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城,城牆之上。


    李驍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前去支援李燼。


    “無需支援。”吳翟打斷李驍,嚴肅的建議道。


    “將李燼撤迴來吧,水淹之計雖妙,卻不是因地製宜。大成河穀太短,前後不過二十裏,上遊伏兵極易被發現。”


    “河灘泥濘,並不適合騎兵衝鋒,與其在那裏跟陌刀衛硬碰硬,不如撤迴來再做計較。”


    吳翟分析的在理,可李驍有些猶豫不決。李氏這水淹之計定策很早,花費很大,河水尚未解凍便已動。為了讓王氏大軍改道大成河穀,他們甚至準備讓李崆死守仁壽山。


    隻為能讓李驍一戰揚名。


    “猶豫就會敗北。”吳翟看出李驍的遲疑,真心實意的勸解道。“敵我兵力相當。你有雄城,王氏是遠軍出征,補給必定捉襟見肘。”


    “你隻需據城而守,此戰便可立於不敗之地,完全沒必要與王氏在野外開戰。”


    “你得想清楚,一己之名利和一家之得失,孰輕孰重。”


    “況且你輸不起。倘若此戰輸了,你別說揚名,就連家底都保不住!”


    此番言論非是吳翟一家之言,李氏智囊也說過類似的話。那水淹之計也不是智囊給出的,而是李驍自己想出來的。


    如今看來,倒是他天真了。


    “來人,點狼煙,召迴所有城外人馬!”李驍不是固執的人,他能聽別人的勸。一個人勸可能隻會讓他遲疑,但當大家都這麽勸,他就會思考是不是自己錯了。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不丟人。


    能放下名利,說明這小子格局打開了。吳翟拿迴酒壺,微笑著對李驍舉杯慶賀,搞得跟他格局很大一樣。


    李驍卻笑不出來,扶著牆垛,一臉擔憂的眺望仁壽山方向。李燼離得近興許能及時撤迴來,但李崆就難說了。一旦敵軍渡過大成河穀,他迴城的路可就被堵了。


    ......


    大成河穀,李燼剛下完過河的命令,就聽到身後有人大喊。


    “將軍,狼煙!”


    “南安城升狼煙了!”


    聞言,李燼大驚,趕緊迴身查看。隻見南安城方向果然有黑煙直衝雲霄。


    狼煙起,南安危,所有在外人馬必須立刻迴城救援!


    “調轉馬頭,準備迴城!”李燼顧不上再過河守敵。與南安城的安危相比,這道河堤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先掘了河堤,快!”河堤可以不守,但絕不能留給敵人過河。李燼也是果斷,當即下令破堤。


    同一時間,遠在仁壽山的李崆所部也發現南安城升起的狼煙。


    “將軍,大事不好!”李崆正在半山腰處啃幹糧,忽然聽到山上哨衛的唿喊。


    “南安城升起狼煙,我等需立刻迴援!”那哨衛直衝而下,邊跑邊喊,任由樹枝刮在身上,顯然是慌不擇路了。


    聞言,李崆騰的一下蹦起,一把丟下手中炊餅,想都不想就往山頂上衝。還沒跑兩步,就瞅見山尖上飄起的黑雲。這下無需再去確認,李崆當即轉身喝令。


    “全軍聽令,速速迴城救援!”


    “掀翻爐灶,潑灑火油,點燃所有礌石,全部推下。”


    “燒山!”


    李崆很冷靜,他能看到狼煙,敵軍必然也能看到。撤軍之時難免陣型紊亂,為了防止敵軍追襲,他果斷選擇燒山阻敵。


    ......


    大成河穀上遊。


    就在李崆吩咐放火燒山的同時,河水決堤,奔湧而下,李燼所部已絕塵而去。


    王弘率領的三千陌刀衛姍姍來遲。


    “哼,上遊果然有伏兵!”王弘掃了往下遊傾瀉而去的潮水,抬眼望著對岸正逐漸消散的煙塵,最後又看向天邊升起的狼煙。


    “陌刀衛聽令,火速渡河。”


    此處河水已然散盡,朝平岸闊,水不過膝,且距離對岸很近,正是渡河的絕佳位置。


    他準備去截殺仁壽山迴城的援軍。


    “想迴城?”


    “做夢!”


    與此同時,大成河穀下遊,顏充造橋的地方,上千名士兵正在河裏打著木樁。


    人多力量大,橋造的很快,此時木樁已經布到對岸,隻待鋪上橋桁大軍就能過河。


    顏充騎馬立於岸邊,看著喜人的進度不禁有些得意,人數就是他最大的優勢,他不信王弘能比他更快。


    “待老夫拿下首功,看你這豎子還如何猖狂!”顏充已經開始暢想他奚落王弘時的場景了。


    可惜,天命不在他。


    就在他得意的檔口,忽聞遠方傳來轟鳴,如萬馬奔騰,喧囂塵上。愣神間,上遊一道白幕攜撲天之勢而來,大潮滾滾,卷起三米高的浪花,絲毫不給眾人反應的機會,頃刻便將河中的士兵衝散,連同那打好的木樁一同淹沒在潮水中,席卷著朝下遊奔流而去。


    徒留案上眾人,膽顫心驚!


    顏充更是驚的目瞪口呆。


    ......


    仁壽山東十裏處,王氏大營。


    王淳正計較著迴琅琊後休掉崔韻雅,就聽見帳外有人稟報。


    “啟稟將軍!”


    “軍師有請,說是有急事商討。”


    聞言,王淳有些詫異,他剛從諸葛逸才的軍帳出來,這就又有急事了?


    “知道了。”王淳雖然心裏嘀咕,但他拎的清自己,明白誰才是軍中大王,當即準備前往聽命。


    離去前,王淳冷視著崔韻雅,無情的說道。


    “此戰之後,你兒子在族中地位就算穩當了,無需再仰仗我。待迴到琅琊,我們就和離吧。這些年,我對你們娘倆也算仁至義盡,希望你不要不識好歹!”說完,王淳也不聽崔韻雅的迴話,直接轉身離去。


    此戰過後,王淳在族中的地位也能提升一些。他雖隻是個傀儡,但占了名份大義,依舊能掙上不少軍功。這些軍功他打算留給自己的兩個親兒子,所以要盡快與崔韻雅和離,以便騰出王弘占用的嫡傳身份。


    待王淳離去,柳娘想去安慰夫人,但卻有些左右為難。她是個陪嫁丫鬟,更是個母親。如果有機會,她也想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有個更好的出路。


    王弘經過此戰,族中地位確實穩當不少,但沒了嫡傳身份,那陌刀衛大統領必然是無法再擔任了。


    隻因王氏祖訓規定,非嫡傳不可掌管陌刀衛!


    如果可以,柳娘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陌刀衛統領。母憑子貴,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崔氏確實對她有恩,可她報了這麽多年,也該還完了。還是那句話,她雖是個陪嫁丫鬟,但更是個母親。


    另一邊,崔韻雅依舊半臥在榻上,低垂著眼簾看不出表情。對於王淳的意圖和柳娘的態度,她心裏門清。


    可她又能怎麽辦呢?


    她隻是個以色侍人的弱女子,如今王弘失勢已成定局,她卻無可奈何!


    歲月雖然對她留情,可年華終歸易老。


    她要安身立命,就得另謀出路。


    半晌後,崔韻雅轉了個身,背向柳娘,眼神裏盡是不顧一切的決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瀾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魚不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魚不飛並收藏風瀾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