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寬看著手中的狀紙,抓耳撓腮起來,這是一份邑城裏民事糾紛的狀紙,按理說是遞不到他這個刑部員外郎的手中,本該出現在邑城衙門裏,可這份狀紙上是前右相王安之嗣孫狀告王安之女,與向弘錫侵吞王家家產之事,據說邑城衙門裏的大人不敢接這樁公案,於是乎,他這個曾經懲戒過向弘錫家奴之人,就被王家倆兄弟看中,直接將狀紙遞到他的麵前。
本來馮寬也就沒有這份公職,也不該他管這等民事瓜葛,再加上那迴懲戒向弘錫家奴一事,他是被向弘錫好生羞辱一番,馮寬是真不想管這事,可王家那倆兄弟,可是當街跪在他的轎前,將狀紙遞到他麵前,邑城的百姓可都看到了,再者說王家兄弟畢竟是向弘宣的表外甥,也算皇親國戚,當年向弘宣也明言要王安之女招贅撐起家門,現在王安之女要改嫁,還要帶著王家家產改嫁,確實不妥,怕是有抗旨之嫌。
不管不問,他怕日後向弘宣知道後,責備他,若是過問吧,他又不敢得罪向弘錫,而且更讓他頭疼的是,周洵還來找過他,好心地來為他分析這樁公案,周洵給了兩個可能,一是王蓁蓁確實想改嫁,男歡女愛也屬於正常,隻要王蓁蓁不帶走王家一針一線,不管是那金銀,還是府中的書簡,這樁公案也就能了了。二是王家兄弟這是在誣告,王蓁蓁不曾想改嫁,與端王也就沒有那樁婚約,王家兄弟屬於大不孝行為,理應重罰。
不過周洵話裏話外傾向於前者的可能,畢竟誣告母親,在東俞可是大罪,不死也得流放,王家兄弟怎麽敢這麽做。可馮寬卻心思沉重起來,這事不僅牽連向弘宣的母族王家,向弘錫與周洵也都牽連進來,怎麽看這事都是個燙手山芋,還偏偏被他撿到了,馮寬是無比焦慮呀。
忽然下人匆忙地走進屋內,說道:“大人,有人來訪。”
“不見。”馮寬心煩地說道,現在他誰都不見,誰知道見了之後,又會生出多少幺蛾子。
可下人並沒有退下,怯生生地又說道:“大人,來人是戶部尚書,平遠侯府的小國舅爺。”
馮寬一驚,淩華怎麽來了?他立刻說道:“快請。”
淩華與馮寬寒暄了幾句,他就一臉凝重的樣子,說道:“馮大人,聽說前幾日前右相王安的嗣孫當街攔下了您的轎子告狀,不知是真是假。”
馮寬晃蕩了一下手中的茶碗,定了定神,說道:“確有此事,不過就是一場荒唐事,小事情,小事情。”
“小事情?王相之女要改嫁,還要侵吞王家的財產做嫁妝改嫁,這會是小事情?當年陛下可是說過,王家是要招贅支起家門的,王家之女要改嫁,還改嫁給端王,不知道這二人算是違抗聖意嗎?如今這事鬧得是沸沸揚揚,馮大人好淡定,居然覺得是小事情,若是本官攤上這麽一個公案,怕是成宿都睡不著了。”淩華打趣地說道。
馮寬苦笑一聲,尷尬地說道:“下官確實也頭疼不已,不知該如何處理。”
“聽說,周相也來找過馮大人?”淩華試探地問道。
“周相的確來過下官這,給下官一些意見。”馮寬小心地說道
“不知周相給了馮大人何等高見?”
馮寬看了一眼淩華,他不禁眉頭皺起,淩華這是有備而來,連周洵來他這都知道,看樣子他是瞞不下去了。於是馮寬也就不遮掩,將周洵的話原封不動地都告訴了淩華,包括他那顆惴惴不安的心,也都攤開給淩華看。
淩華淡然一笑,說道:“馮大人,何必為難呢,王家也好,端王也罷,都是皇親國戚,別說您這個不管民事的官員可以插手,就算是周相怕是也不敢輕易插手吧,普天之下,也就隻有陛下能過問此事了,馮大人何不悄悄將這狀紙遞到陛下那,這樣馮大人也就沒了幹係,難題也就解決了。”
馮寬的眼珠子亂轉,淩華這個主意確實不錯,這樣他就能從這件棘手的公案中抽身,可是如果這樣的話,他可就把事情鬧大了,他也就得罪了向弘錫,以及來給他意見的周洵,想到這,馮寬有些猶豫起來。
淩華看著馮寬這糾結的樣子,冷笑一聲,又說道:“馮大人,本官是為你好,想想秦大人吧,及時從這樁公案中脫身,您是能保命的。”
說完淩華就拜別了馮寬,可淩華的話卻在馮寬的腦中不停閃過,也許他將這事告訴向弘宣,他會得罪了前朝最有權勢的周洵與向弘錫,丟了些前途,可他若不能及時抽身,誰又知道這樁公案會變成什麽樣,到時候他會不會也得像秦遷樣,隻能一死保全家。
想到這,馮寬不由得打了個冷戰,他大聲說道:“來人,備車,進宮。”
.....................................................................................................................
王蓁蓁裹著鬥篷,快步走進端王府,焦急地往向弘錫的書房走去,向弘錫看到來人是王蓁蓁,大吃一驚,問道:“四小姐,怎麽親自上門了?”
原本王蓁蓁改嫁向弘錫的事在邑城傳得沸沸揚揚,她是要避嫌地,王蓁蓁也不想這麽冒失上門,可她今日不得不來,她顧不上許多,有些急切地說道:“端王,如果,如果我沒有了那萬金與一屋子的書簡做嫁妝,您還願意娶我嗎?”
向弘錫一怔,他看著神情有些古怪的王蓁蓁,滿心地疑惑,問道:“四小姐,這是怎麽了?怎麽突然就說這樣的話?發生什麽事嗎?”
向弘錫這答非所問的迴答,讓王蓁蓁失落地垂下雙目,她苦笑一聲,她早已不是那二八懷春的少女了,怎還能這般期許愛情,更何況她與向弘錫之間,原本就是寡婦與鰥夫之間的婚姻,各取所需而已。
王蓁蓁立刻收起臉上那不該有的落寞之情,嚴肅地說道:“今日有一個少年攔住了我的馬車,說是曾受過我王家恩惠之人,那少年說周相去過刑部員外郎馮大人那了,而且周相還給馮大人一些意見,要阻你我之姻緣。”
向弘錫踱步思量起來許久,幽幽地開口說道:“這個少年可靠嗎?會不會有詐?”
王蓁蓁淡定一笑,說道:“王爺多慮了吧,能有什麽詐?我那兩個逆子先是去了衙門告我們侵吞家產,後又當街攔了馮大人的轎子,狀告我們,這些事情邑城裏街知巷聞,而且畢竟我是舍了周相,選了您,周相不至於為了我這個寡婦大動肝火,但我父親那一屋子的書簡怕是讓他放不下吧,他去找馮大人阻你我婚事也合情合理。”
向弘錫仔細一想,確實如此,忽然他腦中靈光一閃,他想起了最近邑城裏的傳聞,說是升樂坊背後的主人其實就是周洵。想到這,向弘錫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他來到王蓁蓁身旁,貼耳小聲說著。
王蓁蓁一驚,不由得後退了一步,說道:“一定要這樣嗎?”
向弘錫一隻手輕輕撩起王蓁蓁的秀發,輕聲說道:“這些事情若是利用好了,你我的婚事就會一帆風順,還能讓周洵深陷其中,要是還能讓周洵丟了相位,說不定本王就能成為新的左相。而夫人你,也能成為國夫人,夫人你就不動心嗎?”
向弘錫這一聲聲夫人,瞬間讓王蓁蓁眼中的希望與野心交織在一起,她的心也炙熱起來,她堅定地說道:“王爺,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
飛羽殿內,王蓁蓁哭得淒慘,將這些年她那倆個養子的荒唐事都一股腦說給向弘宣聽。原本向弘宣看了馮寬送來的狀紙,是氣憤不已,對王蓁蓁與向弘錫意見頗大,但考慮到王家的聲譽,這事他一直按著不讓馮寬處理。
可沒想到今日王蓁蓁跑到他麵前這般哭訴,而且還把周洵給攪進來了,向弘宣的眉頭不禁深深地皺起,他表情凝重地問道:“表妹,你是說周相糾纏你,被你拒絕後,惱羞成怒才會唆使你那兩個養子去狀告你與端王,那你告訴朕,你跟端王到底有沒有侵吞王家家產,還有你們的婚事是真是假?”
王蓁蓁停止了哭泣,拿出絲帕拭去臉上的淚痕,堅定地說道:“陛下,我守寡已久,兒子不孝,一直都在苦苦支撐王家,我真的苦不堪言,承蒙端王不棄,願與我共度餘生,我確實與端王兩情相悅,定下了婚約,求陛下成全,至於侵吞家產之事,那是血口噴人,王家的家產都被那倆個敗家子敗得差不多了,王家哪有金子。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去邑城查查,這倆個逆子,不是出入賭坊酒肆,就是在那樂坊逍遙,根本無心在太學院修習學業,家中的錢財也被他倆揮霍一空。”
“那你為什麽那麽篤定,是周相唆使你那倆個養子誣告你與端王?”向弘宣有些疑心地問道。
王蓁蓁立正了身軀,她想起了向弘錫對她的囑咐,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最近邑城裏有傳聞,說是邑城裏最大的樂坊升樂坊就是周相開的,而我那倆個不孝子經常出入升樂坊,再加上我拒絕了周相,不是他還會是誰?”
向弘宣不禁想起之前丁綠拂議親之事,周洵信誓旦旦地跟自己說,他與亡妻感情深厚,沒有想過續弦,可現在王蓁蓁言辭鑿鑿地說,周洵糾纏於她?到底誰的話是真?還有那個升樂坊背後的主人,向弘宣眉頭緊蹙,深思起來。
“表妹,你今日所言當真沒有半句虛言?你可知道在禦前說謊,那是欺君之罪。”
王蓁蓁立刻伏地磕頭,大聲說道:“陛下,我所言句句屬實,斷不敢犯下欺君之罪。”
向弘宣的眼神越來越深邃,他看著伏地不起的王蓁蓁,不禁疑惑起來,一個婦人膽敢誣告當朝左相嗎?
他立刻對著小德子,說道:“傳旨,讓右相清查此事,務必給朕查個水落石出。”
本來馮寬也就沒有這份公職,也不該他管這等民事瓜葛,再加上那迴懲戒向弘錫家奴一事,他是被向弘錫好生羞辱一番,馮寬是真不想管這事,可王家那倆兄弟,可是當街跪在他的轎前,將狀紙遞到他麵前,邑城的百姓可都看到了,再者說王家兄弟畢竟是向弘宣的表外甥,也算皇親國戚,當年向弘宣也明言要王安之女招贅撐起家門,現在王安之女要改嫁,還要帶著王家家產改嫁,確實不妥,怕是有抗旨之嫌。
不管不問,他怕日後向弘宣知道後,責備他,若是過問吧,他又不敢得罪向弘錫,而且更讓他頭疼的是,周洵還來找過他,好心地來為他分析這樁公案,周洵給了兩個可能,一是王蓁蓁確實想改嫁,男歡女愛也屬於正常,隻要王蓁蓁不帶走王家一針一線,不管是那金銀,還是府中的書簡,這樁公案也就能了了。二是王家兄弟這是在誣告,王蓁蓁不曾想改嫁,與端王也就沒有那樁婚約,王家兄弟屬於大不孝行為,理應重罰。
不過周洵話裏話外傾向於前者的可能,畢竟誣告母親,在東俞可是大罪,不死也得流放,王家兄弟怎麽敢這麽做。可馮寬卻心思沉重起來,這事不僅牽連向弘宣的母族王家,向弘錫與周洵也都牽連進來,怎麽看這事都是個燙手山芋,還偏偏被他撿到了,馮寬是無比焦慮呀。
忽然下人匆忙地走進屋內,說道:“大人,有人來訪。”
“不見。”馮寬心煩地說道,現在他誰都不見,誰知道見了之後,又會生出多少幺蛾子。
可下人並沒有退下,怯生生地又說道:“大人,來人是戶部尚書,平遠侯府的小國舅爺。”
馮寬一驚,淩華怎麽來了?他立刻說道:“快請。”
淩華與馮寬寒暄了幾句,他就一臉凝重的樣子,說道:“馮大人,聽說前幾日前右相王安的嗣孫當街攔下了您的轎子告狀,不知是真是假。”
馮寬晃蕩了一下手中的茶碗,定了定神,說道:“確有此事,不過就是一場荒唐事,小事情,小事情。”
“小事情?王相之女要改嫁,還要侵吞王家的財產做嫁妝改嫁,這會是小事情?當年陛下可是說過,王家是要招贅支起家門的,王家之女要改嫁,還改嫁給端王,不知道這二人算是違抗聖意嗎?如今這事鬧得是沸沸揚揚,馮大人好淡定,居然覺得是小事情,若是本官攤上這麽一個公案,怕是成宿都睡不著了。”淩華打趣地說道。
馮寬苦笑一聲,尷尬地說道:“下官確實也頭疼不已,不知該如何處理。”
“聽說,周相也來找過馮大人?”淩華試探地問道。
“周相的確來過下官這,給下官一些意見。”馮寬小心地說道
“不知周相給了馮大人何等高見?”
馮寬看了一眼淩華,他不禁眉頭皺起,淩華這是有備而來,連周洵來他這都知道,看樣子他是瞞不下去了。於是馮寬也就不遮掩,將周洵的話原封不動地都告訴了淩華,包括他那顆惴惴不安的心,也都攤開給淩華看。
淩華淡然一笑,說道:“馮大人,何必為難呢,王家也好,端王也罷,都是皇親國戚,別說您這個不管民事的官員可以插手,就算是周相怕是也不敢輕易插手吧,普天之下,也就隻有陛下能過問此事了,馮大人何不悄悄將這狀紙遞到陛下那,這樣馮大人也就沒了幹係,難題也就解決了。”
馮寬的眼珠子亂轉,淩華這個主意確實不錯,這樣他就能從這件棘手的公案中抽身,可是如果這樣的話,他可就把事情鬧大了,他也就得罪了向弘錫,以及來給他意見的周洵,想到這,馮寬有些猶豫起來。
淩華看著馮寬這糾結的樣子,冷笑一聲,又說道:“馮大人,本官是為你好,想想秦大人吧,及時從這樁公案中脫身,您是能保命的。”
說完淩華就拜別了馮寬,可淩華的話卻在馮寬的腦中不停閃過,也許他將這事告訴向弘宣,他會得罪了前朝最有權勢的周洵與向弘錫,丟了些前途,可他若不能及時抽身,誰又知道這樁公案會變成什麽樣,到時候他會不會也得像秦遷樣,隻能一死保全家。
想到這,馮寬不由得打了個冷戰,他大聲說道:“來人,備車,進宮。”
.....................................................................................................................
王蓁蓁裹著鬥篷,快步走進端王府,焦急地往向弘錫的書房走去,向弘錫看到來人是王蓁蓁,大吃一驚,問道:“四小姐,怎麽親自上門了?”
原本王蓁蓁改嫁向弘錫的事在邑城傳得沸沸揚揚,她是要避嫌地,王蓁蓁也不想這麽冒失上門,可她今日不得不來,她顧不上許多,有些急切地說道:“端王,如果,如果我沒有了那萬金與一屋子的書簡做嫁妝,您還願意娶我嗎?”
向弘錫一怔,他看著神情有些古怪的王蓁蓁,滿心地疑惑,問道:“四小姐,這是怎麽了?怎麽突然就說這樣的話?發生什麽事嗎?”
向弘錫這答非所問的迴答,讓王蓁蓁失落地垂下雙目,她苦笑一聲,她早已不是那二八懷春的少女了,怎還能這般期許愛情,更何況她與向弘錫之間,原本就是寡婦與鰥夫之間的婚姻,各取所需而已。
王蓁蓁立刻收起臉上那不該有的落寞之情,嚴肅地說道:“今日有一個少年攔住了我的馬車,說是曾受過我王家恩惠之人,那少年說周相去過刑部員外郎馮大人那了,而且周相還給馮大人一些意見,要阻你我之姻緣。”
向弘錫踱步思量起來許久,幽幽地開口說道:“這個少年可靠嗎?會不會有詐?”
王蓁蓁淡定一笑,說道:“王爺多慮了吧,能有什麽詐?我那兩個逆子先是去了衙門告我們侵吞家產,後又當街攔了馮大人的轎子,狀告我們,這些事情邑城裏街知巷聞,而且畢竟我是舍了周相,選了您,周相不至於為了我這個寡婦大動肝火,但我父親那一屋子的書簡怕是讓他放不下吧,他去找馮大人阻你我婚事也合情合理。”
向弘錫仔細一想,確實如此,忽然他腦中靈光一閃,他想起了最近邑城裏的傳聞,說是升樂坊背後的主人其實就是周洵。想到這,向弘錫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他來到王蓁蓁身旁,貼耳小聲說著。
王蓁蓁一驚,不由得後退了一步,說道:“一定要這樣嗎?”
向弘錫一隻手輕輕撩起王蓁蓁的秀發,輕聲說道:“這些事情若是利用好了,你我的婚事就會一帆風順,還能讓周洵深陷其中,要是還能讓周洵丟了相位,說不定本王就能成為新的左相。而夫人你,也能成為國夫人,夫人你就不動心嗎?”
向弘錫這一聲聲夫人,瞬間讓王蓁蓁眼中的希望與野心交織在一起,她的心也炙熱起來,她堅定地說道:“王爺,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
飛羽殿內,王蓁蓁哭得淒慘,將這些年她那倆個養子的荒唐事都一股腦說給向弘宣聽。原本向弘宣看了馮寬送來的狀紙,是氣憤不已,對王蓁蓁與向弘錫意見頗大,但考慮到王家的聲譽,這事他一直按著不讓馮寬處理。
可沒想到今日王蓁蓁跑到他麵前這般哭訴,而且還把周洵給攪進來了,向弘宣的眉頭不禁深深地皺起,他表情凝重地問道:“表妹,你是說周相糾纏你,被你拒絕後,惱羞成怒才會唆使你那兩個養子去狀告你與端王,那你告訴朕,你跟端王到底有沒有侵吞王家家產,還有你們的婚事是真是假?”
王蓁蓁停止了哭泣,拿出絲帕拭去臉上的淚痕,堅定地說道:“陛下,我守寡已久,兒子不孝,一直都在苦苦支撐王家,我真的苦不堪言,承蒙端王不棄,願與我共度餘生,我確實與端王兩情相悅,定下了婚約,求陛下成全,至於侵吞家產之事,那是血口噴人,王家的家產都被那倆個敗家子敗得差不多了,王家哪有金子。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去邑城查查,這倆個逆子,不是出入賭坊酒肆,就是在那樂坊逍遙,根本無心在太學院修習學業,家中的錢財也被他倆揮霍一空。”
“那你為什麽那麽篤定,是周相唆使你那倆個養子誣告你與端王?”向弘宣有些疑心地問道。
王蓁蓁立正了身軀,她想起了向弘錫對她的囑咐,深吸一口氣,說道:“陛下,最近邑城裏有傳聞,說是邑城裏最大的樂坊升樂坊就是周相開的,而我那倆個不孝子經常出入升樂坊,再加上我拒絕了周相,不是他還會是誰?”
向弘宣不禁想起之前丁綠拂議親之事,周洵信誓旦旦地跟自己說,他與亡妻感情深厚,沒有想過續弦,可現在王蓁蓁言辭鑿鑿地說,周洵糾纏於她?到底誰的話是真?還有那個升樂坊背後的主人,向弘宣眉頭緊蹙,深思起來。
“表妹,你今日所言當真沒有半句虛言?你可知道在禦前說謊,那是欺君之罪。”
王蓁蓁立刻伏地磕頭,大聲說道:“陛下,我所言句句屬實,斷不敢犯下欺君之罪。”
向弘宣的眼神越來越深邃,他看著伏地不起的王蓁蓁,不禁疑惑起來,一個婦人膽敢誣告當朝左相嗎?
他立刻對著小德子,說道:“傳旨,讓右相清查此事,務必給朕查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