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靜指責雍正帝是謀父、逼母、弑兄、屠弟的大逆不孝的人。


    而古來傳說,“卿雲”現是天子孝的表現,鄂爾泰在報卿雲時,特意說是“皇上大孝格天”所致的庥征, 歌頌雍正帝是大孝子,道德上沒有缺陷。


    曾靜投書案是一場政治鬥爭,鄂爾泰則以報“卿雲”支持雍正帝,希望皇帝取得政治上的主動。


    這實際是一種政治行動。


    其實鄂爾泰本人也知道祥瑞之說的荒誕,對奚落他的大理縣劉知縣不但不記仇,反而嘉許他的公直,向雍正帝推薦他。


    他不惜毀壞自己的名譽,假造祥瑞,為在政治上支持雍正帝,可見他的忠君之心。


    曾靜案就是曾靜抨擊雍正之事。


    此案牽涉了三個主要人物,一是主角雍正,二是陝甘總督嶽鍾琪,三是已經去世的文人呂留良。


    第一,嶽鍾琪為曾靜投書對象嶽鍾琪想必大家都熟悉了,他是個漢人,因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有功,被封為三等公。


    並且在年羹堯被罷免大將軍之後,嶽鍾琪便接替了年羹堯,成為了川陝總督。


    川陝總督一職管轄西北重大軍務,所以在此之前,是沒有漢人擔任川陝總督一職的。


    又因為他姓嶽,乃嶽飛的後代。


    所以清朝統治者因為這個漢人身份耿耿於懷,常常懷疑他有貳心,意欲反清複明,篡權奪位,對他處處設防。


    也正因如此又引得民間的漢人,特別是反清複明之人對他懷有期冀,曾靜和他的徒弟張熙就是這樣的人。


    他們希望將嶽鍾琪拉攏過來,借用他的力量為反清做軍事準備。


    曾靜為了感化嶽鍾琪,於是令張熙攜帶《生員應詔書》,試圖策反嶽鍾琪。


    但嶽鍾琪壓根就沒有要造反的心理,所以就將這件事匯報給了雍正皇帝,這樣,嶽鍾琪便成為雍正皇帝悉知曾靜抨擊自己一事的媒介。


    第二,曾靜抨擊雍正的依據。


    曾靜,號稱“蒲潭先生”,中年之時,放棄了科舉仕途。


    轉而開始著述立說,以為反清做理論基礎,他的觀點主要有三:


    一是認為雍正皇帝是暴君,並為其羅列了“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等罪名。


    將其塑造成了一個十惡不赦之人。


    二是,主張“華夷之分大於君臣之倫”的反清論調。


    三是希望拯救百姓於窮困之中。


    其中,曾靜對於雍正的態度來源有二,一是來源於被流放的允祀的太監,這點在《雍正王朝》中確實有所提及。


    即允祀被抄家之後,他心腹太監馬起雲等下人被流放至西南邊疆的途中,將謠言散布出去,以致湖南、廣西一帶多以此為談資。


    曾靜也便從中獲悉了雍正皇帝的“罪惡”行徑。


    曾靜立論的另一個來源便是呂留良遺傳的文字。


    呂留良,是浙江石門人,順治十年中秀才,後放棄仕途,著書立說,在文人之中名氣很大,號稱“東海夫子”。


    呂留良的著述,強調華夷之辨,這無疑成為曾靜理論的一大基礎。


    曾靜十分崇拜呂留良,所以從呂留良的文字之中推敲出了反清的意味,為他“華夷之分”的立論奠定了基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如懿重生懿症退退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胖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胖瑩並收藏如懿重生懿症退退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