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初唐高產詩人,駱臨海!武曌,彼其娘唿!
書藏古今,我打造節目對話諸聖先賢 作者:老鄭麻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人或許不知,但林凡自己卻十分清楚。
他的遭遇,在初唐四傑的身上全都可以找到縮影。
此刻身陷牢獄的駱賓王,和當時被關在拘留室裏的他,是何其的相像,念出這首詩的時候,幾乎是連心境都一模一樣。
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真的有這麽難嗎?
他是幸運的,因為他生在了一個法製健全的年代,所以才會自證清白之後再無人追究。
而駱賓王之所以會被釋放。
是因為武則天要刷人氣,大赦天下。
他才能重見天日。
至於武則天為什麽要刷人氣,該懂的都懂。
那一日。
大赦天下。
駱賓王邁步走出牢獄,迎麵,一名麵相溫潤的男子迎麵走來。
他看向駱賓王,冷笑的道:“駱觀光,聽說你七歲能詩,乃是我大唐第一的神童?”
駱賓王牙齒咬得咯咯作響,橫眉看著眼前之人:“武!三!思!”
“哈哈哈!沒想到,我這阿諛奉承之人,還能被你這神童認得!”武三思哈哈一笑,說罷更是上前一步,滿臉得意的道:
“可惜啊可惜,你這神童,今日卻要去那偏遠的臨海縣,當一個小小的縣令,哦,不對,是縣丞,排第二啊,而我這阿諛奉承之人,如今卻成為了右將軍,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驚喜?”
“妖後禍國!妖後禍國!”駱賓王怒極,咬牙切齒,恨恨的道。
然而武三思卻隻肆意的大笑:“哈哈哈,駱賓王啊駱賓王,我可真是要謝謝你啊。”
“若不是你大赦後得了這縣丞之位,我這流放歸來之人也成不了這右將軍,畢竟,下獄即貶謫,那是太宗陛下立下的規矩。”
“而今,這規矩因你駱賓王而破!所以,我今天特地來迎你出獄,為的,就是來好好謝謝你啊!哈哈哈哈!”
武三思說完,竟是當真對著駱賓王作了個揖,然後,他便仰天大笑著離去。
原地,駱賓王睚眥欲裂的看著武三思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走遠。
半晌過後,他轉頭看了一眼皇宮的方向,眼中露出濃濃的失望。
“如此大唐,如此大唐,嗬嗬……”他的臉上露出一抹苦笑,隨後,臨場怒頌道:
“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虛心徒有托,循跡諒無端。”
“太息關山險,籲嗟歲月闌。忘機殊會俗,守拙異懷安。”
“阮籍空長嘯,劉琨獨未歡。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
“槐疏非盡意,鬆晚夜淩寒。悲調弦中急,窮愁醉裏寬。”
“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詠懷】
頌罷。
他大步朝著長安城外走去!
調露二年(680年)。
駱賓王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
然而,就像武三思說的那樣,縣丞在一縣之地,排在第二,上麵永遠有個縣令壓著。
說是同僚,實則是監視。
駱賓王一腔抱負根本無從施展,想要做些實事更是千難萬難。
期間,武三思在長安如魚得水的消息又屢屢傳來。
駱賓王氣得直接原地辭職,出去遊玩了。
嗣聖元年(684年),駱賓王六十五歲。
武則天廢中宗李顯而自立的消息傳遍天下。
已經兩鬢斑白的駱賓王此時正好身在揚州。
剛入城,就聽到街上有人高喊:
“匡複府大將軍李敬業,領揚州大都督,不日即將入京勤王,為匡扶盧陵王複位而出師,望天下有誌之士,一同加入,共同討伐武後!”
駱賓王聽之,搖頭笑笑,隨後邁步踏入書館。
在書館內,他隨意走動,翻閱書卷。
無意識的抬頭,結果下一秒,他的目光就凝滯了。
書館的牆上,掛著一篇歪歪扭扭的詩稿。
書館內的夥計見狀,頓時笑著走上去介紹道:“這位先生,可真是好眼力,這可是當今初唐四傑之一的盧升之絕筆所作,其文名為《五悲文》,乃是我們掌櫃前陣子花重金所收下,如今這揚州亂成了這樣,您要是喜歡,十兩銀子,就拿去吧。”
駱賓王沉默以對,隻是怔怔的看著牆上的詩篇。
看著看著,他不禁當場淚下。
那夥計見狀,當即趁熱打鐵道:“這位先生,您若是真的喜歡,五兩銀子如何?”
駱賓王收迴自己的視線,從懷中掏出銀子,放在了夥計的手上。
夥計見狀大喜,立馬去取了詩文過來。
駱賓王手裏拿著《五悲文》,耳中聽著書館外時不時響起的吆喝,緩緩地轉頭,身上一股豪氣慢慢的滋生,眼中的閑情,也慢慢化作了一抹精芒。
隨後,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夥計,豪氣頓生的道:
“店內可有紙筆?”
夥計連忙答道:“有!咱們這可是書館,怎麽會沒有紙筆,就在堂內,您剛買了東西,請隨意使用!”
駱賓王點頭,接著便邁步來到了堂內。
隨後,他便徑直提筆寫道: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惠承……”
洋洋灑灑,一篇【代李敬業討武曌檄】文,便就此橫空出世。
這篇文章簡單的翻譯過來呢,就是:
“你個出身卑微的貝戈婢,在宮中亂搞男女關係,兇殘成性,親近奸佞,殺戮兄妹,毒死母親,喪盡天良,人神共憤。
萬裏江山,李氏自古就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你這種跳梁小醜,完全是倒行逆施。我李唐兒孫,還有承蒙聖恩的文武大臣,對於你稱帝的行為表示極大的憤慨,必當順應民心,打死你這個老妖精。
最後,再鄭重提醒你一次,這國家姓李,不姓武!”
整篇檄文,一蹴而就,渾然天成。
寫完之後。
駱賓王直接將其收起,然後向夥計問明了李敬業招募誌士的地點之後,便徑直離去。
那夥計見駱賓王走遠,臉上露出一抹奸計得逞的笑容。
然後便又取出一副和剛才駱賓王買走的那份一模一樣的《五悲文》重新掛在了牆壁上,嘴上還哼哼的笑著:
“又騙了一個老學究,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六個了!”
掛完之後,他邁步朝內堂走去。
剛進內堂,他就看見桌案的紙上有墨跡,頓時罵罵咧咧的道:
“老家夥,手腳忒不幹……”
話說到一半,他就說不下去了,因為,他已經隱約看清了墨跡上殘缺的字跡,以及末尾處,那力透紙背的三個大字。
“駱賓王!”
夥計雙眼瞬間不可思議的瞪大,接著便尖叫著朝書館深處跑去:
“掌櫃!駱臨海!是駱臨海來了!”
他的遭遇,在初唐四傑的身上全都可以找到縮影。
此刻身陷牢獄的駱賓王,和當時被關在拘留室裏的他,是何其的相像,念出這首詩的時候,幾乎是連心境都一模一樣。
說正確的話,做正確的事,真的有這麽難嗎?
他是幸運的,因為他生在了一個法製健全的年代,所以才會自證清白之後再無人追究。
而駱賓王之所以會被釋放。
是因為武則天要刷人氣,大赦天下。
他才能重見天日。
至於武則天為什麽要刷人氣,該懂的都懂。
那一日。
大赦天下。
駱賓王邁步走出牢獄,迎麵,一名麵相溫潤的男子迎麵走來。
他看向駱賓王,冷笑的道:“駱觀光,聽說你七歲能詩,乃是我大唐第一的神童?”
駱賓王牙齒咬得咯咯作響,橫眉看著眼前之人:“武!三!思!”
“哈哈哈!沒想到,我這阿諛奉承之人,還能被你這神童認得!”武三思哈哈一笑,說罷更是上前一步,滿臉得意的道:
“可惜啊可惜,你這神童,今日卻要去那偏遠的臨海縣,當一個小小的縣令,哦,不對,是縣丞,排第二啊,而我這阿諛奉承之人,如今卻成為了右將軍,是不是很意外,是不是很驚喜?”
“妖後禍國!妖後禍國!”駱賓王怒極,咬牙切齒,恨恨的道。
然而武三思卻隻肆意的大笑:“哈哈哈,駱賓王啊駱賓王,我可真是要謝謝你啊。”
“若不是你大赦後得了這縣丞之位,我這流放歸來之人也成不了這右將軍,畢竟,下獄即貶謫,那是太宗陛下立下的規矩。”
“而今,這規矩因你駱賓王而破!所以,我今天特地來迎你出獄,為的,就是來好好謝謝你啊!哈哈哈哈!”
武三思說完,竟是當真對著駱賓王作了個揖,然後,他便仰天大笑著離去。
原地,駱賓王睚眥欲裂的看著武三思在一群人的簇擁下走遠。
半晌過後,他轉頭看了一眼皇宮的方向,眼中露出濃濃的失望。
“如此大唐,如此大唐,嗬嗬……”他的臉上露出一抹苦笑,隨後,臨場怒頌道:
“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虛心徒有托,循跡諒無端。”
“太息關山險,籲嗟歲月闌。忘機殊會俗,守拙異懷安。”
“阮籍空長嘯,劉琨獨未歡。十步庭芳斂,三秋隴月團。”
“槐疏非盡意,鬆晚夜淩寒。悲調弦中急,窮愁醉裏寬。”
“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詠懷】
頌罷。
他大步朝著長安城外走去!
調露二年(680年)。
駱賓王出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
然而,就像武三思說的那樣,縣丞在一縣之地,排在第二,上麵永遠有個縣令壓著。
說是同僚,實則是監視。
駱賓王一腔抱負根本無從施展,想要做些實事更是千難萬難。
期間,武三思在長安如魚得水的消息又屢屢傳來。
駱賓王氣得直接原地辭職,出去遊玩了。
嗣聖元年(684年),駱賓王六十五歲。
武則天廢中宗李顯而自立的消息傳遍天下。
已經兩鬢斑白的駱賓王此時正好身在揚州。
剛入城,就聽到街上有人高喊:
“匡複府大將軍李敬業,領揚州大都督,不日即將入京勤王,為匡扶盧陵王複位而出師,望天下有誌之士,一同加入,共同討伐武後!”
駱賓王聽之,搖頭笑笑,隨後邁步踏入書館。
在書館內,他隨意走動,翻閱書卷。
無意識的抬頭,結果下一秒,他的目光就凝滯了。
書館的牆上,掛著一篇歪歪扭扭的詩稿。
書館內的夥計見狀,頓時笑著走上去介紹道:“這位先生,可真是好眼力,這可是當今初唐四傑之一的盧升之絕筆所作,其文名為《五悲文》,乃是我們掌櫃前陣子花重金所收下,如今這揚州亂成了這樣,您要是喜歡,十兩銀子,就拿去吧。”
駱賓王沉默以對,隻是怔怔的看著牆上的詩篇。
看著看著,他不禁當場淚下。
那夥計見狀,當即趁熱打鐵道:“這位先生,您若是真的喜歡,五兩銀子如何?”
駱賓王收迴自己的視線,從懷中掏出銀子,放在了夥計的手上。
夥計見狀大喜,立馬去取了詩文過來。
駱賓王手裏拿著《五悲文》,耳中聽著書館外時不時響起的吆喝,緩緩地轉頭,身上一股豪氣慢慢的滋生,眼中的閑情,也慢慢化作了一抹精芒。
隨後,他轉頭看向一旁的夥計,豪氣頓生的道:
“店內可有紙筆?”
夥計連忙答道:“有!咱們這可是書館,怎麽會沒有紙筆,就在堂內,您剛買了東西,請隨意使用!”
駱賓王點頭,接著便邁步來到了堂內。
隨後,他便徑直提筆寫道: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後房之嬖。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惠承……”
洋洋灑灑,一篇【代李敬業討武曌檄】文,便就此橫空出世。
這篇文章簡單的翻譯過來呢,就是:
“你個出身卑微的貝戈婢,在宮中亂搞男女關係,兇殘成性,親近奸佞,殺戮兄妹,毒死母親,喪盡天良,人神共憤。
萬裏江山,李氏自古就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你這種跳梁小醜,完全是倒行逆施。我李唐兒孫,還有承蒙聖恩的文武大臣,對於你稱帝的行為表示極大的憤慨,必當順應民心,打死你這個老妖精。
最後,再鄭重提醒你一次,這國家姓李,不姓武!”
整篇檄文,一蹴而就,渾然天成。
寫完之後。
駱賓王直接將其收起,然後向夥計問明了李敬業招募誌士的地點之後,便徑直離去。
那夥計見駱賓王走遠,臉上露出一抹奸計得逞的笑容。
然後便又取出一副和剛才駱賓王買走的那份一模一樣的《五悲文》重新掛在了牆壁上,嘴上還哼哼的笑著:
“又騙了一個老學究,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六個了!”
掛完之後,他邁步朝內堂走去。
剛進內堂,他就看見桌案的紙上有墨跡,頓時罵罵咧咧的道:
“老家夥,手腳忒不幹……”
話說到一半,他就說不下去了,因為,他已經隱約看清了墨跡上殘缺的字跡,以及末尾處,那力透紙背的三個大字。
“駱賓王!”
夥計雙眼瞬間不可思議的瞪大,接著便尖叫著朝書館深處跑去:
“掌櫃!駱臨海!是駱臨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