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油鍋地獄
商女姝色:拐個夫君開染坊 作者:沐桃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杜大小姐,當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看著店鋪前川流不息的人群,蘇禮忍不住再次感歎。
猶記得他初來阮縣,隻覺得此地民風淳樸但商貿一般,城郭坊市雖然潔淨規整,但不甚繁華,連帶著酒樓茶肆內,都隻有稀稀落落的人群。
然而不過是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再看這阮縣,尤其是西坊彩衣街,那真是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不單單是木染布坊一家生意紅火,整個阮縣布匹成衣的名號都被宣揚了出去:此地衣物華美、款式新穎,所用的技藝乃是世所罕見的蠟染技藝,那蠟染出來的衣服,同先前穿過的紮染衣服,可是大不相同。
“這到底有什麽不同啊,客官您親自買一件不就知道了?”
樣貌清俊、衣衫簇新的“模特”在外麵招攬顧客,隻見那名顧客麵露猶疑,並不肯上前。
“這鞋子合不合適,隻有腳知道。這件衣服你穿著不錯,但我可就未必了。”這顧客操著北地口音,一板一眼地說著,“若我買了迴家發現並不合適,也不可能千裏迢迢迴來退還。”
“嗨,您若是憂慮這個,那您真是走對地方了,我們店裏有專門的試衣間!貴客裏麵請!”
哦,試衣間,那可是自家少爺想出來,木染染坊率先設立,然後慢慢推廣整個阮縣的。蘇禮想到這裏都忍不住挺挺胸膛:我們少爺,那真是天生聰穎、舉世無雙……
“如今阮縣各大商鋪推出新款成衣的頻次,比先前快了不少。”蘇之鈺一上午逛完大半條街,遇見新奇好玩的,偶爾買上那麽一件,留待迴去研究。
各家店鋪如今跟蘇之鈺也熟悉起來,知道這個年輕人是杜坊主的左膀右臂,他此番出來……那個名詞叫什麽來著,蘇管事說過很多次了,是是是,市場調研。
“是挺快的,眼見都要搶到節氣前頭去了,這還沒出伏天呢,錦繡坊那邊連秋衫都掛上了。”蘇禮點頭應承。
也著實誇張了一些,但如今阮縣各家店鋪“鬥衣”儼然成為風氣。不僅在聯盟宴會上相互比拚成衣款式,在那各家鋪麵裏,更是鉚足了力量較勁兒。
——上個月你在宴會上展示的新盤扣,嗯很好,我改良一下就成我的了,還會出現在我們本月推出的新款衣衫上。
蘇之鈺得意洋洋地搖了搖手中折扇:“這便是技藝分享會的作用了,因為這個宴會的存在,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成衣款式上來。”
宴會之初,還有坊主不怎麽上心,隨意從店鋪裏扯幾件老款成衣充數,想著隨意蒙混過去。然而宴會上,大家相互點評,即使不當麵嘲諷,背後提起這些店鋪,也不會說出好話。
可開門做生意的,即使不想要麵子,也是想要店鋪好名的,名聲都不好,還如何做生意?更何況宴會去得多了,不免被各家的款式競技逼出好勝心:哼,我如何勝不過你們這些老東西。
那分享會到了最後,那真是家家都拿最新款,爭相在宴會上技壓群雄、博得風頭。
這麽一來,大家都專注在成衣款式上推陳出新,又加之那成衣的利潤比布匹更豐厚,各家有了關注點,又嚐到新甜頭,也就沒人去覬覦杜若楠手裏的蠟染方子。
杜若楠也得以手握蠟染,但能安睡無憂。
更讓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因為阮縣這種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大大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成功把阮縣的布匹和成衣也推廣到外縣,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來,采購布匹衣裳。
“蘇禮,這一堂課呢,就叫做共享技術、良性競爭,先富帶後富。”
蘇之鈺給蘇禮上課,表情那叫一個誌得意滿。
而蘇禮雖自己聽不懂那些個名詞,但他會老老實實把這些名詞記下來,然後一五一十地寫在信裏,一一稟告給蘇之鈺的生父、丞相大人知曉。
但丞相卻不怎麽迴信,要迴複也隻寥寥數字,似乎愈發冷淡這個嫡子。
蘇禮看在眼裏,心中焦急:少爺雖出身尊貴,是正妻嫡子,可少爺離家萬裏,哪裏及得上日日在丞相膝下討歡心的庶子們!
然而昨日蘇禮卻收到一封長信,打開信前,蘇禮還無比雀躍,總覺得自家郎君可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信件打開之後,清醒的現實又拍在他的臉上。
“來信皆已收到。依你之言,這短短數日,之玉大有增益,更加機敏善辨、胸有謀略,做事講究謀定而後動,善!良材堪用。”
“你當全力護他周全,切莫讓他陷入危險境地,有道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切記切記。”
“那阮縣是荒野小縣,雖僻靜深幽、景色怡人,最宜傷患療養。然偏遠貧寒,著實辱沒之鈺,你當帶他速速遣返,勿要繼續拖延。”
丞相大人這是在催促了。蘇禮看完信後就悵惘了:他哪裏不想帶蘇之鈺歸家,他恨不得肋生雙翼,日行千裏地帶少爺飛迴去!
然而少爺他就不想迴去,不僅“樂不思蜀”,如今還安於扮演杜若楠的幕僚、軍師。
蘇禮盯著日光下蘇之鈺遠去的背影,一個衝動恨不得以頭觸牆。
他們老蘇家的少爺,丞相的嫡長子,那自然是聰慧無匹的。不過短短數日,已經屢破困局、扭轉乾坤,讓那木染布坊次次逢兇化吉,如今更是生意紅火、扭虧為盈。雖然少爺總說那是杜若楠的功勞,他蘇之鈺不過是做了一些小小的貢獻。
可蘇禮總覺得,杜若楠的確稱得上心思機敏、窺破先機,次次能意識到陷阱所在;可破局之法,可都是自家少爺給她指點迷津、出謀劃策!
少爺這邊聰明絕頂、驚才絕豔,倘若投身科舉,那必然連中三元、平步青雲、揚名立萬!可少爺卻安於一介管事,當真是大材小用!
不行,不能任由少爺任性下去了,兒女情長算得了什麽!少爺以前也說過,大丈夫生來便該立德立功立言,哪能蟄伏於這小小阮縣!
蘇禮在心中堅定想法:他一定要把少爺完好無損地帶迴京城。
哪怕由他蘇禮來做棒打牛郎織女的王母娘娘!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可再尋個什麽法子,將少爺同杜若楠分開呢?
蘇禮在心中思考著,也茫然地等待著。
蘇之鈺將彩衣街的各家鋪子,從頭到家逛完一遍,他隻覺得自己兩腿酸麻,猶如灌了鉛水一般。
逛街當真是體力活,怎麽上輩子那麽多纖弱女性都沉迷逛街呢?蘇之鈺著實困惑。
不管前世還是今生,他都不太能體會逛街的快樂,然而他如今經營布匹成衣,正是要給男人女人提供逛街的快樂。
人生的機緣當真是有趣。蘇之鈺在心中感慨,邁著四平八穩地步子走出幾步,不期又撞見一樁奇緣。
“快快快,前麵有高僧施法呢,再不去,可就瞧不見熱鬧了!”有人唿喊著,身後跟了七八個路人,浩浩蕩蕩地向前個路口奔去。
“高僧施法?我還沒見過呢,蘇禮,咱們也走!”蘇之鈺的興趣陡生,扯著蘇禮的袖子便急急往前衝。
兩人沒走出幾步,就遠遠看見一個巨大的鍋,鍋下烈火熊熊,而鍋中熱油滾滾,煙霧圍繞著巨鍋,婷婷嫋嫋。更讓人吃驚的是,那口巨鍋煮的並非什麽吃食,竟端坐了一名身披袈裟的和尚,口中還朗聲唿號著佛法。
“咦,鐵鍋燉自己?”蘇之鈺遙遙看著,便覺得好笑。
隻是可惜這個世界無人知道這個梗。
——也不知道若楠現在在做什麽。
他正微微出神,就聽得有小娘聲音鶯鶯嚦嚦:“這油溫灼熱,人坐在其中如何使得?便是雜耍謀利,也不該為那三兩個銅板如此行事!”
“鳶歌,你快去勸阻這位莽夫,倘若他需要銀錢,我們給他便是,萬萬不要傷了性命!”
這小娘戴著帷帽,看不出麵容,但身量纖細、皓腕雪白,衣衫精致、不似凡品。
她說完,便有鵝黃衣衫的侍女捧著錢袋,從人群中走出,侍女笑吟吟地同周圍人誇讚:“我們家小娘素來都是心地善良,瞧不得旁人受苦。”
侍女剛邁出幾步,就被一旁的婆子拽住:“姑娘,使不得使不得!”
“你可能不知道,這位明德高僧,此舉是為阮縣百姓來生事苦修!”“明德大師高義,你可千萬不能衝撞大師,倘若出了什麽差池,大師的一片苦心白費不說,我們這些個人死後,可要不得安生了!”
這是為何?連帶蘇之鈺都好奇起來,自覺往前湊了幾步。
那婆子見眾人目光圍攏到自己身上,談興都更高幾分,扯著粗嘎的嗓子絮絮叨叨地解釋。
原來這明德大師乃是京城來的高僧,四處雲遊修行,前些日子進了於澤地界,遠遠瞧著阮縣城,隻覺得煞氣衝天、城內罪魂無數。
“咱們阮縣往上數幾代,那先民罪孽滔天、無道橫行!而咱們便是那先民後嗣,等到我們陽壽已盡、去往那陰曹地府,就要代先人受油鍋之刑!明德大師憐憫我們無辜受累,願以身代之,要在這油鍋裏坐滿七七四十九天,若是有人驚擾大師,大師先前的心血就白費了!”老婆子咬著後槽牙,說得真真切切,“就得是咱們自個兒,下那油鍋地獄了!”
</p>
杜大小姐,當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看著店鋪前川流不息的人群,蘇禮忍不住再次感歎。
猶記得他初來阮縣,隻覺得此地民風淳樸但商貿一般,城郭坊市雖然潔淨規整,但不甚繁華,連帶著酒樓茶肆內,都隻有稀稀落落的人群。
然而不過是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再看這阮縣,尤其是西坊彩衣街,那真是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不單單是木染布坊一家生意紅火,整個阮縣布匹成衣的名號都被宣揚了出去:此地衣物華美、款式新穎,所用的技藝乃是世所罕見的蠟染技藝,那蠟染出來的衣服,同先前穿過的紮染衣服,可是大不相同。
“這到底有什麽不同啊,客官您親自買一件不就知道了?”
樣貌清俊、衣衫簇新的“模特”在外麵招攬顧客,隻見那名顧客麵露猶疑,並不肯上前。
“這鞋子合不合適,隻有腳知道。這件衣服你穿著不錯,但我可就未必了。”這顧客操著北地口音,一板一眼地說著,“若我買了迴家發現並不合適,也不可能千裏迢迢迴來退還。”
“嗨,您若是憂慮這個,那您真是走對地方了,我們店裏有專門的試衣間!貴客裏麵請!”
哦,試衣間,那可是自家少爺想出來,木染染坊率先設立,然後慢慢推廣整個阮縣的。蘇禮想到這裏都忍不住挺挺胸膛:我們少爺,那真是天生聰穎、舉世無雙……
“如今阮縣各大商鋪推出新款成衣的頻次,比先前快了不少。”蘇之鈺一上午逛完大半條街,遇見新奇好玩的,偶爾買上那麽一件,留待迴去研究。
各家店鋪如今跟蘇之鈺也熟悉起來,知道這個年輕人是杜坊主的左膀右臂,他此番出來……那個名詞叫什麽來著,蘇管事說過很多次了,是是是,市場調研。
“是挺快的,眼見都要搶到節氣前頭去了,這還沒出伏天呢,錦繡坊那邊連秋衫都掛上了。”蘇禮點頭應承。
也著實誇張了一些,但如今阮縣各家店鋪“鬥衣”儼然成為風氣。不僅在聯盟宴會上相互比拚成衣款式,在那各家鋪麵裏,更是鉚足了力量較勁兒。
——上個月你在宴會上展示的新盤扣,嗯很好,我改良一下就成我的了,還會出現在我們本月推出的新款衣衫上。
蘇之鈺得意洋洋地搖了搖手中折扇:“這便是技藝分享會的作用了,因為這個宴會的存在,大家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成衣款式上來。”
宴會之初,還有坊主不怎麽上心,隨意從店鋪裏扯幾件老款成衣充數,想著隨意蒙混過去。然而宴會上,大家相互點評,即使不當麵嘲諷,背後提起這些店鋪,也不會說出好話。
可開門做生意的,即使不想要麵子,也是想要店鋪好名的,名聲都不好,還如何做生意?更何況宴會去得多了,不免被各家的款式競技逼出好勝心:哼,我如何勝不過你們這些老東西。
那分享會到了最後,那真是家家都拿最新款,爭相在宴會上技壓群雄、博得風頭。
這麽一來,大家都專注在成衣款式上推陳出新,又加之那成衣的利潤比布匹更豐厚,各家有了關注點,又嚐到新甜頭,也就沒人去覬覦杜若楠手裏的蠟染方子。
杜若楠也得以手握蠟染,但能安睡無憂。
更讓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因為阮縣這種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大大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成功把阮縣的布匹和成衣也推廣到外縣,不少外地客商慕名而來,采購布匹衣裳。
“蘇禮,這一堂課呢,就叫做共享技術、良性競爭,先富帶後富。”
蘇之鈺給蘇禮上課,表情那叫一個誌得意滿。
而蘇禮雖自己聽不懂那些個名詞,但他會老老實實把這些名詞記下來,然後一五一十地寫在信裏,一一稟告給蘇之鈺的生父、丞相大人知曉。
但丞相卻不怎麽迴信,要迴複也隻寥寥數字,似乎愈發冷淡這個嫡子。
蘇禮看在眼裏,心中焦急:少爺雖出身尊貴,是正妻嫡子,可少爺離家萬裏,哪裏及得上日日在丞相膝下討歡心的庶子們!
然而昨日蘇禮卻收到一封長信,打開信前,蘇禮還無比雀躍,總覺得自家郎君可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可信件打開之後,清醒的現實又拍在他的臉上。
“來信皆已收到。依你之言,這短短數日,之玉大有增益,更加機敏善辨、胸有謀略,做事講究謀定而後動,善!良材堪用。”
“你當全力護他周全,切莫讓他陷入危險境地,有道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切記切記。”
“那阮縣是荒野小縣,雖僻靜深幽、景色怡人,最宜傷患療養。然偏遠貧寒,著實辱沒之鈺,你當帶他速速遣返,勿要繼續拖延。”
丞相大人這是在催促了。蘇禮看完信後就悵惘了:他哪裏不想帶蘇之鈺歸家,他恨不得肋生雙翼,日行千裏地帶少爺飛迴去!
然而少爺他就不想迴去,不僅“樂不思蜀”,如今還安於扮演杜若楠的幕僚、軍師。
蘇禮盯著日光下蘇之鈺遠去的背影,一個衝動恨不得以頭觸牆。
他們老蘇家的少爺,丞相的嫡長子,那自然是聰慧無匹的。不過短短數日,已經屢破困局、扭轉乾坤,讓那木染布坊次次逢兇化吉,如今更是生意紅火、扭虧為盈。雖然少爺總說那是杜若楠的功勞,他蘇之鈺不過是做了一些小小的貢獻。
可蘇禮總覺得,杜若楠的確稱得上心思機敏、窺破先機,次次能意識到陷阱所在;可破局之法,可都是自家少爺給她指點迷津、出謀劃策!
少爺這邊聰明絕頂、驚才絕豔,倘若投身科舉,那必然連中三元、平步青雲、揚名立萬!可少爺卻安於一介管事,當真是大材小用!
不行,不能任由少爺任性下去了,兒女情長算得了什麽!少爺以前也說過,大丈夫生來便該立德立功立言,哪能蟄伏於這小小阮縣!
蘇禮在心中堅定想法:他一定要把少爺完好無損地帶迴京城。
哪怕由他蘇禮來做棒打牛郎織女的王母娘娘!他也是心甘情願的。
可再尋個什麽法子,將少爺同杜若楠分開呢?
蘇禮在心中思考著,也茫然地等待著。
蘇之鈺將彩衣街的各家鋪子,從頭到家逛完一遍,他隻覺得自己兩腿酸麻,猶如灌了鉛水一般。
逛街當真是體力活,怎麽上輩子那麽多纖弱女性都沉迷逛街呢?蘇之鈺著實困惑。
不管前世還是今生,他都不太能體會逛街的快樂,然而他如今經營布匹成衣,正是要給男人女人提供逛街的快樂。
人生的機緣當真是有趣。蘇之鈺在心中感慨,邁著四平八穩地步子走出幾步,不期又撞見一樁奇緣。
“快快快,前麵有高僧施法呢,再不去,可就瞧不見熱鬧了!”有人唿喊著,身後跟了七八個路人,浩浩蕩蕩地向前個路口奔去。
“高僧施法?我還沒見過呢,蘇禮,咱們也走!”蘇之鈺的興趣陡生,扯著蘇禮的袖子便急急往前衝。
兩人沒走出幾步,就遠遠看見一個巨大的鍋,鍋下烈火熊熊,而鍋中熱油滾滾,煙霧圍繞著巨鍋,婷婷嫋嫋。更讓人吃驚的是,那口巨鍋煮的並非什麽吃食,竟端坐了一名身披袈裟的和尚,口中還朗聲唿號著佛法。
“咦,鐵鍋燉自己?”蘇之鈺遙遙看著,便覺得好笑。
隻是可惜這個世界無人知道這個梗。
——也不知道若楠現在在做什麽。
他正微微出神,就聽得有小娘聲音鶯鶯嚦嚦:“這油溫灼熱,人坐在其中如何使得?便是雜耍謀利,也不該為那三兩個銅板如此行事!”
“鳶歌,你快去勸阻這位莽夫,倘若他需要銀錢,我們給他便是,萬萬不要傷了性命!”
這小娘戴著帷帽,看不出麵容,但身量纖細、皓腕雪白,衣衫精致、不似凡品。
她說完,便有鵝黃衣衫的侍女捧著錢袋,從人群中走出,侍女笑吟吟地同周圍人誇讚:“我們家小娘素來都是心地善良,瞧不得旁人受苦。”
侍女剛邁出幾步,就被一旁的婆子拽住:“姑娘,使不得使不得!”
“你可能不知道,這位明德高僧,此舉是為阮縣百姓來生事苦修!”“明德大師高義,你可千萬不能衝撞大師,倘若出了什麽差池,大師的一片苦心白費不說,我們這些個人死後,可要不得安生了!”
這是為何?連帶蘇之鈺都好奇起來,自覺往前湊了幾步。
那婆子見眾人目光圍攏到自己身上,談興都更高幾分,扯著粗嘎的嗓子絮絮叨叨地解釋。
原來這明德大師乃是京城來的高僧,四處雲遊修行,前些日子進了於澤地界,遠遠瞧著阮縣城,隻覺得煞氣衝天、城內罪魂無數。
“咱們阮縣往上數幾代,那先民罪孽滔天、無道橫行!而咱們便是那先民後嗣,等到我們陽壽已盡、去往那陰曹地府,就要代先人受油鍋之刑!明德大師憐憫我們無辜受累,願以身代之,要在這油鍋裏坐滿七七四十九天,若是有人驚擾大師,大師先前的心血就白費了!”老婆子咬著後槽牙,說得真真切切,“就得是咱們自個兒,下那油鍋地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