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窮盡想象,覺得兩位夫人的安全無虞。
他們去找過三尾雪貂,雪貂的住處,早已貂去洞空,離開的時間看情景應該不短;兮渺父親他們離開時,沒有留下任何聯係約定,兮渺替父親煉製的衣服,她隻好托權禦龍宗主交給月影樓,請其幫忙尋找轉交;洪姓太乙修士記憶中,他這一脈沒有出眾的人才,基本已廢,道生他們便放棄了滅絕的打算。
現在他們唯一掛懷的是,中界去夷野島的星圖沒到手,父親白思淵他們如何返迴下仙界的問題。一時間三人也沒有辦法。但中界宗門已經知道了星圖在夷野他們手上,以一界之力遲早會發現星路。隻要宗門掌控了去夷野島的星圖,下仙界與中界來往應該會方便許多。
典籍介紹,天光出現,隻是提示天路已開。天路出發的具體的地點,不一定在無光出現的附近,需要各宗門大修士計算、推演。計算、推演的依據是什麽?道生他們不知道。一旦計算推演出天路的起點,有修士踏入,就標誌著這一屆天路試煉將正式開始。
中界五大宗門試煉的出發點,不一定在同一個地方。天光不單是提示,同時是一道門,試煉失敗者迴歸的門。天光從有修士踏入天路的那一刻開始,持續百年,然後天光消失,所有天路上的生命會一同消失,至於是生是死,沒人清楚。
道生三人,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妥當。若夷野真的已經進入那條路,肯定有特殊的渠道,天光會不會從夷野進入的時間開始計時?道生不知道,所以他們希望能盡快走上天路,充裕的時間對他們有利。
天路充滿未知,天路之外充滿未知。萬一走不出去怎麽辦?走出去不在同一個空間怎麽辦?太多的可能。未來的未知,道生三人沒有過多地探討,他們三人有信心麵對未來。如果天路是試煉之路,哪怕它有自然的偉力,畢竟不是傾一界之力於天路,有人為因素的跡象可尋,三人有信心通過。若天路不是試煉之路,它必定是通往另外空間的一條路,對道生三人更有利,少了人為的控製,會減少很多變數,自然的神奇,不可能集中在這一條路上。果真如此,他們三人可以一起走這一條路,道生非常希望是第二種結局。
道生三人其實心裏明白,中界修士及他們自己的判斷多半正確,中界的由來,是半廢的法寶進化的結果。
道生心裏很有些無奈:星空遇難,他落到一片殘破的星體上,後被林靈帶去荒界,結果荒界似乎被人打殘封印。辛辛苦苦逃出小塔,找到飛飛,被冥冥指引到下仙界。下仙界雖然是完整的界域,又不過是大能修士悟道的產物。所謂‘仙’估計是對大能修士的尊稱,下仙界稱唿下界更合適,界域內的修士,在道生的認知中,著實與‘仙’沾不上邊。現在的中界,更像半廢的法寶。怎麽自己遇到的都是殘破、不完整、低級的星體或界域呢?是冥冥作怪?還是自己的修為實力不夠?
無垠宇宙肯定存在更高級的生命、更高級的界域,道生可以肯定。他自己的經曆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困惑的是:自己怎麽老是遇到不完整、殘破的界?難道隻有撿破爛的命?縱觀自己的經曆,運氣一直似乎不錯啊!
天光出現已經五年,他們還沒收到吾浮宗的信息。三人相信權禦龍宗主不會失信。往屆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三五十年,才推演找到天路出發點的事情。三人不敢遠離,隻能在吾浮宗的府邸耐心等候。
天光出現的第七年初,三人終於收到權宗主的消息:天路準確的出發地已確認,讓道生三人去議事大殿會合。三人都有小小激動,迅速趕到吾浮宗集合地。
空曠的大殿內,隨著道三人的加入,所有計劃走天路的修士已經聚齊。
權禦龍見到道生三人,對他們微微一笑,沒有耽誤時間,直接進入主題:“此次天路的出發地有三個,虛厥宗、吾浮宗、殷墟宗各一個,禦夜宗與殷墟宗共享,濯道宗與虛厥宗共享,吾浮宗與散修聯盟共享。吾浮宗地界內的天路起點,在我宗門內的虛空之中,大約一個月左右可以抵達。人員五年前已定,相信各位早已準備妥當。”權禦龍稍頓,接著說:“天路是什麽,不用我贅述,我們之所以前赴後繼,是想要替中界找到未來。那條路上有機緣,但是伴隨機緣更多的是死亡。在場各位是我們吾浮宗的精英,也是中界精英,我隻有一句話相送:量力而行。散修聯盟的修士,已於昨天先行一步。宗門飛舟在大殿上方,祝各位好運。”
權禦龍目送三千修士進入飛舟,雖然這種場景習以為常,但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波瀾。近兩萬天才修士,能夠活下來多少?十個還是二十個?他們能走得更遠嗎?能帶迴更多有用的信息嗎?道生三人是否有機會成功?權禦龍清楚,走出去的修士,成功或不成功,中界修士都不知道,他們更珍惜天路上返迴的修士,他們可以為中界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現在中界試煉的修士,對於走出天路大都不抱希望,他們隻希望在天路中,尋到屬於自己的機緣,然後活著返迴中界。
掌握天路信息最多最全的,是各宗門太上長老與宗主。道生三人分享過三位宗門太上長老的記憶,他們其實也沒有走出多遠,知道的不多。不同的是,他們在天路上獲得了或大或小的緣法。三位太乙修士記憶中的場景,道生三人仔細分析過,以他們目前的能力,通過的難度不太大。隻是天路有多遠,有多少關卡,關卡隨著中界的進化怎麽變異,天路是否越走越艱難……誰都不知道,隻能依靠他們自己去探索。
一個多月後,吾浮宗的飛舟在虛空停下。出現在眾人眼裏的是一條裂縫,裂縫不太顯眼,寬約三丈,長約二十多丈。道生非常佩服宗門大修士,這麽偏僻的地方,居然被找到。
護送三千修士的,是吾浮宗一位不苟言笑的太上長老,道生他們以前沒見過。護送有兩層意思:一是護,其二是送。往屆有修士臨陣怯場,護送必須全程監護,保證三千修士全部入內,怯場的當然必須扔進去。
“這裏就是入口,看來散修聯盟的修士已經進去,你們也去吧,小心一些。”吾浮宗太乙修士開口說道。
三千修士沒有猶豫,義無反顧、爭相飛入裂縫之中。道生三人互相注視片刻,無需語言,語言在這個時候沒有意義。
道生在進入裂縫的瞬間,開啟心靈感應,企圖尋找兩位夫人的位置,一起前行探索。
道生失望了,進入裂縫的瞬間,道生失去了所有感應,道悟也無法使用。道化沒有對象,他沒能力道化這片空間。第一計劃失敗,在三人的預料之中,接下來隻能各自為政,經受各自的考驗。道生靜心寧神感悟片刻,視線所及都是虛無,不是虛空。虛空為實,虛無為無。
道生的感知裏,沒有‘有’,有無不相生。道生以前的認知是有無相生,這一刻的感覺,顛覆了他以前的認知:有無相生,有無不相生。這一刻他相信了絕對,相信了‘無’。道生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是他更清楚的明白,此刻包含自己在內的‘無’。這種不是感覺的‘感覺’,讓道生生出焦慮:若兮渺與飛飛遇到自己同樣的情況,她們能夠應付嗎?自己是後天道體,有後天無自主意識的三魂七魄,但是她們沒有。
焦慮一會兒,道生將焦慮隱藏,他沒辦法繼續焦慮,他不是仙神之流,他掌控不了局麵,隻能在局內努力掙紮,尋求出路。
道生緩緩入定,不為修煉,他在推演:究竟什麽是‘無’?眼下這個絕對‘無’的空間,究竟是怎麽迴事?若自己悟不透這個‘無’,道生清楚:他走不出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恆也?恆也?恆也!真有恆也?這一片虛‘無’恆也?這裏的‘無’是絕對‘無’。
道生清醒、清晰地,在另一個空間,感知到他的一切。但是,他清醒、清晰地感知到此刻的‘無’。奇了個玄的怪!有無相生,有無不相生;長短相刑,長短不相刑;先後、音聲、高下……恆也!
道生似有所悟:有無、長短、先後、高下、音聲……如果將它們當做一條線,理論上成立。若將它們當做點,它們便不成立。同一時間、空間,有就是有,無就是無,不可能無中生有,也不可能有既是無。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點就是點,線就是線,這是絕對。同一時間空間,你有錢就是有錢,無錢難道你有錢?你存在就是存在,難道你不存在?相對穩定的時間空間內,不會在有無、長短之間轉換,這就是絕對!一點一線的絕對!若真正可以在同一時間空間無限轉換,世間哪裏來的貧富、生死、悲歡……
一點可成線,一線即為點。但是有限製,並非無限,概念不同,不能偷換概念。那麽一點一線的瞬間、或者叫做恆也,就是點線的真一,就是絕對的‘無’,絕對的‘有’,絕對存在的‘絕對’。
絕對,是否就是真一,道生不明白,他明白的是真一,絕對是‘絕對’,瞬間也好,恆也也罷,所謂真一:就是瞬間、恆也的‘絕對’。
盡管道生對真一仍然不是很通透,但是他悟了所謂的真一,所謂的‘無’:那便是瞬間或者恆也的絕對,也即所謂真一的一。
他們去找過三尾雪貂,雪貂的住處,早已貂去洞空,離開的時間看情景應該不短;兮渺父親他們離開時,沒有留下任何聯係約定,兮渺替父親煉製的衣服,她隻好托權禦龍宗主交給月影樓,請其幫忙尋找轉交;洪姓太乙修士記憶中,他這一脈沒有出眾的人才,基本已廢,道生他們便放棄了滅絕的打算。
現在他們唯一掛懷的是,中界去夷野島的星圖沒到手,父親白思淵他們如何返迴下仙界的問題。一時間三人也沒有辦法。但中界宗門已經知道了星圖在夷野他們手上,以一界之力遲早會發現星路。隻要宗門掌控了去夷野島的星圖,下仙界與中界來往應該會方便許多。
典籍介紹,天光出現,隻是提示天路已開。天路出發的具體的地點,不一定在無光出現的附近,需要各宗門大修士計算、推演。計算、推演的依據是什麽?道生他們不知道。一旦計算推演出天路的起點,有修士踏入,就標誌著這一屆天路試煉將正式開始。
中界五大宗門試煉的出發點,不一定在同一個地方。天光不單是提示,同時是一道門,試煉失敗者迴歸的門。天光從有修士踏入天路的那一刻開始,持續百年,然後天光消失,所有天路上的生命會一同消失,至於是生是死,沒人清楚。
道生三人,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妥當。若夷野真的已經進入那條路,肯定有特殊的渠道,天光會不會從夷野進入的時間開始計時?道生不知道,所以他們希望能盡快走上天路,充裕的時間對他們有利。
天路充滿未知,天路之外充滿未知。萬一走不出去怎麽辦?走出去不在同一個空間怎麽辦?太多的可能。未來的未知,道生三人沒有過多地探討,他們三人有信心麵對未來。如果天路是試煉之路,哪怕它有自然的偉力,畢竟不是傾一界之力於天路,有人為因素的跡象可尋,三人有信心通過。若天路不是試煉之路,它必定是通往另外空間的一條路,對道生三人更有利,少了人為的控製,會減少很多變數,自然的神奇,不可能集中在這一條路上。果真如此,他們三人可以一起走這一條路,道生非常希望是第二種結局。
道生三人其實心裏明白,中界修士及他們自己的判斷多半正確,中界的由來,是半廢的法寶進化的結果。
道生心裏很有些無奈:星空遇難,他落到一片殘破的星體上,後被林靈帶去荒界,結果荒界似乎被人打殘封印。辛辛苦苦逃出小塔,找到飛飛,被冥冥指引到下仙界。下仙界雖然是完整的界域,又不過是大能修士悟道的產物。所謂‘仙’估計是對大能修士的尊稱,下仙界稱唿下界更合適,界域內的修士,在道生的認知中,著實與‘仙’沾不上邊。現在的中界,更像半廢的法寶。怎麽自己遇到的都是殘破、不完整、低級的星體或界域呢?是冥冥作怪?還是自己的修為實力不夠?
無垠宇宙肯定存在更高級的生命、更高級的界域,道生可以肯定。他自己的經曆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困惑的是:自己怎麽老是遇到不完整、殘破的界?難道隻有撿破爛的命?縱觀自己的經曆,運氣一直似乎不錯啊!
天光出現已經五年,他們還沒收到吾浮宗的信息。三人相信權禦龍宗主不會失信。往屆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三五十年,才推演找到天路出發點的事情。三人不敢遠離,隻能在吾浮宗的府邸耐心等候。
天光出現的第七年初,三人終於收到權宗主的消息:天路準確的出發地已確認,讓道生三人去議事大殿會合。三人都有小小激動,迅速趕到吾浮宗集合地。
空曠的大殿內,隨著道三人的加入,所有計劃走天路的修士已經聚齊。
權禦龍見到道生三人,對他們微微一笑,沒有耽誤時間,直接進入主題:“此次天路的出發地有三個,虛厥宗、吾浮宗、殷墟宗各一個,禦夜宗與殷墟宗共享,濯道宗與虛厥宗共享,吾浮宗與散修聯盟共享。吾浮宗地界內的天路起點,在我宗門內的虛空之中,大約一個月左右可以抵達。人員五年前已定,相信各位早已準備妥當。”權禦龍稍頓,接著說:“天路是什麽,不用我贅述,我們之所以前赴後繼,是想要替中界找到未來。那條路上有機緣,但是伴隨機緣更多的是死亡。在場各位是我們吾浮宗的精英,也是中界精英,我隻有一句話相送:量力而行。散修聯盟的修士,已於昨天先行一步。宗門飛舟在大殿上方,祝各位好運。”
權禦龍目送三千修士進入飛舟,雖然這種場景習以為常,但心裏多少還是有些波瀾。近兩萬天才修士,能夠活下來多少?十個還是二十個?他們能走得更遠嗎?能帶迴更多有用的信息嗎?道生三人是否有機會成功?權禦龍清楚,走出去的修士,成功或不成功,中界修士都不知道,他們更珍惜天路上返迴的修士,他們可以為中界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現在中界試煉的修士,對於走出天路大都不抱希望,他們隻希望在天路中,尋到屬於自己的機緣,然後活著返迴中界。
掌握天路信息最多最全的,是各宗門太上長老與宗主。道生三人分享過三位宗門太上長老的記憶,他們其實也沒有走出多遠,知道的不多。不同的是,他們在天路上獲得了或大或小的緣法。三位太乙修士記憶中的場景,道生三人仔細分析過,以他們目前的能力,通過的難度不太大。隻是天路有多遠,有多少關卡,關卡隨著中界的進化怎麽變異,天路是否越走越艱難……誰都不知道,隻能依靠他們自己去探索。
一個多月後,吾浮宗的飛舟在虛空停下。出現在眾人眼裏的是一條裂縫,裂縫不太顯眼,寬約三丈,長約二十多丈。道生非常佩服宗門大修士,這麽偏僻的地方,居然被找到。
護送三千修士的,是吾浮宗一位不苟言笑的太上長老,道生他們以前沒見過。護送有兩層意思:一是護,其二是送。往屆有修士臨陣怯場,護送必須全程監護,保證三千修士全部入內,怯場的當然必須扔進去。
“這裏就是入口,看來散修聯盟的修士已經進去,你們也去吧,小心一些。”吾浮宗太乙修士開口說道。
三千修士沒有猶豫,義無反顧、爭相飛入裂縫之中。道生三人互相注視片刻,無需語言,語言在這個時候沒有意義。
道生在進入裂縫的瞬間,開啟心靈感應,企圖尋找兩位夫人的位置,一起前行探索。
道生失望了,進入裂縫的瞬間,道生失去了所有感應,道悟也無法使用。道化沒有對象,他沒能力道化這片空間。第一計劃失敗,在三人的預料之中,接下來隻能各自為政,經受各自的考驗。道生靜心寧神感悟片刻,視線所及都是虛無,不是虛空。虛空為實,虛無為無。
道生的感知裏,沒有‘有’,有無不相生。道生以前的認知是有無相生,這一刻的感覺,顛覆了他以前的認知:有無相生,有無不相生。這一刻他相信了絕對,相信了‘無’。道生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是他更清楚的明白,此刻包含自己在內的‘無’。這種不是感覺的‘感覺’,讓道生生出焦慮:若兮渺與飛飛遇到自己同樣的情況,她們能夠應付嗎?自己是後天道體,有後天無自主意識的三魂七魄,但是她們沒有。
焦慮一會兒,道生將焦慮隱藏,他沒辦法繼續焦慮,他不是仙神之流,他掌控不了局麵,隻能在局內努力掙紮,尋求出路。
道生緩緩入定,不為修煉,他在推演:究竟什麽是‘無’?眼下這個絕對‘無’的空間,究竟是怎麽迴事?若自己悟不透這個‘無’,道生清楚:他走不出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恆也?恆也?恆也!真有恆也?這一片虛‘無’恆也?這裏的‘無’是絕對‘無’。
道生清醒、清晰地,在另一個空間,感知到他的一切。但是,他清醒、清晰地感知到此刻的‘無’。奇了個玄的怪!有無相生,有無不相生;長短相刑,長短不相刑;先後、音聲、高下……恆也!
道生似有所悟:有無、長短、先後、高下、音聲……如果將它們當做一條線,理論上成立。若將它們當做點,它們便不成立。同一時間、空間,有就是有,無就是無,不可能無中生有,也不可能有既是無。
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點就是點,線就是線,這是絕對。同一時間空間,你有錢就是有錢,無錢難道你有錢?你存在就是存在,難道你不存在?相對穩定的時間空間內,不會在有無、長短之間轉換,這就是絕對!一點一線的絕對!若真正可以在同一時間空間無限轉換,世間哪裏來的貧富、生死、悲歡……
一點可成線,一線即為點。但是有限製,並非無限,概念不同,不能偷換概念。那麽一點一線的瞬間、或者叫做恆也,就是點線的真一,就是絕對的‘無’,絕對的‘有’,絕對存在的‘絕對’。
絕對,是否就是真一,道生不明白,他明白的是真一,絕對是‘絕對’,瞬間也好,恆也也罷,所謂真一:就是瞬間、恆也的‘絕對’。
盡管道生對真一仍然不是很通透,但是他悟了所謂的真一,所謂的‘無’:那便是瞬間或者恆也的絕對,也即所謂真一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