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那邊,在這一次擴軍之中,同樣得到了極大的好處,葉白之前答應給毛驤補充的一批人手已經到位,而且並非是1000人,而是整整2000人。


    一口氣補充這麽多的錦衣衛,葉白也是付出了一些代價的,從係統獎勵中直接獲得的錦衣衛士兵卡隻有1000張而已,另外1000張,可是葉白通過耗費大量老兵卡融合升級出來的。


    若非是陳家派來護送顧雍的那些精銳家丁們提供了一部分,葉白還真的未必能夠下定這個決心。


    不過為了融合出這數百張錦衣衛士兵卡,卻也使得葉白手中的老兵卡少了數千張,若不然中營的規模比起如今還要更大一些,等於是讓葉白麾下的兵馬無端端地少了數千人。


    代價雖然不小,可葉白也沒有太過於後悔,在他的心裏,現在的武安軍充斥著大量老兵,雖然規模上去了,可戰力並沒有達標,至少沒有達到他心目中的標準。


    日後本就要不斷升級武安軍中的士兵,現在單純地追求數量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少了幾千人也不算什麽。


    補充了2000名新人,錦衣衛的規模就從之前的1000人增加到了3000人,足足增加了兩倍,把毛驤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樂得合不攏嘴。


    前兩天的時候,他才從葉白手裏接到了一個任務,要抽調麾下的骨幹人員,分批潛入京城,與趙普取得聯係,在其幫助下,初步建立京師的情報網絡,搜集朝廷以及京城官員們的情報。


    有著趙普的幫助,更有張居正隱藏在背後提供支持,加上錦衣衛的專業能力,做到這一點並不算太過於困難,而且初期也不需要派出多少人,隻要有個1、200人打下基礎,能夠站穩腳跟就可以了。


    但是,京城與西城府相隔萬裏之遙,這麽遠的距離,情報信息的傳遞極為不方便,路上遇到什麽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為了保證情報的傳遞,在沿途還需要建立一個個情報點,一邊搜集當地情報,同時承擔一個情報中轉聯絡站的作用,哪怕一個情報點隻安排那麽二三十人,這麽多的情報點全部加起來,需要動用的人員也是相當龐大的。


    毛驤手下的人員大部分都已經被分派出去了,分布在西城府、金林府和永寧府這三府之地,郡城中隻有寥寥少數人員充當暗探而已。


    這三府之地,如今都已經陷入到了一片戰火之中,環境的因素加上軍政情報繁多,牽製了錦衣衛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若非是有著毛驤親自把控,就以葉白完全那種放養的方式,如今的錦衣衛早就已經一片混亂。


    可毛驤的能力就算再強,也不能撒豆成兵,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維持當前的情報網絡的情況下,也僅僅抽調出了一支200人的精幹力量。


    這些人一走,毛驤手中就真的是無人可用了,想要擴充現有的情報網絡,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接收葉白補充的2000錦衣衛的時候,毛驤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樂得嘴角都快要咧到後腦勺了。


    作為錦衣衛的第一任指揮使,毛驤那個時期,麾下的錦衣衛人數並不多,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區區2000餘人的小機構而已,是在後期才不斷膨脹起來的,最終達到了10萬人的恐怖規模。


    (ps:關於錦衣衛巔峰時期到底有多少人,沒有一個定論,也有說6萬人的,也有說15萬人的,不過15萬人的數字或許不會假,但那隻是人員名單,實際上吃空餉、濫竽充數,各種原因之下,不能作為參考,因此作者君折中一下,取了個中間數)


    葉白麾下的錦衣衛,自然沒有達到錦衣衛的巔峰期,可比起當初錦衣衛成立的時候,也不差多少了,自然讓毛驤足夠滿意了。


    而且錦衣衛剛剛成立的時候,任務就極重,監察全國,尤其是京城各位官員,各個部門,比起如今在太始大陸上的任務還要重。


    任務輕鬆一些,人手還增加了,這也是毛驤心中高興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有了充足的人手,有機會打一個富裕仗的毛驤,當然不會客氣,大手一揮,再次從新補充的錦衣衛中精心挑選出了800人,與他之前就選出的200人,合成了一股人數達到1000人的精幹力量。


    這麽多的錦衣衛,他們將會分成若幹支隊伍,以不同的身份作為掩護,分批南下,一路往京城而去,每到一府、一郡,都會有一部分人員留在原地,潛伏下來,搭建情報站點。


    剩下的人員,毛驤也沒有全部捏在手裏,隻是留下了500人,把其他人全部撒了出去,一來是繼續增加各地的人員,擴充現有情報網絡,二來則是潛入西城府的北麵三縣,甚至還派人潛入了蜀國境內。


    毛驤雖然不是軍中將領,領兵能力不強,戰略思維也遠遠不及王翦、周亞夫等人,可到底是軍人出身,該有的戰爭敏銳才是具備的。


    武安軍成軍之後,大舉北上,收複淪陷的三縣乃是遲早的事情,提前做好準備,搜集相關情報就是錦衣衛的主要職責。


    除了武安軍的主要對手青陽衛的情報之外,蜀國內部情報也在毛驤的計劃之中,不需要掌握太多情報,起碼要能夠知曉蜀國後續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例如會有多少援軍趕來,後勤供給方麵是如何等等。


    武安軍成軍,各地府軍重建,錦衣衛也得到了擴充,葉白把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都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在之前的時候,夜不收這支最為精銳的斥候部隊,本是一直掌握在葉白手中,在這一次擴軍之中,葉白也將指揮權下放了,將手中的1000餘名精銳夜不收打散,分配到了前、中、後三營之中,用於組建獨立的斥候營。


    目前人數並不多,日後還需要繼續擴充,可加上各部的哨騎,倒是足夠完成戰前偵察、防備蜀軍斥候的任務了。


    在王翦、宇文成都等人的親自坐鎮下,剛剛成軍的前營、中營,每日都在嚴格操練,其他武將以身作則,親自帶頭,沒有士卒敢偷懶。


    本就是擁有足夠單兵作戰能力以及軍事素養的老兵乃至精銳,嚴加操練之下,部隊的配合與默契與日俱增,戰鬥力提升得很快。


    如果有可能的話,葉白當然想給部隊留下更多的時間進行操練,讓他們成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精銳”部隊,隻是很可惜,在長武縣以北休整多日的青陽衛卻是沒有給他這個時間和機會。


    損兵折將,損失慘重的青陽衛,在撤出長武縣的時候,隻剩下數千人而已,加上三座縣城的駐軍,也就隻有3萬多人,也就意味著在之前的多場戰鬥中,好不容易恢複到10萬人編製的青陽衛再一次被葉白給打殘了,而且這一次的損失還要更大。


    蜀國內部,是如何看待青陽衛的損失,對於那位青陽衛大將軍會如何處置,這些都不得而知,但根據錦衣衛和斥候們的情報,蜀國從國內再次調來了多支府軍,將被打殘的青陽衛再度補充到了7萬人的規模。


    北麵的三座縣城,各有5000兵馬駐守,彈壓地方,將近6萬人的主力,在休整了將近半月之後,再一次大舉南下,準備攻打長武縣。


    收到這個情報,參讚軍機的戲誌才和徐庶兩人,都給出了同樣的意見。


    以長武縣的地形來說,不適合久守,緊靠郝昭和楊業兩部兵馬,麵對6萬蜀軍主力的瘋狂攻擊,或許堅守半月乃至一月都是有可能的,但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縣城再度淪陷。


    毛驤派出的錦衣衛已經潛入了蜀國境內,分散到邊境的縣城、府城之中,一些相對有用的情報也已經傳遞了迴來。


    根據他們的打探,蜀國邊境地區的各縣、府城中的府軍近乎已經被抽調一空,隻餘下1、2000人的兵力駐守,雖然各縣、府都在抓緊時間征召新兵,可新兵想要具備戰鬥力,那可不是一兩日的時間。


    換言之,蜀國邊境兩郡的兵力已經極度空虛了,再也無力向青陽衛提供更多的支援了。


    蜀國腹地的衛軍、府軍是否會大舉南下,繼續支援前線的戰鬥,都不得而知,可算算距離與時間,他們就算趕到西城府,最快也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在戲誌才和徐庶兩人看來,這兩個月的時間就是武安軍絕佳的機會,隻要能夠一戰消滅青陽衛剩下的這6萬人,順勢收複北麵三縣,就有更為充足的時間整軍備戰。


    收複了北麵三縣,就算蜀軍再度調集的援軍趕到,憑借地形的優勢,構築防線,完全可以把蜀軍援軍阻擋在國境之外,確保西城府不會再度淪陷。


    不光是戲誌才和徐庶兩人,前營的主將王翦,在得知了情報之後,也是一力請戰,並且願意立下軍令狀,帶著前營擊敗青陽衛,收複北麵三縣。


    對於王翦的能力,葉白自然是放心的,雖然前營隻有2萬兵馬,僅有青陽衛三分之一的兵力,但雙方的士兵等級、武器裝備,尤其是將領配備方麵,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遙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遙春風並收藏異界:從小兵開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