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討武檄文!武則天登場!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剛剛那篇檄文真是看得人太過癮了!全篇沒有一個髒字,卻充斥著一股彼其娘乎的氣概!”
“要不怎麽說讀書人可怕呢,罵人根本就不帶髒字啊!”
“何止是不帶髒字,看這對仗,看著押韻!我除了牛氣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我去行天下!這篇檄文至少值五個我去!”
“我出十個!”
“看著真解氣啊!太爽了!我前麵看武三思的時候,可把我憋壞了,這貨真肆無忌憚啊!”
“相比之下我更在意一個細節,前麵盧照鄰的那些工具人說去揚州賣詩,然後駱賓王正好在這個時間點來到揚州,他進城的時候其實對這個李敬業是不屑一顧的,但卻在看了盧照鄰的詩篇後,改變了態度。”
“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啊,史冊上說他心中積攢著對武則天的仇恨,然後在這一篇《討武曌檄》裏麵爆發了出來,難道這裏麵有什麽隱情?”
“我也覺得奇怪,駱賓王在離開長安的時候其實是對大唐的現狀非常失望的,加上那個讓他作嘔的縣丞職務,他應該早已看透了這大唐官場,絕不會再摻和半點才是。”
“一切的根源在那篇《五悲文》,在座的有誰讀過這個篇文章的嗎?能幫咱們解讀一下嗎?”
“蕭老在嗎?求助蕭老!”
“對對對,蕭老來幫我們解答一下子啊!”
【史學小書童】:“諸位,《五悲文》共包含了五個部分,分別是悲才難、悲窮道、悲昔遊、悲今日、悲人生,全文概述了盧照鄰一生的經曆和諸多遺憾,尤其是後麵的悲今日和悲人生,情深意切,發自肺腑,讀之讓人不禁滄然淚下。”
“這《五悲文》因為裏麵包含的內容太多太豐富,所以暫不贅述,但其核心思想一直被認定為盧照鄰晚年的自怨自艾,而這一點也能從他的文風格調逐漸轉向悲涼能夠看出端倪。”
“但是,通過今天的這一期節目,我覺得《五悲文》可能需要重新解讀,尤其是文末的那一段:‘嗚乎!優優群品,遑遑眾人。雖鑿其竅,未知其身。來從何道?去止何津?誰為其業?誰作其因?一翻一覆兮如掌,一生一死兮若輪。不有大聖,誰起大悲?請北麵趨伏,願終身而教之’,或許需要做更深層次的解析才行。”
“這或許就是駱賓王變化的原因所在。”
“!”
“感謝蕭老解說!”
“哈哈哈,蕭老現在已經成為書藏古今專屬解說員了啊,隨叫隨到的那種!”
“話說迴來,蕭老的意思是承認了駱賓王是因為這篇文章又重新煥發了鬥誌?”
“那必須啊!你看這詞句‘不有大聖,誰起大悲?’我就現在讀了幾遍,就感覺渾身汗毛都要炸了!別說駱賓王本來就是一代好管閑事的豪俠了。”
“不錯,再加上這還是他的好朋友寫的!不過這一會兒,不是尋常百姓的閑事,而是這天下的閑事!”
“太夢幻了啊!盧照鄰雖然不在了,但他的詩,卻激活了駱賓王消沉的鬥誌!就像當初楊炯因為王勃而換了一個人一樣!”
“是的,這就像是一場隻屬於他們四個人的接力賽,真的是太浪漫了!”
正議論間。
鏡頭上的畫麵已經切換到了長安皇宮。
時間是九月。
清晨,還在睡夢中的武則天被寢宮外一陣急促的求見聲驚醒。
風韻猶存的她,很是霸氣的推開了身上的男寵,然後在一群宮女太監的服侍下更衣洗漱。
等到她儀態萬千的來到宮門前的時候。
大唐的文武大臣已在蕭瑟的秋風中跪了半天。
武則天秀眉微皺,冷聲的道:“何事慌張?”
時任宰相李昭德,滿臉惶恐的拜倒道:“迴聖上,柳州司馬李敬業自稱為匡複府大將軍,今已在揚州起兵反叛,其眾已有十數萬,更有無數義士前往加入。”
武則天當場一晃,但她很快就咬牙鎮定下來,沉聲道:“把此事的前因後果報上來。”
李昭德聞言,當即將懷中的討伐檄文呈遞而上,同時開口道:
“聖上,這李敬業本沒有這麽大的本事,他能聚集這麽多人,全賴這一篇檄文,還請聖上過目。”
武則天皺眉伸手,接過後,先是看了一眼檄文的標題《為徐敬業討武媚檄》。
然後,她就在那裏開口念道:“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麵數行,武則天隻是眼有寒芒,可越往下念,武則天拿著檄文的手卻開始了顫抖。
全篇念完後,武則天閉目深吸了一口氣。
許久,她才開口問道:“此檄文是誰寫的?”
李昭德顫聲迴道:“駱……駱賓王……”
武則天眼眸一亮,眼底深沉的殺機湧現:“初唐四傑,真是好一個初唐四傑!先是有王勃的《檄英王雞》,再是有這一篇檄文,這四人如此才華,為何不能為我大唐所用?朕記得他們四人當中目前似乎還有一人在長安當差?”
李昭德連忙迴道:“迴聖上的話,此人乃是初唐四傑之末,楊炯,楊令明,現今正在廢太子李顯府上詹事。”
“嗬,廢物就是喜歡和廢物待在一起。”武則天緩緩的開口,平淡的語氣,卻讓在場的所有大臣縮緊了脖子。
武則天淡漠的看著這一幕,然後再次開口喚道:“三思。”
“姑媽!”武三思越眾而出,來到武則天的腳下,並把頭湊到了武則天的手邊。
武則天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滿意的伸手摸了摸武三思的腦袋:
“三思,揚州交給你了,我給你十萬兵馬,以後還有類似的情況,也全都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幹,體會到姑媽的一片苦心。”
武三思當即大喜拜倒,高聲迴道:“臣,一定不會有負陛下所托!”
武則天眼中寒光陣陣,揮揮手道:“去吧去吧!做得幹淨一點!”
武三思當即領命退下。
他走後。
武則天冰冷的目光掃向一眾大臣,並在他們敬畏的目光中,漠然的開口道:
“朕做事,向來如此,既然不能為朕所用,那便將其廢了!你們,可要對朕有用啊!”
眾臣紛紛再次跪倒,齊聲高喝道:
“陛下,萬歲!”
然後,讓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
以李昭德為首,群臣居然在金碧輝煌且無比莊嚴的長安皇宮門口,開始了……
天魔亂舞的景象……
他們跺腳!抬手臂!原地轉圈!
一圈不夠,兩圈、三圈!
同時,還高聲唿喊著:“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折騰了好一會兒之後,群臣再拜。
武則天掩嘴輕笑,眼中終於透出了一抹滿意。
而這邊,書藏古今的評論區,卻直接炸了!
“要不怎麽說讀書人可怕呢,罵人根本就不帶髒字啊!”
“何止是不帶髒字,看這對仗,看著押韻!我除了牛氣已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我去行天下!這篇檄文至少值五個我去!”
“我出十個!”
“看著真解氣啊!太爽了!我前麵看武三思的時候,可把我憋壞了,這貨真肆無忌憚啊!”
“相比之下我更在意一個細節,前麵盧照鄰的那些工具人說去揚州賣詩,然後駱賓王正好在這個時間點來到揚州,他進城的時候其實對這個李敬業是不屑一顧的,但卻在看了盧照鄰的詩篇後,改變了態度。”
“你這麽一說,好像還真是啊,史冊上說他心中積攢著對武則天的仇恨,然後在這一篇《討武曌檄》裏麵爆發了出來,難道這裏麵有什麽隱情?”
“我也覺得奇怪,駱賓王在離開長安的時候其實是對大唐的現狀非常失望的,加上那個讓他作嘔的縣丞職務,他應該早已看透了這大唐官場,絕不會再摻和半點才是。”
“一切的根源在那篇《五悲文》,在座的有誰讀過這個篇文章的嗎?能幫咱們解讀一下嗎?”
“蕭老在嗎?求助蕭老!”
“對對對,蕭老來幫我們解答一下子啊!”
【史學小書童】:“諸位,《五悲文》共包含了五個部分,分別是悲才難、悲窮道、悲昔遊、悲今日、悲人生,全文概述了盧照鄰一生的經曆和諸多遺憾,尤其是後麵的悲今日和悲人生,情深意切,發自肺腑,讀之讓人不禁滄然淚下。”
“這《五悲文》因為裏麵包含的內容太多太豐富,所以暫不贅述,但其核心思想一直被認定為盧照鄰晚年的自怨自艾,而這一點也能從他的文風格調逐漸轉向悲涼能夠看出端倪。”
“但是,通過今天的這一期節目,我覺得《五悲文》可能需要重新解讀,尤其是文末的那一段:‘嗚乎!優優群品,遑遑眾人。雖鑿其竅,未知其身。來從何道?去止何津?誰為其業?誰作其因?一翻一覆兮如掌,一生一死兮若輪。不有大聖,誰起大悲?請北麵趨伏,願終身而教之’,或許需要做更深層次的解析才行。”
“這或許就是駱賓王變化的原因所在。”
“!”
“感謝蕭老解說!”
“哈哈哈,蕭老現在已經成為書藏古今專屬解說員了啊,隨叫隨到的那種!”
“話說迴來,蕭老的意思是承認了駱賓王是因為這篇文章又重新煥發了鬥誌?”
“那必須啊!你看這詞句‘不有大聖,誰起大悲?’我就現在讀了幾遍,就感覺渾身汗毛都要炸了!別說駱賓王本來就是一代好管閑事的豪俠了。”
“不錯,再加上這還是他的好朋友寫的!不過這一會兒,不是尋常百姓的閑事,而是這天下的閑事!”
“太夢幻了啊!盧照鄰雖然不在了,但他的詩,卻激活了駱賓王消沉的鬥誌!就像當初楊炯因為王勃而換了一個人一樣!”
“是的,這就像是一場隻屬於他們四個人的接力賽,真的是太浪漫了!”
正議論間。
鏡頭上的畫麵已經切換到了長安皇宮。
時間是九月。
清晨,還在睡夢中的武則天被寢宮外一陣急促的求見聲驚醒。
風韻猶存的她,很是霸氣的推開了身上的男寵,然後在一群宮女太監的服侍下更衣洗漱。
等到她儀態萬千的來到宮門前的時候。
大唐的文武大臣已在蕭瑟的秋風中跪了半天。
武則天秀眉微皺,冷聲的道:“何事慌張?”
時任宰相李昭德,滿臉惶恐的拜倒道:“迴聖上,柳州司馬李敬業自稱為匡複府大將軍,今已在揚州起兵反叛,其眾已有十數萬,更有無數義士前往加入。”
武則天當場一晃,但她很快就咬牙鎮定下來,沉聲道:“把此事的前因後果報上來。”
李昭德聞言,當即將懷中的討伐檄文呈遞而上,同時開口道:
“聖上,這李敬業本沒有這麽大的本事,他能聚集這麽多人,全賴這一篇檄文,還請聖上過目。”
武則天皺眉伸手,接過後,先是看了一眼檄文的標題《為徐敬業討武媚檄》。
然後,她就在那裏開口念道:“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鬥平,暗鳴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製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一抔之土未幹,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前麵數行,武則天隻是眼有寒芒,可越往下念,武則天拿著檄文的手卻開始了顫抖。
全篇念完後,武則天閉目深吸了一口氣。
許久,她才開口問道:“此檄文是誰寫的?”
李昭德顫聲迴道:“駱……駱賓王……”
武則天眼眸一亮,眼底深沉的殺機湧現:“初唐四傑,真是好一個初唐四傑!先是有王勃的《檄英王雞》,再是有這一篇檄文,這四人如此才華,為何不能為我大唐所用?朕記得他們四人當中目前似乎還有一人在長安當差?”
李昭德連忙迴道:“迴聖上的話,此人乃是初唐四傑之末,楊炯,楊令明,現今正在廢太子李顯府上詹事。”
“嗬,廢物就是喜歡和廢物待在一起。”武則天緩緩的開口,平淡的語氣,卻讓在場的所有大臣縮緊了脖子。
武則天淡漠的看著這一幕,然後再次開口喚道:“三思。”
“姑媽!”武三思越眾而出,來到武則天的腳下,並把頭湊到了武則天的手邊。
武則天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滿意的伸手摸了摸武三思的腦袋:
“三思,揚州交給你了,我給你十萬兵馬,以後還有類似的情況,也全都交給你了,你可要好好幹,體會到姑媽的一片苦心。”
武三思當即大喜拜倒,高聲迴道:“臣,一定不會有負陛下所托!”
武則天眼中寒光陣陣,揮揮手道:“去吧去吧!做得幹淨一點!”
武三思當即領命退下。
他走後。
武則天冰冷的目光掃向一眾大臣,並在他們敬畏的目光中,漠然的開口道:
“朕做事,向來如此,既然不能為朕所用,那便將其廢了!你們,可要對朕有用啊!”
眾臣紛紛再次跪倒,齊聲高喝道:
“陛下,萬歲!”
然後,讓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
以李昭德為首,群臣居然在金碧輝煌且無比莊嚴的長安皇宮門口,開始了……
天魔亂舞的景象……
他們跺腳!抬手臂!原地轉圈!
一圈不夠,兩圈、三圈!
同時,還高聲唿喊著:“萬歲、萬歲、萬萬歲”
就這樣折騰了好一會兒之後,群臣再拜。
武則天掩嘴輕笑,眼中終於透出了一抹滿意。
而這邊,書藏古今的評論區,卻直接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