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1


    生龍寨前,唐海佇立不動,神情凝重。


    眾人站在唐海身後一言不發,唯斯仁手中提著血淋淋的人頭嘿嘿地笑著。


    三十名巴山義軍軍士因不知吉兇如何,個個心懷忐忑。


    山寨大門咯吱一聲徐徐開啟,一大漢頭戴氈帽,腰懸佩刀,急匆匆地邁步趕來,身後隨著十幾個虎背熊腰地好漢,也都是佩著刀劍,龍驤虎步。唐海遠遠認得是走在最前頭的是李自成,身後跟著的是劉宗敏、田見秀、高一功、李過、尹世才、周清、高汝勵、過天星惠登相、袁宗弟、張一川、郝搖旗、白鳩鶴、拓養坤、劉體純、藺養成、劉國能、一鬥穀等諸將。


    阿拉太、山勇等見對方來勢洶湧,個個欲要亮出兵器,唐海道:“休要魯莽。”眾人隻好作罷。


    李自成等人愈發近了,唐海看清他一臉的喜容,且離自己已不足百步,遂跳下馬踏步迎去,梟龍、段七、阿拉太等人見了,也緊緊地跟在後麵。


    李自成遙相拱手道:“自成今晨出操得遇喜鵲繞頭,疑有喜事臨門,恩人前來,正好應了此兆。”


    唐海拱手笑道:“在下自從漢中別後,與眾兄弟常思闖王高德,日夜祈盼早日來投,今與眾兄弟攜帶一萬八千巴山佛兵前來,誓隨闖王共襄義舉。”


    李自成見斯仁手裏提著血淋淋的人頭,拜謝道:“活地草賀宗漢隨我起事十多年,不曾想竟然做下此等不恥之事,幸好恩人破邪立正替我斬之,日後,義軍中敢有作奸犯科者,望恩人休辭辛勞,持破邪劍就地正法,以正軍紀。”


    唐海道:“闖王厚愛,唐海敢不從命!”


    李自成叫劉宗敏、李過等人一一與唐海見禮,李自成一手拉住唐海,要請唐海前行,唐海退一步道:“闖王先請。”李自成道:“你是自成恩人,禮當先行。”唐海道:“闖王威加海內,唐海敬佩,區區送衣贈食小事,豈敢以恩人自居。”李自成道:“受人恩惠,豈可忘卻,恩人休要推辭。”唐海道:“闖王以恩人相稱,真是折煞唐海了。”自成道:“好,那我就叫唐兄弟吧。唐兄弟聽我肺腑之言:自成縱橫天下十年,先後來投的各路義士無數,然潼關失利後,自成兵微將寡,窮困潦倒,與其他諸路豪傑相比,猶若螢火之比皓月,頑石之比泰山,天下誌士有欲舉大義者,皆投其他豪傑。唐兄弟不嫌自成卑微,帶兵來聚,自成甚為感動,請務必前行,以示自成敬重之情。”唐海推遲不過,隻得道:“闖王既然如此多義,莫若你我攜手,並肩入寨吧。”自成大喜道:“好,你我兄弟並肩入寨。”


    眾人到了營帳前,自成道:“唐兄弟今日來得正是時候,賢士牛金星、李岩、宋獻策恰好在帳中賜教,加上唐兄弟,可謂四喜臨門,哈哈。”


    唐海道:“久聞牛金星、李岩、宋獻策大名,不想今日在此相見。”


    自成迴頭對李過道:“過兒,速在帳中擺上酒席,今日叔父要與諸豪傑痛飲。”李過道了聲“遵命”,轉身而出。唐海這才知道,原來李過是李自成的親侄兒。


    自成帶唐海等十人入帳,將牛金星、李岩、宋獻策逐一介紹給唐海相識,又介紹唐海道:“各位,唐兄弟在江湖上破邪立正,鬧得朝廷不得安寧,連天啟、崇禎兩位皇帝都親聞大名,誣為‘天下第一寇盜蹠’,唐兄弟和手下十七位好漢可是真豪傑,真英雄呐。”牛金星道:“幸會,幸會。”李岩道:“佩服,佩服。”宋獻策豎起拇指道:“英雄,英雄。”唐海露臉惶恐之色,拜道:“慚愧,慚愧,三位豪傑繆讚了,闖王與三位豪傑指點江山,為萬民計,這才是當世真英雄,唐海頂多算個打抱不平的江湖莽漢而已。”


    自成又對牛金星、宋獻策、李岩道:“唐兄弟曾救我性命,是自成恩人,今日帶來一萬八千巴山佛兵共聚大義,真大喜事一件。自成在此商洛山中兵不過萬,將不過百,可謂兵微將寡,兩年來不敢貿然出山,今有三位豪傑來助,又有唐兄弟帶兵聚義,自成決計重出江湖,複舉義旗,誓與官軍再爭高下。”牛金星拍桌叫好,喜道:“太好了,我等即刻商議舉旗大計。”


    這時李過已經帶人搬來酒菜,自成邀請入座,自成居中,左為牛金星、李岩、宋獻策、劉宗敏、田見秀、李過、張一川、劉國能、李雙喜、惠登相,右為唐海、梟龍、段七、阿拉太、山勇、世安、柳甲、葉陽、斯仁、王風。酒過三巡,自成左右掃視,見文臣灑脫,武將威猛,臉露欣喜之色。


    自從兵敗潼關逃入深山之後,李自成一直為義軍前途憂心忡忡,二年來不斷思索自己的失誤,日夜惦記著東山再起,今日終於等來機會,眼看就要率部出山,馳騁江湖,逐鹿中原了,因此心中激動,朝眾人拱手道:“諸位,此番出山,事關重大,天下大義在此一舉,自成愚昧,望三位先生及眾好漢賜教。”


    李岩放下酒杯,拱手道:“古人雲,得人心者可為天子,得天子心者可為諸侯,得諸侯心者可為大夫,得大夫心者僅可為門客。敢問闖王之誌,欲為天子?諸侯?大夫?還是門客?”


    李自成本是一臉的喜色,見李岩如此問話,頓時收了笑容,臉色凝重,施禮道:“天子昏庸,朝廷無道,百姓流離失所,庶民無以為生,自成起兵,意在推翻昏君,改天換日,救百姓,拯萬民,未敢有他想也。”


    李岩道:“闖王鴻誌高潔,在下佩服。古人雲:天下神器,有德者居之。當今天下,群雄並起,各有誌向,然以李岩觀之,唯闖王一人堪稱雄才。闖王德才兼備,當順應民心,勇為天下先,豈能一味謙卑而失天下人之所望?”


    牛金星、宋獻策均道:“李公子所言甚是。”


    李自成向李岩一拜,道:“請先生教我。”


    李岩道:“在下以為,朝廷無道,百姓無以存活,闖王當反其道而行之,偏就要給百姓以活路。在下建議,闖王此次出山,高舉‘均田免糧’大旗,大軍攻取州縣,開倉放糧,平均地產,百姓有糧有田,豈有不對闖王感恩戴德之理?苟能如此,大軍所到之處,百姓夾道歡迎,天下民心盡歸闖王矣!”


    李自成大喜,道:“李公子之言讓自成茅塞頓開,受教了。”


    牛金星撫掌叫好:“李公子好一個反其道而行之,妙,妙,妙呀。


    李岩道:“牛先生過獎了。”


    牛金星道:“官軍軍紀敗壞,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闖王當以仁義之師示於天下,少殺,慎刑,賑災。如今河南連年災荒,又聞張獻忠、羅汝才反往四川,熊文燦、左良玉率河南官軍尾隨而去,闖王此時揮師東進,施行少殺、慎刑、賑災之策,天下饑民必定望風而歸,牛金星敢以人頭擔保,闖王率萬人東進河南,旬月之間,大軍可達十萬之眾。”


    自成大喜,起身再拜道:“先生少殺、慎刑、賑災之策,自成謹記。”又對李過道:“過兒,明日即將先生少殺、慎刑作為軍紀通曉全軍,違令者斬。”


    李過道:“是,孩兒知道了。”


    劉宗敏道:“闖王,早聞宋先生精通奇門遁甲之法,能測鬼神之事,今番出山,定要與官軍拚個你死我活,不妨請宋先生為我等卜上一卦,以測吉兇。”


    自成目視宋獻策:“先生之意如何?”自成說這話時臉著笑意,語氣溫和,讓人聽了如沐春風。


    宋獻策哈哈大笑道:“不瞞闖王及列為將軍,宋某來投之前已卜得兩卦,得兩偈語:一是‘十八子,主神器。’二是‘流入順河幹,陷於十八灘。若要上雲天,起自雁門關。’”


    “十八子”不就是“李”麽?李自成心中大喜,但喜色不露於外,淡淡笑道:“問神卜卦之事豈可盡信?我等起兵,一心為民,上不愧天,下不負地,盡心盡力而為,功過成敗聽隨天意。宋先生精通謀略,有何妙計教我?”


    宋獻策道:“宋某以為,闖王今番出征,即便與唐將軍兩軍合一,亦是兵力微薄,尚不夠成大事。正如牛先生所言,當揮師東入河南,先攻取小縣,籌集糧草,收取民心,月餘後兵力大增,再取鄭州、洛陽、開封,雄踞中原腹地。而後西進,取西安,征陝甘,建國立業,解決後顧之憂後,再從雁門關直搗京師,大明天下盡歸闖王矣。”


    “唐兄弟以為如何?”李自成聽了宋獻策之言,心中欣喜,見唐海一直未發一言,料想唐海定有自己的想法,遂含笑問計。


    唐海臉露微微笑意,朝眾位拱了拱手道:“三位先生所言極是,欲爭天下,必取民心。我等起兵,當先分敵友,對敵,堅決鎮壓,毫不容情,對友,傾心愛護,爭為己有。唐海以為,當今天下勢力可分為三:一,皇帝、朝廷官員、皇親國戚、官軍及地主惡紳,他們欲置義軍於死地而後快,與義軍可謂水火不容,為我等死敵。此股勢力,為我義軍起兵所必破,疆場相遇,當格殺勿論。二,饑民。饑民多為無地、少地農民,小本買賣之商人,這些人受盡地主、官府欺壓,錢財被盤剝一空,對皇帝、朝廷官員、皇親國戚、官軍及地主惡紳深惡痛絕,是我義軍摯友。此股勢力,我等當據為己有,傾心愛護。三,少數清廉官員,正義軍官,地主和鄉紳中不願與我義軍為敵者,以及天下士人,我們當以禮待之,不可枉殺了無辜。此等人,非敵非友,是敵是友。愛之,是友,殺之,成仇。我等既稱仁義之師,當慎刑少殺,不枉一人,高舉破邪立正義旗,必然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唐海言畢,李岩鼓掌讚道:“好一個先分敵友,如此高論,讓李岩眼界大開。”


    牛金星和宋獻策亦拍掌叫好。


    李自成道:“唐兄弟闖蕩江湖二十年,奉行‘破邪立在,不枉一人。’自成曾經答應唐兄弟:‘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今日當著三位先生和眾將之麵,自成對天盟誓:自成起兵,破邪立正,不枉一人,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大軍所到,均田免糧,軍民同樂。苟食言,自成當死於亂軍之中,為後世英雄貽笑萬年。”


    自成起完誓言,又對手下眾將道:“宗敏,見秀,你等隨我殺伐多年,雖奮勇作戰,依舊有車廂之險,潼關之敗,為何?我思之再三,皆因未有賢人相助,今日得遇三位先生和唐兄弟,真是自成之福,眾將之福,義軍之福,我今起誓,汝等謹記在心。我早已將義軍首領信物破邪劍賜予唐兄弟,拜他為義軍監軍,今後不管是誰,包括我,若違軍紀,唐兄弟都有權擒而斬之。”


    眾將道:“謹遵大帥之命,破邪立正,不枉一人,殺一人,如殺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


    唐海見自成意誠,眾將誌堅,心中大悅,遂道:“大帥,我等弟兄十八人領軍駐紮於五十裏外山中,何日出山,征伐何處,靜候大帥將令。”


    自成道:“古人雲:中原未戰,淅境兵動。我等既要奪取中原,當先奪淅川,此地易守難攻,兵家必爭,唐兄弟,你可領兵往淅川牽製住城內官軍,如可攻則攻,不可攻則圍,待我先去河南奪取糧草,招兵買馬,隨後趕來與你一道攻取之。”


    唐海道:“唐海這就迴營調度。”


    自成又對李岩道:“李公子可派人先期在河南一帶廣布流言,直道我李自成興仁義之師,不殺不掠,均田免糧,與民同樂。”


    李岩喜道:“在下遵命。”


    2


    唐海領了自成將令迴到顯神寨中,召諸將議道:“闖王令我軍先往淅川,牽製官軍,眾將有何計策?”


    阿拉太道:“元帥,恕我直言,闖王讓我們在淅川鏖戰,目的就是掩護他去河南壯大,也許數月之後,他兵強馬壯了,我等卻成了傷兵殘將。”


    唐海微微一怔,眾將也私議起來,唐海勸慰大家道:“既已舉義,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我觀闖王乃雄才大略之主,必不會將我們看成外人,眾將休要疑心。”


    段七道:“元帥,我們去淅川見機行事,可攻則攻,不可攻則走。”


    唐海默默點頭。


    計議已畢,唐海頒下將令,命梟龍、狼霸、林源領前軍先行,往淅川東十五裏紮營,阿拉太、斯仁、章船帶後軍潛行至淅川西十五裏紮營,自己與眾將帶中軍往淅川城北、城南十五裏紮營。


    三日後,眾將依計圍了淅川縣城,守將賀人龍命偏將花虎、韋繡率三千精兵迎戰,被梟龍、狼霸、林源殺得大敗。賀人龍見義軍勢大,下令緊閉城門不戰。


    等了兩日,不見官軍出城迎戰,唐海召眾將入帳議道:“淅川守軍緊閉城門不出,我們兵微將寡,不宜強攻,可我軍糧草不足,又久拖不得,如何是好?”


    柳甲道:“隻有等闖王大軍前來一起強攻了。”


    正說著,金子來報:“李岩派人到處傳唱‘早早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如今河南鄉村饑民數十萬計,百姓聽了這般誘人的歌謠都歡喜不已,個個盼著闖王大軍,聽說闖王已率軍前往鄧州、方城、南陽等地。”


    阿拉太道:“元帥當初之計,先是逼反張獻忠和羅汝才,待二人將官軍吸引到陝西或四川後,我們趁河南空虛東進中原。現在計謀已成,我等卻在此死守淅川,反讓他人摘現成的果子。”


    唐海道:“阿拉太將軍以為該當如何?”


    阿拉太道:“亂世之中,兵馬錢糧最為重要,我等兵微將寡,不能久守此地,不如棄了城池到鄉下各地去殺富濟貧,招兵買馬,擴張實力。”


    唐海道:“將軍所言極是,隻是如果棄城而去,一則有違闖王將令,二則不取淅川,我軍東進必有後顧之憂。”


    段七道:“元帥所慮極是,不如先設計取了淅川,解了後顧之憂再去鄉村大肆招兵買馬。”


    唐海喜道:“如何取淅川?”


    段七道:“淅川守軍懼戰不出,我等可派人大肆宣揚大軍東去,然後讓前軍在城東布防,大軍與後軍在前軍以東二十裏埋伏,城內守軍以為前軍是留下斷後的人馬,必定出城追擊,前軍佯裝敗走,誘敵追入埋伏圈內,而後殲之。”


    山勇道:“果能如此,則淅川城可得。”


    唐海沉思一會,道:“此計好是好,隻是……”


    段七道:“元帥擔心官軍不上當?”


    唐海道:“淅川守將賀人龍乃左良玉愛將,左良玉能征善戰,屢敗張獻忠,其部下想來不是平庸之輩,我聞賀人龍精細多詐,有勇有謀,如果我們依計而行,他卻不出城來,還是與我們耗時費糧如何是好!亦或前軍佯敗,官軍不追,或者賀人龍在追兵之後再派追兵,為之奈何?”


    段七道:“他若不出城,我等自去就是,待兵強馬壯時再來攻城。他若追兵後再有追兵,我們何不伏兵之後再設伏兵?”


    金子道:“我有一計,或可誘其出城,”眾人聽了,都望著金子,金子又道:“賀人龍既然多謀,我們正可投其所好,大軍和後軍秘密調走,可派數十人多立旌旗,空雷戰鼓,虛守營寨。又讓後軍派出一千人馬在城四周各營寨往來調動,每一次調動,將帥換旗,軍士換衣,列隊換形,以疑守城官軍。”


    章船笑道:“丫頭,官軍見了這陣勢根本就不敢出城了,你這是什麽誘敵之計,哈哈。”葉陽、斯仁、魯奇等人哈哈大笑起來,都說金子幼稚。


    金子複道:“虛張聲勢裏留下破綻,可命兩三個軍士假扮跛足混在往來調動的軍士中,再讓營寨裏每日做飯時故意用濕柴生火做飯,濕柴燒起來煙大,賀人龍既然精細多謀,必能發現跛足軍士,推知往來調動的軍隊雖著裝旌旗不一樣,實乃同一對人馬,又可從灶煙中發現營寨裏隻有不足百人……”


    阿拉太讚道:“此計甚妙,賀人龍一旦發現我們是虛張聲勢,必會傾巢來攻。”柳甲喜道:“此計若成,賀人龍可擒,淅川城可取。”葉陽指著段七和金子哈哈笑道:“賀人龍縱橫疆場多年,想不到今日栽在你們這兩個女將手中。”


    唐海大喜,令道:“梟龍、狼霸、林源帶領前軍三千人移師淅川城東五裏處空闊之地紮營,麵朝西排列方圓陣,每日調度一千人馬依計行事,若遇官軍進攻,佯敗而走。”梟龍、狼霸、林源領命而退。


    唐海又令:“阿拉太領軍兩千,伏於前軍以東十裏處北側,斯仁領兵兩千伏於前軍以東十裏處南側,二將軍若見前軍敗退,起而劫殺追擊官兵,前軍則返迴堵截,三軍合圍,殲滅追兵。”阿拉太、斯仁大喜,領命而退


    唐海再令:“唐喜、柳甲、章船、魯奇領兵四千在前軍北側隱伏,洪世安、葉陽、王風、王雨領兵四千在前軍南側隱伏。兩支伏兵不可攔截第一波追兵,如有第二支追兵追來,北側將士率兵下山掩殺,切勿使其通過,也不讓其迴城,南側將士則直奔淅川城,攻下城池。一個時辰後若無第二支追兵出城,即可撤離,率軍東來,與眾軍合圍前一支追兵。”八將各自退出。


    調度完畢,唐海自帶山勇、金子及五千軍士退至石頭溝安營紮寨,隨時探聽各軍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笏劍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惟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惟福並收藏笏劍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