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管仲病重,囑咐齊桓公遠離易牙、豎刁、開方這仨壞蛋,還推薦隰朋來主持政務。易牙聽說後,就跑去跟鮑叔牙吐槽:“仲父能當相國,那可是您推薦的。現在他病了,國君去探病,他居然說您不行,反倒推薦隰朋,這也太不公平了吧!”
鮑叔牙卻笑著說:“這就是我推薦管仲的原因啊!管仲一心為國,不偏袒朋友。要是讓我當司寇,趕走那些奸佞小人,那還行;但要是讓我主持國政,你們這些人哪還有容身之地啊?”易牙聽了,灰溜溜地走了。
過了一天,桓公又去看望管仲,管仲已經說不出話來。鮑叔牙、隰朋都哭得稀裏嘩啦。當天夜裏,管仲就去世了。桓公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大喊:“哎呀,仲父啊,這簡直是砍斷了我的臂膀啊!”他讓上卿高虎負責管仲的喪事,葬禮辦得極為隆重,還把管仲生前的封地都給了他兒子,讓他們世世代代當大夫。
易牙又對大夫伯氏說:“以前國君奪走您駢邑三百戶,用來賞賜管仲的功勞;現在仲父死了,您為啥不跟國君說說,把封地要迴來呢?我在旁邊幫您。”伯氏哭著說:“我就是因為沒功勞,才丟了封地。管仲雖然死了,但他的功勞還在啊,我哪有臉去跟國君要封地呢?”易牙歎口氣說:“管仲死了還能讓伯氏心服口服,我們可真是小人啊。”
再說桓公記著管仲的遺言,就讓公孫隰朋主持政務。可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月,隰朋就病死了。桓公納悶地說:“仲父難道是聖人嗎?怎麽就知道隰朋在我這兒幹不久呢?”於是又讓鮑叔牙接替隰朋的位置。鮑叔牙堅決推辭,桓公說:“現在滿朝文武,沒人比您強了,您想讓給誰啊?”鮑叔牙迴答說:“我這人喜歡好人,討厭壞人,這您是知道的。您要是真用我,那就得先把易牙、豎刁、開方趕走,我才敢奉命。”桓公說:“仲父早就這麽說了,我哪敢不聽您的呢。”當天就把這三人給罷官了,不許他們再入朝。鮑叔牙這才接受任命。
這時候,淮夷來侵犯杞國,杞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就聯合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國君,親自去救杞國,還把杞國的都城遷到了緣陵。諸侯們為啥還聽齊國的話呢?就是因為齊國用了鮑叔牙,還沒改變管仲製定的政策。
咱再把話頭轉到晉國這邊。自從晉惠公即位後,連年莊稼收成不好。到了第五年,又鬧大饑荒,倉庫裏空空如也,老百姓都沒吃的了。惠公想去別的國家借糧,心裏尋思著:隻有秦國離得近,而且還是聯姻之國,可之前咱賴了人家的賬,這咋好意思開口呢?郤芮就說:“咱也不是不還秦國的賬,隻是說緩一緩嘛。要是咱去借糧,秦國不給,那就是秦國先跟咱絕交,咱賴賬就有理由了。”惠公說:“你說得對。”就派大夫慶鄭帶著寶玉去秦國借糧。
穆公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商量:“晉國答應給咱五座城,到現在也沒給,現在他們因為饑荒來借糧,咱給不給呢?”蹇叔和百裏奚異口同聲地說:“天災這東西,哪個國家能免得了啊?救濟受災的鄰國,這是常理。咱順著理走,老天爺肯定會保佑咱們。”穆公說:“我對晉國的恩惠已經夠多了。”公孫枝接著說:“就算咱對晉國施了大恩,能得到迴報更好;要是得不到,錯也在他們那邊。晉國老百姓要是恨他們國君,還能跟咱作對嗎?國君您就借吧。”丕豹卻想起殺父之仇,揮舞著胳膊說:“晉侯這人不地道,老天爺才降災給他。咱趁著他們饑荒去攻打,準能把晉國滅了,這機會可不能錯過。”繇餘卻說:“仁義的人不會趁人之危去撈好處,聰明的人不會心存僥幸去求成功。借糧給晉國才是對的。”穆公最後說:“辜負我的是晉國國君,挨餓的可是晉國老百姓。我可不忍心因為國君的緣故,讓老百姓遭殃。”於是就從渭水運了幾萬斛糧食,沿著黃河、汾河、雍河、絳河送到晉國,船多得一艘接一艘,這就叫“泛舟之役”,幫晉國渡過了饑荒。晉國人都特別感激。史官還寫了首詩誇穆公呢:
晉君無道致天災,雍絳紛紛送粟來。
誰肯將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
第二年冬天,秦國鬧饑荒,晉國卻大豐收。穆公對蹇叔、百裏奚說:“我現在可算明白你們倆的話了,豐收和饑荒是輪流來的。要是我去年冬天不讓晉國買糧,今年咱饑荒了,也沒法去求人家啊。”丕豹說:“晉君又貪心又不講信用,咱就算去求,他也肯定不給。”穆公可不這麽想,就派冷至也帶著寶玉去晉國買糧。惠公打算把河西的糧食運給秦國,郤芮卻問:“您給秦國糧食,是不是也得給人家地啊?”惠公說:“我就給糧食,不給地!”郤芮又問:“您為啥給糧食呢?”惠公說:“這是報答他們的‘泛舟之役’啊。”郤芮卻說:“要是因為‘泛舟之役’就得報答,那以前秦國幫您迴國當國君,這恩情不是更大嗎?您放著大恩不報,報小恩,這是為啥呢?”慶鄭在旁邊說:“我去年奉命去秦國借糧,秦君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人家心意多好。現在咱們卻不賣糧給人家,秦國肯定恨咱們!”呂飴甥卻說:“秦國給晉國糧食,可不是因為喜歡晉國,是為了要地。不賣糧秦國恨咱們,賣糧不給地,秦國也恨咱們,反正都得恨,為啥要給呢?”慶鄭著急地說:“趁人家受災占便宜,這是不仁;忘恩負義,這是不義。不仁不義,還咋守著國家呢?”韓簡也說:“慶鄭說得對。要是去年秦國不賣糧給咱們,您會咋想呢?”虢射幹脆說:“去年老天爺讓晉國鬧饑荒,好讓秦國占便宜,秦國沒抓住機會,還借給咱們糧食,真是傻到家了;今年老天爺讓秦國鬧饑荒,好讓晉國占便宜,咱們咋能逆天而行,不抓住機會呢?依我看,不如聯合梁伯,趁機攻打秦國,把他們的地給分了,這才是上策。”惠公聽了虢射的話,就拒絕冷至,說:“我們國家連年饑荒,老百姓到處流浪,今年冬天剛有點收成,流亡的人剛迴來,自己都剛夠吃,沒法幫你們啊。”冷至說:“我們國君念著兩國的婚姻關係,不要地,也不賣糧給你們,還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們國君幫了您的急,您卻不報答,我這迴去可沒法交差啊。”呂飴甥、郤芮大聲嗬斥道:“你以前和丕鄭父合謀,用厚禮來誘惑我們,幸好老天爺識破了你們的奸計,沒讓你們得逞,現在又來囉嗦!你迴去告訴你們國君,要吃晉國的糧食,除非派兵來搶。”冷至氣得滿臉通紅,轉身就走。
慶鄭出了朝廷,對太史郭偃說:“晉侯忘恩負義,還得罪鄰國,大禍馬上就要來了。”郭偃說:“今年秋天沙鹿山崩塌,草木都倒了。山川可是國家的主心骨啊,晉國恐怕要有亡國的災禍了,難道就應在這兒了?”史臣也寫了首詩諷刺晉惠公:
泛舟遠道賑饑窮,偏遇秦饑意不同。
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冷至迴去跟秦君報告:“晉國不給咱們糧食,還想聯合梁伯,一起出兵攻打咱們。”穆公氣得暴跳如雷,說:“這人咋這麽不講道理,我真是沒想到!我先把梁國滅了,再去攻打晉國。”百裏奚說:“梁伯就喜歡大興土木,國內的空地都用來蓋房子了,卻沒老百姓去住,老百姓都怨聲載道,他肯定沒法召集老百姓去幫晉國。晉君雖然不地道,可呂飴甥、郤芮都很有本事,要是他們發動絳州的老百姓,肯定會讓咱們西邊邊境不得安寧。《兵法》上說:‘先下手為強。’現在以國君您的賢明,再加上大臣們都盡心盡力,去聲討晉侯忘恩負義的罪過,肯定能打贏。然後再趁勢拿下梁國,就像搖落枯樹葉一樣容易。”穆公覺得有理,就大規模地召集軍隊,留下蹇叔、繇餘輔佐太子守城,孟明視帶兵去邊境巡邏,鎮壓戎族。穆公和百裏奚親自率領中軍,西乞術、白乙丙保駕,公孫枝率領右軍,公子縶率領左軍,一共四百輛戰車,浩浩蕩蕩地向晉國殺去。
晉國西部邊境的守將趕緊向惠公報告秦軍來了,惠公問大臣們:“秦國無緣無故來侵犯咱們,咋抵擋呢?”慶鄭說:“秦國出兵是因為您忘恩負義,咋能說無緣無故呢?依我看,您趕緊認個錯,求和,割讓五座城來保全信用,別打仗了。”惠公一聽,火冒三丈,大罵:“我堂堂一個大國,割地求和,我這臉往哪兒擱啊?”喝令左右:“先把慶鄭砍了,然後出兵迎敵。”虢射說:“還沒出兵就先斬大將,這對軍隊不利。先饒了他,讓他隨軍出征,將功贖罪吧。”惠公這才答應。
當天就檢閱車馬,挑了六百輛戰車,命令郤步揚、家仆徒、慶鄭、蛾晰分別率領左右軍,自己和虢射在中軍中指揮,屠岸夷當先鋒,離開絳州向西進發。
晉惠公坐的馬叫“小駟”,是鄭國送的。這馬長得小巧玲瓏,毛發光亮,跑起來穩穩當當,惠公平常可喜歡了。慶鄭又勸道:“古代出征這樣的大事,都得坐本國出產的馬。本國的馬生在本地,懂主人的心思,聽主人的使喚,熟悉道路,所以打仗的時候,主人讓幹啥就幹啥,得心應手。現在您要和大敵對抗,卻坐外國的馬,恐怕不好吧。”惠公不耐煩地嗬斥道:“這馬我坐慣了,你別瞎咧咧。”
再說秦國軍隊已經渡過黃河,打了三仗,贏了三仗,晉國的守將都跑得沒影了。秦軍一路長驅直入,到了韓原紮營。
晉惠公聽說秦軍到了韓原,愁得直皺眉頭,說:“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咋辦呢?”慶鄭在旁邊嘟囔:“您自己招來的,還問別人咋辦?”惠公生氣地說:“慶鄭,你太無禮了,給我退下!”
晉軍在離韓原十裏的地方紮營,惠公派韓簡去打探秦軍有多少人。韓簡迴來報告說:“秦軍雖然比咱們人少,可他們的士氣比咱們高十倍。”惠公奇怪地問:“為啥呢?”韓簡迴答說:“您一開始因為秦國近就跑到梁國,後來靠秦國的幫助才迴國當國君,又靠秦國的救濟才沒餓死,三次受秦國的恩惠,卻一次都沒報答。秦國君臣心裏都憋著一股火,所以來討伐咱們,全軍上下都覺得理直氣壯,士氣當然高昂,哪止十倍啊。”惠公聽了很不高興,說:“這肯定是慶鄭教你說的,你也這麽說?我一定要和秦國決一死戰。”就派韓簡去秦軍挑戰,說:“我有六百輛戰車,不怕你們。你們要是退兵,那最好;要是不退,我可不會怕你們,我手下的將士也不會答應。”穆公笑著說:“這小子咋這麽狂呢?”就派公孫枝去迴話:“你想要迴國當國君,我幫你;你想要糧食,我給你;現在你想打仗,我能不聽命嗎?”韓簡迴來後說:“秦國理直氣壯,我都不知道咱會死在哪兒了。”
晉惠公讓郭偃占卜誰當車右吉利。結果其他人都不吉利,隻有慶鄭吉利。惠公卻說:“慶鄭向著秦國,咋能讓他當車右呢?”就改用家仆徒當車右,讓郤步揚駕車,到韓原去迎戰秦軍。
百裏奚登上營壘,看見晉軍密密麻麻,就對穆公說:“晉侯是想和咱們拚命了,您還是別打了。”穆公指著天說:“晉國辜負我太狠了。要是沒有老天爺也就罷了,要是老天爺有眼,我肯定能打贏。”就在龍門山下,擺好陣勢等著。
一會兒,晉軍也擺好陣了。兩邊軍隊對陣,中軍敲響戰鼓,開始進攻。屠岸夷勇猛無比,手裏握著一條渾鐵槍,足有百斤重,率先衝入秦軍陣地,見人就刺,秦軍被他打得節節敗退。正好碰上白乙丙,兩人就打了起來,你來我往,打了五十多個迴合,打得性起,都跳下車,互相扭打在一起。屠岸夷喊道:“我今天和你拚個死活,找人幫忙的不算好漢。”白乙丙也喊道:“我正想單挑你,才是英雄。”還吩咐周圍的人:“都別過來!”兩人拳打腳踢,一直扭打到陣後去了。
晉惠公看見屠岸夷衝進敵陣,急忙叫韓簡、梁繇靡帶兵衝秦軍左翼,自己帶著家仆徒等人衝右翼,約定在中軍會合。穆公見晉軍分兵兩路衝來,也分兵兩路迎戰。
惠公的車正好碰上公孫枝。惠公就讓家仆徒上去交戰。這公孫枝有萬夫不當之勇,家仆徒哪是他的對手?惠公對郤步揚說:“你好好駕車,我親自上去幫忙。”公孫枝橫戟大喝一聲:“想打仗的都一起上吧!”這一嗓子,像打雷一樣,把國舅虢射嚇得趴在車裏,大氣都不敢出。惠公坐的那匹小駟馬,從來沒上過戰場,也被嚇得驚慌失措,不受車夫控製,到處亂跑,結果陷到泥坑裏出不來了。郤步揚使勁鞭打,可馬小力氣也小,怎麽也拔不出腳來,眼看就要完蛋。
正好慶鄭的車從旁邊經過,惠公大喊:“慶鄭,快來救我!”慶鄭卻沒好氣地說:“虢射在哪兒呢?怎麽喊我?”惠公又急得大叫:“慶鄭,快把車開過來拉我出去。”慶鄭說:“您就穩穩地坐您的小駟馬吧,我去叫別人來救您。”說完,趕著車就向左轉走了。郤步揚想去別的地方找車,可秦軍已經圍了上來,根本出不去。
再說韓簡一軍衝入秦軍陣地,正好碰上秦穆公的中軍,就和秦將西乞術打了起來,三十多個迴合,不分勝負。蛾晰帶著軍隊又趕到,兩下夾攻,西乞術抵擋不住,被韓簡一戟刺死在車下。梁繇靡大喊:“這敗將沒用了,咱們齊心協力去活捉秦君。”韓簡顧不上西乞術,帶著晉軍直奔秦穆公的戰車,想活捉穆公。
穆公長歎一聲:“我今天難道要被晉軍俘虜了?天理何在啊?”剛歎完氣,隻見正西角上衝過來一隊勇士,大概有三百多人,高喊:“別傷了我們的恩主!”穆公抬頭一看,這些人一個個蓬頭垢麵,袒露著肩膀,光著腳,跑得飛快,手裏都拿著大砍刀,腰裏掛著弓箭,就像混世魔王手下的鬼兵一樣。他們所到之處,把晉軍砍得七零八落。韓簡和梁繇靡慌忙迎戰。
這時候,又有一個人飛車從北邊趕來,原來是慶鄭。他高聲喊道:“別打了,主公已經被秦兵困在龍門山的泥坑裏了,快去救駕。”韓簡他們一聽,哪還有心思打仗,撇下這夥壯士,直奔龍門山去救晉侯。
誰知道晉惠公早就被公孫枝抓住了,家仆徒、虢射、郤步揚等人也都被綁了起來,帶迴秦軍大寨了。韓簡氣得直跺腳,說:“要是能活捉秦君,還能拿他換迴主公。都怪慶鄭,誤了大事!”梁繇靡也垂頭喪氣地說:“主公都被抓了,我們還能去哪兒呢?”兩人隻好扔掉兵器,跑到秦寨投降,和惠公關在一起。
再說那三百多個壯士,救出了秦穆公,又把白乙丙也救了。秦軍乘勝追擊,晉軍大敗,龍門山下屍體堆積如山,六百輛戰車能逃脫的,連十分之二三都不到。慶鄭聽說晉君被抓,偷偷逃出秦軍營地,路上碰到受傷的蛾晰,把他扶上車,一起迴晉國去了。
有個老頭寫了首詩來描述韓原大戰這事兒:
龍門山下歎輿屍,隻為昏君不報施。
善惡兩家分勝敗,明明天道豈無知?
咱再來說說秦穆公,他迴到大寨後,對百裏奚說:“哎呀,早聽你的話就好了,差點被晉國人笑話。”
那三百多個壯士都跑到營前磕頭。穆公就問:“你們都是誰啊?為啥肯為我拚命呢?”壯士們迴答說:“您忘了當年丟馬的事兒了嗎?我們都是吃了那馬肉的人啊。”
原來啊,穆公以前去梁山打獵,晚上丟了好幾匹好馬,就派官吏去找。結果在岐山下麵,發現有三百多個野人正聚在一起吃馬肉呢。官吏不敢驚動他們,趕緊迴去報告穆公:“趕緊派兵去抓,肯定能一網打盡。”穆公卻歎口氣說:“馬都死了,要是再因為這事兒殺人,老百姓肯定會說我看重牲畜卻輕視人命。”於是就從軍營裏拿出幾十甕美酒,派人送到岐山下,傳達他的命令,還說:“我們國君說了,‘吃了好馬肉,不喝酒會傷身體。’現在把美酒送給你們。”野人們都叩頭謝恩,把酒分著喝了,還一起感歎:“偷馬不怪罪,還擔心我們身體受傷,送我們美酒,國君的恩情太大了,咋報答呢?”所以這次聽說穆公攻打晉國,這三百多人都不要命地跑到韓原來幫忙。這不,正好趕上穆公被圍,他們就一起奮勇殺敵,把穆公救了出來。這可真是: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施薄報薄,施厚報厚。
有施無報,何異禽獸?
穆公仰天長歎:“這些野人都知道感恩圖報,晉侯到底算個啥呢?”然後就問這些人:“你們有沒有想當官的?我可以給你們爵位和俸祿。”壯士們齊聲迴答:“我們就是些野人,隻想著報答恩主的恩情,不想當官。”穆公就給他們每人都送了些金帛,可這些人堅決不收,轉身就走了。穆公看著他們的背影,不停地歎息。後來有人寫了首詩:
韓原山下兩交鋒,晉甲重重困穆公。
當日若誅牧馬士,今朝焉得出樊籠。
穆公清點將校,發現其他人都在,就是不見白乙丙。就派軍士到處去找,聽到一個土窟裏有哼哼聲,跑去一看,原來是白乙丙和屠岸夷互相扭打著滾到窟裏了,兩人都沒力氣了,可還死死地抓著對方不放手。軍士費了好大勁才把他們拉開,抬到車上,運迴秦國醫治。穆公問白乙丙話,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有人把他倆拚命的事兒告訴了穆公,穆公感歎地說:“這兩人都是好漢啊!”又問左右:“有沒有認識那個晉將的?”公子縶在車裏看了看,迴答說:“這是勇士屠岸夷。我以前去慰問晉國兩位公子的時候,屠岸夷奉他們本國大臣的命令來迎接,我們在半路上碰到過,所以認識他。”穆公就問:“這人能不能留下來為秦國效力呢?”公子縶說:“他殺了卓子,又殺了裏克,幹了不少壞事;今天正好順應天命殺了他。”穆公就下令把屠岸夷斬首。
然後穆公親自解下錦袍蓋在白乙丙身上,讓百裏奚先把他用溫車送迴秦國治病。白乙丙吃了藥,吐了好幾鬥血,過了半年,才慢慢好起來,這都是後話了。
再說穆公大獲全勝,收拾東西準備迴國,派人對晉侯說:“你不是不想躲開我嗎?我現在也不能放過你,跟我迴秦國去請罪吧。”惠公低著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穆公使公孫枝帶著一百輛戰車,押送晉君迴秦國。虢射、韓簡、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揚、郭偃、郤乞等人,都披頭散發,滿麵汙垢,在草叢裏走,露天睡覺,跟著晉惠公,就像奔喪一樣。
穆公又派人去慰問晉國的大夫們,還安慰他們說:“你們君臣說要吃晉國的糧食,就得用兵來取,我留下你們國君,隻是想讓晉國給點糧食罷了,哪敢太過分呢?你們幾位不用擔心沒國君,別太傷心了!”韓簡等人再三拜謝說:“國君您可憐我們國君糊塗,對我們寬大處理,不做得太絕,老天爺在上,都聽到您的話了,我們怎麽敢不拜謝您的恩賜呢。”
秦兵迴到雍州地界,穆公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商量:“我受上天的旨意,平定了晉國內亂,立了夷吾當國君,現在晉君忘恩負義,這是得罪了上天啊。我想用晉君來祭祀上帝,答謝上天的恩賜,怎麽樣?”公子縶說:“國君您說得很對。”公孫枝卻反對說:“不行啊,晉國是個大國。我們俘虜了他們的國君,已經結仇了;要是再殺了他們國君,隻會讓他們更恨我們。晉國要是來報複秦國,肯定比秦國報複晉國更厲害!”公子縶又說:“我的意思不是光殺晉君就算了,還打算讓公子重耳來代替他,殺了無道的,立個有道的,晉國人感激我們還來不及,哪會怨恨呢?”公孫枝搖搖頭說:“公子重耳是個仁義的人,他和晉惠公是父子兄弟,關係近著呢。重耳都不肯為了父親的死而得利,難道會為了弟弟的死而得利嗎?要是重耳不來,另立別人,和夷吾有啥區別呢?要是他肯來,肯定會為了弟弟的死而仇恨秦國,國君您這是放棄了以前對夷吾的恩情,又和重耳結下新仇,我覺得這樣不行。”穆公就問:“那把他趕走?還是囚禁起來?或者放了他?這三種辦法哪種好呢?”公孫枝迴答說:“囚禁他,他就隻是個普通人,對秦國沒啥好處;趕走他,肯定會有人想辦法把他接迴去,不如放了他。”穆公又問:“這不是白忙活一場了嗎?”公孫枝說:“我的意思也不是光放了他就算了,一定得讓他把河西的五座城還給我們,還得讓他的世子圉留在我們秦國當人質,然後才能答應講和。這樣的話,晉君一輩子都不敢得罪秦國,以後他死了,兒子繼位,我們又對子圉有恩,晉國世世代代都會感激秦國,這好處可大了去了。”穆公稱讚說:“子桑你這算計,可長遠得很啊。”於是就把惠公安置在靈台山的離宮,派一千人看守著。
穆公剛要打發晉侯走,忽然看見一群內侍穿著喪服來了。穆公還以為夫人生了啥變故,正要問呢,內侍傳達夫人的話說:“老天爺降災,讓秦、晉兩國國君拋棄友好,動起刀兵。晉君被抓,我也覺得羞愧。要是晉君早上進城,我早上就死;晚上進城,我晚上就死。現在特地派內侍穿著喪服來迎接國君的軍隊,要是赦免了晉侯,就像赦免了我一樣,您看著辦吧。”穆公嚇了一跳,連忙問:“夫人在宮裏啥樣啊?”內侍迴答說:“夫人聽說晉君被抓後,就帶著太子穿上喪服,徒步走出宮殿,到後宮的高台上去了,還在台上搭了個草棚子住著。台下堆了幾十層柴草,送飯的人得踩著柴草上下。夫人吩咐說:‘隻等晉君進城,我就自殺在台上,然後放火把我的屍體燒了,來表示兄弟之情。’”穆公感歎地說:“子桑勸我別殺晉君,不然差點害了夫人的命啊。”於是就叫內侍去掉喪服,去告訴穆姬:“我過不了多久就把晉侯送迴去。”穆姬這才迴到宮裏。
內侍跪著問:“晉侯見利忘義,違背國君您的約定,又辜負夫人的托付,現在自己被抓,夫人為啥還這麽傷心呢?”穆姬說:“我聽說:‘仁義的人雖然有怨恨但不會忘記親人,雖然生氣但不會拋棄禮儀。’要是晉侯死在秦國,我也有罪啊。”內侍們聽了,都稱讚夫人賢惠。
可晉侯到底咋迴國呢?且聽下迴分解。
鮑叔牙卻笑著說:“這就是我推薦管仲的原因啊!管仲一心為國,不偏袒朋友。要是讓我當司寇,趕走那些奸佞小人,那還行;但要是讓我主持國政,你們這些人哪還有容身之地啊?”易牙聽了,灰溜溜地走了。
過了一天,桓公又去看望管仲,管仲已經說不出話來。鮑叔牙、隰朋都哭得稀裏嘩啦。當天夜裏,管仲就去世了。桓公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大喊:“哎呀,仲父啊,這簡直是砍斷了我的臂膀啊!”他讓上卿高虎負責管仲的喪事,葬禮辦得極為隆重,還把管仲生前的封地都給了他兒子,讓他們世世代代當大夫。
易牙又對大夫伯氏說:“以前國君奪走您駢邑三百戶,用來賞賜管仲的功勞;現在仲父死了,您為啥不跟國君說說,把封地要迴來呢?我在旁邊幫您。”伯氏哭著說:“我就是因為沒功勞,才丟了封地。管仲雖然死了,但他的功勞還在啊,我哪有臉去跟國君要封地呢?”易牙歎口氣說:“管仲死了還能讓伯氏心服口服,我們可真是小人啊。”
再說桓公記著管仲的遺言,就讓公孫隰朋主持政務。可沒想到,還不到一個月,隰朋就病死了。桓公納悶地說:“仲父難道是聖人嗎?怎麽就知道隰朋在我這兒幹不久呢?”於是又讓鮑叔牙接替隰朋的位置。鮑叔牙堅決推辭,桓公說:“現在滿朝文武,沒人比您強了,您想讓給誰啊?”鮑叔牙迴答說:“我這人喜歡好人,討厭壞人,這您是知道的。您要是真用我,那就得先把易牙、豎刁、開方趕走,我才敢奉命。”桓公說:“仲父早就這麽說了,我哪敢不聽您的呢。”當天就把這三人給罷官了,不許他們再入朝。鮑叔牙這才接受任命。
這時候,淮夷來侵犯杞國,杞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就聯合宋、魯、陳、衛、鄭、許、曹七國國君,親自去救杞國,還把杞國的都城遷到了緣陵。諸侯們為啥還聽齊國的話呢?就是因為齊國用了鮑叔牙,還沒改變管仲製定的政策。
咱再把話頭轉到晉國這邊。自從晉惠公即位後,連年莊稼收成不好。到了第五年,又鬧大饑荒,倉庫裏空空如也,老百姓都沒吃的了。惠公想去別的國家借糧,心裏尋思著:隻有秦國離得近,而且還是聯姻之國,可之前咱賴了人家的賬,這咋好意思開口呢?郤芮就說:“咱也不是不還秦國的賬,隻是說緩一緩嘛。要是咱去借糧,秦國不給,那就是秦國先跟咱絕交,咱賴賬就有理由了。”惠公說:“你說得對。”就派大夫慶鄭帶著寶玉去秦國借糧。
穆公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商量:“晉國答應給咱五座城,到現在也沒給,現在他們因為饑荒來借糧,咱給不給呢?”蹇叔和百裏奚異口同聲地說:“天災這東西,哪個國家能免得了啊?救濟受災的鄰國,這是常理。咱順著理走,老天爺肯定會保佑咱們。”穆公說:“我對晉國的恩惠已經夠多了。”公孫枝接著說:“就算咱對晉國施了大恩,能得到迴報更好;要是得不到,錯也在他們那邊。晉國老百姓要是恨他們國君,還能跟咱作對嗎?國君您就借吧。”丕豹卻想起殺父之仇,揮舞著胳膊說:“晉侯這人不地道,老天爺才降災給他。咱趁著他們饑荒去攻打,準能把晉國滅了,這機會可不能錯過。”繇餘卻說:“仁義的人不會趁人之危去撈好處,聰明的人不會心存僥幸去求成功。借糧給晉國才是對的。”穆公最後說:“辜負我的是晉國國君,挨餓的可是晉國老百姓。我可不忍心因為國君的緣故,讓老百姓遭殃。”於是就從渭水運了幾萬斛糧食,沿著黃河、汾河、雍河、絳河送到晉國,船多得一艘接一艘,這就叫“泛舟之役”,幫晉國渡過了饑荒。晉國人都特別感激。史官還寫了首詩誇穆公呢:
晉君無道致天災,雍絳紛紛送粟來。
誰肯將恩施怨者?穆公德量果奇哉!
第二年冬天,秦國鬧饑荒,晉國卻大豐收。穆公對蹇叔、百裏奚說:“我現在可算明白你們倆的話了,豐收和饑荒是輪流來的。要是我去年冬天不讓晉國買糧,今年咱饑荒了,也沒法去求人家啊。”丕豹說:“晉君又貪心又不講信用,咱就算去求,他也肯定不給。”穆公可不這麽想,就派冷至也帶著寶玉去晉國買糧。惠公打算把河西的糧食運給秦國,郤芮卻問:“您給秦國糧食,是不是也得給人家地啊?”惠公說:“我就給糧食,不給地!”郤芮又問:“您為啥給糧食呢?”惠公說:“這是報答他們的‘泛舟之役’啊。”郤芮卻說:“要是因為‘泛舟之役’就得報答,那以前秦國幫您迴國當國君,這恩情不是更大嗎?您放著大恩不報,報小恩,這是為啥呢?”慶鄭在旁邊說:“我去年奉命去秦國借糧,秦君二話沒說就答應了,人家心意多好。現在咱們卻不賣糧給人家,秦國肯定恨咱們!”呂飴甥卻說:“秦國給晉國糧食,可不是因為喜歡晉國,是為了要地。不賣糧秦國恨咱們,賣糧不給地,秦國也恨咱們,反正都得恨,為啥要給呢?”慶鄭著急地說:“趁人家受災占便宜,這是不仁;忘恩負義,這是不義。不仁不義,還咋守著國家呢?”韓簡也說:“慶鄭說得對。要是去年秦國不賣糧給咱們,您會咋想呢?”虢射幹脆說:“去年老天爺讓晉國鬧饑荒,好讓秦國占便宜,秦國沒抓住機會,還借給咱們糧食,真是傻到家了;今年老天爺讓秦國鬧饑荒,好讓晉國占便宜,咱們咋能逆天而行,不抓住機會呢?依我看,不如聯合梁伯,趁機攻打秦國,把他們的地給分了,這才是上策。”惠公聽了虢射的話,就拒絕冷至,說:“我們國家連年饑荒,老百姓到處流浪,今年冬天剛有點收成,流亡的人剛迴來,自己都剛夠吃,沒法幫你們啊。”冷至說:“我們國君念著兩國的婚姻關係,不要地,也不賣糧給你們,還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們國君幫了您的急,您卻不報答,我這迴去可沒法交差啊。”呂飴甥、郤芮大聲嗬斥道:“你以前和丕鄭父合謀,用厚禮來誘惑我們,幸好老天爺識破了你們的奸計,沒讓你們得逞,現在又來囉嗦!你迴去告訴你們國君,要吃晉國的糧食,除非派兵來搶。”冷至氣得滿臉通紅,轉身就走。
慶鄭出了朝廷,對太史郭偃說:“晉侯忘恩負義,還得罪鄰國,大禍馬上就要來了。”郭偃說:“今年秋天沙鹿山崩塌,草木都倒了。山川可是國家的主心骨啊,晉國恐怕要有亡國的災禍了,難道就應在這兒了?”史臣也寫了首詩諷刺晉惠公:
泛舟遠道賑饑窮,偏遇秦饑意不同。
自古負恩人不少,無如晉惠負秦公。
冷至迴去跟秦君報告:“晉國不給咱們糧食,還想聯合梁伯,一起出兵攻打咱們。”穆公氣得暴跳如雷,說:“這人咋這麽不講道理,我真是沒想到!我先把梁國滅了,再去攻打晉國。”百裏奚說:“梁伯就喜歡大興土木,國內的空地都用來蓋房子了,卻沒老百姓去住,老百姓都怨聲載道,他肯定沒法召集老百姓去幫晉國。晉君雖然不地道,可呂飴甥、郤芮都很有本事,要是他們發動絳州的老百姓,肯定會讓咱們西邊邊境不得安寧。《兵法》上說:‘先下手為強。’現在以國君您的賢明,再加上大臣們都盡心盡力,去聲討晉侯忘恩負義的罪過,肯定能打贏。然後再趁勢拿下梁國,就像搖落枯樹葉一樣容易。”穆公覺得有理,就大規模地召集軍隊,留下蹇叔、繇餘輔佐太子守城,孟明視帶兵去邊境巡邏,鎮壓戎族。穆公和百裏奚親自率領中軍,西乞術、白乙丙保駕,公孫枝率領右軍,公子縶率領左軍,一共四百輛戰車,浩浩蕩蕩地向晉國殺去。
晉國西部邊境的守將趕緊向惠公報告秦軍來了,惠公問大臣們:“秦國無緣無故來侵犯咱們,咋抵擋呢?”慶鄭說:“秦國出兵是因為您忘恩負義,咋能說無緣無故呢?依我看,您趕緊認個錯,求和,割讓五座城來保全信用,別打仗了。”惠公一聽,火冒三丈,大罵:“我堂堂一個大國,割地求和,我這臉往哪兒擱啊?”喝令左右:“先把慶鄭砍了,然後出兵迎敵。”虢射說:“還沒出兵就先斬大將,這對軍隊不利。先饒了他,讓他隨軍出征,將功贖罪吧。”惠公這才答應。
當天就檢閱車馬,挑了六百輛戰車,命令郤步揚、家仆徒、慶鄭、蛾晰分別率領左右軍,自己和虢射在中軍中指揮,屠岸夷當先鋒,離開絳州向西進發。
晉惠公坐的馬叫“小駟”,是鄭國送的。這馬長得小巧玲瓏,毛發光亮,跑起來穩穩當當,惠公平常可喜歡了。慶鄭又勸道:“古代出征這樣的大事,都得坐本國出產的馬。本國的馬生在本地,懂主人的心思,聽主人的使喚,熟悉道路,所以打仗的時候,主人讓幹啥就幹啥,得心應手。現在您要和大敵對抗,卻坐外國的馬,恐怕不好吧。”惠公不耐煩地嗬斥道:“這馬我坐慣了,你別瞎咧咧。”
再說秦國軍隊已經渡過黃河,打了三仗,贏了三仗,晉國的守將都跑得沒影了。秦軍一路長驅直入,到了韓原紮營。
晉惠公聽說秦軍到了韓原,愁得直皺眉頭,說:“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咋辦呢?”慶鄭在旁邊嘟囔:“您自己招來的,還問別人咋辦?”惠公生氣地說:“慶鄭,你太無禮了,給我退下!”
晉軍在離韓原十裏的地方紮營,惠公派韓簡去打探秦軍有多少人。韓簡迴來報告說:“秦軍雖然比咱們人少,可他們的士氣比咱們高十倍。”惠公奇怪地問:“為啥呢?”韓簡迴答說:“您一開始因為秦國近就跑到梁國,後來靠秦國的幫助才迴國當國君,又靠秦國的救濟才沒餓死,三次受秦國的恩惠,卻一次都沒報答。秦國君臣心裏都憋著一股火,所以來討伐咱們,全軍上下都覺得理直氣壯,士氣當然高昂,哪止十倍啊。”惠公聽了很不高興,說:“這肯定是慶鄭教你說的,你也這麽說?我一定要和秦國決一死戰。”就派韓簡去秦軍挑戰,說:“我有六百輛戰車,不怕你們。你們要是退兵,那最好;要是不退,我可不會怕你們,我手下的將士也不會答應。”穆公笑著說:“這小子咋這麽狂呢?”就派公孫枝去迴話:“你想要迴國當國君,我幫你;你想要糧食,我給你;現在你想打仗,我能不聽命嗎?”韓簡迴來後說:“秦國理直氣壯,我都不知道咱會死在哪兒了。”
晉惠公讓郭偃占卜誰當車右吉利。結果其他人都不吉利,隻有慶鄭吉利。惠公卻說:“慶鄭向著秦國,咋能讓他當車右呢?”就改用家仆徒當車右,讓郤步揚駕車,到韓原去迎戰秦軍。
百裏奚登上營壘,看見晉軍密密麻麻,就對穆公說:“晉侯是想和咱們拚命了,您還是別打了。”穆公指著天說:“晉國辜負我太狠了。要是沒有老天爺也就罷了,要是老天爺有眼,我肯定能打贏。”就在龍門山下,擺好陣勢等著。
一會兒,晉軍也擺好陣了。兩邊軍隊對陣,中軍敲響戰鼓,開始進攻。屠岸夷勇猛無比,手裏握著一條渾鐵槍,足有百斤重,率先衝入秦軍陣地,見人就刺,秦軍被他打得節節敗退。正好碰上白乙丙,兩人就打了起來,你來我往,打了五十多個迴合,打得性起,都跳下車,互相扭打在一起。屠岸夷喊道:“我今天和你拚個死活,找人幫忙的不算好漢。”白乙丙也喊道:“我正想單挑你,才是英雄。”還吩咐周圍的人:“都別過來!”兩人拳打腳踢,一直扭打到陣後去了。
晉惠公看見屠岸夷衝進敵陣,急忙叫韓簡、梁繇靡帶兵衝秦軍左翼,自己帶著家仆徒等人衝右翼,約定在中軍會合。穆公見晉軍分兵兩路衝來,也分兵兩路迎戰。
惠公的車正好碰上公孫枝。惠公就讓家仆徒上去交戰。這公孫枝有萬夫不當之勇,家仆徒哪是他的對手?惠公對郤步揚說:“你好好駕車,我親自上去幫忙。”公孫枝橫戟大喝一聲:“想打仗的都一起上吧!”這一嗓子,像打雷一樣,把國舅虢射嚇得趴在車裏,大氣都不敢出。惠公坐的那匹小駟馬,從來沒上過戰場,也被嚇得驚慌失措,不受車夫控製,到處亂跑,結果陷到泥坑裏出不來了。郤步揚使勁鞭打,可馬小力氣也小,怎麽也拔不出腳來,眼看就要完蛋。
正好慶鄭的車從旁邊經過,惠公大喊:“慶鄭,快來救我!”慶鄭卻沒好氣地說:“虢射在哪兒呢?怎麽喊我?”惠公又急得大叫:“慶鄭,快把車開過來拉我出去。”慶鄭說:“您就穩穩地坐您的小駟馬吧,我去叫別人來救您。”說完,趕著車就向左轉走了。郤步揚想去別的地方找車,可秦軍已經圍了上來,根本出不去。
再說韓簡一軍衝入秦軍陣地,正好碰上秦穆公的中軍,就和秦將西乞術打了起來,三十多個迴合,不分勝負。蛾晰帶著軍隊又趕到,兩下夾攻,西乞術抵擋不住,被韓簡一戟刺死在車下。梁繇靡大喊:“這敗將沒用了,咱們齊心協力去活捉秦君。”韓簡顧不上西乞術,帶著晉軍直奔秦穆公的戰車,想活捉穆公。
穆公長歎一聲:“我今天難道要被晉軍俘虜了?天理何在啊?”剛歎完氣,隻見正西角上衝過來一隊勇士,大概有三百多人,高喊:“別傷了我們的恩主!”穆公抬頭一看,這些人一個個蓬頭垢麵,袒露著肩膀,光著腳,跑得飛快,手裏都拿著大砍刀,腰裏掛著弓箭,就像混世魔王手下的鬼兵一樣。他們所到之處,把晉軍砍得七零八落。韓簡和梁繇靡慌忙迎戰。
這時候,又有一個人飛車從北邊趕來,原來是慶鄭。他高聲喊道:“別打了,主公已經被秦兵困在龍門山的泥坑裏了,快去救駕。”韓簡他們一聽,哪還有心思打仗,撇下這夥壯士,直奔龍門山去救晉侯。
誰知道晉惠公早就被公孫枝抓住了,家仆徒、虢射、郤步揚等人也都被綁了起來,帶迴秦軍大寨了。韓簡氣得直跺腳,說:“要是能活捉秦君,還能拿他換迴主公。都怪慶鄭,誤了大事!”梁繇靡也垂頭喪氣地說:“主公都被抓了,我們還能去哪兒呢?”兩人隻好扔掉兵器,跑到秦寨投降,和惠公關在一起。
再說那三百多個壯士,救出了秦穆公,又把白乙丙也救了。秦軍乘勝追擊,晉軍大敗,龍門山下屍體堆積如山,六百輛戰車能逃脫的,連十分之二三都不到。慶鄭聽說晉君被抓,偷偷逃出秦軍營地,路上碰到受傷的蛾晰,把他扶上車,一起迴晉國去了。
有個老頭寫了首詩來描述韓原大戰這事兒:
龍門山下歎輿屍,隻為昏君不報施。
善惡兩家分勝敗,明明天道豈無知?
咱再來說說秦穆公,他迴到大寨後,對百裏奚說:“哎呀,早聽你的話就好了,差點被晉國人笑話。”
那三百多個壯士都跑到營前磕頭。穆公就問:“你們都是誰啊?為啥肯為我拚命呢?”壯士們迴答說:“您忘了當年丟馬的事兒了嗎?我們都是吃了那馬肉的人啊。”
原來啊,穆公以前去梁山打獵,晚上丟了好幾匹好馬,就派官吏去找。結果在岐山下麵,發現有三百多個野人正聚在一起吃馬肉呢。官吏不敢驚動他們,趕緊迴去報告穆公:“趕緊派兵去抓,肯定能一網打盡。”穆公卻歎口氣說:“馬都死了,要是再因為這事兒殺人,老百姓肯定會說我看重牲畜卻輕視人命。”於是就從軍營裏拿出幾十甕美酒,派人送到岐山下,傳達他的命令,還說:“我們國君說了,‘吃了好馬肉,不喝酒會傷身體。’現在把美酒送給你們。”野人們都叩頭謝恩,把酒分著喝了,還一起感歎:“偷馬不怪罪,還擔心我們身體受傷,送我們美酒,國君的恩情太大了,咋報答呢?”所以這次聽說穆公攻打晉國,這三百多人都不要命地跑到韓原來幫忙。這不,正好趕上穆公被圍,他們就一起奮勇殺敵,把穆公救了出來。這可真是: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施薄報薄,施厚報厚。
有施無報,何異禽獸?
穆公仰天長歎:“這些野人都知道感恩圖報,晉侯到底算個啥呢?”然後就問這些人:“你們有沒有想當官的?我可以給你們爵位和俸祿。”壯士們齊聲迴答:“我們就是些野人,隻想著報答恩主的恩情,不想當官。”穆公就給他們每人都送了些金帛,可這些人堅決不收,轉身就走了。穆公看著他們的背影,不停地歎息。後來有人寫了首詩:
韓原山下兩交鋒,晉甲重重困穆公。
當日若誅牧馬士,今朝焉得出樊籠。
穆公清點將校,發現其他人都在,就是不見白乙丙。就派軍士到處去找,聽到一個土窟裏有哼哼聲,跑去一看,原來是白乙丙和屠岸夷互相扭打著滾到窟裏了,兩人都沒力氣了,可還死死地抓著對方不放手。軍士費了好大勁才把他們拉開,抬到車上,運迴秦國醫治。穆公問白乙丙話,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有人把他倆拚命的事兒告訴了穆公,穆公感歎地說:“這兩人都是好漢啊!”又問左右:“有沒有認識那個晉將的?”公子縶在車裏看了看,迴答說:“這是勇士屠岸夷。我以前去慰問晉國兩位公子的時候,屠岸夷奉他們本國大臣的命令來迎接,我們在半路上碰到過,所以認識他。”穆公就問:“這人能不能留下來為秦國效力呢?”公子縶說:“他殺了卓子,又殺了裏克,幹了不少壞事;今天正好順應天命殺了他。”穆公就下令把屠岸夷斬首。
然後穆公親自解下錦袍蓋在白乙丙身上,讓百裏奚先把他用溫車送迴秦國治病。白乙丙吃了藥,吐了好幾鬥血,過了半年,才慢慢好起來,這都是後話了。
再說穆公大獲全勝,收拾東西準備迴國,派人對晉侯說:“你不是不想躲開我嗎?我現在也不能放過你,跟我迴秦國去請罪吧。”惠公低著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穆公使公孫枝帶著一百輛戰車,押送晉君迴秦國。虢射、韓簡、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揚、郭偃、郤乞等人,都披頭散發,滿麵汙垢,在草叢裏走,露天睡覺,跟著晉惠公,就像奔喪一樣。
穆公又派人去慰問晉國的大夫們,還安慰他們說:“你們君臣說要吃晉國的糧食,就得用兵來取,我留下你們國君,隻是想讓晉國給點糧食罷了,哪敢太過分呢?你們幾位不用擔心沒國君,別太傷心了!”韓簡等人再三拜謝說:“國君您可憐我們國君糊塗,對我們寬大處理,不做得太絕,老天爺在上,都聽到您的話了,我們怎麽敢不拜謝您的恩賜呢。”
秦兵迴到雍州地界,穆公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商量:“我受上天的旨意,平定了晉國內亂,立了夷吾當國君,現在晉君忘恩負義,這是得罪了上天啊。我想用晉君來祭祀上帝,答謝上天的恩賜,怎麽樣?”公子縶說:“國君您說得很對。”公孫枝卻反對說:“不行啊,晉國是個大國。我們俘虜了他們的國君,已經結仇了;要是再殺了他們國君,隻會讓他們更恨我們。晉國要是來報複秦國,肯定比秦國報複晉國更厲害!”公子縶又說:“我的意思不是光殺晉君就算了,還打算讓公子重耳來代替他,殺了無道的,立個有道的,晉國人感激我們還來不及,哪會怨恨呢?”公孫枝搖搖頭說:“公子重耳是個仁義的人,他和晉惠公是父子兄弟,關係近著呢。重耳都不肯為了父親的死而得利,難道會為了弟弟的死而得利嗎?要是重耳不來,另立別人,和夷吾有啥區別呢?要是他肯來,肯定會為了弟弟的死而仇恨秦國,國君您這是放棄了以前對夷吾的恩情,又和重耳結下新仇,我覺得這樣不行。”穆公就問:“那把他趕走?還是囚禁起來?或者放了他?這三種辦法哪種好呢?”公孫枝迴答說:“囚禁他,他就隻是個普通人,對秦國沒啥好處;趕走他,肯定會有人想辦法把他接迴去,不如放了他。”穆公又問:“這不是白忙活一場了嗎?”公孫枝說:“我的意思也不是光放了他就算了,一定得讓他把河西的五座城還給我們,還得讓他的世子圉留在我們秦國當人質,然後才能答應講和。這樣的話,晉君一輩子都不敢得罪秦國,以後他死了,兒子繼位,我們又對子圉有恩,晉國世世代代都會感激秦國,這好處可大了去了。”穆公稱讚說:“子桑你這算計,可長遠得很啊。”於是就把惠公安置在靈台山的離宮,派一千人看守著。
穆公剛要打發晉侯走,忽然看見一群內侍穿著喪服來了。穆公還以為夫人生了啥變故,正要問呢,內侍傳達夫人的話說:“老天爺降災,讓秦、晉兩國國君拋棄友好,動起刀兵。晉君被抓,我也覺得羞愧。要是晉君早上進城,我早上就死;晚上進城,我晚上就死。現在特地派內侍穿著喪服來迎接國君的軍隊,要是赦免了晉侯,就像赦免了我一樣,您看著辦吧。”穆公嚇了一跳,連忙問:“夫人在宮裏啥樣啊?”內侍迴答說:“夫人聽說晉君被抓後,就帶著太子穿上喪服,徒步走出宮殿,到後宮的高台上去了,還在台上搭了個草棚子住著。台下堆了幾十層柴草,送飯的人得踩著柴草上下。夫人吩咐說:‘隻等晉君進城,我就自殺在台上,然後放火把我的屍體燒了,來表示兄弟之情。’”穆公感歎地說:“子桑勸我別殺晉君,不然差點害了夫人的命啊。”於是就叫內侍去掉喪服,去告訴穆姬:“我過不了多久就把晉侯送迴去。”穆姬這才迴到宮裏。
內侍跪著問:“晉侯見利忘義,違背國君您的約定,又辜負夫人的托付,現在自己被抓,夫人為啥還這麽傷心呢?”穆姬說:“我聽說:‘仁義的人雖然有怨恨但不會忘記親人,雖然生氣但不會拋棄禮儀。’要是晉侯死在秦國,我也有罪啊。”內侍們聽了,都稱讚夫人賢惠。
可晉侯到底咋迴國呢?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