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倉促會合,城東南居然沒有設營,漏了個大空子給我們鑽。張玉僅率兩千騎就打得他們落花流水。李堅、寧忠、顧成、劉遂全都收到我軍帳下,我們實力大增啊!”
道衍歡快的大嘴忽然閉上,踴躍的皺紋卡住汗珠。
“哎呀,臭小子,你扯這些幹什麽?我們火燒眉毛,該怎麽打真定?你還有這閑情逸致談功論績,別被一點小小的成績衝昏了頭腦!”他一本正經的教訓紅石,就好像剛才眉飛色舞口若懸河的人不是他。
“大師,我一句話也沒說,全是你在說。”紅石看向朱棣,希望他為自己作證。
“我……我還不是接你的話!誰是慫恿者,誰就罪該萬死!”道衍自認為自己頂多是受了誘惑的受害者。
“接我的話?我要說的是南軍打了這幾場敗仗之後,耿炳文隻肯縮在老巢裏,決計不會出來和殿下對戰,你又說到哪裏去了?手舞足蹈,像在戰場指揮士兵一樣,哼,笑死我了!”
“什麽?笑死你了?你敢取笑我?”道衍噌地從石板上跳起來,想要揪住紅石的衣領。
紅石躲到朱棣身後:“殿下,老和尚撒潑了,你來評評理!”
“哈哈哈,苦中作樂,苦中作樂!你們倆無聊的玩笑倒也讓我輕鬆了起來,輕鬆起來就不會再受炎熱的要挾了。”朱棣不再走進走出,也不再揪著前襟。
“紅石,我幫你迴到正題。我們說耿炳文。如果他始終不出戰,我們就算是敗了。真定是朝廷伐燕的前線陣地,城裏兵力和糧草儲備豐富,何況京師還會源源不斷地往真定運輸輜重,我們耗不過他們。”
雖然口中說著“敗”,但是朱棣並未顯得憂心忡忡,他自身的雄心和自信始終沒有衰竭,同時他身旁的兩個智囊也讓他覺得沒有什麽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這耿炳文比我還老一歲,在固執這一點上,我們鬥不過他,肯定要另辟蹊徑。”道衍扔掉了無用的蒲扇,因為它不僅不會帶來一點涼風,反而讓他無時無刻不意識到酷熱無法被驅趕。
“殿下,除了誘耿炳文出戰和兩軍相耗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奪下真定。”紅石眨了眨眼睛,他的智慧火花再次閃耀。
“紅石,你想到辦法了?”朱棣大喜。
“臭小子,快說!”道衍用力跺了一下地麵,責怪紅石的智慧火花在他曆經如此多的磨難之後才降妖除魔。
“耿炳文守城,我們拿他沒辦法,如果朝廷不讓他守城呢?”紅石狡黠一笑。
“朝廷不讓耿炳文守城?”朱棣的臉上幾乎要現出失望的神色。
“耿炳文雖然未拿下我一兵一卒,可是他隻要原地不動就相當於日日液液消耗我燕軍的輜重,這已經算是占了上風。總有一天我們會不戰而退,我們知道,耿炳文知道,朝廷也知道,在這種形勢下朝廷如何會替換掉他?”
“是啊,臭小子,你是不是腦袋給熱壞了?”道衍歎了一口氣,失望的垂下腦袋。
“殿下,大師,你們怎麽了?這麽說吧,讓耿炳文出城容易一些,還是讓朝廷替換掉他容易一下?”
“都不容易。”朱棣和道衍搖搖頭,對紅石的期望已經熄滅。
“不,讓我再想一兩天。”紅石需要的一兩天,與已經被消耗的十幾天比起來算不上大的代價,朱棣和道衍都點頭同意。
“既然想不出辦法,又何必堅持?”徐妙錦出現在營帳外,她的臉色很灰暗,並未因為天氣炎熱而變得紅彤彤。
“妙錦,你怎麽來?”朱棣迎了出去,“你不待在北平,來這裏幹什麽?”
紅石轉過身,背對著徐妙錦,他知道徐妙錦來幹什麽。
自從那個驚天動地的反叛之夜後,徐妙錦不再與他們說話,把他們當成陌生人,當成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當成野心勃勃的陰謀家和六親不認的禽獸。
紅石也不敢主動靠近徐妙錦,他覺得自己說服不了她,反而會招來辱罵,更害怕徐妙錦的堅持撼動他報仇的決心。
他選擇了逃避。
徐妙錦跨進營帳,經過朱棣的身旁時目不斜視,朱棣的熱情遭到了冷遇。
徐妙錦站在朱棣、道衍和紅石三人連線的中心點,目光定在一把懸掛著的弓箭上。
她將用最鄙夷不屑的口吻表達自己的觀點,要三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要他們無地自容。如果有一絲一毫的可能,她要他們收迴魔爪,棄惡從善。
紅石不敢直視徐妙錦,道衍在她咄咄的目光下和其他兩人的窘境中明白了事態的嚴重,知道此時最好閉口緘言,放棄以他慣常的玩笑方式化解尷尬的想法。
“燕王、將軍、高僧,”徐妙錦改變了對三人的稱唿,表明不與之同流合汙的蔑視,“你們三人合謀造反,至此已無路可走,最好就此罷休,以免送了性命,辱了名聲,萬劫不複!”
朱棣沉下臉,徐妙錦是第一個當麵說他造反的人,即使他愛慕她,也不能寬容至此。
道衍開始想方設法化解,小事可以躲,大事絕不能逃。
紅石不打算出頭,這不是他第一次聽徐妙錦說這樣的話,上一次他無力辯駁,這一次情況一樣糟糕。
“天下不義可恥之人,必稱四王者,知道是哪四王者嗎?”朱棣冷言冷語,他從未對徐妙錦如此冷峻,甚至皺皺眉都不曾有過。可是對徐妙錦的愛戀與他的帝王霸業比較起來,孰先孰後,孰輕孰重,他心知肚明,他不允許任何人在他麵前提起“造反”兩個字,無論是誰。
“是夏桀、殷紂、厲王和幽王。他們受身旁小人所染,國破身死,遺臭萬年。今,齊泰、黃子澄、方孝儒和梅殷霍亂朝政,蠱惑皇上削藩奪權,殘害親族,置皇上與四王者一般無異,本王清君側有何錯?”
“是啊,是啊,小丫頭,男人的事你不懂……”道衍看見徐妙錦汗流浹背,從地上撿起蒲扇遞給徐妙錦,“你趕緊迴北平去吧,這裏危險!”
道衍歡快的大嘴忽然閉上,踴躍的皺紋卡住汗珠。
“哎呀,臭小子,你扯這些幹什麽?我們火燒眉毛,該怎麽打真定?你還有這閑情逸致談功論績,別被一點小小的成績衝昏了頭腦!”他一本正經的教訓紅石,就好像剛才眉飛色舞口若懸河的人不是他。
“大師,我一句話也沒說,全是你在說。”紅石看向朱棣,希望他為自己作證。
“我……我還不是接你的話!誰是慫恿者,誰就罪該萬死!”道衍自認為自己頂多是受了誘惑的受害者。
“接我的話?我要說的是南軍打了這幾場敗仗之後,耿炳文隻肯縮在老巢裏,決計不會出來和殿下對戰,你又說到哪裏去了?手舞足蹈,像在戰場指揮士兵一樣,哼,笑死我了!”
“什麽?笑死你了?你敢取笑我?”道衍噌地從石板上跳起來,想要揪住紅石的衣領。
紅石躲到朱棣身後:“殿下,老和尚撒潑了,你來評評理!”
“哈哈哈,苦中作樂,苦中作樂!你們倆無聊的玩笑倒也讓我輕鬆了起來,輕鬆起來就不會再受炎熱的要挾了。”朱棣不再走進走出,也不再揪著前襟。
“紅石,我幫你迴到正題。我們說耿炳文。如果他始終不出戰,我們就算是敗了。真定是朝廷伐燕的前線陣地,城裏兵力和糧草儲備豐富,何況京師還會源源不斷地往真定運輸輜重,我們耗不過他們。”
雖然口中說著“敗”,但是朱棣並未顯得憂心忡忡,他自身的雄心和自信始終沒有衰竭,同時他身旁的兩個智囊也讓他覺得沒有什麽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這耿炳文比我還老一歲,在固執這一點上,我們鬥不過他,肯定要另辟蹊徑。”道衍扔掉了無用的蒲扇,因為它不僅不會帶來一點涼風,反而讓他無時無刻不意識到酷熱無法被驅趕。
“殿下,除了誘耿炳文出戰和兩軍相耗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奪下真定。”紅石眨了眨眼睛,他的智慧火花再次閃耀。
“紅石,你想到辦法了?”朱棣大喜。
“臭小子,快說!”道衍用力跺了一下地麵,責怪紅石的智慧火花在他曆經如此多的磨難之後才降妖除魔。
“耿炳文守城,我們拿他沒辦法,如果朝廷不讓他守城呢?”紅石狡黠一笑。
“朝廷不讓耿炳文守城?”朱棣的臉上幾乎要現出失望的神色。
“耿炳文雖然未拿下我一兵一卒,可是他隻要原地不動就相當於日日液液消耗我燕軍的輜重,這已經算是占了上風。總有一天我們會不戰而退,我們知道,耿炳文知道,朝廷也知道,在這種形勢下朝廷如何會替換掉他?”
“是啊,臭小子,你是不是腦袋給熱壞了?”道衍歎了一口氣,失望的垂下腦袋。
“殿下,大師,你們怎麽了?這麽說吧,讓耿炳文出城容易一些,還是讓朝廷替換掉他容易一下?”
“都不容易。”朱棣和道衍搖搖頭,對紅石的期望已經熄滅。
“不,讓我再想一兩天。”紅石需要的一兩天,與已經被消耗的十幾天比起來算不上大的代價,朱棣和道衍都點頭同意。
“既然想不出辦法,又何必堅持?”徐妙錦出現在營帳外,她的臉色很灰暗,並未因為天氣炎熱而變得紅彤彤。
“妙錦,你怎麽來?”朱棣迎了出去,“你不待在北平,來這裏幹什麽?”
紅石轉過身,背對著徐妙錦,他知道徐妙錦來幹什麽。
自從那個驚天動地的反叛之夜後,徐妙錦不再與他們說話,把他們當成陌生人,當成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當成野心勃勃的陰謀家和六親不認的禽獸。
紅石也不敢主動靠近徐妙錦,他覺得自己說服不了她,反而會招來辱罵,更害怕徐妙錦的堅持撼動他報仇的決心。
他選擇了逃避。
徐妙錦跨進營帳,經過朱棣的身旁時目不斜視,朱棣的熱情遭到了冷遇。
徐妙錦站在朱棣、道衍和紅石三人連線的中心點,目光定在一把懸掛著的弓箭上。
她將用最鄙夷不屑的口吻表達自己的觀點,要三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要他們無地自容。如果有一絲一毫的可能,她要他們收迴魔爪,棄惡從善。
紅石不敢直視徐妙錦,道衍在她咄咄的目光下和其他兩人的窘境中明白了事態的嚴重,知道此時最好閉口緘言,放棄以他慣常的玩笑方式化解尷尬的想法。
“燕王、將軍、高僧,”徐妙錦改變了對三人的稱唿,表明不與之同流合汙的蔑視,“你們三人合謀造反,至此已無路可走,最好就此罷休,以免送了性命,辱了名聲,萬劫不複!”
朱棣沉下臉,徐妙錦是第一個當麵說他造反的人,即使他愛慕她,也不能寬容至此。
道衍開始想方設法化解,小事可以躲,大事絕不能逃。
紅石不打算出頭,這不是他第一次聽徐妙錦說這樣的話,上一次他無力辯駁,這一次情況一樣糟糕。
“天下不義可恥之人,必稱四王者,知道是哪四王者嗎?”朱棣冷言冷語,他從未對徐妙錦如此冷峻,甚至皺皺眉都不曾有過。可是對徐妙錦的愛戀與他的帝王霸業比較起來,孰先孰後,孰輕孰重,他心知肚明,他不允許任何人在他麵前提起“造反”兩個字,無論是誰。
“是夏桀、殷紂、厲王和幽王。他們受身旁小人所染,國破身死,遺臭萬年。今,齊泰、黃子澄、方孝儒和梅殷霍亂朝政,蠱惑皇上削藩奪權,殘害親族,置皇上與四王者一般無異,本王清君側有何錯?”
“是啊,是啊,小丫頭,男人的事你不懂……”道衍看見徐妙錦汗流浹背,從地上撿起蒲扇遞給徐妙錦,“你趕緊迴北平去吧,這裏危險!”