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此時有些頭昏,就交代了幾句,著令讓裴耀卿處理後續事宜,他是相信葛福順所說的意思,賊匪不知深淺當街放肆,隻不過正好遇到薛郡公。此時唐玄宗對著葛福順又示意了一番,認為要讓裴耀卿加大巡查力度,絕不能讓其他的不法勢力任意胡為。
葛福順細細地聽後,又出了一身冷汗,唐玄宗的意思就是要全城搜查可疑人等,這次事件充分能暴露出治安虧欠,所以唐玄宗準備給裴耀卿最後一次機會,不然牢獄之災裴耀卿是免不了。
事情交代完後,葛福順走出寢殿,此時即將黎明,葛福順沿著宮牆走著,又低頭揣摩著剛才唐玄宗的話。抬起頭後後,陳玄禮與陸崢從宮門那裏走過來,三人走近時,葛福順急忙問道:“那個賊匪捉到了?”
“捉到了,已經帶去衙門審了,陛下那裏說什麽了?”
葛福順邊走邊說:“陛下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一查到底,絕不能留下禍患。”
陸崢疑道:“這樣做會不會動靜太大,畢竟人心會震動,我要進殿與陛下商議。”
葛福順此時攔住陸崢道:“怎麽陸長史是要私闖宮禁嗎?陛下此時正在休憩,你最好不要觸碰陛下的耐心。”
陳玄禮在後麵也道:“陸長史不要進去了,這巡查全城也是有必要的,我們就僅遵陛下的意思吧。”
其實陸崢是想對著唐玄宗表明自己對這次案件的想法,他覺得此案要查,可以暗查,不要讓風頭傳出去。如果傳出去,可能會打草驚蛇。
於是陸崢又忍住心中的話,見葛福順走遠後,對著陳玄禮道:“薛郡公此時已經負傷返迴府中,我得去照顧他,至於裴耀卿那裏若有什麽線索,我暫時也不能管了。”
陳玄禮又問道:“沒事,陸長史照顧薛郡公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至於這案我們會按照陛下的旨令來辦,陸長史也就不必操心了。”
陳玄禮將陸崢一直送出宮去後,陸崢沿著街衢走著,此時長安街上的商販行人都知道了這一案件,陸崢也能感覺出人心有些震蕩,都知道了薛郡公的事,誰能安之若素?
此時陸崢還在想著那個未落入法網的商賈,按理說來如今長安城中全城搜捕,那個人也應該被發覺才對,可是如今就像泥牛入海,了無音訊。
陸崢走得很快,眼看就快到府上了,他看到從府中走出一位太醫署的禦醫,便上去道:“薛郡公的傷已無大礙了吧?”
禦醫認得出陸崢,便道:“雖然刀傷有些深,不過已經上了藥,隻要靜養幾日便可無慮。”
陸崢連忙道:“多謝禦醫操勞。”
禦醫走後,陸崢便進了府中,此時薛郡公拖著不穩的步伐,從屋中走了出來,看到陸崢後便道:“兇手怎麽樣了,被抓住了嗎?”
陸崢走過去扶著薛訥說道:“郡公就不要擔心這件事了,如今陛下已經下旨全城搜捕那個挑事的商賈,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薛訥睜大眼睛道:“什麽,那個頭目商賈還沒有落網,那些禁軍是幹什麽的?頭目就在這個長安城中,如今都已戒嚴,按理說來如今應該揪出來了吧。”
“薛郡公先不要著急,賊首必然會有朝一日被揪住,你要盡快痊愈,不然我無法向王大都護交代,畢竟他讓我跟隨你一道來的長安。”
聽了陸崢的話,薛訥又沉默了,剛才那種激憤的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雖然自己希望將這些賊匪繩之以法,不再殘害他人,可是自己未免太急躁了。
薛訥便道:“好吧,此事不能著急。”接著薛訥走入屋中,陸崢也跟著進去了,薛訥坐在床榻上,翻著一本古舊的書,陸崢坐在對麵的檀木椅子上,陸崢看著薛訥盯著書便問道:“薛郡公讀得什麽書?”
薛訥不肯直接說出,就道:“我看得是史論,係於評判貞觀年間的得失,你可知是哪部?”
“郡公讀的便是《貞觀政要》,由武周朝史官吳兢所著。郡公何時對此書感興趣了?”
薛訥答道:“今日隻不過偶然在集賢院看到此書,便將此書借了出來,你也知道我一個武將對這種書讀得較少,所以此時補補。我覺得我大唐子民都應該讀一讀,以示不忘舊時之訓誡。”
陸崢又道:“那郡公看出什麽訓誡了?”
薛訥把眼一瞥,道:“這裏麵有與民休息之法,重農務本之道,亦有借鑒前朝興亡之理,名相賢君語論中足見智慧。”
此時薛訥又將頭低下去,繼續領略著書中的前人嘔心之言,而陸崢看著茶壺水冒開,便將茶水端起,倒在杯子裏,又說:“薛郡公這幾日被砍傷,陛下詔令中說以後可以讓薛郡公住到宮裏去。”
薛訥聽後又道:“那宮裏我是不去,哪有這裏好,再說我身為武將,還需要人保護,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讓我大唐武將的臉麵丟盡了。”
“那郡公是什麽意思?”陸崢將目光投去。
而薛訥道:“我看這裏也就行了,雖然不如宮裏那麽奢華,可我一個武將要什麽奢華,隻要有這個寒舍夠避風雨,夠吃飯就足以了。”
陸崢笑道:“看來薛將軍是安貧樂道了。”
“少說廢話,我問你現在裴耀卿查案查得怎麽樣了?”
陸崢便道:“裴縣令將那個幸存的賊匪嚴刑拷打一番後,此時也不一定問出什麽了。據我看來,那個賊匪極有可能忍住疼痛,寧死不說。”
薛訥將書放下,又道:“如果那樣,你有什麽主意能讓此人說出因果?”
陸崢品了一口茶,緩緩道:“我們可以利誘此人,也就是給些好處,最重要的是釋放此人,免去罪刑,鼓動其說出此事的因果。”
薛訥想了想,眼下著實沒比這更好的辦法,不過這也未必能讓其如此聽話地說出背後的陰謀,這些賊匪大都是頑固不化,被人灌輸進了誓死效忠的思想。
陸崢見薛訥還有疑惑,就又道:“按照此時已經窮途末路的此人來說,這是他最好的出路,同僚都紛紛殞命,留他一個又能幹出什麽呢?”
“好,你明日便去看一看牢獄中的此人,與裴耀卿商討一下,看能不能得出什麽。”
陸崢連連點頭,突然又問道:“這麽大的事,不知姚相是什麽反應?”
薛訥答道:“還能是什麽反應,這件事雖然交給了裴耀卿,但是陛下交代了,出了這麽大的事整個中書省都要負責,我看姚相此時正在焦急,說不定就去了縣衙。要是姚相插手,這件事就多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幫手。”
“若姚相參與,確實能想到辦法,畢竟姚相入仕也許多年了,這審案上也不比裴耀卿下了。”
陸崢說完,準備向著屋外走去,而薛訥又喊道:“你準備去哪?”
陸崢道:“我先去相府看看,再去縣衙。”
昨夜太液池的宴會姚相也是喝得大醉,所以陸崢估計著姚崇極有可能還在府中沒出去,即便此事再急促,姚崇也要睡醒才能趕赴縣衙。
陸崢邊走邊想著那日那個商賈的一番挑釁之辭,在他看來那個人的確是心中險惡,才三句不合就要開打,這種情況在安穩的長安城中幾乎難以看到。而長安縣在裴耀卿治下本就十分安穩,直到出了這事,才變得人心惶惶。所以當陸崢再次想起那個大放厥詞的人時,他覺得倒是有些可笑,這天子腳下的長安城豈能由這樣的人來放肆?
陸崢在街上走著,能看到許多店鋪還未開門,這些可能都被此次的案件給影響了,等到到了姚府,陸崢正好看到姚崇走出府門在與一個家仆說話,好像是在囑咐著什麽。而後,姚崇準備登上馬車了,此號時陸崢喊道:“姚相留步。”
姚崇見是陸崢,也沒有問怎麽了,就將他叫到馬車中來,陸崢便在馬車的晃悠中與姚崇趕赴縣衙。在馬車中姚崇直接道:“我知道你也對此事關心,你也參與到平定亂匪的事情中,這次你和我一同辦案,就當是有個幫手。”
陸崢道:“平定亂匪這件事,我與陳玄禮做得還不算完美,畢竟我們折損了許多的禁軍士卒,說起來對方殞命與我部持平。”
“不怕,就算持平,隻要能剿滅敵軍即可,這點在陛下那裏也沒有什麽不滿,倒是薛郡公受傷觸怒了陛下,如今薛郡公怎麽樣了?”
陸崢答道:“薛郡公一切都好,他也希望朝廷能盡快解決此事,讓這件事大白於天下。如今我出來便正是為了此案而來。”
姚崇又道:“你參與此案也正好,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我估計裴耀卿正為此事而焦頭爛額,所以他也會盼望著我們的到來。這件案子說不定牽扯很多,其中的勢力盤根錯節,我估計也是個很大的陰謀,這也就是為什麽陛下堅持要澄清此案了。”
葛福順細細地聽後,又出了一身冷汗,唐玄宗的意思就是要全城搜查可疑人等,這次事件充分能暴露出治安虧欠,所以唐玄宗準備給裴耀卿最後一次機會,不然牢獄之災裴耀卿是免不了。
事情交代完後,葛福順走出寢殿,此時即將黎明,葛福順沿著宮牆走著,又低頭揣摩著剛才唐玄宗的話。抬起頭後後,陳玄禮與陸崢從宮門那裏走過來,三人走近時,葛福順急忙問道:“那個賊匪捉到了?”
“捉到了,已經帶去衙門審了,陛下那裏說什麽了?”
葛福順邊走邊說:“陛下的意思很明確,就是一查到底,絕不能留下禍患。”
陸崢疑道:“這樣做會不會動靜太大,畢竟人心會震動,我要進殿與陛下商議。”
葛福順此時攔住陸崢道:“怎麽陸長史是要私闖宮禁嗎?陛下此時正在休憩,你最好不要觸碰陛下的耐心。”
陳玄禮在後麵也道:“陸長史不要進去了,這巡查全城也是有必要的,我們就僅遵陛下的意思吧。”
其實陸崢是想對著唐玄宗表明自己對這次案件的想法,他覺得此案要查,可以暗查,不要讓風頭傳出去。如果傳出去,可能會打草驚蛇。
於是陸崢又忍住心中的話,見葛福順走遠後,對著陳玄禮道:“薛郡公此時已經負傷返迴府中,我得去照顧他,至於裴耀卿那裏若有什麽線索,我暫時也不能管了。”
陳玄禮又問道:“沒事,陸長史照顧薛郡公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至於這案我們會按照陛下的旨令來辦,陸長史也就不必操心了。”
陳玄禮將陸崢一直送出宮去後,陸崢沿著街衢走著,此時長安街上的商販行人都知道了這一案件,陸崢也能感覺出人心有些震蕩,都知道了薛郡公的事,誰能安之若素?
此時陸崢還在想著那個未落入法網的商賈,按理說來如今長安城中全城搜捕,那個人也應該被發覺才對,可是如今就像泥牛入海,了無音訊。
陸崢走得很快,眼看就快到府上了,他看到從府中走出一位太醫署的禦醫,便上去道:“薛郡公的傷已無大礙了吧?”
禦醫認得出陸崢,便道:“雖然刀傷有些深,不過已經上了藥,隻要靜養幾日便可無慮。”
陸崢連忙道:“多謝禦醫操勞。”
禦醫走後,陸崢便進了府中,此時薛郡公拖著不穩的步伐,從屋中走了出來,看到陸崢後便道:“兇手怎麽樣了,被抓住了嗎?”
陸崢走過去扶著薛訥說道:“郡公就不要擔心這件事了,如今陛下已經下旨全城搜捕那個挑事的商賈,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薛訥睜大眼睛道:“什麽,那個頭目商賈還沒有落網,那些禁軍是幹什麽的?頭目就在這個長安城中,如今都已戒嚴,按理說來如今應該揪出來了吧。”
“薛郡公先不要著急,賊首必然會有朝一日被揪住,你要盡快痊愈,不然我無法向王大都護交代,畢竟他讓我跟隨你一道來的長安。”
聽了陸崢的話,薛訥又沉默了,剛才那種激憤的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雖然自己希望將這些賊匪繩之以法,不再殘害他人,可是自己未免太急躁了。
薛訥便道:“好吧,此事不能著急。”接著薛訥走入屋中,陸崢也跟著進去了,薛訥坐在床榻上,翻著一本古舊的書,陸崢坐在對麵的檀木椅子上,陸崢看著薛訥盯著書便問道:“薛郡公讀得什麽書?”
薛訥不肯直接說出,就道:“我看得是史論,係於評判貞觀年間的得失,你可知是哪部?”
“郡公讀的便是《貞觀政要》,由武周朝史官吳兢所著。郡公何時對此書感興趣了?”
薛訥答道:“今日隻不過偶然在集賢院看到此書,便將此書借了出來,你也知道我一個武將對這種書讀得較少,所以此時補補。我覺得我大唐子民都應該讀一讀,以示不忘舊時之訓誡。”
陸崢又道:“那郡公看出什麽訓誡了?”
薛訥把眼一瞥,道:“這裏麵有與民休息之法,重農務本之道,亦有借鑒前朝興亡之理,名相賢君語論中足見智慧。”
此時薛訥又將頭低下去,繼續領略著書中的前人嘔心之言,而陸崢看著茶壺水冒開,便將茶水端起,倒在杯子裏,又說:“薛郡公這幾日被砍傷,陛下詔令中說以後可以讓薛郡公住到宮裏去。”
薛訥聽後又道:“那宮裏我是不去,哪有這裏好,再說我身為武將,還需要人保護,這要是傳出去,豈不是讓我大唐武將的臉麵丟盡了。”
“那郡公是什麽意思?”陸崢將目光投去。
而薛訥道:“我看這裏也就行了,雖然不如宮裏那麽奢華,可我一個武將要什麽奢華,隻要有這個寒舍夠避風雨,夠吃飯就足以了。”
陸崢笑道:“看來薛將軍是安貧樂道了。”
“少說廢話,我問你現在裴耀卿查案查得怎麽樣了?”
陸崢便道:“裴縣令將那個幸存的賊匪嚴刑拷打一番後,此時也不一定問出什麽了。據我看來,那個賊匪極有可能忍住疼痛,寧死不說。”
薛訥將書放下,又道:“如果那樣,你有什麽主意能讓此人說出因果?”
陸崢品了一口茶,緩緩道:“我們可以利誘此人,也就是給些好處,最重要的是釋放此人,免去罪刑,鼓動其說出此事的因果。”
薛訥想了想,眼下著實沒比這更好的辦法,不過這也未必能讓其如此聽話地說出背後的陰謀,這些賊匪大都是頑固不化,被人灌輸進了誓死效忠的思想。
陸崢見薛訥還有疑惑,就又道:“按照此時已經窮途末路的此人來說,這是他最好的出路,同僚都紛紛殞命,留他一個又能幹出什麽呢?”
“好,你明日便去看一看牢獄中的此人,與裴耀卿商討一下,看能不能得出什麽。”
陸崢連連點頭,突然又問道:“這麽大的事,不知姚相是什麽反應?”
薛訥答道:“還能是什麽反應,這件事雖然交給了裴耀卿,但是陛下交代了,出了這麽大的事整個中書省都要負責,我看姚相此時正在焦急,說不定就去了縣衙。要是姚相插手,這件事就多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幫手。”
“若姚相參與,確實能想到辦法,畢竟姚相入仕也許多年了,這審案上也不比裴耀卿下了。”
陸崢說完,準備向著屋外走去,而薛訥又喊道:“你準備去哪?”
陸崢道:“我先去相府看看,再去縣衙。”
昨夜太液池的宴會姚相也是喝得大醉,所以陸崢估計著姚崇極有可能還在府中沒出去,即便此事再急促,姚崇也要睡醒才能趕赴縣衙。
陸崢邊走邊想著那日那個商賈的一番挑釁之辭,在他看來那個人的確是心中險惡,才三句不合就要開打,這種情況在安穩的長安城中幾乎難以看到。而長安縣在裴耀卿治下本就十分安穩,直到出了這事,才變得人心惶惶。所以當陸崢再次想起那個大放厥詞的人時,他覺得倒是有些可笑,這天子腳下的長安城豈能由這樣的人來放肆?
陸崢在街上走著,能看到許多店鋪還未開門,這些可能都被此次的案件給影響了,等到到了姚府,陸崢正好看到姚崇走出府門在與一個家仆說話,好像是在囑咐著什麽。而後,姚崇準備登上馬車了,此號時陸崢喊道:“姚相留步。”
姚崇見是陸崢,也沒有問怎麽了,就將他叫到馬車中來,陸崢便在馬車的晃悠中與姚崇趕赴縣衙。在馬車中姚崇直接道:“我知道你也對此事關心,你也參與到平定亂匪的事情中,這次你和我一同辦案,就當是有個幫手。”
陸崢道:“平定亂匪這件事,我與陳玄禮做得還不算完美,畢竟我們折損了許多的禁軍士卒,說起來對方殞命與我部持平。”
“不怕,就算持平,隻要能剿滅敵軍即可,這點在陛下那裏也沒有什麽不滿,倒是薛郡公受傷觸怒了陛下,如今薛郡公怎麽樣了?”
陸崢答道:“薛郡公一切都好,他也希望朝廷能盡快解決此事,讓這件事大白於天下。如今我出來便正是為了此案而來。”
姚崇又道:“你參與此案也正好,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我估計裴耀卿正為此事而焦頭爛額,所以他也會盼望著我們的到來。這件案子說不定牽扯很多,其中的勢力盤根錯節,我估計也是個很大的陰謀,這也就是為什麽陛下堅持要澄清此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