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希出神地盯著手中的娟信,她的眼裏與心裏都是娟信上那不可思議的事,忽然馨兒與琴兒走進屋內,收拾起來。淩希立刻將手中的娟信丟到火盆中,直到火盆裏的娟信化為灰燼,不知不覺中,她的手心已經冒汗濕漉漉的,她幽幽地開口說道:“馨兒,琴兒,你們將這火盆撤了吧,屋裏太熱,已經二月天了,春天就要來了。”
馨兒與琴兒一愣,雖然她們還是覺得這天有些冷,可淩希的命令,她們也不敢違抗,很快她們就將火盆抬了出去。
顏姑姑看著淩希這不大對勁的神色,小聲說道:“娘娘,平遠侯府送來的娟信上說了什麽,讓您如此憂煩?”
“顏姑姑,你聽說過邑城的升樂坊嗎?”淩希突然問道。
顏姑姑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邑城裏的妓院,她怎麽會知道這種地方,她搖了搖頭。
淩希表情凝重地看著顏姑姑,小聲說道:“據說朝中很多臣子都喜愛去升樂坊,升樂坊裏的歌姬與舞姬不少都是南人,周相就是升樂坊中的常客,而且聽說關雎宮的連姑姑也曾出宮去過升樂坊,很有可能她就是升樂坊的主人。”
顏姑姑一驚,說道:“娘娘,德妃真是膽子越來越大,她這是在拉攏朝臣,明目張膽地涉獵前朝,這是宮妃的大罪。”
“還有更稀奇的事呢,據說周相與端王都看上了前右相王安那寡居的小女兒,爭先恐後地想要娶人家過門,本宮想王家那個寡婦,要麽就是美若天仙,要麽就是她那萬金與一屋子書簡嫁妝的誘惑力太大,才會讓當朝的倆個要員如此爭風吃醋。”
顏姑姑立刻麵露喜色,說道:“娘娘,這正是個機會,若是揭發德妃私自結交朝臣,以及與周相交往過密,德妃就完了,就算陛下再想保德妃,後宮的規矩與前朝的威嚴也容不下她。”
淩希長歎一口氣,小聲說道:“這些不是淩家人探得的消息,據說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登門告知的。那個少年說,他有辦法可以將周相拉下相位,而且還會讓德妃也深受牽連。淩家派去監視周相的人,也確實說周相最近有頻繁出入升樂坊與朝臣把酒言歡,更是常去東巷的王府,拜訪王家那個寡婦,似乎與那個少年說得無異。”
“皇後娘娘,不可輕信,萬一這是德妃與周相,或者是其他人設下的圈套,娘娘很容易被人利用,牽涉其中被構陷而不知。”顏姑姑立刻擔憂地說道。
頓時淩希的眼前出現了許多過往,宮裏有太多的人死於陰謀,她飽受其害,可她也害過別人,終究誰也不比誰安穩心安,她不想的,可她不得不,似乎她的眼前出現了一條血腥且荊棘遍布之路。
她低頭苦笑一聲,淡淡地說道:“不管是誰,利用也好,設局也罷,這確實是一次難得扳倒德妃與周相的機會不是嗎?周相可比德妃難對付多了,與其這麽無休止境地惡鬥下去,不如借勢圖謀一迴,也是一次機遇不是嗎?顏姑姑你去告訴哥哥與淩華,讓他們謹慎對待那個少年給的消息,不要輕易出手,不過一旦有真憑實據就不要猶豫,本宮要讓周相與德妃無翻身的可能。”
.....................................................................................................................
王朋與王信才剛剛喝了幾杯酒水,花娘就來到他們的房間,將所有的歌姬與舞姬都叫走了,王朋很是不悅,說道:“花娘,你這是什麽意思?”
花娘笑盈盈地來到他倆身旁,拿起酒壺給他倆倒滿酒,說道:“王家少爺,你們連著幾天都沒有給賞錢了,姑娘們也是要買胭脂水粉的,不能都耗在你們這不是。你們就行行好,自個喝會?”
說完花娘故意對著他倆譏笑一下,正要離開。
王鵬猛地一起身,怒氣衝衝地說道:“花娘,你這麽說也太過無情了,我們兄弟二人在你這升樂坊花費多少銀錢,最近我們不過就是手頭緊了一些,給的賞錢少了,你就這麽擠兌我們,你不知道我們是誰嗎?你以後還要不要在邑城裏做這買賣了。”
花娘低頭詭異一笑,她立刻又笑臉拉著王朋迴到席間,嬌嗔地說道:“王家少爺是何等人,妾怎麽會不知道,若是王家少爺真是手頭緊,妾也不會跟王家少爺這麽較真,可少爺們明明手中有著萬金這樣的巨資,卻這般吝嗇不給姑娘們胭脂錢,妾是心中不平。”
說著花娘還往王朋懷中一靠,若是平日美人在懷,王朋早就心猿意馬了,可他聽了花娘的話,眼珠子亂轉,忙問道:“花娘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為什麽說我們有萬金家資?”
花娘佯裝吃驚的樣子,從懷中拿出一小袋金子,故意說道:“王家少爺您別在裝了,據說這就是從你們王家出來的金子。”
王朋與王信拿起花娘手中的金子,往嘴裏咬了又咬,真真是那足金,他倆對視一下,一頭的霧水,王朋又急忙問道:“花娘,我們兄弟二人真不知道這金子的事,你快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可花娘卻決口不提了,借口有事匆匆離開了房間,王朋與王信更加疑惑起來。
王信小聲問道:“大哥,王家的錢財不就隻剩下那田產與老宅了嗎?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巨資?”
王朋猛地喝下一口酒,冷哼一聲,說道:“阿爹活著的時候,就說過母親是個厲害的女人,指不定母親在王家藏著萬金,隻是你我不知而已。”
突然王朋將手中的酒杯丟在地上,又說道:“走,迴家。”
說完王朋起身就往屋外走去,王信也立刻跟上,倆人剛出房間,小六立刻上前,說道:“二位少爺,花娘說了,今日招待不周,夜色昏暗,讓小人送二位少爺出去。”
說著小六提著燈籠在前麵引路,王朋與王信原本就有些醉意,再加上夜已經深,他們確實有些看不清去路,就跟在小六身後走去,可轉了幾圈,似乎他們走到了升樂坊裏的一處庭院,庭院中正有幾個大人在閑談娛樂,小六猛地拍了一下腦袋,說道:“小人該死,夜色太暗,小人走錯了路,二位莫怪,小人這就帶二位少爺出去。”
王朋與王信剛要離開,隻聽那幾個大人嬉笑說著王家之事,王朋不由得駐足不前,他仔細開始聽了起來,聽著聽著他就滿臉的怒氣,憋得整個臉都通紅,他看著王信,惡狠狠地說道:“二弟,你聽到了吧,母親不僅瞞著我們兄弟二人私藏巨資,還打算帶著本是你我的金子改嫁,母親真是好心機。”
說完這倆人怒氣衝衝地往王家走去。
王蓁蓁正準備睡下,王朋與王信就闖入她的房間,滿臉通紅一身的酒氣,王朋不客氣地質問道:“母親,聽說您要改嫁,不知是真是假?”
王蓁蓁淡定自若,她知道她改嫁的事情,這倆兄弟遲早會知道,她一步步逼近這倆人,迴答道:“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王蓁蓁這毫無愧疚的舉動,讓王朋與王信大驚,王朋狠狠地說道:“母親守寡多年,若有良配,兒子自然不敢阻撓,可王家的金子與田產是我們兄弟二人的財產,母親不能帶走一分一毫,不然休怪兒子不講情麵。”
“放肆,”王蓁蓁一聲怒吼道,“你們的財產,這是我王家的錢財,是我父留給我的錢財,你們憑什麽索要?”
王朋冷笑一聲,說道:“憑什麽?憑我們是王家的嗣子,王家正兒八經的主子,普天之下,還沒有女兒改嫁能帶走娘家的家產,就算告到陛下那,也是這個道理。”
王蓁蓁眼中漸漸深邃起來,她幽幽地說道:“什麽金子?我聽不懂,我要改嫁,你們攔也攔不住。”
很顯然王蓁蓁這是打定了主意要侵吞那些金子,畢竟這些金子不是王家明麵上的財產,王蓁蓁這是想耍賴,頓時王朋怒火中燒,他一把打翻了一旁的燭台,頃刻間燈籠燃起熊熊烈火,照亮了整個屋子,王朋與王信氣衝衝地離開了屋內,隻留下那越來越大的火苗。
吳婆婆聽到動靜,趕緊來到屋裏,隻見王蓁蓁一隻手捂著胸口,雙眼漲紅,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吳婆婆扶著王蓁蓁,關切地說道:“四小姐,您這是怎麽了。”
瞬間王蓁蓁的臉上流下一行淚,她堅定地說道:“吳婆婆,去通知端王吧,我願嫁他,讓他快些定下婚期。”
吳婆婆麵露難色,小心翼翼地說道:“四小姐,這些日子周相與端王來府上都勤快著呢,您不再考慮一下,端王有些荒唐在外,似乎周相更加合適。”
“吳婆婆,我沒有時間再考量他二人了,這兩個逆子是要翻天,我瞧著端王是有些真性情的,而且周相說到底還是南人,嫁給他免不了會被勳貴們詬病,端王好歹是宗室,對我而言,是最好的歸宿。”
馨兒與琴兒一愣,雖然她們還是覺得這天有些冷,可淩希的命令,她們也不敢違抗,很快她們就將火盆抬了出去。
顏姑姑看著淩希這不大對勁的神色,小聲說道:“娘娘,平遠侯府送來的娟信上說了什麽,讓您如此憂煩?”
“顏姑姑,你聽說過邑城的升樂坊嗎?”淩希突然問道。
顏姑姑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邑城裏的妓院,她怎麽會知道這種地方,她搖了搖頭。
淩希表情凝重地看著顏姑姑,小聲說道:“據說朝中很多臣子都喜愛去升樂坊,升樂坊裏的歌姬與舞姬不少都是南人,周相就是升樂坊中的常客,而且聽說關雎宮的連姑姑也曾出宮去過升樂坊,很有可能她就是升樂坊的主人。”
顏姑姑一驚,說道:“娘娘,德妃真是膽子越來越大,她這是在拉攏朝臣,明目張膽地涉獵前朝,這是宮妃的大罪。”
“還有更稀奇的事呢,據說周相與端王都看上了前右相王安那寡居的小女兒,爭先恐後地想要娶人家過門,本宮想王家那個寡婦,要麽就是美若天仙,要麽就是她那萬金與一屋子書簡嫁妝的誘惑力太大,才會讓當朝的倆個要員如此爭風吃醋。”
顏姑姑立刻麵露喜色,說道:“娘娘,這正是個機會,若是揭發德妃私自結交朝臣,以及與周相交往過密,德妃就完了,就算陛下再想保德妃,後宮的規矩與前朝的威嚴也容不下她。”
淩希長歎一口氣,小聲說道:“這些不是淩家人探得的消息,據說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登門告知的。那個少年說,他有辦法可以將周相拉下相位,而且還會讓德妃也深受牽連。淩家派去監視周相的人,也確實說周相最近有頻繁出入升樂坊與朝臣把酒言歡,更是常去東巷的王府,拜訪王家那個寡婦,似乎與那個少年說得無異。”
“皇後娘娘,不可輕信,萬一這是德妃與周相,或者是其他人設下的圈套,娘娘很容易被人利用,牽涉其中被構陷而不知。”顏姑姑立刻擔憂地說道。
頓時淩希的眼前出現了許多過往,宮裏有太多的人死於陰謀,她飽受其害,可她也害過別人,終究誰也不比誰安穩心安,她不想的,可她不得不,似乎她的眼前出現了一條血腥且荊棘遍布之路。
她低頭苦笑一聲,淡淡地說道:“不管是誰,利用也好,設局也罷,這確實是一次難得扳倒德妃與周相的機會不是嗎?周相可比德妃難對付多了,與其這麽無休止境地惡鬥下去,不如借勢圖謀一迴,也是一次機遇不是嗎?顏姑姑你去告訴哥哥與淩華,讓他們謹慎對待那個少年給的消息,不要輕易出手,不過一旦有真憑實據就不要猶豫,本宮要讓周相與德妃無翻身的可能。”
.....................................................................................................................
王朋與王信才剛剛喝了幾杯酒水,花娘就來到他們的房間,將所有的歌姬與舞姬都叫走了,王朋很是不悅,說道:“花娘,你這是什麽意思?”
花娘笑盈盈地來到他倆身旁,拿起酒壺給他倆倒滿酒,說道:“王家少爺,你們連著幾天都沒有給賞錢了,姑娘們也是要買胭脂水粉的,不能都耗在你們這不是。你們就行行好,自個喝會?”
說完花娘故意對著他倆譏笑一下,正要離開。
王鵬猛地一起身,怒氣衝衝地說道:“花娘,你這麽說也太過無情了,我們兄弟二人在你這升樂坊花費多少銀錢,最近我們不過就是手頭緊了一些,給的賞錢少了,你就這麽擠兌我們,你不知道我們是誰嗎?你以後還要不要在邑城裏做這買賣了。”
花娘低頭詭異一笑,她立刻又笑臉拉著王朋迴到席間,嬌嗔地說道:“王家少爺是何等人,妾怎麽會不知道,若是王家少爺真是手頭緊,妾也不會跟王家少爺這麽較真,可少爺們明明手中有著萬金這樣的巨資,卻這般吝嗇不給姑娘們胭脂錢,妾是心中不平。”
說著花娘還往王朋懷中一靠,若是平日美人在懷,王朋早就心猿意馬了,可他聽了花娘的話,眼珠子亂轉,忙問道:“花娘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為什麽說我們有萬金家資?”
花娘佯裝吃驚的樣子,從懷中拿出一小袋金子,故意說道:“王家少爺您別在裝了,據說這就是從你們王家出來的金子。”
王朋與王信拿起花娘手中的金子,往嘴裏咬了又咬,真真是那足金,他倆對視一下,一頭的霧水,王朋又急忙問道:“花娘,我們兄弟二人真不知道這金子的事,你快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可花娘卻決口不提了,借口有事匆匆離開了房間,王朋與王信更加疑惑起來。
王信小聲問道:“大哥,王家的錢財不就隻剩下那田產與老宅了嗎?還有我們不知道的巨資?”
王朋猛地喝下一口酒,冷哼一聲,說道:“阿爹活著的時候,就說過母親是個厲害的女人,指不定母親在王家藏著萬金,隻是你我不知而已。”
突然王朋將手中的酒杯丟在地上,又說道:“走,迴家。”
說完王朋起身就往屋外走去,王信也立刻跟上,倆人剛出房間,小六立刻上前,說道:“二位少爺,花娘說了,今日招待不周,夜色昏暗,讓小人送二位少爺出去。”
說著小六提著燈籠在前麵引路,王朋與王信原本就有些醉意,再加上夜已經深,他們確實有些看不清去路,就跟在小六身後走去,可轉了幾圈,似乎他們走到了升樂坊裏的一處庭院,庭院中正有幾個大人在閑談娛樂,小六猛地拍了一下腦袋,說道:“小人該死,夜色太暗,小人走錯了路,二位莫怪,小人這就帶二位少爺出去。”
王朋與王信剛要離開,隻聽那幾個大人嬉笑說著王家之事,王朋不由得駐足不前,他仔細開始聽了起來,聽著聽著他就滿臉的怒氣,憋得整個臉都通紅,他看著王信,惡狠狠地說道:“二弟,你聽到了吧,母親不僅瞞著我們兄弟二人私藏巨資,還打算帶著本是你我的金子改嫁,母親真是好心機。”
說完這倆人怒氣衝衝地往王家走去。
王蓁蓁正準備睡下,王朋與王信就闖入她的房間,滿臉通紅一身的酒氣,王朋不客氣地質問道:“母親,聽說您要改嫁,不知是真是假?”
王蓁蓁淡定自若,她知道她改嫁的事情,這倆兄弟遲早會知道,她一步步逼近這倆人,迴答道:“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王蓁蓁這毫無愧疚的舉動,讓王朋與王信大驚,王朋狠狠地說道:“母親守寡多年,若有良配,兒子自然不敢阻撓,可王家的金子與田產是我們兄弟二人的財產,母親不能帶走一分一毫,不然休怪兒子不講情麵。”
“放肆,”王蓁蓁一聲怒吼道,“你們的財產,這是我王家的錢財,是我父留給我的錢財,你們憑什麽索要?”
王朋冷笑一聲,說道:“憑什麽?憑我們是王家的嗣子,王家正兒八經的主子,普天之下,還沒有女兒改嫁能帶走娘家的家產,就算告到陛下那,也是這個道理。”
王蓁蓁眼中漸漸深邃起來,她幽幽地說道:“什麽金子?我聽不懂,我要改嫁,你們攔也攔不住。”
很顯然王蓁蓁這是打定了主意要侵吞那些金子,畢竟這些金子不是王家明麵上的財產,王蓁蓁這是想耍賴,頓時王朋怒火中燒,他一把打翻了一旁的燭台,頃刻間燈籠燃起熊熊烈火,照亮了整個屋子,王朋與王信氣衝衝地離開了屋內,隻留下那越來越大的火苗。
吳婆婆聽到動靜,趕緊來到屋裏,隻見王蓁蓁一隻手捂著胸口,雙眼漲紅,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吳婆婆扶著王蓁蓁,關切地說道:“四小姐,您這是怎麽了。”
瞬間王蓁蓁的臉上流下一行淚,她堅定地說道:“吳婆婆,去通知端王吧,我願嫁他,讓他快些定下婚期。”
吳婆婆麵露難色,小心翼翼地說道:“四小姐,這些日子周相與端王來府上都勤快著呢,您不再考慮一下,端王有些荒唐在外,似乎周相更加合適。”
“吳婆婆,我沒有時間再考量他二人了,這兩個逆子是要翻天,我瞧著端王是有些真性情的,而且周相說到底還是南人,嫁給他免不了會被勳貴們詬病,端王好歹是宗室,對我而言,是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