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這個天下什麽東西最難得,還有比名望更加可遇而不可求的嗎?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周異,周瑜聽罷都深覺受益匪淺,佩服不已。


    “哈哈,過獎過獎了。


    不過賢弟務須謹記,此番畢竟兇險,踏錯一步即萬劫不複。


    為兄望你在此期間,無論是對下屬還是上司一定要謹言慎行,步步為營,切不可大意啊。


    你也為官多年了,這其中的分寸火候,該不用為兄再囉嗦了吧?”


    “大哥放心,在帝都曆練這麽久了,這點能耐還是有的。承蒙大哥教誨,此次小弟絕不會丟了咱周家的臉麵!”


    “好,看你信心十足我也就放心了。”


    周忠捋須大笑,最難的問題解決了,氣氛一下就輕鬆了起來。


    “二弟啊,你可真是生了個好兒子,著實讓為兄羨慕啊!”


    “哈哈,大哥過獎了。這孩子不過是有點早慧罷了,往後還要辛苦大哥不吝賜教,時常教導瑜兒一二呢。”


    “哎~,教導可不敢當,指點一下還是勉強可以的。”


    周瑜今天的表現可圈可點,周忠經此了解後,確實是對他寄予厚望。


    “賢侄啊,伯父我活了大半輩子,見過無數青年才俊,但像你這樣年紀輕輕便如此驚才絕豔之人,實在是罕見至極。


    以你的天賦和能力,將來必定會成為國家棟梁。


    咱們周家要是能多幾個像你一樣的後起之秀,這天下哪怕再多幾分動蕩混亂,也沒有什麽好擔心的啊。”


    “伯父大人過獎了,侄兒所學所知遠不及伯父大人之萬一。


    伯父洞若觀火,深謀遠慮,赤膽忠心,憂國奉公,不愧乃當世名臣。


    侄兒對您高山仰止,今生惟願能達到伯父大人的高度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哈哈,慚愧慚愧,老夫實不敢當此盛譽啊。”


    周忠拱手苦笑,欣慰地對周異說道,


    “二弟,今日為兄方知後生可畏。以後得讓瑜兒與暉兒多加往來,可不能因公廢私,生疏了親情呀。”


    “大哥說得是。今晚是闔家團圓的喜慶日子,小弟這邊公事繁忙,一時三刻恐不能脫身。


    過會便叫內眷先去大哥府上赴宴,瑜兒與暉兒許久未見,也正好趁此機會讓他哥倆好好聯絡一下感情。”


    “諾,就這麽定了。那為兄即刻迴家準備酒菜,就等今晚與賢弟一醉方休了。”


    “小弟必奉陪到底,哈哈。”


    三人皆開懷大笑。


    隨即周忠起身告辭,周異領周瑜連忙躬身相送。


    送走周忠後,周異便按照之前三人商量好的計劃,抓緊行動起來。


    雒陽城袁府


    上元節和中秋節是漢朝唯二的兩個家族聚會的節日,無論富貴貧賤,隻要有條件的都會舉辦族宴。


    袁家四世三公,名聲著於四海,代代人才輩出,堪稱大漢第一豪門!


    既是豪門,那府邸自然也得配得上豪門二字。


    近三丈寬的門麵此時張燈結彩,燈火輝煌,兩扇朱漆大門敞亮大開,頂端高懸鑲金邊黑色匾額,上麵龍飛鳳舞地題著‘袁府’兩個大字。


    門前台階下兩尊石獅雄壯威武,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大門兩側青石鋪地,各植有兩棵挺拔梧桐直插雲霄。


    門牆塗以白灰,上以青色圓瓦覆頂,一眼看去幹淨整潔。


    順著院牆走去,是一色排開十幾根拴馬樁,一看便知這家主人身份尊貴,賓客盈門。


    光看這門口,給人整體感覺就是兩個字,氣派!


    今天這日子袁府門前更是人喊馬嘶,門庭若市,凡是帝都左近為官的袁家子弟,隻要能趕迴來的都過來了。


    門口負責接待的是袁府的大管家袁興。


    他乃是正宗的袁氏族人,在袁府辛勤伺候主家大半輩子,足以稱得上是袁府資曆最老的家仆了。


    此刻他正在門口指揮著八名仆役迎賓收禮,駐車拴馬,已然忙得不可開交,分身乏術。


    “大管家別來無恙乎?”


    袁興聞聲一怔,立刻放下了手頭事情,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隻見一匹駿馬疾馳而來,眼看著就要撞向門口,卻聽那馬一聲長嘶,前腿高高揚起,竟是被來人給硬生生拉住了韁繩,止住了前衝的勢頭。


    此人馬術之高超可見一斑。


    來人倏忽下馬,拱手向他行禮。


    一邊自有仆役上前將馬匹牽走喂食。


    “哈哈,三公子大駕光臨,老奴有失遠迎,恕罪恕罪啊。”


    袁興趕忙上前跪拜行禮,卻被那人一把攙住,


    “大管家客氣了,在下向來不喜這些繁文縟節,袁老辛苦一天就別行此大禮了。”


    “老奴多謝三公子關心。許久未見,三公子的騎術可是越來越精湛了呀。”


    “哈哈,大管家過獎了。我看許久不見,您老的身子還是這麽硬朗,此真乃老當益壯啊!”


    “嗬嗬,諸位公子中老奴最中意的就是三公子了。


    每次跟您說話都如沐春風,渾身舒坦,要是下任族長由您來當,那我們這些做下人的可就有福氣咯。”


    “承您老吉言,若能如願,必當厚報!”


    “那老奴就靜候三公子佳音了,哈哈,三公子一路辛苦,老奴早已派人在府內備好熱水,恭候三公子接風洗塵。”


    “諾,多謝袁老厚愛,那在下就不客氣了。”


    “嗬嗬,不敢不敢,三公子您裏邊請。”


    袁興站在一旁畢恭畢敬地目送三公子離去,眼底卻悄然閃過一縷精光。


    司徒袁隗上有三位兄長,其中三兄袁逢位至司空,乃袁家上任族長。


    袁逢於三年前病卒,族長之位遂傳給了比自己成就更高的四弟袁隗。


    然袁逢雖死,他這一脈卻是子嗣昌盛,其中佼佼者有三。


    其一乃嫡長子袁基,字士紀,現在朝中任職諫議大夫,並襲父親爵位安國亭侯。


    在袁家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族長袁隗,便當屬他位高權重,德隆望尊,是絕大多數家族子弟公認的下任族長。


    其二乃庶子袁紹,字本初,現正當而立之年。


    生的相貌堂堂,一表人才,雄姿英發,氣勢威嚴,甚得父親袁逢和叔父袁隗的喜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易,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居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居易並收藏易,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