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那三枚銅錢到他們的肚子裏去啦!大叔,不用擔心,這些敗類欺軟怕硬,他們知道你的厲害,以後就不會再欺負你了。”紅石笑道。
“啊!”老翁目瞪口呆,猶疑的上下打量紅石,仿佛目睹神仙下凡。
“爹,公子把銅錢扔進了他們的嘴裏,他們還沒發現就吞下了肚。”
女子撫掌大笑,和剛才溫文爾雅的模樣判若兩人。
“爹,你看見了嗎?他們的嘴巴張得老大,苦苦等著銅錢自己從肚子裏跑出來,哈哈哈!”
老翁經過努力的思考,半響才反應過來,也“嘿嘿”地笑了起來。
“姑娘,大叔,你們知道後來他們跑到哪去嗎?”
“想把銅錢拉出來?哈哈哈!”姑娘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比戲劇裏的醜角努力逗笑來得精彩得多。
“真的嗎?他們能拉出來嗎?”老翁搖頭表示遺憾,他希望銅錢在他們的肚子裏生根發芽,攪得他們翻江倒海。
“能拉出來,不過會要了他們半條命吧,被嚇得!”紅石神采飛揚,“臨走前,我還在每桌的菜裏都下了瀉藥,那些人都不是好東西,讓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都拉上一陣子吧。”
“好啊!好啊!他們活該!今天真是痛快!多謝公子!”
姑娘臉上嬌羞的紅暈卷土重來,載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宛若從畫中走出的女子。
“多謝公子,公子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老翁感激涕零,彎曲雙膝就要給紅石下跪。
“大叔,別這樣!”紅石扶住老翁的雙臂,“我也沒做什麽,舉手之勞罷了。”
“公子心善,幫我們懲罰了惡人,還給了我們銀兩,這叫我們父女倆怎麽報答公子喲!”
“都是漢人,在這異國他鄉相互幫忙是應該的。對了,你們要找什麽人,不知道我能不能幫上忙?”
紅石想起自己尋人的艱辛,若有必要,他打算求太上王再幫他一次忙。
提起尋人,老翁潸然淚下:“找我的老伴,冰韻的娘。”
轉瞬之間,冰韻的臉就像遭遇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的洗劫,所有美好消失殆盡,隻剩下痛苦和悔恨。
“姑娘,你別著急。我會盡全力幫你們找到你娘。大叔,你的老伴叫什麽名字?她是怎麽到朝鮮來的?”
“別人都叫她張繡娘,因為她刺得一手好繡。不僅在我們村裏,就連附近的幾十個村也沒有見到過比她的刺繡功夫更好的人。我們家雖然過得清貧,不過倒也相安無事。我種了兩畝地,自己吃不完的東西就拿到鎮子上去賣,掙得不多,勉強維持生計。孩子他娘幫熟人做一些刺繡活也能掙幾個錢。
前年有一天,我們村一個經常在外麵跑生意的老王的老婆突然來到我家。她說她家老王在朝鮮做買賣賺了很多錢。她看我們家生活不好過,給我們指了一條賺錢的路子。她問我老婆願不願意到朝鮮去教別人做刺繡。她說那裏的女人喜歡刺繡的衣服,但又不會做,教她們做刺繡可以掙很多的錢,又不用自己繡,不傷眼睛。
我老伴當時就心動了,但我勸她不要去,朝鮮人生地不熟,萬一出了事怎麽辦?可是……可是我老伴她不聽我勸呀!”
老翁抹掉在眼眶中徘徊的眼淚,難過得無法再繼續說下去。
“我娘想去朝鮮都是因為我,”冰韻梨花帶雨,抽抽搭搭,接過父親的話,“我娘說,要給我多準備一些嫁妝,嫁個生活好點的人家,以後不要再吃苦了。我……”
“姑娘,這不怪你。你娘疼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紅石手足無措,麵前的姑娘雖然楚楚可憐,但她不是徐妙錦,也不是馬二雨,他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
“冰韻,你娘不會怪你的,爹也不怪你。這是我們家的命數。”
老翁抬頭仰望星辰,仿佛上麵銘刻著他的命數,然而又因為遙遠的距離而不可得知。
“大叔,大娘去了朝鮮之後就沒有消息了嗎?”
“剛開始每個月都會來一封信,半年之後就沒有收到信了。我跑去問老王的老婆。她說,老王帶她到朝鮮之後給她找了一家很大的繡坊,在那裏做繡師,也就是繡娘的老師。後來他們就沒有再聯係了,各做各的事。”
“你們來朝鮮多久了?”
“三個多月了。剛開始我們在平安道找了快兩個月,我老伴寫迴家的信就是從平安道寄出的。那裏大大小小的繡坊總共也沒有幾個,我們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我老伴。後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好心的繡娘,她告訴我們張繡師到漢城去了。於是我和冰韻又趕到漢城來。
我們在這裏也待了一個多月,找遍了各大繡坊也沒有見到我老伴的身影……我們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想繼續找,可是帶來的錢早就用光了。在這裏,我和冰韻都掙不到錢。最重要的是一點希望也看不見呐!
可是,我們又不敢迴去。萬一孩子她娘就在這漢城……”
老翁的內心經曆數次波瀾起伏,早已精疲力盡。他用手撐著身旁一根店家用於招攬生意懸掛彩旗的竹竿,兩眼無神地望著來往的人群,指望熟悉的身影猝不及防出現。
“大叔,姑娘,你們別難過了。這些天我也會待在漢城,我會幫你們去找,也會托我的朋友去找。咱們到畫像鋪去畫一張大娘的畫像,如何?”
紅石打定了主意,拋掉以往權衡利弊的習慣和不失毫厘的計算,打算在茫茫人海之中為父女倆尋親。
“公子,老朽都不知該如何感謝你的大恩大德。冰韻,給公子跪下謝恩!”老頭把女兒推到紅石麵前。
“別,別,別!大叔,姑娘,千萬別這樣!我……不習慣。嗬嗬!走,畫像去!”
紅石轉身闊步朝前走去,沿街尋找畫像店鋪。
才走出幾十步遠,一家裝潢精致的畫像鋪正準備打烊,看到客人上門,重新展開笑臉。
畫師嫻熟地勾勒出父女倆口中描繪的張繡娘的模樣,老漢驚唿畫中人與他的夫人一模一樣,反複端詳愛不釋手。
紅石又問清了二人所住的客棧,方才帶著畫像與二人告別。
———————————————————
支持本書請到縱橫觀看
———————————————————
“啊!”老翁目瞪口呆,猶疑的上下打量紅石,仿佛目睹神仙下凡。
“爹,公子把銅錢扔進了他們的嘴裏,他們還沒發現就吞下了肚。”
女子撫掌大笑,和剛才溫文爾雅的模樣判若兩人。
“爹,你看見了嗎?他們的嘴巴張得老大,苦苦等著銅錢自己從肚子裏跑出來,哈哈哈!”
老翁經過努力的思考,半響才反應過來,也“嘿嘿”地笑了起來。
“姑娘,大叔,你們知道後來他們跑到哪去嗎?”
“想把銅錢拉出來?哈哈哈!”姑娘笑得上氣不接下氣,這比戲劇裏的醜角努力逗笑來得精彩得多。
“真的嗎?他們能拉出來嗎?”老翁搖頭表示遺憾,他希望銅錢在他們的肚子裏生根發芽,攪得他們翻江倒海。
“能拉出來,不過會要了他們半條命吧,被嚇得!”紅石神采飛揚,“臨走前,我還在每桌的菜裏都下了瀉藥,那些人都不是好東西,讓他們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都拉上一陣子吧。”
“好啊!好啊!他們活該!今天真是痛快!多謝公子!”
姑娘臉上嬌羞的紅暈卷土重來,載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宛若從畫中走出的女子。
“多謝公子,公子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老翁感激涕零,彎曲雙膝就要給紅石下跪。
“大叔,別這樣!”紅石扶住老翁的雙臂,“我也沒做什麽,舉手之勞罷了。”
“公子心善,幫我們懲罰了惡人,還給了我們銀兩,這叫我們父女倆怎麽報答公子喲!”
“都是漢人,在這異國他鄉相互幫忙是應該的。對了,你們要找什麽人,不知道我能不能幫上忙?”
紅石想起自己尋人的艱辛,若有必要,他打算求太上王再幫他一次忙。
提起尋人,老翁潸然淚下:“找我的老伴,冰韻的娘。”
轉瞬之間,冰韻的臉就像遭遇突如其來的狂風暴雨的洗劫,所有美好消失殆盡,隻剩下痛苦和悔恨。
“姑娘,你別著急。我會盡全力幫你們找到你娘。大叔,你的老伴叫什麽名字?她是怎麽到朝鮮來的?”
“別人都叫她張繡娘,因為她刺得一手好繡。不僅在我們村裏,就連附近的幾十個村也沒有見到過比她的刺繡功夫更好的人。我們家雖然過得清貧,不過倒也相安無事。我種了兩畝地,自己吃不完的東西就拿到鎮子上去賣,掙得不多,勉強維持生計。孩子他娘幫熟人做一些刺繡活也能掙幾個錢。
前年有一天,我們村一個經常在外麵跑生意的老王的老婆突然來到我家。她說她家老王在朝鮮做買賣賺了很多錢。她看我們家生活不好過,給我們指了一條賺錢的路子。她問我老婆願不願意到朝鮮去教別人做刺繡。她說那裏的女人喜歡刺繡的衣服,但又不會做,教她們做刺繡可以掙很多的錢,又不用自己繡,不傷眼睛。
我老伴當時就心動了,但我勸她不要去,朝鮮人生地不熟,萬一出了事怎麽辦?可是……可是我老伴她不聽我勸呀!”
老翁抹掉在眼眶中徘徊的眼淚,難過得無法再繼續說下去。
“我娘想去朝鮮都是因為我,”冰韻梨花帶雨,抽抽搭搭,接過父親的話,“我娘說,要給我多準備一些嫁妝,嫁個生活好點的人家,以後不要再吃苦了。我……”
“姑娘,這不怪你。你娘疼你,這是天經地義的事。”
紅石手足無措,麵前的姑娘雖然楚楚可憐,但她不是徐妙錦,也不是馬二雨,他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她。
“冰韻,你娘不會怪你的,爹也不怪你。這是我們家的命數。”
老翁抬頭仰望星辰,仿佛上麵銘刻著他的命數,然而又因為遙遠的距離而不可得知。
“大叔,大娘去了朝鮮之後就沒有消息了嗎?”
“剛開始每個月都會來一封信,半年之後就沒有收到信了。我跑去問老王的老婆。她說,老王帶她到朝鮮之後給她找了一家很大的繡坊,在那裏做繡師,也就是繡娘的老師。後來他們就沒有再聯係了,各做各的事。”
“你們來朝鮮多久了?”
“三個多月了。剛開始我們在平安道找了快兩個月,我老伴寫迴家的信就是從平安道寄出的。那裏大大小小的繡坊總共也沒有幾個,我們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我老伴。後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好心的繡娘,她告訴我們張繡師到漢城去了。於是我和冰韻又趕到漢城來。
我們在這裏也待了一個多月,找遍了各大繡坊也沒有見到我老伴的身影……我們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想繼續找,可是帶來的錢早就用光了。在這裏,我和冰韻都掙不到錢。最重要的是一點希望也看不見呐!
可是,我們又不敢迴去。萬一孩子她娘就在這漢城……”
老翁的內心經曆數次波瀾起伏,早已精疲力盡。他用手撐著身旁一根店家用於招攬生意懸掛彩旗的竹竿,兩眼無神地望著來往的人群,指望熟悉的身影猝不及防出現。
“大叔,姑娘,你們別難過了。這些天我也會待在漢城,我會幫你們去找,也會托我的朋友去找。咱們到畫像鋪去畫一張大娘的畫像,如何?”
紅石打定了主意,拋掉以往權衡利弊的習慣和不失毫厘的計算,打算在茫茫人海之中為父女倆尋親。
“公子,老朽都不知該如何感謝你的大恩大德。冰韻,給公子跪下謝恩!”老頭把女兒推到紅石麵前。
“別,別,別!大叔,姑娘,千萬別這樣!我……不習慣。嗬嗬!走,畫像去!”
紅石轉身闊步朝前走去,沿街尋找畫像店鋪。
才走出幾十步遠,一家裝潢精致的畫像鋪正準備打烊,看到客人上門,重新展開笑臉。
畫師嫻熟地勾勒出父女倆口中描繪的張繡娘的模樣,老漢驚唿畫中人與他的夫人一模一樣,反複端詳愛不釋手。
紅石又問清了二人所住的客棧,方才帶著畫像與二人告別。
———————————————————
支持本書請到縱橫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