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將領任命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 作者:逍遙春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亞夫所部被改編為後營,留在府城的部隊以及長武縣城內外的部隊,則被改編為了前營,由王翦統率。
府城中留守的士卒中,大部分都是新兵、正規軍,這一次全部淘汰掉,劃入到府軍之中,長武縣城的駐軍,還有在城外紮營的楊業所部5000兵馬,也同樣需要進行調整。
最終調整之後,長武縣的5000府軍順利成軍,郝昭麾下的5000守軍也補充到滿編狀態,編為一部之兵。
城外駐紮的楊業所部,將麾下的低級士兵淘汰,組建了一支單獨的輜重營,重編為一部之兵。
這兩支部隊的整編相對比較簡單,所需要補充的老兵、精銳士兵並不多,不過4000餘人而已,以葉白如今的身家,完全能夠承擔得起,核心的整編,還是府城的部隊。
在淘汰了數千新兵、正規軍士兵之後,府城中能夠達到老兵以上等級的士卒僅僅隻剩下了6000餘人,主要是鐵鷹劍士和白馬義從。
前營要滿編,除了楊業和郝昭兩部兵馬之後,還需要補充萬人的士卒,新建兩部之兵,缺口達到了4000餘人。
這點缺口對於葉白來說,壓根就不算個事,大手一揮就全部補充完畢,不但讓前營達到了滿編,更是多出了1萬人的士卒,對於這些人,葉白當然不會浪費,新建了一個中營,與親衛部隊一起,暫時由他親自統率。
如此一來,新建的武安軍就擁有了完整的兩營兵馬加上一個僅有一半編製的中營,總兵力高達5萬餘人,而且還全部都是老兵以上等級的士兵,精銳士兵的數量高達2萬人。
戰力並不比原本的左武衛要差,甚至還更強一些,更不是如今損失慘重,補充了大量府城軍,戰鬥力嚴重下滑的青陽衛所能比的。
新建部隊,除了士卒之外,統兵將領也是相當關鍵的核心,在這一方麵,戲誌才與王翦等人也是有些賊的,除了在編製中寫下了前營、後營的主將名字之外,剩下的牙將、校尉等等將校,那是一個都沒有填,等著葉白乾綱獨斷。
看著編製文書上,那些空白的位置,葉白略微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對於戲誌才等人的心思,他就算再不懂人心,此刻也是猜到了幾分。
人事任命權利,對於任何一個上位者來說,都是相當關鍵的權利,雖然這些將領們對他的忠誠不必懷疑,可作為下屬,該有的分寸還是要掌握的。
該如何任命,下屬隻能是提出建議,決定權始終還是要掌握在葉白的手中,他們能夠寫下王翦和周亞夫兩人的名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可以算是暨越了,若非是之前葉白的態度表露得相當明顯,估計以幾人的性格,連這兩個名字都不會寫上。
雖然暗中歎息,但葉白此刻也不會把幾人叫來,商量如何任命下麵的將領們,反正就算是問了,他們估計也隻會說讓葉白做主,到最後還是要落到他的頭上,索性就不去浪費這個時間了。
一邊迴憶著麾下將領們的生平履曆,一邊琢磨著該如何安置他們,把他們的名字一個個地寫了上去,足足弄了一個多時辰,才算是把所有的將領們都安排好了。
前營主將王翦,甲部牙將李嗣業,其中第一曲為陌刀兵,乙部牙將郝昭,裴元紹擔任第一曲的校尉,協助郝昭守衛長武縣的廖化則是被葉白調到了丙部擔任校尉。
前營的丙部是一支純粹的騎兵部隊,核心乃是擴充到兩曲的白馬義從,剩下的都是老兵級別的普通輕騎兵,牙將乃是趙雲,廖化與趙雲可是老熟人了,讓廖化充當趙雲的副手,兩人都不會有任何意見,而且配合也不會差。
至於丁部的牙將,當然就是楊業了,他的兩個兒子楊延昭和楊延嗣分別擔任校尉,輔佐楊業統兵,正所謂上陣父子兵嘛,日後若是有幸召喚出其他的楊家將,葉白也準備統統調到楊業的麾下。
後營的主將當然是周亞夫,不用多說,秦瓊擔任甲部牙將,程咬金在其麾下擔任校尉,繼續統帥騎兵,日後的玄甲精騎也會放入兩人麾下。
這般分配方式,等於程咬金此次無法升官,依舊在校尉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以這家夥的性子,多半是會有些不舒服的,不過有秦瓊在頭上壓著,估計他也不會鬧出什麽亂子來。
乙部牙將是與李嗣業對調的高思繼,林衝在其麾下擔任校尉,剛剛出世不久的張遼和羅成兩人也被調到了後營,分別擔任丙部和丁部的牙將。
高順被劃到了張遼的丙部,擔任一名校尉,繼續統率1000陷陣營重步兵。
如此這般安排,葉白也是有著自己考慮的,主要是秦瓊文武雙全,統兵能力不在周亞夫之下,,不可能一直擔任周亞夫的副將,日後是必然要獨掌一營兵馬的。
等到合適的時機,或者兵力充足的時候,後營將會一分為二,擴編為兩營兵馬,秦瓊如今統率的甲部還有羅成統率的丁部,就是新編營的骨幹力量,不至於沒有戰鬥力。
而抽調了一半兵力的後營,也依舊保留著張遼和高思繼兩部老兵在,也不會導致戰鬥力出現太大的下滑。
最為核心的前營和後營編製完成,隻有一半兵馬的中營也不能放棄,雖然他們暫時由葉白統率,坐鎮中軍,親上戰場的機會並不大。
可葉白依舊將他們整編為了兩部兵馬,分別由自己的護衛將軍宇文成都和王彥章擔任牙將,日常的操練事宜,都交給兩人負責。
都是天下第二,都是被兩個曆史上排名前三的絕世猛人壓了半輩子,想來兩人應該有很多的共情之處,合作起來也不會出現什麽矛盾。
仔細看了幾遍手中的任命名單,確認沒有什麽疏漏之後,葉白才叫來了戲誌才、徐庶還有所有留在府城的將領們,當眾宣布了對所有人的任命。
每宣布一個任命,葉白就要當場將印信交到對方的手中,這些東西都是隨同聖旨一起被帶到府城來的。
在大秦王國,到了牙將一級,就可以算是正兒八經的將軍了,也有專門的兵符印信,方便確認身份,無令不得擅自調兵,璿璣衛送來的東西當中,除了印信之外,還有大量的兵符。
隻是兵符這東西,懂的都懂,一是方便控製軍隊,二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例如叛亂什麽的,可在葉白這裏,就不需要去擔心那些東西了。
如今西城府的局勢緊張,一場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再去搞那些東西,多少有些影響效率,所以就被葉白把兵符給扣下了,隻發放了印信。
武將的任命完成,葉白還順勢宣布了對戲誌才、徐庶兩人的任命,戲誌才依舊擔任軍中主簿,除了替葉白出謀劃策之外,還要負責軍中的所有文書管理,包括後勤管理,可謂是責任重大。
徐庶被任命為軍師祭酒,主要職責乃是參讚軍機,說白了就是軍師,本來是想要派他南下到後營任職,輔助周亞夫的,可戲誌才肩膀上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身體又不好。
擔心繁重的工作,將戲誌才本就不好的身體徹底壓垮,讓他如同前世一般英年早逝,葉白不得不將徐庶留了下來,輔助戲誌才,幫助他分擔一部分工作,不讓戲誌才操勞過度。
武安軍正式成軍,葉白一人升天,麾下將領們也雞犬升天,幾乎人人都得到了晉升的機會,自然是高興不已,拿到各自的印信,短暫地慶賀一夜之後,就各自歸建了。
編製是完成了,但隻是停留在紙麵上的,部隊的組建、士卒的調動,武將的履任等等,可都是麻煩事情。
得虧武安軍的士卒都是老兵以上的級別,葉白麾下的武將也都是一時名將,執行力相當強,短短三天時間,就完成了人員的調動,各位武將也都接手了自己的直屬部隊。
接下來的日子,軍營內外喧鬧聲不斷,那是各位武將在嚴格操練麾下的士卒。
士兵卡的存在,隻是讓士兵們具備了應有的單兵作戰能力以及軍事素養,但軍隊作戰,講究的乃是團隊合作,默契與配合是萬萬不能缺的。
新成軍的武安軍看似戰鬥力強悍,但卻依舊需要一段不短時間的嚴格操練,才能夠培養起士卒們的配合與默契,真正發揮出自身戰鬥力。
在武安軍成軍的時候,其他方麵也沒有停滯不前,田文境的能力雖然比不上顧雍,可作為封疆大吏,在主政一方的時候,他的表現並不比顧雍差,甚至某些方麵還要做得更好一些。
接收了府城的政務之後,田文境帶著府衙的官員們迅速進入了狀態,沒有出現什麽變故和混亂,尤其是在征兵方麵,幹得比顧雍還要好。
數萬被征召起來的新兵,不但讓武安軍順利成軍,還給重建的府軍帶來了1萬新兵。
有了這1萬新兵,加上被王翦淘汰下來的數千士兵,府城的府軍就達到了1萬5千人的規模,距離滿編的2萬人也隻差了數千人而已,以田文境展現出來的政治手腕和能力,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滿編。
府城中留守的士卒中,大部分都是新兵、正規軍,這一次全部淘汰掉,劃入到府軍之中,長武縣城的駐軍,還有在城外紮營的楊業所部5000兵馬,也同樣需要進行調整。
最終調整之後,長武縣的5000府軍順利成軍,郝昭麾下的5000守軍也補充到滿編狀態,編為一部之兵。
城外駐紮的楊業所部,將麾下的低級士兵淘汰,組建了一支單獨的輜重營,重編為一部之兵。
這兩支部隊的整編相對比較簡單,所需要補充的老兵、精銳士兵並不多,不過4000餘人而已,以葉白如今的身家,完全能夠承擔得起,核心的整編,還是府城的部隊。
在淘汰了數千新兵、正規軍士兵之後,府城中能夠達到老兵以上等級的士卒僅僅隻剩下了6000餘人,主要是鐵鷹劍士和白馬義從。
前營要滿編,除了楊業和郝昭兩部兵馬之後,還需要補充萬人的士卒,新建兩部之兵,缺口達到了4000餘人。
這點缺口對於葉白來說,壓根就不算個事,大手一揮就全部補充完畢,不但讓前營達到了滿編,更是多出了1萬人的士卒,對於這些人,葉白當然不會浪費,新建了一個中營,與親衛部隊一起,暫時由他親自統率。
如此一來,新建的武安軍就擁有了完整的兩營兵馬加上一個僅有一半編製的中營,總兵力高達5萬餘人,而且還全部都是老兵以上等級的士兵,精銳士兵的數量高達2萬人。
戰力並不比原本的左武衛要差,甚至還更強一些,更不是如今損失慘重,補充了大量府城軍,戰鬥力嚴重下滑的青陽衛所能比的。
新建部隊,除了士卒之外,統兵將領也是相當關鍵的核心,在這一方麵,戲誌才與王翦等人也是有些賊的,除了在編製中寫下了前營、後營的主將名字之外,剩下的牙將、校尉等等將校,那是一個都沒有填,等著葉白乾綱獨斷。
看著編製文書上,那些空白的位置,葉白略微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對於戲誌才等人的心思,他就算再不懂人心,此刻也是猜到了幾分。
人事任命權利,對於任何一個上位者來說,都是相當關鍵的權利,雖然這些將領們對他的忠誠不必懷疑,可作為下屬,該有的分寸還是要掌握的。
該如何任命,下屬隻能是提出建議,決定權始終還是要掌握在葉白的手中,他們能夠寫下王翦和周亞夫兩人的名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可以算是暨越了,若非是之前葉白的態度表露得相當明顯,估計以幾人的性格,連這兩個名字都不會寫上。
雖然暗中歎息,但葉白此刻也不會把幾人叫來,商量如何任命下麵的將領們,反正就算是問了,他們估計也隻會說讓葉白做主,到最後還是要落到他的頭上,索性就不去浪費這個時間了。
一邊迴憶著麾下將領們的生平履曆,一邊琢磨著該如何安置他們,把他們的名字一個個地寫了上去,足足弄了一個多時辰,才算是把所有的將領們都安排好了。
前營主將王翦,甲部牙將李嗣業,其中第一曲為陌刀兵,乙部牙將郝昭,裴元紹擔任第一曲的校尉,協助郝昭守衛長武縣的廖化則是被葉白調到了丙部擔任校尉。
前營的丙部是一支純粹的騎兵部隊,核心乃是擴充到兩曲的白馬義從,剩下的都是老兵級別的普通輕騎兵,牙將乃是趙雲,廖化與趙雲可是老熟人了,讓廖化充當趙雲的副手,兩人都不會有任何意見,而且配合也不會差。
至於丁部的牙將,當然就是楊業了,他的兩個兒子楊延昭和楊延嗣分別擔任校尉,輔佐楊業統兵,正所謂上陣父子兵嘛,日後若是有幸召喚出其他的楊家將,葉白也準備統統調到楊業的麾下。
後營的主將當然是周亞夫,不用多說,秦瓊擔任甲部牙將,程咬金在其麾下擔任校尉,繼續統帥騎兵,日後的玄甲精騎也會放入兩人麾下。
這般分配方式,等於程咬金此次無法升官,依舊在校尉的位置上原地踏步,以這家夥的性子,多半是會有些不舒服的,不過有秦瓊在頭上壓著,估計他也不會鬧出什麽亂子來。
乙部牙將是與李嗣業對調的高思繼,林衝在其麾下擔任校尉,剛剛出世不久的張遼和羅成兩人也被調到了後營,分別擔任丙部和丁部的牙將。
高順被劃到了張遼的丙部,擔任一名校尉,繼續統率1000陷陣營重步兵。
如此這般安排,葉白也是有著自己考慮的,主要是秦瓊文武雙全,統兵能力不在周亞夫之下,,不可能一直擔任周亞夫的副將,日後是必然要獨掌一營兵馬的。
等到合適的時機,或者兵力充足的時候,後營將會一分為二,擴編為兩營兵馬,秦瓊如今統率的甲部還有羅成統率的丁部,就是新編營的骨幹力量,不至於沒有戰鬥力。
而抽調了一半兵力的後營,也依舊保留著張遼和高思繼兩部老兵在,也不會導致戰鬥力出現太大的下滑。
最為核心的前營和後營編製完成,隻有一半兵馬的中營也不能放棄,雖然他們暫時由葉白統率,坐鎮中軍,親上戰場的機會並不大。
可葉白依舊將他們整編為了兩部兵馬,分別由自己的護衛將軍宇文成都和王彥章擔任牙將,日常的操練事宜,都交給兩人負責。
都是天下第二,都是被兩個曆史上排名前三的絕世猛人壓了半輩子,想來兩人應該有很多的共情之處,合作起來也不會出現什麽矛盾。
仔細看了幾遍手中的任命名單,確認沒有什麽疏漏之後,葉白才叫來了戲誌才、徐庶還有所有留在府城的將領們,當眾宣布了對所有人的任命。
每宣布一個任命,葉白就要當場將印信交到對方的手中,這些東西都是隨同聖旨一起被帶到府城來的。
在大秦王國,到了牙將一級,就可以算是正兒八經的將軍了,也有專門的兵符印信,方便確認身份,無令不得擅自調兵,璿璣衛送來的東西當中,除了印信之外,還有大量的兵符。
隻是兵符這東西,懂的都懂,一是方便控製軍隊,二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例如叛亂什麽的,可在葉白這裏,就不需要去擔心那些東西了。
如今西城府的局勢緊張,一場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再去搞那些東西,多少有些影響效率,所以就被葉白把兵符給扣下了,隻發放了印信。
武將的任命完成,葉白還順勢宣布了對戲誌才、徐庶兩人的任命,戲誌才依舊擔任軍中主簿,除了替葉白出謀劃策之外,還要負責軍中的所有文書管理,包括後勤管理,可謂是責任重大。
徐庶被任命為軍師祭酒,主要職責乃是參讚軍機,說白了就是軍師,本來是想要派他南下到後營任職,輔助周亞夫的,可戲誌才肩膀上的擔子實在是太重了,身體又不好。
擔心繁重的工作,將戲誌才本就不好的身體徹底壓垮,讓他如同前世一般英年早逝,葉白不得不將徐庶留了下來,輔助戲誌才,幫助他分擔一部分工作,不讓戲誌才操勞過度。
武安軍正式成軍,葉白一人升天,麾下將領們也雞犬升天,幾乎人人都得到了晉升的機會,自然是高興不已,拿到各自的印信,短暫地慶賀一夜之後,就各自歸建了。
編製是完成了,但隻是停留在紙麵上的,部隊的組建、士卒的調動,武將的履任等等,可都是麻煩事情。
得虧武安軍的士卒都是老兵以上的級別,葉白麾下的武將也都是一時名將,執行力相當強,短短三天時間,就完成了人員的調動,各位武將也都接手了自己的直屬部隊。
接下來的日子,軍營內外喧鬧聲不斷,那是各位武將在嚴格操練麾下的士卒。
士兵卡的存在,隻是讓士兵們具備了應有的單兵作戰能力以及軍事素養,但軍隊作戰,講究的乃是團隊合作,默契與配合是萬萬不能缺的。
新成軍的武安軍看似戰鬥力強悍,但卻依舊需要一段不短時間的嚴格操練,才能夠培養起士卒們的配合與默契,真正發揮出自身戰鬥力。
在武安軍成軍的時候,其他方麵也沒有停滯不前,田文境的能力雖然比不上顧雍,可作為封疆大吏,在主政一方的時候,他的表現並不比顧雍差,甚至某些方麵還要做得更好一些。
接收了府城的政務之後,田文境帶著府衙的官員們迅速進入了狀態,沒有出現什麽變故和混亂,尤其是在征兵方麵,幹得比顧雍還要好。
數萬被征召起來的新兵,不但讓武安軍順利成軍,還給重建的府軍帶來了1萬新兵。
有了這1萬新兵,加上被王翦淘汰下來的數千士兵,府城的府軍就達到了1萬5千人的規模,距離滿編的2萬人也隻差了數千人而已,以田文境展現出來的政治手腕和能力,估計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可以滿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