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天現異象?有意思!快快,都趕緊起來,隨寡人去開開眼界。哈哈~,新年伊始,這可是吉兆啊!”
靈帝興奮地從龍椅上跳了起來,全然忘記了方才的不快,端著酒杯就往外跑去。
那一身顫顫悠悠的肥肉,隨著他奔跑的腳步不斷上下抖動,讓人看起來既惡心又好笑。
一幹人等擔心靈帝怪罪,不得已也都硬著頭皮緊隨其後跑了出來。
此時,雒陽城上空烏雲滾滾,明明才午時左右,但天色已然近乎夜半。
尤其是皇宮上方的天空,烏雲甚是黑厚,隱約可見的血色閃電在其中不斷翻滾跳躍。
靈帝剛跑到殿外,半空中又是一陣驚雷炸響,仿佛就在耳邊轟鳴。
嚇得他體如篩糠,當即便癱軟在地,手中酒杯滴溜溜滾落地上,恰好滾到一人腳下。
那人看去約摸五旬年紀,內裹黃袍,外披純白狐裘大衣,麵白無須,身形佝僂,手中撚著一串翡翠玉珠,正仰頭觀望這異象。
一雙三角眼中隱隱閃現寒芒,令人望而生畏。
兩列小黃門侍立左右,神態恭謹肅穆,雙目低垂,竟無一人敢抬頭看他,哪怕靈帝跌倒也無一人敢擅自上前攙扶。
這世間膽敢在皇宮裏如此攝威擅勢,蔑視皇權的怕是隻有一人,那便是如今權傾朝野的靈帝‘阿父’,十常侍之首-張讓!
但見張讓不慌不忙地拾起酒杯,上前穩穩攙起靈帝,然後握住靈帝的手,眼中精光瞬時收斂,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慈愛。
“陛下,外麵天冷風急,可不比殿內,您怎能穿得這般單薄,可疼煞老奴嘍。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您可一定要保重龍體呀。
老奴身上這件狐裘大衣,乃是烏桓單於耗費三年時間,精選白狐最柔軟的腹部軟毛縫製而成,可謂禦寒至寶,價值連城。
今老奴敬獻予陛下禦寒之用,還望陛下勿嫌。
來人,快為陛下易服。”
言罷,身後兩名小黃門趕忙上前替張讓解下裘衣,另有一名內侍接過裘衣為靈帝披上。
“無妨無妨,阿父真是有心了。”
靈帝緊了緊裘衣,手指下意識地在光滑如緞般的狐裘上輕輕摩挲,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旋即便恢複了常態。
他抬頭望向天空,發現厚重的烏雲已然越壓越低,其中蘊藏的低沉雷鳴猶如猛獸嘶吼,聽之叫人不寒而栗。
但極目遠眺之下,卻又見天邊四圍各露有魚肚白,貌似隻有雒陽城,不,準確地說是隻有內城出現了這般駭人景象。
靈帝驚懼地問道張讓:“阿父,這是怎麽迴事?新年伊始便現此異象,是否為不祥之兆?”
張讓躬身答道:“陛下勿憂,老奴已使人急招太史令李弘前來見駕,到時一問便知端詳。”
“嗯,阿父辦事,寡人向來都是放心的。”
正說話間,隻見一行人已自遠處步履匆匆地趕了過來。為首一人當先爬上殿階,領著眾人納頭便拜。
“微臣太史令李弘領轄下屬官見駕來遲,望陛下恕罪。”
“嗯,無需多禮,眾卿家平身吧。李卿,朕知你精通天文星象,占卜之術,素來靈驗,快給寡人解釋一下今日這異象是何預兆?”
靈帝指天問道。
“陛下恕罪,微臣現在還不敢確定,因這天象尚未成形,不過想必很快便會有所變化。是以微臣特帶領諸僚屬一同前來見駕,到時方可斷言。”
李弘也是心裏沒底,本來恰逢佳節,諸僚屬已經為他在‘群芳閣’定好了宴席,隻等著收工後一享豔福了。
誰知道這老天爺哪根筋搭錯了,說翻臉就翻臉。
關乎天象乃太史令職責所在,所以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還未待聖諭傳召便火急火燎地奔皇宮裏趕來。
不過李弘畢竟為官多年,深諳官場之道。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思緒急轉之間,心想這異象來得如此古怪突然,不論是典籍或是閱曆都聞所未聞,為自己小命著想,還是多拉幾個墊背的穩妥些。
想通此節,他立刻折身複返,諸僚屬鴻運當頭,托上司的福,便也都有幸一並來陪皇帝過節了。
這時天象果然開始變化,但見皇宮上方的黑雲層開始呈漩渦狀向內收縮,如同一個巨大的倒置漏鬥籠罩著整個皇宮。
漩渦中心處漆黑一片,所有的雷鳴閃電都被無聲地吸入其中。
眾人受這恐怖的氣勢壓抑得唿吸都困難,空氣中充斥著難以言喻的緊張氛圍,讓眾人的汗毛不自覺地都立了起來。
李弘不愧是太史令,知道這是雷電即將來臨的征兆,急忙請示張讓此地不宜久留,需立刻進殿以策萬全。
張讓也不含糊,一把架住靈帝,“爾等快隨陛下到殿內躲避,此處不可久留!”
眾人心神早已被天威所攝,巴不得趕緊離開這危險所在。此刻聽聞張讓金口開恩,一群人如蒙大赦,慌忙擠進大殿門簷之內。
尚未及轉身,就見殿外驟然間亮如白晝,碗口粗一道閃電從天而降,直劈在張讓之前所站處,鋪在地上的大青石板瞬間碎石橫飛,焦黑一片。
當真是天威難測,竟然恐怖如斯!
眾人皆倒吸涼氣,相顧失色,張讓更是臉色鐵青,目露兇光。
再看那蒼穹之上已然另生異狀,漩渦中心處可能吸收了太多雷電的原因,快速蘊釀出一個刺眼的光球。
光球電光纏繞,忽大忽小,裏麵似有異物湧動,似要掙脫束縛,噴薄而出。
良久,在發出多次‘哢嚓’聲後,光球終是承受不住應聲而裂!
隻見四道異光從中激射而出,光分四色,青黃白赤。
那道赤光原在最後,卻衝得最快,正好撞到白光之上。
白光本來位列第三,這一撞之下竟第一個墜落塵世,而那赤光也受這一震之力反彈至西方地界,隨後劃破天際,消失不見。
緊接著青光隱於北方,黃光卻是隨著那白光墜於雒陽城內。
眾人麵麵相覷,正在訝異之餘,卻又見那光球轟然爆裂,其中蘊藏的巨大能量瞬間傾瀉而出,密集環繞的閃電如細蛇般四散遊走,蒼穹之上霎時支離破碎。
觸目驚心之際,漩渦中心處又猛然噴出一道黑氣。
這氣柱竟如前四道光合起來粗細,漆黑如墨,陰冷無比,讓人一眼望去便覺得汗毛倒豎,毛骨悚然。
周圍的閃電被它盡數吸進內裏,竟沒能掀起一絲波瀾,隻是陰冷中更添暴戾陰狠之氣。
待將所有的雷電都吸收幹淨後,黑氣才仿佛不甘心般緩緩消散,最後也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雒陽城。
這時老天才仿佛發泄完了一般,漩渦漸漸消失,烏雲也隨之退散,陽光重新灑落世間,一切又都恢複了原狀。
變化如此之快,令人恍如隔世,如夢如幻。
靈帝興奮地從龍椅上跳了起來,全然忘記了方才的不快,端著酒杯就往外跑去。
那一身顫顫悠悠的肥肉,隨著他奔跑的腳步不斷上下抖動,讓人看起來既惡心又好笑。
一幹人等擔心靈帝怪罪,不得已也都硬著頭皮緊隨其後跑了出來。
此時,雒陽城上空烏雲滾滾,明明才午時左右,但天色已然近乎夜半。
尤其是皇宮上方的天空,烏雲甚是黑厚,隱約可見的血色閃電在其中不斷翻滾跳躍。
靈帝剛跑到殿外,半空中又是一陣驚雷炸響,仿佛就在耳邊轟鳴。
嚇得他體如篩糠,當即便癱軟在地,手中酒杯滴溜溜滾落地上,恰好滾到一人腳下。
那人看去約摸五旬年紀,內裹黃袍,外披純白狐裘大衣,麵白無須,身形佝僂,手中撚著一串翡翠玉珠,正仰頭觀望這異象。
一雙三角眼中隱隱閃現寒芒,令人望而生畏。
兩列小黃門侍立左右,神態恭謹肅穆,雙目低垂,竟無一人敢抬頭看他,哪怕靈帝跌倒也無一人敢擅自上前攙扶。
這世間膽敢在皇宮裏如此攝威擅勢,蔑視皇權的怕是隻有一人,那便是如今權傾朝野的靈帝‘阿父’,十常侍之首-張讓!
但見張讓不慌不忙地拾起酒杯,上前穩穩攙起靈帝,然後握住靈帝的手,眼中精光瞬時收斂,取而代之的是滿臉慈愛。
“陛下,外麵天冷風急,可不比殿內,您怎能穿得這般單薄,可疼煞老奴嘍。為了大漢的江山社稷,您可一定要保重龍體呀。
老奴身上這件狐裘大衣,乃是烏桓單於耗費三年時間,精選白狐最柔軟的腹部軟毛縫製而成,可謂禦寒至寶,價值連城。
今老奴敬獻予陛下禦寒之用,還望陛下勿嫌。
來人,快為陛下易服。”
言罷,身後兩名小黃門趕忙上前替張讓解下裘衣,另有一名內侍接過裘衣為靈帝披上。
“無妨無妨,阿父真是有心了。”
靈帝緊了緊裘衣,手指下意識地在光滑如緞般的狐裘上輕輕摩挲,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一下,旋即便恢複了常態。
他抬頭望向天空,發現厚重的烏雲已然越壓越低,其中蘊藏的低沉雷鳴猶如猛獸嘶吼,聽之叫人不寒而栗。
但極目遠眺之下,卻又見天邊四圍各露有魚肚白,貌似隻有雒陽城,不,準確地說是隻有內城出現了這般駭人景象。
靈帝驚懼地問道張讓:“阿父,這是怎麽迴事?新年伊始便現此異象,是否為不祥之兆?”
張讓躬身答道:“陛下勿憂,老奴已使人急招太史令李弘前來見駕,到時一問便知端詳。”
“嗯,阿父辦事,寡人向來都是放心的。”
正說話間,隻見一行人已自遠處步履匆匆地趕了過來。為首一人當先爬上殿階,領著眾人納頭便拜。
“微臣太史令李弘領轄下屬官見駕來遲,望陛下恕罪。”
“嗯,無需多禮,眾卿家平身吧。李卿,朕知你精通天文星象,占卜之術,素來靈驗,快給寡人解釋一下今日這異象是何預兆?”
靈帝指天問道。
“陛下恕罪,微臣現在還不敢確定,因這天象尚未成形,不過想必很快便會有所變化。是以微臣特帶領諸僚屬一同前來見駕,到時方可斷言。”
李弘也是心裏沒底,本來恰逢佳節,諸僚屬已經為他在‘群芳閣’定好了宴席,隻等著收工後一享豔福了。
誰知道這老天爺哪根筋搭錯了,說翻臉就翻臉。
關乎天象乃太史令職責所在,所以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還未待聖諭傳召便火急火燎地奔皇宮裏趕來。
不過李弘畢竟為官多年,深諳官場之道。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思緒急轉之間,心想這異象來得如此古怪突然,不論是典籍或是閱曆都聞所未聞,為自己小命著想,還是多拉幾個墊背的穩妥些。
想通此節,他立刻折身複返,諸僚屬鴻運當頭,托上司的福,便也都有幸一並來陪皇帝過節了。
這時天象果然開始變化,但見皇宮上方的黑雲層開始呈漩渦狀向內收縮,如同一個巨大的倒置漏鬥籠罩著整個皇宮。
漩渦中心處漆黑一片,所有的雷鳴閃電都被無聲地吸入其中。
眾人受這恐怖的氣勢壓抑得唿吸都困難,空氣中充斥著難以言喻的緊張氛圍,讓眾人的汗毛不自覺地都立了起來。
李弘不愧是太史令,知道這是雷電即將來臨的征兆,急忙請示張讓此地不宜久留,需立刻進殿以策萬全。
張讓也不含糊,一把架住靈帝,“爾等快隨陛下到殿內躲避,此處不可久留!”
眾人心神早已被天威所攝,巴不得趕緊離開這危險所在。此刻聽聞張讓金口開恩,一群人如蒙大赦,慌忙擠進大殿門簷之內。
尚未及轉身,就見殿外驟然間亮如白晝,碗口粗一道閃電從天而降,直劈在張讓之前所站處,鋪在地上的大青石板瞬間碎石橫飛,焦黑一片。
當真是天威難測,竟然恐怖如斯!
眾人皆倒吸涼氣,相顧失色,張讓更是臉色鐵青,目露兇光。
再看那蒼穹之上已然另生異狀,漩渦中心處可能吸收了太多雷電的原因,快速蘊釀出一個刺眼的光球。
光球電光纏繞,忽大忽小,裏麵似有異物湧動,似要掙脫束縛,噴薄而出。
良久,在發出多次‘哢嚓’聲後,光球終是承受不住應聲而裂!
隻見四道異光從中激射而出,光分四色,青黃白赤。
那道赤光原在最後,卻衝得最快,正好撞到白光之上。
白光本來位列第三,這一撞之下竟第一個墜落塵世,而那赤光也受這一震之力反彈至西方地界,隨後劃破天際,消失不見。
緊接著青光隱於北方,黃光卻是隨著那白光墜於雒陽城內。
眾人麵麵相覷,正在訝異之餘,卻又見那光球轟然爆裂,其中蘊藏的巨大能量瞬間傾瀉而出,密集環繞的閃電如細蛇般四散遊走,蒼穹之上霎時支離破碎。
觸目驚心之際,漩渦中心處又猛然噴出一道黑氣。
這氣柱竟如前四道光合起來粗細,漆黑如墨,陰冷無比,讓人一眼望去便覺得汗毛倒豎,毛骨悚然。
周圍的閃電被它盡數吸進內裏,竟沒能掀起一絲波瀾,隻是陰冷中更添暴戾陰狠之氣。
待將所有的雷電都吸收幹淨後,黑氣才仿佛不甘心般緩緩消散,最後也悄無聲息地融入了雒陽城。
這時老天才仿佛發泄完了一般,漩渦漸漸消失,烏雲也隨之退散,陽光重新灑落世間,一切又都恢複了原狀。
變化如此之快,令人恍如隔世,如夢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