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血淋淋的首級放在了蹋頓麵前。“把這個用盒子裝好了,送去給漢朝皇帝。”
不得不說這個張純來的時機正好啊。蹋頓心裏想到。
自從叔父丘力居的死訊傳迴遼西烏桓,所有的烏桓部落都變得蠢蠢欲動起來。那些個酋長開始變得強勢傲慢起來,對於烏桓王庭的命令也開始敷衍了起來。
當然他們還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王庭中的老人,也就是自己祖父輩的老人。自從叔父上台之後,這些長輩就都被剝奪了權利,然後將他們養了起來,可是叔父一死,他們便又站出來興風作浪了。
說什麽可汗已死,要盡快選出新可汗領導烏桓,而樓班是可汗之子,所以是最恰當的人選。樓班才六歲,這幫老不死的想些什麽不就很清楚了。可汗年幼,他們這些失去權力的家夥便可以趁機掌權了。
漢朝人那些好的東西不學,這些歪門邪道倒是一學就會。他們這樣的鼓噪居然還贏得了一大批的支持者,真是難以置信。
草原是什麽地方,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地方,由一個孩子和一群老人領導的部落,豈不是迂腐保守,懦弱不堪。沒多久就會被其他的部落吞並,那些虎視眈眈的家夥可不會同情老人和孩子。
年輕體健的踏頓當然不會同意這些人這麽做,於是他在六成族人的擁護下成為了新的可汗。而搶先一步控製了樓班的那些老人在剩下的族人的支持下,立樓班為可汗,由那些老人共同主政。
王庭分裂為了兩個部落,而其他部落或是冷眼旁觀,或是相互征伐,原本一家獨大的烏桓因為現在的勢均力敵,再一次變得混亂了起來。現在的當務之急已經不再是向平州的張皓複仇了,而是盡快消滅這些挾持樓班,背叛了叔父的叛徒們。
正因為如此,踏頓才會覺得張純來的正是時候,隻要將他的首級送給漢朝皇帝,然後再俯首稱臣說幾句好話,那麽之前入侵平州的事情就可以一筆勾銷了。
最後在獻上財寶請求漢朝皇帝冊封自己為烏桓可汗,隻要皇帝同意,那麽自己就是名正言順的烏桓之主。憑借著皇帝冊封的名義,自己消滅叛徒,征服其他部落就事半功倍了。
上次與張皓的交戰讓踏頓明白了,想要複仇光憑一部之力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集合所有烏桓部落的力量才可以。
“漢朝人有句話叫做襄公複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雖然襄公是誰我不知道,但是這意思我懂。張皓你給我等著,叔父的仇,我無論九世、十世、百世都要讓你償還!”
……
張純、張舉的叛亂被平息了。這不僅僅是意味著平州和幽州的通道重新被打通,還意味著那群價值萬金的牲畜可以從陸路趕到京畿了。
在朝臣迫不及待地慫恿下,靈帝下令召見這次平叛的有功將士入朝,其中還特地讓張皓將牲畜全部驅趕到南方。
這次派來宣詔的就不再是宦官了,朝臣害怕張皓這個小人又與宦官勾結,耍什麽鬼把戲,好蒙混過關不交出牲畜。
所以這次來的是一個議郎,文質彬彬的模樣,第一映像就會讓人覺得他飽讀詩書。
朝臣們的擔憂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張皓在接到詔書的時候,便想到了這些道貌岸然的家夥的想法,心中十分不願意將這一大筆財富交出去。
張皓想到:還好自己隻說了北上迴擊烏桓的事情,沒有說繳獲和遷移牧民的事,不然的話這些人利令智昏,還不知道會想做什麽呢。哼,將士們用命換來的東西,這些家夥休想輕飄飄的幾句話就要走。
“天使,我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
宣詔的使者看見張皓帶著一隊護衛便來了,心中奇怪不已,問道:“將軍怎麽隻帶了這些人?”
張皓明知故問:“這些護衛就是我此刻所能享有的最多人數了,要是再多便有僭越之嫌了。”
“不不不,本使不是這個意思。”使者搖了搖頭,“本使的意思是將軍這麽些人,無法驅趕如此龐大的牲畜群吧?”
“唉~實不相瞞,那些牲畜恐怕帶不走了。”張皓無奈地說道。
“這是為何?難道將軍想要抗旨不成?”
“我並非抗旨不遵,而事出有因啊。”
怎麽說張皓一方大員,說出來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使者決定聽一下他怎麽說,“請將軍說說是何原由。”
“是瘟疫。”
“什麽!”張皓的話將使者嚇了一跳,往後退了幾步,想離張皓遠一點。“將軍莫要開玩笑啊,什、什麽瘟疫啊?”
實在是這個詞太可怕了。饑荒、瘟疫、叛亂是這些年來漢朝最常見的三個大事件。不說以前,就是去年中原地區就爆發了一場大瘟疫,死了好幾萬戶百姓,知道入冬才平息下來。
可沒想到遼東這裏也有瘟疫,這使得現在使者心中十分怨恨張皓,真有瘟疫的話他之前就應該及時上報,這樣的話誰還會惦記遼東的東西,自己也就不用跑到這裏來了。
“使者莫慌,這隻不過是在牲畜之間感染的一種病罷了,還沒有傳染給人的跡象。”張皓解釋道,“隻不過人雖然沒事,但是那些繳獲的牲畜和原本養殖的牲畜卻是全都死了。”
“果真如此?那實在是太好了。”使者稍微安心了一點,“可是這麽冷的天氣,怎麽會有瘟疫呢?”
張皓表現的十分懊悔的模樣:“這都怪我,是我太信任那些夷狄俘虜了。我本想著夷狄善於照顧牲畜,便給他們一條活路,將我遼東所有牧場的勞作全都交於夷狄,隻派了人看管罷了。
不曾想這些人忘恩負義,為了報複朝廷,偷偷的將病死的牲畜藏了起來,等到牲畜屍體腐爛的時候,將腐肉與幹草混合,喂牲畜吃了下去。結果就是一傳十、十傳百,我遼東全部的牲畜都被感染,隨後病死了。”
使者聽張皓講的煞有其事的話,心中已經相信了一半,隻不過這另一半還需要驗證一下。“不是我不相信將軍的話,將軍能不能帶我去牧場看看呢?”
“天使所言極是,那就由我親自帶路引使者前去。”
“有勞將軍了。”
張皓帶著使者來到了牧場。
一路走來,使者便遠遠地看見了遠處升起的濃煙,還聞到了空氣中飄來的烤肉香味。走到牧場,他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了。一大群略顯矮小,一看就知道是夷狄的人,抬著死掉的牲畜,不斷地扔進一個大火坑中。濃煙和肉香就是從坑裏飄散出來的。
使者問道:“將軍這是?”
張皓苦笑著解釋道:“這是為了以防萬一。雖說這瘟疫還沒有傳染給人的例子,但這是無法確定的事情。所以將這些病死的牲畜統統燒掉,徹底斷絕這一絲可能性。畢竟與牲畜相比,還是人比較重要。”
這一番話聽得使者十分感動,讓他想起了《論語·鄉黨》中的一句話:“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以前自己一直聽同僚們傳張皓是個無恥小人,隻會阿諛諂媚的佞臣。可是今日一見,所言有誤啊。要真是這麽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張皓當然不知道眼前的這個使者對自己有了改觀,繼續說道:“這裏的火已經燒了三天三夜,使者現在見到的是最後的牲畜屍體了。原本充盈的牧場,如今空空如也。眼下又快要春耕了,卻是連原本養殖的牲畜都死了,看來無法指望用牲畜幫百姓耕作了呀。”
“將軍勿擾,如你所說,隻要人沒事,這一切都還可以重新來過嘛!”使者鼓舞起了‘消沉’的張皓。
“謝使者吉言了,使者要隨我再進去看看嗎?”張皓笑著說道。
“不用了,我相信將軍的為人,是不會做那種弄虛作假的事情的。將軍放心,等迴到朝中我會當庭為將軍作證的,使將軍不會以此獲罪。”
張皓臉上掛滿了笑容,心中卻是十分不解,這麽短時間的相處,他就知道我為人了?還有聽他這意思,好像自己以前在他心中的形象就是一個弄虛作假的小人了,難道自己現在在士人心中的形象已經這麽差了嗎?
既然這個使者都這麽說了,想必自己應該可以順利過關了。那些老死的牲畜還是有些價值的,雖然它們的肉算是浪費了。
不過光憑這樣還是不夠,這畢竟是“損失”了幾萬頭牲畜,相當於一下子沒了上萬金。這對視錢財如性命的靈帝來說就已經是罪該萬死了,皇帝要殺人可不會管你什麽理由的。
所以為了拍好靈帝的馬屁,張皓特地準備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應該比錢財更能討靈帝的歡心。隻要他開心了,那不管自己有什麽罪都可以被赦免。
這個東西就是在樂浪郡一挖就有的——人參。
不得不說這個張純來的時機正好啊。蹋頓心裏想到。
自從叔父丘力居的死訊傳迴遼西烏桓,所有的烏桓部落都變得蠢蠢欲動起來。那些個酋長開始變得強勢傲慢起來,對於烏桓王庭的命令也開始敷衍了起來。
當然他們還不是最可恨的,最可恨的是王庭中的老人,也就是自己祖父輩的老人。自從叔父上台之後,這些長輩就都被剝奪了權利,然後將他們養了起來,可是叔父一死,他們便又站出來興風作浪了。
說什麽可汗已死,要盡快選出新可汗領導烏桓,而樓班是可汗之子,所以是最恰當的人選。樓班才六歲,這幫老不死的想些什麽不就很清楚了。可汗年幼,他們這些失去權力的家夥便可以趁機掌權了。
漢朝人那些好的東西不學,這些歪門邪道倒是一學就會。他們這樣的鼓噪居然還贏得了一大批的支持者,真是難以置信。
草原是什麽地方,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地方,由一個孩子和一群老人領導的部落,豈不是迂腐保守,懦弱不堪。沒多久就會被其他的部落吞並,那些虎視眈眈的家夥可不會同情老人和孩子。
年輕體健的踏頓當然不會同意這些人這麽做,於是他在六成族人的擁護下成為了新的可汗。而搶先一步控製了樓班的那些老人在剩下的族人的支持下,立樓班為可汗,由那些老人共同主政。
王庭分裂為了兩個部落,而其他部落或是冷眼旁觀,或是相互征伐,原本一家獨大的烏桓因為現在的勢均力敵,再一次變得混亂了起來。現在的當務之急已經不再是向平州的張皓複仇了,而是盡快消滅這些挾持樓班,背叛了叔父的叛徒們。
正因為如此,踏頓才會覺得張純來的正是時候,隻要將他的首級送給漢朝皇帝,然後再俯首稱臣說幾句好話,那麽之前入侵平州的事情就可以一筆勾銷了。
最後在獻上財寶請求漢朝皇帝冊封自己為烏桓可汗,隻要皇帝同意,那麽自己就是名正言順的烏桓之主。憑借著皇帝冊封的名義,自己消滅叛徒,征服其他部落就事半功倍了。
上次與張皓的交戰讓踏頓明白了,想要複仇光憑一部之力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集合所有烏桓部落的力量才可以。
“漢朝人有句話叫做襄公複九世之仇,春秋大之。雖然襄公是誰我不知道,但是這意思我懂。張皓你給我等著,叔父的仇,我無論九世、十世、百世都要讓你償還!”
……
張純、張舉的叛亂被平息了。這不僅僅是意味著平州和幽州的通道重新被打通,還意味著那群價值萬金的牲畜可以從陸路趕到京畿了。
在朝臣迫不及待地慫恿下,靈帝下令召見這次平叛的有功將士入朝,其中還特地讓張皓將牲畜全部驅趕到南方。
這次派來宣詔的就不再是宦官了,朝臣害怕張皓這個小人又與宦官勾結,耍什麽鬼把戲,好蒙混過關不交出牲畜。
所以這次來的是一個議郎,文質彬彬的模樣,第一映像就會讓人覺得他飽讀詩書。
朝臣們的擔憂還是有先見之明的。張皓在接到詔書的時候,便想到了這些道貌岸然的家夥的想法,心中十分不願意將這一大筆財富交出去。
張皓想到:還好自己隻說了北上迴擊烏桓的事情,沒有說繳獲和遷移牧民的事,不然的話這些人利令智昏,還不知道會想做什麽呢。哼,將士們用命換來的東西,這些家夥休想輕飄飄的幾句話就要走。
“天使,我準備好了,可以出發了。”
宣詔的使者看見張皓帶著一隊護衛便來了,心中奇怪不已,問道:“將軍怎麽隻帶了這些人?”
張皓明知故問:“這些護衛就是我此刻所能享有的最多人數了,要是再多便有僭越之嫌了。”
“不不不,本使不是這個意思。”使者搖了搖頭,“本使的意思是將軍這麽些人,無法驅趕如此龐大的牲畜群吧?”
“唉~實不相瞞,那些牲畜恐怕帶不走了。”張皓無奈地說道。
“這是為何?難道將軍想要抗旨不成?”
“我並非抗旨不遵,而事出有因啊。”
怎麽說張皓一方大員,說出來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使者決定聽一下他怎麽說,“請將軍說說是何原由。”
“是瘟疫。”
“什麽!”張皓的話將使者嚇了一跳,往後退了幾步,想離張皓遠一點。“將軍莫要開玩笑啊,什、什麽瘟疫啊?”
實在是這個詞太可怕了。饑荒、瘟疫、叛亂是這些年來漢朝最常見的三個大事件。不說以前,就是去年中原地區就爆發了一場大瘟疫,死了好幾萬戶百姓,知道入冬才平息下來。
可沒想到遼東這裏也有瘟疫,這使得現在使者心中十分怨恨張皓,真有瘟疫的話他之前就應該及時上報,這樣的話誰還會惦記遼東的東西,自己也就不用跑到這裏來了。
“使者莫慌,這隻不過是在牲畜之間感染的一種病罷了,還沒有傳染給人的跡象。”張皓解釋道,“隻不過人雖然沒事,但是那些繳獲的牲畜和原本養殖的牲畜卻是全都死了。”
“果真如此?那實在是太好了。”使者稍微安心了一點,“可是這麽冷的天氣,怎麽會有瘟疫呢?”
張皓表現的十分懊悔的模樣:“這都怪我,是我太信任那些夷狄俘虜了。我本想著夷狄善於照顧牲畜,便給他們一條活路,將我遼東所有牧場的勞作全都交於夷狄,隻派了人看管罷了。
不曾想這些人忘恩負義,為了報複朝廷,偷偷的將病死的牲畜藏了起來,等到牲畜屍體腐爛的時候,將腐肉與幹草混合,喂牲畜吃了下去。結果就是一傳十、十傳百,我遼東全部的牲畜都被感染,隨後病死了。”
使者聽張皓講的煞有其事的話,心中已經相信了一半,隻不過這另一半還需要驗證一下。“不是我不相信將軍的話,將軍能不能帶我去牧場看看呢?”
“天使所言極是,那就由我親自帶路引使者前去。”
“有勞將軍了。”
張皓帶著使者來到了牧場。
一路走來,使者便遠遠地看見了遠處升起的濃煙,還聞到了空氣中飄來的烤肉香味。走到牧場,他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了。一大群略顯矮小,一看就知道是夷狄的人,抬著死掉的牲畜,不斷地扔進一個大火坑中。濃煙和肉香就是從坑裏飄散出來的。
使者問道:“將軍這是?”
張皓苦笑著解釋道:“這是為了以防萬一。雖說這瘟疫還沒有傳染給人的例子,但這是無法確定的事情。所以將這些病死的牲畜統統燒掉,徹底斷絕這一絲可能性。畢竟與牲畜相比,還是人比較重要。”
這一番話聽得使者十分感動,讓他想起了《論語·鄉黨》中的一句話:“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以前自己一直聽同僚們傳張皓是個無恥小人,隻會阿諛諂媚的佞臣。可是今日一見,所言有誤啊。要真是這麽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張皓當然不知道眼前的這個使者對自己有了改觀,繼續說道:“這裏的火已經燒了三天三夜,使者現在見到的是最後的牲畜屍體了。原本充盈的牧場,如今空空如也。眼下又快要春耕了,卻是連原本養殖的牲畜都死了,看來無法指望用牲畜幫百姓耕作了呀。”
“將軍勿擾,如你所說,隻要人沒事,這一切都還可以重新來過嘛!”使者鼓舞起了‘消沉’的張皓。
“謝使者吉言了,使者要隨我再進去看看嗎?”張皓笑著說道。
“不用了,我相信將軍的為人,是不會做那種弄虛作假的事情的。將軍放心,等迴到朝中我會當庭為將軍作證的,使將軍不會以此獲罪。”
張皓臉上掛滿了笑容,心中卻是十分不解,這麽短時間的相處,他就知道我為人了?還有聽他這意思,好像自己以前在他心中的形象就是一個弄虛作假的小人了,難道自己現在在士人心中的形象已經這麽差了嗎?
既然這個使者都這麽說了,想必自己應該可以順利過關了。那些老死的牲畜還是有些價值的,雖然它們的肉算是浪費了。
不過光憑這樣還是不夠,這畢竟是“損失”了幾萬頭牲畜,相當於一下子沒了上萬金。這對視錢財如性命的靈帝來說就已經是罪該萬死了,皇帝要殺人可不會管你什麽理由的。
所以為了拍好靈帝的馬屁,張皓特地準備了一樣東西,這樣東西應該比錢財更能討靈帝的歡心。隻要他開心了,那不管自己有什麽罪都可以被赦免。
這個東西就是在樂浪郡一挖就有的——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