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幕府使番來訪,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對於箱館來說當然是大事,因此,陸陸續續,很多人都趕到直秀府邸來探聽消息,其中箱館目付堀利熙也在其中。
安政五年(1858年)八月底,箱館、白主兩地奉行所合並,雖說奉行直秀是白主出身,那也不可能將原箱館老人趕盡殺絕都趕走——就算他肯幕府也不願意啊。
何況,白主一係還真沒這有這個心思,畢竟白主人少,日後想要有所作為,避免要大力吸納外來力量,而這些箱館老人都是敢於到冰天雪地來吃苦的,說起來也是想銳意進取的,怎麽能隨便拒之門外呢。
因此,除了一些心灰意冷死活非要迴江戶的,其他的箱館老人都被留下任副職——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馬上是幕末狂潮,直秀可不敢為了麵子給自己挖坑,吸收是吸收,但當然要把正職都占了。
雖然役職降低了,但作為戰敗戴罪立功之身,這些人也沒啥可抱怨的,畢竟江戶讓直秀酌情處理,人家一沒逼人切腹二沒趁機殺雞儆猴,這就算不錯了。
再說了,人家直秀一上任就撒錢,雖然俸祿是定死的,可待遇明顯提升了不少,隻要奉公不出問題,這手當金補貼、生活福利那是時常就有啊。
而且,隻要不在奉公時有意搗亂,不久自有奧樣英子夫人就拉著家裏的婆娘一起發財。本錢沒有也不怕,人家英子夫人“仗義”啊,借錢讓各家入股產業,日後再從分紅中扣除。
留下的箱館老人都以為這是直秀有意拉攏,既然人家這麽給麵子,那自己也不好太過於不懂事不是,因此兩地奉行所融合的很是順利——其實,拉攏是一方麵,另外則是直秀等人需要潛移默化改變這些人對商業的觀念。
這裏就必須誇獎一下原箱館奉行堀利熙:
堀利熙雖然有些好清名的嫌疑,但人家確實為官清正,談不上清廉如水,那也基本是秉公辦事。
因此,有他以身作則,雖然有五陵郭這樣的大工程、場所請負製商人承包這樣的良機,原箱館奉行所上下對諮詢費還收的真不多,官風基本清廉。而且,人員也比較精明強幹,雖然以此時的風氣,混事的挺多,但事情還能推動下去,也算難得了。
如果不是堀利熙底子打得還不錯,箱館的治政可真有折騰一番的餘地——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如果以前諮詢費摟得多,那直秀等人再如何拉攏也不可能麵麵俱到,到時自然是要龍爭虎鬥一番。
更為難得的是,堀利熙知恥後勇、頗具公心,居然不以降職為意,隻想一雪戰敗前恥——人家堀利熙是幕臣裏的大前輩,要是執意不配合,那直秀想接手這麽順利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短短一年來,箱館就有了蒸蒸日上的模樣,這政通自然有人和的一份重要因素。
當然了,自安政元年(1854年)起,白主一係就有意交好箱館奉行所,之前四年來一直傾力相助,良好交情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說了,這也離不開魯西亞人的功勞啊——同仇敵愾兼大敵當前,這內鬥自然就消停多了。
堀利熙等人探聽了江戶使番的來意,之後果然有人大罵,“不懼神對手隻怕豬隊友”,直秀的騷話又一次得到了廣泛讚同。
但直秀、堀利熙立即將大家壓製住了,說起來,幕府並無過分之處,這吃完麵翻碗底的習氣可不好。
此時使番的來意已經探聽清楚了,眾人就想告辭,但直秀出言把大家留下了,“來都來了,諸位也都聽聽我和大久保的談話。”
一聽“富國”、“強兵”,大家也來了興趣——如今連箱館這麽偏的地方都開港通商了,扶桑之窘迫無人不知,這富國強兵可不可不聽啊。
富國、強兵,在扶桑是誰先提出來的已不可考,畢竟這兩個詞其實普通的很,真說起來,可能自扶桑奈良時代(年)就有了。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扶桑皇帝孝德頒布《改新之詔》,效仿中華盛唐,開啟了“大化改新”之路,扶桑從農奴部民製開始轉變為公田公民製。
662年(天智天皇元年),在攝政的皇子中大兄推動下,京都朝廷頒布了扶桑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將大化改新的施政內容固定下來,其中就有了令製國六十六的說法。
之後的一千多年裏,有亂世也有治世,不知道多少能臣大將、國代大名,提出了富國、強兵的口號——是的,這個“國”是指令製國,不是全扶桑。
可在如今的安政六年(1859年),你提起“富國”、“強兵”來,那誰都知道,這個是指橫井平四郎在《國是三論》中提出的觀點,“富國”、“強兵”、“士道”乃立家之本。
橫井先生字子操,名時存,通稱平四郎,號小楠,是肥後熊本細川家的武士。
嘉永六年(1853年),米人黑船第一來訪後,幕府向各家征求建議,細川家主在上交建白的同時,也將《國是三論》一並遞呈,橫井由此揚名——當然,外人不知道的是,1843年直秀遊學九州,就此與小楠先生結識,當時直秀將蘭書《人口論》介紹給他,因此本應1860年才出現的《國是三論》提前七年問世。
就從那時起,扶桑就天災人禍不斷,無論是武士還是町人、百姓,這日子就越過越慘了,這富國一說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扶桑一直地震頻發,可這幾年大震也太多了。
嘉永六年(1853年)二月,豆相參遠地大震;嘉永七年(1854年),六月近畿大地震,十一月東海、東山、南海各道發生大地震大海嘯;安政二年(1855年)十月,江戶大地震。
最近的一次是安政五年(1858年)飛越地震,這迴北陸道終於也沒跑了受盡了劫難,當地米價沸騰,還由此引發了加賀的安政大一揆。
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加上次一等的地震,不算小震,據統計居然有十三次之多!
在德川幕府成立後,發生了三次扶桑範圍的糧食大歉收,“享保兇作”、“天明兇作”和“天保兇作”(年),這幾年雖然沒像這三大兇作一樣慘,那也快差不多了。
再加上西洋人不斷叩港,幕府、各藩都大修台場、頻繁調動兵力和整頓軍備,這些都勞民傷財的很,因此物價不斷沸騰。
就拿米價來說吧,箱館安政三年(1856年)是每石米銀88.6匁,安政四年是118.3勿,安政五年
是146.3勿,今年更是漲到了驚人的204.8匁,年上漲幅度分別為三成四、兩成四和四成,這真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按道理,一枚小判金可以買一石糙米,可如今,箱館2枚天保小判金才能買一石米——這還是在金價突然上漲的結果下。
按道理說,如今扶桑是米本位,武士的俸祿大半都是米,米被作為田租年貢,這米是地裏長出來的,漲不漲價對幕府和各大名家的財政影響不大,說不定反而能再撈一大筆。
可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
這米價上漲的原因是產量嚴重下降,除了個別豐產的地方,這田租年貢都減少了,收上來的米少了,發俸祿都勉強,還談什麽賺一筆,真是想多了。
扶桑米產本來就不足以養活所有人,就算沒有天災,這種地的“百姓”(農民)一年都吃不到幾次,民間哪有多餘的米可以用來販賣,之前流動的大米,全是幕府和各藩之間的官糧!
這官糧販賣,是賣給富裕的武士、商人和町民,這換迴來的錢用來補貼財政。
也許,這幾年確實有對大米囤積居奇的人發了橫財,但米這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暴漲,十次有九次是經濟出了大問題,因此幕府和各藩,在其中賺到錢的很少,普遍都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虧損。
大久保說到這裏,箱館眾人都大吃一驚。
雖然在座的都是武士,但說這些人不知道民間疾苦是過了——畢竟北地篳路藍縷,高高在上是啥也幹不成,必須親民。而箱館的米價雖然漲了,但從來沒有鬧出過亂子來,自然不會想到事情會如此嚴重。
這時,堀利熙冷冷哼了一聲:
“若非直秀殿早年間就力主推廣洋芋(土豆)、玉黍(玉米)、蜀黍(高粱)、麥(小麥、大麥)等物,北地早就大亂了。”
“利熙兄過譽了,直秀實在是慚愧,其實還是油脂多這糧食就耗費的少了。”
直秀還真不敢收下這樣的誇獎,白主有一陣子是能糧食自給了,但箱館和白主不是合並了麽,這如今移民速度越來越快,糧食缺口一直存在,還是要外購才行。
至於北地沒鬧出亂子,一個是大家掙的多有錢外購,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地漁獵已成規模,鯨魚肉、海豹肉、普通魚肉都不缺,這油脂多了,對糧食的需求自然就少得多,如此才能在米價上漲的時候不受什麽大的影響。
“咦,這不對啊。米少了,其它糧食也肯定減產,那富國一說不就是無稽之言了麽?人都吃不飽,談什麽富國啊。”
直秀、大久保聞聲看去,見是原諸術教授役現在的定番組頭武田斐三郎發聲詢問,不由同時點了點頭。
“糧食隻是一時短缺,價格哪裏會一直這麽高。”這時,已經有人笑著迴複武田杞人憂天。
但武田神色不動,隻是盯著直秀。
“高見!”直秀不由長歎一聲。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畢竟糧食一直短缺如今還是是預言,直秀一係也隻有核心人物才知道,因此吃驚的人甚多。
“何故,何故如此?”堀利熙如今也不鎮定了,他高聲詢問,盼著直秀立刻迴答。
</p>
幕府使番來訪,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對於箱館來說當然是大事,因此,陸陸續續,很多人都趕到直秀府邸來探聽消息,其中箱館目付堀利熙也在其中。
安政五年(1858年)八月底,箱館、白主兩地奉行所合並,雖說奉行直秀是白主出身,那也不可能將原箱館老人趕盡殺絕都趕走——就算他肯幕府也不願意啊。
何況,白主一係還真沒這有這個心思,畢竟白主人少,日後想要有所作為,避免要大力吸納外來力量,而這些箱館老人都是敢於到冰天雪地來吃苦的,說起來也是想銳意進取的,怎麽能隨便拒之門外呢。
因此,除了一些心灰意冷死活非要迴江戶的,其他的箱館老人都被留下任副職——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如今馬上是幕末狂潮,直秀可不敢為了麵子給自己挖坑,吸收是吸收,但當然要把正職都占了。
雖然役職降低了,但作為戰敗戴罪立功之身,這些人也沒啥可抱怨的,畢竟江戶讓直秀酌情處理,人家一沒逼人切腹二沒趁機殺雞儆猴,這就算不錯了。
再說了,人家直秀一上任就撒錢,雖然俸祿是定死的,可待遇明顯提升了不少,隻要奉公不出問題,這手當金補貼、生活福利那是時常就有啊。
而且,隻要不在奉公時有意搗亂,不久自有奧樣英子夫人就拉著家裏的婆娘一起發財。本錢沒有也不怕,人家英子夫人“仗義”啊,借錢讓各家入股產業,日後再從分紅中扣除。
留下的箱館老人都以為這是直秀有意拉攏,既然人家這麽給麵子,那自己也不好太過於不懂事不是,因此兩地奉行所融合的很是順利——其實,拉攏是一方麵,另外則是直秀等人需要潛移默化改變這些人對商業的觀念。
這裏就必須誇獎一下原箱館奉行堀利熙:
堀利熙雖然有些好清名的嫌疑,但人家確實為官清正,談不上清廉如水,那也基本是秉公辦事。
因此,有他以身作則,雖然有五陵郭這樣的大工程、場所請負製商人承包這樣的良機,原箱館奉行所上下對諮詢費還收的真不多,官風基本清廉。而且,人員也比較精明強幹,雖然以此時的風氣,混事的挺多,但事情還能推動下去,也算難得了。
如果不是堀利熙底子打得還不錯,箱館的治政可真有折騰一番的餘地——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如果以前諮詢費摟得多,那直秀等人再如何拉攏也不可能麵麵俱到,到時自然是要龍爭虎鬥一番。
更為難得的是,堀利熙知恥後勇、頗具公心,居然不以降職為意,隻想一雪戰敗前恥——人家堀利熙是幕臣裏的大前輩,要是執意不配合,那直秀想接手這麽順利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短短一年來,箱館就有了蒸蒸日上的模樣,這政通自然有人和的一份重要因素。
當然了,自安政元年(1854年)起,白主一係就有意交好箱館奉行所,之前四年來一直傾力相助,良好交情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再說了,這也離不開魯西亞人的功勞啊——同仇敵愾兼大敵當前,這內鬥自然就消停多了。
堀利熙等人探聽了江戶使番的來意,之後果然有人大罵,“不懼神對手隻怕豬隊友”,直秀的騷話又一次得到了廣泛讚同。
但直秀、堀利熙立即將大家壓製住了,說起來,幕府並無過分之處,這吃完麵翻碗底的習氣可不好。
此時使番的來意已經探聽清楚了,眾人就想告辭,但直秀出言把大家留下了,“來都來了,諸位也都聽聽我和大久保的談話。”
一聽“富國”、“強兵”,大家也來了興趣——如今連箱館這麽偏的地方都開港通商了,扶桑之窘迫無人不知,這富國強兵可不可不聽啊。
富國、強兵,在扶桑是誰先提出來的已不可考,畢竟這兩個詞其實普通的很,真說起來,可能自扶桑奈良時代(年)就有了。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扶桑皇帝孝德頒布《改新之詔》,效仿中華盛唐,開啟了“大化改新”之路,扶桑從農奴部民製開始轉變為公田公民製。
662年(天智天皇元年),在攝政的皇子中大兄推動下,京都朝廷頒布了扶桑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將大化改新的施政內容固定下來,其中就有了令製國六十六的說法。
之後的一千多年裏,有亂世也有治世,不知道多少能臣大將、國代大名,提出了富國、強兵的口號——是的,這個“國”是指令製國,不是全扶桑。
可在如今的安政六年(1859年),你提起“富國”、“強兵”來,那誰都知道,這個是指橫井平四郎在《國是三論》中提出的觀點,“富國”、“強兵”、“士道”乃立家之本。
橫井先生字子操,名時存,通稱平四郎,號小楠,是肥後熊本細川家的武士。
嘉永六年(1853年),米人黑船第一來訪後,幕府向各家征求建議,細川家主在上交建白的同時,也將《國是三論》一並遞呈,橫井由此揚名——當然,外人不知道的是,1843年直秀遊學九州,就此與小楠先生結識,當時直秀將蘭書《人口論》介紹給他,因此本應1860年才出現的《國是三論》提前七年問世。
就從那時起,扶桑就天災人禍不斷,無論是武士還是町人、百姓,這日子就越過越慘了,這富國一說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扶桑一直地震頻發,可這幾年大震也太多了。
嘉永六年(1853年)二月,豆相參遠地大震;嘉永七年(1854年),六月近畿大地震,十一月東海、東山、南海各道發生大地震大海嘯;安政二年(1855年)十月,江戶大地震。
最近的一次是安政五年(1858年)飛越地震,這迴北陸道終於也沒跑了受盡了劫難,當地米價沸騰,還由此引發了加賀的安政大一揆。
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加上次一等的地震,不算小震,據統計居然有十三次之多!
在德川幕府成立後,發生了三次扶桑範圍的糧食大歉收,“享保兇作”、“天明兇作”和“天保兇作”(年),這幾年雖然沒像這三大兇作一樣慘,那也快差不多了。
再加上西洋人不斷叩港,幕府、各藩都大修台場、頻繁調動兵力和整頓軍備,這些都勞民傷財的很,因此物價不斷沸騰。
就拿米價來說吧,箱館安政三年(1856年)是每石米銀88.6匁,安政四年是118.3勿,安政五年
是146.3勿,今年更是漲到了驚人的204.8匁,年上漲幅度分別為三成四、兩成四和四成,這真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按道理,一枚小判金可以買一石糙米,可如今,箱館2枚天保小判金才能買一石米——這還是在金價突然上漲的結果下。
按道理說,如今扶桑是米本位,武士的俸祿大半都是米,米被作為田租年貢,這米是地裏長出來的,漲不漲價對幕府和各大名家的財政影響不大,說不定反而能再撈一大筆。
可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
這米價上漲的原因是產量嚴重下降,除了個別豐產的地方,這田租年貢都減少了,收上來的米少了,發俸祿都勉強,還談什麽賺一筆,真是想多了。
扶桑米產本來就不足以養活所有人,就算沒有天災,這種地的“百姓”(農民)一年都吃不到幾次,民間哪有多餘的米可以用來販賣,之前流動的大米,全是幕府和各藩之間的官糧!
這官糧販賣,是賣給富裕的武士、商人和町民,這換迴來的錢用來補貼財政。
也許,這幾年確實有對大米囤積居奇的人發了橫財,但米這種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暴漲,十次有九次是經濟出了大問題,因此幕府和各藩,在其中賺到錢的很少,普遍都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虧損。
大久保說到這裏,箱館眾人都大吃一驚。
雖然在座的都是武士,但說這些人不知道民間疾苦是過了——畢竟北地篳路藍縷,高高在上是啥也幹不成,必須親民。而箱館的米價雖然漲了,但從來沒有鬧出過亂子來,自然不會想到事情會如此嚴重。
這時,堀利熙冷冷哼了一聲:
“若非直秀殿早年間就力主推廣洋芋(土豆)、玉黍(玉米)、蜀黍(高粱)、麥(小麥、大麥)等物,北地早就大亂了。”
“利熙兄過譽了,直秀實在是慚愧,其實還是油脂多這糧食就耗費的少了。”
直秀還真不敢收下這樣的誇獎,白主有一陣子是能糧食自給了,但箱館和白主不是合並了麽,這如今移民速度越來越快,糧食缺口一直存在,還是要外購才行。
至於北地沒鬧出亂子,一個是大家掙的多有錢外購,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北地漁獵已成規模,鯨魚肉、海豹肉、普通魚肉都不缺,這油脂多了,對糧食的需求自然就少得多,如此才能在米價上漲的時候不受什麽大的影響。
“咦,這不對啊。米少了,其它糧食也肯定減產,那富國一說不就是無稽之言了麽?人都吃不飽,談什麽富國啊。”
直秀、大久保聞聲看去,見是原諸術教授役現在的定番組頭武田斐三郎發聲詢問,不由同時點了點頭。
“糧食隻是一時短缺,價格哪裏會一直這麽高。”這時,已經有人笑著迴複武田杞人憂天。
但武田神色不動,隻是盯著直秀。
“高見!”直秀不由長歎一聲。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畢竟糧食一直短缺如今還是是預言,直秀一係也隻有核心人物才知道,因此吃驚的人甚多。
“何故,何故如此?”堀利熙如今也不鎮定了,他高聲詢問,盼著直秀立刻迴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