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晉惠公被囚禁在靈台山,還以為穆姬是在生他的氣,壓根不知道穆姬穿著喪服要逼秦穆公放人的事兒,就對韓簡說:“以前先君和秦國商議婚事的時候,史蘇就占卜說‘西鄰責言,不利婚媾’;要是聽了他的話,肯定就沒有今天這麻煩了!”
韓簡迴答說:“先君的德行有虧,哪是因為和秦國通婚這點事兒啊!再說了,要是秦國不念在婚姻的情分上,您怎麽能迴國當國君呢?迴國了卻又攻打秦國,把好好的關係變成了仇恨,秦國肯定不會這麽幹的,您好好想想吧。”惠公聽了,沉默不語。
沒多久,穆姬派公孫枝到靈台山問候晉侯,還答應放他迴去。公孫枝說:“我們秦國的大臣們,都恨不得把您怎麽樣呢,可我們國君就因為夫人登上高台要自殺的緣故,不敢破壞兩國的婚姻關係;之前說好的河西五座城,得趕緊交割,再把太子圉送來當人質,您就可以迴去了!”惠公這才明白穆姬的用心,慚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馬上就派大夫郤乞迴晉國,吩咐呂省去辦理割地和送質子的事情。呂省到了王城,去見秦穆公,把五城的地圖,還有錢穀戶口的數目都獻上,說願意送質子,希望能讓國君迴國。
穆公就問:“太子怎麽沒來呢?”呂省迴答說:“國內不太安穩,所以太子暫時留在國內,等我們國君一入境,太子就馬上出來。”穆公又問:“晉國為什麽不安穩呢?”呂省說:“君子們知道自己國君有罪,都想著要報答秦國的恩情;小人們不知道國君有罪,隻想著要報秦國的仇,所以才不安穩。”穆公接著問:“你們晉國還盼著國君迴去嗎?”呂省說:“君子們覺得國君肯定能迴去,就想送太子來和秦國和好;小人們覺得國君肯定迴不去了,就堅決要立太子來對抗秦國。不過依我看,抓住我們國君可以顯示秦國的威風,放了我們國君又可以顯示秦國的仁德,威風和仁德都有了,這才是霸主該在諸侯中做的事兒啊。傷了君子們的心,還激怒了小人們,對秦國有什麽好處呢?放棄之前的功勞,毀掉稱霸的大業,我想您肯定不會這麽做的。”穆公笑著說:“我的想法和飴甥你正好一樣。”
穆公就派孟明去劃定五城的邊界,安排官員駐守,把晉侯遷到郊外的公館,用賓客的禮節招待他,還送給他七牢的禮物。這七牢啊,就是牛羊豕各一頭,這可是很隆重的禮節,可見穆公是想和晉國和好。然後派公孫枝帶兵和呂省一起護送晉侯迴國。惠公從九月戰敗被囚禁在秦國,到十一月才被釋放。和他一起遭難的大臣們,也都跟著迴國了,隻有虢射病死在秦國,沒能迴來。蛾晰聽說惠公要迴來了,就對慶鄭說:“你因為救國君耽誤了韓簡,國君才被抓住,現在國君要迴來了,你肯定沒好果子吃,為啥不逃到別的國家去躲一躲呢?”
慶鄭卻很坦然地說:“軍法上說:‘兵敗了該死,將領被俘虜了該死’,何況我耽誤了國君,讓他受了這麽大的恥辱,這罪過就更大了。國君要是迴不來,我也會帶著家屬死在秦國,現在國君要迴來了,我怎麽能逃避刑罰呢?我留在這兒,就是想讓國君處罰我,好讓他出出氣,也讓大臣們知道有罪是逃不掉的,我為什麽要躲呢?”蛾晰聽了,隻好歎著氣走了。惠公快到絳城的時候,太子圉帶著狐突、郤芮、慶鄭、蛾晰、司馬說、寺人勃鞮等人,出城迎接。惠公在車裏看見慶鄭,頓時火冒三丈,讓家仆徒把慶鄭叫到跟前,生氣地問:“你還有臉來見我?”
慶鄭迴答說:“國君您要是一開始聽我的話,報答秦國的恩情,肯定就不會去攻打秦國;要是接著聽我的話,和秦國講和,也肯定不會打仗;要是再聽我的話,不坐那‘小駟’馬,也肯定不會戰敗。我對您可是忠心耿耿啊,為什麽不能來見您呢?”惠公又問:“你現在還有什麽話說?”慶鄭說:“我有三條死罪:有忠誠的話卻不能讓國君一定聽從,這是第一條罪;占卜車右吉利,卻不能讓國君一定任用,這是第二條罪;我去叫人救國君,卻不能讓國君不被俘虜,這是第三條罪。我請求受刑,來表明我的罪過。”惠公不知道該怎麽迴答,就讓梁繇靡來數落慶鄭的罪過。梁繇靡說:“慶鄭說的這些,都不是該死的理由。慶鄭有三條死罪,你自己不知道嗎?國君陷在泥濘裏的時候,著急地叫你,你卻不管,這是第一條該殺的罪;我差點抓住秦君,你因為要救國君耽誤了,這是第二條該殺的罪;我們這些人都被俘虜了,你不拚命戰鬥,身上一點傷都沒有,自己跑迴來了,這是第三條該殺的罪。”慶鄭反駁說:“三軍將士都在這兒,你們聽我說。哪有人能坐著等死,卻不拚命戰鬥受傷的呢?”蛾晰勸道:“慶鄭不怕死,很勇敢啊。國君您就赦免了他吧,讓他去報韓原之仇。”梁繇靡卻說:“仗都打敗了,還用罪人去報仇,天下人不會笑話晉國沒人了嗎?”家仆徒也勸道:“慶鄭有三條忠誠的話,可以抵死罪,與其殺了他來顯示國君的威嚴,不如赦免了他來顯示國君的仁慈。”梁繇靡又說:“國家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法律能執行。如果失去刑罰,擾亂法律,以後誰還會害怕呢?不殺慶鄭,以後晉國就沒法再用兵了。”惠公聽了,就看著司馬說,讓他趕緊行刑。慶鄭伸長脖子,接受了刑罰。有個老頭寫了首詩,感歎惠公氣量太小,容不下慶鄭:
閉糴誰教負泛舟,反容奸佞殺忠謀。
惠公褊急無君德,隻合靈台永作囚。
梁繇靡當時圍住秦穆公,本來以為肯定能抓住,卻被慶鄭喊了一聲“急救主公!”就放棄了穆公。所以他特別恨慶鄭,一定要殺了他。殺慶鄭的時候,天昏地暗,太陽都沒了光亮,大臣們很多都哭了。蛾晰請求把慶鄭的屍體安葬了,說:“我這是報答他讓我坐車的恩情啊。”
惠公迴國後,就讓世子圉跟著公孫枝去秦國當人質,還請求把屠岸夷的屍體要迴來,用安葬上大夫的禮節安葬了,讓他的兒子繼承中大夫的爵位。
有一天,惠公對郤芮說:“我在秦國待了三個月,最擔心的就是重耳,怕他趁機迴國,現在才放心了。”郤芮說:“重耳在外麵,始終是個心腹大患,一定要除掉他,才能徹底沒有後患。”惠公就問:“誰能幫我殺了重耳呢?我不會吝嗇重賞的。”郤芮說:“寺人勃鞮,以前攻打蒲城的時候,曾經斬斷重耳的衣袖,他一直擔心重耳迴國後會找他算賬。您要殺重耳,隻有他能用。”惠公就把勃鞮叫來,偷偷地告訴他殺重耳的事。勃鞮說:“重耳在翟國待了十二年了。翟國人攻打咎如,搶了他們兩個女兒,叫叔隗、季隗,都很漂亮。把季隗嫁給了重耳,把叔隗嫁給了趙衰,他們都有了孩子,君臣都過得很安穩,沒有防備我們的意思。我現在去攻打,翟國人肯定會幫重耳出兵抵抗,勝負還不知道呢。我希望能有幾個大力士,悄悄地到翟國,趁重耳出去遊玩的時候,把他刺死。”惠公說:“這個計劃太好了。”就給了勃鞮一百鎰黃金,讓他去招募大力士,趕緊去辦事,還說:“限你三日內就得起身,事情辦完了肯定重重地賞你。”
可俗話說得好:“若要不知,除非莫為;若要不聞,除非莫言。”惠公雖然隻告訴了勃鞮一個人,但是內侍裏有很多人都聽說了這個陰謀。狐突聽說勃鞮大把大把地花錢招募大力士,心裏就懷疑,偷偷地去打聽原因。這狐突是老國舅,哪個內侍和他不熟啊?就有人把這個秘密告訴了狐突。狐突嚇了一跳,馬上偷偷地寫了一封信,派人連夜趕到翟國,告訴公子重耳。
再說重耳,那天正和翟君在渭水邊上打獵呢,突然有一個人衝破包圍圈,要見狐氏兄弟,說:“有老國舅的家書。”狐毛、狐偃說:“我們父親平時從來不跟外麵通信,現在有家書,肯定是國內出事兒了。”就把那個人叫到跟前,那個人呈上書信,磕了個頭,轉身就走。狐毛和狐偃心裏疑惑,打開信一看,上麵寫著:“主公打算刺殺公子,已經派寺人勃鞮去了,限三天內起身,你們兄弟趕緊告訴公子,快點逃到別的國家去,別拖延,不然會大禍臨頭。”
兩人嚇了一跳,趕緊把信給重耳看。重耳著急地說:“我老婆孩子都在這兒,這就是我的家啊,要走能去哪兒呢?”狐偃說:“我們來這兒,不是為了安家,是為了以後能迴國當國君。因為沒能力去遠的地方,所以才暫時在這兒待著。現在時間已經夠長了,應該去大國。勃鞮的到來,大概是老天爺派來催公子快走的吧?”重耳就問:“那去哪個國家好呢?”狐偃說:“齊侯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齊國的霸業還在,還能照顧諸侯,任用賢士。現在管仲、隰朋剛去世,齊國沒有賢能的大臣輔佐。公子要是去齊國,齊侯肯定會好好招待您。要是晉國出了變故,還可以借助齊國的力量,想辦法迴國。”重耳覺得有道理,就不打獵了,迴去告訴妻子季隗說:“晉君要派人來殺我,我怕被害死,得逃到大國去,和秦楚聯合,想辦法迴國。你好好照顧兩個孩子,要是我二十五年還不迴來,你就可以改嫁別人。”
季隗哭著說:“男人誌在四方,我不敢留你。可是我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我都老了,還改嫁嗎?我肯定會一直等你,你別擔心。”趙衰也囑咐叔隗,這裏就不多說了。
第二天早上,重耳讓壺叔準備馬車,守藏小吏頭須收拾金銀財寶。正吩咐著,狐毛、狐偃慌慌張張地跑來說:“父親老國舅看到勃鞮受命第二天就出發了,怕公子還沒走,來不及寫信,又派了個跑得快的人,連夜趕來,催公子趕緊逃跑,別磨蹭。”重耳一聽,嚇了一跳,說:“勃鞮怎麽來得這麽快!”
他也來不及收拾打扮了,就和狐毛、狐偃徒步跑出城。壺叔看到公子已經走了,隻準備了一輛牛車,趕緊追上去讓公子坐。趙衰、臼季等人也陸續趕上,都來不及坐車,隻能步行。重耳就問:“頭須怎麽沒來?”有人說:“頭須把倉庫裏的東西都卷跑了,不知道去哪兒了。”重耳現在沒了家,又沒了盤纏,心情那叫一個鬱悶。可事情已經這樣了,不走也不行啊。真像俗話說的:
忙忙似喪家之犬,
急急如漏網之魚。
公子出城半天後,翟君才知道。想送點東西給他,已經來不及了。有詩為證:
流落夷邦十二年,困龍伏蟄未升天。
豆箕何事相煎急,道路於今又播遷。
再說惠公本來限寺人勃鞮三日內起身去翟國辦事,怎麽第二天就出發了呢?原來這勃鞮是個太監,就喜歡討好國君,以前奉惠公差遣去攻打蒲城,沒抓到公子重耳,隻割了他的衣袖迴來,他就料想重耳肯定恨他。這次又奉惠公的命令,要是能殺了重耳,不但能給惠公立功,還能除掉自己的後患,所以就趕緊召集了幾個大力士,提前出發,想趁重耳不防備,要了他的命。誰知道老國舅兩次送信,泄露了他的計劃。等勃鞮到了翟國,打聽重耳的消息,重耳已經走了。翟君因為重耳的緣故,吩咐關卡,對過往的人都仔細盤查,特別嚴格。
勃鞮在晉國的時候,還是個近侍的宦官,現在來殺重耳,就成了奸人刺客了。要是被盤查,他怎麽迴答呢?所以他過不去翟國,隻能垂頭喪氣地迴去,向惠公複命。惠公沒辦法,隻好暫時把這件事放下。
再說公子重耳一心想去齊國,得先經過衛國。這就像俗話說的“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重耳離開翟國境內,一路上那窮苦的樣子,就不用提了。幾天後,到了衛國邊界,守關的官吏問他們是幹什麽的,趙衰說:“我們主人是晉公子重耳,在外麵避難,現在想去齊國,從貴國借道。”官吏打開關門讓他們進去,然後飛快地報告衛侯。上卿寧速請求迎接重耳進城。
衛文公卻說:“我在楚丘建立國家,可沒靠晉國人幫一點忙。衛、晉雖然是同姓,但也沒結過盟。何況他是個流亡的人,有什麽重要的?要是迎接他,還得設宴招待,送他禮物,多麻煩,還不如把他趕走。”就吩咐守門的人,不許放晉公子進城。重耳隻好從城外走。魏犨、顛頡生氣地說:“衛文公太無禮了,公子應該到城門前去責備他。”
趙衰卻說:“蛟龍失去了勢力,就和蚯蚓一樣。公子還是忍著點吧,別去跟別人計較這些禮節了。”魏犨、顛頡又說:“他既然不把我們當客人,對我們這麽無禮,我們去搶點村子裏的東西,來填飽肚子,他也不能怪我們。”重耳嚴肅地說:“搶東西那是強盜,我寧可餓著,也不能幹這種事。”
這天,公子君臣還沒吃早飯,餓著肚子趕路。到了中午,到了一個叫五鹿的地方,看見一群農夫在田埂上吃飯。重耳讓狐偃去跟他們要點吃的。農夫問:“你們從哪兒來啊?”狐偃說:“我們是晉國的客人,車上坐的是我們主人。走了很遠的路,沒吃的了,想跟你們討口飯吃。”農夫笑著說:“堂堂男子漢,自己都養不活,還來跟我們要飯?我們是農民,吃飽了才能幹活,哪有多餘的飯給別人?”狐偃又說:“就算不給吃的,給個吃飯的家夥也行。”農夫就開玩笑地拿了個土塊給他,說:“這個可以當家夥。”魏犨一看,大罵:“你們這些鄉巴佬,竟敢侮辱我們!”搶過土塊就扔在地上摔碎了。
重耳也很生氣,拿起鞭子就要打人。狐偃趕緊攔住他說:“得到飯容易,得到土地可難。土地是國家的根基啊,這是老天爺借著這些農夫的手,把土地送給公子,這是公子以後能得到國家的征兆,有什麽好生氣的呢?公子應該下車拜謝接受。”重耳聽了,覺得有道理,就下車拜謝,接受了土塊。農夫們不明白他為什麽這樣,都圍在一起笑話他說:“這人真是個傻瓜!”後來有人寫了首詩:
土地應為國本基,皇天假手慰艱危。
高明子犯窺先兆,田野愚民反笑癡。
又走了十幾裏路,隨從們餓得走不動了,就在樹下休息。重耳餓得難受,枕著狐毛的膝蓋就睡著了。狐毛說:“子餘(趙衰)還帶著一壺吃的,在後麵呢,等他來了就好了。”魏犨卻說:“就算有吃的,也就夠子餘一個人吃的,估計也沒剩的了。”大家就去采蕨菜和薇菜煮著吃,重耳吃不下去。突然介子推端著一碗肉湯過來,重耳吃著覺得特別香,吃完就問:“這肉是從哪兒來的?”
介子推說:“是我的大腿肉。我聽說:‘孝子可以犧牲自己來侍奉親人,忠臣可以犧牲自己來侍奉國君。’現在公子沒吃的,我就割了大腿上的肉給公子吃。”重耳感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說:“我這逃亡的人可把你害苦了,我拿什麽報答你呢?”介子推說:“隻希望公子能早點迴到晉國,讓我們能好好輔佐您,我哪指望您報答呢?”有個老頭寫了首詩誇讚介子推:
孝子重歸全,虧體謂親辱。
嗟嗟介子推,割股充君腹。
委質稱股肱,腹心同禍福。
豈不念親遺,忠孝難兼局?
彼哉私身家,何以食君祿。
眾人正說著,良久,趙衰才一瘸一拐地趕來。大家問他為啥來得這麽遲,趙衰苦著臉說:“路上被荊棘把腳脖子劃傷了,所以走不快。”說著,他從竹笥裏拿出一壺吃的,獻給重耳。
重耳看著趙衰,關心地問:“子餘,你不餓嗎?怎麽不吃呢?”趙衰恭敬地迴答:“我雖然餓,可哪敢背著國君自己先吃呢?”狐毛打趣魏犨說:“這壺吃的要是落你手裏,早進肚子裏消化沒影了。”魏犨聽了,臉一紅,不好意思地退到一邊。
重耳就把這壺吃的賜給趙衰,趙衰又去汲了些水,把吃的調開,分給隨從們吃。重耳看著這一幕,心裏對趙衰很是歎服。
重耳君臣一路要飯吃,半饑半飽地,好不容易到了齊國。齊桓公早就聽說重耳是個賢能之人,一知道重耳進了關,馬上就派人到郊外迎接,把他接到公館,擺下盛宴招待。席間,齊桓公笑著問:“公子出門在外,身邊有沒有帶著家眷啊?”
重耳無奈地迴答:“我現在自身都難保,哪還能顧得上家眷呢!”桓公聽了,挺同情地說:“我自己一個人過一夜,就像過了一年那麽漫長。公子您這一路奔波,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我都替您發愁。”於是,桓公就挑了個齊國宗室裏漂亮的女子,嫁給重耳,還送給他二十匹馬。這下,重耳和他的隨從們都有了車馬。
齊桓公又讓管倉庫的人送糧食,讓廚子送肉,天天都送,從不間斷。重耳高興得不得了,感歎地說:“以前就聽說齊侯喜歡賢能之人,禮待士大夫,現在可算真正見識到了。他能成就霸業,那是理所當然啊!”
這時候,正是周襄王八年,齊桓公四十二年。齊桓公自從前年把政事都交給鮑叔牙,一直都照著管仲的遺言,把豎刁、雍巫、開方這三個人都趕走了。可這之後啊,他吃飯都不香了,晚上睡覺也睡不好,嘴裏不再說俏皮話,臉上也沒了笑容。
長衛姬見桓公整天悶悶不樂,就勸說道:“君上,您把豎刁他們幾個人都趕走了,可國家也沒變得更好,您還整天愁眉苦臉的。是不是身邊伺候的人,都不能領會您的心意啊?為啥不把他們召迴來呢?”
桓公歎口氣說:“我也挺想這三個人的,可已經把他們趕走了,再召迴來,怕鮑叔牙不高興啊。”長衛姬眼珠一轉,說:“鮑叔牙身邊難道就沒伺候的人了?他年紀大了,您何必自己這麽苦自己呢?您要是想先把易牙召迴來弄點好吃的,那開方和豎刁不用您特意去召,他們肯定也會迴來的。”桓公聽了她的話,覺得有道理,就把雍巫召迴來給他做飯,調和五味。
鮑叔牙知道了,趕忙跑來勸諫:“君上,您難道忘了仲父的遺言了嗎?為啥要把他召迴來呢?”桓公卻不以為然地說:“這三個人對我有好處,對國家也沒什麽害處。仲父的話,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於是,他不聽鮑叔牙的勸告,把開方、豎刁也都召迴來,讓他們繼續在身邊伺候。鮑叔牙氣得不行,結果生了病,沒多久就去世了。齊國的國事,也就從這時候開始走下坡路了。
那後來又發生了些什麽事兒呢?且看下迴分解。
韓簡迴答說:“先君的德行有虧,哪是因為和秦國通婚這點事兒啊!再說了,要是秦國不念在婚姻的情分上,您怎麽能迴國當國君呢?迴國了卻又攻打秦國,把好好的關係變成了仇恨,秦國肯定不會這麽幹的,您好好想想吧。”惠公聽了,沉默不語。
沒多久,穆姬派公孫枝到靈台山問候晉侯,還答應放他迴去。公孫枝說:“我們秦國的大臣們,都恨不得把您怎麽樣呢,可我們國君就因為夫人登上高台要自殺的緣故,不敢破壞兩國的婚姻關係;之前說好的河西五座城,得趕緊交割,再把太子圉送來當人質,您就可以迴去了!”惠公這才明白穆姬的用心,慚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馬上就派大夫郤乞迴晉國,吩咐呂省去辦理割地和送質子的事情。呂省到了王城,去見秦穆公,把五城的地圖,還有錢穀戶口的數目都獻上,說願意送質子,希望能讓國君迴國。
穆公就問:“太子怎麽沒來呢?”呂省迴答說:“國內不太安穩,所以太子暫時留在國內,等我們國君一入境,太子就馬上出來。”穆公又問:“晉國為什麽不安穩呢?”呂省說:“君子們知道自己國君有罪,都想著要報答秦國的恩情;小人們不知道國君有罪,隻想著要報秦國的仇,所以才不安穩。”穆公接著問:“你們晉國還盼著國君迴去嗎?”呂省說:“君子們覺得國君肯定能迴去,就想送太子來和秦國和好;小人們覺得國君肯定迴不去了,就堅決要立太子來對抗秦國。不過依我看,抓住我們國君可以顯示秦國的威風,放了我們國君又可以顯示秦國的仁德,威風和仁德都有了,這才是霸主該在諸侯中做的事兒啊。傷了君子們的心,還激怒了小人們,對秦國有什麽好處呢?放棄之前的功勞,毀掉稱霸的大業,我想您肯定不會這麽做的。”穆公笑著說:“我的想法和飴甥你正好一樣。”
穆公就派孟明去劃定五城的邊界,安排官員駐守,把晉侯遷到郊外的公館,用賓客的禮節招待他,還送給他七牢的禮物。這七牢啊,就是牛羊豕各一頭,這可是很隆重的禮節,可見穆公是想和晉國和好。然後派公孫枝帶兵和呂省一起護送晉侯迴國。惠公從九月戰敗被囚禁在秦國,到十一月才被釋放。和他一起遭難的大臣們,也都跟著迴國了,隻有虢射病死在秦國,沒能迴來。蛾晰聽說惠公要迴來了,就對慶鄭說:“你因為救國君耽誤了韓簡,國君才被抓住,現在國君要迴來了,你肯定沒好果子吃,為啥不逃到別的國家去躲一躲呢?”
慶鄭卻很坦然地說:“軍法上說:‘兵敗了該死,將領被俘虜了該死’,何況我耽誤了國君,讓他受了這麽大的恥辱,這罪過就更大了。國君要是迴不來,我也會帶著家屬死在秦國,現在國君要迴來了,我怎麽能逃避刑罰呢?我留在這兒,就是想讓國君處罰我,好讓他出出氣,也讓大臣們知道有罪是逃不掉的,我為什麽要躲呢?”蛾晰聽了,隻好歎著氣走了。惠公快到絳城的時候,太子圉帶著狐突、郤芮、慶鄭、蛾晰、司馬說、寺人勃鞮等人,出城迎接。惠公在車裏看見慶鄭,頓時火冒三丈,讓家仆徒把慶鄭叫到跟前,生氣地問:“你還有臉來見我?”
慶鄭迴答說:“國君您要是一開始聽我的話,報答秦國的恩情,肯定就不會去攻打秦國;要是接著聽我的話,和秦國講和,也肯定不會打仗;要是再聽我的話,不坐那‘小駟’馬,也肯定不會戰敗。我對您可是忠心耿耿啊,為什麽不能來見您呢?”惠公又問:“你現在還有什麽話說?”慶鄭說:“我有三條死罪:有忠誠的話卻不能讓國君一定聽從,這是第一條罪;占卜車右吉利,卻不能讓國君一定任用,這是第二條罪;我去叫人救國君,卻不能讓國君不被俘虜,這是第三條罪。我請求受刑,來表明我的罪過。”惠公不知道該怎麽迴答,就讓梁繇靡來數落慶鄭的罪過。梁繇靡說:“慶鄭說的這些,都不是該死的理由。慶鄭有三條死罪,你自己不知道嗎?國君陷在泥濘裏的時候,著急地叫你,你卻不管,這是第一條該殺的罪;我差點抓住秦君,你因為要救國君耽誤了,這是第二條該殺的罪;我們這些人都被俘虜了,你不拚命戰鬥,身上一點傷都沒有,自己跑迴來了,這是第三條該殺的罪。”慶鄭反駁說:“三軍將士都在這兒,你們聽我說。哪有人能坐著等死,卻不拚命戰鬥受傷的呢?”蛾晰勸道:“慶鄭不怕死,很勇敢啊。國君您就赦免了他吧,讓他去報韓原之仇。”梁繇靡卻說:“仗都打敗了,還用罪人去報仇,天下人不會笑話晉國沒人了嗎?”家仆徒也勸道:“慶鄭有三條忠誠的話,可以抵死罪,與其殺了他來顯示國君的威嚴,不如赦免了他來顯示國君的仁慈。”梁繇靡又說:“國家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法律能執行。如果失去刑罰,擾亂法律,以後誰還會害怕呢?不殺慶鄭,以後晉國就沒法再用兵了。”惠公聽了,就看著司馬說,讓他趕緊行刑。慶鄭伸長脖子,接受了刑罰。有個老頭寫了首詩,感歎惠公氣量太小,容不下慶鄭:
閉糴誰教負泛舟,反容奸佞殺忠謀。
惠公褊急無君德,隻合靈台永作囚。
梁繇靡當時圍住秦穆公,本來以為肯定能抓住,卻被慶鄭喊了一聲“急救主公!”就放棄了穆公。所以他特別恨慶鄭,一定要殺了他。殺慶鄭的時候,天昏地暗,太陽都沒了光亮,大臣們很多都哭了。蛾晰請求把慶鄭的屍體安葬了,說:“我這是報答他讓我坐車的恩情啊。”
惠公迴國後,就讓世子圉跟著公孫枝去秦國當人質,還請求把屠岸夷的屍體要迴來,用安葬上大夫的禮節安葬了,讓他的兒子繼承中大夫的爵位。
有一天,惠公對郤芮說:“我在秦國待了三個月,最擔心的就是重耳,怕他趁機迴國,現在才放心了。”郤芮說:“重耳在外麵,始終是個心腹大患,一定要除掉他,才能徹底沒有後患。”惠公就問:“誰能幫我殺了重耳呢?我不會吝嗇重賞的。”郤芮說:“寺人勃鞮,以前攻打蒲城的時候,曾經斬斷重耳的衣袖,他一直擔心重耳迴國後會找他算賬。您要殺重耳,隻有他能用。”惠公就把勃鞮叫來,偷偷地告訴他殺重耳的事。勃鞮說:“重耳在翟國待了十二年了。翟國人攻打咎如,搶了他們兩個女兒,叫叔隗、季隗,都很漂亮。把季隗嫁給了重耳,把叔隗嫁給了趙衰,他們都有了孩子,君臣都過得很安穩,沒有防備我們的意思。我現在去攻打,翟國人肯定會幫重耳出兵抵抗,勝負還不知道呢。我希望能有幾個大力士,悄悄地到翟國,趁重耳出去遊玩的時候,把他刺死。”惠公說:“這個計劃太好了。”就給了勃鞮一百鎰黃金,讓他去招募大力士,趕緊去辦事,還說:“限你三日內就得起身,事情辦完了肯定重重地賞你。”
可俗話說得好:“若要不知,除非莫為;若要不聞,除非莫言。”惠公雖然隻告訴了勃鞮一個人,但是內侍裏有很多人都聽說了這個陰謀。狐突聽說勃鞮大把大把地花錢招募大力士,心裏就懷疑,偷偷地去打聽原因。這狐突是老國舅,哪個內侍和他不熟啊?就有人把這個秘密告訴了狐突。狐突嚇了一跳,馬上偷偷地寫了一封信,派人連夜趕到翟國,告訴公子重耳。
再說重耳,那天正和翟君在渭水邊上打獵呢,突然有一個人衝破包圍圈,要見狐氏兄弟,說:“有老國舅的家書。”狐毛、狐偃說:“我們父親平時從來不跟外麵通信,現在有家書,肯定是國內出事兒了。”就把那個人叫到跟前,那個人呈上書信,磕了個頭,轉身就走。狐毛和狐偃心裏疑惑,打開信一看,上麵寫著:“主公打算刺殺公子,已經派寺人勃鞮去了,限三天內起身,你們兄弟趕緊告訴公子,快點逃到別的國家去,別拖延,不然會大禍臨頭。”
兩人嚇了一跳,趕緊把信給重耳看。重耳著急地說:“我老婆孩子都在這兒,這就是我的家啊,要走能去哪兒呢?”狐偃說:“我們來這兒,不是為了安家,是為了以後能迴國當國君。因為沒能力去遠的地方,所以才暫時在這兒待著。現在時間已經夠長了,應該去大國。勃鞮的到來,大概是老天爺派來催公子快走的吧?”重耳就問:“那去哪個國家好呢?”狐偃說:“齊侯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齊國的霸業還在,還能照顧諸侯,任用賢士。現在管仲、隰朋剛去世,齊國沒有賢能的大臣輔佐。公子要是去齊國,齊侯肯定會好好招待您。要是晉國出了變故,還可以借助齊國的力量,想辦法迴國。”重耳覺得有道理,就不打獵了,迴去告訴妻子季隗說:“晉君要派人來殺我,我怕被害死,得逃到大國去,和秦楚聯合,想辦法迴國。你好好照顧兩個孩子,要是我二十五年還不迴來,你就可以改嫁別人。”
季隗哭著說:“男人誌在四方,我不敢留你。可是我現在已經二十五歲了,再過二十五年,我都老了,還改嫁嗎?我肯定會一直等你,你別擔心。”趙衰也囑咐叔隗,這裏就不多說了。
第二天早上,重耳讓壺叔準備馬車,守藏小吏頭須收拾金銀財寶。正吩咐著,狐毛、狐偃慌慌張張地跑來說:“父親老國舅看到勃鞮受命第二天就出發了,怕公子還沒走,來不及寫信,又派了個跑得快的人,連夜趕來,催公子趕緊逃跑,別磨蹭。”重耳一聽,嚇了一跳,說:“勃鞮怎麽來得這麽快!”
他也來不及收拾打扮了,就和狐毛、狐偃徒步跑出城。壺叔看到公子已經走了,隻準備了一輛牛車,趕緊追上去讓公子坐。趙衰、臼季等人也陸續趕上,都來不及坐車,隻能步行。重耳就問:“頭須怎麽沒來?”有人說:“頭須把倉庫裏的東西都卷跑了,不知道去哪兒了。”重耳現在沒了家,又沒了盤纏,心情那叫一個鬱悶。可事情已經這樣了,不走也不行啊。真像俗話說的:
忙忙似喪家之犬,
急急如漏網之魚。
公子出城半天後,翟君才知道。想送點東西給他,已經來不及了。有詩為證:
流落夷邦十二年,困龍伏蟄未升天。
豆箕何事相煎急,道路於今又播遷。
再說惠公本來限寺人勃鞮三日內起身去翟國辦事,怎麽第二天就出發了呢?原來這勃鞮是個太監,就喜歡討好國君,以前奉惠公差遣去攻打蒲城,沒抓到公子重耳,隻割了他的衣袖迴來,他就料想重耳肯定恨他。這次又奉惠公的命令,要是能殺了重耳,不但能給惠公立功,還能除掉自己的後患,所以就趕緊召集了幾個大力士,提前出發,想趁重耳不防備,要了他的命。誰知道老國舅兩次送信,泄露了他的計劃。等勃鞮到了翟國,打聽重耳的消息,重耳已經走了。翟君因為重耳的緣故,吩咐關卡,對過往的人都仔細盤查,特別嚴格。
勃鞮在晉國的時候,還是個近侍的宦官,現在來殺重耳,就成了奸人刺客了。要是被盤查,他怎麽迴答呢?所以他過不去翟國,隻能垂頭喪氣地迴去,向惠公複命。惠公沒辦法,隻好暫時把這件事放下。
再說公子重耳一心想去齊國,得先經過衛國。這就像俗話說的“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重耳離開翟國境內,一路上那窮苦的樣子,就不用提了。幾天後,到了衛國邊界,守關的官吏問他們是幹什麽的,趙衰說:“我們主人是晉公子重耳,在外麵避難,現在想去齊國,從貴國借道。”官吏打開關門讓他們進去,然後飛快地報告衛侯。上卿寧速請求迎接重耳進城。
衛文公卻說:“我在楚丘建立國家,可沒靠晉國人幫一點忙。衛、晉雖然是同姓,但也沒結過盟。何況他是個流亡的人,有什麽重要的?要是迎接他,還得設宴招待,送他禮物,多麻煩,還不如把他趕走。”就吩咐守門的人,不許放晉公子進城。重耳隻好從城外走。魏犨、顛頡生氣地說:“衛文公太無禮了,公子應該到城門前去責備他。”
趙衰卻說:“蛟龍失去了勢力,就和蚯蚓一樣。公子還是忍著點吧,別去跟別人計較這些禮節了。”魏犨、顛頡又說:“他既然不把我們當客人,對我們這麽無禮,我們去搶點村子裏的東西,來填飽肚子,他也不能怪我們。”重耳嚴肅地說:“搶東西那是強盜,我寧可餓著,也不能幹這種事。”
這天,公子君臣還沒吃早飯,餓著肚子趕路。到了中午,到了一個叫五鹿的地方,看見一群農夫在田埂上吃飯。重耳讓狐偃去跟他們要點吃的。農夫問:“你們從哪兒來啊?”狐偃說:“我們是晉國的客人,車上坐的是我們主人。走了很遠的路,沒吃的了,想跟你們討口飯吃。”農夫笑著說:“堂堂男子漢,自己都養不活,還來跟我們要飯?我們是農民,吃飽了才能幹活,哪有多餘的飯給別人?”狐偃又說:“就算不給吃的,給個吃飯的家夥也行。”農夫就開玩笑地拿了個土塊給他,說:“這個可以當家夥。”魏犨一看,大罵:“你們這些鄉巴佬,竟敢侮辱我們!”搶過土塊就扔在地上摔碎了。
重耳也很生氣,拿起鞭子就要打人。狐偃趕緊攔住他說:“得到飯容易,得到土地可難。土地是國家的根基啊,這是老天爺借著這些農夫的手,把土地送給公子,這是公子以後能得到國家的征兆,有什麽好生氣的呢?公子應該下車拜謝接受。”重耳聽了,覺得有道理,就下車拜謝,接受了土塊。農夫們不明白他為什麽這樣,都圍在一起笑話他說:“這人真是個傻瓜!”後來有人寫了首詩:
土地應為國本基,皇天假手慰艱危。
高明子犯窺先兆,田野愚民反笑癡。
又走了十幾裏路,隨從們餓得走不動了,就在樹下休息。重耳餓得難受,枕著狐毛的膝蓋就睡著了。狐毛說:“子餘(趙衰)還帶著一壺吃的,在後麵呢,等他來了就好了。”魏犨卻說:“就算有吃的,也就夠子餘一個人吃的,估計也沒剩的了。”大家就去采蕨菜和薇菜煮著吃,重耳吃不下去。突然介子推端著一碗肉湯過來,重耳吃著覺得特別香,吃完就問:“這肉是從哪兒來的?”
介子推說:“是我的大腿肉。我聽說:‘孝子可以犧牲自己來侍奉親人,忠臣可以犧牲自己來侍奉國君。’現在公子沒吃的,我就割了大腿上的肉給公子吃。”重耳感動得眼淚都流下來了,說:“我這逃亡的人可把你害苦了,我拿什麽報答你呢?”介子推說:“隻希望公子能早點迴到晉國,讓我們能好好輔佐您,我哪指望您報答呢?”有個老頭寫了首詩誇讚介子推:
孝子重歸全,虧體謂親辱。
嗟嗟介子推,割股充君腹。
委質稱股肱,腹心同禍福。
豈不念親遺,忠孝難兼局?
彼哉私身家,何以食君祿。
眾人正說著,良久,趙衰才一瘸一拐地趕來。大家問他為啥來得這麽遲,趙衰苦著臉說:“路上被荊棘把腳脖子劃傷了,所以走不快。”說著,他從竹笥裏拿出一壺吃的,獻給重耳。
重耳看著趙衰,關心地問:“子餘,你不餓嗎?怎麽不吃呢?”趙衰恭敬地迴答:“我雖然餓,可哪敢背著國君自己先吃呢?”狐毛打趣魏犨說:“這壺吃的要是落你手裏,早進肚子裏消化沒影了。”魏犨聽了,臉一紅,不好意思地退到一邊。
重耳就把這壺吃的賜給趙衰,趙衰又去汲了些水,把吃的調開,分給隨從們吃。重耳看著這一幕,心裏對趙衰很是歎服。
重耳君臣一路要飯吃,半饑半飽地,好不容易到了齊國。齊桓公早就聽說重耳是個賢能之人,一知道重耳進了關,馬上就派人到郊外迎接,把他接到公館,擺下盛宴招待。席間,齊桓公笑著問:“公子出門在外,身邊有沒有帶著家眷啊?”
重耳無奈地迴答:“我現在自身都難保,哪還能顧得上家眷呢!”桓公聽了,挺同情地說:“我自己一個人過一夜,就像過了一年那麽漫長。公子您這一路奔波,身邊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我都替您發愁。”於是,桓公就挑了個齊國宗室裏漂亮的女子,嫁給重耳,還送給他二十匹馬。這下,重耳和他的隨從們都有了車馬。
齊桓公又讓管倉庫的人送糧食,讓廚子送肉,天天都送,從不間斷。重耳高興得不得了,感歎地說:“以前就聽說齊侯喜歡賢能之人,禮待士大夫,現在可算真正見識到了。他能成就霸業,那是理所當然啊!”
這時候,正是周襄王八年,齊桓公四十二年。齊桓公自從前年把政事都交給鮑叔牙,一直都照著管仲的遺言,把豎刁、雍巫、開方這三個人都趕走了。可這之後啊,他吃飯都不香了,晚上睡覺也睡不好,嘴裏不再說俏皮話,臉上也沒了笑容。
長衛姬見桓公整天悶悶不樂,就勸說道:“君上,您把豎刁他們幾個人都趕走了,可國家也沒變得更好,您還整天愁眉苦臉的。是不是身邊伺候的人,都不能領會您的心意啊?為啥不把他們召迴來呢?”
桓公歎口氣說:“我也挺想這三個人的,可已經把他們趕走了,再召迴來,怕鮑叔牙不高興啊。”長衛姬眼珠一轉,說:“鮑叔牙身邊難道就沒伺候的人了?他年紀大了,您何必自己這麽苦自己呢?您要是想先把易牙召迴來弄點好吃的,那開方和豎刁不用您特意去召,他們肯定也會迴來的。”桓公聽了她的話,覺得有道理,就把雍巫召迴來給他做飯,調和五味。
鮑叔牙知道了,趕忙跑來勸諫:“君上,您難道忘了仲父的遺言了嗎?為啥要把他召迴來呢?”桓公卻不以為然地說:“這三個人對我有好處,對國家也沒什麽害處。仲父的話,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於是,他不聽鮑叔牙的勸告,把開方、豎刁也都召迴來,讓他們繼續在身邊伺候。鮑叔牙氣得不行,結果生了病,沒多久就去世了。齊國的國事,也就從這時候開始走下坡路了。
那後來又發生了些什麽事兒呢?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