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糧草證據
穿書後,我幫娘親和離休夫 作者:綰紫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寬見過,他是在香來館打雜的。
香來館做得是晚間的生意,過了子夜就會漸漸安靜下來。每每那時,他都會去找畫像上的那個人喝酒。他不像一般的打雜,他知道很多。例如兗州的軍事,政務,還有之前的戰事。雖未見過他寫字,從他的談吐來看他是有學問的,且學問不亞於他這個秀才。
郭寬這個人雖然有很多毛病,但心懷正義,知道好賴。他清楚,蒙麵的一定不是好人,若是告訴他們那人藏在香來館,不僅那人會死,他跟香來館的那些姑娘們也會死。
他強裝鎮定,說從未見過此人,若是諸位俠士有需要他可以幫忙留意,說著,掏出給姑娘們寫得豔詞。
那些黑衣人並未難為他,將他放了迴去。
第二日,他找到那人與他說了黑衣人的事情。沉默良久後他將那封信和那半塊令牌交給了郭寬。他讓郭寬幫他把那封信和那半塊令牌帶出兗州,若他日後中了狀元做了官,再將它們轉交給朝中有身份,有地位,亦可相信之人。
若他沒有中狀元,隻是個普通人,就把這些東西燒了,埋了永遠不要被人發現。
郭寬知道這東西很重要,卻沒想到這東西那麽重要,重要到讓那個人付出生命。在將東西交給他的第三日,他被人發現死在乞丐聚集的小巷裏,死因是與乞丐奪食,被其他乞丐活活打死。
人不是在香來館死的,死前穿著乞丐的衣服,饒是那些黑衣人也不會把他跟香來館聯係到一起。他把他所有的錢留給了郭寬,郭寬沒有遲疑,在他被打死的當天帶著信和令牌離開了兗州,一路不停,僅用了十幾天就迴到了郭家。
他沒有將此事告訴任何人,將信和令牌分別掩埋收藏,直至昨日,才讓阿棉,也就是阿福的母親將它們取了迴來。
陸知鳶拆開那封信:“你可知那人是誰?”
“不知。”郭寬搖頭:“他身上有傷,虎口有繭,應該是個當兵的。有兗州口音,不正宗,夾雜著別的。據我猜測,應該是在兗州當兵的。講事情言簡意賅,對於兗州地麵上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其在軍中的位置不會太低。”
郭寬繼續道:“不是小兵,卻藏在香來館那種地方,還有黑衣人拿著畫像四處尋找,在他身上一定藏有秘密。那個秘密或許就隱藏在這半塊令牌和這封信裏。”
陸知鳶邊點頭便將信拆開,“可有看過這封信?”
“沒有!”郭寬答得很快:“他說過,要將這東西交給朝中有身份,有地位之人。既是有身份,有地位便不是我這種平頭百姓可以看的。不瞞夫人,我想過將這封信拆開,但拆開後的後果未必是我亦或者整個郭家能承受的。”
“的確不是你能看的。”陸知鳶將信折了起來:“你若是貪心之人,必定會利用這封信裏的內容去做些什麽。無論是遞呈六部還是去找那些黑衣人的主子下場隻有一個。”
郭寬:“死?”
陸知鳶彎了彎唇角:“不是死,是滿門皆滅。”
郭寬笑了:“還好,那時的我還沒有那麽貪心,起碼忍住了沒去看那封信。”
陸知鳶有個疑問:“你既在兗州的香來館待過,應該瞧得出你的那位夫人不是知府千金,而是煙花女子。”
“我知道她不是知府千金,也聞出她身上的風塵味兒,讓她進府不過兩件事。一是讓我父母明白,強行撮合我與阿棉並非我所願。二是我在香來館待過,覺得配不上那些好姑娘。我已經辜負了阿棉,不能再害了別的好姑娘。煙花女子不同,我娶她過門,於她而言是好事。三是她手腕上有個淡青色的圖案,那圖案與那人手腕上的一樣,我覺得她與那封信和那半塊令牌有關。”
“你說的圖案可是這個?”
陸知鳶遞出一張紙,紙上是一個古怪的圖案。隻一眼,郭寬便點了點頭。
“這個圖案與信還有令牌皆無關係,這是人牙子給那些孩子身上打的標記。標記中間的這個符號代表數字,前麵這個是年份。看著相似,實則不同。你說的那個人應該也是被人牙子拐賣到兗州的。至於他到了兗州之後的經曆還要查一查。”
郭寬的眼睛亮了一下,看著那個圖案道:“夫人說中間的那個符號代表數字?前麵的是年份?若我能將那個人手腕上的圖案畫下來,夫人是否能確認他的身份,探尋他當年的經曆,幫他完成他未能做完的事情。”
對於那個人,郭寬亦有內疚,若非是他,他也不會自尋死路。他尋死,既是為了保護那封信和那半塊兒令牌,也是為了保護他。
臨走時,陸知鳶問郭寬他對阿福母子究竟是種什麽感情,郭寬眼神糾結未曾迴答。
他也不知他對阿福母子是種什麽感情。
說他不喜歡阿棉?可他心裏從未放下過阿棉,哪怕阿棉帶著阿福去了驛站,他也時時關注,想盡辦法不著痕跡地去照顧,貼補他們母子。
說他喜歡,他比誰都清楚,阿福母子的那些苦難都是他造成的。
答與不答都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情。眼下能做的就是利用他郭家少爺的身份為他們母子安排好今後的生活。若有來生……罷了,哪裏還有來生?今生事,今生了。今生債,今生償。
馬車上,流螢問陸知鳶信上都寫了些什麽。
陸知鳶直接將信遞給流螢。
一封求救信,內容涉及兗州的那批糧草。求救信上有兩種自己,一種較為倉促,應該是在情急之下寫的。另外一種字跡較為端正,筆鋒裏帶著一股怒意:“搶走米糧的並非敵國,並非盜匪,而是內鬼。”
內容裏夾雜著一個地址,不完整,是被寫信之人刻意隱藏的。
拿出地圖仔細尋找,仔細對照,發現寫信之人用了暗語,所謂的暗語應該是當地的一種方言。想要知道信裏的那個地址在哪兒,隻有到了兗州才能搞清楚。隔著簾子,陸知鳶讓陸昀這一路不必再刻意停留,快馬加鞭直奔兗州。
一個時辰後,太子與左一率領大批人馬趕到驛站,得知陸知鳶他們已經離開,且是朝著兗州的方向,太子肉眼可見的慌張起來。他已得到消息,有人要在半路伏擊他的太子妃。
香來館做得是晚間的生意,過了子夜就會漸漸安靜下來。每每那時,他都會去找畫像上的那個人喝酒。他不像一般的打雜,他知道很多。例如兗州的軍事,政務,還有之前的戰事。雖未見過他寫字,從他的談吐來看他是有學問的,且學問不亞於他這個秀才。
郭寬這個人雖然有很多毛病,但心懷正義,知道好賴。他清楚,蒙麵的一定不是好人,若是告訴他們那人藏在香來館,不僅那人會死,他跟香來館的那些姑娘們也會死。
他強裝鎮定,說從未見過此人,若是諸位俠士有需要他可以幫忙留意,說著,掏出給姑娘們寫得豔詞。
那些黑衣人並未難為他,將他放了迴去。
第二日,他找到那人與他說了黑衣人的事情。沉默良久後他將那封信和那半塊令牌交給了郭寬。他讓郭寬幫他把那封信和那半塊令牌帶出兗州,若他日後中了狀元做了官,再將它們轉交給朝中有身份,有地位,亦可相信之人。
若他沒有中狀元,隻是個普通人,就把這些東西燒了,埋了永遠不要被人發現。
郭寬知道這東西很重要,卻沒想到這東西那麽重要,重要到讓那個人付出生命。在將東西交給他的第三日,他被人發現死在乞丐聚集的小巷裏,死因是與乞丐奪食,被其他乞丐活活打死。
人不是在香來館死的,死前穿著乞丐的衣服,饒是那些黑衣人也不會把他跟香來館聯係到一起。他把他所有的錢留給了郭寬,郭寬沒有遲疑,在他被打死的當天帶著信和令牌離開了兗州,一路不停,僅用了十幾天就迴到了郭家。
他沒有將此事告訴任何人,將信和令牌分別掩埋收藏,直至昨日,才讓阿棉,也就是阿福的母親將它們取了迴來。
陸知鳶拆開那封信:“你可知那人是誰?”
“不知。”郭寬搖頭:“他身上有傷,虎口有繭,應該是個當兵的。有兗州口音,不正宗,夾雜著別的。據我猜測,應該是在兗州當兵的。講事情言簡意賅,對於兗州地麵上發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其在軍中的位置不會太低。”
郭寬繼續道:“不是小兵,卻藏在香來館那種地方,還有黑衣人拿著畫像四處尋找,在他身上一定藏有秘密。那個秘密或許就隱藏在這半塊令牌和這封信裏。”
陸知鳶邊點頭便將信拆開,“可有看過這封信?”
“沒有!”郭寬答得很快:“他說過,要將這東西交給朝中有身份,有地位之人。既是有身份,有地位便不是我這種平頭百姓可以看的。不瞞夫人,我想過將這封信拆開,但拆開後的後果未必是我亦或者整個郭家能承受的。”
“的確不是你能看的。”陸知鳶將信折了起來:“你若是貪心之人,必定會利用這封信裏的內容去做些什麽。無論是遞呈六部還是去找那些黑衣人的主子下場隻有一個。”
郭寬:“死?”
陸知鳶彎了彎唇角:“不是死,是滿門皆滅。”
郭寬笑了:“還好,那時的我還沒有那麽貪心,起碼忍住了沒去看那封信。”
陸知鳶有個疑問:“你既在兗州的香來館待過,應該瞧得出你的那位夫人不是知府千金,而是煙花女子。”
“我知道她不是知府千金,也聞出她身上的風塵味兒,讓她進府不過兩件事。一是讓我父母明白,強行撮合我與阿棉並非我所願。二是我在香來館待過,覺得配不上那些好姑娘。我已經辜負了阿棉,不能再害了別的好姑娘。煙花女子不同,我娶她過門,於她而言是好事。三是她手腕上有個淡青色的圖案,那圖案與那人手腕上的一樣,我覺得她與那封信和那半塊令牌有關。”
“你說的圖案可是這個?”
陸知鳶遞出一張紙,紙上是一個古怪的圖案。隻一眼,郭寬便點了點頭。
“這個圖案與信還有令牌皆無關係,這是人牙子給那些孩子身上打的標記。標記中間的這個符號代表數字,前麵這個是年份。看著相似,實則不同。你說的那個人應該也是被人牙子拐賣到兗州的。至於他到了兗州之後的經曆還要查一查。”
郭寬的眼睛亮了一下,看著那個圖案道:“夫人說中間的那個符號代表數字?前麵的是年份?若我能將那個人手腕上的圖案畫下來,夫人是否能確認他的身份,探尋他當年的經曆,幫他完成他未能做完的事情。”
對於那個人,郭寬亦有內疚,若非是他,他也不會自尋死路。他尋死,既是為了保護那封信和那半塊兒令牌,也是為了保護他。
臨走時,陸知鳶問郭寬他對阿福母子究竟是種什麽感情,郭寬眼神糾結未曾迴答。
他也不知他對阿福母子是種什麽感情。
說他不喜歡阿棉?可他心裏從未放下過阿棉,哪怕阿棉帶著阿福去了驛站,他也時時關注,想盡辦法不著痕跡地去照顧,貼補他們母子。
說他喜歡,他比誰都清楚,阿福母子的那些苦難都是他造成的。
答與不答都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情。眼下能做的就是利用他郭家少爺的身份為他們母子安排好今後的生活。若有來生……罷了,哪裏還有來生?今生事,今生了。今生債,今生償。
馬車上,流螢問陸知鳶信上都寫了些什麽。
陸知鳶直接將信遞給流螢。
一封求救信,內容涉及兗州的那批糧草。求救信上有兩種自己,一種較為倉促,應該是在情急之下寫的。另外一種字跡較為端正,筆鋒裏帶著一股怒意:“搶走米糧的並非敵國,並非盜匪,而是內鬼。”
內容裏夾雜著一個地址,不完整,是被寫信之人刻意隱藏的。
拿出地圖仔細尋找,仔細對照,發現寫信之人用了暗語,所謂的暗語應該是當地的一種方言。想要知道信裏的那個地址在哪兒,隻有到了兗州才能搞清楚。隔著簾子,陸知鳶讓陸昀這一路不必再刻意停留,快馬加鞭直奔兗州。
一個時辰後,太子與左一率領大批人馬趕到驛站,得知陸知鳶他們已經離開,且是朝著兗州的方向,太子肉眼可見的慌張起來。他已得到消息,有人要在半路伏擊他的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