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昨天晚上我和馮姐同一班守夜。”梁涵說。
馮碧垚確認地點頭。
“夜裏兩點鍾的時候,下一班的守夜人就接替了我們。這一點司機先生可以證明。”
“沒錯,之後是我和朱記者一起守的夜。”司機李響說。
大夥的視線都聚集在梁涵身上,她繼續說:“交班以後,我和馮姐就在座位上睡著了。”
廖飛問:“所以,你想證明什麽?”
梁涵指了指客車的座椅說:“我當時是在靠裏測的座位上睡著的,外側睡得是馮姐。如果我夜裏想要離開座位的話,需要馮姐給我讓路才可以。”
馮碧垚說:“昨晚我很困,一直睡到早晨才醒的。”
梁涵說:“這就能證明,我沒有殺害朱記者的條件。”
廖飛會心一笑,梁涵的說辭確實聽上去很縝密。但是如果想要行兇的話,肯定能夠找到不驚動馮碧垚而離開座位的方法。
但是對於其他的普通乘客來講,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完美了。
大家也都沒有懷疑她的意思,也沒人要問她問題。
可廖飛心裏想的則是:梁涵的自我辯護,是不是存在兇手思維?
從梁涵神秘兮兮的言談舉止,到她對待“香煙問題”時緊張的態度,再到現在一套滴水不漏的“清白說辭”,廖飛怎麽都覺得這個人有些奇怪。
此時鹿淇忽然向廖飛這邊望過來,那眼神分明就是再說:“可疑!”
確實,在行兇之前就已經想好如何讓自己置身事外,這是高智商罪犯通用的行為方式。
廖飛默默在心中給梁涵打上了可疑的標簽。
第三個進行自我辯護的人是鹿淇。
她第一句話就是:“其實昨晚我失眠了,根本沒睡著。”
這句話像顆投進淺海的魚雷,瞬間在乘客們負責表情的神經網絡中,炸起一片水花。
大家臉上的表情各異,有驚訝也有疑惑。
鹿淇則是個精準的獵手,仔細地捕捉著車上所有人的表情。
可是結果很遺憾,沒有一個人的第一反應是驚慌和恐懼。
沒有。
難道說兇手真的不在車上?還是兇手對自身微表情的把控達到了極致?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這個兇手就太可怕了。
最起碼說明他(她)經過某種心理學訓練,或者說明這場謀殺醞釀已久,兇手把案件發生後的細節都預料到了。
鹿淇心裏一涼,臉上卻露出微笑。
“跟大家開個玩笑,其實昨晚我很早就睡了。”鹿淇說,“不過我到真希望昨晚我沒有睡,那樣的話,真兇就會浮出水麵了。”
餘光楠有些不耐煩,他對鹿淇說:“大家都在一輛車上,誰也逃脫不了嫌疑。你懷疑我們,我也懷疑你可能是賊喊捉賊。”
鹿淇的笑容不減分毫,“餘先生,懷疑是您的權利。”
餘光楠說:“所以,你就別再詐我們了。趕緊說一下你的自我辯白。”
鹿淇點頭,說:“今天清晨我是第一個發現朱記者不在車上的人,如果我是殺害朱記者的兇手,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第一個發現死者消失的人,難道就不可能是兇手嗎?”廖飛說,其實他對鹿淇的懷疑已經消減了很多,對鹿淇提出問題,也隻是想試探一下這位“偵探社團副社長”的思維能力。
在這輛客車上,廖飛是第一個“玩”這個遊戲的人。
鹿淇望向廖飛,廖飛繼續說:“我在警校讀過很多案例,有一些兇案的兇手就是報案人,或者是第一個發現死者已經死亡的人。”
鹿淇說:“外麵的暴風雪一直沒停,它可以掩蓋腳印,破壞很多證據。而且外麵寒冷的溫度也能對屍體的死亡時間判斷造成幹擾。如果我是兇手,絕不會主動尋找朱記者,而是希望他的屍體越晚被發現越好。”
鹿淇的說辭有理有據,足以讓人信服。
廖飛不禁對她的腦筋轉動之快有了一點小小的佩服。
沒有人對鹿淇提問。
下一個發言者是馮碧垚。
馮碧垚說:“我記得朱記者的屍體,褲帶是解開的吧。他又是死在樹林附近,這麽看來他應該是去上廁所的。”
“所以?”
“所以朱記者很可能是被跟他一起上廁所的人殺害的,我是一個女生,怎麽可能會和朱記者一起去廁所。”馮碧垚說。
馮碧垚的理由有些牽強,按照她的說法所有女乘客的嫌疑就都被排除了。
餘光楠率先提出了馮碧垚的理由站不住,並且提問說:“就算朱記者不會和女人一起去廁所,那也有可能是某人趁著朱記者上廁所的時候偷襲了他。這你怎麽解釋?”
很尖銳的問題。
馮碧垚的頭腦似乎不太發達,麵對餘光楠的問題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麽。
最後還是她的老同學梁涵替她解圍。
梁涵說:“假定朱記者去上廁所的前提成立,按照大家的分析,朱記者被害的情況隻有兩種可能。”
“哪兩種?”廖飛問,他眯眼盯著梁涵,這個思維縝密的女作家,總能給他帶來好奇。
“第一種可能是,朱記者和兇手一起去上廁所,中途被兇手殺害。第二種可能是朱記者獨自上廁所,被尾隨而至的兇手殺害。”梁涵說,“這兩種可能,都不會出現在馮姐身上。”
“理由呢?”
梁涵說:“就像馮姐說的那樣,朱記者不可能和她一起去廁所。如果是馮姐從背後偷襲朱記者的話一定會被發現的,大家看她的鞋子就明白了。”
大夥的視線都聚焦在了馮碧垚的鞋子上,那是一雙保暖性能堪憂的高跟皮靴。
“這樣的高跟靴走在雪地上,會留下很深很明顯的腳印,而且也會發出很清晰的聲響。”梁涵說,“所以馮姐不可能偷襲成功。”
大夥麵麵相覷,點頭認為確實如此。
馮碧垚向梁涵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她著實鬆了口氣。
畢竟就算是“遊戲”,不被別人懷疑也是好的。
廖飛心想:如果前麵所說的猜想都成立,那麽朱記者的死亡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被跟他一起去廁所的人所殺害。
因為那麽厚的雪層,即便穿的不是高跟靴,踩上去也會發出很大的動靜。因此,偷襲的選項被排除了。
這條線索,也算是這場遊戲中的意外收獲。
下一個發言的人是餘光楠。
令人沒想到的是,餘光楠的自我辯護實在是夠奇葩……
</p>
“昨天晚上我和馮姐同一班守夜。”梁涵說。
馮碧垚確認地點頭。
“夜裏兩點鍾的時候,下一班的守夜人就接替了我們。這一點司機先生可以證明。”
“沒錯,之後是我和朱記者一起守的夜。”司機李響說。
大夥的視線都聚集在梁涵身上,她繼續說:“交班以後,我和馮姐就在座位上睡著了。”
廖飛問:“所以,你想證明什麽?”
梁涵指了指客車的座椅說:“我當時是在靠裏測的座位上睡著的,外側睡得是馮姐。如果我夜裏想要離開座位的話,需要馮姐給我讓路才可以。”
馮碧垚說:“昨晚我很困,一直睡到早晨才醒的。”
梁涵說:“這就能證明,我沒有殺害朱記者的條件。”
廖飛會心一笑,梁涵的說辭確實聽上去很縝密。但是如果想要行兇的話,肯定能夠找到不驚動馮碧垚而離開座位的方法。
但是對於其他的普通乘客來講,這個理由已經足夠完美了。
大家也都沒有懷疑她的意思,也沒人要問她問題。
可廖飛心裏想的則是:梁涵的自我辯護,是不是存在兇手思維?
從梁涵神秘兮兮的言談舉止,到她對待“香煙問題”時緊張的態度,再到現在一套滴水不漏的“清白說辭”,廖飛怎麽都覺得這個人有些奇怪。
此時鹿淇忽然向廖飛這邊望過來,那眼神分明就是再說:“可疑!”
確實,在行兇之前就已經想好如何讓自己置身事外,這是高智商罪犯通用的行為方式。
廖飛默默在心中給梁涵打上了可疑的標簽。
第三個進行自我辯護的人是鹿淇。
她第一句話就是:“其實昨晚我失眠了,根本沒睡著。”
這句話像顆投進淺海的魚雷,瞬間在乘客們負責表情的神經網絡中,炸起一片水花。
大家臉上的表情各異,有驚訝也有疑惑。
鹿淇則是個精準的獵手,仔細地捕捉著車上所有人的表情。
可是結果很遺憾,沒有一個人的第一反應是驚慌和恐懼。
沒有。
難道說兇手真的不在車上?還是兇手對自身微表情的把控達到了極致?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這個兇手就太可怕了。
最起碼說明他(她)經過某種心理學訓練,或者說明這場謀殺醞釀已久,兇手把案件發生後的細節都預料到了。
鹿淇心裏一涼,臉上卻露出微笑。
“跟大家開個玩笑,其實昨晚我很早就睡了。”鹿淇說,“不過我到真希望昨晚我沒有睡,那樣的話,真兇就會浮出水麵了。”
餘光楠有些不耐煩,他對鹿淇說:“大家都在一輛車上,誰也逃脫不了嫌疑。你懷疑我們,我也懷疑你可能是賊喊捉賊。”
鹿淇的笑容不減分毫,“餘先生,懷疑是您的權利。”
餘光楠說:“所以,你就別再詐我們了。趕緊說一下你的自我辯白。”
鹿淇點頭,說:“今天清晨我是第一個發現朱記者不在車上的人,如果我是殺害朱記者的兇手,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第一個發現死者消失的人,難道就不可能是兇手嗎?”廖飛說,其實他對鹿淇的懷疑已經消減了很多,對鹿淇提出問題,也隻是想試探一下這位“偵探社團副社長”的思維能力。
在這輛客車上,廖飛是第一個“玩”這個遊戲的人。
鹿淇望向廖飛,廖飛繼續說:“我在警校讀過很多案例,有一些兇案的兇手就是報案人,或者是第一個發現死者已經死亡的人。”
鹿淇說:“外麵的暴風雪一直沒停,它可以掩蓋腳印,破壞很多證據。而且外麵寒冷的溫度也能對屍體的死亡時間判斷造成幹擾。如果我是兇手,絕不會主動尋找朱記者,而是希望他的屍體越晚被發現越好。”
鹿淇的說辭有理有據,足以讓人信服。
廖飛不禁對她的腦筋轉動之快有了一點小小的佩服。
沒有人對鹿淇提問。
下一個發言者是馮碧垚。
馮碧垚說:“我記得朱記者的屍體,褲帶是解開的吧。他又是死在樹林附近,這麽看來他應該是去上廁所的。”
“所以?”
“所以朱記者很可能是被跟他一起上廁所的人殺害的,我是一個女生,怎麽可能會和朱記者一起去廁所。”馮碧垚說。
馮碧垚的理由有些牽強,按照她的說法所有女乘客的嫌疑就都被排除了。
餘光楠率先提出了馮碧垚的理由站不住,並且提問說:“就算朱記者不會和女人一起去廁所,那也有可能是某人趁著朱記者上廁所的時候偷襲了他。這你怎麽解釋?”
很尖銳的問題。
馮碧垚的頭腦似乎不太發達,麵對餘光楠的問題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麽。
最後還是她的老同學梁涵替她解圍。
梁涵說:“假定朱記者去上廁所的前提成立,按照大家的分析,朱記者被害的情況隻有兩種可能。”
“哪兩種?”廖飛問,他眯眼盯著梁涵,這個思維縝密的女作家,總能給他帶來好奇。
“第一種可能是,朱記者和兇手一起去上廁所,中途被兇手殺害。第二種可能是朱記者獨自上廁所,被尾隨而至的兇手殺害。”梁涵說,“這兩種可能,都不會出現在馮姐身上。”
“理由呢?”
梁涵說:“就像馮姐說的那樣,朱記者不可能和她一起去廁所。如果是馮姐從背後偷襲朱記者的話一定會被發現的,大家看她的鞋子就明白了。”
大夥的視線都聚焦在了馮碧垚的鞋子上,那是一雙保暖性能堪憂的高跟皮靴。
“這樣的高跟靴走在雪地上,會留下很深很明顯的腳印,而且也會發出很清晰的聲響。”梁涵說,“所以馮姐不可能偷襲成功。”
大夥麵麵相覷,點頭認為確實如此。
馮碧垚向梁涵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她著實鬆了口氣。
畢竟就算是“遊戲”,不被別人懷疑也是好的。
廖飛心想:如果前麵所說的猜想都成立,那麽朱記者的死亡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被跟他一起去廁所的人所殺害。
因為那麽厚的雪層,即便穿的不是高跟靴,踩上去也會發出很大的動靜。因此,偷襲的選項被排除了。
這條線索,也算是這場遊戲中的意外收獲。
下一個發言的人是餘光楠。
令人沒想到的是,餘光楠的自我辯護實在是夠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