些東西,簡化了就沒了那個味兒,也沒了那份保障。就說結婚典禮,老祖宗傳下來的拜天地、拜高堂,那都是對天地、對長輩的敬重,少了這些,總覺得缺了點啥。”
阿麗的父親把煙頭掐滅,終於下定決心似的說:“要不這樣,媒人還是找一個,就當是走個形式,讓兩邊的老人都安心。具體的事兒,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做主。婚禮呢,傳統的儀式咱也保留一些,再加上點你們年輕人喜歡的元素,這樣兩邊都能照顧到。”
阿麗的母親點了點頭,“這樣也行,隻要孩子們幸福就好。咱們做父母的,不就盼著他們能順順利利的嘛。” 阿麗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三爺爺,雖然心裏還是有些不情願,但也知道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她在心裏默默歎了口氣,心裏著實發愁:“看來有些舊傳統,還真是繞不過去啊,這可怎麽辦呢?。”
“咱嶽西南的婚俗啊,從說媒就開始有講究了。” 三爺爺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有力,那神情仿佛一位資深的學者在講述一段古老而珍貴的曆史,“在以前,說媒可是件大事,大部分適齡男女都靠這個認識,就算現在時代變了,說媒在咱這兒也還是主流。媒人分‘職業’和‘非職業’,職業媒人那可都是消息靈通的熱心腸,到處打聽適齡男女的消息,覺著合適就去說合。非職業的呢,大多是親戚朋友牽線,圖的就是個知根知底 。” 阿麗和父親聽得專注,阿麗微微前傾身體,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三爺爺,父親則時不時輕輕點頭,煙灰在他的指尖微微顫抖。
“相親的時候,地點一般在小路上或者橋頭,兩個人匆匆見上一麵,可能連模樣都沒看清,羞答答地說上幾句話,這事兒就算初步定下了。” 三爺爺接著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迴憶的神情,似乎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經曆過的那些事,“那時候的姑娘小夥兒都靦腆,見麵時連正眼都不敢瞧對方,全靠媒人在中間察言觀色,迴來再細細琢磨兩人到底有沒有緣分。”
“三爺爺,現在都什麽年代了,還搞這些老一套啊。” 阿麗忍不住小聲嘟囔了一句,聲音裏帶著幾分不滿。她心裏想著,自己和男友是自由戀愛,感情深厚,這些繁瑣的舊風俗實在是沒必要。她偷偷看了一眼母親,希望能從母親那裏得到一絲認同。
三爺爺看了阿麗一眼,目光裏帶著些許溫和的責備,“妮兒啊,這可不是老一套,這都是咱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有它的道理呢。就說這媒人吧,首先得給男女雙方把把關,確保雙方能夠差不多門當戶對。要是兩家條件相差太大,以後過日子難免會有矛盾。家境、人品、性格,這些都得考量,媒人就像個精細的篩子,把不合適的都篩出去。”
阿麗的母親在一旁輕輕歎了口氣,“三爺爺說的是,不過現在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阿麗和她對象是自己談的,感情挺好,再找個媒人,感覺有點多餘。” 阿麗聽母親這麽說,心裏一陣感激,覺得母親還是理解自己的,她悄悄握住母親的手,像是找到了同盟。
阿麗的父親一直沒有吭聲,隻是靜靜地抽著煙,眉頭微微皺著,似乎在思考著什麽。聽到妻子的話,他輕輕彈了彈煙灰,“這事兒,還是再商量商量吧,三爺爺說的也有道理。門當戶對雖說不是絕對,但總歸能少些矛盾。就像村西頭的老李家,兒子娶了個城郊姑娘,生活習慣、消費觀念啥的都不一樣,三天兩頭吵架。”
三爺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說媒定親啊,也是一個優良的傳統。通過說媒,至少能保證男女之間的關係是適齡男女奔著結婚去的戀愛,而不是隨便玩玩。現在有些年輕人,談個戀愛沒幾天就分手,把感情當兒戲,這可不行。以前定下親,那就是有了承諾,雙方家庭都盯著,哪能輕易反悔。” 阿麗聽到這話,心裏有些不舒服,覺得三爺爺這話像是在影射自己和男友。她咬了咬嘴唇,想要反駁,卻又忍住了,隻是在心裏默默念叨:“我和他才不是那樣呢。”
“而且啊,” 三爺爺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接著說,“戀愛男女之間有了媒人,就相當於有了‘保人’,能保證男女雙方所承諾的條件得以落實。比如說彩禮、嫁妝這些事兒,有媒人在中間協調,就不容易出岔子。彩禮給多少,嫁妝帶什麽,都得有個說法,媒人就是那個把兩邊想法都能說清楚的人 。”
阿麗的二叔這時開口了,“三爺爺說得對,我就見過因為彩禮談不攏,最後好好的親事就黃了的。有個媒人在中間,確實能省不少事兒。就前兩年,鄰村那兩家,因為彩禮差了幾萬塊,雙方都不肯讓步,媒人在中間跑了十幾趟,又是講道理又是說人情,才把事兒給圓了。” 阿麗看了二叔一眼,心裏有些埋怨,覺得他怎麽也不站在自己這邊。
“還有啊,” 三爺爺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將來結婚以後若有矛盾,還能找到媒人進行溝通協調。不像現在有些年輕人,一吵架就鬧離婚,連個勸和的人都沒有。媒人在結婚後也不是就沒事了,小兩口鬧別扭,媒人去了,雙方都得給個麵子,坐下來把事兒說開。”
三爺爺頓了頓,端起一旁的茶杯,輕抿了一口,臉上浮現出一絲惋惜的神情,緩緩說道:“就說村東頭趙老三的幺兒,你們都知道吧?那孩子老實巴交的,一直沒個對象,家裏人都著急得不行。前兩年外出打工,好不容易談了一個女孩,可把趙老三一家高興壞了。”
阿麗不禁湊近了些,眼中滿是好奇與關切,其他人也都屏氣斂息,專注地聽著。三爺爺接著講:“兩人處了沒多久,就到了談婚論娶的階段。那女孩要了三萬彩禮,雖說不是個小數目,但趙老三咬咬牙,四處借了些錢,總算是湊齊了。” 阿麗的母親忍不住歎了口氣,小聲嘀咕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呐。”
“彩禮禮金一拿到手,那女孩就說要迴趟家,和家裏人商量商量結婚的事兒。” 三爺爺皺著眉頭,神色凝重,“誰能想到,這一去就沒了音信。趙老三的幺兒天天打電話、發消息,可那邊就像石沉大海,一點迴應都沒有。”
阿麗的二叔一拍大腿,氣憤地說:“這不是坑人嘛!” 阿麗也滿臉驚訝,追問道:“後來呢?就沒再找找?”
三爺爺無奈地搖了搖頭:“找了,咋能不找呢。趙老三和他兒子一趟趟地跑去女孩家那邊,可那女孩家的人也說不知道她去哪兒了,還說女兒大了,他們也管不了。” 阿麗的父親猛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一個煙圈,歎氣道:“這事兒,太糟心了。”
“關鍵是,他們倆是自己談的,沒有媒人。” 三爺爺的語氣裏帶著幾分遺憾,“要是有個媒人,好歹還能有個中間人去打聽打聽情況。媒人熟悉雙方家庭,說不定還能從女方家裏套出點話,知道她到底為啥跑了。可現在,一點辦法都沒有,趙老三一家這三萬塊錢算是打了水漂,人財兩空啊。”
阿麗聽著這個故事,心裏一陣唏噓。她想到自己和男友,雖然感情深厚,但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真遇到類似的問題,有個媒人或許真能有個幫忙解決的人。可她又實在不甘心,自己自由戀愛的感情,為什麽非要被這些舊風俗束縛呢?她的腦海裏浮現出和男友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那些甜蜜的瞬間,難道還抵不過這些老規矩嗎?
三爺爺似乎看出了阿麗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阿麗啊,不是三爺爺非要守著這些老規矩,這都是老一輩人積攢下來的經驗。有媒人在,很多事情都能有個保障,也能避免不少麻煩。” 阿麗輕輕點了點頭,雖然心裏還是有些抵觸,但也不得不承認三爺爺說的有幾分道理。
阿麗聽到這個故事,心裏也不禁有些觸動。她想起自己和男友雖然感情好,但未來的路還長,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麽。要是真遇到什麽問題,有個媒人或許真能有個幫忙解決的人。但她還是有些不甘心,自己自由戀愛的感情,為什麽非要被這些舊風俗束縛呢?她的腦海裏浮現出和男友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那些甜蜜的瞬間,難道還抵不過這些老規矩嗎?
“三爺爺,我知道您說的都是為我好,” 阿麗鼓起勇氣說道,“可我和他是真心相愛的,我們也都打算好好過日子,這些舊風俗,能不能簡化一些呢?就像結婚典禮,現在都流行西式的,簡單又浪漫,咱這老一套的儀式太複雜了。”
三爺爺看著阿麗,目光變得柔和起來,“妮兒啊,我知道你和那小夥子感情好,可這婚俗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咱不能丟啊。有些東西,簡化了就沒了那個味兒,也沒了那份保障。就說結婚典禮,老祖宗傳下來的拜天地、拜高堂,那都是對天地、對長輩的敬重,少了這些,總覺得缺了點啥。”
阿麗的父親把煙頭掐滅,終於下定決心似的說:“要不這樣,媒人還是找一個,就當是走個形式,讓兩邊的老人都安心。具體的事兒,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做主。婚禮呢,傳統的儀式咱也保留一些,再加上點你們年輕人喜歡的元素,這樣兩邊都能照顧到。”
阿麗的母親點了點頭,“這樣也行,隻要孩子們幸福就好。咱們做父母的,不就盼著他們能順順利利的嘛。” 阿麗看了看父母,又看了看三爺爺,雖然心裏還是有些不情願,但也知道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她在心裏默默歎了口氣,心裏著實發愁:“看來有些舊傳統,還真是繞不過去啊,這可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