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就怕你收了迴鶻,西遼到時找朕麻煩。”李乾順說。


    陳泰卻持不同態度:“皇上,老臣覺得,可放宋軍過去,宋軍不嫌麻煩千萬裏救迴鶻收舊地,有大宋擋在大夏與西遼中間,為我們擋箭,何樂不為?”


    李乾順說:“荒唐,那不是置我大夏於宋之前後包夾當中!”


    “西北荒涼之地,宋朝豈會駐守強軍,隻會擔當我大夏之保護角色。北方肥美的草原,才是我們馳騁發展的方向!”


    西夏國主想了想說:“話雖如此,但夏州王鎮守瓜州,怕不會放宋軍過去。”


    “皇上,您才是皇上啊!臣哪敢不聽君的話!否則就是謀逆!”陳泰恨然道。


    “愛卿覺得該當如何?”李乾順有些動搖了。


    “雖可借道於宋,但隻許他最多二萬人馬,不可接近沿途州縣,不可擾民劫財,若有重大決議,須遵照我大夏要求,否則,當敵襲清剿!”


    劉筱臣趕緊道:“自無不可!”


    李乾順想了想,道:“也好,但願不會失足成恨。”


    此事就此議定。劉筱臣拜別了西夏皇帝,叫隨從人員迴京奏報皇上喜訊,一麵搭上安慶府城內屈平安插的棋子,囑托暗中事宜。此間事了,便悄悄地一路向西而去。


    西夏瓜州,李昌佑今日從前線視察迴來,累得躺倒在大床上,任由兩名美女幫自己按摩放鬆。一名美婢端上來一盞新茶,李昌佑端起來細細地聞了聞,問:“這是什麽茶,以前並不曾喝過?”


    “迴大人的話,這是一個月前,大宋的屈將軍托絲綢之路的商隊,特意送給大人的千年古樹新茶。”


    李昌佑品了一口,點點頭,端詳著茶杯,說:“這個茶杯也挺別致的,卻不是大宋產物。”


    “大人英明,這是前些天要返迴大宋的商人們,特意尋來的極西之地的物件,專程送於大人的。”


    “為什麽他們每次送東西來,我都不在府上?”李昌佑冷冷的凝視著婢女。


    婢女慌忙跪下道:“大人息怒,奴婢不曾私藏半個物件!”


    李昌佑哼了一聲,真是對牛彈琴,自己的意思是宋人趁自己不在的時候送禮與自己,莫非安了別的什麽心思。或者是自己多想了,隻是屈將軍跟自己的日常客套罷了。


    這時門人來報,說有大宋來的使臣求見自己。


    李昌佑心道,大宋使臣不去找皇上,跑這麽遠的路來找我,不知是何居心。他說:“不見,叫他哪裏來的迴哪裏去!”


    門人去傳話,過了一會兒又迴來了,說:“那人不走,說有重要消息要跟您透露。”


    李昌佑思索了一會兒,道:“不見,趕他走!”


    門人聞言,果真去趕大宋來的使臣,半道上還拿了個掃帚,心想這迴說什麽也要將他趕走,省得自己來迴瞎跑。


    過了一炷香時間,李昌佑獨自出了府,在街上七拐八拐地進了一個巷子。果然,一個人從後麵跟了過來。李昌佑猛地迴身,盯著那人,那人也不畏懼,依舊走近過來,說:“見過元帥大人,我是大宋使臣劉筱臣。”


    “你找我幹什麽?”


    劉筱臣鎮定自若:“元帥不必多疑,我來見您並沒有大張旗鼓。”


    “我府上之人都知曉了,還不叫大張旗鼓嗎?”


    “元帥若內心無愧,又何懼流言蜚語?”


    李昌佑暗想,這個人不簡單。他說:“說吧,這裏除了天和地,說的話隻有你知我知。如果你說的不能令我滿意,你的命就隻能留在這個無名小巷子裏了。”


    劉筱臣說:“元帥有所不知,貴國大廈將傾,覆下安有完卵?”


    李昌佑對劉筱臣的危言聳聽置若罔聞嗤之以鼻。


    劉筱臣接著道:“遼國經略大夏以北之地多年,如今耶律大石重舉遼國大旗於迴鶻之境,大有覆水重收之意。迴鶻不堪一擊,大夏又不顧唇亡齒寒之危險,作壁上觀,既不能坐收漁利,何不救助迴鶻,使之成為守護大夏之門戶?”


    “這些話你應當跟我大夏皇帝說去。”


    “實不相瞞,我已求見了貴國皇帝,他並不打算出兵。而且,我猜測貴國皇帝或許跟耶律大石達成了某種協議。”


    “我僅率兩萬兵馬駐守邊關,也很想知道答案。”


    劉筱臣說:“這麽說,元帥大人如今已是權利之外的人?可惜!可惜!”


    李昌佑不以為意:“有何意外,為人臣者,謹奉皇命就是了。”


    “話雖如此,元帥心中的失望之情已經溢於言表,我大宋也為您感到惋惜啊。”


    “大宋不是應該拍手成快嗎?”


    “您雖是各為其主,但我們屈將軍對您可是稱讚有加,恨不能成為異國兄弟!”劉筱臣說。他不過胡扯罷了,隻是前提功課做得到位而已。


    李昌佑難得的露出了一閃而過的微笑:“可惜!可惜!”


    劉筱臣欲擒故縱道:“今日能見到元帥,也算是替屈將軍傳達了他對您的心意,相信我們後會有期!”


    李昌佑有點摸不著頭腦:“你沒有別的事了嗎?”


    “想看看您對出兵迴鶻的想法罷了,不過答案我已經知道了。告辭!”劉筱臣說完,頭也不迴地走了。


    李昌佑看著他消失在巷子口,心道,難道真沒有別的意思了。


    過了三日,李昌佑正在院子裏跟七八個將官射箭,突然門人跌跌撞撞地進來道:“大人!大人!聖旨到了!”


    聖旨到了就到了,慌什麽。李昌佑來不及訓斥門人,宣旨的內侍官領著二十個全副武裝的禁軍快步進來,見著了李昌佑,扯開聖旨宣道:“罪臣李昌佑聽旨!”


    李昌佑心中一凜,怎麽好端端的自己就成了罪人了。李昌佑當下不敢反抗,跪地聽旨。那些將官也無不驚詫,跪地聽旨。


    “朕心悲戚。昔日李昌佑領兵無方,慘敗於殘宋,苟且求全,以致割地賠款求和,導致今日敵強我弱。”


    李昌佑心想,勝敗乃兵家常事,最後談判的條件也是皇上您默許的,怎麽就成了我一個人的罪責了。


    內侍繼續念道:“朕有心鞭策於爾,置爾於邊陲,靜思己過,他日複用。豈料你枉顧皇恩,勾結宋廷,收受私物,培植親信,私通宋使,妄圖不軌!茲廢去你一切職銜,押送京師,西垂軍務交由李勳執掌。欽此!”


    宣旨內侍旁站著一個得意洋洋的皇二代,賊笑著說:“昌佑兄,你放心去吧,一切由我代勞了,哈哈!”


    李昌佑起身憤憤不平道:“這一切都是構陷,我要麵見聖上!”


    新來的元帥李勳招唿身後的親兵,說:“別廢話,給我抓起來!”


    李昌佑被抓住雙臂,掙紮道:“冤枉!這是赤裸裸的冤枉!”


    李勳一腳踢在李昌佑肚子上:“死到臨頭還如此猖狂!”


    李昌佑痛得說不出話,可這進一步激怒了李昌佑身後八個之前一起射箭的將官,他們互相使了個顏色,從地上抓起弓箭,瞄準李勳等人,威脅道:“放了元帥!”


    李勳嘴巴斜翹著,不屑地說:“很好,你們都是同黨。立即當下武器,死罪可免!”


    李勳不知,李昌佑這八個將官都是曾經殺人放火的主,又沒有妻老子女,光腳不怕穿鞋的,大家都是死過不知多少次的,哪裏怕李勳的威脅,當時就有一人抬箭射向了李勳腦袋。還好李勳反應及時,腦袋一偏躲了過去,否則腦袋已經串了糖葫蘆。


    李勳惱羞成怒,大喝一聲“殺”,然後躲在身後士兵後麵去了。


    那八個好漢射完一輪箭,便拿著弓與那二十來個禁軍殺起來。


    “元帥!快跑!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李昌佑來不及多想,趁亂掙脫了,向著人少的地方跑去,然後翻牆而出。李昌佑一口氣不知跑出去多遠,隻是感覺這個熟悉的地方,突然變得陌生起來。


    “元帥,上馬!”突然,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傳來。李昌佑抬頭一看,原來是大宋使臣劉筱臣。李昌佑聽見身後馬蹄踏踏的聲音,料想追兵馬上要到,趕緊跳上了劉筱臣的馬背。二人一馬,遠馳而去。


    狂奔了一百裏路,馬兒終於體力透支累趴在地,因為慣性,前腿跪倒,將背上兩人摔了出去。李昌佑一個漂亮的空中轉體三百六,輕巧地落了地,然後扶起在地上滾了一身土的劉筱臣,說:“你就不能備兩匹馬?”


    “元帥大人,劉某隻不過適逢其會剛好路過而已,怎麽會有兩匹馬。”劉筱臣邊說邊拍著身上的灰塵。


    李昌佑鬆開手,甩著衣袖揮開迎麵而來的灰塵:“這麽趕巧,我信你才怪!你這是一次有預謀有組織的謀害!”


    “冤枉啊,我初來乍到,怎麽謀害你,又跟誰預謀,跟誰組織?”劉筱臣無辜道。


    “不然你才來三天,皇上怎麽就知道我私通宋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屋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屋屈並收藏穿越大宋重拾舊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