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慕錢滬劇團在八仙橋茶樓演出《大英雄鄭成功》
申曲涅盤演變到滬劇的艱難曆程 作者:半樓書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那個晨光初照的清晨,八仙橋茶樓內已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仿佛整個城市的活力都匯聚於此。
錢凱,一位滬劇名角,身著華麗的戲服,頭戴精致的冠冕,站在茶樓中央那方被歲月磨礪得光滑無比的舞台上,正準備開嗓演繹那段膾炙人口的滬劇《鄭成功》。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藝術的熱愛與敬畏,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那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心靈相通。
茶樓內,人聲鼎沸卻又不失和諧。老人們圍坐在古樸的木桌旁,手捧熱騰騰的紫砂壺,茶香嫋嫋升起,與空氣中的早點香氣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溫馨的生活畫卷。
有的老人邊品茶邊輕聲交談,分享著往日的記憶與今日的新鮮事;有的則閉目養神,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閑適。
年輕人也不甘落後,他們或三兩成群,圍坐在小吃攤前,品嚐著各式各樣的地道小吃,從熱氣騰騰的生煎包到甜而不膩的桂花糕,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偶爾,一兩聲清脆的笑聲劃破喧囂,為這繁忙的早晨增添了幾分生動與活力。
而在這一片熱鬧之中,錢凱的妻子鳳英,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坐在舞台一側的角落裏,手中靈活地編織著絨線,一針一線間透露出對家的深情與細膩。她的目光不時投向舞台上的丈夫,眼神中滿是驕傲與愛意。
每當錢凱的唱腔高亢激昂,或是細膩婉轉,她都會輕輕點頭,嘴角掛著溫柔的微笑,仿佛在用這種方式默默為丈夫加油鼓勁。
周圍的人們也被這份深情所感染,有的放下手中的茶杯,有的暫停了交談,紛紛將目光轉向舞台,沉浸在錢凱那深情並茂的表演中。
《鄭成功》的故事在他們的耳畔緩緩展開,每一個場景、每一段唱詞都讓人心潮澎湃,仿佛親眼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隨著劇情的推進,茶樓內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當錢凱唱到鄭成功收複台灣、揚我國威的壯麗篇章時,整個茶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喝彩聲,將這份對英雄的敬仰與對國家的熱愛推向了極致。
那一刻,八仙橋茶樓不僅僅是一個品茶聽戲的地方,更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在,傳承文化與情感的重要紐帶。
而當演出中場休息,錢凱走下舞台,與妻子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幸福,如同茶樓內嫋嫋升起的茶香,溫暖而持久,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這一天,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歡樂、感動與希望的美好早晨。
鄭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號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平國公鄭芝龍長子。
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鄭成功早年甚為隆武帝所器重,授總統使、招討大將軍,賜姓朱,名成功,人稱“國姓爺”。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力阻其父降清不果,乃走南澳,起兵抗清。
後永曆帝封為延平郡王,率部數創浙閩粵清兵,屢拒招降。曾兩次派兵與張名振合師北上入長江,並與李定國通聲息。
永曆十三年(1659年),親與張煌言合師北入長江,破瓜洲,下鎮江,圍江寧,清廷震動。旋因連勝輕敵,戰敗撤迴思明州。
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二萬人出廈門,經澎湖,直達台灣鹿耳門,圍赤嵌城,敗荷蘭援軍。次年,荷蘭總督揆一降,遂複台灣全島,以赤嵌城為東都,建立府縣,編製軍隊,屯田墾荒,獎勵移民。
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並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屯田開墾,發展貿易,促進了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
為收複台灣、建設台灣作出了巨大貢獻。鄭成功詩作及其手書、《鄭成功與王忠孝對奕圖》《海上見聞錄定本》、延平王戶官楊英的《先王實錄》以及《稗海紀遊》等,其中《海上見聞錄定本》是非常珍貴的曆史資料。
“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由於滿清入侵,鮮血戰火淹沒人間,怎麽能夠太平美滿?
為鄭成功驅逐韃子、安定中原作了說明性鋪墊;歌詞直解則為:希望人間滿是煙火,怎麽能夠太平美滿?
“這正表明了滿清鐵騎踐踏我大好河山!明末人口為一億,到偽酋福臨時全國人口隻剩下1400萬人了,銳減了80%多,損失人口8000多萬!可想而知當時的鄭成功是多麽的悲憤。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日月為“明”,表明鄭成功反清複明的決心,也肯定了鄭成功在反清行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看到韃軍占據中原大地,而自己則力量弱小,於是發出了“再活五百年”的唿喊,可惜鄭成功英年早逝,隻活了38歲!
大明朝堅持抗擊了40年,終於畫上一個句號。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引位於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前的大操場處,mi當年鄭成功揮師北伐之前,曾在此選將練兵,訓練出一支擁有萬人的“鐵人軍”,後來成為收複台灣的主力。
陳嘉庚先生當年選擇演武亭的遺址創辦廈門大學,寓意秉承先輩遺誌,愛國興邦。演武亭遺址是當年鄭軍演武場上重要建築物,位於廈門大學體育場一帶。 地理位置、 簡介:鄭成功演武場遺址位於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前的大操場處,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廈門大學同安樓後麵的八角亭花園中發現一塊長120厘米、寬48厘米的“練膽”石刻,現存於鼓浪嶼鄭成功紀念館。陳嘉庚先生當年選擇演武亭的遺址創辦廈門大學,寓意秉承先輩遺誌,愛國興邦。
當年在演武場東北、西南兩邊的山崗上,各有一道城牆,城牆裏麵是一片總麵積五萬多平方米的大校場。
大校場旁邊,現今廈門大學群賢樓的地方原有一個演武亭,當年鄭成功揮師北伐之前,曾在此選將練兵,每天進行操練、檢閱,訓練出一支擁有萬人的“鐵人軍”,後來成為收複台灣的主力。
演武場規模:演武場範圍南臨廈門港,北至南普陀,其東北和西南各有一道城牆,分別稱為鎮南關和鎮北關。演武亭在今廈門大學內。
據《從征實錄》載,明永曆十二年(1658年)三月,鄭成功因“日夜出督操練,往返殊難”,命工官馮澄世築成樓台式演武亭於演武場上,作為他教練觀兵的駐節之地。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軍攻入廈門時,由鄭經在撤退台灣前下令焚毀。
在廈大群賢樓前曾出土“練膽”石刻一方,石刻高0.48米,寬1.02米,楷書。據考證為演武亭之石構部件。“練膽”一詞,應為鄭成功訓練士兵的要旨之一。
據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載,鄭成功當時是以《五梅花操法》閱練其著名的鐵人軍。
“練兵以石獅五百斤為的,力能挺起者,拔入左右武衛親軍,配以雲南弓箭,戴鐵盔、鐵臂、鐵裙,用鎖鎖定,不能脫,時謂鐵人。”
鐵人軍英勇善戰,是北伐抗清、收複台灣的主力軍。演武亭遺址1961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演武場是鄭成功演武練士兵的大校場,演武亭為其中主要建築,據史書記載,鄭成功於南明永曆九年(1655年,一說永曆十二年)命工官馮澄世在廈門港院東和澳仔嶺之間的操場築演武亭樓台,以便駐宿教練觀兵。亭建成後,鄭成功親臨督練,教導。
曆史沿革:演武亭遺址位於廈門大學體育場一帶。 演武亭所在之演武場,係明代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練兵演武之地。
1655年,鄭成功於演武場上建樓台式演武亭作其閱兵督練之地。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攻入廈門,鄭成功之子鄭軍在撤軍台灣前下令焚毀演武亭。
概述: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又名福鬆 ,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
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千裏濱,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
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
1630年,鄭成功隨叔芝燕迴國,住晉江安平鄭府。鄭芝龍延聘名師授業,1638年鄭成功入南安縣學為廩五生,1644年鄭成功從家鄉來到南京,進入國子監太學,拜名儒錢謙益為師。
其時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當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朝滅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後,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 明弘光政權覆滅,鄭成功返迴福建。
同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鄭芝龍等擁立為帝,建號隆武。帝對鄭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許,賜他與國同姓,易名“成功”,從此南明官方稱為“朱成功”,中外又稱為“國姓爺”。
1646年8月,清軍進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於汀州罹難。10月中旬鄭芝龍降清,即後清軍進襲安平,鄭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
隆武政權失敗後,年僅21歲的鄭成功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壓迫政策,他在南安縣學(豐州)焚毀儒服,投筆從戎,以“招討大將軍”的名義,在安平、浯州金門一帶誓師抗清,擁戴南明的永曆政權。
1647年8月,鄭成功與叔父鄭鴻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鄭成功用計襲奪廈門,建立了穩固的抗清根據地,軍事力量進一步壯大。
1659年5月,鄭成功開始平生最大規模的北伐。鄭成功率大軍自舟山北上,從長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勢如破竹,7月初七直逼南京城下,一時清廷為之震動。
在勝利在望之際,鄭成功遲延了進攻時機,在清廷後續援軍的反攻之下慘遭失敗,沿長江東撤,轉海道南下,9月退迴金、廈基地。鄭成功北伐失敗後,清王朝已控製了中國的大部分國土。
鑒於敵我力量的懸殊和全國客觀形勢的變化,僅憑金、廈兩島將危在旦夕,鄭成功決定東征台灣,利用海峽天險和海上力量的優勢,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 名將士,乘350餘艘戰艦,從金門料羅灣出師東征。因遇暴風雨在澎湖停留數日,30日拂曉從台南鹿耳門勝利登陸,擊潰了荷軍的狙擊,並乘勢攻下赤嵌城。
隨後,鄭成功率大軍包圍了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
荷蘭駐台灣長官揆一拒絕投降,憑藉堅固的城牆工事負隅頑抗,鄭成功數度強攻未果,乃改為長期圍困。7月中旬,荷蘭援軍從巴達維亞支援台灣,在海上決戰中被鄭成功水師擊敗。
經過長達九個月的圍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終於向鄭成功投降,率殘兵敗卒撤出台灣,至此,荷蘭殖民者對台灣達長3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台灣重新迴到中國的懷抱,鄭成功收複台灣的壯舉,為祖國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
鄭成功在台期間,加強了政治經濟建設,置府縣、務屯墾、廢苛稅、興學校,改善軍民關係,安撫台灣土著,頒布了各種法令和條例,為台灣經濟社會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662年6月23日(農曆5月初八)。
鄭成功因病在台灣去世,時年39歲,葬於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統一台灣後,康熙川八年(1699年),帝賜遷葬在南安鄭氏祖墓。
康熙帝並題寫挽聯讚曰:“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誌方知海外有孤忠。”
自清朝開始,漢人被稱奴才,從此被馴化成一群不知廉恥,道德淪喪,好死不如賴活的一群人,
再也生不出嶽飛那樣的民族英雄。中國五千年受野蠻人侵略次數太多太多了,膻騷之俗浸染華夏,漢唐君臣之禮,民族文化,精神道統,士人氣節隻能在古裝滬劇中找到。
滬劇《鄭成功》 唱詞:
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
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
麵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
行軍打仗,餐風露宿和內心的感情,
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
做人一地肝膽 ,做人何懼艱險, 豪情不變年複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惡分開兩邊, 都為夢中的明天。
力挽狂瀾拯救漢人江山,
血淹沒人間 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鄭成功38歲早逝,抗虜未成,留下慷慨遺憾!
鄭成功,是在南明末年擊退荷蘭侵略者,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
曆史上的鄭成功,並非隻是一個普通的將領,他的背後依靠的是海商中的龍頭老大\"鄭氏家族\"。
鄭氏家族發家於素來以\"海禁\"著稱的明朝,是活躍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海商\"。當然,在禁止海上貿易的朝廷看來,鄭氏家族不是海商,而是海賊。
彼時世界正處於大航海時代,荷蘭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偉大航路,將印尼的香料群島當作了自家的後花園。香料養肥了荷蘭這個不足河南省麵積1\/4大的\"彈丸之地\",打出了\"海上馬車夫\"的稱號,奠定了荷蘭海上霸主的地位。
僅僅憑借香料,便讓荷蘭如此富裕,更何況中國的茶葉、瓷器與絲綢,具讓荷蘭渴望無比。荷蘭商人開出很高的價錢收購這些\"中國特產\",在巨大的利潤之下,即便明朝有海禁政策,浙江、福建一帶的海商活動從未停止。
鄭氏集團就是眾多海商之一,與日本、荷蘭交易往來密切,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就是正兒八經的日本人。而後,鄭氏集團做到了龍頭老大的地位,可謂是東南沿海一霸。
鄭家在海邊叱吒風雲,賺得盆滿缽滿。大明朝卻並沒有做出相應的整治措施,這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自顧不暇。此時崇禎當政,明朝內有農民起義,社會動蕩不安;外有清軍吞並蒙古,像一頭猛獸一樣趴在大明的脊梁上,虎視眈眈。
偏安一隅的鄭氏集團目睹了大明的種種動蕩,拋去鄭氏集團種種違禁的海上貿易活動。鄭成功生於明朝,長於明朝,有一腔忠君愛國之心,見到國家動蕩,他毅然地站了出來。
鄭成功打著大明的旗號,在福建沿海一帶抵禦清軍,一度攻入過南京。隻是愈進行膠著,鄭成功愈是看清,大明氣數已盡,清軍的大勢不可阻擋,負隅頑抗已經沒有意義。
一腔抱負無處施展,鄭成功萬分不甘心的撤軍。迴到福建一帶時,遙望著台灣海峽,鄭成功突然想到,台灣此時還是荷蘭的殖民地。他更加氣憤,祖國被內外分割,他的憤懣之情滿溢胸內。
清軍勢大無可奈何,小小的荷蘭竟也如此囂張。思及此,鄭成功便發動了收複台灣的戰爭。他帶著山河破碎的國仇家恨,一路勢如破竹,成功收複了台灣,鄭成功憑此永垂青史。
彼時,隻有台灣這一座孤島屬於大明,成為了大明最後的\"火種\"。被視為\"海賊\"的鄭氏集團,也成為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鄭成功的抵抗清軍、收複台灣的曆程。他一生征戰,相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複一年。\"
豪情一詞更適合放在長於海浪中的鄭成功的身上,便會合適許多。大風大浪沒有澆滅他胸中的豪情萬丈,不然他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抵抗清軍、去驅逐荷蘭。這正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而鄭成功少年無憂,成年後肩負大業,打著大明的旗號討伐清軍,期待能夠複興大明,不正是滬劇唱詞中所說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嗎?
唱到滬劇合唱部分:\"看鐵蹄錚錚,踏遍萬裏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時,細究起來,這每一句歌詞都像為鄭成功\"量身定做\"。
以一個大明子民的視角來看,滿清騎兵入關,一路南下擊破南京城,可不正是鐵蹄錚錚,踏遍了大明的萬裏河山嗎?這顯然與出身異族,以侵略者身份入關的康熙無關。
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城,雖說經濟上屬於沿海地區,但是地理上並不屬於沿海地區,康熙又從何\"站在鄭成功長於海上,倒是常常可以得見何為\"風口浪尖\"。
而後便是\"日月旋轉\"這四字,\"日、月\",恰好組成了個\"明\"字。如果這還不足以證明這是大明的\"明\"的話,鄭成功以光複大明的口號抵抗清軍時的旗幟。旗幟乃是一麵\"日月旗\",其上月亮圍繞在太陽周身,揮舞旗幟時,可不正是\"日月旋轉\"嗎?
此外,鄭成功在廈門的據點叫做思明,如果說一件事可以說是巧合,那麽件件事都與\"明\"字有關時,就必然不是巧合了。
《向天再借五百年》,這需要結合鄭成功的結局來看。他收複台灣後,沒能看見\"夢中的明天\",不足5個月便急病去世,年僅39歲,可謂是英才早逝。因此在滬劇唱詞中多次呐喊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十分符合一位壯誌未酬的悲劇英雄。
在鄭成功死後,鄭氏集團勢力早已不如從前,很快便被康熙親手拿下,讓清朝的領土逐漸走向完整。清朝也在康熙的治理之下,愈加繁榮昌盛。
數百年之後,更多的人會記得那個\"康熙大帝\",而少有人會主動想起鄭成功。隻有史實,記載著鄭成功曾經為大明做出的最後努力,記載著他英年早逝之後,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的悲涼心境。
鄭成功收複台灣又稱鄭成功收複台灣之戰,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竊取台灣的荷蘭殖民者收複寶島台灣的事件。
鄭成功是17世紀著名的抗清名將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
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東平地區、赤嵌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係。
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
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複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在那個晨光初照的清晨,八仙橋茶樓內早已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陽光透過雕花木窗,斑駁地灑在古樸的桌麵上,為這傳統韻味十足的空間添上一抹溫馨的金黃。
茶樓內,各式各樣的茶具排列得錯落有致,茶香與滬劇的悠揚曲調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而和諧的生活畫卷。
錢凱,滬劇名伶,身著華麗的戲服,站在茶樓中央臨時搭建的簡易舞台上,正深情地演繹著《鄭成功》這一經典劇目。
他的聲音渾厚有力,每一個字都飽含情感,仿佛能穿越時空,將聽眾帶迴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他的眼神堅定而充滿力量,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完美詮釋了鄭成功那份不屈不撓、誓死扞衛家園的英勇精神。
台下,觀眾們或坐或立,聚精會神地觀賞著這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有的老人手捧熱茶,眯著眼睛,隨著劇情的起伏輕輕搖頭晃腦;有的年輕人則拿記事簿,試圖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文化盛況。
更有孩童依偎在父母懷裏,好奇地盯著台上,或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種下了對傳統文化熱愛的種子。
錢凱的妻子鳳英坐在角落裏,手中熟練地編結著絨線,偶爾抬頭望向台上,眼中滿是驕傲與愛意。
她不時與鄰座的老姐妹們低聲交談,分享著關於錢凱的點點滴滴,從他在慕錢滬劇團的辛勤付出,到他在舞台上那份獨有的堅韌與執著。她的笑容溫暖而明媚,仿佛能驅散一切疲憊與寒冷。
茶樓的一角,幾位資深的戲迷正熱烈討論著慕錢滬劇團近期的演出安排,以及錢凱在劇中的精彩表現。他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錢凱演技的讚賞,更對他那份麵對困難從不退縮、始終堅持自我風格的勇敢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錢凱啊,他不僅是在演戲,更是在用他的生命詮釋每一個角色,這樣的演員,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感慨道。
隨著劇情的推進,茶樓內的氣氛也被推向了高潮。當錢凱以一曲激昂的唱段結束全劇,整個茶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唿聲。人們紛紛起身,向這位用生命演繹藝術的藝術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那一刻,八仙橋茶樓不僅僅是一個品茶聽戲的地方,它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見證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勃勃生機與無限可能。
而錢凱,也在這樣的掌聲與認可中,更加堅定了自己傳承與發展滬劇藝術的決心,他知道,每一次的登台,都是對這份文化最好的傳承與致敬。
錢凱,一位滬劇名角,身著華麗的戲服,頭戴精致的冠冕,站在茶樓中央那方被歲月磨礪得光滑無比的舞台上,正準備開嗓演繹那段膾炙人口的滬劇《鄭成功》。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對藝術的熱愛與敬畏,仿佛穿越了時空,與那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心靈相通。
茶樓內,人聲鼎沸卻又不失和諧。老人們圍坐在古樸的木桌旁,手捧熱騰騰的紫砂壺,茶香嫋嫋升起,與空氣中的早點香氣交織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溫馨的生活畫卷。
有的老人邊品茶邊輕聲交談,分享著往日的記憶與今日的新鮮事;有的則閉目養神,享受著這份難得的寧靜與閑適。
年輕人也不甘落後,他們或三兩成群,圍坐在小吃攤前,品嚐著各式各樣的地道小吃,從熱氣騰騰的生煎包到甜而不膩的桂花糕,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偶爾,一兩聲清脆的笑聲劃破喧囂,為這繁忙的早晨增添了幾分生動與活力。
而在這一片熱鬧之中,錢凱的妻子鳳英,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坐在舞台一側的角落裏,手中靈活地編織著絨線,一針一線間透露出對家的深情與細膩。她的目光不時投向舞台上的丈夫,眼神中滿是驕傲與愛意。
每當錢凱的唱腔高亢激昂,或是細膩婉轉,她都會輕輕點頭,嘴角掛著溫柔的微笑,仿佛在用這種方式默默為丈夫加油鼓勁。
周圍的人們也被這份深情所感染,有的放下手中的茶杯,有的暫停了交談,紛紛將目光轉向舞台,沉浸在錢凱那深情並茂的表演中。
《鄭成功》的故事在他們的耳畔緩緩展開,每一個場景、每一段唱詞都讓人心潮澎湃,仿佛親眼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隨著劇情的推進,茶樓內的氣氛也達到了高潮。當錢凱唱到鄭成功收複台灣、揚我國威的壯麗篇章時,整個茶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喝彩聲,將這份對英雄的敬仰與對國家的熱愛推向了極致。
那一刻,八仙橋茶樓不僅僅是一個品茶聽戲的地方,更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在,傳承文化與情感的重要紐帶。
而當演出中場休息,錢凱走下舞台,與妻子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幸福,如同茶樓內嫋嫋升起的茶香,溫暖而持久,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這一天,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充滿歡樂、感動與希望的美好早晨。
鄭成功(1624年8月28日—1662年6月23日),本名森,又名福鬆,字明儼,號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平國公鄭芝龍長子。
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鄭成功早年甚為隆武帝所器重,授總統使、招討大將軍,賜姓朱,名成功,人稱“國姓爺”。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力阻其父降清不果,乃走南澳,起兵抗清。
後永曆帝封為延平郡王,率部數創浙閩粵清兵,屢拒招降。曾兩次派兵與張名振合師北上入長江,並與李定國通聲息。
永曆十三年(1659年),親與張煌言合師北入長江,破瓜洲,下鎮江,圍江寧,清廷震動。旋因連勝輕敵,戰敗撤迴思明州。
永曆十五年(1661年),率軍二萬人出廈門,經澎湖,直達台灣鹿耳門,圍赤嵌城,敗荷蘭援軍。次年,荷蘭總督揆一降,遂複台灣全島,以赤嵌城為東都,建立府縣,編製軍隊,屯田墾荒,獎勵移民。
鄭成功擊敗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並在台灣建立行政機構,屯田開墾,發展貿易,促進了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
為收複台灣、建設台灣作出了巨大貢獻。鄭成功詩作及其手書、《鄭成功與王忠孝對奕圖》《海上見聞錄定本》、延平王戶官楊英的《先王實錄》以及《稗海紀遊》等,其中《海上見聞錄定本》是非常珍貴的曆史資料。
“願煙火人間,安得太平美滿”,由於滿清入侵,鮮血戰火淹沒人間,怎麽能夠太平美滿?
為鄭成功驅逐韃子、安定中原作了說明性鋪墊;歌詞直解則為:希望人間滿是煙火,怎麽能夠太平美滿?
“這正表明了滿清鐵騎踐踏我大好河山!明末人口為一億,到偽酋福臨時全國人口隻剩下1400萬人了,銳減了80%多,損失人口8000多萬!可想而知當時的鄭成功是多麽的悲憤。
“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日月為“明”,表明鄭成功反清複明的決心,也肯定了鄭成功在反清行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看到韃軍占據中原大地,而自己則力量弱小,於是發出了“再活五百年”的唿喊,可惜鄭成功英年早逝,隻活了38歲!
大明朝堅持抗擊了40年,終於畫上一個句號。
鄭成功演武場遺址引位於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前的大操場處,mi當年鄭成功揮師北伐之前,曾在此選將練兵,訓練出一支擁有萬人的“鐵人軍”,後來成為收複台灣的主力。
陳嘉庚先生當年選擇演武亭的遺址創辦廈門大學,寓意秉承先輩遺誌,愛國興邦。演武亭遺址是當年鄭軍演武場上重要建築物,位於廈門大學體育場一帶。 地理位置、 簡介:鄭成功演武場遺址位於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前的大操場處,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廈門大學同安樓後麵的八角亭花園中發現一塊長120厘米、寬48厘米的“練膽”石刻,現存於鼓浪嶼鄭成功紀念館。陳嘉庚先生當年選擇演武亭的遺址創辦廈門大學,寓意秉承先輩遺誌,愛國興邦。
當年在演武場東北、西南兩邊的山崗上,各有一道城牆,城牆裏麵是一片總麵積五萬多平方米的大校場。
大校場旁邊,現今廈門大學群賢樓的地方原有一個演武亭,當年鄭成功揮師北伐之前,曾在此選將練兵,每天進行操練、檢閱,訓練出一支擁有萬人的“鐵人軍”,後來成為收複台灣的主力。
演武場規模:演武場範圍南臨廈門港,北至南普陀,其東北和西南各有一道城牆,分別稱為鎮南關和鎮北關。演武亭在今廈門大學內。
據《從征實錄》載,明永曆十二年(1658年)三月,鄭成功因“日夜出督操練,往返殊難”,命工官馮澄世築成樓台式演武亭於演武場上,作為他教練觀兵的駐節之地。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軍攻入廈門時,由鄭經在撤退台灣前下令焚毀。
在廈大群賢樓前曾出土“練膽”石刻一方,石刻高0.48米,寬1.02米,楷書。據考證為演武亭之石構部件。“練膽”一詞,應為鄭成功訓練士兵的要旨之一。
據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載,鄭成功當時是以《五梅花操法》閱練其著名的鐵人軍。
“練兵以石獅五百斤為的,力能挺起者,拔入左右武衛親軍,配以雲南弓箭,戴鐵盔、鐵臂、鐵裙,用鎖鎖定,不能脫,時謂鐵人。”
鐵人軍英勇善戰,是北伐抗清、收複台灣的主力軍。演武亭遺址1961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演武場是鄭成功演武練士兵的大校場,演武亭為其中主要建築,據史書記載,鄭成功於南明永曆九年(1655年,一說永曆十二年)命工官馮澄世在廈門港院東和澳仔嶺之間的操場築演武亭樓台,以便駐宿教練觀兵。亭建成後,鄭成功親臨督練,教導。
曆史沿革:演武亭遺址位於廈門大學體育場一帶。 演武亭所在之演武場,係明代嘉靖年間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練兵演武之地。
1655年,鄭成功於演武場上建樓台式演武亭作其閱兵督練之地。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軍攻入廈門,鄭成功之子鄭軍在撤軍台灣前下令焚毀演武亭。
概述: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又名福鬆 ,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
公元1624年8月27日誕生於日本長崎縣平戶千裏濱,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
其父鄭芝龍,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
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複台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
1630年,鄭成功隨叔芝燕迴國,住晉江安平鄭府。鄭芝龍延聘名師授業,1638年鄭成功入南安縣學為廩五生,1644年鄭成功從家鄉來到南京,進入國子監太學,拜名儒錢謙益為師。
其時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當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朝滅亡。9月中旬,清王朝定都北京。在擊敗了李自成的農民軍後,次年6月攻克南京,南 明弘光政權覆滅,鄭成功返迴福建。
同月,唐王朱聿鍵在福州被鄭芝龍等擁立為帝,建號隆武。帝對鄭成功的忠勇十分嘉許,賜他與國同姓,易名“成功”,從此南明官方稱為“朱成功”,中外又稱為“國姓爺”。
1646年8月,清軍進攻福建,隆武帝在逃亡路上被擒,於汀州罹難。10月中旬鄭芝龍降清,即後清軍進襲安平,鄭成功之母不堪被辱自殪身亡。
隆武政權失敗後,年僅21歲的鄭成功憤起反抗清王朝的民族壓迫政策,他在南安縣學(豐州)焚毀儒服,投筆從戎,以“招討大將軍”的名義,在安平、浯州金門一帶誓師抗清,擁戴南明的永曆政權。
1647年8月,鄭成功與叔父鄭鴻逵曾率兵攻打泉州,屯兵桃花山。1650年中秋,鄭成功用計襲奪廈門,建立了穩固的抗清根據地,軍事力量進一步壯大。
1659年5月,鄭成功開始平生最大規模的北伐。鄭成功率大軍自舟山北上,從長江口溯江西上,一路勢如破竹,7月初七直逼南京城下,一時清廷為之震動。
在勝利在望之際,鄭成功遲延了進攻時機,在清廷後續援軍的反攻之下慘遭失敗,沿長江東撤,轉海道南下,9月退迴金、廈基地。鄭成功北伐失敗後,清王朝已控製了中國的大部分國土。
鑒於敵我力量的懸殊和全國客觀形勢的變化,僅憑金、廈兩島將危在旦夕,鄭成功決定東征台灣,利用海峽天險和海上力量的優勢,建立新的抗清基地。
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 名將士,乘350餘艘戰艦,從金門料羅灣出師東征。因遇暴風雨在澎湖停留數日,30日拂曉從台南鹿耳門勝利登陸,擊潰了荷軍的狙擊,並乘勢攻下赤嵌城。
隨後,鄭成功率大軍包圍了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中心——熱蘭遮城。
荷蘭駐台灣長官揆一拒絕投降,憑藉堅固的城牆工事負隅頑抗,鄭成功數度強攻未果,乃改為長期圍困。7月中旬,荷蘭援軍從巴達維亞支援台灣,在海上決戰中被鄭成功水師擊敗。
經過長達九個月的圍困,1662年2月1日,揆一終於向鄭成功投降,率殘兵敗卒撤出台灣,至此,荷蘭殖民者對台灣達長3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台灣重新迴到中國的懷抱,鄭成功收複台灣的壯舉,為祖國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豐功偉績。
鄭成功在台期間,加強了政治經濟建設,置府縣、務屯墾、廢苛稅、興學校,改善軍民關係,安撫台灣土著,頒布了各種法令和條例,為台灣經濟社會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662年6月23日(農曆5月初八)。
鄭成功因病在台灣去世,時年39歲,葬於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統一台灣後,康熙川八年(1699年),帝賜遷葬在南安鄭氏祖墓。
康熙帝並題寫挽聯讚曰:“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誌方知海外有孤忠。”
自清朝開始,漢人被稱奴才,從此被馴化成一群不知廉恥,道德淪喪,好死不如賴活的一群人,
再也生不出嶽飛那樣的民族英雄。中國五千年受野蠻人侵略次數太多太多了,膻騷之俗浸染華夏,漢唐君臣之禮,民族文化,精神道統,士人氣節隻能在古裝滬劇中找到。
滬劇《鄭成功》 唱詞:
沿著江山起起伏伏溫柔的曲線,
放馬愛的中原愛的北國和江南。
麵對冰刀雪劍風雨多情的陪伴,
行軍打仗,餐風露宿和內心的感情,
珍惜蒼天賜給我的金色的華年。
做人一地肝膽 ,做人何懼艱險, 豪情不變年複一年。
做人有苦有甜 ,善惡分開兩邊, 都為夢中的明天。
力挽狂瀾拯救漢人江山,
血淹沒人間 安得太平美滿。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鄭成功38歲早逝,抗虜未成,留下慷慨遺憾!
鄭成功,是在南明末年擊退荷蘭侵略者,收複台灣的民族英雄。
曆史上的鄭成功,並非隻是一個普通的將領,他的背後依靠的是海商中的龍頭老大\"鄭氏家族\"。
鄭氏家族發家於素來以\"海禁\"著稱的明朝,是活躍在東南沿海地區的\"海商\"。當然,在禁止海上貿易的朝廷看來,鄭氏家族不是海商,而是海賊。
彼時世界正處於大航海時代,荷蘭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偉大航路,將印尼的香料群島當作了自家的後花園。香料養肥了荷蘭這個不足河南省麵積1\/4大的\"彈丸之地\",打出了\"海上馬車夫\"的稱號,奠定了荷蘭海上霸主的地位。
僅僅憑借香料,便讓荷蘭如此富裕,更何況中國的茶葉、瓷器與絲綢,具讓荷蘭渴望無比。荷蘭商人開出很高的價錢收購這些\"中國特產\",在巨大的利潤之下,即便明朝有海禁政策,浙江、福建一帶的海商活動從未停止。
鄭氏集團就是眾多海商之一,與日本、荷蘭交易往來密切,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就是正兒八經的日本人。而後,鄭氏集團做到了龍頭老大的地位,可謂是東南沿海一霸。
鄭家在海邊叱吒風雲,賺得盆滿缽滿。大明朝卻並沒有做出相應的整治措施,這因為當時的明朝已經自顧不暇。此時崇禎當政,明朝內有農民起義,社會動蕩不安;外有清軍吞並蒙古,像一頭猛獸一樣趴在大明的脊梁上,虎視眈眈。
偏安一隅的鄭氏集團目睹了大明的種種動蕩,拋去鄭氏集團種種違禁的海上貿易活動。鄭成功生於明朝,長於明朝,有一腔忠君愛國之心,見到國家動蕩,他毅然地站了出來。
鄭成功打著大明的旗號,在福建沿海一帶抵禦清軍,一度攻入過南京。隻是愈進行膠著,鄭成功愈是看清,大明氣數已盡,清軍的大勢不可阻擋,負隅頑抗已經沒有意義。
一腔抱負無處施展,鄭成功萬分不甘心的撤軍。迴到福建一帶時,遙望著台灣海峽,鄭成功突然想到,台灣此時還是荷蘭的殖民地。他更加氣憤,祖國被內外分割,他的憤懣之情滿溢胸內。
清軍勢大無可奈何,小小的荷蘭竟也如此囂張。思及此,鄭成功便發動了收複台灣的戰爭。他帶著山河破碎的國仇家恨,一路勢如破竹,成功收複了台灣,鄭成功憑此永垂青史。
彼時,隻有台灣這一座孤島屬於大明,成為了大明最後的\"火種\"。被視為\"海賊\"的鄭氏集團,也成為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鄭成功的抵抗清軍、收複台灣的曆程。他一生征戰,相似乎更加符合《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所唱的:\"做人一地肝膽,做人何懼艱險,豪情不變,年複一年。\"
豪情一詞更適合放在長於海浪中的鄭成功的身上,便會合適許多。大風大浪沒有澆滅他胸中的豪情萬丈,不然他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抵抗清軍、去驅逐荷蘭。這正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而鄭成功少年無憂,成年後肩負大業,打著大明的旗號討伐清軍,期待能夠複興大明,不正是滬劇唱詞中所說的\"做人有苦有甜,善惡分開兩邊,都為夢中的明天\"嗎?
唱到滬劇合唱部分:\"看鐵蹄錚錚,踏遍萬裏河山,我站在風口浪尖緊握住,日月旋轉\"時,細究起來,這每一句歌詞都像為鄭成功\"量身定做\"。
以一個大明子民的視角來看,滿清騎兵入關,一路南下擊破南京城,可不正是鐵蹄錚錚,踏遍了大明的萬裏河山嗎?這顯然與出身異族,以侵略者身份入關的康熙無關。
清朝的都城是北京城,雖說經濟上屬於沿海地區,但是地理上並不屬於沿海地區,康熙又從何\"站在鄭成功長於海上,倒是常常可以得見何為\"風口浪尖\"。
而後便是\"日月旋轉\"這四字,\"日、月\",恰好組成了個\"明\"字。如果這還不足以證明這是大明的\"明\"的話,鄭成功以光複大明的口號抵抗清軍時的旗幟。旗幟乃是一麵\"日月旗\",其上月亮圍繞在太陽周身,揮舞旗幟時,可不正是\"日月旋轉\"嗎?
此外,鄭成功在廈門的據點叫做思明,如果說一件事可以說是巧合,那麽件件事都與\"明\"字有關時,就必然不是巧合了。
《向天再借五百年》,這需要結合鄭成功的結局來看。他收複台灣後,沒能看見\"夢中的明天\",不足5個月便急病去世,年僅39歲,可謂是英才早逝。因此在滬劇唱詞中多次呐喊的\"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十分符合一位壯誌未酬的悲劇英雄。
在鄭成功死後,鄭氏集團勢力早已不如從前,很快便被康熙親手拿下,讓清朝的領土逐漸走向完整。清朝也在康熙的治理之下,愈加繁榮昌盛。
數百年之後,更多的人會記得那個\"康熙大帝\",而少有人會主動想起鄭成功。隻有史實,記載著鄭成功曾經為大明做出的最後努力,記載著他英年早逝之後,
\"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的悲涼心境。
鄭成功收複台灣又稱鄭成功收複台灣之戰,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竊取台灣的荷蘭殖民者收複寶島台灣的事件。
鄭成功是17世紀著名的抗清名將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曆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
1661年(清朝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十五年)三月,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著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準備直取台灣。荷蘭侵略軍聽說鄭成功要進攻台灣,十分驚恐。
他們把軍隊集中在台灣東平地區、赤嵌台南兩座城堡,還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鄭成功船隊登岸。鄭軍乘海水漲潮將船隊駛進鹿耳門內海,主力從禾寮港登陸,從側背進攻赤嵌城,並切斷了與台灣城的聯係。
戰鬥中,侵略軍以“赫克托”號戰艦攻擊,鄭成功一聲令下,把敵軍緊緊圍住,60多隻戰船一齊發炮,把“赫克托”號擊沉。與此同時,又擊潰了台灣城的援軍。
赤嵌的荷蘭軍在水源被切斷,外援無望的情況下,向鄭軍投降。盤踞台灣城的侵略軍企圖負隅頑抗,鄭成功在該城周圍修築土台,圍困敵軍8個月之後,下令向台灣城發起強攻。
至此,鄭成功從荷蘭侵略者手裏收複了淪陷38年的中國領土台灣。這場戰爭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政權對台灣的統治。
在那個晨光初照的清晨,八仙橋茶樓內早已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陽光透過雕花木窗,斑駁地灑在古樸的桌麵上,為這傳統韻味十足的空間添上一抹溫馨的金黃。
茶樓內,各式各樣的茶具排列得錯落有致,茶香與滬劇的悠揚曲調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而和諧的生活畫卷。
錢凱,滬劇名伶,身著華麗的戲服,站在茶樓中央臨時搭建的簡易舞台上,正深情地演繹著《鄭成功》這一經典劇目。
他的聲音渾厚有力,每一個字都飽含情感,仿佛能穿越時空,將聽眾帶迴到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他的眼神堅定而充滿力量,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完美詮釋了鄭成功那份不屈不撓、誓死扞衛家園的英勇精神。
台下,觀眾們或坐或立,聚精會神地觀賞著這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有的老人手捧熱茶,眯著眼睛,隨著劇情的起伏輕輕搖頭晃腦;有的年輕人則拿記事簿,試圖記錄下這難得一見的文化盛況。
更有孩童依偎在父母懷裏,好奇地盯著台上,或許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種下了對傳統文化熱愛的種子。
錢凱的妻子鳳英坐在角落裏,手中熟練地編結著絨線,偶爾抬頭望向台上,眼中滿是驕傲與愛意。
她不時與鄰座的老姐妹們低聲交談,分享著關於錢凱的點點滴滴,從他在慕錢滬劇團的辛勤付出,到他在舞台上那份獨有的堅韌與執著。她的笑容溫暖而明媚,仿佛能驅散一切疲憊與寒冷。
茶樓的一角,幾位資深的戲迷正熱烈討論著慕錢滬劇團近期的演出安排,以及錢凱在劇中的精彩表現。他們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錢凱演技的讚賞,更對他那份麵對困難從不退縮、始終堅持自我風格的勇敢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錢凱啊,他不僅是在演戲,更是在用他的生命詮釋每一個角色,這樣的演員,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感慨道。
隨著劇情的推進,茶樓內的氣氛也被推向了高潮。當錢凱以一曲激昂的唱段結束全劇,整個茶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與歡唿聲。人們紛紛起身,向這位用生命演繹藝術的藝術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那一刻,八仙橋茶樓不僅僅是一個品茶聽戲的地方,它成為了連接過去與現在,傳統與現代的橋梁,見證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勃勃生機與無限可能。
而錢凱,也在這樣的掌聲與認可中,更加堅定了自己傳承與發展滬劇藝術的決心,他知道,每一次的登台,都是對這份文化最好的傳承與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