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敬王三十六年春,越王勾踐派大夫諸稽郢領著三千士兵,去幫吳國攻打齊國。吳王夫差呢,也不含糊,征集了九郡的兵力,大張旗鼓地要去討伐齊國。他還提前派人在句曲建了個別館,種了好多秋梧,起名叫梧宮,讓西施搬到那兒避暑,打算等打敗齊國迴來,就在梧宮過完夏天再迴姑蘇。
吳國軍隊馬上要出發了,伍子胥又跑出來勸諫,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大王啊,越國才是咱的心腹大患,就像紮在肉裏的刺;齊國嘛,頂多就是個小疥癩,撓撓就沒事了。您現在興師動眾,帶著十萬大軍,跑老遠的路,去爭那疥癩一樣的小毛病,卻把肚子裏的大毒瘤給忘了。我擔心啊,這齊國還不一定能打贏,越國的大禍可就先到了!”
夫差一聽這話,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眼睛瞪得像銅鈴,怒吼道:“我發兵的日子都定好了,你這老東西淨說些不吉利的話,在這瞎攪和,壞我大事,你說你該當何罪?”其實夫差這時候已經起了殺心,旁邊的伯嚭看出了他的心思,趕緊湊過去悄悄說:“伍子胥是先王的老臣,殺了他名聲不好。大王不如派他去齊國約戰,借齊國人的手除掉他。”夫差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就說:“太宰這計策好啊。”於是寫了封信,曆數齊國攻打魯國、對吳國不敬的罪行,讓伍子胥去見齊王,心裏想著最好能激怒齊王,把伍子胥給殺了。
伍子胥也知道吳國離滅亡不遠了,就偷偷帶著兒子伍封一起去了臨淄,把吳王的信交給齊王。齊簡公看了信,氣得吹胡子瞪眼,當場就想把伍子胥殺了。這時候鮑息站出來勸道:“大王,伍子胥可是吳國的忠臣,他在吳國屢次勸諫吳王,吳王不聽,兩人早就鬧掰了。現在吳王把他派來,就是想讓咱們殺了他,好給自己洗脫罪名。咱們可不能上這個當,不如放他迴去,讓他們吳國自己窩裏鬥,到時候夫差肯定落個壞名聲。”
齊簡公聽了鮑息的話,覺得挺有道理,就好好招待了伍子胥,還定下了春末交戰的日期。伍子胥以前和鮑牧認識,所以鮑息才會勸齊侯別殺伍子胥。伍子胥私下裏跟鮑息打聽吳國的情況,說著說著就忍不住流淚,啥也不說,隻是把兒子伍封拉過來,讓他拜鮑息為兄,把兒子寄養在鮑氏家裏,還囑咐以後隻稱王孫封,別用伍姓。
鮑息看著伍子胥,歎了口氣說:“伍子胥這是知道自己迴去要被吳王殺了,提前在這給兒子找條後路啊。”
先不說伍子胥父子分離的慘事兒,再說吳王夫差選了個黃道吉日,從西門出兵。走到姑蘇台的時候,停下來吃午飯。這夫差也是個沒心沒肺的,吃完飯倒頭就睡,還做了一堆怪夢。等他一覺醒來,心裏直發慌,就把伯嚭叫過來,說:“我剛才睡了一會兒,做了好多奇怪的夢。我夢見自己走進章明宮,看見兩口鍋在那煮飯,可怎麽煮都煮不熟;還有兩隻黑犬,一隻朝著南邊叫,一隻朝著北邊叫;又看見兩把鋼鍬插在宮牆上;還有流水嘩嘩地流進殿堂;後房裏傳來不像鼓也不像鍾的聲音,倒像是打鐵的聲音;前園裏也沒種別的,光長著梧桐。太宰啊,你給我算算這些夢是吉是兇?”
伯嚭這貨為了討好夫差,趕緊跪下磕頭,滿臉堆笑地說:“大王啊,這夢可太吉利了!我聽說,章明宮的‘章明’,那就是說大王這次出征肯定能破敵成功,聲名遠揚;兩口鍋煮不熟,那是因為大王您德行深厚,氣數旺盛;兩隻黑犬一南一北叫,這是說四方的蠻夷都會臣服於您,諸侯都來朝拜;兩把鋼鍬插宮牆,那是說農民和工匠都盡心盡力,國家富足;流水進殿堂,那是鄰國都來進貢,財寶多得都堆不下;後房打鐵聲,那是宮女們高興,歡聲笑語和諧動聽;前園長梧桐,梧桐能做琴瑟,這是說國家上下和和美美,就像琴瑟和鳴。大王這次出征,肯定是事事順利,大吉大利啊!”
夫差雖然聽著這些奉承話挺高興,可心裏還是覺得不踏實。又把王孫駱叫過來,跟他說了自己的夢。王孫駱撓撓頭說:“大王,我這人沒那麽多彎彎繞,不太懂這些解夢的事兒。不過城西陽山有個叫公孫聖的奇人,見多識廣,大王要是心裏不踏實,為啥不把他叫來問問呢?”夫差說:“那你趕緊去給我把他叫來。”王孫駱領命,立刻駕車去迎公孫聖。
公孫聖聽說吳王夫差叫他去解夢,一下子就哭了,趴在地上不起來。他老婆在旁邊看著,忍不住笑話他說:“你這人就是沒出息,一聽說能見大王,就嚇得哭成這樣。”公孫聖仰天長歎,說:“你個婦道人家懂啥!我前幾天給自己算過命,就知道我的死期就在今天。這一去,咱倆就永別了,我能不傷心嗎?”
王孫駱在旁邊催他趕緊上車,公孫聖沒辦法,隻好跟著去了姑蘇台。夫差見到公孫聖,就把自己做的夢詳細地跟他說了一遍。公孫聖聽完,皺著眉頭說:“大王,我知道我把這夢的意思說出來,肯定活不成了。可我要是不說,又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大王啊,您這夢可不吉利啊!這‘章明’,其實是說打仗要失敗,到時候狼狽逃竄;‘兩釜炊而不熟’,那是說大王您會打敗仗,連口熱飯都吃不上;‘黑犬嗥南嗥北’,黑色是陰邪的象征,這是說您要往陰邪的方向走,恐怕有性命之憂;‘兩鍬插宮牆’,那是越國的軍隊要打進吳國,把咱們的社稷都給挖了;‘流水入殿堂’,這是說吳國要發大水,把宮殿都淹了,後宮也空了;‘後房聲若鍛工’,那是宮女們都要被俘虜,隻能在那唉聲歎氣;‘前園橫生梧桐’,梧桐是做棺材的材料,這是說要有大喪事,等著給人殉葬呢。大王啊,您趕緊打消伐齊的念頭吧,派太宰嚭去給勾踐賠禮道歉,把帽子摘了,光著膀子去求人家原諒,也許還能保住吳國和您的性命。”
伯嚭在旁邊一聽,氣得跳起來,指著公孫聖說:“你這鄉巴佬,胡說八道,妖言惑眾,就該殺頭!”
公孫聖也不甘示弱,瞪著眼睛大罵:“你這太宰,拿著高官厚祿,不想著怎麽報效國家,就知道在大王麵前拍馬屁。等越國的軍隊打進來,把吳國滅了,我看你還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腦袋!”
夫差本來就心煩意亂,聽公孫聖這麽一說,更是火冒三丈,大聲吼道:“你這無知的野人,在這瞎咧咧,不殺了你,還不得把大家都帶溝裏去!”轉頭對旁邊的力士石番說:“給我拿鐵錘來,把這亂說話的家夥砸死!”
公孫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就仰天大唿:“老天爺啊,您知道我是冤枉的!我一片忠心,卻落得個被殺的下場,死得不明不白。我死了以後,屍體也別埋,就扔在陽山腳下,我要變成厲鬼,讓大王知道他錯殺了好人!”
夫差可不管這些,讓人把公孫聖的屍體扔到陽山腳下,還惡狠狠地說:“讓豺狼吃你的肉,野火燒你的骨頭,大風把你的殘骸都吹散,看你還怎麽能興風作浪!”伯嚭這時候趕緊端著酒杯湊過來,滿臉諂媚地說:“大王,恭喜恭喜,這妖孽已經被除掉了。大王喝杯酒,咱們這就出兵吧。”有個史官還寫了首詩:
妖夢先機已兆兇,驕君尚戀伐齊功。
吳庭多少文和武,誰似公孫肯盡忠。
夫差親自率領中軍,太宰嚭當副帥,胥門巢帶領上軍,王子姑曹帶領下軍,一共十萬大軍,加上越國的三千士兵,浩浩蕩蕩地朝著山東進發。還提前派人去跟魯哀公約好,一起攻打齊國。伍子胥在半路上稱病,先迴吳國了,說啥也不肯跟著去打仗。
再說齊國的大將國書在汶上屯兵,聽說吳國和魯國聯合起來攻打齊國,趕緊召集將領們商量對策。這時候有人來報:“陳相國派他弟弟陳逆來了。”國書和將領們趕緊迎到中軍帳,問陳逆:“你這次來有啥事兒啊?”陳逆一臉嚴肅地說:“吳國的軍隊已經長驅直入,過了嬴博了,咱們齊國現在是危在旦夕。相國怕各位將軍不肯出力,派我來督戰。今天這場仗,咱們隻有前進,沒有後退,隻有戰死,沒有活路。軍中隻許擊鼓進攻,不許鳴金收兵。”將領們聽了,都熱血沸騰,紛紛表示:“我們誓與敵人決一死戰!”國書一聲令下,拔營起寨,去迎戰吳軍,雙方在艾陵碰上了。
吳國的上軍將領胥門巢先到,國書看著下麵的吳軍,問:“誰去打頭陣?”公孫揮這時候跳出來,拍著胸脯說:“我去!”說完,就帶著本部的車馬,像一陣風似的衝了出去。胥門巢也不含糊,趕緊迎上去,兩人就在陣前廝殺起來。這一仗打得是昏天黑地,你來我往,打了三十多個迴合,也沒分出個勝負。
國書在後麵看著,心裏著急,一股熱血湧上心頭,忍不住親自帶著中軍衝上去夾攻。齊國的軍隊士氣大振,鼓聲如雷,喊殺聲震天。胥門巢漸漸抵擋不住,大敗而逃。
國書打了勝仗,得意洋洋,覺得吳國的軍隊也不過如此。他讓軍士們在陣前都帶上一條長繩,還說:“吳國人都留短發,等會兒抓住他們,就用繩子把他們的腦袋穿起來。”齊國的士兵們聽了,都像打了雞血似的,以為很快就能把吳國的軍隊消滅幹淨了。
胥門巢帶著殘兵敗將迴去見吳王夫差,夫差氣得臉都綠了,當場就要殺了胥門巢。胥門巢趕緊跪下求饒,說:“大王,我剛到,還沒摸清敵人的虛實,所以才打了敗仗。您再給我一次機會,要是下次還打不贏,我甘願受軍法處置!”伯嚭也在旁邊求情,夫差這才哼了一聲,把胥門巢罵了一頓,讓大將展如代替他統領軍隊。這時候,魯國的將領叔孫州仇帶著軍隊來會合,夫差賞賜給他一套劍甲,讓他當向導,在離艾陵五裏的地方紮下營寨。
國書派人給吳王夫差下戰書,夫差看了,批了三個字:“來日戰。”
第二天一大早,兩邊的軍隊都擺好了陣勢。夫差讓叔孫州仇打第一陣,展如打第二陣,王子姑曹打第三陣,讓胥門巢帶著三千越國士兵,在陣前跑來跑去,引誘敵人。他自己和伯嚭帶著大軍在高處駐紮,隨時準備救援,還把越國的將領諸稽郢留在身邊觀戰。
齊國的軍隊剛列好陣,陳逆就讓將領們都含上一塊玉,說:“今天這仗要是死了,就直接用這玉給你們收屍!”公孫夏、公孫揮讓軍中的士兵都唱起送葬的歌,還發誓說:“要是能活著迴去,就不是男子漢大丈夫!”國書看著士氣高昂的士兵,說:“大家都抱著必死的決心,還怕打不贏嗎?”
兩邊的軍隊麵對麵,胥門巢先出來挑戰。國書對公孫揮說:“這就是你上次打敗的那個家夥,這次可別讓他跑了。”公孫揮拿著戟就衝了出去,胥門巢轉身就跑。叔孫州仇趕緊帶著軍隊上去攔住公孫揮廝殺,胥門巢又掉轉馬頭迴來。國書怕公孫揮被夾攻,又派公孫夏出去迎戰,胥門巢又跑,公孫夏在後麵追。這時候,吳國的大將展如帶著軍隊衝出來,接住公孫夏就打,胥門巢又迴來幫忙。齊國的將領高無平、宗樓一看,也火了,一起衝出來,王子姑曹毫不畏懼,一個人擋住他們兩個,打得是難解難分。
兩邊的軍隊都拚死戰鬥,死傷慘重。國書看吳國的軍隊一直不退,親自拿著鼓槌擊鼓,把所有的軍隊都派上去助戰。吳王夫差在高處看得清清楚楚,見齊國的軍隊十分勇猛,吳國的軍隊漸漸有點招架不住了,就趕緊讓伯嚭帶著一萬軍隊去接應。
國書見吳國又有援兵來了,正想分兵去抵擋,突然聽到一陣金聲大作,鉦鐸齊鳴。齊國的人以為吳國的軍隊要撤退了,沒想到吳王夫差親自帶著三萬精兵,分成三股,反而用鳴金作為進攻的信號,從斜刺裏衝進齊國的陣地,把齊國的軍隊截成三段。展如、姑曹等人聽說吳王親自上陣,勇氣倍增,殺得齊國的軍隊七零八落。展如在陣上抓住了公孫夏,胥門巢在車中把公孫揮給刺死了,夫差親自射中了宗樓。
閭邱明對國書說:“元帥,咱們的軍隊快不行了!您趕緊換上便服逃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國書歎了口氣,說:“我帶著十萬大軍,卻被吳國人打敗了,還有什麽臉迴去見人呢?”說完,就脫下盔甲,衝進吳國的軍隊裏,被亂軍殺死了。閭邱明趴在草叢裏,也被魯國的將領州仇給搜了出來。
夫差大獲全勝,將領們紛紛來報功。這一戰,共斬殺了齊國的上將國書、公孫揮兩人,活捉了公孫夏、閭邱明兩人,當場就把他們斬首了。隻有高無平、陳逆兩個人逃走了,其他被擒殺的士兵不計其數,齊國的八百輛戰車也都被吳國繳獲了,沒有一輛逃脫。夫差看著諸稽郢,得意地說:“你看看,我吳國的軍隊厲害吧?你們越國的軍隊跟我們比怎麽樣?”諸稽郢趕緊跪下磕頭,說:“吳國的軍隊天下無敵,越國的軍隊哪能跟吳國比呢?”夫差聽了,哈哈大笑,重賞了越國的士兵,讓諸稽郢先迴去報捷。
齊簡公聽說吃了敗仗,嚇得差點暈過去,趕緊和陳恆、闞止商量對策。最後決定派使者帶著大量的金幣去吳國,向夫差謝罪求和。
夫差這時候卻想顯示自己的霸主風範,主張齊國和魯國重新修好,以後互不侵犯。齊國和魯國都不敢不聽,隻好乖乖地接受盟約。夫差這才得意洋洋地帶著軍隊凱旋而歸。有個史官寫了首詩:
艾陵白骨壘如山,盡道吳王奏凱還。
壯氣一時吞宇宙,隱憂誰想伏吳關?
夫差迴到句曲的新宮,見到西施,笑著說:“我讓美人住在這,就是為了能快點見到你。”西施趕緊跪下磕頭,感謝夫差的寵愛。這時候正是初秋,梧桐的葉子長得正茂盛,涼風吹來,夫差和西施在台上喝酒,好不快活。
到了深夜,夫差突然聽到有一群小孩子在唱歌,仔細一聽,歌詞是:“桐葉冷,吳王醒未醒?梧葉秋,吳王愁更愁。”夫差聽了,心裏一陣發毛,讓人把這些小孩子抓來,問:“這歌是誰教你們唱的?”小孩子嚇得哆哆嗦嗦地說:“有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孩,不知道從哪來的,教我們唱完就走了,我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夫差生氣地說:“我是上天注定要當王的,有什麽可愁的?”說著,就要殺了這些小孩子。西施趕緊勸住他,說:“大王,小孩子不懂事,可能是隨便唱著玩的,您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伯嚭也在旁邊說:“大王,春天來了萬物都高興,秋天到了萬物都悲傷,這是自然規律。您現在的心情和季節變化一樣,沒什麽可擔心的。”夫差聽了他們的話,這才消了氣。
在梧宮待了三天,夫差就起駕迴吳國了。迴到吳國,夫差升殿,百官都來迎接祝賀。伍子胥也來了,但是一句話也不說。夫差看著他,心裏就來氣,說:“你之前勸我不要伐齊,現在我得勝迴來了,你卻一點功勞都沒有,你不覺得羞愧嗎?”伍子胥氣得滿臉通紅,挽起袖子,大聲說:“老天爺要是想讓一個國家滅亡,就會先給它一點小甜頭,然後再給它一個大災難。這次打敗齊國,不過是個小甜頭罷了,我擔心大災難馬上就要來了!”夫差聽了,不耐煩地說:“我好久沒見到你,耳根子還清淨些。你今天又來這嘮叨,煩死了!”說完,就閉上眼睛,捂著耳朵,坐在殿上。
過了一會兒,夫差突然睜開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大聲叫道:“怪事!”群臣都被他嚇了一跳,問:“大王,您看到什麽了?”夫差驚魂未定地說:“我看到四個人背靠背站著,一會兒就朝著四個方向跑開了;還看到殿下有兩個人麵對麵,朝北的那個人把朝南的人殺了。你們有沒有看到?”群臣都搖搖頭,說:“沒看到。”伍子胥上奏說:“大王,這四個人背靠背跑開,是四方離散的征兆啊;朝北的人殺朝南的人,這是以下犯上、臣子弑君的兇象。大王您如果不警惕,吳國必定會有身死國亡的大禍。”夫差聽了,氣得拍桌子,怒吼道:“你這老東西,淨說些不吉利的話,我最討厭聽這些。”伯嚭卻在一旁說:“大王,這四方離散,說不定是各國的人才都紛紛跑到咱們吳國來,吳國即將稱霸天下,取代周朝。這也是以下犯上的吉象啊!”夫差聽了伯嚭的話,臉色緩和了些,說:“太宰的話,讓我心裏舒服多了。伍子胥這老家夥,真是老糊塗了,他的話不可信。”
過了幾天,越王勾踐率領群臣親自來到吳國朝拜,還祝賀夫差戰勝齊國。吳國的大臣們都收到了越國的賄賂。
伯嚭得意洋洋地說:“大王,您看,這就是各國人才紛紛跑到咱們吳國來的征兆啊。”吳王夫差在文台擺酒宴請越王,越王勾踐小心翼翼地在一旁陪坐,大夫們都站在旁邊侍奉。夫差喝了幾杯酒,說:“我聽說,‘君主要不忘有功之臣,父親不能埋沒有力之子’。現在太宰嚭為我治理軍隊,立下大功,我要封他為上卿;越王你對我孝順恭敬,始終如一,我要再給你增加封地,以酬謝你助我伐齊的功勞。各位大夫覺得怎麽樣?”群臣都紛紛附和:“大王賞功酬勞,這是霸主該做的事啊!”
伍子胥聽了,氣得渾身發抖,趴在地上大哭起來:“嗚嗚嗚,這真是忠臣閉口、讒夫當道啊!歪理邪說、阿諛奉承的話被當成真理,這是在養亂蓄奸,吳國遲早要被滅掉,宗廟社稷將成為廢墟,宮殿將長滿荊棘。”夫差一聽,火冒三丈,大罵道:“你這老賊,詭計多端,就是吳國的妖孽,還想專權擅威,顛覆我的國家。看在先王的份上,我不忍心殺你,你趕緊滾吧,別讓我再看到你。”伍子胥站起來,淚流滿麵地說:“我要是不忠不信,怎麽能成為先王的臣子呢?就像龍逢遇到桀、比幹遇到紂一樣,我今天雖然被你殺了,吳國也離滅亡不遠了。我和大王從此永別,再也不見麵了。”說完,伍子胥大步走出宮殿。夫差餘怒未消,伯嚭又在旁邊火上澆油:“大王,我聽說伍子胥出使齊國的時候,把他的兒子托付給齊國的大臣鮑氏,他這是有背叛吳國的心啊,大王您可要小心。”
夫差聽了伯嚭的話,派人給伍子胥送去一把“屬鏤”之劍。伍子胥接過劍,仰天大笑:“大王這是想讓我自殺啊!”說完,他脫下鞋子,走下台階,站在院子中間,對著天空大聲唿喊:“老天爺啊,老天爺!當初先王不想立夫差為太子,是我拚命力爭,他才得以繼位。我為他攻破楚國,打敗越國,讓吳國威震諸侯。現在他卻不聽我的話,反而要賜我死。我今天死了,明天越國的軍隊就會打進吳國,把他的社稷挖掉。”然後,伍子胥對家人說:“我死後,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東門上,我要親眼看著越國的軍隊打進吳國。”說完,伍子胥自刎而死。
使者拿著伍子胥的劍迴去複命,把他臨終的話告訴了夫差。夫差聽了,不屑地說:“伍子胥,你死了還能知道什麽?”說完,他讓人把伍子胥的頭砍下來,掛在盤門城樓之上,把他的屍體裝在鴟夷之器裏,扔到江中,還惡狠狠地說:“讓日月曬你的骨頭,魚鱉吃你的肉,把你化成灰燼,看你還能怎麽樣?”
伍子胥的屍體隨著江水漂流,湧起的波濤不斷衝擊著江岸。當地的百姓害怕伍子胥的冤魂,就偷偷把他的屍體撈起來,埋在吳山。後來,人們就把吳山改稱為胥山,山上還建有伍子胥廟。隴西居士寫了一首古風來紀念伍子胥:
將軍自幼稱英武,磊落雄才越千古,
一旦蒙讒殺父兄,襄流誓濟吞荊楚,
貫弓亡命欲何之?滎陽睢水空棲遲,
昭關鎖鑰愁無翼,鬢毛一夜成霜絲,
浣女沉溪漁丈死,簫聲吹入吳人耳,
魚腸作合定君臣,複為強兵進孫子,
五戰長驅據楚宮,君王含淚逃雲中,
掘墓鞭屍吐宿恨,精誠貫日生長虹,
英雄再振匡吳業,夫椒一戰棲強越,
釜中魚鱉宰夫手,縱虎歸山還自齧,
姑蘇台上西施笑,讒臣稱賀忠臣吊,
可憐兩世輔吳功,到頭翻把屬鏤報!
鴟夷激起錢塘潮,朝朝暮暮如唿號,
吳越興衰成往事,忠魂千古恨難消!
夫差殺了伍子胥後,就提拔伯嚭為相國。他還想給越國增加封地,但是勾踐堅決推辭,夫差也就作罷。勾踐迴到越國後,更加緊鑼密鼓地謀劃攻打吳國。而夫差卻完全沒有把越國放在心上,變得更加驕橫放縱。
夫差征發數萬百姓,修築邗城,開鑿邗溝。邗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連接江淮水,向北可達沂河,向西可達濟水。太子友知道吳王夫差又想和中原各國會盟,心裏很著急,想勸諫又怕觸怒夫差,就想用委婉的方式讓他醒悟。
一天早上,太子友帶著彈弓,從後園走來,渾身濕漉漉的。夫差看到他,奇怪地問:“你這是怎麽迴事?”太子友說:“父王,我剛才在後園遊玩,聽到秋蟬在高樹上鳴叫,就想去看看。我看到秋蟬迎著風歡快地叫著,以為自己找到了好地方,卻不知道螳螂正沿著樹枝悄悄地爬過來,伸著腰,舉著爪子,準備捕食秋蟬;螳螂一心盯著秋蟬,卻不知道黃雀正在綠樹叢中徘徊,準備啄食螳螂;黃雀一心盯著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正準備打它。我一心盯著黃雀,卻不小心掉進旁邊的空坑裏,所以渾身都濕透了,讓父王見笑了。”夫差聽了,笑著說:“你這是隻看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後患,天下沒有比你更愚蠢的人了。”
太子友聽了,趁機說:“父王,天下還有比我更愚蠢的人。魯國繼承了周公的傳統,又有孔子的教化,從不侵犯鄰國,齊國卻無緣無故地去攻打它,以為這樣就能占領魯國,卻不知道吳國傾盡國內的兵力,長途跋涉去攻打齊國,雖然打敗了齊國,卻不知道越王勾踐正在挑選敢死之士,從三江口出發,進入五湖之中,準備攻打我們吳國,滅掉我們的宮殿。天下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了。”
夫差聽了太子友的話,頓時大怒,罵道:“你這是伍子胥的老生常談,我早就聽膩了。你還拿這些話來煩我,是不是想破壞我的計劃?再敢多說一句,就不認你這個兒子。”太子友嚇得不敢再說話,默默地退了出去。
夫差還是按照計劃,讓太子友和王子地、王孫彌庸留守吳國,自己率領國內的精兵,從邗溝北上,先在橐皋與魯哀公會麵,又在發陽與衛出公會麵,最後和諸侯們在黃池大會,想要和晉國爭奪盟主之位。
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已經離開吳國,就和範蠡商量,派出兩千名熟悉水性的士兵、四萬名精銳士兵和六千名君子軍,從海道進入長江,偷襲吳國。越國的前隊疇無餘率先到達吳郊,王孫彌庸出城迎戰。沒打幾個迴合,王子地帶著軍隊前來夾攻,疇無餘的戰馬突然跌倒,他被王孫彌庸活捉。
第二天,勾踐率領大軍趕到,太子友想要堅守城池。王孫彌庸卻不以為然地說:“越王的軍隊還害怕我們吳國,而且他們遠道而來,已經疲憊不堪。我們再打一次勝仗,他們肯定會退兵。就算打不贏,再堅守也不遲。”太子友聽了他的話,猶豫不決,最後還是讓王孫彌庸出城迎敵,自己帶著軍隊在後麵接應。
勾踐親自站在陣前,指揮軍隊作戰。雙方剛一交戰,範蠡、泄庸率領的兩翼軍隊就呐喊著衝了上來,勢如風雨。吳國的精兵都跟隨夫差出征了,留在國內的都是些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而越國的軍隊是經過多年訓練的精銳之師,武器精良,士兵勇猛。範蠡和泄庸又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吳國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很快,吳兵就大敗,王孫彌庸被泄庸殺死,太子友陷入越軍的包圍,左衝右突,怎麽也衝不出去,身上中了好幾箭。他害怕被越軍俘虜受辱,就自刎而死。
越軍一直打到吳國城下,王子地緊閉城門,率領百姓上城防守,同時派人去給吳王夫差報信。勾踐留下水軍駐紮在太湖,陸軍駐紮在胥、閶之間,讓範蠡去焚燒姑蘇台,大火燒了一個月都沒有熄滅。吳國的大船都被搬到湖中,吳國的軍隊不敢出城迎戰。
再說吳王夫差和魯、衛兩國的國君在黃池與晉定公爭盟主之位,雙方互不相讓,爭論了好幾天都沒有結果。
突然,王子地的密報傳來,說:“越軍已經攻入吳國,殺了太子,焚燒了姑蘇台,現在正在圍城,形勢十分危急。”夫差聽了,大驚失色。伯嚭擔心消息泄露會影響軍心,就拔劍殺了使者。夫差看到伯嚭殺了使者,生氣地問:“你為什麽要殺使者?”伯嚭說:“大王,這消息還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讓使者把消息傳出去,齊國和晉國會趁機生事,我們怎麽能安全迴國呢?”
夫差著急地說:“你說得有道理,但是吳、晉兩國還沒有確定盟主之位,又收到這樣的消息,我是應該不參加會盟就迴去呢,還是參加會盟但讓晉國當盟主呢?”王孫駱上前說:“這兩種做法都不行。如果不參加會盟就迴去,別人會看出我們的危急;如果參加會盟卻讓晉國當盟主,我們以後就得聽晉國的指揮。我們必須想辦法當上盟主,才能保證安全。”夫差問:“那有什麽辦法能當上盟主呢?”王孫駱小聲地說:“現在情況危急,大王可以下令擊鼓挑戰,先在氣勢上壓倒晉軍。”夫差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說:“好,就這麽辦。”
當天晚上,夫差下達命令,讓士兵們吃飽飯,喂飽馬,然後在嘴裏塞上枚(一種防止士兵出聲的器具),悄悄地向晉軍營地前進。到了離晉軍營地隻有一裏遠的地方,吳軍擺成方陣,一百個人為一行,一行樹一麵大旗,一百二十行為一麵,中軍全部乘坐白色的戰車,打著白色的旗幟,穿著白色的盔甲,拿著白色羽毛的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茅草在風中搖曳。吳王夫差親自拿著鉞(一種兵器),舉著白色的旌旗,站在陣中;左軍麵向左邊,也是一百二十行,乘坐紅色的戰車,打著紅色的旗幟,穿著紅色的盔甲,拿著紅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像一片火海,由太宰嚭指揮;右軍麵向右邊,同樣是一百二十行,乘坐黑色的戰車,打著黑色的旗幟,穿著黑色的盔甲,拿著黑色羽毛的箭,宛如一片黑色的墨汁,由王孫駱指揮。吳軍一共有三萬六千名帶甲之士,黎明時分,陣勢擺好,吳王夫差親自擊鼓,軍中的萬鼓同時敲響,鍾聲、鐸聲、丁寧聲、錞於聲交織在一起,驚天動地。
晉軍被這突如其來的鼓聲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於是,晉國派大夫董褐到吳軍營地詢問情況。夫差親自接見了董褐,說:“周天子有旨,讓我主持中原各國的會盟,以彌補周朝的不足。現在晉君違抗王命,爭奪盟主之位,一直拖延不決。我擔心使者往來奔波太麻煩,就親自來聽候晉君的答複。今天晉君必須做出決定,到底是服從還是不服從。”董褐迴去向晉侯報告,魯、衛兩國的國君也在旁邊。董褐私下對趙鞅說:“我看吳王夫差說話強硬,但臉色蒼白,好像心裏有很大的憂慮,也許越國已經攻入吳國了吧?如果我們不答應讓他先歃血(古代會盟時的一種儀式,表示盟主的地位),他可能會對我們不利。但是我們也不能白白讓他當盟主,必須讓他去掉王號才行。”趙鞅把董褐的話告訴了晉侯,晉侯就讓董褐再次去吳軍營地,傳達晉侯的意思:“吳王既然以王命宣布於諸侯,我們晉國當然不敢不敬奉。但是晉國從祖上開始就主持會盟,而吳王卻自稱為王,這讓周朝怎麽辦呢?吳王如果去掉王號,改稱公,我們就聽從他的指揮。”
夫差覺得晉侯的話有道理,就下令收兵迴營,然後與諸侯們見麵。在會盟儀式上,夫差自稱吳公,先進行歃血儀式,晉侯次之,魯、衛兩國的國君按照順序歃血。會盟結束後,夫差就率領軍隊從江淮水路迴國。在途中,夫差不斷收到國內的告急消息,士兵們得知國家被越軍襲擊,都嚇得心膽俱裂。再加上長途行軍,疲憊不堪,都沒有了鬥誌。
吳王夫差仍然率領軍隊與越軍相持,但是吳軍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很快就大敗。夫差害怕了,對伯嚭說:“你之前說越國不會背叛,我才聽了你的話,放迴了越王。現在事情變成這樣,你得去越國為我求和。不然,伍子胥的‘屬鏤’之劍還在,我就把它送給你。”伯嚭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越軍營地,向越王勾踐磕頭求和,答應的犒軍禮物和當年越國送給吳國的一模一樣。範蠡對勾踐說:“現在吳國還不能被滅掉,我們姑且答應求和,算是給太宰嚭一個麵子。從今天開始,吳國就一蹶不振了。”勾踐聽了範蠡的話,就答應了吳國的求和,然後率領軍隊迴國。這是周敬王三十八年的事。
第二年,魯哀公在大野打獵,叔孫氏的家臣鉏商捕獲了一隻野獸,這隻野獸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角上還長著肉。鉏商覺得很奇怪,就把它殺了,然後拿去問孔子。孔子看了看,說:“這是麒麟啊!”再看看麒麟的角,上麵還係著赤紱,孔子認出這是顏母當年係上的,不禁感歎道:“我的道已經走到盡頭了!”孔子讓弟子把麒麟取來埋葬了。現在巨野故城東十裏有一個土台,方圓四十多步,俗稱獲麟堆,就是麒麟埋葬的地方。孔子拿起琴,作了一首歌:“明王作兮麟鳳遊,今非其時欲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然後,孔子根據《魯史》,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獲麟這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曆史,進行刪改修訂,寫成了《春秋》,與《易》、《詩》、《書》、《禮》、《樂》一起,被稱為《六經》。
這一年,齊國的右相陳恆知道吳國被越國打敗,外麵沒有了強敵,國內也沒有了強大的對手,唯一阻礙他的就是闞止。於是,陳恆派他的族人陳逆、陳豹等人去攻打闞止,齊簡公被迫出逃。陳恆追上齊簡公,把他殺了,還消滅了闞止的黨羽,立簡公的弟弟驁為君,這就是平公。陳恆從此獨攬齊國大權。孔子聽說齊國發生政變,齋戒三天,沐浴之後去朝見魯哀公,請求出兵討伐齊國,為齊簡公報仇。魯哀公讓孔子去告訴魯國的三家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孔子說:“我隻知道有魯君,不知道有三家大夫。”
陳恆也害怕諸侯們來討伐,就把侵占魯國、衛國的土地都歸還給了兩國,在北方與晉國的四卿交好,在南方派使者到吳、越兩國訪問,重新實行陳桓子的政策,散發財物糧食,救濟貧困的百姓,齊國的百姓都很高興,對他心悅誠服。後來,陳恆逐漸除掉了鮑、晏、高、國等家族以及公族子弟,把齊國的大半土地都劃成了自己的封邑,還挑選了齊國身高七尺以上的女子,納入自己的後房,人數不下百人,並且放縱賓客出入,不加禁止。他一共生了七十多個兒子,想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家族勢力。齊國的都邑大夫宰,幾乎都是陳氏家族的人,這是後話。
再說衛世子蒯聵在戚地,他的兒子出公輒率領國人拒絕他迴國。大夫高柴勸諫出公輒,但是出公輒不聽。
蒯聵的姐姐嫁給了大夫孔圉,生了一個兒子叫孔悝,繼承了孔圉的職位,在出公輒手下執掌衛國國政。孔氏有個家臣叫渾良夫,這人長得高高大大,相貌英俊。孔圉死後,渾良夫和孔姬(即蒯聵的姐姐)私通。
蒯聵得知國內的情況後,便打起了複位的主意。他緊緊握住渾良夫的手,言辭懇切地說:“兄弟,你要是能助我迴到衛國登上君位,我保你以後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穿金戴銀,出門有豪車,還讓你當大官。要是食言,讓我不得好死!”渾良夫被這巨大的誘惑衝昏了頭腦,迴去後就把這事跟孔姬說了。孔姬也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她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讓渾良夫穿上女人的衣服,前往戚地去接蒯聵。
到了晚上,渾良夫和蒯聵都喬裝打扮成女人,坐著溫車,偷偷摸摸地進了城,然後藏在孔姬的房間裏。孔姬見弟弟來了,便悄聲說:“這衛國的大權現在都在我兒子手裏,他這會兒正在公宮喝酒呢。等他迴來,咱們就嚇唬嚇唬他,讓他乖乖聽咱們的,這樣事兒才能成。”接著,她安排石乞、孟黶和渾良夫都身披鎧甲,懷揣寶劍,在一旁等著,又把蒯聵藏在台上。
不一會兒,孔悝喝得醉醺醺地從公宮迴來了。孔姬一見,立刻把他叫住,皮笑肉不笑地問:“兒啊,你說這父母兩邊的親戚,誰是最親的呢?”孔悝迷迷糊糊地迴答:“父親這邊的伯叔,母親這邊的舅氏唄。”孔姬一聽,臉一沉,提高了音量說:“你既然知道舅舅是母親最親的人,那為啥不讓你舅舅迴來呢?”孔悝一聽,酒也醒了一半,知道大事不妙,趕緊起身說要去上廁所。
孔姬使了個眼色,石乞、孟黶立刻跟在孔悝後麵。等孔悝從廁所出來,兩人不由分說,架起他就往台上走,去見蒯聵。孔姬站在一旁,大聲喝道:“太子在此,孔悝你還不跪下拜見?”孔悝沒辦法,隻好下拜。孔姬趁熱打鐵地問:“你今天肯聽舅舅的話嗎?”孔悝嚇得渾身發抖,隻好說:“一切聽憑母親吩咐。”孔姬馬上殺了一頭豬,讓蒯聵和孔悝歃血為盟。
接著,孔姬留下石乞、孟黶看守孔悝在台上,然後以孔悝的名義召集家甲,讓渾良夫率領他們去襲擊公宮。
出公輒正醉得迷迷糊糊,打算睡覺呢,突然聽到外麵一陣大亂,趕緊讓左右的人去叫孔悝。左右的人驚慌失措地說:“大王,這叛亂的就是孔悝啊!”出公輒一聽,嚇得臉都白了,立刻收拾了一些寶器,坐上輕車,逃往魯國去了。那些不願意歸附蒯聵的大臣們,也都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逃竄。
仲子路是孔悝的家臣,當時他正在城外,聽說孔悝被劫持了,心急如焚,心想:“我吃著孔家的飯,怎能在這關鍵時刻當縮頭烏龜呢?”於是,他不顧一切地往城裏衝。在城門口,他遇到了大夫高柴正從城裏出來。高柴連忙拉住他說:“兄弟,門已經關了,這事兒你管不了,別去送死了!”子路瞪大眼睛,滿臉漲得通紅,大聲說:“我最瞧不起那種拿了人家的好處,卻在人家有難的時候躲得遠遠的人,我今天一定要去救孔大夫!”說完,趁著有人從城裏出來開門的機會,衝了進去,直奔孔悝被劫持的地方。
到了台下,子路仰頭大喊:“仲由在此,孔大夫可下台來!”孔悝在台上嚇得不敢出聲。子路見沒人迴應,四處一看,發現旁邊有堆柴草,便想放火燒台,逼蒯聵他們放了孔悝。蒯聵在台上嚇得直冒冷汗,趕緊讓石乞、孟黶下去抵擋子路。
子路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裏,毫無懼色。石乞、孟黶兩人拿著戟,惡狠狠地朝著子路刺來。子路左擋右突,奮力抵擋,但畢竟寡不敵眾。不一會兒,他的冠纓就被砍斷了,身上也受了重傷,鮮血直流。子路知道自己不行了,但他仍然強撐著,用最後的力氣說:“禮儀不可廢,君子就算死,也不能免冠。”說完,他艱難地放下劍,雙手顫抖著整理好自己的冠纓,然後緩緩倒下,壯烈犧牲。
孔悝無奈之下,隻好奉蒯聵即位,這就是莊公。蒯聵立次子疾為太子,任命渾良夫為卿。
當時孔子正在衛國,聽說了蒯聵之亂,他皺著眉頭,深深地歎了口氣,對弟子們說:“柴啊,他應該會平安無事地迴來吧;由啊,恐怕是兇多吉少了。”弟子們都很奇怪,問老師為什麽這麽說。孔子神色凝重地說:“高柴深知大義,懂得明哲保身。而仲由呢,性格剛直魯莽,隻知道勇往直前,不懂得審時度勢,這次恐怕是難逃一劫了。”
話還沒說完,高柴就匆匆忙忙地迴來了。師生相見,又是悲傷又是慶幸。緊接著,衛國的使者也來了,見到孔子,恭恭敬敬地說:“我們新君剛剛即位,對夫子您十分仰慕,特意讓我給您送來一些美味。”孔子連忙起身,拜謝之後接過禮物。打開一看,竟然是肉醢。孔子臉色一變,立刻讓人把它蓋上,然後對使者說:“這是不是我的弟子仲由的肉呢?”使者驚訝地說:“夫子真是料事如神啊!正是仲由的肉,您是怎麽知道的呢?”孔子淚流滿麵,悲痛地說:“如果不是這樣,衛國的新君不會用這樣的東西來送給我。”說完,他讓弟子把肉醢埋了,然後放聲大哭:“我一直擔心仲由會不得好死,沒想到今天真的應驗了。”使者見狀,默默地告辭離去。
沒過多久,孔子就一病不起。公元前 479 年,夏四月己醜這一天,孔子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史臣們對孔子評價極高,稱讚他:
尼丘誕聖,闕裏生德,
七十升堂,四方取則。
行誅兩觀,攝相夾穀,
歎鳳遽衰,泣麟何促?
九流仰鏡,萬古欽躅!
弟子們把孔子安葬在北阜之曲,墳墓占地一頃。說來也怪,從此以後,鳥雀都不敢在墓旁的樹上棲息。後來,曆代帝王都對孔子尊崇有加,不斷加封,尊他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到了後世又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天下各地都建立了文廟,春秋兩季進行祭祀。孔子的子孫後代世襲衍聖公的爵位,一直傳承不絕,這些都是後話了。
再說衛莊公蒯聵對孔悝始終心存疑慮,總覺得他可能還心係出公輒。一天,他心生一計,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席,邀請孔悝前來。孔悝不知是計,欣然赴宴。酒過三巡,蒯聵看孔悝喝得差不多了,便開始套他的話,問他對出公輒的看法。孔悝雖然醉了,但還是保持著一絲清醒,含糊其辭地應付著。蒯聵見問不出什麽,心中大怒,卻又不好當場發作,隻好強忍著。等孔悝喝醉了,蒯聵便讓人把他關了起來,準備找個機會治他的罪。
孔悝的家人得知消息後,趕緊偷偷地把他救了出來。孔悝知道自己在衛國待不下去了,便帶著家人,連夜逃往宋國。
蒯聵聽說孔悝跑了,氣得暴跳如雷。但他此時也無可奈何,因為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他還需要時間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且,由於之前的叛亂和戰爭,衛國的府庫已經空虛,蒯聵為了籌集資金,充實府庫,便召來渾良夫商議對策。
渾良夫眼珠一轉,湊到蒯聵耳邊,神秘兮兮地說:“大王,您看啊,這出公輒雖然跑了,但他畢竟也是衛國的公子。咱們何不把他召迴來呢?說不定他還能帶著一些財寶迴來,這樣既能解決咱們的燃眉之急,又能顯示大王您的仁慈和大度。”
蒯聵聽了,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他又擔心出公輒迴來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他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該不該采納渾良夫的建議。
欲知蒯聵是否會召迴出公輒,且看下迴分解。
吳國軍隊馬上要出發了,伍子胥又跑出來勸諫,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大王啊,越國才是咱的心腹大患,就像紮在肉裏的刺;齊國嘛,頂多就是個小疥癩,撓撓就沒事了。您現在興師動眾,帶著十萬大軍,跑老遠的路,去爭那疥癩一樣的小毛病,卻把肚子裏的大毒瘤給忘了。我擔心啊,這齊國還不一定能打贏,越國的大禍可就先到了!”
夫差一聽這話,火“噌”的一下就上來了,眼睛瞪得像銅鈴,怒吼道:“我發兵的日子都定好了,你這老東西淨說些不吉利的話,在這瞎攪和,壞我大事,你說你該當何罪?”其實夫差這時候已經起了殺心,旁邊的伯嚭看出了他的心思,趕緊湊過去悄悄說:“伍子胥是先王的老臣,殺了他名聲不好。大王不如派他去齊國約戰,借齊國人的手除掉他。”夫差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就說:“太宰這計策好啊。”於是寫了封信,曆數齊國攻打魯國、對吳國不敬的罪行,讓伍子胥去見齊王,心裏想著最好能激怒齊王,把伍子胥給殺了。
伍子胥也知道吳國離滅亡不遠了,就偷偷帶著兒子伍封一起去了臨淄,把吳王的信交給齊王。齊簡公看了信,氣得吹胡子瞪眼,當場就想把伍子胥殺了。這時候鮑息站出來勸道:“大王,伍子胥可是吳國的忠臣,他在吳國屢次勸諫吳王,吳王不聽,兩人早就鬧掰了。現在吳王把他派來,就是想讓咱們殺了他,好給自己洗脫罪名。咱們可不能上這個當,不如放他迴去,讓他們吳國自己窩裏鬥,到時候夫差肯定落個壞名聲。”
齊簡公聽了鮑息的話,覺得挺有道理,就好好招待了伍子胥,還定下了春末交戰的日期。伍子胥以前和鮑牧認識,所以鮑息才會勸齊侯別殺伍子胥。伍子胥私下裏跟鮑息打聽吳國的情況,說著說著就忍不住流淚,啥也不說,隻是把兒子伍封拉過來,讓他拜鮑息為兄,把兒子寄養在鮑氏家裏,還囑咐以後隻稱王孫封,別用伍姓。
鮑息看著伍子胥,歎了口氣說:“伍子胥這是知道自己迴去要被吳王殺了,提前在這給兒子找條後路啊。”
先不說伍子胥父子分離的慘事兒,再說吳王夫差選了個黃道吉日,從西門出兵。走到姑蘇台的時候,停下來吃午飯。這夫差也是個沒心沒肺的,吃完飯倒頭就睡,還做了一堆怪夢。等他一覺醒來,心裏直發慌,就把伯嚭叫過來,說:“我剛才睡了一會兒,做了好多奇怪的夢。我夢見自己走進章明宮,看見兩口鍋在那煮飯,可怎麽煮都煮不熟;還有兩隻黑犬,一隻朝著南邊叫,一隻朝著北邊叫;又看見兩把鋼鍬插在宮牆上;還有流水嘩嘩地流進殿堂;後房裏傳來不像鼓也不像鍾的聲音,倒像是打鐵的聲音;前園裏也沒種別的,光長著梧桐。太宰啊,你給我算算這些夢是吉是兇?”
伯嚭這貨為了討好夫差,趕緊跪下磕頭,滿臉堆笑地說:“大王啊,這夢可太吉利了!我聽說,章明宮的‘章明’,那就是說大王這次出征肯定能破敵成功,聲名遠揚;兩口鍋煮不熟,那是因為大王您德行深厚,氣數旺盛;兩隻黑犬一南一北叫,這是說四方的蠻夷都會臣服於您,諸侯都來朝拜;兩把鋼鍬插宮牆,那是說農民和工匠都盡心盡力,國家富足;流水進殿堂,那是鄰國都來進貢,財寶多得都堆不下;後房打鐵聲,那是宮女們高興,歡聲笑語和諧動聽;前園長梧桐,梧桐能做琴瑟,這是說國家上下和和美美,就像琴瑟和鳴。大王這次出征,肯定是事事順利,大吉大利啊!”
夫差雖然聽著這些奉承話挺高興,可心裏還是覺得不踏實。又把王孫駱叫過來,跟他說了自己的夢。王孫駱撓撓頭說:“大王,我這人沒那麽多彎彎繞,不太懂這些解夢的事兒。不過城西陽山有個叫公孫聖的奇人,見多識廣,大王要是心裏不踏實,為啥不把他叫來問問呢?”夫差說:“那你趕緊去給我把他叫來。”王孫駱領命,立刻駕車去迎公孫聖。
公孫聖聽說吳王夫差叫他去解夢,一下子就哭了,趴在地上不起來。他老婆在旁邊看著,忍不住笑話他說:“你這人就是沒出息,一聽說能見大王,就嚇得哭成這樣。”公孫聖仰天長歎,說:“你個婦道人家懂啥!我前幾天給自己算過命,就知道我的死期就在今天。這一去,咱倆就永別了,我能不傷心嗎?”
王孫駱在旁邊催他趕緊上車,公孫聖沒辦法,隻好跟著去了姑蘇台。夫差見到公孫聖,就把自己做的夢詳細地跟他說了一遍。公孫聖聽完,皺著眉頭說:“大王,我知道我把這夢的意思說出來,肯定活不成了。可我要是不說,又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大王啊,您這夢可不吉利啊!這‘章明’,其實是說打仗要失敗,到時候狼狽逃竄;‘兩釜炊而不熟’,那是說大王您會打敗仗,連口熱飯都吃不上;‘黑犬嗥南嗥北’,黑色是陰邪的象征,這是說您要往陰邪的方向走,恐怕有性命之憂;‘兩鍬插宮牆’,那是越國的軍隊要打進吳國,把咱們的社稷都給挖了;‘流水入殿堂’,這是說吳國要發大水,把宮殿都淹了,後宮也空了;‘後房聲若鍛工’,那是宮女們都要被俘虜,隻能在那唉聲歎氣;‘前園橫生梧桐’,梧桐是做棺材的材料,這是說要有大喪事,等著給人殉葬呢。大王啊,您趕緊打消伐齊的念頭吧,派太宰嚭去給勾踐賠禮道歉,把帽子摘了,光著膀子去求人家原諒,也許還能保住吳國和您的性命。”
伯嚭在旁邊一聽,氣得跳起來,指著公孫聖說:“你這鄉巴佬,胡說八道,妖言惑眾,就該殺頭!”
公孫聖也不甘示弱,瞪著眼睛大罵:“你這太宰,拿著高官厚祿,不想著怎麽報效國家,就知道在大王麵前拍馬屁。等越國的軍隊打進來,把吳國滅了,我看你還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腦袋!”
夫差本來就心煩意亂,聽公孫聖這麽一說,更是火冒三丈,大聲吼道:“你這無知的野人,在這瞎咧咧,不殺了你,還不得把大家都帶溝裏去!”轉頭對旁邊的力士石番說:“給我拿鐵錘來,把這亂說話的家夥砸死!”
公孫聖知道自己難逃一死,就仰天大唿:“老天爺啊,您知道我是冤枉的!我一片忠心,卻落得個被殺的下場,死得不明不白。我死了以後,屍體也別埋,就扔在陽山腳下,我要變成厲鬼,讓大王知道他錯殺了好人!”
夫差可不管這些,讓人把公孫聖的屍體扔到陽山腳下,還惡狠狠地說:“讓豺狼吃你的肉,野火燒你的骨頭,大風把你的殘骸都吹散,看你還怎麽能興風作浪!”伯嚭這時候趕緊端著酒杯湊過來,滿臉諂媚地說:“大王,恭喜恭喜,這妖孽已經被除掉了。大王喝杯酒,咱們這就出兵吧。”有個史官還寫了首詩:
妖夢先機已兆兇,驕君尚戀伐齊功。
吳庭多少文和武,誰似公孫肯盡忠。
夫差親自率領中軍,太宰嚭當副帥,胥門巢帶領上軍,王子姑曹帶領下軍,一共十萬大軍,加上越國的三千士兵,浩浩蕩蕩地朝著山東進發。還提前派人去跟魯哀公約好,一起攻打齊國。伍子胥在半路上稱病,先迴吳國了,說啥也不肯跟著去打仗。
再說齊國的大將國書在汶上屯兵,聽說吳國和魯國聯合起來攻打齊國,趕緊召集將領們商量對策。這時候有人來報:“陳相國派他弟弟陳逆來了。”國書和將領們趕緊迎到中軍帳,問陳逆:“你這次來有啥事兒啊?”陳逆一臉嚴肅地說:“吳國的軍隊已經長驅直入,過了嬴博了,咱們齊國現在是危在旦夕。相國怕各位將軍不肯出力,派我來督戰。今天這場仗,咱們隻有前進,沒有後退,隻有戰死,沒有活路。軍中隻許擊鼓進攻,不許鳴金收兵。”將領們聽了,都熱血沸騰,紛紛表示:“我們誓與敵人決一死戰!”國書一聲令下,拔營起寨,去迎戰吳軍,雙方在艾陵碰上了。
吳國的上軍將領胥門巢先到,國書看著下麵的吳軍,問:“誰去打頭陣?”公孫揮這時候跳出來,拍著胸脯說:“我去!”說完,就帶著本部的車馬,像一陣風似的衝了出去。胥門巢也不含糊,趕緊迎上去,兩人就在陣前廝殺起來。這一仗打得是昏天黑地,你來我往,打了三十多個迴合,也沒分出個勝負。
國書在後麵看著,心裏著急,一股熱血湧上心頭,忍不住親自帶著中軍衝上去夾攻。齊國的軍隊士氣大振,鼓聲如雷,喊殺聲震天。胥門巢漸漸抵擋不住,大敗而逃。
國書打了勝仗,得意洋洋,覺得吳國的軍隊也不過如此。他讓軍士們在陣前都帶上一條長繩,還說:“吳國人都留短發,等會兒抓住他們,就用繩子把他們的腦袋穿起來。”齊國的士兵們聽了,都像打了雞血似的,以為很快就能把吳國的軍隊消滅幹淨了。
胥門巢帶著殘兵敗將迴去見吳王夫差,夫差氣得臉都綠了,當場就要殺了胥門巢。胥門巢趕緊跪下求饒,說:“大王,我剛到,還沒摸清敵人的虛實,所以才打了敗仗。您再給我一次機會,要是下次還打不贏,我甘願受軍法處置!”伯嚭也在旁邊求情,夫差這才哼了一聲,把胥門巢罵了一頓,讓大將展如代替他統領軍隊。這時候,魯國的將領叔孫州仇帶著軍隊來會合,夫差賞賜給他一套劍甲,讓他當向導,在離艾陵五裏的地方紮下營寨。
國書派人給吳王夫差下戰書,夫差看了,批了三個字:“來日戰。”
第二天一大早,兩邊的軍隊都擺好了陣勢。夫差讓叔孫州仇打第一陣,展如打第二陣,王子姑曹打第三陣,讓胥門巢帶著三千越國士兵,在陣前跑來跑去,引誘敵人。他自己和伯嚭帶著大軍在高處駐紮,隨時準備救援,還把越國的將領諸稽郢留在身邊觀戰。
齊國的軍隊剛列好陣,陳逆就讓將領們都含上一塊玉,說:“今天這仗要是死了,就直接用這玉給你們收屍!”公孫夏、公孫揮讓軍中的士兵都唱起送葬的歌,還發誓說:“要是能活著迴去,就不是男子漢大丈夫!”國書看著士氣高昂的士兵,說:“大家都抱著必死的決心,還怕打不贏嗎?”
兩邊的軍隊麵對麵,胥門巢先出來挑戰。國書對公孫揮說:“這就是你上次打敗的那個家夥,這次可別讓他跑了。”公孫揮拿著戟就衝了出去,胥門巢轉身就跑。叔孫州仇趕緊帶著軍隊上去攔住公孫揮廝殺,胥門巢又掉轉馬頭迴來。國書怕公孫揮被夾攻,又派公孫夏出去迎戰,胥門巢又跑,公孫夏在後麵追。這時候,吳國的大將展如帶著軍隊衝出來,接住公孫夏就打,胥門巢又迴來幫忙。齊國的將領高無平、宗樓一看,也火了,一起衝出來,王子姑曹毫不畏懼,一個人擋住他們兩個,打得是難解難分。
兩邊的軍隊都拚死戰鬥,死傷慘重。國書看吳國的軍隊一直不退,親自拿著鼓槌擊鼓,把所有的軍隊都派上去助戰。吳王夫差在高處看得清清楚楚,見齊國的軍隊十分勇猛,吳國的軍隊漸漸有點招架不住了,就趕緊讓伯嚭帶著一萬軍隊去接應。
國書見吳國又有援兵來了,正想分兵去抵擋,突然聽到一陣金聲大作,鉦鐸齊鳴。齊國的人以為吳國的軍隊要撤退了,沒想到吳王夫差親自帶著三萬精兵,分成三股,反而用鳴金作為進攻的信號,從斜刺裏衝進齊國的陣地,把齊國的軍隊截成三段。展如、姑曹等人聽說吳王親自上陣,勇氣倍增,殺得齊國的軍隊七零八落。展如在陣上抓住了公孫夏,胥門巢在車中把公孫揮給刺死了,夫差親自射中了宗樓。
閭邱明對國書說:“元帥,咱們的軍隊快不行了!您趕緊換上便服逃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國書歎了口氣,說:“我帶著十萬大軍,卻被吳國人打敗了,還有什麽臉迴去見人呢?”說完,就脫下盔甲,衝進吳國的軍隊裏,被亂軍殺死了。閭邱明趴在草叢裏,也被魯國的將領州仇給搜了出來。
夫差大獲全勝,將領們紛紛來報功。這一戰,共斬殺了齊國的上將國書、公孫揮兩人,活捉了公孫夏、閭邱明兩人,當場就把他們斬首了。隻有高無平、陳逆兩個人逃走了,其他被擒殺的士兵不計其數,齊國的八百輛戰車也都被吳國繳獲了,沒有一輛逃脫。夫差看著諸稽郢,得意地說:“你看看,我吳國的軍隊厲害吧?你們越國的軍隊跟我們比怎麽樣?”諸稽郢趕緊跪下磕頭,說:“吳國的軍隊天下無敵,越國的軍隊哪能跟吳國比呢?”夫差聽了,哈哈大笑,重賞了越國的士兵,讓諸稽郢先迴去報捷。
齊簡公聽說吃了敗仗,嚇得差點暈過去,趕緊和陳恆、闞止商量對策。最後決定派使者帶著大量的金幣去吳國,向夫差謝罪求和。
夫差這時候卻想顯示自己的霸主風範,主張齊國和魯國重新修好,以後互不侵犯。齊國和魯國都不敢不聽,隻好乖乖地接受盟約。夫差這才得意洋洋地帶著軍隊凱旋而歸。有個史官寫了首詩:
艾陵白骨壘如山,盡道吳王奏凱還。
壯氣一時吞宇宙,隱憂誰想伏吳關?
夫差迴到句曲的新宮,見到西施,笑著說:“我讓美人住在這,就是為了能快點見到你。”西施趕緊跪下磕頭,感謝夫差的寵愛。這時候正是初秋,梧桐的葉子長得正茂盛,涼風吹來,夫差和西施在台上喝酒,好不快活。
到了深夜,夫差突然聽到有一群小孩子在唱歌,仔細一聽,歌詞是:“桐葉冷,吳王醒未醒?梧葉秋,吳王愁更愁。”夫差聽了,心裏一陣發毛,讓人把這些小孩子抓來,問:“這歌是誰教你們唱的?”小孩子嚇得哆哆嗦嗦地說:“有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孩,不知道從哪來的,教我們唱完就走了,我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夫差生氣地說:“我是上天注定要當王的,有什麽可愁的?”說著,就要殺了這些小孩子。西施趕緊勸住他,說:“大王,小孩子不懂事,可能是隨便唱著玩的,您別跟他們一般見識。”伯嚭也在旁邊說:“大王,春天來了萬物都高興,秋天到了萬物都悲傷,這是自然規律。您現在的心情和季節變化一樣,沒什麽可擔心的。”夫差聽了他們的話,這才消了氣。
在梧宮待了三天,夫差就起駕迴吳國了。迴到吳國,夫差升殿,百官都來迎接祝賀。伍子胥也來了,但是一句話也不說。夫差看著他,心裏就來氣,說:“你之前勸我不要伐齊,現在我得勝迴來了,你卻一點功勞都沒有,你不覺得羞愧嗎?”伍子胥氣得滿臉通紅,挽起袖子,大聲說:“老天爺要是想讓一個國家滅亡,就會先給它一點小甜頭,然後再給它一個大災難。這次打敗齊國,不過是個小甜頭罷了,我擔心大災難馬上就要來了!”夫差聽了,不耐煩地說:“我好久沒見到你,耳根子還清淨些。你今天又來這嘮叨,煩死了!”說完,就閉上眼睛,捂著耳朵,坐在殿上。
過了一會兒,夫差突然睜開眼睛,直直地盯著前方,大聲叫道:“怪事!”群臣都被他嚇了一跳,問:“大王,您看到什麽了?”夫差驚魂未定地說:“我看到四個人背靠背站著,一會兒就朝著四個方向跑開了;還看到殿下有兩個人麵對麵,朝北的那個人把朝南的人殺了。你們有沒有看到?”群臣都搖搖頭,說:“沒看到。”伍子胥上奏說:“大王,這四個人背靠背跑開,是四方離散的征兆啊;朝北的人殺朝南的人,這是以下犯上、臣子弑君的兇象。大王您如果不警惕,吳國必定會有身死國亡的大禍。”夫差聽了,氣得拍桌子,怒吼道:“你這老東西,淨說些不吉利的話,我最討厭聽這些。”伯嚭卻在一旁說:“大王,這四方離散,說不定是各國的人才都紛紛跑到咱們吳國來,吳國即將稱霸天下,取代周朝。這也是以下犯上的吉象啊!”夫差聽了伯嚭的話,臉色緩和了些,說:“太宰的話,讓我心裏舒服多了。伍子胥這老家夥,真是老糊塗了,他的話不可信。”
過了幾天,越王勾踐率領群臣親自來到吳國朝拜,還祝賀夫差戰勝齊國。吳國的大臣們都收到了越國的賄賂。
伯嚭得意洋洋地說:“大王,您看,這就是各國人才紛紛跑到咱們吳國來的征兆啊。”吳王夫差在文台擺酒宴請越王,越王勾踐小心翼翼地在一旁陪坐,大夫們都站在旁邊侍奉。夫差喝了幾杯酒,說:“我聽說,‘君主要不忘有功之臣,父親不能埋沒有力之子’。現在太宰嚭為我治理軍隊,立下大功,我要封他為上卿;越王你對我孝順恭敬,始終如一,我要再給你增加封地,以酬謝你助我伐齊的功勞。各位大夫覺得怎麽樣?”群臣都紛紛附和:“大王賞功酬勞,這是霸主該做的事啊!”
伍子胥聽了,氣得渾身發抖,趴在地上大哭起來:“嗚嗚嗚,這真是忠臣閉口、讒夫當道啊!歪理邪說、阿諛奉承的話被當成真理,這是在養亂蓄奸,吳國遲早要被滅掉,宗廟社稷將成為廢墟,宮殿將長滿荊棘。”夫差一聽,火冒三丈,大罵道:“你這老賊,詭計多端,就是吳國的妖孽,還想專權擅威,顛覆我的國家。看在先王的份上,我不忍心殺你,你趕緊滾吧,別讓我再看到你。”伍子胥站起來,淚流滿麵地說:“我要是不忠不信,怎麽能成為先王的臣子呢?就像龍逢遇到桀、比幹遇到紂一樣,我今天雖然被你殺了,吳國也離滅亡不遠了。我和大王從此永別,再也不見麵了。”說完,伍子胥大步走出宮殿。夫差餘怒未消,伯嚭又在旁邊火上澆油:“大王,我聽說伍子胥出使齊國的時候,把他的兒子托付給齊國的大臣鮑氏,他這是有背叛吳國的心啊,大王您可要小心。”
夫差聽了伯嚭的話,派人給伍子胥送去一把“屬鏤”之劍。伍子胥接過劍,仰天大笑:“大王這是想讓我自殺啊!”說完,他脫下鞋子,走下台階,站在院子中間,對著天空大聲唿喊:“老天爺啊,老天爺!當初先王不想立夫差為太子,是我拚命力爭,他才得以繼位。我為他攻破楚國,打敗越國,讓吳國威震諸侯。現在他卻不聽我的話,反而要賜我死。我今天死了,明天越國的軍隊就會打進吳國,把他的社稷挖掉。”然後,伍子胥對家人說:“我死後,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東門上,我要親眼看著越國的軍隊打進吳國。”說完,伍子胥自刎而死。
使者拿著伍子胥的劍迴去複命,把他臨終的話告訴了夫差。夫差聽了,不屑地說:“伍子胥,你死了還能知道什麽?”說完,他讓人把伍子胥的頭砍下來,掛在盤門城樓之上,把他的屍體裝在鴟夷之器裏,扔到江中,還惡狠狠地說:“讓日月曬你的骨頭,魚鱉吃你的肉,把你化成灰燼,看你還能怎麽樣?”
伍子胥的屍體隨著江水漂流,湧起的波濤不斷衝擊著江岸。當地的百姓害怕伍子胥的冤魂,就偷偷把他的屍體撈起來,埋在吳山。後來,人們就把吳山改稱為胥山,山上還建有伍子胥廟。隴西居士寫了一首古風來紀念伍子胥:
將軍自幼稱英武,磊落雄才越千古,
一旦蒙讒殺父兄,襄流誓濟吞荊楚,
貫弓亡命欲何之?滎陽睢水空棲遲,
昭關鎖鑰愁無翼,鬢毛一夜成霜絲,
浣女沉溪漁丈死,簫聲吹入吳人耳,
魚腸作合定君臣,複為強兵進孫子,
五戰長驅據楚宮,君王含淚逃雲中,
掘墓鞭屍吐宿恨,精誠貫日生長虹,
英雄再振匡吳業,夫椒一戰棲強越,
釜中魚鱉宰夫手,縱虎歸山還自齧,
姑蘇台上西施笑,讒臣稱賀忠臣吊,
可憐兩世輔吳功,到頭翻把屬鏤報!
鴟夷激起錢塘潮,朝朝暮暮如唿號,
吳越興衰成往事,忠魂千古恨難消!
夫差殺了伍子胥後,就提拔伯嚭為相國。他還想給越國增加封地,但是勾踐堅決推辭,夫差也就作罷。勾踐迴到越國後,更加緊鑼密鼓地謀劃攻打吳國。而夫差卻完全沒有把越國放在心上,變得更加驕橫放縱。
夫差征發數萬百姓,修築邗城,開鑿邗溝。邗溝東北通射陽湖,西北連接江淮水,向北可達沂河,向西可達濟水。太子友知道吳王夫差又想和中原各國會盟,心裏很著急,想勸諫又怕觸怒夫差,就想用委婉的方式讓他醒悟。
一天早上,太子友帶著彈弓,從後園走來,渾身濕漉漉的。夫差看到他,奇怪地問:“你這是怎麽迴事?”太子友說:“父王,我剛才在後園遊玩,聽到秋蟬在高樹上鳴叫,就想去看看。我看到秋蟬迎著風歡快地叫著,以為自己找到了好地方,卻不知道螳螂正沿著樹枝悄悄地爬過來,伸著腰,舉著爪子,準備捕食秋蟬;螳螂一心盯著秋蟬,卻不知道黃雀正在綠樹叢中徘徊,準備啄食螳螂;黃雀一心盯著螳螂,卻不知道我拿著彈弓,正準備打它。我一心盯著黃雀,卻不小心掉進旁邊的空坑裏,所以渾身都濕透了,讓父王見笑了。”夫差聽了,笑著說:“你這是隻看到眼前的利益,卻不顧後患,天下沒有比你更愚蠢的人了。”
太子友聽了,趁機說:“父王,天下還有比我更愚蠢的人。魯國繼承了周公的傳統,又有孔子的教化,從不侵犯鄰國,齊國卻無緣無故地去攻打它,以為這樣就能占領魯國,卻不知道吳國傾盡國內的兵力,長途跋涉去攻打齊國,雖然打敗了齊國,卻不知道越王勾踐正在挑選敢死之士,從三江口出發,進入五湖之中,準備攻打我們吳國,滅掉我們的宮殿。天下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了。”
夫差聽了太子友的話,頓時大怒,罵道:“你這是伍子胥的老生常談,我早就聽膩了。你還拿這些話來煩我,是不是想破壞我的計劃?再敢多說一句,就不認你這個兒子。”太子友嚇得不敢再說話,默默地退了出去。
夫差還是按照計劃,讓太子友和王子地、王孫彌庸留守吳國,自己率領國內的精兵,從邗溝北上,先在橐皋與魯哀公會麵,又在發陽與衛出公會麵,最後和諸侯們在黃池大會,想要和晉國爭奪盟主之位。
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已經離開吳國,就和範蠡商量,派出兩千名熟悉水性的士兵、四萬名精銳士兵和六千名君子軍,從海道進入長江,偷襲吳國。越國的前隊疇無餘率先到達吳郊,王孫彌庸出城迎戰。沒打幾個迴合,王子地帶著軍隊前來夾攻,疇無餘的戰馬突然跌倒,他被王孫彌庸活捉。
第二天,勾踐率領大軍趕到,太子友想要堅守城池。王孫彌庸卻不以為然地說:“越王的軍隊還害怕我們吳國,而且他們遠道而來,已經疲憊不堪。我們再打一次勝仗,他們肯定會退兵。就算打不贏,再堅守也不遲。”太子友聽了他的話,猶豫不決,最後還是讓王孫彌庸出城迎敵,自己帶著軍隊在後麵接應。
勾踐親自站在陣前,指揮軍隊作戰。雙方剛一交戰,範蠡、泄庸率領的兩翼軍隊就呐喊著衝了上來,勢如風雨。吳國的精兵都跟隨夫差出征了,留在國內的都是些沒有經過訓練的士兵;而越國的軍隊是經過多年訓練的精銳之師,武器精良,士兵勇猛。範蠡和泄庸又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將,吳國的軍隊根本抵擋不住。很快,吳兵就大敗,王孫彌庸被泄庸殺死,太子友陷入越軍的包圍,左衝右突,怎麽也衝不出去,身上中了好幾箭。他害怕被越軍俘虜受辱,就自刎而死。
越軍一直打到吳國城下,王子地緊閉城門,率領百姓上城防守,同時派人去給吳王夫差報信。勾踐留下水軍駐紮在太湖,陸軍駐紮在胥、閶之間,讓範蠡去焚燒姑蘇台,大火燒了一個月都沒有熄滅。吳國的大船都被搬到湖中,吳國的軍隊不敢出城迎戰。
再說吳王夫差和魯、衛兩國的國君在黃池與晉定公爭盟主之位,雙方互不相讓,爭論了好幾天都沒有結果。
突然,王子地的密報傳來,說:“越軍已經攻入吳國,殺了太子,焚燒了姑蘇台,現在正在圍城,形勢十分危急。”夫差聽了,大驚失色。伯嚭擔心消息泄露會影響軍心,就拔劍殺了使者。夫差看到伯嚭殺了使者,生氣地問:“你為什麽要殺使者?”伯嚭說:“大王,這消息還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讓使者把消息傳出去,齊國和晉國會趁機生事,我們怎麽能安全迴國呢?”
夫差著急地說:“你說得有道理,但是吳、晉兩國還沒有確定盟主之位,又收到這樣的消息,我是應該不參加會盟就迴去呢,還是參加會盟但讓晉國當盟主呢?”王孫駱上前說:“這兩種做法都不行。如果不參加會盟就迴去,別人會看出我們的危急;如果參加會盟卻讓晉國當盟主,我們以後就得聽晉國的指揮。我們必須想辦法當上盟主,才能保證安全。”夫差問:“那有什麽辦法能當上盟主呢?”王孫駱小聲地說:“現在情況危急,大王可以下令擊鼓挑戰,先在氣勢上壓倒晉軍。”夫差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說:“好,就這麽辦。”
當天晚上,夫差下達命令,讓士兵們吃飽飯,喂飽馬,然後在嘴裏塞上枚(一種防止士兵出聲的器具),悄悄地向晉軍營地前進。到了離晉軍營地隻有一裏遠的地方,吳軍擺成方陣,一百個人為一行,一行樹一麵大旗,一百二十行為一麵,中軍全部乘坐白色的戰車,打著白色的旗幟,穿著白色的盔甲,拿著白色羽毛的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茅草在風中搖曳。吳王夫差親自拿著鉞(一種兵器),舉著白色的旌旗,站在陣中;左軍麵向左邊,也是一百二十行,乘坐紅色的戰車,打著紅色的旗幟,穿著紅色的盔甲,拿著紅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像一片火海,由太宰嚭指揮;右軍麵向右邊,同樣是一百二十行,乘坐黑色的戰車,打著黑色的旗幟,穿著黑色的盔甲,拿著黑色羽毛的箭,宛如一片黑色的墨汁,由王孫駱指揮。吳軍一共有三萬六千名帶甲之士,黎明時分,陣勢擺好,吳王夫差親自擊鼓,軍中的萬鼓同時敲響,鍾聲、鐸聲、丁寧聲、錞於聲交織在一起,驚天動地。
晉軍被這突如其來的鼓聲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於是,晉國派大夫董褐到吳軍營地詢問情況。夫差親自接見了董褐,說:“周天子有旨,讓我主持中原各國的會盟,以彌補周朝的不足。現在晉君違抗王命,爭奪盟主之位,一直拖延不決。我擔心使者往來奔波太麻煩,就親自來聽候晉君的答複。今天晉君必須做出決定,到底是服從還是不服從。”董褐迴去向晉侯報告,魯、衛兩國的國君也在旁邊。董褐私下對趙鞅說:“我看吳王夫差說話強硬,但臉色蒼白,好像心裏有很大的憂慮,也許越國已經攻入吳國了吧?如果我們不答應讓他先歃血(古代會盟時的一種儀式,表示盟主的地位),他可能會對我們不利。但是我們也不能白白讓他當盟主,必須讓他去掉王號才行。”趙鞅把董褐的話告訴了晉侯,晉侯就讓董褐再次去吳軍營地,傳達晉侯的意思:“吳王既然以王命宣布於諸侯,我們晉國當然不敢不敬奉。但是晉國從祖上開始就主持會盟,而吳王卻自稱為王,這讓周朝怎麽辦呢?吳王如果去掉王號,改稱公,我們就聽從他的指揮。”
夫差覺得晉侯的話有道理,就下令收兵迴營,然後與諸侯們見麵。在會盟儀式上,夫差自稱吳公,先進行歃血儀式,晉侯次之,魯、衛兩國的國君按照順序歃血。會盟結束後,夫差就率領軍隊從江淮水路迴國。在途中,夫差不斷收到國內的告急消息,士兵們得知國家被越軍襲擊,都嚇得心膽俱裂。再加上長途行軍,疲憊不堪,都沒有了鬥誌。
吳王夫差仍然率領軍隊與越軍相持,但是吳軍已經沒有了戰鬥力,很快就大敗。夫差害怕了,對伯嚭說:“你之前說越國不會背叛,我才聽了你的話,放迴了越王。現在事情變成這樣,你得去越國為我求和。不然,伍子胥的‘屬鏤’之劍還在,我就把它送給你。”伯嚭無奈,隻好硬著頭皮去越軍營地,向越王勾踐磕頭求和,答應的犒軍禮物和當年越國送給吳國的一模一樣。範蠡對勾踐說:“現在吳國還不能被滅掉,我們姑且答應求和,算是給太宰嚭一個麵子。從今天開始,吳國就一蹶不振了。”勾踐聽了範蠡的話,就答應了吳國的求和,然後率領軍隊迴國。這是周敬王三十八年的事。
第二年,魯哀公在大野打獵,叔孫氏的家臣鉏商捕獲了一隻野獸,這隻野獸身子像麋鹿,尾巴像牛,角上還長著肉。鉏商覺得很奇怪,就把它殺了,然後拿去問孔子。孔子看了看,說:“這是麒麟啊!”再看看麒麟的角,上麵還係著赤紱,孔子認出這是顏母當年係上的,不禁感歎道:“我的道已經走到盡頭了!”孔子讓弟子把麒麟取來埋葬了。現在巨野故城東十裏有一個土台,方圓四十多步,俗稱獲麟堆,就是麒麟埋葬的地方。孔子拿起琴,作了一首歌:“明王作兮麟鳳遊,今非其時欲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然後,孔子根據《魯史》,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獲麟這一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曆史,進行刪改修訂,寫成了《春秋》,與《易》、《詩》、《書》、《禮》、《樂》一起,被稱為《六經》。
這一年,齊國的右相陳恆知道吳國被越國打敗,外麵沒有了強敵,國內也沒有了強大的對手,唯一阻礙他的就是闞止。於是,陳恆派他的族人陳逆、陳豹等人去攻打闞止,齊簡公被迫出逃。陳恆追上齊簡公,把他殺了,還消滅了闞止的黨羽,立簡公的弟弟驁為君,這就是平公。陳恆從此獨攬齊國大權。孔子聽說齊國發生政變,齋戒三天,沐浴之後去朝見魯哀公,請求出兵討伐齊國,為齊簡公報仇。魯哀公讓孔子去告訴魯國的三家大夫(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孔子說:“我隻知道有魯君,不知道有三家大夫。”
陳恆也害怕諸侯們來討伐,就把侵占魯國、衛國的土地都歸還給了兩國,在北方與晉國的四卿交好,在南方派使者到吳、越兩國訪問,重新實行陳桓子的政策,散發財物糧食,救濟貧困的百姓,齊國的百姓都很高興,對他心悅誠服。後來,陳恆逐漸除掉了鮑、晏、高、國等家族以及公族子弟,把齊國的大半土地都劃成了自己的封邑,還挑選了齊國身高七尺以上的女子,納入自己的後房,人數不下百人,並且放縱賓客出入,不加禁止。他一共生了七十多個兒子,想以此來壯大自己的家族勢力。齊國的都邑大夫宰,幾乎都是陳氏家族的人,這是後話。
再說衛世子蒯聵在戚地,他的兒子出公輒率領國人拒絕他迴國。大夫高柴勸諫出公輒,但是出公輒不聽。
蒯聵的姐姐嫁給了大夫孔圉,生了一個兒子叫孔悝,繼承了孔圉的職位,在出公輒手下執掌衛國國政。孔氏有個家臣叫渾良夫,這人長得高高大大,相貌英俊。孔圉死後,渾良夫和孔姬(即蒯聵的姐姐)私通。
蒯聵得知國內的情況後,便打起了複位的主意。他緊緊握住渾良夫的手,言辭懇切地說:“兄弟,你要是能助我迴到衛國登上君位,我保你以後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穿金戴銀,出門有豪車,還讓你當大官。要是食言,讓我不得好死!”渾良夫被這巨大的誘惑衝昏了頭腦,迴去後就把這事跟孔姬說了。孔姬也是個有野心的女人,她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讓渾良夫穿上女人的衣服,前往戚地去接蒯聵。
到了晚上,渾良夫和蒯聵都喬裝打扮成女人,坐著溫車,偷偷摸摸地進了城,然後藏在孔姬的房間裏。孔姬見弟弟來了,便悄聲說:“這衛國的大權現在都在我兒子手裏,他這會兒正在公宮喝酒呢。等他迴來,咱們就嚇唬嚇唬他,讓他乖乖聽咱們的,這樣事兒才能成。”接著,她安排石乞、孟黶和渾良夫都身披鎧甲,懷揣寶劍,在一旁等著,又把蒯聵藏在台上。
不一會兒,孔悝喝得醉醺醺地從公宮迴來了。孔姬一見,立刻把他叫住,皮笑肉不笑地問:“兒啊,你說這父母兩邊的親戚,誰是最親的呢?”孔悝迷迷糊糊地迴答:“父親這邊的伯叔,母親這邊的舅氏唄。”孔姬一聽,臉一沉,提高了音量說:“你既然知道舅舅是母親最親的人,那為啥不讓你舅舅迴來呢?”孔悝一聽,酒也醒了一半,知道大事不妙,趕緊起身說要去上廁所。
孔姬使了個眼色,石乞、孟黶立刻跟在孔悝後麵。等孔悝從廁所出來,兩人不由分說,架起他就往台上走,去見蒯聵。孔姬站在一旁,大聲喝道:“太子在此,孔悝你還不跪下拜見?”孔悝沒辦法,隻好下拜。孔姬趁熱打鐵地問:“你今天肯聽舅舅的話嗎?”孔悝嚇得渾身發抖,隻好說:“一切聽憑母親吩咐。”孔姬馬上殺了一頭豬,讓蒯聵和孔悝歃血為盟。
接著,孔姬留下石乞、孟黶看守孔悝在台上,然後以孔悝的名義召集家甲,讓渾良夫率領他們去襲擊公宮。
出公輒正醉得迷迷糊糊,打算睡覺呢,突然聽到外麵一陣大亂,趕緊讓左右的人去叫孔悝。左右的人驚慌失措地說:“大王,這叛亂的就是孔悝啊!”出公輒一聽,嚇得臉都白了,立刻收拾了一些寶器,坐上輕車,逃往魯國去了。那些不願意歸附蒯聵的大臣們,也都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四處逃竄。
仲子路是孔悝的家臣,當時他正在城外,聽說孔悝被劫持了,心急如焚,心想:“我吃著孔家的飯,怎能在這關鍵時刻當縮頭烏龜呢?”於是,他不顧一切地往城裏衝。在城門口,他遇到了大夫高柴正從城裏出來。高柴連忙拉住他說:“兄弟,門已經關了,這事兒你管不了,別去送死了!”子路瞪大眼睛,滿臉漲得通紅,大聲說:“我最瞧不起那種拿了人家的好處,卻在人家有難的時候躲得遠遠的人,我今天一定要去救孔大夫!”說完,趁著有人從城裏出來開門的機會,衝了進去,直奔孔悝被劫持的地方。
到了台下,子路仰頭大喊:“仲由在此,孔大夫可下台來!”孔悝在台上嚇得不敢出聲。子路見沒人迴應,四處一看,發現旁邊有堆柴草,便想放火燒台,逼蒯聵他們放了孔悝。蒯聵在台上嚇得直冒冷汗,趕緊讓石乞、孟黶下去抵擋子路。
子路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地站在那裏,毫無懼色。石乞、孟黶兩人拿著戟,惡狠狠地朝著子路刺來。子路左擋右突,奮力抵擋,但畢竟寡不敵眾。不一會兒,他的冠纓就被砍斷了,身上也受了重傷,鮮血直流。子路知道自己不行了,但他仍然強撐著,用最後的力氣說:“禮儀不可廢,君子就算死,也不能免冠。”說完,他艱難地放下劍,雙手顫抖著整理好自己的冠纓,然後緩緩倒下,壯烈犧牲。
孔悝無奈之下,隻好奉蒯聵即位,這就是莊公。蒯聵立次子疾為太子,任命渾良夫為卿。
當時孔子正在衛國,聽說了蒯聵之亂,他皺著眉頭,深深地歎了口氣,對弟子們說:“柴啊,他應該會平安無事地迴來吧;由啊,恐怕是兇多吉少了。”弟子們都很奇怪,問老師為什麽這麽說。孔子神色凝重地說:“高柴深知大義,懂得明哲保身。而仲由呢,性格剛直魯莽,隻知道勇往直前,不懂得審時度勢,這次恐怕是難逃一劫了。”
話還沒說完,高柴就匆匆忙忙地迴來了。師生相見,又是悲傷又是慶幸。緊接著,衛國的使者也來了,見到孔子,恭恭敬敬地說:“我們新君剛剛即位,對夫子您十分仰慕,特意讓我給您送來一些美味。”孔子連忙起身,拜謝之後接過禮物。打開一看,竟然是肉醢。孔子臉色一變,立刻讓人把它蓋上,然後對使者說:“這是不是我的弟子仲由的肉呢?”使者驚訝地說:“夫子真是料事如神啊!正是仲由的肉,您是怎麽知道的呢?”孔子淚流滿麵,悲痛地說:“如果不是這樣,衛國的新君不會用這樣的東西來送給我。”說完,他讓弟子把肉醢埋了,然後放聲大哭:“我一直擔心仲由會不得好死,沒想到今天真的應驗了。”使者見狀,默默地告辭離去。
沒過多久,孔子就一病不起。公元前 479 年,夏四月己醜這一天,孔子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史臣們對孔子評價極高,稱讚他:
尼丘誕聖,闕裏生德,
七十升堂,四方取則。
行誅兩觀,攝相夾穀,
歎鳳遽衰,泣麟何促?
九流仰鏡,萬古欽躅!
弟子們把孔子安葬在北阜之曲,墳墓占地一頃。說來也怪,從此以後,鳥雀都不敢在墓旁的樹上棲息。後來,曆代帝王都對孔子尊崇有加,不斷加封,尊他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到了後世又改為大成至聖先師,天下各地都建立了文廟,春秋兩季進行祭祀。孔子的子孫後代世襲衍聖公的爵位,一直傳承不絕,這些都是後話了。
再說衛莊公蒯聵對孔悝始終心存疑慮,總覺得他可能還心係出公輒。一天,他心生一計,擺了一桌豐盛的酒席,邀請孔悝前來。孔悝不知是計,欣然赴宴。酒過三巡,蒯聵看孔悝喝得差不多了,便開始套他的話,問他對出公輒的看法。孔悝雖然醉了,但還是保持著一絲清醒,含糊其辭地應付著。蒯聵見問不出什麽,心中大怒,卻又不好當場發作,隻好強忍著。等孔悝喝醉了,蒯聵便讓人把他關了起來,準備找個機會治他的罪。
孔悝的家人得知消息後,趕緊偷偷地把他救了出來。孔悝知道自己在衛國待不下去了,便帶著家人,連夜逃往宋國。
蒯聵聽說孔悝跑了,氣得暴跳如雷。但他此時也無可奈何,因為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他還需要時間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且,由於之前的叛亂和戰爭,衛國的府庫已經空虛,蒯聵為了籌集資金,充實府庫,便召來渾良夫商議對策。
渾良夫眼珠一轉,湊到蒯聵耳邊,神秘兮兮地說:“大王,您看啊,這出公輒雖然跑了,但他畢竟也是衛國的公子。咱們何不把他召迴來呢?說不定他還能帶著一些財寶迴來,這樣既能解決咱們的燃眉之急,又能顯示大王您的仁慈和大度。”
蒯聵聽了,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但他又擔心出公輒迴來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他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該不該采納渾良夫的建議。
欲知蒯聵是否會召迴出公輒,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