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迪化省共開墾耕地860萬畝,其中棉花種植占比高達七成以上,我國棉花供應已經大為緩解。”


    “開發草場麵積達到1500萬畝以上,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由於我國育兒津貼的激勵作用,嬰幼兒奶粉成為了市場熱點,帶動了大批新農合往畜牧業轉移。”


    劉平方剛從迪化考察迴來,拿著親自寫的調研報告,給劉學勤講解。


    如今劉學勤的子女都已經成年,最小的女兒劉冪也年滿十八歲,他索性把子女全都打發到各地去考察,順便向人民群眾展示王室的精神風貌。


    劉根號去了北美殖民地,老三劉餘弦去了安南;大公主劉點去了台灣行省,二公主劉圓和三公主劉冪結伴去了滿剌加租界——佛牙城。


    “很好,要注意新農合覆蓋的人群數量。農業是靠天吃飯的產業,即便是科技的介入,它也不可能如同工業那邊連續生產,產品的生產效率會導致工業與農業從業人員收入的差異,這種差異會對人民有哪些影響?你不去和底層人一起吃飯,一起幹活,是體會不到的。”


    這種時候,劉學勤終於顯露出一個老父親的慈祥,諄諄教誨起來。他對二女們的定位與大明皇室不同,他們將來無需治國,但一定要知道這艘航船的動向,一旦發生偏移或者出現觸角的風險,王室與塞音教合力,起碼有力挽狂瀾的力量。


    今年劉學勤已經44歲,已經是人到中年了,然而他的創業之路才剛剛展開。子女們的成長令他欣慰,孩子們的教育沒有跑偏,能幫上忙了。


    “那個救過你性命的小夥子怎麽樣?”


    他想起什麽似的問道。


    “還不錯,表叔那邊多有照拂,我當麵向他答謝了,他還有些受寵若驚呢。我打聽了一下,這個人很聰明,學習能力強,我想著能不能,能不能給他個知縣做做?”


    劉平方說的那個人就是藍牙,不過第一次向父親提出這種請求,他說到後麵,聲音幾不可聞。


    “嗬嗬,你這屬於公器私用了,報恩不是你這麽個報法。對位置比自己低的人,要肯給機會,但你要記住,哪怕是救命恩人,你最多隻能給三次機會。”


    “過猶不及,如果一個人不上道,你給機會是害了他。這個過程是需要跟蹤,反複試探的,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上限,超過限度會把人壓垮,人家或許迴過頭埋怨你。”


    “那個小夥子既然聰明好學,你可以給他安排一個去社稷峰學習的機會,別許諾什麽,到時候量才而定。須知言諾不與,其怨大於不許。”


    劉學勤叮囑許多,見兒子真心領會,才放他自去。


    此時的大明朝,正在瘋傳一件事:


    淇國公邱福的兒子邱鬆,在廣西的蜀道山投資銀行,取了一大筆錢。以訛傳訛之下,從最初的幾萬,變成了上百萬。


    南京的老爺們都是見過錢的,但也被這個數字刺激到不輕,紛紛派管家之類的去南京分行打聽。


    前年(永樂七年)大明使者郭驥被本雅失裏殺死,朱棣大怒,派淇國公邱福為主帥,領兵十萬北征韃靼。


    開始進展很順利,但後來邱福被勝利衝昏頭腦,置朱棣多次警告於腦後,輕兵冒進,在臚朐河一帶陷入韃靼大軍重圍,丘福與王忠、火真等副將盡皆被俘遇害,麾下全軍覆沒。


    朱棣聞訊震怒不已,剝奪了丘福的世襲爵位,並將其全家流放海南。


    要說朱棣這人還是比較厚道的,念在邱福是靖難功臣的份上,沒有太為難其家人。邱鬆隻是被貶謫到海南澄邁,還世襲海南衛指揮。


    相對而言,漢武帝殺了李陵全家,就顯得刻薄寡恩了。


    好在去年(永樂八年)朱棣領兵禦駕親征,先後擊敗了本雅失裏和阿魯台的部隊,本雅失裏僅剩七騎逃走。


    事後朱棣罵道:“狗日的塞音老仙,也不肯把他的步槍給咱賣一些,要不然朕就算借他本雅失裏一對翅膀,他都逃不走!”


    不管怎麽說,這一仗打得很漂亮,充分體現出了朱棣作為軍事統帥的才能,也把韃靼部打服了。


    再迴到邱鬆那邊,好在當年邱福留了後手,跟蜀道山信托投了5萬兩銀子。當時邱鬆拿著信托憑證找到投資銀行時,是極為忐忑的。


    人走茶涼的道理誰都懂,被貶謫之後,他已經見識了太多白眼,這還是他仍然實權在握的情況。


    他都沒指望能拿迴本金的,結果銀行的客戶經理很熱情地請他到了貴賓室。因為蜀道山不同的基金有對應的收益率,所以很快就查出來,他家的信托賬戶已經有將近十萬塊錢!


    不過當初邱福與投資公司簽的合同是保本付息的,本金在十年期裏不能動,隻能提取利息。


    即便如此,也解了邱家的燃眉之急。


    家道一旦中落,你就會發現遇上的全是壞事,各種踩你的人都莫名出現了,想要平安落地,就需要各種打點,沒錢是萬萬不行的。


    這事等於是個活廣告,蜀道山信托投資在大明的業務來了一撥小高潮。


    劉學勤對金融口的管理一直很嚴格,這些年隻通過了陝西商幫的【民生銀行】一家新銀行,銀信業務嚴格分離。


    銀行業主要還是以存款、貸款、匯兌這些傳統業務為主,尚未涉及投資理財。


    蜀道山可以說是混業經營的先驅者,信托、投資、證券、保險、融資租賃全都涉及到了,眼饞這塊業務的大有人在,包括朝廷一直虎視眈眈。


    漸漸的,一些怪話也傳到劉學勤耳朵裏。


    說什麽“大明人投資蜀道山,等於咱們的經濟成果喂肥了別人。”還有說“還不是那套,寧贈友邦,不與家奴!嗬嗬,你也別高看自己,咱們就是家奴。”


    劉學勤不為所動,所謂信托,就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千年洗刷下來,把國人的契約精神洗沒了,需要重新建立。


    商朝那會兒,國人似乎是很重視“信”這件事的,到了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這個“信”就到了末尾的位置。


    春秋時那個寧可抱柱被淹死,也要信守約定的尾生被群嘲,就說明了國民信用大滑坡。


    宋襄公泓水之戰,不肯半渡而擊,幾乎成了商人(宋國是唯一一個商朝人建立的諸侯國,以至於其它諸侯國編排各種故事嘲笑,例如杞人憂天、守株待兔、智子疑鄰等)守信的絕唱。


    博弈論告訴我們,在多次博弈的情況下,欺騙者會遭受長期損失。比如網文寫手有些上來就抄的,還有花式抄襲的,到最後愚弄的還是自己,因為這個過程你很難提高自己的技藝,繼而被市場認可,也無法得到收益。


    隻有大家都按規矩行事,社會資源優化配置,最終達到帕累托最優的局麵。


    不過,誰掌握著規則製定權,會天然享有競爭優勢。


    劉學勤操控的蜀道山信托投資公司,如同一隻吸血的水蛭,在短短數年時間內,托管資金已經過億,並將社會財富精準地分配給富人,無論是塞人、明人,還是蒙古人。


    高層的社會實驗,處於底層的貧民一無所知,但是逐漸覺醒的中產者卻發現了其中不妥,一些不滿的情緒開始發泄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塞音老仙鬧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螞蟻愛大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螞蟻愛大樹並收藏塞音老仙鬧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