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萬佛崖


    上一次,黃成嘯帶著當時的晉安王現在的太子南下征伐程錦尚,寸功未立,反倒損失了不少人馬,雖然這主要是因為太子與長寧王暗中角力以致被陶臣末王金易各個擊破所致,但在他心裏,還是覺得白白損失了這許多人馬甚是恥辱,所以這一次他決意要有所斬獲。


    渝州北境的萬寧、鳳溪等十餘城還在朝廷的控製之中,自萬寧而下,隻要拿下白雲、安縣兩座重鎮,那他的大軍便可以長驅直入渝州城下。


    程錦尚自然知道白雲等地對渝州的拱衛作用,所以在拿下渝州之後沒多久便從大淵守軍手中生生奪下了白雲、安縣等地,如今渝州的主要兵力也集中在這兩處,聽聞秦庸派兵南下,程錦尚安排丁康陽鎮守渝州本營,而自己帶著王立陽、魏文忠直接去了白雲,他的這一舉動讓在背後想要操控一切的那幾個人萬分無奈,這些人無非就是故意攪亂風雲,讓中原各股勢力相互爭鬥,以求漁翁之利,但程錦尚向來自有主張,所以在麵對如此危局之時,他並沒有慌亂,而是傳了軍令讓陶臣末、王金易繼續守住尹州,渝州的事他要自己去辦。


    有仗打,王立陽是最高興的,特別是想到陶臣末領著李秀、季河清等人在尹州大展身手,他的手早就癢癢的不行了,程錦尚此刻最需要這樣的人,相較來說,留守渝州的兵力與此次朝廷南下的兵力差不多,但是如果秦庸突然腦子一靈光,不再糾結於泰安皇權,下令中州守軍傾巢而出,那眼下渝州的兵力顯然是不足以應對的,所以王立陽這樣的人此刻正好用上,敢打敢殺,士氣在此刻是至關重要的。


    對於黃成嘯這個人,程錦尚也是了解的,若論衝鋒陷陣,他自是一把好手,所以他才在與秦庸毫無裙帶的情況下能夠逐步升為京畿衛的中將軍,當然,在這過程中自然也少不了對秦庸巴結示好,但是,兩軍對陣,光衝鋒陷陣自然是不夠的,三軍之中,必然要有無所畏懼的士兵和一馬當先的將軍,但更要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的帥才,程錦尚不是自負之人,但是他十分清楚,和黃成嘯對比起來,這黃成嘯最多算個將軍,而他自己絕對是個帥才。


    程錦尚能以彈丸之地而得南境三洲,在黃成嘯看來他隻是運氣好,若論年齡,黃成嘯還要虛長幾歲,所以打心底,他自然是不服程錦尚的。所以一到萬寧,黃成嘯便招來守軍諸將,大致摸清了駐軍情況,與萬寧比起來,白雲、安縣兩鎮的地勢沒有那麽險要,他決定一鼓作氣,先拿下這兩座渝州的衛城,然後對渝州采取圍困戰術,吸引陶臣末等人迴援,爾後半路設伏,將之一網打盡。


    他能看到的,程錦尚自然也能看到,但是自打來到白雲,程錦尚並沒有什麽加固城池的動作,相反,他將城中百姓盡數往南移去,雖然這裏因為處於前線實際上也並沒有多少百姓,爾後,將內城城門封死,在外城之上布滿了各種可以致人於死地的機關、箭矢等等。


    他並沒有打算死守白雲,但是,他自然也不會棄而不顧。


    黃成嘯集結十萬之眾全部撲向白雲,一時間,仿如潮水般向著白雲城牆奔湧而去,沒錯,他打算以人牆戰術踏碎這座小城。


    白雲守軍並沒有將精力放在城門這一段,而是重點盯防大淵軍的雲梯,反正搭上一架便推倒一架,推不倒的,便搬著石頭、滾木往下一頓亂砸,黃成嘯突然發現,想要強攻上城頭可比他想象中難多了,正不斷催促繼續強攻之時,前方傳來消息,說城門出守軍薄弱,已有些疲憊之態,黃成嘯大悅,急命大軍重點攻打城門方向,果不其然,大約一炷香之後,白雲城門坍塌,大淵士兵唿嘯著魚貫而入,可是衝在最前麵的人突然發現,城是進了,但是上城牆的石梯卻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幾乎沒有什麽棱角的石牆,但眼下也管不了那麽多,既然破了一道門,那便得繼續往前衝,爭取早些拿下內城,所以他們繼續唿叫著向前而去。


    隨後,便聽轟隆一聲,衝在最前麵的士兵們向中了邪一樣啪啪往下掉,隨之而來的便是利器刺進骨肉的“噗噗”之聲,再然後便是一陣陣撕心裂肺的哀嚎之聲。


    原來,程錦尚有意放棄外城城門,而在接近內城城門的地方挖了一個與外城牆圈地一樣大的大坑,上麵做了掩飾,下麵布滿了削尖的竹器、利刃,大淵士兵衝得兇猛,哪裏知道此處竟有如此大坑,一個個的便都自己跳進了墳墓,問題是前麵的人掉下去了,後麵的並不之情,隻知道攻進了城門,便都一股腦的往前衝,這樣前麵見到陷阱的人想要停下來卻被後麵衝上來的人硬生生又擠了下去,如此一波接一波,好不順暢。


    最致命的問題是,進了外城,這上城牆的階梯全部被拆掉了,剩下一圈高聳的城牆,牆壁之上還塗滿了一層厚厚的動物油,任你本領通天,也上不得牆去,一幹人等正不知所措之際,城牆之上卻又飛來無數箭矢、滾木,外城中的大淵士兵便都成了活靶子,往內城突吧,前麵又是一個布滿利刃的大坑,要拿下城牆吧卻又上不去,想往後退吧,更不可能,十萬之眾,全都往裏麵擠,哪裏還出得去,而此刻守在城牆之上的渝州軍像是在戲弄獵物一般隻管往下不停的放箭、投石。


    過了許久,黃成嘯才發現,他手下的士兵都堵在城門口進不去了,裏麵傳出各種喊叫,但也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如此持續了很久,一個渾身是血的校尉這才從人縫中擠出來,大喊有埋伏,一眾士兵蠻亂衝撞之後這才調轉方向王城外擠去,黃成嘯發現形勢不對,急忙鳴金收兵。


    問清楚城中狀況,黃成嘯大怒,想不到這程錦尚竟有如此邪門,但是仔細一番思量,他便搞清楚了,這外城圈地並不大,他有十萬之眾,就算用屍體填也能將他填滿了,所以沒多久又下令進攻,這一次,不光衝擊城門,他加大了對雲梯的利用,以求從城外攀上城牆,將渝州軍趕下來。


    吃了一次苦頭的士兵在衝擊城門之時開始變得磨磨蹭蹭,誰也不想無故送命,成了他人的墊腳石,黃成嘯提著劍守在外圍,反有後退者,皆一劍刺死,眾人不禁大亂,這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當真好不為難。


    這時候,萬寧來報,渝州王立陽率眾正在攻打萬寧,黃成嘯心中一涼,原來這程錦尚隻是以白雲為誘餌,此時的萬寧隻有千餘守軍,哪裏守得住,心想到時候不僅沒有拿下白雲,反倒丟了萬寧,宰相若是怪罪下來,他有十個腦袋也是不夠砍的。


    但是他也並非褚純安那樣的草包,並沒有立馬下令撤軍,而是先鳴金收兵,整頓人馬之後再慢慢往迴退,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胡亂退兵,程錦尚必然再後追擊,到時候必將亂無章法,成為程錦尚砧板上的魚肉。


    然而,程錦尚並不打算給他從容迴援萬寧的機會,他這邊一集中人馬正欲退去,程錦尚令魏文忠從側門殺出,領著兩萬騎兵便即追擊,魏文忠一馬當先,手中鎦金狼牙槊橫飛豎舞,所過之處,人仰馬翻,本來還略有陣形的後衛隊被魏文忠一陣衝殺,瞬間亂了陣腳,一眾士兵各自逃命,哪裏還管什麽秩序,這時候,程錦尚也提著自己已許久不用的雙龍八環刀馳援而來,黃成嘯大驚,但事已至此,再退無異於自尋死路,所以當下心一橫,決定就此決戰,與程錦尚分個高低,立馬下令調轉馬頭,與渝州軍迎頭硬碰,黃成嘯雖失了先機,但畢竟也是久經沙場之人,指揮調度自然也不會太差,如此一來,兩方各自掩殺,隻見血肉橫飛,慘叫連天,綠樹染紅,荒草殷暗。


    雙方正殺得難解難分之時,渝州軍後方突然傳來了陣陣喊殺之聲,黃成嘯以為是北境援軍來了,心裏不由得輕了幾分,但定睛一看,隻見帥旗為渝,領兵者不是別人,正是那去攻打萬寧的王立陽。原來王立陽攻打萬寧為假,引黃成嘯迴援才是真,待黃成嘯收兵北還,魏文忠與程錦尚追擊而至,從而拖住黃成嘯,這時候,王立陽立馬引兵南下,與魏文忠、程錦尚等人對黃成嘯形成合圍之勢,以期全殲這股兵力,解除白雲的守城壓力。


    見渝州莫名其妙來了援軍,本就苦戰許久的大淵士兵頓時泄了氣,方寸大亂,王立陽引馬亂竄,仿似饑寒惡狼,大淵將士避之不及哪裏還敢硬碰,程錦尚與魏文忠抓緊時機,一陣衝殺,所謂兵敗如山倒,王立陽故作百萬之勢,淵軍心氣一落,戰力便瞬間打了折扣,場上形勢,彈指間由勢均力敵變成了渝州一方獨大,黃成嘯知道大勢已去,立即催馬北逃,魏文忠見得真切,斜裏殺出,將慌亂不堪的黃成嘯一槊挑落馬下,黃成嘯頓時血流如注,眼看即將束手就擒,突然又不知哪裏冒出來幾個親兵,趕緊將他駕起逃離,魏文忠大怒,打馬便追,另外幾名親兵見狀,趕緊持著長矛將魏文忠圍住,魏文忠大喝一聲,不一會便將這幾人撂倒,但再一看,黃成嘯已在一眾人的掩護之下倉皇逃路,瞬間沒在人群之中不見了蹤影,魏文忠無奈,隻得放棄。


    此一戰,不僅渝州衛城白雲、安縣絲毫不傷,程錦尚更是領著魏文忠、王立陽乘勝追擊,拿下萬寧、鳳溪等地,將朝廷的勢力徹底趕出了渝州,從此,渝州全境都落在了程錦尚的控製之中。


    黃成嘯一路逃亡,直至逃迴中州守軍駐地撫山這才停下腳步,本就被魏文忠刺了個窟窿,這一路奔逃,傷勢加重,剛迴到撫山便一命嗚唿了。


    這一次,不光秦庸惱怒難止,安影棟、戚凝玉等等一幹人等也甚是無比氣憤,本來渝州城防空虛,隻有區區數萬守軍,不說讓這黃成嘯真的要拿下渝州吧,但起碼也要讓程錦尚吃吃苦頭,秦庸想籍此攻下渝州,徹底解決程錦尚這個麻煩,而安影棟、戚凝玉等人則希望朝廷能給程錦尚製造點麻煩,然後讓尹州的渤、渝兩軍各自消耗,以此相互製衡,不及西顧,可結果倒好,不僅沒有拿下渝州,反倒丟了渝北重鎮萬寧、鳳溪等地,如今的程錦尚對中州可真的是觸手可及了,這對他們所各自謀劃的事情都沒有好處,此戰之後,朝廷對程錦尚隻會更加懼怕,而程錦尚在尹州的兵力更不會少一兵一卒,如此下去,恐怕終究會成程錦尚一家獨大之勢了。


    “真是廢物,一群廢物,大淵朝堂當真沒有一個堪用之人!”戚凝玉無比氣憤。


    “娘娘息怒,事情也不至於如此糟糕。”安影棟安慰道。


    “如何息怒?這黃成嘯何必急急忙忙要去與程錦尚硬碰硬,自己幾斤幾兩不清楚嗎?現在倒好,此戰過後,程錦尚勢力勢必更大,若他真的再把陸守夫拿下了,這泰安遲早也是他的,到時候,小小衛戎能奈何得了他嗎?”


    “娘娘,不得不說,程錦尚本身雄才大略,本就是個極難對付的主兒,如今他手下還有陶臣末、王金易、魏文忠等好手,確實將會是我們一個很大很大的麻煩,可是娘娘也不必過於擔憂,隻要是人,總會有弱點可尋,更何況是很多人,再說了,陸守夫雖然在尹州失勢,但是卻並沒有傷及根本,眼下這陸文霆正死死守著,陶臣末本領再大,如今不也難有收獲了嗎?換個角度想想,程錦尚的地盤越寬,他就很難隨時把控手下人的心思,到時候咱們也不是沒有機會從中做做手腳呀,那陸文昭如何,當時不也信誓旦旦要追隨長寧王嗎?可如今呢,不也盼著自立門戶成為天下之王?”


    戚凝玉慢慢冷靜了下來,再加上安影棟這麽一說,心裏也就更加透徹了,緩了緩,說道:“本宮實在是讓朝廷的這些草包給氣得失了理智,不錯,不是人人都那麽好利用,總會有程錦尚這樣的意外,本宮適才說的話先生也就聽過則忘,接下來,咱們的計劃還是得逐步進行。”


    “娘娘放心,屬下可是什麽都不記得了。”


    “佑州情況如何?”


    “這秦庸當真是老謀深算,他從佑州抽調兵馬之後並沒有並沒有立刻派太子前去,而是先觀望觀望了宋堯的動向,見沒有異樣,才讓太子出發的,現如今,已經到了有幾日了。”


    “先生這一招是真高啊,讓太子與長寧王直麵相對,還真說不出擦出什麽火花呢,到時候咱們這位宰相可有得忙了,先生可想好怎麽做了?”


    安影棟奸邪一笑,說道:“娘娘放心,屬下已經傳令焦連宋,讓他加把火,應該很快便會有結果了。”


    滁州,長寧王王帳。


    一個小太監正瑟瑟發抖的趴在地上。


    長寧王宋堯手中拿著皇帝的聖旨和太子寫給他的信,正不斷的吼罵著。


    聖旨自然是按照秦庸的意思寫的,內容無非是功表長寧王在滁州驅逐北棄人的事跡,然後便是讓他繼續發揚皇室子弟的英勇豪邁,移師桐州,協助冉明栗將北棄人徹底趕出大淵國境。


    至於這封太子的親筆信嘛,內容自然也是秦庸敲定的,你是我弟弟,我不想和你手足相殘,既是先祖例製,立長不立幼,且我還是嫡長子,你囉嗦個什麽勁,你打北棄那股精神我喜歡得很,所以眼下呢,我已經到中州了,滁州呢你也可以放心交給我了,你就帶著你的大軍去桐州繼續打北棄人就是了,哥哥很疼你的,所以一直在父皇麵前替你求情,哪怕你的禦醫陷害於我,父皇也沒有說是你指使的,隻要你繼續效忠父皇,效忠我這個正統太子,然後乖乖的去桐州,那我將來就給你個親王當當,然後兄弟聯手,共攘外敵。


    太子的信雖然言辭懇切,但意思很清楚,大淵將來的皇帝是他,不容質疑,你要想不備天下人恥罵,就好好的當個賢王,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再加之聖旨一壓,營中大將自然也就知道了,跟同長寧王作亂無異於造反,孰輕孰重,自己把握。


    宋堯當然不高興了,你這太子之位怎麽來的,自己心裏還不清楚嗎,你天天在皇宮待著,不思治國禦敵,讓別人把這江山搞的千瘡百孔,這下好了,我幸幸苦苦打下的滁州,你還有臉來要?


    一通臭罵,宋堯將那小太監給罵了迴去。可是罵歸罵,現在太子到了佑州,雖然這個太子之位來得不甚光明磊落,但畢竟是皇帝禦筆朱批的,宋堯心中雖有怨氣,但是卻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明令攻打佑州吧,不然自己之前在滁州的所作所為豈不是成了空口一說,雖然滁州將士現在是追隨在自己身邊,但那畢竟是建立在他驅除北棄人的基礎之上的,軍中不少將士與秦庸依然有莫大的幹係,眼下公然抗旨,實在太不明智了。


    宋堯雖然接下了聖旨,但也沒打算現在就要行動,他還得等等看。


    過了一日,又跑來一個小太監,說是太子派來的,之後當著眾人的麵說太子已經出了佑州,要親自來滁州與宋堯見麵,以此消除兄弟間的間隙。


    眾人勸說宋堯小心其中有詐,特別是宇文甫,他不相信這太子會這麽從容,陸文昭也建議先不要理睬他。


    但是宋堯卻以為,太子都敢離開佑州淵軍大本營,他要是不見,那豈不是顯得自己膽怯,所以還是決定要見。


    這小太監說太子不相信宋堯帳下的將士,所以不能來他營中相見,要求約定在滁州守軍大約二十裏之外萬佛崖相見。


    宋堯一合計,萬佛崖離自己的大本營很近,但是卻離佑州駐軍有近百裏,自己的太子哥哥既然敢豁出去,那他還有什麽好怕的,所以便帶著從泰安投奔自己的宇文甫和兩百親衛前往,而讓陸文昭點好大軍,隨時準備接應。


    萬佛崖地處滁、佑交界,隸屬滁州,由滁州本營出發,不到十裏路,此地山石嚴密,草木稀疏,藏不了什麽伏兵,倒是山頭上有不少佛像雕刻,據說當年這裏曾有廟宇,且香火鼎盛,但後來因為失火,廟宇被燒成了灰燼,再加之官道改道,這裏便慢慢凋落了,如今廟宇難尋,隻剩不少殘缺的佛像隱隱而現。


    宋堯帶著親衛來到山下,並沒有急忙上山,而是先讓這些衛兵上山搜尋了一圈,並未見什麽埋伏,之後這才緩緩來到一處平緩地帶,山頭並不高,也沒什麽遮擋物,極目遠望,四麵都可以見個大概,卻並不見佑州方向有什麽人來,宋堯不由得有幾分急躁,這太子搞什麽鬼,又約莫等了半個時辰,還是不見有什麽人來,宋繼突然覺得有些不對勁,但是又不知道是哪裏出了問題,略一沉思,便即帶著親衛離開。


    剛走下山頭,宋繼便匆匆上馬,打馬離去,行了大約三裏地,眼看就要出萬佛崖的地界了,甚至都能看清一塊高聳的石壁上隱隱寫著“萬佛崖”三個大字,也正是在這三個大字上的一團矮林木中一支暗箭唿啦著便朝宋繼胸口飛來,事出突然,宋繼哪裏來得及躲避,隻聽一聲哀唿,宋繼便轟然跌落地上,身邊親衛一時大駭,趕緊將其圍成一圈,宇文甫帶著剩下的人立馬朝石壁追去。


    宋繼完全沒有料到,他已經做了最萬全的準備,手下的人先搜了山,陸文昭帶著數千兵馬就在不遠處等著,可是哪料這半途卻給忽略了,當然,他永遠也想不明白了,因為他的唿吸開始急促,渾身開始抽搐,他心裏明白,這不是簡單的箭傷,而是劇毒,他不甘的嘶吼著,掙紮著,可是都無濟於事,直到眼前的一切變得模糊,最後失去了所有的光亮。


    見到不遠處出現了事先約定好的信號,陸文昭大驚,立馬催兵前往救援,等他趕到,宋繼已然沒有了唿吸,宇文甫癱坐在地,似哭似笑,全然沒了知覺。


    陸文昭心中一驚,突然間明白了什麽,但是他立馬按住了心中那股想法,他希望那不是真的。


    此時的滁州軍營一片死寂,但又暗隱著憤怒。


    誰都知道長寧王是為了外出見太子才遇刺的,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是秦庸的奸計,可是也有人覺得事情並不那麽簡單,太子正大光明的約長寧王外出,然後再派人將他刺殺,這不明擺著告訴世人就是他殺了自己的親弟弟嗎,所以有些人不信,他們希望有更直接的證據能證明秦庸和太子就是幕後的兇手。


    刺客,沒有抓住,逃脫了。


    暗箭,打造精良,但沒有任何標記。


    唯一的線索就是宇文甫帶著親衛與兇手交手時,兇手被擊斷的兵刃,可是這兵刃隻有下半段,除了刀身的幾道螺紋,便什麽都沒有了,這證明不了什麽。


    宇文甫在腦海裏極力搜索著,這螺紋似曾相似。


    良久,宇文甫突然起身,再一次仔細的端詳起那把寒徹脾肺的斷刃。


    “是了是了,太子就是兇手!”


    “什麽?宇文兄何以如此確定?”眾人七嘴八舌的問道。


    “各位,鄙人曾是兵部侍郎,對這兵器製式自然是了解的,雖不能對所有兵刃了然於胸,但也能知道個七七八八,這斷刃就是東宮衛隊的兵器製式。”宇文甫恨恨的說道,大淵自開國以來,對各式官方兵器都嚴格審校,並由兵部登記造冊,東宮衛隊雖說不由兵部轄製,但是其兵器配製依然要經過兵部登記核驗,東宮衛隊與羽林衛因為屬皇家親衛,其兵器樣式自然與其他兵刃有明顯區別,羽林衛兵刃有祥雲紋,而東宮衛隊則是螺紋。


    宇文甫在兵部侍郎一任上待了多年,他自然是最有發言權的,見宇文甫如此肯定,眾人也就無話可說了,此時此刻,隻有陸文昭還滿腹疑問,但是他知道在這裏沒有答案。


    迴到自己的營帳,陸文昭便將焦連宋傳了過來。


    “先生可知長寧王已經遇刺身亡?”


    “軍營中都傳遍了,屬下自然也是知道的。”


    “那先生可知詳情?”陸文昭的話帶著幾分陰冷。


    焦連宋深行一禮,並未說話,也可能是根本就無從說起。


    “兇手用的暗箭什麽特征都沒有,想來自然是不想留下任何線索,可是卻偏偏留下半截兵刃,雖說是在與王爺的親衛交手之時折斷的,但是他既然不想留下線索,為何卻要攜帶極其容易被識別的東宮衛腰刀?既是東宮衛腰刀,又豈能如此輕易折斷?”陸文昭像是在問焦連宋,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焦連宋還是沒有說話。


    “宇文甫列朝多年,自然知道秦庸和太子對長寧王的忌憚,所以他會先入為主,再加上那把短刃,懷疑便變成了確信,他不是想不到這些疑點,隻是他選擇性的忽略了這些問題,我想,先生一定能為本將答疑解惑。”陸文昭定定的看著焦連宋。


    “將軍既然懷疑,大可將屬下押解到軍中審問,並將將軍適才所講的那些疑問說與眾將聽,又或者,將軍順水推舟,再為將士們的激憤加把火,緬懷長寧王,聲討秦庸。”


    “你......”陸文昭一時無語,不是他拿焦連宋沒有辦法,而是因為焦連宋說得太有道理了。


    眼下,他的選擇並不多,也一點兒都不為難,向眾將說出他的疑問,交出焦連宋,或者利用這個機會,收攏軍心,打著為長寧王討迴公道的口號聲討秦庸、討伐朝廷,從此掌控所有滁州的將士。


    眼見陸文昭冷靜了下來,焦連宋這才懇切的說道:“將軍,屬下心跡早已擺明,在屬下心中,除了將軍的王圖霸業,沒有任何私欲,要想成亂世之主,除了強權雄兵,還要賢達天下,所以屬下曾說過,將軍隻管收民心、壯軍力,那些陰詭之事,屬下替將軍去辦,有些事情必然會發生,將軍不要管也不要問,一切有屬下擔著。”


    “先生,有些事你擔得起嗎?”


    “既然將軍能追擊百裏將迎迴屬下,屬下無以為報,隻有一腔赤誠,所以,有些事、擔不起也得擔。”焦連宋的話語中透著幾分淒切。


    見焦連宋如此懇切,陸文昭想想,這些事對他來說也確實是百利而無一害,所以也就不忍心再怪罪他了,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說道:“先生辛苦了,先去歇著吧,本將還要去軍中主持大局。”


    “恭送將軍。”焦連宋知道陸文昭已然是接受這個局麵了,他不會反對,因為眼下的局麵對於他來說,實在是太具誘惑力了。


    天下人皆知,渤州陸家與長寧王一脈向來就是相互成就,彼此倚靠,若說這兩家在如今這時局裏能起什麽間隙沒有人會相信,眼下長寧王身死,陸文昭自然而然變成了這二十多萬大軍的主心骨。


    陸文昭也沒有讓焦連宋失望,他與宇文甫一道向全軍傳達了長寧王的死因,這兇手自然而然就是太子和秦庸了,由渤州而來的十萬大軍加上滁州原有的十多萬守軍再加上宇文甫由泰安帶來的五萬將士從來沒有這麽團結過,二十餘萬大軍誓要為長寧王討迴公道,滁州與朝廷,勢同水火。


    長寧王被太子暗殺,天下為之震驚。


    程錦尚知道秦庸手段狠辣,可是不曾想他竟然敢堂而皇之的刺殺當朝皇子。


    圖蘭冰穆與冉明栗在桐州大戰數月,正自焦作,他自然也想不到這秦庸竟然為了保住太子之位行如此險著。


    陸守夫卻是無比痛心,長寧王對陸家有大恩,此一去,縱有萬千感激之情也已難以迴報了。


    在尹州的陶臣末、王金易、陸文霆自然也是極為震驚,這秦庸莫不是瘋了?


    秦庸自然更是驚駭無比,他可從來沒有下令要刺殺宋堯,他也不相信怯弱的太子能有如此膽量,栽贓,必然是栽贓。


    而在佑州的太子更是莫名其妙,自己除了給弟弟寫過一封親筆信,可是什麽都沒做過呀,眼見滁州將士群情激憤,他巴不得趕緊迴到泰安,以求自全。


    放眼整個天下,最泰然的自然是戚凝玉、安影棟這一幫人了,因為這一切都是他們的策劃。


    秦庸請旨令長寧王去桐州,太子還寫了一封親筆信規勸自己的弟弟,這兩件事給了他們刺殺長寧王嫁禍朝廷最好的掩飾,在傳旨太監離開後,趕緊派人假扮東宮太監在眾目睽睽之下約見長寧王,爾後派出殺手偽裝成太子親衛將其刺殺,一切都水到渠成,幾無破綻,從此,滁、佑邊境幾乎不可能再有安寧了,大淵地方越亂,他們才越有機會大展宏圖。


    事發之後,秦庸急命太子無論如何都要繼續守在佑州,否則一旦離開必然坐實刺殺皇子的罪名,繼而發告天下,說是各地叛軍為了製造朝廷與地方的矛盾故意栽贓嫁禍,奈何平日作惡太多,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這一套說辭,加之長寧王的母親楊淑妃在皇帝麵前哭得昏天黑地,皇帝宋繼也是心疼自己的兒子不明不白就殞命他鄉,一怒之下宣秦庸進宮,誓要他償命,可這秦庸為相數十年,嘴上功夫自然了得,一番分析,宋繼雖不全信,也隻得暫壓心頭怒火,給了秦庸一個月期限,必須查明兇手,否則就免了他的宰相之職。


    而這邊,陸文昭言之鑿鑿,將所有證據都指向了太子宋驍,並傳信迴渤州,要求繼續領兵滁州,與朝廷對峙。


    陸守夫自然樂意,雖說長寧王遇刺,但眼下自己結結實實的控製了滁州,他可以很好的打著長寧王的旗號名正言順的進兵中州。


    安影棟等人這一折騰,程錦尚倒是為難了,雖然眼下並沒有他什麽事,可長寧王被刺身亡,陸守夫名正言順的拿下了兵強馬壯的滁州,尹州受困的陸家軍一夜之間便在大局上壓過了他,這一分析,想來宋堯遇刺,絕非眾人口傳的那般簡單。


    正自焦灼的北棄人仿佛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王帳中的諸將無不興致高漲,都請求趁大淵守軍士氣低落的機會向冉明栗發動進攻,圖蘭冰穆正好也有此打算。


    可是邱心誌卻不以為然。


    眾人不解。


    邱心誌緩緩說道:“長寧王被就被以秦庸為首的大淵朝廷視為威脅,隻是礙於皇帝情麵沒有明說他是反賊而已,長寧王遇刺,朝廷中忠於他的人自然對秦庸無比憎恨,甚至恨不得殺之而後快,但是,這些人畢竟占少數,秦庸在朝堂數十年的經營已經讓這些人翻不起什麽風浪,他們的憎恨並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對大淵的多數將士也沒有什麽影響,而這冉明栗更是秦庸一係,他領銜的大軍自然不會存在士氣低落一說,相反,沒有長寧王分化軍心,他更能調動士兵的積極性,此刻與之硬拚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麽好處。”


    “那依先生的意思呢?”圖蘭冰穆問道。


    “退出桐州。”


    “什麽?”眾人無不驚訝,自然也包括圖蘭冰穆。


    “王爺,如今我軍的境況您自然是清楚的,與大淵士兵相比,我們的優勢是騎兵,是奔襲,而如今冉明栗穩紮穩打,我們的這些優勢早就已經無法發揮,加之在桐州耗損數月,將士們甚是疲憊,心氣已然比不了先前,不如先退迴北境,休養生息,來年再戰。”


    “可是我們損兵折將好不容易拿下半個桐州,如此言棄,豈不寒了將士們的心,更如何向死去的將士們交代?”圖蘭博秀向來尊重邱心誌,但這一次也是萬分不解。


    “博秀兄弟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邱心誌先安慰了圖蘭博秀幾句,接著說道“其一,我們退自然不是什麽都放任不管,這桐州將來必定還是要來的,此番撤退,我們要在邊鎮留下後手,以待下迴再來無需如此興師動眾,至於什麽後手,老朽下來自然會向王爺稟明;其二,長寧王遇刺,渤州陸家說是秦庸和太子所為,但朝廷卻說是有人栽贓,至於是誰嘛,那就要看誰從長寧王遇刺這件事得到的好處最大,眼下看來,自然是陸家,長寧王遇刺身亡,陸家卻牢牢的控製了滁州,稍稍動動心思,朝廷就一定會將這件事推到陸家,如此一來,朝廷必然和渤州陸家刀兵相向,從此滁、佑邊境不會再有安寧,他們也就騰不出手來對付我等;其三,諸位也見識了冉明栗的手段,自他來到桐州,將士們便與之陷入了苦戰,且傷亡甚眾,大淵雖說四處烽火,但畢竟根基猶在,兵器糧草自是十分豐足,可我們不一樣,在桐州數月,我們的糧草已然捉襟見肘,再耗下去,對我們百害而無一利,相反,如果我們此刻退去,一方麵可以養精蓄銳,另一方麵,冉明栗必然調轉槍頭去對付衛戎,大家可別忘了,衛戎如今可是占著整個靖州和大半個安州呢,他們明明勢不可擋,卻為何在冉明栗到了桐州之後突然不再進兵呢,道理很簡單,他們不想激怒冉明栗,而是要留著他來對付我們,既是如此,我們怎可讓他人享了這漁翁之利呢?我等一旦撤迴北境,冉明栗必然會去對付衛戎,由此,這漁翁之利不就是我們的了嗎?”


    聽邱心誌一番分析,眾人恍然大悟,其實最簡單的一點就是,自冉明栗來了桐州,北棄人的優勢早就蕩然無存了,如今將士疲乏,糧草短缺,再耗下去,自然是沒什麽好處的。


    “先生高見,這天下當真是不好爭的,桐州咱們既然能來一次,自然便可以來二次,那就這麽定了,傳本王命令,明日子時,三軍後撤,圖蘭博秀,你負責殿後,一切防衛、營帳、旗幟保持不動,切不要讓這冉明栗看出什麽端倪。”


    “卑職領命!”


    雖然邱心誌費盡口舌說明了撤軍的必要,但是總還是有些人不服的,意見最大的自然就是圖蘭兀考先,他曾被貶為一名小兵,在桐州作戰數月,又升成了百戶,小兵也好,百戶也罷,他畢竟曾是統領三軍的將軍,所以身邊自然少不了幾個心腹,這些人圍在一起七嘴八舌的抱怨邱心誌,若不是礙於圖蘭冰穆天威,兀考先巴不得立馬讓這個邱心誌滾蛋,可他畢竟戴罪之身,眼下也隻能聽從軍令。


    還有一個人也十分不樂意就這麽撤軍,那便是圖蘭骨柔。


    圖蘭骨柔對邱心誌的安排沒什麽意見,而且也十分讚成他的說法,隻是這些時日以來,無論是在滁州還是後來轉戰桐州,她最希望的就是北棄大軍可以早日滅掉大淵,爾後南下,以便可以再見一見陶臣末,盡管今後再見必然是敵人,可那有能代表什麽呢,誰也說不準將來會有什麽變故,可如今不僅沒有拿下大淵,反倒還要北撤,離她的目的地越來越遠,這心裏自然是十分難過的。


    大軍北撤三日之後,圖蘭兀考先才領著後續的千餘人馬一路快速跟上,又過了兩日,大淵探子才看出異樣,等冉明栗反應過來,北棄人馬已然安全撤出了大淵境內,當然,正如邱心誌所說,他們並沒有一退則退,在保證不騷擾百姓的前提下,北棄人收刮走了被占領城池內的所有軍資、糧草,更要命的是,他們在墨蘭關及附近幾個邊鎮都挖好了出入城防的暗道,為他們將來卷土重來作好了萬全的準備。


    不久,冉明栗便得到消息,北棄收歸的幾個部族發生叛亂,圖蘭冰穆不得不得撤軍自保,當然,叛亂也確實有的,隻不過沒有掀起什麽風浪而已。邱心誌很好的利用了這個由頭,打消了冉明栗心中的疑慮,北棄人退去沒多久,冉明栗便接收了被其占領的所有城鎮,桐州全境再歸大淵。


    這一消息對秦庸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利好,北棄人被趕出大淵,朝廷北方的威脅被解除,他便可以放開手來對付栽贓他的人了,一個月期限很短,但是他自由辦法。


    北棄人突然撤兵,戚凝玉與安影棟卻坐不住了,這可不再他們的計劃之內,兩人一商量,決定讓安影棟再去慫恿秦庸將冉明栗調迴,去佑州對付陸文昭,以便查明長寧王遇刺的真相。


    可是這一次,秦庸突然又恢複了往日的精明,他並沒有聽安影棟的意見,而是決定親赴佑州,安撫軍心,並為一個月之後麵見聖上做好準備,另一方麵,急令冉明栗調兵西進,以期將衛戎人也一起趕出大淵。


    這樣一來,戚凝玉等人便更坐不住了,立馬傳信安州,讓聶無相小心提防,另一方麵,急令滁州和渝州方向的人無論如何都要為為朝廷再製造些麻煩。


    滁州倒是好說,陸文昭已經徹徹底底的將焦連宋當作了心腹,焦連宋接到命令之後,立馬向陸文昭出主意,說如今太子背上了刺殺長寧王的罪名,必然在佑州坐不住,隻要他發兵攻打,這太子必然會逃竄,陸文昭深以為然,即刻點兵十萬猛攻佑州門戶虎門關,雙方大戰數日,皆損失慘重,隻可惜,到最後,虎門關還是被朝廷控製了下來。


    焦連宋見好就收,假意讓陸文昭先做休整,爾後再尋機攻打,他並不是真的心疼白白犧牲的上萬將士,而是害怕一味勸進引起其他將士不滿,從而弄巧成拙,隻待再尋時機,讓陸文昭繼續攻打佑州。


    而渝州方向則沒那麽好操控,程錦尚不是陸文昭,他自幼便在軍中,對用兵一事那是駕輕就熟,盡管他用人不疑也十分善於聽取意見,但是所有的決定他都要全方位衡量,並不偏聽偏信,不管是陶臣末還是王金易,也不管是邊向禽還是瞿紅袖,他可以放心的把所有事情都交給他們去做,但卻不會盲目冒進,所以當秦庸去了佑州,中州空虛之時,他並沒有急於攻打中州,而是將留在渝州的王立陽、魏文忠、邊向禽、丁康陽、瞿紅袖等人都召到帳前,合意是否進兵。


    但這一次,除了魏文忠沒發話,其他人的意見出奇的一致,都建議趁機進攻,這倒讓程錦尚十分意外,但事關重大,他還是決定再觀望觀望,眾人散去,不久之後,程錦尚又喊迴了魏文忠。


    “眾人皆建言進軍中州,為何獨獨你不發言?”程錦尚笑著問道。


    魏文忠有些囁嚅。


    “無妨,你隻管說來聽聽。”


    “卑職隻是覺得既然大家都建議進兵,那也不是不可以,所以卑職便沒有說什麽。”


    “可是你還是有不同意見對嗎?”


    “是,”魏文忠鼓足勇氣說道,“我們之所以能從朝廷手中奪取萬寧等地,全是因為黃成嘯冒失出城,可是中州乃帝京所在之地,自然不比其他州郡,秦庸敢放下朝政趕赴佑州,必然是有了萬全準備,中州乃天下樞紐,自然是要奪的,可是飯得一口一口吃,眼下尹州戰事吃緊,牽製了渝州大半兵力,渝州剩餘守軍也才剛經曆大戰不久,此刻冒然進軍佑州,卑職以為有些不妥,但具體有何不妥,卑職一時也說不上來。所以適才議事,卑職才沒有說話。”


    程錦尚點點頭,說道:“無妨,本王知道你的意思,沒有具體緣由,但是直覺告訴你此刻不宜進攻中州,如今北棄突然撤兵,天下局勢發生了扭轉,我們這盤棋已經布局了很久,此刻不宜亂動棋子,很好,文忠啊,以後議事有什麽話便直說,哪怕是直覺也無所謂,打仗用兵,沒有誰能百分百的全盤把握,有時候直覺也是很重要的,不過,本王倒是有個想法,你不妨聽聽。”


    “請王爺示下。”


    “中州還是要打的,畢竟早晚都要去,不試試怎麽知道這塊骨頭好不好啃呢,不過咱們不用拚命,這一次,隻是試探,本王決定由你領兵北上,先去試試承平,攻不下不必強攻,也不必戀戰,隻要無法攻下便即刻撤迴萬寧,本王在王寧接應你,你覺得怎麽樣?”程錦尚微微笑著問道。


    “王爺說得不錯,反正這泰安早晚是要去的,但一直等著也不是辦法,咱們試他一試又何妨。”魏文忠也覺得這個主意非常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雲陽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雲公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雲公子並收藏雲陽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