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報馬服君!”一名都尉提著長劍氣喘籲籲地趕到趙括麵前,“樂乘率殘部出東門向齊國方向逃竄!”
“不必理會,隨他去吧。”趙括歎息著說道。
“王……王城空空如也,不見郭開趙遷!”都尉吭哧著繼續稟報道。
趙括心中一驚,急忙飛身上馬帶著一個百人隊向王城奔去。進入王城,隻見到處都是一片蕭條景象,偌大的王宮中竟連一個人影也沒見到。經過一番清理查勘,在一間廢棄的偏僻舊宮中終於發現了一百餘名被郭開囚禁的王族元老。
“公子趙嘉何在?”按劍站在殿外,趙括厲聲喝問了一聲。
聽見趙括的聲音,春平君當即痛哭流涕地爬到了他的麵前:“馬……馬服君終……終是來也!”這些時日,王族元老們沒少遭到郭開心腹黨羽的嚴刑毒打,他們一個個都耷拉著腦袋,全然沒有了昔日養尊處優的模樣。
趙括鄙夷地瞥了眼如死狗般趴在地上的春平君,耐著性子又重複了一遍:“公子趙嘉何在?”
這迴春平君總算是聽清了:“趙嘉公子被……被郭開帶走……”
“馬服君!”數名甲士押著一個躲藏在花園假山中的老內侍走了過來。
“可曾見到郭開趙遷?”趙括讓部下放開老內侍,然後用盡量平和的語氣問道。
“上……上卿與大王圍城前已……已逃往……柏人行宮……”老內侍哆嗦著身子,聲音也跟著顫抖起來。
柏人行宮就在邯鄲近郊,當時趙括急於進軍邯鄲,故而並沒有分兵占領行宮,沒想到卻讓郭開給鑽了空子,趙括氣惱地轉身就要離開。
“馬……馬服君……”見趙括要走,春平君急急忙忙喊了一聲。在他看來,王族元老勢力也參與了此次兵變,如今兵變成功,論功行賞怎麽說也少不了他們。
趙括驟然停下腳步,頭也沒迴地冷冷下令道:“重兵看守,不得走脫一個!”春平君還在愣怔間,突聞一陣鏗鏘沉重的腳步聲傳來,抬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隻見一隊手持兵刃的甲士正朝自己大步逼來。
“趙括!背信棄義……”春平君恍然癱坐在地上,氣急敗壞地嘶吼著。眾將士早就對王族元老們深惡痛絕,隻在片刻春平君就被扭翻在地,結結實實地捆起來扔迴了舊宮。伴隨著隆隆關閉的殿門,宮中頃刻響起了王族元老們驚天動地的哭喊咒罵聲。
離開王城後,趙括便下令大軍撤出邯鄲,在城外駐紮,隻留一萬步卒留守宮室及幾處重要府庫。待迴到幕府,趙括當即急書司馬尚,命其嚴守關隘,謹防郭開與趙遷北逃匈奴,然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設在西門外的龐援幕府。
“郭開已挾趙遷逃往柏人行宮,公子趙嘉亦在其中。”趙括一臉的憂慮地說道。
龐援聽罷拍案而起:“還商量個甚,老夫親率大軍圍了柏人行宮,看奸賊能上天不成!”
“公子趙嘉尚在其手,行事還須慎重!”郭開與趙遷早已苟延殘喘,真正讓趙括擔心的還是被挾持為人質的公子趙嘉。如果郭開狗急跳牆殺了趙嘉,那麽趙國也將從此陷入無休止的紛亂之中。
龐援瞬間沉默了,他重新坐下,思忖了許久方才開口道:“此事或許不難,郭開貪生怕死,隻需一人往柏人行宮說之,郭開定然獻出趙遷,公子趙嘉亦可保無事。”
“郭開心性奸猾多變,老將軍怎能如此篤定?”趙括有些不放心,畢竟郭開也不是傻子。
龐援自信滿滿:“郭開已走投無路,或玉石俱焚,或藉此一搏,豈有他哉?”
“既是如此,不知何人為使?”與郭開談判,趙括雖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
“郭開老奸巨猾,無論何人皆不足使其信之!”龐援輕搖著自己花白的頭顱緩緩站了起來,“老夫親往,郭開方能再無顧忌。”
“萬萬不可!”趙括噌地一聲站了起來,“老將軍乃國之柱石,豈可以身犯險?”
龐援肅然凝望著趙括:“馬服君之意,還有他法?”見趙括無奈地搖了搖頭,龐援繼而言道,“此事幹係趙國危亡,龐援一人性命有何惜哉?”
話說到這個份上,趙括再沒有拒絕的理由了……
次日,龐援獨自一騎來到了邯鄲百裏之外的柏人行宮。
郭開靠坐在碩大的虎皮軟榻上,見龐援進來,於是坐直身子淡淡地說道:“上將軍請坐。”
“老上卿別來無恙乎?”龐援心中雖是厭惡至極,但還是勉強擠出了一絲笑意。
“老夫今日已如喪家之犬,苟且偷生耳,何謂無恙?此間種種皆拜上將軍所賜也!”郭開見龐援坐定,於是把眼一閉,若無其事地說。
“龐援今日卻為上卿功業而來。”龐援暗暗觀察著郭開,不自覺地向前傾了傾身子。
“此言何意?”郭開睜開了剛剛合上的眼睛。
“上卿盡忠護國,龐援深感欽佩!然趙王頑劣昏聵,實乃亡國之君也!老上卿若能縛趙遷而擁立公子趙嘉為王,可謂趙國大幸也!”龐援緊盯著郭開遊移的眼神,一字一句地緩緩說道。
“上將軍所言,老夫何以信之?”郭開輕捋著顎下稀疏的山羊胡,一臉陰冷。
“龐援願作人質,以為憑證!”龐援麵不改色地說道。
郭開低頭思揣了片刻:“老夫還有不明者,事成之日,新朝何以待老夫?”
“老上卿自是新朝相國!”自平原君死後,除了老將軍廉頗曾暫攝假相國數月外,趙國已然有十多年沒設相國了。
聽完龐援的言語,郭開怦然心動了,但他言談舉止間仍是一如既往的冰冷:“此事須有文書公告天下。”
“自然如此。”龐援想也沒想便拍案答應了……
旬日後,一紙龐援與趙括聯名簽署的文書通告天下:上卿郭開有救國大功,此前種種既往不咎,新朝旦立,使其為相國,總領趙國政事。
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了趙國,朝野上下咒罵譏諷聲一時不絕於耳,無不視其為一丘之貉,狼狽為奸。而郭開則是喜出望外,頗有些絕處逢生之感,他當即帶著心腹衛士衝進寢宮,將還在與宮女嬉鬧的趙遷拖下王榻,捆了個嚴嚴實實。緊接著郭開命人從行宮密室中放出公子趙嘉,然後又假惺惺地跑到趙嘉麵前痛哭了一場,將其連同趙遷一道送出了柏人行宮。
在即位大典前夕,郭開的車駕聲勢浩大地迴到了邯鄲。
在朝野臣民一片質疑聲中,即位大典草草的結束了,趙王於是頒下詔書:大典禮成,本王疲憊不堪,令相國郭開代宴群臣!
早已飄飄然忘乎所以的郭開接到詔書沒有絲毫懷疑,興衝衝地進了王城。
宴席的場所設在東偏殿,場麵之隆重更是數十年未見,然而當郭開滿臉堆笑地步入大殿的瞬間,他便愣住了。隻見與宴者中除了春平君為首的一幹王族元老外,竟沒有一位朝中任職的實職大臣。
一種不祥的預感令郭開瞬間警覺起來,他二話不說拔腿就往外走去,可沒曾想十餘名甲士早已用長矛死死封鎖住了大殿的出口。
無路可退的郭開隻得硬著頭皮,重新走進了東偏殿。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見到郭開進來,那些王族元老們頓時蜂擁而上,不消片刻就將他撕扯成了碎片。或許這也是趙括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趙括默然佇立在王城城牆之上,雄闊的殿閣在夜色襯托下宛若天上宮闕一般。
“馬服君,郭開已至。”一名都尉匆匆來報,見趙括點頭,都尉於是領命而去。
沒過半個時辰,伴隨著一道道從天而降的火光,東偏殿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這場大火整整燒了一夜,一百餘名王族元老也在火中盡數化作了灰燼。
這一切都是李斯的主張:在李斯看來,將來若在趙國推行二次變法,王族元老勢力勢必會成為變法的最大阻礙,故而隻有趁機將其一舉鏟除,方能夠永絕後患。
等到都尉帶趙括命令趕到,早已隱藏在不遠處樹林裏的機發連弩於是迅速將包裹著浸透猛火油布的火箭射向了東偏殿,造成天火焚殿的“天譴讖言”。
站在城牆上,遙望著漫天的火海,趙括心中隱隱生出了一絲不安。
“不必理會,隨他去吧。”趙括歎息著說道。
“王……王城空空如也,不見郭開趙遷!”都尉吭哧著繼續稟報道。
趙括心中一驚,急忙飛身上馬帶著一個百人隊向王城奔去。進入王城,隻見到處都是一片蕭條景象,偌大的王宮中竟連一個人影也沒見到。經過一番清理查勘,在一間廢棄的偏僻舊宮中終於發現了一百餘名被郭開囚禁的王族元老。
“公子趙嘉何在?”按劍站在殿外,趙括厲聲喝問了一聲。
聽見趙括的聲音,春平君當即痛哭流涕地爬到了他的麵前:“馬……馬服君終……終是來也!”這些時日,王族元老們沒少遭到郭開心腹黨羽的嚴刑毒打,他們一個個都耷拉著腦袋,全然沒有了昔日養尊處優的模樣。
趙括鄙夷地瞥了眼如死狗般趴在地上的春平君,耐著性子又重複了一遍:“公子趙嘉何在?”
這迴春平君總算是聽清了:“趙嘉公子被……被郭開帶走……”
“馬服君!”數名甲士押著一個躲藏在花園假山中的老內侍走了過來。
“可曾見到郭開趙遷?”趙括讓部下放開老內侍,然後用盡量平和的語氣問道。
“上……上卿與大王圍城前已……已逃往……柏人行宮……”老內侍哆嗦著身子,聲音也跟著顫抖起來。
柏人行宮就在邯鄲近郊,當時趙括急於進軍邯鄲,故而並沒有分兵占領行宮,沒想到卻讓郭開給鑽了空子,趙括氣惱地轉身就要離開。
“馬……馬服君……”見趙括要走,春平君急急忙忙喊了一聲。在他看來,王族元老勢力也參與了此次兵變,如今兵變成功,論功行賞怎麽說也少不了他們。
趙括驟然停下腳步,頭也沒迴地冷冷下令道:“重兵看守,不得走脫一個!”春平君還在愣怔間,突聞一陣鏗鏘沉重的腳步聲傳來,抬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隻見一隊手持兵刃的甲士正朝自己大步逼來。
“趙括!背信棄義……”春平君恍然癱坐在地上,氣急敗壞地嘶吼著。眾將士早就對王族元老們深惡痛絕,隻在片刻春平君就被扭翻在地,結結實實地捆起來扔迴了舊宮。伴隨著隆隆關閉的殿門,宮中頃刻響起了王族元老們驚天動地的哭喊咒罵聲。
離開王城後,趙括便下令大軍撤出邯鄲,在城外駐紮,隻留一萬步卒留守宮室及幾處重要府庫。待迴到幕府,趙括當即急書司馬尚,命其嚴守關隘,謹防郭開與趙遷北逃匈奴,然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設在西門外的龐援幕府。
“郭開已挾趙遷逃往柏人行宮,公子趙嘉亦在其中。”趙括一臉的憂慮地說道。
龐援聽罷拍案而起:“還商量個甚,老夫親率大軍圍了柏人行宮,看奸賊能上天不成!”
“公子趙嘉尚在其手,行事還須慎重!”郭開與趙遷早已苟延殘喘,真正讓趙括擔心的還是被挾持為人質的公子趙嘉。如果郭開狗急跳牆殺了趙嘉,那麽趙國也將從此陷入無休止的紛亂之中。
龐援瞬間沉默了,他重新坐下,思忖了許久方才開口道:“此事或許不難,郭開貪生怕死,隻需一人往柏人行宮說之,郭開定然獻出趙遷,公子趙嘉亦可保無事。”
“郭開心性奸猾多變,老將軍怎能如此篤定?”趙括有些不放心,畢竟郭開也不是傻子。
龐援自信滿滿:“郭開已走投無路,或玉石俱焚,或藉此一搏,豈有他哉?”
“既是如此,不知何人為使?”與郭開談判,趙括雖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
“郭開老奸巨猾,無論何人皆不足使其信之!”龐援輕搖著自己花白的頭顱緩緩站了起來,“老夫親往,郭開方能再無顧忌。”
“萬萬不可!”趙括噌地一聲站了起來,“老將軍乃國之柱石,豈可以身犯險?”
龐援肅然凝望著趙括:“馬服君之意,還有他法?”見趙括無奈地搖了搖頭,龐援繼而言道,“此事幹係趙國危亡,龐援一人性命有何惜哉?”
話說到這個份上,趙括再沒有拒絕的理由了……
次日,龐援獨自一騎來到了邯鄲百裏之外的柏人行宮。
郭開靠坐在碩大的虎皮軟榻上,見龐援進來,於是坐直身子淡淡地說道:“上將軍請坐。”
“老上卿別來無恙乎?”龐援心中雖是厭惡至極,但還是勉強擠出了一絲笑意。
“老夫今日已如喪家之犬,苟且偷生耳,何謂無恙?此間種種皆拜上將軍所賜也!”郭開見龐援坐定,於是把眼一閉,若無其事地說。
“龐援今日卻為上卿功業而來。”龐援暗暗觀察著郭開,不自覺地向前傾了傾身子。
“此言何意?”郭開睜開了剛剛合上的眼睛。
“上卿盡忠護國,龐援深感欽佩!然趙王頑劣昏聵,實乃亡國之君也!老上卿若能縛趙遷而擁立公子趙嘉為王,可謂趙國大幸也!”龐援緊盯著郭開遊移的眼神,一字一句地緩緩說道。
“上將軍所言,老夫何以信之?”郭開輕捋著顎下稀疏的山羊胡,一臉陰冷。
“龐援願作人質,以為憑證!”龐援麵不改色地說道。
郭開低頭思揣了片刻:“老夫還有不明者,事成之日,新朝何以待老夫?”
“老上卿自是新朝相國!”自平原君死後,除了老將軍廉頗曾暫攝假相國數月外,趙國已然有十多年沒設相國了。
聽完龐援的言語,郭開怦然心動了,但他言談舉止間仍是一如既往的冰冷:“此事須有文書公告天下。”
“自然如此。”龐援想也沒想便拍案答應了……
旬日後,一紙龐援與趙括聯名簽署的文書通告天下:上卿郭開有救國大功,此前種種既往不咎,新朝旦立,使其為相國,總領趙國政事。
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了趙國,朝野上下咒罵譏諷聲一時不絕於耳,無不視其為一丘之貉,狼狽為奸。而郭開則是喜出望外,頗有些絕處逢生之感,他當即帶著心腹衛士衝進寢宮,將還在與宮女嬉鬧的趙遷拖下王榻,捆了個嚴嚴實實。緊接著郭開命人從行宮密室中放出公子趙嘉,然後又假惺惺地跑到趙嘉麵前痛哭了一場,將其連同趙遷一道送出了柏人行宮。
在即位大典前夕,郭開的車駕聲勢浩大地迴到了邯鄲。
在朝野臣民一片質疑聲中,即位大典草草的結束了,趙王於是頒下詔書:大典禮成,本王疲憊不堪,令相國郭開代宴群臣!
早已飄飄然忘乎所以的郭開接到詔書沒有絲毫懷疑,興衝衝地進了王城。
宴席的場所設在東偏殿,場麵之隆重更是數十年未見,然而當郭開滿臉堆笑地步入大殿的瞬間,他便愣住了。隻見與宴者中除了春平君為首的一幹王族元老外,竟沒有一位朝中任職的實職大臣。
一種不祥的預感令郭開瞬間警覺起來,他二話不說拔腿就往外走去,可沒曾想十餘名甲士早已用長矛死死封鎖住了大殿的出口。
無路可退的郭開隻得硬著頭皮,重新走進了東偏殿。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見到郭開進來,那些王族元老們頓時蜂擁而上,不消片刻就將他撕扯成了碎片。或許這也是趙括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趙括默然佇立在王城城牆之上,雄闊的殿閣在夜色襯托下宛若天上宮闕一般。
“馬服君,郭開已至。”一名都尉匆匆來報,見趙括點頭,都尉於是領命而去。
沒過半個時辰,伴隨著一道道從天而降的火光,東偏殿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這場大火整整燒了一夜,一百餘名王族元老也在火中盡數化作了灰燼。
這一切都是李斯的主張:在李斯看來,將來若在趙國推行二次變法,王族元老勢力勢必會成為變法的最大阻礙,故而隻有趁機將其一舉鏟除,方能夠永絕後患。
等到都尉帶趙括命令趕到,早已隱藏在不遠處樹林裏的機發連弩於是迅速將包裹著浸透猛火油布的火箭射向了東偏殿,造成天火焚殿的“天譴讖言”。
站在城牆上,遙望著漫天的火海,趙括心中隱隱生出了一絲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